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危害案例分析(一)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幼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这种症状通常在幼儿期就开始出现,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幼儿多动症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小明,3岁,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他的父母在幼儿园老师的建议下带他去了医院进行了专业的评估。
经过评估,小明被确诊为多动症。
在幼儿园,小明总是难以静坐,经常在课堂上跑来跑去,无法专注听讲。
他的冲动行为也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家里,小明也经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无法坚持做一件事情。
幼儿多动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这些症状会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多动症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物学、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针对幼儿多动症,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首先,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给孩子提供稳定、有规律的生活。
其次,进行行为治疗,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另外,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幼儿多动症的治疗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也需要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只要家长和老师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孩子是完全有可能克服这一困难,健康成长的。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每一个患有幼儿多动症的孩子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中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多动症》
《中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多动症》案例介绍(多动症)陈某,男,12岁,51班,陈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阶段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
而且情况有增无减。
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爱动手摸同学、扯前面同学的头发,东张西望,转身拉别的同学和他讲话,好晃椅子、东摸西摸、玩小东西。
经常惹同桌或附近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
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但持续时间不长,好搞“恶作剧”,有时故意推别人,又满不在乎。
家里表现: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时,便火气冲天,大喊大叫,甚至离家出走。
此外精力特别充沛,看武打片电视节目,连看两个小时,兴趣很浓。
作业不认真完成、不主动去完成。
作业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
据家长和老师观察,陈某脑子不笨,学习认真起来比一般同学接受还快。
但因为好动分心,在班里成绩排在倒数第五左右,出现不及格现象。
案例分析陈某的父亲比较粗暴,看到孩子好动,不听话,烦了就骂、急了就打。
只要老师告知家长上课不听课好动或惹同学。
回家肯定挨揍。
母亲则过于宠爱,孩子想买什么都满足他。
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不在乎买东西花的那几个钱。
有时孩子发脾气,摔坏东西,母亲只是叹息,可舍不得管孩子。
陈某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不集中注意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但陈某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①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多动动症的儿童是不能做的。
他们往往不听成人规劝。
②陈某对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说明他的注意力无障碍,是由于多动的特点而影响了注意效果,而多动症的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具有明显的缺陷。
特别是不能持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注意的有意性和坚持力很差。
③陈某专心听课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学习上没有其它障碍,多动症儿童除了注意障碍之外,往往伴有其它学习障碍。
陈某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
辅导方法1、学校教育相互配合,教师和家长应关心、体谅陈某,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造成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
多动症儿童案例分析
多动症儿童案例分析多动症,也称为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展障碍。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例多动症儿童的案例,探讨其症状表现、成因及干预治疗方法。
该儿童名叫小明,男性,8岁。
根据教师和家长的观察,小明在课堂上经常不能静坐,容易分心,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他很容易中断别人的谈话,喜欢插话,不能等待轮到自己发言。
此外,小明的行为表现也比较冲动,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一旦冲动而行为不当,则后悔和道歉。
多动症的症状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和抑制不良。
对于小明的注意力不集中,主要体现在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容易分心。
这可能是由于小明大脑中与注意力控制相关的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导致的。
而多动冲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插话、中断他人言论等,这可能与小明的抑制控制能力较差有关。
多动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遗传因素在多动症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亲属中多动症患病率较高。
此外,环境因素如家庭教育方式、生活环境、学业压力等也对多动症的发生起到了一定作用。
对于小明这样的多动症儿童,针对症状进行干预治疗非常重要。
药物治疗是目前多动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甲基苯丙胺(俗称Ritalin)、阿莫西林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功能,改善多动症患儿的症状。
但是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儿,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行为疗法也是多动症儿童的常见干预方式之一。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技巧,如将学习任务分为小块,适当的间隔时间来增加患儿的专注度和注意力。
此外,培养约束性规则意识和行为自我监控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合作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多动症儿童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
其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干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通过合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多动症患儿的生活质量。
多动症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小明自入学以来,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动症症状。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走动、大声喧哗,严重影响了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学习。
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小明家长表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如做作业拖沓、容易分心等。
经过多方了解,我们决定对小明的多动症进行教育干预。
二、案例分析与诊断1. 案例分析小明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导致学习成绩不佳。
此外,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做作业拖沓、做事粗心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小明自身和周围同学带来了很大困扰。
2. 诊断根据小明的表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他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ADHD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小明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符合ADHD的诊断标准。
三、教育干预方案1. 家庭教育(1)家长应了解ADHD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2)家长要给予小明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克服困难。
(3)家长要合理安排小明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4)家长要培养小明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房间等。
2. 学校教育(1)教师应了解ADHD的相关知识,尊重小明的特殊需求。
(2)教师要根据小明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加强与小明的沟通交流,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4)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座位,将小明安排在安静、便于管理的位置。
3. 社会支持(1)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ADHD的认识。
(2)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为小明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3)学校可以组织同学开展互助活动,帮助小明融入集体。
四、教育干预实施1. 家庭教育实施(1)家长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等方式,了解ADHD的相关知识。
(2)家长与小明共同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的睡眠。
(3)家长引导小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整理房间等。
多动症学生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症状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行为等。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本案例以一名多动症学生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其改善症状,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人物:学生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12岁年级:六年级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二、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自入学以来,其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
课堂上,他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做作业时,他常常坐立不安,无法坚持完成;与同学交往时,他常常冲动行事,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针对小明的状况,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现他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1. 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专注于老师的讲解,常常东张西望,甚至有时会离开座位。
2. 活动过度:小明在课堂上和课间休息时,总是处于兴奋状态,无法安静下来。
3. 冲动行为:小明在课堂上经常未经思考就发言,有时甚至对同学进行攻击。
4. 学习困难:小明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下游。
三、教育策略针对小明的状况,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策略,旨在帮助他改善症状,提高学习效果。
1.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采用了以下措施:座位调整:将小明安排在教室前排,便于教师关注。
课堂互动: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吸引小明的注意力。
视觉辅助:使用图表、图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小明理解教学内容。
2. 行为矫正:针对小明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的问题,教师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规则:与小明一起制定课堂纪律,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边界。
正强化:当小明表现出良好行为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负强化:当小明违反规则时,给予适当的惩罚,让他认识到错误。
3. 家庭合作:教师与小明的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家庭教育:家长配合学校,在家中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培养小明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动幼儿家庭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6岁,上小学一年级。
小明从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在学习过程中走神、分心。
在幼儿园时,老师反映小明上课总是坐不住,经常打扰其他小朋友,下课也总是到处乱跑。
进入小学后,小明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善,上课经常走神,作业完成速度慢,学习成绩较差。
家长对此非常担忧,希望寻求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小明克服多动症。
二、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现状小明的家庭结构完整,父母均为上班族,工作较忙。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大部分时间由祖父母照顾。
在家庭教育中,祖父母对小明的溺爱现象较为严重,常常满足小明的各种要求,导致小明缺乏自制力,行为随意。
2. 家庭教育问题(1)缺乏规律的生活作息。
小明的生活作息不规律,晚上睡眠时间短,白天精力旺盛,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2)家庭教育方式单一。
祖父母对小明过于溺爱,缺乏必要的约束和引导,使小明无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缺乏亲子陪伴。
父母工作繁忙,与小明相处时间较少,导致小明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三、家庭教育策略1. 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1)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晚9点前让小明上床睡觉,确保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2)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玩耍、休息等,让小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改进家庭教育方式(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父母要认识到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给予小明适当的约束和引导。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鼓励小明自己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穿衣、整理玩具等,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3)设立奖惩机制。
对于小明表现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不良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
3. 加强亲子陪伴(1)父母尽量减少应酬,抽出时间陪伴小明。
如每周安排一次家庭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2)鼓励小明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关爱。
四、家庭教育实施与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育实践,小明的多动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幼儿园多动症案例分析
幼儿园多动症案例分析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但在这个阶段,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多动症的症状。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幼儿园多动症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小明,3岁,就读于某幼儿园。
他的老师观察到,小明在课堂上经常无法保持安静,总是坐立不安,难以集中注意力。
他在玩耍时也表现出过度活跃和冲动的行为,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发脾气。
在家庭环境中,小明的父母也发现他的这些行为,并感到困惑和焦虑。
针对小明的这些表现,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开始关注他是否患有多动症。
经过与医生的沟通和评估,确认小明确实患有多动症。
接下来,针对小明的情况,幼儿园和家长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他应对多动症的困扰。
首先,幼儿园老师在课堂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加了一些适合多动症孩子的活动,比如小组游戏、手工制作等,让小明在参与活动中能够更好地释放自己的活力。
同时,老师也加强了对小明的个别关怀和引导,及时提醒他保持安静,引导他集中注意力。
其次,家长们也在家庭环境中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他们给小明制定了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保证他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在家庭活动中,他们也鼓励小明参与一些适合他的户外运动,比如骑车、游泳等,让他在运动中释放能量,减少多动症的表现。
此外,家长们也在饮食上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小明摄入过多的甜食和咖啡因,增加了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多动症的症状。
通过幼儿园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小明的多动症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他在幼儿园中的表现也逐渐有所改善,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与同伴们和睦相处。
在家庭中,小明的父母也更加了解多动症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支持他。
综上所述,幼儿园多动症的案例分析告诉我们,对于患有多动症的幼儿,需要幼儿园和家长们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合理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调整,多动症孩子的症状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控制的。
一个多动症的案例分析
一个多动症的案例分析姓名叶优微学号 11102801007004一、案例简介我们班有坐不住小朋友。
孩子多动、做事不专心、爱拆卸东西前来。
孩子六岁多,上幼儿园大班,九月份将入小学。
孩子在班里属于“屁股上长刺儿”的人,根本坐不住。
老师开始上课没有几分钟,孩子就开始做小动作、东张西望、挑逗同学,有时候忽然离开座位走到教室另一头;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孩子在家也是边做边玩,外边一点小动静就要出去看,家长只好在旁边监督。
作业本子又脏又乱,家长一批评就把刚写好的一页撕掉,他的作业本明显地比别人的本子薄。
一天,我一边和这位母亲交谈,一边关注着孩子的举动。
我发现,自从进来之后,孩子就时刻动个不停。
他先是坐在他妈妈旁边,然后坐在沙发扶手上,后来又挤到我的单人沙发上。
他不断插话,让谈话很难进行,我就打开电脑让他上网看动画片。
哪知道这孩子连动画片也没有耐心看完,他拿着鼠标用力往桌子上摔,想把鼠标摔裂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老鼠”。
再往后他又坐回到我身边,要往我的后背上爬,他妈妈的厉声斥责对他也不起作用。
从他的行为表现和他妈妈的陈述看,我初步判断他是多动症患儿。
正当我犹豫不决,考虑是否把这个判断告诉这位家长的时候,他妈妈拿出了前不久在某医院所做检查的病历本,果然是多动症。
点评:幼儿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障碍”,是指幼儿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和身心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以活动过多为主要特征,以注意缺陷为最突出表现的幼儿行为障碍。
其症状一般在学龄前出现,9岁左右是症状最突出的表现阶段。
一般男孩多于女孩。
当然幼儿多动并不都是多动症,应注意区分多动与多动症。
假如一个幼儿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动作很多,但是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表现出来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个幼儿就不是多动症而是多动。
一般来说,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属于多动症,主要依据下列表现:(1)活动过度:这是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
有多动症的孩子不分场合地过多活动,甚至晚上睡觉也不安稳,来回翻动。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幼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其主要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幼儿多动症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小明,3岁,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总是比其他孩子更加活跃和冲动。
老师经常抱怨他无法安静地坐在课堂上,总是东张西望,难以集中注意力。
在家里,父母也发现小明的活动量异常大,几乎不停地在房间里跑来跑去,难以安静下来做任何事情。
同时,小明经常会做出冲动的行为,比如不经思考地冲进马路或者随意摔东西。
这些行为引起了小明家人和老师的担忧,他们带着小明去了医院进行了全面的身体和心理检查。
经过专家的诊断,小明被确诊为幼儿多动症患者。
多动症在幼儿期的表现是比较明显的,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这些表现会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因此及时的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
针对小明的症状,医生建议他接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行为治疗主要包括行为矫正和注意力训练,帮助小明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注意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药物治疗则是通过药物来调节小明的神经活动,减轻症状的表现。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小明的家人和老师也需要配合,给予他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他们需要和医生一起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监督小明按时服药和进行行为训练。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需要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和自尊,减少他的焦虑和压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明的症状逐渐得到了缓解。
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也变得更加稳定,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孩子一起参与各种活动。
在家里,他也变得更加懂事和听话,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医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干预,才能帮助孩子尽快地摆脱症状的困扰,健康成长。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需要更多地了解多动症,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避免过度的压力和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小学生多动症的个案分析
小学生多动症的个案分析小学生多动症的个案分析一、问题提出:近几年来,部分低年级学生多动症现象较普遍。
他们在生活中会为家长、为教师制造一系列的麻烦,家长疲惫,老师头疼,同时也严重影响其本人的身心健康,是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主要行为:李子昂平时不爱说话,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多,上课不爱听讲,总摆弄着东西,教师批评只能安静的认真听讲几分钟,又摆弄起来,平时会拉女孩小辫,打别人,其外婆说该生在家,总不能专心去做事,成绩不理想。
三、进行辅导:首先,我找其外婆谈话记录如下:师:李子昂平时爱和你们交往吗?遇到问题乐意请你们解决吗?其外婆:我对他要求较严格,他父母不在身边,我作为外婆总想多管教,不能让他的父母失望。
师:他上课时爱做小动作,坐不住,一会站、一会坐、一会儿钻桌子底,在家也这样吗?其外婆:在家也这样。
他写作业时,我坐在旁边辅导,他的名堂特多.师:孩子有多动症趋向.我们双方共同努力,用温情引导他,多关心他,降低对他的要求,好吗?其次,我找李子昂谈话.我:你有许多玩具吗?李(声音提高了些,略带自豪):我有可多玩具了,有汽车、飞机、坦克可是妈妈和外婆只想要我学习,不让我玩.我:哟!你有这么多玩具,只要你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就把玩具将给你玩,好吗?李(点点头):老师,你真好!我太调皮了吗?我:谁说的?我觉得你很乘,你听老师说一说,你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写得很工整,要是多有几个朋友就更好了。
李:以前__不理我,说我调皮,现在她和我玩了。
我:这说明你进步了。
只要你今后认真听讲,别把玩具带到学校玩。
上课时,不乱摆弄东西,同学们一定有更多人乐意和你做朋友。
这次谈话之后,我故意找了几位活泼开朗成绩优异的学生谈话,请他们做李子昂的朋友,他们表示乐意和李子昂交朋友。
相信,李子昂要和上课多动说再见了。
通过上次的谈话,李子昂上课时会大胆地看着我的眼睛,每次罢弄东西时,会觉得很羞愧,悄悄地收在书包里,课后,会走出教室和少部分同学玩。
幼儿园多动症案例分析
幼儿园多动症案例分析幼儿园多动症案例分析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的症状。
通过观察和分析多动症患儿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小明(化名)是一名四岁的男孩,就读于某幼儿园。
他的家长向幼儿园老师反映了他的多动症疑虑,并希望能够得到学校的帮助和指导。
根据对小明的观察和与他家长的交流,以下是对小明多动症案例的分析。
小明在班级中表现出明显的多动症症状。
他无法保持安静,经常在教室里四处走动,难以坐在座位上持续集中注意力。
在上课过程中,小明经常打断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任务和活动缺乏耐心,往往较早就开始转移注意力。
此外,他也常常冲动地打扰其他同学,很难等待自己的轮到。
幼儿园老师对小明的多动症症状给予了积极的注意和支持。
他们采用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策略来帮助小明控制行为和提高注意力。
首先,他们与小明的家长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观察和发现,以及他们在家中所采取的支持措施。
其次,他们给予小明更多的个别关注和鼓励,通过肯定他的努力和积极行为来增加他的自信心。
同时,他们也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活动,例如递给小明一只小球,让他进行一些富有动感的活动,以释放他过剩的精力。
此外,幼儿园老师还采取了一些在课堂上改善注意力的策略。
他们将小明的座位安排在离老师近且没有分散注意力的地方,以便能够及时介入和引导他。
他们也尝试增加小明的参与感,更频繁地向他提问或让他参与讨论,以保持他的兴趣和投入。
同时,他们采用了定期的提醒和规则强化,帮助小明养成自控力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通过这些支持和帮助,小明的多动症症状有所改善,他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注意力。
他开始学会坐在座位上集中注意力,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
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打断行为也明显减少,能够更好地等待自己的轮到。
他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觉得他们与孩子一起共同应对多动症的经验得到了积极的改善。
多动症儿童案例分析
多动症儿童案例分析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和易分心等症状。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
小明,8岁,是一个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
他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经常揣着手玩玩具,对老师的讲解不够专注。
在家里,他也经常无法静下心来完成作业,父母经常需要反复提醒他才能完成一件事情。
同时,小明的冲动和易分心也给家庭带来了很多困扰,他经常会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或者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针对小明的多动症状,他的家人和老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首先,他的家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接受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帮助小明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同时,学校也给予了小明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老师们采用了更多的互动式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帮助小明更好地融入学习和生活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和治疗,小明的症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他在课堂上能够更加专注地听讲,完成作业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在家庭生活中,小明也变得更加懂事,更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
这些变化不仅让小明自己更加快乐,也给家人和老师们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和信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多动症儿童在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得到改善和帮助的。
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对于帮助多动症儿童走出困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
总之,多动症儿童是一个需要我们关注和重视的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本文的案例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多动症问题的关注,让更多的多动症儿童能够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帮助,走出困境,健康快乐地成长。
多动症幼儿案例分析
多动症幼儿案例分析我在小班待了有三个月了,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韩涵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
最明显的是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
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
还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二、个案观察记录发现该幼儿行为有异常以后,我怀疑他是否有多动症,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
在两周的观察后,我发现有如下一些明显性的行为:1、上课在上分享阅读课时,小朋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他则从不举手,并且老是站起来,咬着手指头,一下又望望黑板,一下又望望其他小朋友,或是望着地板,神情游离不定,又像关注某个东西,又似在沉思,但他什么也没做,也不说一句话。
其他小朋友在朗读时他并没有读,而且常常被外面其他事物所吸引,动作很不优雅,喜欢把一只腿搭在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下又去与旁边的小朋友嬉戏,或是下位打扰其他小朋友,当老师指了一下他的头以后他才停止嬉戏,但眼神还是没有关注老师和黑板。
他上课时的常见动作是用两只手撑着腿往前看。
2、课间操做操时手脚都在不停的动,但没有按照课间操的要求做,完全是他自己在自由的手舞足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他总是显得走不稳站不稳,摇摇晃晃的,也容易被其他东西吸引,老师提醒他也完全没有反应。
课间操做完,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其他小朋友都回活动室去了,他还痴痴的站在那里,我提醒他也不走,后来还是我拉回去的。
3、游戏他还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游戏,但是常常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就到处望望,打扰其他的小朋友。
在玩玩具时,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在窗前把玩具摆上去,这是不允许的,其他小朋友都是安静的靠墙坐着玩。
每次收玩具时他从不会主动交过来,而且老师叫了很多次他就是不肯交,后来不想玩了他就随便乱放个地方跑了。
幼儿个案分析多动幼儿的心理行为偏差之矫正个案
一、案例镜头:胡有财,这是一个原来令老师头疼、让幼儿既讨厌又惧怕的“坏儿童”。
他原来“坏”在哪里,先回放几个关于他坏的镜头。
镜头一:中班第一学期的一个早晨,幼儿们纷纷排队拿好自己的一份早点,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坐好等候时,突然有一个幼儿大声喊叫说胡有财把全桌的牛奶倒翻7,我大吃一惊,赶紧走过去看,牛奶淌了一地。
我问他们一桌的幼儿胡有财为什么要倒翻全桌人的牛奶,他们说是因为有财不满意自己所拿的杯子比其他幼儿的旧,他想给别的幼儿换一个,但是他们都不给换,所以他一生气,就把全桌人的牛奶都给倒翻了。
镜头二:仍然是中班时候,午睡室里静悄悄的,大多幼儿都已经入睡,可是有财还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会儿把头探出床外,一会儿又把双脚翘起来……反正他每次都不会乖乖睡觉的。
我走过去坐在他床边,他开始装老实了,把眼睛紧紧的闭上,可是他眼珠却在眼皮里面转来转去,等过了一会儿又情不自禁的睁开了。
突然他一下子坐起来,用双手不停地去抓小腿,我连忙制止他,因为我看见他的双腿上全是一个个的血疤。
他好象不知痛一样,把那些血疤都给一个个抓破又渗出了血珠子。
我小声问他痛不痛,他摇摇头,我奇怪他为什么不知道痛呢?镜头三:胡有财家里,有一次,家里买的梨,最后还剩下两个快坏掉了,没人吃,做为女人的胡有财妈妈还是比较节省的,就自己洗洗给吃了,还没吃完,有财从外面玩耍回来,见妈妈把梨吃了就大哭,拼命地向妈妈吼叫:“谁叫你吃我的梨! ”他妈妈解释说,不吃烂了可惜,,有财象发疯了一样,把妈妈手上的梨拿下来,摔在地上,使劲的用脚踩,嘴里还叫着:“就是不给你吃。
上面镜头所回放的就是原来胡有财的坏,他因为坏而总是影响课堂纪律,或者与别的幼儿发生冲突而出现攻击行为。
所以,大多来代过这个班的老师不喜欢他,大部分幼儿也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基本全园的老师都知道胡有财,甚至我班有个别家长找过我们老师,不让他们的孩子挨胡有财坐。
胡有财简直成了人见人嫌、人见人躲的坏孩子。
二、案例原因分析并不是每个“坏孩子”生来就坏,孩子的气质性格是遗传因素较多,而孩子的品性却是孩子从一生下来接触现实生活环境开始,其心理发展就与客观环境不断交互作用而形成,从而奠定一个孩子的初始本性,即人们心目中的“好”与“坏胡有财不是一个天生就“坏”的孩子,我想:他在别人眼中的“坏”肯定有许多的原因的。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幼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冲动和易分心等特征。
本文将通过一个幼儿多动症的案例分析,来探讨该疾病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小明,男,5岁,来就诊于儿科门诊。
他的家长向医生反映,小明自幼就表现出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无法安静地坐着做事情,经常打断他人说话,很难专注完成一件事情。
在幼儿园,小明的老师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他总是难以遵守规则,容易冲动和易分心。
在家庭中,小明的家长也感到很困扰,因为他的行为经常让家庭气氛变得紧张和焦虑。
针对小明的症状,医生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观察,并最终确诊为幼儿多动症。
幼儿多动症是一种与遗传、环境、神经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明确的病因。
但是,通过综合评估,医生可以根据幼儿的行为特点和症状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针对幼儿多动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一些神经系统调节药物,如甲基苯丙胺(Ritalin)等,来帮助控制幼儿的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行为疗法则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教育和行为训练等,旨在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除了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幼儿多动症的治疗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
他们需要了解幼儿多动症的特点,学会与幼儿有效沟通,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
在幼儿多动症的治疗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还需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保护和过度惩罚,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尽量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成长环境。
总的来说,幼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通过综合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和家长、老师的积极配合,大部分患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因此,对于幼儿多动症的治疗,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患儿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多动症案例分析范文
多动症案例分析范文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
下面将从一个多动症儿童的个案出发,进一步探讨多动症的症状、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小明是一名7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在他3岁时就注意到他比同龄的孩子更为活跃和坐立不安。
小明在学校里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经常中断其他同学。
他经常忘记完成作业、丢失物品,并且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
此外,小明还经常在不合适的时候说话或者干扰其他学生。
他的父母和老师都认为他是多动症儿童,并希望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多动症的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
小明的举动与这些症状非常符合,他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个任务,经常中断他人并且冲动地说话。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此外,许多多动症儿童还表现出易疲劳、焦虑和情绪波动等症状。
多动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多动症在一些家庭中具有聚集性,且多动症家庭成员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此外,脑部发育异常和神经传导系统的异常都可能与多动症有关。
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
行为疗法是多动症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教导儿童控制冲动、改善注意力集中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等方法来减轻症状。
例如,儿童可以学习使用日历和提醒事项来帮助他们管理时间并完成任务。
此外,父母和老师在提供支持和结构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刺激剂和非刺激剂药物。
刺激剂药物如甲基苯丙胺(Ritalin)被广泛用于多动症的治疗,能够提高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然而,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失眠、食欲减退和情绪波动等。
因此,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评估。
辅助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教育、社交技能训练和家庭支持。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多动症儿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社交关系和减轻配偶和家庭成员的压力。
此外,一些研究也表明规律的体育锻炼对改善多动症症状具有积极的影响。
多动症案例
多动症案例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和易分心。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多动症患者案例。
小明(化名)是一个六岁的男孩,他在学校里很难专注于课程内容,经常走神或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他经常坐不住,喜欢站起来走来走去,或者在课桌上敲打。
他的老师经常抱怨他无法遵守纪律和规则。
小明在课堂上也经常打断别人的发言,不能等待自己的轮次。
此外,在家里,小明也很难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他经常中途放下正在做的事情,转而做其他新的事情。
父母经常发现他的房间乱糟糟的,衣物和玩具散落在地上。
即使父母提醒他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任务,他仍然经常混淆顺序或者做得很慢。
小明的父母非常担心他的行为问题对他的学习和未来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咨询了一位儿科医生,医生认为小明可能患有多动症。
医生建议对小明进行全面评估以确认诊断,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经过评估,小明确诊为多动症。
医生和家长共同商讨了一套治疗方案。
这个方案包括关键的三个方面:药物治疗、行为矫正和学习辅助。
首先,小明开始了药物治疗,医生开了一种常用于治疗多动症的药物。
这种药物有助于提高他的注意力和控制冲动。
小明的父母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他的反应,并与医生保持联系,对剂量和效果进行调整。
其次,小明参加了行为矫正课程。
这个课程帮助小明学习控制冲动,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并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习惯。
他学会了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冥想。
他的父母也积极参与其中,提供支持和激励。
最后,小明接受了学习辅助。
他在学校里获得了特殊的教学安排,如坐在老师旁边、增加任务完成时间等。
老师也采用了一系列教学策略,以帮助小明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
在持续的治疗和支持下,小明的症状逐渐得到改善。
他在学校的表现有了明显的进步,成绩也有所提高。
他能够更好地遵守纪律和规则。
回家后,他能够更好地参与家庭任务,更有组织地完成自己的事情。
小明的案例反映了多动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和治疗过程。
儿童多动症案例
案例性别:男年龄: 8岁教育程度:小学三年纪社会经济情况:家境很好外在表现:好动、易怒、易哭、易冲动李X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
上小学以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
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用笔乱写乱画,小动作不断,一会玩文具,一会咬指甲,一会做鬼脸,老师讲课也常大喊大叫地打断,甚至在课堂上乱跑,不听管教,喜欢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没有什么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对看电视也不很感兴趣,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
在生活中几乎做任何事情都杂乱无章,虎头蛇尾。
自己房间里的东西乱七八糟,文具课本容易损坏,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等等。
诊断要点1、起病于7岁前,症状至少持续六个月。
2、以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好冲动为主要临床表现。
3、对社会功能(学业或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4、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情绪障碍等。
诊断标准临床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诊断标准。
目前多采用DSM-IV关于ADHD 的诊断标准:要求满足A-E。
A 症状标准:(1) 注意缺陷症状:符合下述注意缺陷症状中至少6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① 在学习、工作或其它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容易出现粗心所致的错误;② 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③ 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④ 往往不能按照指示完成作业、日常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对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⑤ 常常难于完成有条理的任务或其它活动;⑥ 不喜欢、不愿意从事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事情(如作业或家务),常常设法逃避;⑦ 常常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铅笔、书或工具等);⑧ 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⑨ 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忘四。
多动症孩子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化名),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今年8岁,就读于小学三年级。
自从入学以来,小明的表现让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十分困扰。
他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下课则四处奔跑,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
在家庭作业方面,小明同样表现不佳,经常忘记带作业本,做作业时心不在焉,导致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下游。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观察,小明的这些行为可能与多动症(ADHD)有关。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行为。
为了帮助小明改善这些行为,学校和家庭共同制定了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二、教育方案实施1.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首先,学校和家庭成员共同关注小明的行为变化,及时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家长和老师定期交流小明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
2. 个性化教学,培养兴趣针对小明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老师采用个性化教学,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小步骤,让小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老师注重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通过参与课外活动,提高他的注意力。
3. 强化训练,纠正不良行为针对小明的多动和冲动行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开展强化训练。
当小明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当出现不良行为时,及时制止并引导他改正。
此外,家长还通过游戏、运动等方式,帮助小明锻炼身体,增强自控力。
4. 心理辅导,提高自信心针对小明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学校安排了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辅导。
心理老师通过与小明进行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同时,鼓励小明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提高自我价值感。
三、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的行为有了明显改善。
以下是对小明教育效果的评估:1. 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小明在课堂上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分心。
他开始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行为规范,减少冲突小明在课下与同学相处融洽,不再频繁发生冲突。
他能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
幼儿多动症案例分析幼儿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本文将通过一个幼儿多动症的案例分析,来探讨该疾病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小明,男,6岁,就读于当地一所幼儿园。
他的家长向医生反映,小明在课堂上无法保持安静,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完成任务。
在家里,他经常无法安静地坐下来,总是在房间里四处奔跑。
此外,小明在和其他孩子玩耍时,经常表现出冲动和不顾后果的行为,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这些行为已经持续了数月,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根据小明的表现,医生初步怀疑他可能患有多动症。
为了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医生对小明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观察。
在评估过程中,医生发现小明的行为确实符合多动症的诊断标准,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同时,医生还了解到小明的家庭环境和个人发展历程,排除了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因素,如家庭问题或其他心理障碍。
经过综合评估,医生最终确诊小明患有多动症。
针对小明的症状,医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医生建议小明的家长和老师采取行为疗法,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医生还建议小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医生还考虑是否需要药物治疗,以减轻小明的症状。
在治疗的过程中,小明的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采取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小明管理症状。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行为计划,对小明的良好行为给予奖励,对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
同时,他们也鼓励小明参与一些适合他的运动和游戏,以消耗他的过剩能量。
在认知行为疗法方面,他们教导小明一些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技巧,帮助他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经过数月的治疗,小明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在家里,他也能够更加自律地行为,不再频繁地冲动和发脾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多动症危害案例分析(一)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严重威胁孩子身心健康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发展。
而如今又有许多的家长给孩子治疗多动症却不得治愈。
常见的小儿多动症的危害
危害一、对本人:多动症孩子学习上不能专心,不能主动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行为上不能自控,表现不服管束,被人歧视。
行为上惹是生非,干扰他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因无自控力,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危害二、对家庭:多动症孩子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扰乱课堂秩序,家长常常被老师叫去批评,使家长又羞愧又恼火,回家后便对孩子施行责骂、棍棒教育、夫妻之间因看法不同而争吵,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对抗、仇恨情绪、影响家庭和睦。
危害三、对学校:多动症儿童经常扰乱秩序,打架斗殴,偷窃破坏,成绩低下,让老师、校长头痛,也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危害四、对社会:多动症孩子到青少年时期会表现自控力差,易受不良习气的引诱而走上犯罪道路;成人后则表现冲动、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往往犯罪率高,并屡教不改成为惯犯,影响社会的安定。
以上是郑州市@第二中医@院关于儿童多动症的简单分析,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多动症的解决方案,可以联系我们的咨询中心,将有专业的咨询师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