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5两化融合的内涵
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内涵 什么是信息化?《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 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 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 程。” 关于工业化,国内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是农业国向工业 国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从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化为 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发展过程。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在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具体而 言,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两化融合 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同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促进 两化融合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战略选择。
目前,德国已经跨越了“工业2.0”与“工业3.0”阶段,主要聚焦在高端 的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现状, 国内专家普遍认为仍处于“工业2.0”与“工业3.0”并行发展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数据,中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 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是个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由于工业基础比较 薄弱,在基础零部件、材料、工艺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仍面临着质量 的问题,发达国家早在“工业2.0”时代已经解决了,因此中国还不能算是“制 造强国”。
转型升级=两化融合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出我国工业的基础优势,与新技术有效融合,那么传统工业将打开 发展空间。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 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使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日益成为生 产方式变革的方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成 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的主线。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尺度来看,我们身处生产力爆炸的信息化时代,也是瞬息万变 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 国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两化融合寄托着中国政府塑造制造业的国际 竞争力、抢占国际产业发展制高点的使命,从目的而言,与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工业 互联网规划并无二致。
提出“发展现代产 业体系,大力推进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 合,促进工业由大 变强”的战略思想
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 路图,推动信息化和工 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推 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战 略思想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 度融合”列为九项战略 任务之一,提出加快制 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 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 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
德国“工业4.0”是在“工业3.0”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国还处于“工业 2.0”的后期阶段,中国面临着“工业2.0”要补课、“工业3.0”要普及、“工 业4.0”要示范跟上的处境。中国的制造企业要能够快速地进化,实现“中国制 造2025”战略目标,必须快速的转型升级。
10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5两化融合的内涵
1997 2002
提出“以信息化带动 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的战略思 想
2007 2010
提出“推动信息化 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经济社会各领 域信息化”的战略 思想
2012 2013 2015 2016
《信息化和工业化 深度融合专项行动 计划(2013-2018 年)》提出了“两 化融合管理体系贯 标”的要求
7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3中国制造2025
规划力争通过“三步走”来实现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 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 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8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3中国制造2025
Biblioteka Baidu12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5两化融合的内涵
两化融合的基本概念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 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 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 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 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
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9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4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对比
目录页
学 习 大 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意义
1
过渡页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第二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第三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效益
2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1两化融合的提出背景
提出“大力推进国民 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 局战略措施”
由于中德两国经济战略定位和发展情况的不同,两国在制造业方面处于不 同的阶段,而且基础也不一样。
在定位上,德国的“工业4.0”提出实现智能化工厂和智能制造,由数字化 向智能化迈进,“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 为本的发展战略。德国要由制造强国向超级强国转变,中国则要由制造大国向制 造强国转变 。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围绕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完善八方面战略支撑与保障,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进 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不同于德国工业4.0计划只针对高新技术,而是 将围绕整个制造业做大、做精、做强。我国制造业中不同的行业差异很 大,某些行业需要长期积累。”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中国制造必须 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
组织实施企业管理能力 提升工程,加快信息化 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 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组 织方式变革,建立组织 管理新模式。
3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2工业4.0
4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2工业4.0
5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2工业4.0
6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3中国制造2025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5两化融合的内涵
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内涵 什么是信息化?《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提 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 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 程。” 关于工业化,国内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是农业国向工业 国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从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化为 以工业生产为主的发展过程。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在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具体而 言,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两化融合 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同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促进 两化融合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战略选择。
目前,德国已经跨越了“工业2.0”与“工业3.0”阶段,主要聚焦在高端 的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现状, 国内专家普遍认为仍处于“工业2.0”与“工业3.0”并行发展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数据,中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 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是个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由于工业基础比较 薄弱,在基础零部件、材料、工艺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仍面临着质量 的问题,发达国家早在“工业2.0”时代已经解决了,因此中国还不能算是“制 造强国”。
转型升级=两化融合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出我国工业的基础优势,与新技术有效融合,那么传统工业将打开 发展空间。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 应用不断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使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日益成为生 产方式变革的方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成 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的主线。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尺度来看,我们身处生产力爆炸的信息化时代,也是瞬息万变 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 国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两化融合寄托着中国政府塑造制造业的国际 竞争力、抢占国际产业发展制高点的使命,从目的而言,与德国工业4.0战略、美国工业 互联网规划并无二致。
提出“发展现代产 业体系,大力推进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 合,促进工业由大 变强”的战略思想
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 路图,推动信息化和工 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推 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战 略思想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 度融合”列为九项战略 任务之一,提出加快制 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 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 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
德国“工业4.0”是在“工业3.0”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国还处于“工业 2.0”的后期阶段,中国面临着“工业2.0”要补课、“工业3.0”要普及、“工 业4.0”要示范跟上的处境。中国的制造企业要能够快速地进化,实现“中国制 造2025”战略目标,必须快速的转型升级。
10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5两化融合的内涵
1997 2002
提出“以信息化带动 工业化,以工业化促 进信息化”的战略思 想
2007 2010
提出“推动信息化 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经济社会各领 域信息化”的战略 思想
2012 2013 2015 2016
《信息化和工业化 深度融合专项行动 计划(2013-2018 年)》提出了“两 化融合管理体系贯 标”的要求
7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3中国制造2025
规划力争通过“三步走”来实现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 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 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8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3中国制造2025
Biblioteka Baidu12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5两化融合的内涵
两化融合的基本概念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 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 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 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 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
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六)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七)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三)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八)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九)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9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4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对比
目录页
学 习 大 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意义
1
过渡页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第二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第三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效益
2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1两化融合的提出背景
提出“大力推进国民 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 局战略措施”
由于中德两国经济战略定位和发展情况的不同,两国在制造业方面处于不 同的阶段,而且基础也不一样。
在定位上,德国的“工业4.0”提出实现智能化工厂和智能制造,由数字化 向智能化迈进,“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 为本的发展战略。德国要由制造强国向超级强国转变,中国则要由制造大国向制 造强国转变 。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围绕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 完善八方面战略支撑与保障,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进 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不同于德国工业4.0计划只针对高新技术,而是 将围绕整个制造业做大、做精、做强。我国制造业中不同的行业差异很 大,某些行业需要长期积累。”工信部部长苗圩也表示:“中国制造必须 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
组织实施企业管理能力 提升工程,加快信息化 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 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组 织方式变革,建立组织 管理新模式。
3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2工业4.0
4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2工业4.0
5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2工业4.0
6
第一章 两化融合的概念 1.3中国制造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