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3课放大镜名师教案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放大镜冀人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放大镜冀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2b63f1ccbff121dc368366.png)
放大镜王宏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能说出放大镜的用途。
科学探究1.能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放大镜的用途。
科学态度1.能对放大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1.了解工具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帮手。
2.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帮助重点难点重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难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
教学准备放大镜、带盖的瓶子、水。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感官来研究科学。
出示一张印有非常小的字的纸张师:“同学们你们能看见老师这张纸上写了什么吗?”师:“那是不是因为离得远呢?”找一个近处的学生看一看,依然看不清。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工具,我借给他使用”同学看清并读出来。
这样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放大镜。
【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一:师:在学习使用放大镜前我们要先了解放大镜的组成。
PPT展示放大镜的结构镜柄、镜框、镜片特别强调镜片的特殊性,这里可以与玻璃窗进行对比。
总结出玻璃窗是平面,而放大镜的镜片是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变薄的,截面是个弧形。
活动二:在了解了放大镜的结构后,你知道该应该怎样用手拿放大镜了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放大镜呢?同桌之间讨论交流同学回答预设:拿着镜柄,对着物体看。
拿着镜柄,来回移动,再观察。
总结方法:1、眼睛和物体都不动,移动放大镜直到图像大又清楚为止。
2、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到图像大又清楚为止。
使用小窍门:调整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使用口诀:放大镜圆又圆,镜框里面包镜片。
对着物体仔细瞧,细微之处看得清。
活动三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很多东西,出示图片:比如看不清的小花,帮助老人看报纸,考古学家考古等等。
师:现在同学们拿起手中的放大镜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你都能找到哪些平时不注意的细微之处。
《放大镜》小学教案
![《放大镜》小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9cf61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2.png)
《放大镜》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知道放大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基本原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放大镜如何放大物体,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放大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放大镜实物、PPT、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放大镜实物,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的作用。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放大镜的特点和作用。
4.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的程度。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解释放大镜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3. 学生能够制作一个简单的放大镜并描述其工作原理。
七、教学内容:1. 放大镜的基本原理。
2.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放大镜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八、教学步骤:1. 介绍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展示放大镜实物。
2. 演示如何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
3. 分组讨论放大镜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九、作业布置:1. 制作一个简单的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其放大效果。
2. 写一篇关于放大镜应用的小论文。
十、课程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研究、医疗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放大镜制作比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邀请科学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和观察思考能力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3课 放大镜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冀教版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3课 放大镜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5b30aea0116c175f0e48a1.png)
三、本课总结:
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知道了放大镜可以帮助观察小的物体
学会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调整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五、关于放大镜,你还知道什么?你还想研究什么?
六、布置课下活动
1、大家已经开始会使用工具学习科学、研究科学了,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用这些工具都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什么呢?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感官来研究科学。出示课件图片花太小,看不清。以此引发学生思考:“当我们看不清楚的时候,怎样才能看清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么?”这样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放大镜。
“放大镜能够帮助我们看清什么?”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教学活动:
反思与改进:
《活动一》、出示课件
放大镜可以帮我们看清小花,看清布上的花纹……
同学们注意看图片,应该怎样用手拿放大镜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放大镜呢?
调整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很多东西,出示图片:比如看不清的小花,蝴蝶翅膀上的纹络(其他小昆虫),帮助老人看报纸,考古学家考古等等
3、放大镜
课题
3、放大镜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2、能正确使用放大镜并描述观察结果。
3、能对放大镜产生浓烈的兴趣,了解工具是我们学校科学的好帮手。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难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教学准备
放大镜、带盖的瓶子、装水的烧杯、圆形鱼缸及金鱼
小花、布条、报纸、小字的书、指纹等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爱科学 3 放大镜》_1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爱科学 3 放大镜》_1](https://img.taocdn.com/s3/m/a3467569650e52ea5518987b.png)
《放大镜》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1.教师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我的感官》,谁知道我们的感官都有什么?学生回答。
特别是用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好多的物体,比如有个小姑看花丛中的花,花儿太小,看不清。
怎样才能看清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引出本课的主体——放大镜。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放大镜的秘密。
二、探究发现师:看看你对放大镜有什么了解?1.谁见过放大镜啊?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的?2.放大镜是什么样的?(构造、特点)教师出示放大镜,板书相应的内容3.你会使用放大镜吗?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使用过?你是怎么使用的?4.谁敢来前面试一试(实物展台)学生观看教师要求学生边做边说,调整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5.放大镜能帮我们做点什么呀?(作用、用途)小组研究6.你想用放大镜准备观察什么物体?学生思考后回答(字典上的小字、蚂蚁、蝴蝶翅膀的纹络、小花、指纹等)这也是放大镜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7.使用放大镜应注意的问题:安全放在首位,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8.分组使用放大镜:(提出活动要求)组长领取放大镜及材料(图片)教师巡回指导,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着记录或画图9.汇报交流(形成课堂高潮)10.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放大镜,你能举例不?(备用)老奶奶任针的时候眼睛花了,带上了老花镜,老花镜是放大镜吗?还有哪些物品上有放大镜?(知识的延伸)11.在没有放大镜时,还想把细微的物品看清楚,你有什么办法呢?(自制放大镜)三、应用拓展1.自制放大镜(结合活动手册)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引导学生活动:找到我们的活动手册,看到第4页,老师也给你准备了一些材料,你首先要认真观察活动手册上都是做了什么?然后再根据老师给你的材料研究怎么制作放大镜,你们小组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后要完成我们的自制放大镜的任务,与同学交流哟。
由组长带领本组的学生进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3.简单交流:看看你们是怎么制作的,有什么样的使用效果?(形成课堂小高潮)四、谈谈收获你学到了什么?教师要给予评价,并进行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属于你的自制放大镜。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 放大镜丨冀人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 放大镜丨冀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0875bd77232f60dccca14b.png)
中间凸起的特点起了另外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凸透镜
4、探究活动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师:用放大镜观察,不仅满足了人们看清更小物体的愿望,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意外惊喜,让人们发现原来自己身边一直存在着一个想象不到的奇妙世界。
出示ppt 放大镜下的图片:猜猜看这是什么?
生:塑料丝、粉丝、拉面······
师:这种物品就在我们要观察的对象之中,让我们来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1)分别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图片、棉布、纸巾、手指。
找一找放大镜除了能放大图像,还能显现哪些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2)分别用1号放大镜和2号放大镜观察同种物品,比一比它们的放大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汇报
师:小结、板书: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画图)
播放视频:放大镜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三、课堂作业
师: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更大,显现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放大镜在哪些行业中使用比较多呢?
学生回答(ppt)
四、课堂小结: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你还希望使用什么工具观察更微小的东西?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人们开始使用观察工具不断探索身边世界,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奥秘。
希望通过今天以及今后的学习,能激起同学们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五、布置作业:放大镜还有哪些用途?
板书设计
放大镜
↑中间凸起、透明
放大图像→看清细节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放大镜》教案(最新6篇)
![小学科学《放大镜》教案(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4b2dd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4.png)
小学科学《放大镜》教案(最新6篇)小学科学《放大镜》教案篇一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节的作用。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学习、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工具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活动,探究放大功能器具的的特点。
2.学会使用放大镜,对比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能发现更多的细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培养持续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2.了解放大镜的发明史,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与人合作,共同探究。
知道放大工具的结构特点,了解放大镜能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节。
通过对比,探究具有放大功能器具的特点,明白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每生一面)、信封、钱币;十种对比观察的器具;烧杯、水、记录纸。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
教学流程一、导入课前视频导入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与我们看到的实物有什么不同2.组织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二、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1.出示10种不同的器材,分别用它们观察文字,寻找哪些器具具有放大功能。
(1)将器具按能否放大分成两类。
(预测-实测)(2)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比一比,想一想,怎样的器具能放得更大?2.交流学生的发现。
通过比较发现能放大物体图像的器具具有“透”“凸”(中间厚)不能空心的特点。
能放大的器具如果中间越厚,边缘越薄(凸度越大)放大物体的图像也就越大。
知道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3.拓展活动: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不具放大功能的器具也成为一个“自制的放大镜”。
4.小结,并介绍放大镜的历史。
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了解放大镜的用途,让学生谈谈生产、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哪些工作要用到放大镜?2.用肉眼和放大镜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物体观察,比较肉眼观察和在放大镜下观察有什么不同。
冀教版《放大镜》教案精美版3
![冀教版《放大镜》教案精美版3](https://img.taocdn.com/s3/m/0f54313549649b6649d747b2.png)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体结构的细部并做记录,知道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2. 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激发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2. 教学难点: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三、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在地球上有一个庞大的昆虫家族,它们种类数量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特殊的身体构造与特有的生活习性。
(出示图片:各种昆虫)2. 但大多数昆虫身体较小,肉眼不容易看清它们的身体构造。
这节课我们就用放大镜来观察奇妙的昆虫世界!(出示图片: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二)奇特的身体构造1. 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1)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
(因寒假天气寒冷,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作为观察对象。
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
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2.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1)这些家伙比较小,让我们用上放大镜,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样把你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分组观察:每组至少两个放大镜。
如果每个学生自备了放大镜,可事先让材料员收起来,等观察时再发给大家。
(3)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
(出示图片:昆虫身体构造)教师介绍:●昆虫复眼有什么作用?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在头部上方的两侧。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放大镜 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放大镜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80c87776a20029bd642da3.png)
《放大镜》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知道放大镜的特点,并根据简单材料制作简捷的放大镜。
2.能说出正确使用放大镜并描述观察结果,了解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放大镜,对比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能发现更多的细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培养持续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与人合作,共同探究。
教学重点:知道放大镜的结构特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教学难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教学准备:课件、放大镜、图片、布条、报纸、小花、树叶、小字的书、带盖的瓶子、装水的烧杯等。
一、激趣导入师:孩子们,故事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在开始今天的科学探索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一天,爷爷的老花镜不小心摔碎了,配副新的得需要好几天,可是,爷爷有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这可怎么办呢?爷爷的邻居有个叫小华的小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给爷爷送来了一份礼物,爷爷看到这个礼物,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他可以用这份礼物读书看报了。
师:孩子们,你们猜一猜,这份礼物是什么呢?二、探究活动(一):认识放大镜师:这份秘密的礼物究竟是什么呢?师出示放大镜。
师:它就是我们的一位新朋友——放大镜。
(板书:放大镜)。
你想和它一起玩吗?可是,由于这个朋友身体比较分外,为了防止它受到损害,大家一定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能用硬物去触碰它,(课件出示:轻拿轻放、不用硬物触碰)你们能做到吗?1、摸一摸放大镜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朋友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的样子,轻轻地摸一摸吧。
学生分组摸一摸放大镜。
①认识放大镜的结构。
师:它是有几部分构成的呢?教师出示放大镜课件,学生观察后回答。
放大镜由三部分构成:镜框、镜片、镜柄。
②了解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师:在它身体的这三部分里,你觉得哪一部分的作用最大?学生回答:镜片。
师:放大镜的镜片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师总结: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一上)科学优秀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PPT(7页)
![(一上)科学优秀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PPT(7页)](https://img.taocdn.com/s3/m/e098db4c6c175f0e7cd13777.png)
•
4.在我们看来,转基因食品在当下中 国所引 发的争 议,看 起来相 当复杂 ,但归 结起来 ,不外 是科学 逻辑与 商业逻 辑共同 作用下 的结果 。从科 学角度 看,这 件事情 很麻烦 ,是因 为转基 因食品 的安全 性在短 期内得 不到明 确认证 。
•
5.鉴于转基因食品,特别是主粮的安 全性研 究需要 一个漫 长的周 期,主 管部门 断不可 急于宣 布转基 因主粮 的安全 性。
•
2.对于人类而言,转基因技术或是天 使,或 是魔鬼 ,既可 能给人 类社会 的发展 带来福 音,也 可能对 人类的 健康造 成损害 。
•
3.关键问题在于,科学界至今不能确 认,转 基因食 品究竟 有无可 能对生 态环境 、人体 健康造 成重大 伤害。 在这样 的背景 下,转 基因食 品的商 业化, 特别是 主粮的 商业化 问题显 得有些 敏感。
(一上)科学优秀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PPT(7页)
不同种类的放大镜
(一上)科学优秀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PPT(7页)
(一上)科学优秀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PPT(7页)
怎样使用放大镜
• 注意: • 1、不要将放大镜对着太阳! • 2、放大镜的镜片是玻璃制成的易碎! • 3、不要用手摸镜片,手上的油污会弄脏镜
片,看东西就会模糊不清了。
(一上)科学优秀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PPT(7页)
•
6.由于不同转基因食品在人们食品消 费中的 比重大 不相同 ,其可 能的危 害性自 然也不 会一致 。但就 原则而 言,在 没有明 确的科 学结论 之前, 任何对 转基因 食品在 安全性 之外其 他方面 的重大 意义的 欢呼, 都不是 一件明 智之举 。
•
7..穿越浩瀚的银河,被月亮镶嵌的梦 ,具备 了无限 的属性 。自然 之子天 真而崇 高的想 象力是 对我们 神五、 神六的 理想设 计。当 我们通 过超越 自身而 实现人 类对月 的最好 抵达。 华夏人 几千年 的美好 向往, 终于与 多少代 人的热 烈渴望 有了一 个完美 的对称 。放大镜来自花太小,看不清,怎么办?
《放大镜》小学教案
![《放大镜》小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02c8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f.png)
《放大镜》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知道放大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放大镜的基本原理2. 放大镜的种类及使用方法3. 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4. 动手制作放大镜5. 总结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种类及使用方法,动手制作放大镜。
2. 教学难点:放大镜的制作过程,如何使放大镜放大效果更明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放大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3. 采用实验操作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放大镜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透明塑料瓶、一张白纸、一把剪刀、一瓶水。
教案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放大镜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放大镜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放大镜》。
二、探究放大镜的基本原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放大效果。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放大镜的放大原理。
三、了解放大镜的种类及使用方法(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放大镜,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及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放大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四、动手制作放大镜(15分钟)1. 教师演示制作放大镜的步骤,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制作放大镜。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展示制作的放大镜,分享制作心得。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分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种类及使用方法,并动手制作了放大镜。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aa3307a8956bec0975e39c.png)
放大镜的组成
jìng piàn
镜片
jìng kuàng
镜框
jìng bǐng
镜柄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摸一摸放大镜的镜片
中间厚 边缘薄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观察手指纹和树叶叶脉的形状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问题与猜测
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呢?
用放大 镜试试。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
fàng dà jìng
放大镜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放大镜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 放大镜:冀教版 (共13张PPT)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放大镜, 我们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和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 同? 人们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呢?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冀教版小学科学《放大镜》精品教案1
![冀教版小学科学《放大镜》精品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a73aecde87101f69f319505.png)
《放大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直径大小无关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过程与方法:1.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2.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难点:1.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2.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放大镜的使用方法1.利用放大镜观察小纸条。
2.反馈:你获得什么信息?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的?3.结合演示,介绍放大镜的两种使用方法。
二、为什么用放大镜你还知道有哪些人,哪些工作经常用到放大镜?用放大镜做什么?学生交流。
老师结合图片补充,丰富理解放大镜用途的广泛性。
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教师出示材料:图片,布片。
2.我们先看活动提示。
①静下心来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②用简洁的文字或画图及时记录下我们的新发现。
③前两种观察记录之后,我们还可以观察身边的物体,同时作好记录。
3.学生观察、汇报.。
4.教师补充电脑屏幕放大后的图像:图像也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点组成的。
四、放大镜的特点1.出示材料明确任务。
①分一分:通过观察,把材料按是否具有放大功能分成两类。
②比一比:有放大功能的材料有什么特点?2.学生活动。
3.汇报。
先说分类方法,再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
为什么其它材料没有放大功能?反馈玻璃、围棋子、近视眼镜片五、放大的倍数与什么有关1.出示3号放大镜,你觉得哪一个放大的倍数大?2.学生活动,反馈。
(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大,放大倍数高。
和放大镜的直径没有关系。
)(板书:凸度大放大倍数大)五、哪些器具也具有放大功能呢?1.说说判断的理由?2.实物验证3.小结:其实能放大物体的器具和和放大镜都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必须中间凸起、透明。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905072ee06eff9aef8079e.png)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放大镜的结构
镜片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镜柄
镜框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不同种类的放大镜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怎样使用放大镜
• 注意:
• 1、不要将放大镜对着太阳! • 2、放大镜的镜片是玻璃制成的易碎! • 3、不要用手摸镜片,手上的油污会弄脏镜
片,看东西就会模糊不清了。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自制放大镜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1、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 不主宰 自己, 永远是 一个奴 隶。 2、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 在的地 方,痛 苦也成 欢乐。 3、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 了质疑 和嘲笑 ,但那 又怎样 ,哪怕 遍体鳞 伤也要 活的漂 亮。 4、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 个生活 的舞者 。 5、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6、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获得 热量就 多。 7、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影子长度的 变化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放大镜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放大镜 冀教版(共7张PPT)
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课件下载
![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课件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7a5e4ddfa6c30c2258019e27.png)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放大镜的特点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放大镜,说一说我们 曾用它观察过什么?用放大镜观察和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呢?
观
察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
方
法
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屏幕上的颜色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的。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看看下面的物品,说说你的发现。
物品 报纸 布料 手指 ……
肉眼观察的发现
放大镜下的发现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我们把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结束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谢谢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下面这些器具有没有放大作用?说说你的理由,实际验证一下。
精编优质课PPT一年级上册公开课- 3 放大镜-冀教版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放大镜》小学教案
![《放大镜》小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4f31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3.png)
《放大镜》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大镜的基本原理,知道放大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放大镜的基本原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放大镜、实物、PPT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每人一个放大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对放大镜的好奇心。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展示:各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分享探究成果。
4. 讲解:教师总结放大镜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5.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放大镜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放大效果。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五、作业布置:1.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制作一个简易的放大镜,观察家庭成员的手指,了解放大镜的放大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放大镜原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
2. 通过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和观察日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讨论,评估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安全与卫生:1. 提醒学生使用放大镜时保持距离,避免眼睛疲劳和光学伤害。
2. 使用放大镜观察时要保持实验室的清洁,避免杂物干扰观察结果。
3. 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正确清洁放大镜,保持仪器卫生。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光学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家长来校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或实验室,实地了解放大镜和其他光学仪器的应用。
3. 开展光学小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应用所学知识。
九、课程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看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 放大镜 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 放大镜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261e2803d8ce2f006623dc.png)
放大镜教学目标1、知道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写同学讨论、交流放大镜的用途,能说出放大镜的用途。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准备:放大镜、带盖的瓶子、装水的烧杯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大米刻字技术,引出放大镜的教学。
(1)出示PPT图片(2)出示大米:上面写了什么字?2.我们想看清更小的物体时,怎么办?引出本节课题——放大镜。
3.放大镜有什么作用?我们又应该怎样正确的使用它呢?这节课我就来仔细研究一下这个放大镜。
(能想到利用工具,这一点非常棒)二、探究与实践1、放大镜的结构。
师:每组桌上都有放大镜,大家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
(1)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框、镜柄(学生可能会看到镜片是玻璃做的,无色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都可)(2)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板书)2、放大镜的使用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如何使用放大镜的?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使用放大镜的方法的表述有很多方式,要灵活使用,注意用学生的语言帮助规范及讲解。
)(1)观察物体时,手拿镜柄,使镜面对着要看的物体,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慢慢调整镜面与物体的距离,直到看到最大最清楚的时候为止;拿稳放大镜仔细观察。
(2)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放大镜,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3)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
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象大而清晰)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3、学生动手操作(1)观察课本上的字。
(观察重点是正确持镜,学会调焦)(2)观察自己的指纹。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3. 放大镜 教案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3. 放大镜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300718d1f34693dbef3e95.png)
放大镜教学目标1、知道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2、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写同学讨论、交流放大镜的用途,能说出放大镜的用途。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准备:放大镜、带盖的瓶子、装水的烧杯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大米刻字技术,引出放大镜的教学。
(1)出示PPT图片(2)出示大米:上面写了什么字?2.我们想看清更小的物体时,怎么办?引出本节课题——放大镜。
3.放大镜有什么作用?我们又应该怎样正确的使用它呢?这节课我就来仔细研究一下这个放大镜。
(能想到利用工具,这一点非常棒)二、探究与实践1、放大镜的结构。
师:每组桌上都有放大镜,大家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
(1)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框、镜柄(学生可能会看到镜片是玻璃做的,无色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都可)(2)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板书)2、放大镜的使用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如何使用放大镜的?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使用放大镜的方法的表述有很多方式,要灵活使用,注意用学生的语言帮助规范及讲解。
)(1)观察物体时,手拿镜柄,使镜面对着要看的物体,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慢慢调整镜面与物体的距离,直到看到最大最清楚的时候为止;拿稳放大镜仔细观察。
(2)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放大镜,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3)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
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象大而清晰)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3、学生动手操作(1)观察课本上的字。
(观察重点是正确持镜,学会调焦)(2)观察自己的指纹。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放大镜》教学设计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放大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7b6e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f.png)
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放大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
2、能正确使用放大镜并描述观察结果。
3、能对放大镜产生浓烈的兴趣,了解工具是我们学校科学的好帮手。
重点难点:重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难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教学准备:放大镜、带盖的瓶子、装水的烧杯、带有花纹的布条、树叶小花、布条、报纸、小字的书、指纹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感官来研究科学。
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穿的裙子漂亮吗?
学生议论。
顺势提出老师裙子上有好多漂亮的花纹,大家看的清吗?(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看不清楚怎么办?
引出今天授课的内容:放大镜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小花图片。
自己找到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找孩子上台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教师进行总结:
1、固定书本,移动放大镜,找到最清晰的像。
2、固定放大镜,移动书本,找到最清晰的像。
讲故事:野外生存,冰块取火。
提出注意问题: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以免灼伤眼睛。
2、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布条、报纸、小字的书。
学生间进行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
3、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指纹
观察指纹,画出自己指纹
4、自制放大镜
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放大镜,让学生尝试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课 题
3、放大镜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2、能正确使用放大镜并描述观察结果。
3、能对放大镜产生浓烈的兴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工具是我们学校科学的好帮手。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难点: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和用途。
教学准备
放大镜、带盖的瓶子、装水的烧杯、圆形鱼缸及金鱼 小花、布条、报纸、小字的书、指纹等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一、创设情境:
冋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感官来研究科学。出示课 件图片花太小,看不清。以此引发学生思考:“当我们看不清楚的时候,
怎样才能看清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么?”这样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一 放大镜。
“放大镜能够帮助我们看清什么?”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下面的探究
活动。
二、教学活动:
出示实物
集体备课
最新资料推荐
三、本课总结:
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冋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 收获?
预设:知道了放大镜可以帮助观察小的物体
学会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调整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五、关于放大镜,你还知道什么?你还想研究什么?
六、布置课下活动
1、大家已经开始会使用工具学习科学、研究科学了,那么大家想一想我 们用这些工具都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什么呢?
反思与改进:
《活动二》、自制放大镜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放大镜,露珠大豕都见过么?大豕早上的时候可以注 意观察下,或者课下可以在植物上洒点水观察一下。
灌满水的玻璃瓶大家见过么?圆形鱼缸力的金鱼大家仔细观察过么?
大家在课下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放大镜,观察一下。
教学过程
不要将放大镜对着太 阳,小心烧伤,或者 引起火灾
课件展示
《活动一》、出示课件
放大镜可以帮我们看清小化,看清布上的化纹
同学们注意看图片,应该怎样用手拿放大镜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
的使用放大镜呢?
调整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很多东西,出示图片:比如看不清的小花,蝴蝶
翅膀上的纹络(其他小昆虫),帮助老人看报纸,考古学家考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