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史概述
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史](https://img.taocdn.com/s3/m/d1e79d5fe45c3b3567ec8b98.png)
1963年至1969年:《小兵张嘎》、《冰山上的来客》、 《董存瑞》
(五)1967年至1976年,“文革时期”的中 国电影
《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政治电影: 《平原游击队》、《闪闪的红星》等。
(六)1976年至今,新时期和当代中国电影
冲破文革:《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
1923年的《孤儿救祖记》 中国第一部在商业上和艺 术上都获得巨大成功的国 产片。
主演:王汉伦是中国第一位 女职业演员,曾有“悲剧明 星”之誉。
从1926年下年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中国影坛相 继形成了“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 三股商业创作热潮。
(二)1930年至1945年,中国电影出现转机 的阶段
(四)1949年至1966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 中国电影发展时期
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桥》 (王滨导演)。抗战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 东北接管伪“满洲映画协会” (日本侵略中国后在东北建立 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 在“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东北 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 影制片厂。1949 年,在极为艰 苦的条件下,东影拍出了新中 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影片描写某地质 勘探队政委罗群 被错划为右派后, 对党、对人民, 仍然保持坚定的 信念。谴责了象 吴遥那样心胸狭 窄、思想僵化的 干部。
影片在一个很短的限度 和很小的范围内,描写 十年动乱中人民同“四 人帮”进行斗争的一个 “点”,它具体、集中、 细致、逼真地浓缩了一 个巨大社会在那个非常 时期中的真实情况,力 求广泛和全面联系整个 该片获1981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 社 会 的 生 活 面 。 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4976352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f.png)
电影发展史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影事业日益腾飞。
由于国情的不同,中国电影虽然在时间维度上与世界保持一致,但也有着自身独特之处。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影人辛勤耕耘,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崭新又充满困难的事业中,为广大人民带来了无数优秀的电影作品。
从简陋的技术到精准的设备,从银幕上的黑白人影到彩色灵动的人物展现,中国近现代的电影事业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和奋斗历程。
本文将阐述这百年来中国电影事业的成长过程,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电影的诞生、发展与腾飞。
中国电影事业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探究。
一、发展初期1896年,电影在世界上崭露头角还不到八个月,上海的“又一村”便开始了最初的影像放映,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放映记录。
之后,“电影”这个名词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虽然电影首先在上海登陆,但真正开启中国电影事业的是北京人。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买了一套法国手摇摄影设备,后成功邀请到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表演了数个拿手片段,由此电影《定军山》诞生。
在此之后,片子在人民群众中放映,深受大家的喜爱。
《定军山》的出现也产生了北京城的第一批影迷,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由原来去茶馆戏园听戏发展成去电影院看最新的电影。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电影的需求,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电影票价为一角或两角。
有的地区甚至会在电影结束后为人们提供电车方便回家,慢慢看电影成为了生活的时尚。
《定军山》一问世便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将最初西方的电影艺术和中国的国粹京剧相融合,它不仅让谭鑫培先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发展电影事业的表演艺术家,也将京剧更大范围地推向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其他国家。
由此可见,任庆泰的这部手摇摄像机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中国电影此时还在发展初期,虽并未构成完整的体系,但中国电影人一直走在探索的创作道路上,从一开始简单模仿国外影片到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方法,在制片拍摄中加以运用。
中国电影 发展史
![中国电影 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337bc2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0.png)
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萌芽时期:1896-1905年电影传入中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是一种纯粹的娱乐形式,直到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
这部影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2. 初步发展时期:1905-1934年随着《定军山》的成功,中国电影开始起步。
在此期间,中国的电影放映业逐渐发展起来,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
1934年,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渔光曲》诞生,该影片被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
3. 抗日战争时期:1934-1949年战争期间,中国电影经历了巨大的挫折和困难。
然而,在这个时期也诞生了一些经典的电影作品,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这些电影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4. 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以歌颂社会主义、反映工农兵生活为主题,注重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期的电影作品包括《白毛女》、《铁道游击队》等。
5. “文革”时期:1966-1976年“文革”期间,中国电影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挫折,许多电影工作者受到迫害和打压。
然而,“文革”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的电影作品,如《活着》、《芙蓉镇》等。
6. 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性情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如《小花》、《黄土地》、《霸王别姬》等。
同时期的电影市场也日益繁荣,中外合作拍摄的影片也逐渐增多。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经历了从萌芽到初步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发展时期、“文革”时期到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发展时期等几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史概述
![中国电影发展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ab36ca590c69ec3d5bb75aa.png)
黄志恺
实用文档
中国电影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电影大国 在时间维度上 中国电影的 进程与世界电影基本保持一致 但因国情不同 中国电影的历史 演进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电影人辛勤耕耘 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并受到国际瞩目的优秀 影片 我们了解了中国电影历史的整理轮廓 可避免“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狭隘视野 中国电影从诞生迄今已经101年了 百 余年来 中国电影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无声到有声 的转化 从黑白到彩色的更新 从国内到国际的跨越
实用文档
默片时代皇后
阮玲玉,中国无声电影时 期影星之一,代表中国无 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最高 水平,被誉为“中国的英 格丽·褒曼”,在民国时期 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 蝶。生于上海,祖籍广东 香山县
2010年,被美国CNN评 选为“史上最伟大二十五 位亚洲演员”之一。
实用文档
默片时代皇后
阮玲玉,中国无声电影时 期影星之一,代表中国无 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最高 水平,被誉为“中国的英 格丽·褒曼”,在民国时期 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 蝶。生于上海,祖籍广东 香山县
实用文档
第一次上映
实用文档
第一部电影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 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 京剧老生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 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 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 万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国电影的诞 生。
实用文档
第一次获奖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 影《定军山》[1] 在北京 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 剧老生谭鑫培在镜头前表 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 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 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 万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国 电影的诞生。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c0fee5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0.png)
中国电影发展史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电影以短片为主,多数是宣传性质的。
1905年,中国首部正式的长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映,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进入了新时代。
随后
几十年间,中国电影不断发展壮大。
1930年代以前,大量的实验性、尝试性作品出现在
舞台上。
这些作品包括有《一九三零》、《血泪天涯》、《飘浪之子》、《南方之春》等。
1930年代以后,随着战争对中国带来巨大冲击,很多原本存在的电影公司都遭到关闭或
者重整。
但是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狮子王子2: 圣诞奇遇记、《少
女侦探杜安妮等。
1945年后, 随着新中国成立, 先后有北京, 天津, 沈阳, 郑州, 广州五大电影制片厂应运而生.
这五大制片厂将成为50-60年代“五星”时期(五星旗帜) 的核心力量. 这一时期出版了很多高水准的作品如: 『人民英雄』、『胡飒』、『少女侦探杜安妮』等. 改革开放令80-90年
代“文化飞扬”(文化大革命) 时曾盛行一度. 这一时段也诞生了不少优秀作品如: “天使之
泪” , “龙门飞甲” , “千王之王” , “神雕侠侣" 等.。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7dbdc8d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a.png)
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自此中国的电影史开始铺开。
早期的电影,由从英国获得或借用的电影机、投影机而制作成的6分钟至9分钟的短片。
主要表演特色是以宋元布衣戏为基础,然后再通过剪辑的方式组织影片。
早期的南派电影都是经典古装剧和武打片,因为两种电影类型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1920年,中国电影发展有了突破性进展,受到欧洲动画和新闻短片的影响,中国在该时期加入了动物影片、彩色影片、实况新闻短片以及其他样式的电影,中国的电影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30年,由于政治上的稳定,以及由政府鼓励的电影发展环境,中国电影有了长足发展。
此时出现了著名的电影导演魏淑芬、李樵、李秉文等,他们引领着当时的电影行业,形成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中国电影文化。
1949年,中国大陆新中国成立,新中国开始建设中央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影发行公司,统一了影片的制作与发行。
随着新中国政权的初步稳定,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始着重讲述祖国红色的历史,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电影风格”,为中国电影子增添了许多新意。
抗战影片是此时最为流行的,此时出现了著名的导演和影片,如孟克、黄建新等。
1960年,中国电影在政治层面有了重大发展,由中央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影发行公司组织的文学影片拍摄任务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此时的电影出现了如关于小镇生活的《我们的故事》、关于忠贞坚定的《放牛班的春天》、关于中国传统礼仪的《新娘》等电影。
从1970年正式推出“新中国电影运动”开始,中国电影正式进入了“新时期”。
中国电影从此向着新思想、新生活方式迈进,中国电影如《金陵十三钗》、《甲方乙方》、《高楼大厦》等电影深入反映了主旋律时代的新思想、新生活。
中国于1978年正式开放,中国的电影发展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由陈可辛、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导演发表的影片如《甲方乙方》、《放牛班的春天》、《摆渡人》、《创业环游记》等展示了新中国时代不同的生活方式,颇具可观的艺术成果,中国电影也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支持。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7bf981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6b.png)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电影的萌芽期。
1896年,电影首次在中国亮相。
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是由外国人带进来的,主要用于娱乐和展示。
然后,1905年,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电影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无声电影、黑白电影、彩色电影等阶段。
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孤儿救祖记》、《狂流》、《中华儿女》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逐渐与世界接轨,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开始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人物。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b6f49a31783e0912a3162a37.png)
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大致可以分为:旧中国电影、新中国电影、港台电影旧中国电影一、中国电影的问世与发展在宋代《事物纪原》一书中,即有“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的说法。
在宋代诗人范成大笔下,也有一首《灯市行》对此做了深动描写。
可见“影戏”从汉代流传到宋代,已成为民间有相当规模的一项娱乐活动,日后间接促成了电影的发明。
二、中国电影的首映1896年8月11日晚,在中国电影发祥地上海的一处私家花园“徐园”又名“双清别墅”所举办的游艺活动中,首次出现了当时称为“西洋影戏”的《马房失火》等十四部短片,这是国人第一次与电影接触,西方电影进入中国后,之所以被国人称为“影戏”,是因为当时中国人还是习惯于把电影当作一种“戏”来认识和对待的。
三、《取缔影戏场条例》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英国驻北京公使进贡一套电影拷贝在宫里献映祝寿,放映失火,被慈禧斥为“不祥之兆”,从此在紫禁城内禁放电影。
四、早期中国电影(1931年以前)1、中国电影第一人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标志着中国电影诞生了。
2、中国第一座戏院:1908年,来自意大利的片商雷玛斯在上海营建了中国第一家250座的正规电影院“虹口大戏院”。
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第一部国产短故事片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了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剧情的短故事片。
3、1922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
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fcd620d849649b6648d7475e.png)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1.萌芽和尝试阶段(1896年至1931年)中国电影事业,是从输入和放映西方电影起步的。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电影在世界上正式诞生的第二年,随着帝国主义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侵略,西方电影也输入了中国。
这年的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揭开了中国电影放映的序幕。
此后几年,放映西方影片,从上海到北京,逐渐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内地。
这种情况,尽管是帝国主义商品输出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毕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摄制“中国影片”的愿望。
1905年秋天,北京琉璃厂丰泰照相馆,试拍了中国第一部影片。
影片拍摄的是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影片虽然只是几个片断。
长度只有三本,但当年60岁的谭鑫培,以其精湛的表演和饰演黄忠的英雄气概,使影片的试拍获得了成功。
1913年,郑正秋和张石川编导了影片《难夫难妻》。
此片虽为短故事片,却是我国拍摄故事影片的开端。
从影片内容来说,也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通过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表现了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此后,张石川又导演了影片《黑籍冤魂》,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因吸食鸦片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当时鸦片流毒的灾难。
这时,中国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短片,较有意义的是反映辛亥革命的《武汉战争》和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
有声电影产生以后,很快传到了中国。
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试制了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转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雨过天晴》,天一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歌场春色》等,片上发音的试制获得了成功。
尽管在这些影片的摄制中,借助了法国、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但毕竟宣告了中国有声影片的诞生。
2.进步电影的艰难成长阶段(1931年至1949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存在着两种文化,也存在着两种电影。
随着中国电影的诞生,一方面文艺上的“鸳鸯蝴蝶派”便渗入电影界,拍摄了大量低级、庸俗的影片;一些公司,还掀起了竞拍不伦不类古装片的风潮;武侠神怪片也大肆泛滥。
中国电影史简述
![中国电影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79ede34c767f5acfa1c7cdfb.png)
中国电影史简述一、中国电影百年六代(1905——)1.在中国电影的研究词汇中,六代导演的划分已成定论。
2.这种划分依据的是独特的行业内法则和共享的社会外因素,二者交互作用最终形成了关于导演构成非自然是集的脉络的代际发展过程。
可以说,六代导演实际上是由中国特定的社会时空所构建的精神集团。
3.代际之间区分的基本标志和要素在于制作体制的变化,语言方式的变化,表达主体的更迭。
二、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电影戏剧色彩浓重)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黎民伟。
时间:1905——30年代初。
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老工之爱情》、《庄子试妻》等主要功绩:1)建立了本土电影的雏形(尤其是言情与武打片类型)2)开创了主流影戏,教化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
三、第二代导演(中国中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得到体现)代表人物:蔡楚生、费穆等。
时间:1934——1949年。
代表作品:《渔光曲》、《桃李劫》、《新女性》、《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太太万岁》等。
主要功绩:1)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导演和明星,制作借鉴好莱坞,理论学习苏联。
2)开创了30、40年代的社会写实风格,具有了自觉的新文化批判意识和色彩。
3)开始使电影文化深入人心。
四、第三代导演(由于政治运动,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大倒退)代表人物:谢晋、崔嵬(三江汇合,北影四大帅,南谢,北谢)时间:1949——1976。
代表作品:《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西安事变》等。
主要功绩:1)完成了社会主义语境的电影表达,创作了红色经典。
2)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本土戏剧传统;3)“文革电影”是红色经典的极端化,“三突出”创作原则是对电影艺术活动的彻底摧残和扼死。
这个时期电影以歌颂党和社会主义,光明社会为主题,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貌。
五、第四代导演(学院派,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新时期,中国电影得到全面解放,苏醒国家实行重在经济发展,百废待兴的局面。
中国电影发展史概要
![中国电影发展史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6ad2a600aaea998fcc220e35.png)
————(1949年以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 入一个新时期。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搬上 电影荧幕。新中国电影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 阶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桥》开始,在很 短的时间,拍摄了《白毛女》、《钢铁战士》、《 上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 《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 ,以及 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 》等。但是,由于在电影创作指导思想方面过分强 调电影的政治宣传作用,造成题材单一的倾向。
《白毛女》
• 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 和科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贯 彻这一方针,电影局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等多 方面进行改革,取得积极成果,故事片生产由 1951 年年产10多部逐渐增加到1957年年产40多部, 1957年文化部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 次优秀影片评奖 ,奖励了1949~1955年摄制的《 南征北战》、《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 鸡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时珍》、 《神笔》(美术片)、《淡水养鱼》(科教片)等 69部优秀7月,由上海美影厂摄制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了。 《小蝌蚪找妈妈》中的许多角色形象取自于齐白石的花鸟画作品,其中主角小蝌蚪 主要是从老人的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而来的。它的成功,宣告了一个全新的 种在中国的诞生,使许多国外同行惊叹不已,并先后获得了五个国际奖项。
• ③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 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 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 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 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 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 《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 》、《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 》、《香魂女》、《霸王别姬》等 .
简述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
![简述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dd7d80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5.png)
简述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
中国电影史从20世纪初开始,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本文将简述中国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及阶段特征。
1. 早期电影阶段(1896年-1919年)
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影史的起步阶段,电影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外,以短片为主。
这个阶段的电影内容多是生活片和戏剧片。
2. 电影工业化阶段(1920年-1949年)
20世纪20年代,电影制作开始工业化,成立了第一家电影公司。
这个阶段,中国电影界开始了自主创作,成立了很多电影公司,电影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故事片,还有宣传片、新闻片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49年-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成为了宣传和教育的工具。
电影工业逐渐国有化,政府开始大力支持电影创作。
这个阶段的电影有很多反映新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作品。
4. 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工业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电影制片厂被关闭,电影创作停滞不前。
这个时期的电影内容大多是政治宣传片。
5. 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今)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
电影制作逐渐商业化,电影市场逐渐形成。
这个阶段的电影内容多样,有现实题材的故事片,也有商业大片、动画片等。
总之,中国电影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从电影产业的起步到现在的
商业化和国际化,一直在发展壮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相信中国电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19f1e8c83d049649b66589d.png)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
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传入了中国。
1896年8月,西洋影戏在上海的徐园上演,标志着电影正式进入中国。
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
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
这是中国电影发展的萌芽。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中国电影发展至今,经过无数电影人的推动创新,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影导演的努力。
因此,讲述中国电影的发展可以从中国的五代导演讲起!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
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郑正秋于1913年拍摄的家庭短剧《难夫难妻》,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故事片。
不过,它是由美国人布拉斯基在中国的制片厂、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的。
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先后拍了十八集)。
就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处于摸索阶段。
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与经典影片解读
![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与经典影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02bfe8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3.png)
《活着》:普通人生活的历史变迁
01
《活着》的剧情
• 影片讲述了从20世纪初到文化大 革命时期,普通人福贵一家经历的苦 难和波折
02
《活着》的主题
• 电影以普通人为主角,讲述了历 史变迁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以及生 命的坚韧和顽强
03
《活着》的影响
• 电影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评审团大奖,成为华语电影的经典之 作
导演陈凯歌的电影创作及风格
01
陈凯歌的早期作品
• 1984年,陈凯歌执导**《黄土地》**, 获得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 1987年,陈凯歌执导**《有话好好说》 **,获得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 名
02
陈凯歌的后期作品
• 1993年,陈凯歌执导**《霸王别姬》 **,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 2010年,陈凯歌执导**《赵氏孤儿》 **,获得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 演奖
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
• 199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受到好莱坞 电影的冲击,电影产业面临挑战 • 1994年,**《霸王别姬》**获得第47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成为中国电 影的国际名片
21世纪的发展
• 21世纪初,中国电影产业进入全球化 时期,与好莱坞合作日益密切 • 2010年,**《让子弹飞》**获得第48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显示了中
02
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导演及其作品
导演张艺谋的电影创作及风格
张艺谋的早期作品
• 1987年,张艺谋执导**《红高粱》**, 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 1991年,张艺谋执导**《大红灯笼高 高挂》**,获得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 熊奖
张艺谋的后期作品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41c03067561252d380eb6e32.png)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广播影视的普及——电视
哲学原理
•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发 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必然得出世界是永 恒发展的。因为相互联系包含着作用, 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 中国电影就是不断发展的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
荣誉的影片
渔光曲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
海引起轰动,连映3个月,主题 歌《渔光曲》哀婉动人,成为传 唱一时的流行歌曲。1935年2月 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 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 奖的影片
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片 时间:1928年 编剧:郑正秋 导演:张石川
这部抒情心理片是中国电 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声 誉。
人民群众是推动电影不断发展的主体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恩格斯曾经说过: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 “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 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 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 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 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历史的 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 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 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2)《难夫难妻》——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3年)
(3) 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 电影。同年8月,有声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 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2834b2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8.png)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6
人才培养与储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将更加重视电影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奖学金、培训计划和国 际交流项目等,为中国电影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7
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电影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通过电影这一媒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议题
未来展望
它见证了中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和智慧,也预示了中 国电影未来的无限可能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电影将继续 保持活力和创新,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世 界电影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0
未来展望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 全球文化的交融,中国 电影业正面临前所未有
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互联网平台的兴起、跨 国合作的增多,都为中 国电影提供了新的发展 空间
电影与文化
6
7
8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与文 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电影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 也是文化的创新者和传播
者
在未来,中国电影将继续 发挥其文化价值,为中华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
大的贡献
13
电影与青年
电影与青年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电影的主要受众之一。中国电影对于青年的影响是深远而 广泛的,它塑造了青年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然而,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仍然发挥 了自己的作用
在抗日救亡的背景下,《八千里路云和 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深刻揭 示了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了现实主义的 创作潮流
这些影片不仅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也提 供了精神慰藉
5
新中国建设时期
(1949-1966)
第一节 内地电影史概述
![第一节 内地电影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32c6724bd64783e09122b9e.png)
(3)《红粉骷髅》:导演管海峰,
1921年拍,1922年公映
总体来说,《阎瑞生》、《海
誓》、《红粉骷髅》等第一批长 故事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 由短而长的一次飞跃
(4)《孤儿救祖记》
(九)开放整合新时期(2001-至今)
重要代表人物
陈凯歌——执著的理想者
主要作品:《黄土地》1984;《大阅 兵》1986;《孩子王》1987;《边走 边唱》1991;《霸王别姬》1992; 《风月》1995;《荆轲刺秦王》1998; 《温柔地杀死你》(softly killing you)2000;《和你在一起》2002; 近作《无极》《梅兰芳》
2、地下电影系列
娄 烨:《危情少女》1994、《周末情人》1995、《苏州河》1998、《紫蝴蝶》2003 王小帅:《冬春的日子》1993、《极度寒冷》1994、《扁担,姑娘》1996 《梦幻田园》1999、《十七岁单车》2000、《青红》2004、 胡雪杨:《留守女士》1992、《湮没的青春》1993、《牵牛花》1995 何建军:《悬恋》、《邮差》1995
1948年,导演费穆,文华公司出品。 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注重散文 诗般的抒情文化传统,注重人生哲理的意 义。
(五)中国电影繁荣期(1949-1966 )
1946年10月1 日 “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 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拍摄, 这样就标志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诞生。
(1)战争题材影片
2)袁牧之和《桃李劫》1934
遵循了有声电影的创作观念,将声音第一次作 为有机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构思,被赞誉为 “中国有声电影划时代的作品”。
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22ff9c5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d.png)
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一、早期(1896~1920)
1896 年,诞生了祖国第一部电影《奔腾》。
从此,中国的电影事业开始了萌芽的发展。
这期间,中国陆续出现了京剧蜡烛电影、珍珠岛电影、北京电影公司等,为中国电影发展历史添砖加瓦。
此期间的电影发展缓慢,但却是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
二、百年结构期(1920~1949)
1920 年,中国内地的电影。
更是碾压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以宣传为目的的时代性作品,如《伊拉克伊斯兰共和国彩色电影》、《国民党革命宣言》等,提高了电影的宣传水平。
三、新生期(1949~1966)
1949 年中国的新纪元出现,建国后,中国电影发展迅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作出抗日文艺电影、人民电影等,紧紧抓住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社会变革以及宣传共産主义思想的主攻方向。
根据电影思政教育的需要,1953年专门成立了新国产影片组。
四、发展期(1966~1976)
1966年开始,中国电影产生了蓬勃发展,开拓出了新的路线,以改进电影质量为重点,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如《钟鼓楼》、《新中国的第一道旗帜》等。
五、改革开放期(1976至今)
1976年以后,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许多青年导演利用当今社会现实素材与主题,创作出了众多精彩作品,更加广泛地对外宣传和影响,把中国电影风潮推上世界中心舞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一代影后的离去
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的阮玲玉就随 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 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后辍学。1926年为自 立谋生奉养母亲,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 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
中国电影发展史 (1905-2010)
黄志恺
实用文档
中国电影概述
中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电影大国 在时间维度上 中国电影的 进程与世界电影基本保持一致 但因国情不同 中国电影的历史 演进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电影人辛勤耕耘 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并受到国际瞩目的优秀 影片 我们了解了中国电影历史的整理轮廓 可避免“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狭隘视野 中国电影从诞生迄今已经101年了 百 余年来 中国电影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无声到有声 的转化 从黑白到彩色的更新 从国内到国际的跨越
实用文档
第一次位女演员
1896年 广东省南海县 中 国 严珊珊,中国电影第一个 女演员,辛亥革命时参加 过广东北伐军女子炸弹队。 1913年与丈夫黎民伟共 同创办香港美华影片公司, 并在该公司摄制的短片 《庄子试妻》中饰演使女, 成为香港及中国电影史上 第一位女演员
实用文档
第一个电影院
创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 四年,创建者是西班牙商 人安·雷玛斯。 初名虹口活动影戏园。原 位于上海乍浦路388号。 中国首家营业性电影院。 存在于1908年-1988年间。
实用文档
抗战电影
1.国统区电影:{热血忠魂} {保卫我们的土地} {中华儿女} {风雪太行山}
2.沦陷区电影:{木兰从军} {孔夫子} {苏武牧羊} 3.抗日根据地电影:{南泥湾}{白求恩大夫}{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实用文档
抗战电影
实用文档
THE END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第一次上映
实用文档
第一部电影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 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 京剧老生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 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 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 万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国电影的诞 生。
实用文档
第一次获奖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 影《定军山》[1] 在北京 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 剧老生谭鑫培在镜头前表 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 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 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 万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国 电影的诞生。
实用文档
旧中国电影 (1905-1949)
实用文档
皮影戏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 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 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 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 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 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 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 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 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 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 们的欢迎。
实用文档
默片时代皇后
阮玲玉,中国无声电影时 期影星之一,代表中国无 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最高 水平,被誉为“中国的英 格丽·褒曼”,在民国时期 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 蝶。生于上海,祖籍广东 香山县
2010年,被美国CNN评 选为“史上最伟大二十五 位中国无声电影时 期影星之一,代表中国无 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最高 水平,被誉为“中国的英 格丽·褒曼”,在民国时期 的影坛地位仅次于影后胡 蝶。生于上海,祖籍广东 香山县
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 纠纷案,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 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唁电不可胜数,上海 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 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
实用文档
第一个部有声电影故事片
《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 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影片讲 述了一歌女嫁给一个无赖,受 尽折磨和痛苦,但毫无怨言终 于感动了丈夫的故事。影片中 还穿插了京剧《穆柯寨》、 《玉堂春》、《四郎探母》、 《拿高登》4个剧目的片断,使 观众从银幕第一次听到戏曲艺 术的唱白。为拍摄该片,明星 公司历时3年,耗资12万。影片 上映后,其号召力远远超过了 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全国震 动,波及南洋。菲律宾片商以 18000元的价格购买其拷贝,而 无声片卖价最高不过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