中考数学专题探究-动手操作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网络梳理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为了体现教育部关于中考命题改革 的精神,出现了动手操作题.动手操作题是让学生在通过实际操作 的基础上设计有关的问题.这类题对学生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
操作型问题是指通过动手测量、作图(象)、取值、计算等 实验,猜想获得数学结论的探索研究性活动,这类活动完全模拟以 动手为基础的手脑结合的科学研究形式,需要动手操作、合情猜想 和验证,不但有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养成实 验研究的习惯,符合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 习和研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微科研”活动,提倡要积极引导 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 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因此 .实验操作问题将成为今后中考的热点题型.
AH DH
(三)探索性问题
例6、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如图1);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 到线段BN(如图2).
图1
图2 p
ABH MBH ABM 300
在RtABH中,AH 1 AB 1,BH 3, 2
A( 3,1), A落在EF上。
A/
H
三、知识巩固训练
1、如图,将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0, B点落在B位置,A点落在A位置,若AC AB, 则BAC的度数是( C) A、500 ,B、600,C、700 ,D、800 。 B'
题型1 动手问题 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它包括裁剪、
折叠、拼图,它既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考查学生 的想象能力,往往与面积、对称性质联系在一起.
题型2 证明问题 动手操作的证明问题,既体现此类题型的动手能
力,又能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全等、相似等证明 .
题型3 探索性问题 此类题目常涉及到画图、测量、猜想证明、归
请解答以下问题: (1)如图2,若延长MN交BC于P,△BMP是什么三角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1)△BMP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连结AN, ∵EF垂直平分AB ∴AN = BN.由折叠知 :AB = BN ∴AN = AB = BN ∴△ABN为等边三角形 ∴∠ABN =60° ∴∠PBN =30° 又∵∠ABM =∠NBM =30°,∠BNM = ∠A =90° ∴∠BPN =60°,∠MBP =∠MBN +∠PBN =60° ∴∠BMP =60°∴∠MBP =∠BMP =∠BPM =60°∴△BMP为等边三角形 .
纳等问题,它与初中代数、几何均有联系.此类题目 对于考查学生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领会研究问题的 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也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论。
二、知识运用举例
(一)动手问题 例1.将正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展开铺 平, 得到的图形是( C )
(第1题)
例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EM 、FM为折痕,折叠后的C点落在B′M或B′M的延长线上 ,那么∠EMF的度数是( )B
例6、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如图1);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 到线段BN(如图2).
p
图1
图2
请解答以下问题:
(2)在图2中,若AB=a,BC=b,a、b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在矩形纸片ABCD上剪出 符合(1)中结论的三角形纸片BMP ?
(图1)
(图2)
(图3)
(图4)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
请你帮助解决.
(1)将图3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4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
解:(1)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BC的长, 又∵在Rt△ABC中,斜边长为10cm,∠BAC=300,∴BC=5cm, ∴平移的距离为5cm。
(3)将图3中的△ABF沿直线AF翻折到图6的位置,AB1交DE于 点H,请证明:AH﹦DH
(3)证明:AHE与DHB1中,FAB1 EDF 300, FD FA,EF FB FB1, FD FB1 FA FE,即AE DB1 又AHE DHB1,AHE DHB(1 AAS)
图1
图2
请解答以下问题:
(3)设矩形ABCD的边AB=2,BC=4,并建立如图3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直线BM/为
y=kx,当∠M/BC=60°时,求k的值.此时,将△ABM′沿BM′折叠,点A是否落在EF上( E、F分别为AB、CD中点)?为什么?
图3
(3)M BC 600 ,ABM 900 600 300
在RtABM A中,tan ABM AM , AM 2 • tan 300 AB
2 3 , M ( 2 3 ,2)。代入y kx中,得k 3.
3
3
设ABM 沿BM 折叠后,点A落在矩形ABCD内的点为A,
过A作AH BC,交BC于H。
ABH ABM ,ABM ABM 300,AB AB 2
B
FD
图1
C
A
D
F
B
E
C
图2
(3)操作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O的边长为6,两
边OA、OC分别落在坐标轴上,点E在射线BC上,且BE=2CE,
将△ABE沿直线AE翻转,点B落在点B1处。
y
(1)请在图中作出点B1及翻转后图形. 两种情况
A
B
(2)对于图3,若E在BC上,求点B1的坐标 。 利用相似,列出方程求解
(2)要在矩形纸片ABCD上剪出等边BMP,则BC BP
在RtBNP中,BN BA a, PBN 300,
BP
a cos 300
,b
a cos 300
, a
3 b, 2
当a 3 b时,在矩形上能剪出这样的等边BMP。 2
例6、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如图1);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 到线段BN(如图2).
A.85° B.90° C.95° D.100°
例3、如图(1)所示,用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三块直角三 角形木板,恰好能拼成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ABCD,若AE
=4,CE=3BE, 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___1_6___3____
(二)证明问题
例4、如图1,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 形纸片(如图2),量得他们的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 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3的形状,但点B、C、F、D在同一条 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3至图6中统一用F表示)
(图3)
(图5
)
(2)将图3中的△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5的位
置,A1F交DE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
解:(2) A1FA 300,GFD 600,D 300, FGD 900。
在RtEFD中,ED 10cm, FD 5 3,FG 5 3 cm. 2
(图3)
(图5)
0
C
x
(3)如果题设中的条件“BE=2CE”改为:若
点E从点B开始在射线BC上运动。设BE=t, △ABE翻折后与正方形ABCO的重叠y 部分面
积为y,试写出y与t的函数关系式。A
B
并求出当y=12时,BE的值。
B1
0
Cx
E
y
A
B
M 0
E
B1
N C
A A'
B
C
2、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局部进行图①~图④的变换, 拼成图⑤,则图⑤的面积是( B )
(1)
(2)
A、18 , B、 16 ,
(3)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4)
C、12 ,
(5)
D、8
3、(1)操作1: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如图1),猜想
重叠部分是什么图形?并验证你的猜想。
E
连结BE与AC有什么位置关系? (2)操作2:折叠矩形ABCD,让点B落在 A 对角线AC上(如图2),若AD=4,AB=3, 请求出线段CE的长度。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为了体现教育部关于中考命题改革 的精神,出现了动手操作题.动手操作题是让学生在通过实际操作 的基础上设计有关的问题.这类题对学生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
操作型问题是指通过动手测量、作图(象)、取值、计算等 实验,猜想获得数学结论的探索研究性活动,这类活动完全模拟以 动手为基础的手脑结合的科学研究形式,需要动手操作、合情猜想 和验证,不但有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养成实 验研究的习惯,符合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 习和研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微科研”活动,提倡要积极引导 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 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因此 .实验操作问题将成为今后中考的热点题型.
AH DH
(三)探索性问题
例6、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如图1);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 到线段BN(如图2).
图1
图2 p
ABH MBH ABM 300
在RtABH中,AH 1 AB 1,BH 3, 2
A( 3,1), A落在EF上。
A/
H
三、知识巩固训练
1、如图,将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0, B点落在B位置,A点落在A位置,若AC AB, 则BAC的度数是( C) A、500 ,B、600,C、700 ,D、800 。 B'
题型1 动手问题 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它包括裁剪、
折叠、拼图,它既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考查学生 的想象能力,往往与面积、对称性质联系在一起.
题型2 证明问题 动手操作的证明问题,既体现此类题型的动手能
力,又能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进行全等、相似等证明 .
题型3 探索性问题 此类题目常涉及到画图、测量、猜想证明、归
请解答以下问题: (1)如图2,若延长MN交BC于P,△BMP是什么三角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1)△BMP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连结AN, ∵EF垂直平分AB ∴AN = BN.由折叠知 :AB = BN ∴AN = AB = BN ∴△ABN为等边三角形 ∴∠ABN =60° ∴∠PBN =30° 又∵∠ABM =∠NBM =30°,∠BNM = ∠A =90° ∴∠BPN =60°,∠MBP =∠MBN +∠PBN =60° ∴∠BMP =60°∴∠MBP =∠BMP =∠BPM =60°∴△BMP为等边三角形 .
纳等问题,它与初中代数、几何均有联系.此类题目 对于考查学生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领会研究问题的 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也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论。
二、知识运用举例
(一)动手问题 例1.将正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展开铺 平, 得到的图形是( C )
(第1题)
例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EM 、FM为折痕,折叠后的C点落在B′M或B′M的延长线上 ,那么∠EMF的度数是( )B
例6、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如图1);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 到线段BN(如图2).
p
图1
图2
请解答以下问题:
(2)在图2中,若AB=a,BC=b,a、b满足什么关系,才能在矩形纸片ABCD上剪出 符合(1)中结论的三角形纸片BMP ?
(图1)
(图2)
(图3)
(图4)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
请你帮助解决.
(1)将图3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4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
解:(1)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BC的长, 又∵在Rt△ABC中,斜边长为10cm,∠BAC=300,∴BC=5cm, ∴平移的距离为5cm。
(3)将图3中的△ABF沿直线AF翻折到图6的位置,AB1交DE于 点H,请证明:AH﹦DH
(3)证明:AHE与DHB1中,FAB1 EDF 300, FD FA,EF FB FB1, FD FB1 FA FE,即AE DB1 又AHE DHB1,AHE DHB(1 AAS)
图1
图2
请解答以下问题:
(3)设矩形ABCD的边AB=2,BC=4,并建立如图3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直线BM/为
y=kx,当∠M/BC=60°时,求k的值.此时,将△ABM′沿BM′折叠,点A是否落在EF上( E、F分别为AB、CD中点)?为什么?
图3
(3)M BC 600 ,ABM 900 600 300
在RtABM A中,tan ABM AM , AM 2 • tan 300 AB
2 3 , M ( 2 3 ,2)。代入y kx中,得k 3.
3
3
设ABM 沿BM 折叠后,点A落在矩形ABCD内的点为A,
过A作AH BC,交BC于H。
ABH ABM ,ABM ABM 300,AB AB 2
B
FD
图1
C
A
D
F
B
E
C
图2
(3)操作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O的边长为6,两
边OA、OC分别落在坐标轴上,点E在射线BC上,且BE=2CE,
将△ABE沿直线AE翻转,点B落在点B1处。
y
(1)请在图中作出点B1及翻转后图形. 两种情况
A
B
(2)对于图3,若E在BC上,求点B1的坐标 。 利用相似,列出方程求解
(2)要在矩形纸片ABCD上剪出等边BMP,则BC BP
在RtBNP中,BN BA a, PBN 300,
BP
a cos 300
,b
a cos 300
, a
3 b, 2
当a 3 b时,在矩形上能剪出这样的等边BMP。 2
例6、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如图1);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 到线段BN(如图2).
A.85° B.90° C.95° D.100°
例3、如图(1)所示,用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三块直角三 角形木板,恰好能拼成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ABCD,若AE
=4,CE=3BE, 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___1_6___3____
(二)证明问题
例4、如图1,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 形纸片(如图2),量得他们的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 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3的形状,但点B、C、F、D在同一条 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3至图6中统一用F表示)
(图3)
(图5
)
(2)将图3中的△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5的位
置,A1F交DE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
解:(2) A1FA 300,GFD 600,D 300, FGD 900。
在RtEFD中,ED 10cm, FD 5 3,FG 5 3 cm. 2
(图3)
(图5)
0
C
x
(3)如果题设中的条件“BE=2CE”改为:若
点E从点B开始在射线BC上运动。设BE=t, △ABE翻折后与正方形ABCO的重叠y 部分面
积为y,试写出y与t的函数关系式。A
B
并求出当y=12时,BE的值。
B1
0
Cx
E
y
A
B
M 0
E
B1
N C
A A'
B
C
2、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局部进行图①~图④的变换, 拼成图⑤,则图⑤的面积是( B )
(1)
(2)
A、18 , B、 16 ,
(3)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4)
C、12 ,
(5)
D、8
3、(1)操作1: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折叠(如图1),猜想
重叠部分是什么图形?并验证你的猜想。
E
连结BE与AC有什么位置关系? (2)操作2:折叠矩形ABCD,让点B落在 A 对角线AC上(如图2),若AD=4,AB=3, 请求出线段CE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