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介绍8》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介绍8》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介绍高性能热塑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主要由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及金属成型技术移植而来。

按照所有的设备不同可以分为模压成型、双膜成型、热压罐成型、真空袋成型、纤维缠绕成型、压延成型等。

在这些方法中,将会挑选几个使用较多的成型方法来为大家进行简单介绍,以便大家能够更全面的了解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

1、双膜成型双膜成型也叫树脂膜渗透成型,是ICI公司开发的一种利用预浸料制备复合材料制件的方法,此法有利于外形较复杂的制件成型加工。

在双膜成型中,裁剪好的预浸料放于两层可变形的柔性树脂膜和金属膜之间,膜的周边采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密封,在成型过程中,加热到成型温度后,施加一定的成型压力,制件按照金属模具的形状而变形,最后冷却定型。

双膜成型中,一般要将制件和膜封装并抽真空,由于膜的可变形性,对树脂流动的限制远小于刚性模具,另一方面,由于真空下变形的膜可对制件施加均匀压力,能提高制件的压变度,保证成型质量。

2、拉挤成型拉挤成型是一种连续制造具有恒定截面的复合材料型材的工艺方法,最初用于制造单向纤维增强实心截面的简单制品,逐渐开展成为可以制造实心、空心以及各种复杂截面的制品,并且型材的性能可以设计,能够满足各种工程结构要求。

拉挤成型是将预浸带〔纱〕在一组拉挤模具中固结,预浸料或是边拉挤边预浸,或是另外浸渍。

一般的浸渍方法是纤维混纺浸渍和粉末液化床浸渍。

3、模压成型模压成型是通过将按模具大小裁切好预浸料片材在加热炉内加热至高于树脂熔化的温度,然后送入大压模中,快速热压成型。

成型周期一般在几十秒至几分钟内完成。

这种成型方法能耗、生产费用均较低,生产率高,是目前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加工中最常见的一种成型方法。

4、缠绕成型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纤维缠绕成型与热固性复合材料的不同之处是缠绕时要把预浸纱〔带〕加热到软化点,并在芯模的接触点进行加热。

通常的热方法有传导加热、介电加热、电磁加热、电磁辐射加热等。

在电磁辐射加热中,又因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不同而分红外辐射〔IR〕、微波〔MW〕和射频〔RF〕加热等。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虽然性能优异,但因为成本和批量化生产效率的问题,迟迟没有大规模应用。

如何高速、高效大批量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并提高材料利用率,是业界人士的共同目标。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发挥其轻质高强的基础上,会根据应用对象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成型工艺,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出碳纤维所具有的特殊性能。

成型工艺改进、优化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效率和制品质量,从而降低整体的加工成本。

一、复合材料主要成型工艺的汇总(1)手糊成型工艺--湿法铺层成型法;(2)喷射成型工艺;(3)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RTM技术);(4)袋压法(压力袋法)成型;(5)真空袋压成型;(6)热压罐成型技术;(7)液压釜法成型技术;(8)热膨胀模塑法成型技术;(9)夹层结构成型技术;(10)模压料生产工艺;(11)ZMC模压料注射技术;(12)模压成型工艺;(13)层合板生产技术;(14)卷制管成型技术;(15)纤维缠绕制品成型技术;(16)连续制板生产工艺;(17)浇铸成型技术;(18)拉挤成型工艺;(19)连续缠绕制管工艺;(20)编织复合材料制造技术;(21)热塑性片状模塑料制造技术及冷模冲压成型工艺;(22)注射成型工艺;(23)挤出成型工艺;(24)离心浇铸制管成型工艺;(25)其它成型技术。

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的深入和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方式也在不断地以新的形式出现,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诸种成型工艺并非按照更新淘汰的方式存在的,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多种工艺并存,实现不同条件、不同情况下的最好效应。

相信在未来几年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速度会不断提高,或许一分钟内成型将不会是空谈。

二、12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1.手糊成型--湿法铺层成型法在模具工作面上涂敷脱模剂、胶衣,将剪裁好的碳纤维预浸布铺设到模具工作面上,刷涂或喷涂树脂体系胶液,达到需要的厚度后,成型固化、脱模。

在制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手糊工艺仍以工艺简便、投资低廉、适用面广等优势在石油化工容器、贮槽、汽车壳体等许多领域广泛应用。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hp-rtm成型工艺及孔隙控制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hp-rtm成型工艺及孔隙控制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hp-rtm成型工艺及孔隙控制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和体育器材等领域。

其中,HP-RTM(High-Pressure Resin Transfer Molding,高压树脂转移成型)是一种常用的CFRP成型工艺。

本文将对HP-RTM工艺及孔隙控制进行研究。

HP-RTM工艺属于封闭式模具成型方法,其中包括母模、子模和螺旋开关等。

首先,在模具中布置纤维预浸料和加热元件,然后将两个模具合拢,经过压力施加和树脂注射,使树脂充分浸润纤维,并且通过加热元件进行硬化。

最后,将模具分开,取出成型件。

HP-RTM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成型速度快。

树脂注射压力高,注射时间短,加热硬化时间也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2.成型件的质量稳定。

由于高压注射,树脂能够充分浸润纤维,可以获得性能均匀一致的成型件。

3.可以生产复杂结构的零件。

HP-RTM工艺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零件,如整体翼板和车身结构。

HP-RTM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成型过程中的孔隙问题。

孔隙是指CFRP制品中的小空洞或气泡,会降低成型件的强度和耐久性。

孔隙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树脂注射过程中的气体积聚,二是纤维预浸料中的气体气泡。

为了解决孔隙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树脂注射过程。

增加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可以减少气体积聚,同时在注射前进行真空处理也是有效的手段。

2.优化纤维预浸料的制备工艺。

提高纤维预浸料的浸润性和挤出性可以降低气泡的生成。

3.采用树酯成型树脂(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前驱体。

RTM前驱体在注射过程中可以释放出溶剂,减少气泡的形成。

4.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

增加模具表面的喷嘴和逃孔,提高树脂的流动性,减少气体积聚的产生。

在实际应用中,HP-RTM成型工艺及孔隙控制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特别是对孔隙形成机理的深入研究和优化控制方法的开发。

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低碳经济、碳中和等环保理念的呼声不断高涨,低能耗、可回收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高性能复合材料可作为关键的轻型承重材料,应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根部加强件、高压绝缘子芯棒和建筑应用中的梁等。

不同于热固性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热塑性复合材料不需要化学固化,生产效率高、污染小、原材料利用率高,且制件具有可回收、可焊接、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此国内外都在积极开展高效率、低成本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基于此,本文章对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研究进展引言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比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和冲击强度,不需要特殊的储存和运输条件,易于维修和可回收再加工。

因此热塑性复合材料在加工性、效率、全寿命周期内的环保性和成本都明显优于热固性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拉挤成型工艺拉挤成型工艺由于其生产效率高、拉挤制品纤维含量高、原材料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复合材料的生产制造中。

将拉挤成型工艺与热塑性复合材料相结合可充分发挥复合材料的优势,实现各种断面和空腔型材的高效生产。

热塑性树脂普遍存在黏度大的问题,导致了纤维浸渍困难,因此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的改进方向主要集中在纤维浸渍方式上。

根据浸渍方式不同将热塑性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分为非反应型拉挤成型工艺和反应型拉挤成型工艺两大类。

从目前生产应用的角度来看,非反应型拉挤成型过程部分浸渍工艺与热固性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相似,技术更加成熟,设备投资也相对降低,因此应用更加广泛,而反应型拉挤成型工艺对生产设备要求高,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应用范围相对较小。

二、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特点复合材料基本上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对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后进行加工,其性质相对较高。

含有碳纤维的超薄阻燃热塑性复合材料、基材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含有碳纤维的超薄阻燃热塑性复合材料、基材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含有碳纤维的超薄阻燃热塑性复合材料、基材及应用的制作方法超薄的阻燃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轻质、阻燃性好、耐高温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和建筑等领域。

所谓的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以上不同的材料通过复合加工技术制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含有碳纤维的超薄阻燃热塑性复合材料制作方法。

一、材料准备碳纤维属于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不但具有轻质硬度好的特点,还能提供很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抗腐蚀性,因此成为超薄阻燃热塑性复合材料中理想的增强材料。

而作为基材,我们选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PET)膜,因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热性和防潮性。

二、制备碳纤维增强体首先,将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能够增强碳纤维和基材之间的相容性。

接着,将已处理好的碳纤维剪成长度为基材的两侧之和,宽度略小于基材的长度,即为增强体。

将增强体分别放置于两张PET膜的中间,中间再覆盖一层加固纤维布,采用热压法将三层材料紧密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PET膜/碳纤维/加固纤维布构造。

三、表面涂布阻燃剂将已合成的PET膜/碳纤维/加固纤维布构造经过微型喷雾器、滚涂机或者蒸发涂覆等方式涂覆阻燃剂,按照一定的工艺参数,将阻燃剂均匀的分散在基材和碳纤维的交界面上,并使其透彻渗透到PET膜中。

阻燃剂通常是磷酸盐类、卤化物类或者其他含磷、氮元素的化合物。

四、高温固化经过涂覆好阻燃剂的PET膜/碳纤维/加固纤维布构造进入烘箱进行高温固化,以保证阻燃剂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复合材料中。

五、刻划成型经过高温固化后的PET膜/碳纤维/加固纤维布构造可以通过刻划或者压花等方式来完成成型。

同时,也可以通过热成型、激光切割和数控加工等技术来进行定制化加工。

六、应用这种含有碳纤维的超薄阻燃热塑性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航空、汽车及建筑行业中的各种部件。

比如,可以用来制作汽车的空气滤清器、内饰件等;也可以用来制作航空器的密闭门、配电箱等部件。

在建筑行业中,可作为阻燃隔断板、防火玻璃等建筑材料。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

工 程 塑 料 应 用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第46卷,第4期2018年4月V ol.46,No.4Apr. 2018139doi:10.3969/j.issn.1001-3539.2018.04.027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于天淼1,高华兵2,王宝铭3,果春焕1,姜风春1(1.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 150001; 2.青岛哈船材料成型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3.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威海 264202)摘要:对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传统成型工艺以及新型快速成型工艺的技术过程与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这些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传统成型工艺的热压罐成型、拉挤成型和缠绕成型等以及新型快速成型工艺中的自动纤维铺放成型、超声波快速固结成型、激光固结成型、电子束固结成型、真空辅助成型和3D 打印成型,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成型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39(2018)04-0139-06Research Progress of Molding Process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Yu Tianmiao 1, Gao Huabing 2, Wang Baoming 3, Guo Chunhuan 1, Jiang Fengchun 1(1.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 Harbin 150001, China ; 2. Qingdao Hachuan Advanced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Qingdao 266000, China ; 3. Weihai Guangwei Composites Co. Ltd., Weihai 264202, China)Abstract :The technology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molding process and new rapid molding process of the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molding process were summarized.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including autoclave forming ,pultrusion and filament winding process ,and the new rapid mold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automatic fiber placement ,ultrasonic consolidation ,laser consolidation ,electron beam curing ,vacuum assisted molding and 3D printing were mainly introduced. Finally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the molding technology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were pointed out and summarized.Keywords :carbon fiber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molding process ;research progress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且具有高强度、高比模量、低密度、耐高温、耐化学腐蚀、低电阻、高导热、耐辐射以及优良阻尼减震降噪等性能的纤维材料[1–3]。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hp-rtm成型工艺及孔隙控制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hp-rtm成型工艺及孔隙控制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是一种结构轻、强度高的先进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其中,HP-RTM (高压快速反应注射成型)是一种常用的CFRP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它可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制造,并具有良好的孔隙控制能力。

HP-RTM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如下:1.模具准备:首先,准备一个具有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模具,通常使用金属材料制作。

模具表面需要经过处理以提高表面平整度和表面润滑性,以便于后续注塑过程。

2.预制准备:根据需要,预先制备好所需的干预产物,即CFRP的纤维布和树脂浸润材料。

纤维布通常采用碳纤维预浸料,其中已经预先浸渍了树脂。

此外,还可以在纤维布上涂覆树脂胶粘剂以实现更好的树脂流动性和浸润性能。

3.注塑过程:将预制准备好的纤维布放置在模具的合适位置,然后将模具封闭。

接下来,通过高压注塑机将树脂推入模具内,使其浸润纤维布。

注塑过程中,高压和高温有利于树脂的流动和浸润性能提高。

4.固化过程:完成树脂注塑后,模具中的复合材料需要经过固化过程。

这一步主要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来使树脂完全固化。

通常,温度较高且持续一定时间可以确保固化反应的充分进行。

在HP-RTM成型过程中,孔隙控制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

孔隙是指复合材料中的气体或液体空隙,对材料的强度和可靠性有不良影响。

为了控制孔隙的生成,研究人员采取了以下措施:1.注塑条件优化:通过调整注塑过程中的参数,如注塑温度、压力和时间,以提高树脂的浸润性能和流动性,减少气体捕获和孔隙形成。

2.模具设计和表面处理:合理设计模具结构,使得树脂在注塑过程中能够均匀分布并填充纤维布,减少树脂注塑过程中的空隙和气体捕获。

同时,模具表面的润滑处理可以减少树脂在模具表面的附着,并更好地填充纤维布。

3.树脂配方优化:通过调整树脂配方和添加剂,改善树脂的流动性和抗气泡性能,减少孔隙的生成。

常见的方法包括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

4.气体抽真空处理:在注塑过程中,通过在模具中抽真空来减少气体的含量,并帮助树脂充分浸润纤维布,减少孔隙的产生。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一、碳纤维复合材料概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增强体和树脂基体组成的新型高性能材料。

它以其轻质、高强度、高刚度、耐疲劳、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建筑结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分析其重要性、挑战以及实现途径。

1.1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轻质高强:碳纤维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使得复合材料在保持轻质的同时,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

- 高刚度: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刚度远高于传统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 耐疲劳: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疲劳性能,适用于承受反复循环载荷的应用。

- 耐腐蚀:碳纤维复合材料对多种腐蚀性介质具有很好的抵抗力,适用于恶劣环境。

1.2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航空航天:用于飞机结构、发动机部件等,以减轻重量、提高性能。

- 汽车制造:用于车身、底盘等部件,以提高燃油效率和车辆性能。

- 体育器材:用于自行车、网球拍、高尔夫球杆等,以提供更好的运动性能。

- 建筑结构: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等,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是实现其优异性能的关键环节。

不同的成型工艺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2.1 预浸料成型工艺预浸料成型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该工艺首先将碳纤维与树脂基体预先混合,形成预浸料,然后在模具上铺设预浸料,通过热压或真空袋压等方法固化成型。

预浸料成型工艺具有成型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2.2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是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成型技术。

该工艺通过将树脂注入闭合模具中,使树脂在模具内流动并浸润碳纤维,最终固化成型。

RTM工艺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制品成型,且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碳纤维质量比金属轻,但是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耐腐蚀,在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膨胀系数小且具有各向异性,但是传统使用碳纤维除了用作隔热保温材料之外,一般是不会单独使用的,多是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金属、瓷器、树脂等材料中作为复合材料使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性特征,同时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一代增强纤维,可用作人工韧带、飞机结构材料、火箭外壳、工业等等领域,市场需求巨大。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是铝镁合金、钢铁等金属的理想替代材料,但是在基于国外技术封锁等原因,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国内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缓慢。

苏州挪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专注碳纤维相关技术的研究,在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PS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EI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C复合材料方面苦心孤诣,与日本美国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也让挪恩拥有了成熟的产品生产经验。

现在国内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主要是由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金属成型技术移植而来。

按照设备的不同可以分为纤维缠绕成型、真空袋成型、模压成型、热压罐成型、双膜成型等等方法,其中纤维成型缠绕型、真空袋成型、模压成型、双膜成型是目前用的较多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1、纤维缠绕成型纤维缠绕成型工艺是指浸过树脂的连续纤维按照一定的规律缠绕在芯模上,继而经过固化、脱模而得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根据纤维缠绕成型时树脂基体的物理化学状态不同,也可分为干法缠绕、半干法缠绕和湿法缠绕三种。

干法缠绕工艺最大的特点是生产效率比较高,制作环境卫生环境好,但是相应的干法缠绕设备较贵,投资较大;半干法缠绕是利用纤维浸胶后至缠绕芯模的途中,多加了一套烘干设备,省却了预浸胶的工序;湿法缠绕则是将纤维浸胶后直接缠绕在芯模上,在成本方面比干法缠绕可以降低约35%,纤维排列平行度也会更好,但是操作环境差、树脂浪费也是湿法缠绕的明显缺点。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形技术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形技术研究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形技术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其在飞机、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性好等优点,成为一种理想的工程材料。

本文将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形技术进行探讨。

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纤维制备、复合材料成型和热处理。

其中,纤维制备是将聚合物通过拉伸成形成为纤维,再通过碳化实现成为碳纤维的过程。

复合材料成型是将碳纤维和树脂等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成为需要的形状、大小。

热处理则是将成型后的复合材料加热,使之获得更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形技术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主要采用手工制备,生产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

自此后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形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80年代初期,热成型、真空成型和胶体成型等几种新的成型方法相继开发。

这些新的成型技术不仅提高了成型效率,也增进了制品的性能和质量。

在90年代,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多层胶接成型、导向自动定位成型等新技术应运而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诸如二维和三维成型、数字化成型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而医用、高档家居等领域也开始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可以说,随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形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我们也将会看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现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型技术加工效率较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大型汽车、飞机等极大程度上采用该材料进行制造。

2、在成型技术上不可避免会产生浪费,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特别是成型过程中的纤维取向控制等,这也是绝大多数制备单位所面临的难题。

3、而随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发展,传统成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开发新的增材制造技术,如3D打印等将成为发展方向之一。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与性能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与性能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与性能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高强度、高刚度的材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耐高温等优良性质,在航空、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生产工艺和性能两个方面探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一、生产工艺1. 原材料准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需要采用碳纤维和树脂等原材料,其中碳纤维是该材料的主要成分。

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等高聚物制成的,加热后经炭化和热处理,最终形成直径为10微米以下的碳纤维。

树脂材料可以采用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酯树脂等。

2. 成型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主要有两种:手工层压和自动化生产。

手工层压是一种传统工艺,通过手工将碳纤维和树脂按照一定的方向、角度和层数叠压在一起,形成复合材料。

自动化生产采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进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3. 热固化和热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后需要经过热固化和热成型两个过程。

热固化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使固化剂与树脂反应,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刚性。

热成型是指在真空包装下对成型的材料进行加热成型,使其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二、性能研究1. 强度和刚度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最大优点在于其优异的强度和刚度。

与传统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可以达到同等重量下的几倍,因此在航空、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强度和刚度的提升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方向、角度和层数等方式来实现。

2. 耐腐蚀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

树脂基材料具有耐腐蚀能力,而碳纤维可以有效地分散应力和防止开裂,使得整个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3. 耐高温性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而不失效。

这是由于碳纤维的熔点较高,达到了约3000℃,使得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不易熔化和变形。

4. 烟雾毒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烟雾毒性是其应用较为薄弱的一点。

在热分解时,碳纤维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氧气等有害物质,导致燃烧产生的烟雾有毒性。

【轻量化】结构化和轻量化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和成型

【轻量化】结构化和轻量化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和成型

H=8.0mm
30
L=0.8-1.3m
Drilling and bonding
趋势五:金属+碳纤维复合材料材料成 型和集成(材尽其用)
铝+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轮
铝+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轮: British wheel manufacturer Dymag
(Chippenham, Wiltshire, UK)
钢芯+碳纤/玻纤/环氧树脂汽车支撑杆,德国戴勒姆公司和梅德赛斯。 相较于传统钢支柱,CFRP为支柱轻量化提供了新机会,既能满足力热
性能要求,又能保持合适的经济性。
Steel core
Aluminum connector
Hybrid composite strut bar
Strut pair
目标:
汽车轻量化部件低成本制造、高强度和高刚度;改善汽车操控性能。
28
碳/玻混杂复合材料
材料结构:
碳纤维:高纤维含量,连续纤维,满足支柱对力学性能的 要求; 环氧树脂:耐高温,以满足成型、温度和成本方面的要求; 玻璃纤维:一方面解决碳纤维与相关连接金属材料的电腐蚀问题以及降
低外来高速石块对其产生的冲击损伤,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钢芯:0.8-1.2mm,既可以增加支柱的延性碰撞行为,又便于提供新的低
热塑性碳纤维预浸体片材红外加热——热成型(forming)成三维形状— —注塑包胶(backmoulding or over molding)——激光裁剪。
10
碳纤维复合材料+注塑成型
Overmolding
11
趋势三:多工艺、多材料成型和集成 ( 宝马I3到宝马7,江森自控的启示)
宝马碳纤维车身材料构成与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盒形件热冲压成型研究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盒形件热冲压成型研究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盒形件热冲压成型研究韩宾;王宏;于杨惠文;周涛;张琦【摘要】Traditional forming processes of carbon-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profiles hav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complex operation, low forming efficiency, high cost and incapability for mass production, which limit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of composites in the aerospace engineering. A new forming process is proposed, by the direct hot-stamping of a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panel using an instant heating deep-drawing die. Through the tensile tests of compos-ite panels and hot stamping of the composite square-cup parts, the influences of fiber orientation on the stamping processing and fiber deformation within the specimens are studied, with the ultimate drawing depth and forming shear angle obtained. For better forming quality, it is suggested to adopt the parallel arrangement of the fiber orientation and the straight edge of the die for the hot stamping process of fiber-woven composite box parts.%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型材传统成型工艺存在操作复杂、成型效率低、成本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等问题,限制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为改善成型工艺,提出一种采用模具直接加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的热冲压成型方法,通过板料拉伸试验和盒形件热拉深成型试验,研究纤维铺向工艺参数以及分析成型过程中试件纤维变形,得出极限拉深深度及成型极限剪切角.针对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盒形件热冲压成型,建议采用坯料纤维经纬方向与模具直边平行的放置方式.【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7(000)016【总页数】6页(P40-45)【关键词】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热冲压;盒形件;纤维铺向;剪切角【作者】韩宾;王宏;于杨惠文;周涛;张琦【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 710049【正文语种】中文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领域对先进材料的轻量化、高性能、多功能及可设计性等需求不断提升[1]。

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热塑性复合材料是以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增强各种热塑性树脂的总称,国外称FRTP(Fiber Rinforced Thermo Plastics)。

由于热塑性树脂和增强材料种类不同,其生产工艺和制成的复合材料性能差别很大。

从生产工艺角度分析,塑性复合材料分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两大类:(1)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①注射成型工艺;②挤出成型工艺;③离心成型工艺。

(2)连续纤维增强及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①预浸料模压成型;②片状模塑料冲压成型;③片状模塑料真空成型;④预浸纱缠绕成型;⑤拉挤成型。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特殊性能如下:(1)密度小、强度高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密度为1.1~1.6g/cm3,仅为钢材的1/5~1/7,比热固性玻璃钢轻1/3~1/4。

它能够以较小的单位质量获得更高的机械强度。

一般来讲,不论是通用塑料还是工程塑料,用玻璃纤维增强后,都会获得较高的增强效果,提高强度应用档次。

(2)性能可设计性的自由度大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都是通过合理选择原材料种类、配比、加工方法、纤维含量和铺层方式进行设计。

由于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种类比热固性复合材料多很多,因此,其选材设计的自由度也就大得多。

(3)热性能一般塑料的使用温度为50~100℃,用玻璃纤维增强后,可提高到100℃以上。

尼龙6的热变形温度为65℃,用30%玻纤增强后,热形温度可提高到190℃。

聚醚醚酮树脂的耐热性达220℃,用30%玻纤增强后,使用温度可提高到310℃,这样高的耐热性,热固性复合材料是达不到的。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比未增强的塑料低1/4~1/2,能够降低制品成型过程中的收缩率,提高制品尺寸精度。

其导热系数为0.3~0.36W(㎡·K),与热固性复合材料相似。

(4)耐化学腐蚀性复合材料的耐化学腐蚀性,主要由基体材料的性能决定,热塑性树脂的种类很多,每种树脂都有自己的防腐特点,因此,可以根据复合材料的使用环境和介质条件,对基体树脂进行优选,一般都能满足使用要求。

碳纤维复合材料管材热缩成型工艺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管材热缩成型工艺技术

收稿日期:2001-10-22。

作者简介:靳武刚,工程师。

1994年毕业于西安西北大学,现主要从事纤维增强塑料应用研究方面的工作。

已公开发表论文20篇。

碳纤维复合材料管材热缩成型工艺技术靳武刚 高建军 吴利英(信息产业部电子39研究所,西安,710065)摘要:研究了一种新型的CFRP(碳纤维复合材料管)成型工艺方法。

该工艺采用预浸料铺层、热压罐固化工艺,通过对热缩材料的性能研究,发现可将其作为CFRP 管成型的表面辅助均压材料。

制品具有厚度均匀、表面光滑平整的优点,满足结构使用要求。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管 热缩管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是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电子等领域重要的结构材料,在轻型化结构中经常使用。

CFRP 杆、管结构是组成复合材料构件的一种典型单元,是航空、航天器结构中常用的结构组件。

大型卫星天线和桁架结构的支撑杆大多采用CFRP 圆管或方管。

CFRP 管材成型工艺方法一般采用纤维缠绕等工艺,这些成型工艺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

复合材料天线的大型弯管受外形限制不易采用纤维缠绕法。

热缩成型工艺新技术,解决了CFRP 管材的表面质量问题。

该方法简便易行,工艺可靠。

俄罗斯曾经有采用真空扩张橡胶模的工艺解决大型缠绕结构件的外观表面质量的报道[1]。

国内航天部703所在20世纪80年代曾开展过此类工艺研究,结果因热缩材料及成型工艺技术限制难以解决管件的外观质量问题[2]。

1 热缩成型工艺原理CFRP 管常用的成型工艺有手糊法、卷管法、纤维缠绕法、预浸布铺层法等。

预浸料手工铺层-热压罐工艺一般适用于板件成型,如用于制造管件,则表面质量会存在严重缺陷。

成型的CFRP 管材的表面缺陷表现为皱折、条纹及富胶等。

这是因为,CFRP 管在铺层时,不可能施加足够的张力压紧预浸料叠层块,各铺层间相对较松散,厚度也较成品厚。

在成型加压时,将产生收缩。

复合材料叠层块被压紧,沿环向的纤维必然松弛,纤维被压弯曲、打折。

热塑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热塑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热塑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比强度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冲击韧性等,并且容易回收,利用率高,是理想的轻量化材料。

但是采用热塑性树脂的缺陷之一就是树脂与增强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差。

对于界面的改善往往可以采用对树脂或者增强材料表面的改性,或者合理的设置工艺参数,使树脂更易于浸渍增强纤维,使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本课题拟采用缠绕包覆法和层压法制备聚酯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和结构性能的对比,获得性能优良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的制备工艺。

再通过最佳的制备方法,制备包覆芳纶/碳纤维混杂结构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对制得的混杂热塑性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从而获得拉伸和冲击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实验表明:本研究中缠绕包覆法比层压法制备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势在于,在热压机中进行高温热压时,树脂能够更加充分的渗透到碳纤维束中;所以缠绕包覆法和层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较,冲击和拉伸性能较好。

以热塑性聚酯为树脂,碳纤维为增强纤维,采用两种不同的成型方法制得测试试样,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缠绕包覆法拉伸性能提高了4%-6%,冲击强度提升6.5%左右,结合相关渗透性原理及电镜图片观察可发现,由于层压法树脂渗透不充分,所以冷却固化后,不如缠绕包覆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树脂基体与碳纤维增强体界面性能好。

本文采用进一步的缠绕包覆法制备了芳纶/碳纤维混杂包覆法的增强聚酯复合材料,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芳纶长丝包覆可以提升碳纤维增强聚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其中一层芳纶包覆提升幅度为19.7%,二层芳纶包覆可以提升49.5%,符合复合材料的复合规律;芳纶长丝包覆可以阻止碳纤维在横向上的剪切等破坏,从而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一层芳纶包覆提升幅度为65.8%,二层芳纶包覆可以提升45.6%;采用包覆法可以缩短热塑性树脂和碳纤维之间的浸渍熔程,因此碳纤维和聚酯树脂间的浸润性较好,但是选用的芳纶长丝和聚酯的界面结合性能较差,导致随着芳纶包覆量的增加,材料的冲击性能反而下降。

热塑性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研究进展

热塑性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研究进展

热塑性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研究进展谢 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24)摘要: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与损伤容限以及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采用增材制造技术成形热塑性复合材料可实现高性能复杂构件的无模具精确成形,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短切纤维增强与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不同树脂/纤维材料的成形工艺与力学性能,含有10%短切碳纤维的增材制造PEEK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109 MPa,模量为7.4 GPa,相比纯PEEK材料提升了85%。

对于连续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当纤维含量为10%左右时,拉伸强度达到147 MPa,模量为4.185 GPa,分别是纯ABS材料的5倍与2倍。

根据不同的工艺与材料体系,国内外开发的先进热塑性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设备向大型化、集成化发展。

最后,从材料、设备、工艺、应用的角度对连续/短切纤维增强热塑性复材增材制造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热塑性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连续纤维;短切纤维;原位固结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22.000174中图分类号:TB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053(2023)03-0001-11Research progres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thermoplastic compositesXIE Wei*(AVIC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Beijing 100024, China)Abstract: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exhibit high toughness and damage tolerance, as well as good impact resistanc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fers an effective way for making high-performance complex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components without molds, which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aerospace and other field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short-cut fibers/continuous fibers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The process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resins and fibers are compared. For the additive manufactured PEEK reinforced with 10%(volume fraction, the same below) of shortcut carbon fibers,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can reach 109 MPa and 7.4 GPa, respectively, which is 85% higher than the pure PEEK. For the additive manufactured ABS reinforced with 10% continuous carbon fibers,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modulus can reach 147 MPa and 4.185 GPa, respectively, which is 5 times and 2 times of pure AB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rocessing routes and material systems, the equipment for fabricating advan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becomes larger and more integrated. Finally, from the material, equipment,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perspectiv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by additive manufacture are identified.Key words: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additive manufacturing;continuous fibers;short-cut fibers;in-situ consolidation在航空结构设计领域,复合材料以其特有的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轻质高效等特性,与钛合金、铝合金、钢一起成为现代飞机设计的四大结构材料[1]。

碳纤维热塑工艺

碳纤维热塑工艺

碳纤维热塑工艺1. 简介碳纤维热塑工艺是一种利用热塑性树脂与碳纤维相结合的加工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轻质而高强度的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通过热塑工艺,可以将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熔融混合,然后通过模具成型,最终得到具有复杂形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2. 工艺流程碳纤维热塑工艺的主要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熔融混合、成型和固化等步骤。

2.1 原材料准备碳纤维热塑工艺的原材料包括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

碳纤维一般是以纱线或者布料的形式供应,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进行切割和整理。

热塑性树脂一般以颗粒或者片状供应,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熔融处理。

2.2 熔融混合熔融混合是将碳纤维和热塑性树脂进行熔融融合的过程。

首先将热塑性树脂加热至熔点以上,使其变成流动状态。

然后将碳纤维逐渐加入热塑性树脂中,通过搅拌或者挤出等方式将两者充分混合。

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碳纤维和树脂的充分结合。

2.3 成型成型是将熔融混合物通过模具成型的过程。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进行成型。

将熔融混合物注入模具中,并施加适当的压力和温度,使其充分填充模具的空腔。

然后将模具放置在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使混合物固化成型。

2.4 固化固化是将成型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使其进一步固化。

固化过程中,树脂分子会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固化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树脂的特性和产品的要求进行控制。

3. 工艺优势碳纤维热塑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3.1 成型灵活性高碳纤维热塑工艺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灵活的成型,可以制造出各种复杂形状的产品。

相比于传统的成型工艺,如压塑和注塑等,热塑工艺可以更好地保持碳纤维的纤维方向性和连续性,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

3.2 重量轻、强度高碳纤维是一种轻质而高强度的材料,与热塑性树脂相结合后,可以制造出重量轻、强度高的复合材料制品。

这种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解析

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解析

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解析热塑性复合材料是以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增强各种热塑性树脂的总称,国外称FRTP(Fiber Rinforced Thermo Plastics)。

由于热塑性树脂和增强材料种类不同,其生产工艺和制成的复合材料性能差别很大。

从生产工艺角度分析,塑性复合材料分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两大类:(1)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注射成型工艺;?挤出成型工艺;?离心成型工艺。

(2)连续纤维增强及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预浸料模压成型;?片状模塑料冲压成型;?片状模塑料真空成型;?预浸纱缠绕成型;?拉挤成型。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特殊性能如下:(1)密度小、强度高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密度为1.1,1.6g/cm3,仅为钢材的1/5,1/7,比热固性玻璃钢轻1/3,1/4。

它能够以较小的单位质量获得更高的机械强度。

一般来讲,不论是通用塑料还是工程塑料,用玻璃纤维增强后,都会获得较高的增强效果,提高强度应用档次。

(2)性能可设计性的自由度大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都是通过合理选择原材料种类、配比、加工方法、纤维含量和铺层方式进行设计。

由于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种类比热固性复合材料多很多,因此,其选材设计的自由度也就大得多。

(3)热性能一般塑料的使用温度为50,100?,用玻璃纤维增强后,可提高到100?以上。

尼龙6的热变形温度为65?,用30%玻纤增强后,热形温度可提高到190?。

聚醚醚酮树脂的耐热性达220?,用30%玻纤增强后,使用温度可提高到310?,这样高的耐热性,热固性复合材料是达不到的。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比未增强的塑料低1/4,1/2,能够降低制品成型过程中的收缩率,提高制品尺寸精度。

其导热系数为0.3,0.36W(??K),与热固性复合材料相似。

4)耐化学腐蚀性复合材料的耐化学腐蚀性,主要由基体材料的性能决定,热塑性树脂的种类很多,每种树脂都有自己的防腐特点,因此,可以根据复合材料的使用环境和介质条件,对基体树脂进行优选,一般都能满足使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研究
碳纤维质量比金属轻,但是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耐腐蚀,在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膨胀系数小且
具有各向异性,但是传统使用碳纤维除了用作隔热保温材料之外,一般是不会单独使用的,多是会作为增
强材料加入到金属、瓷器、树脂等材料中作为复合材料使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性特征,同时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一代增强纤维,可用作人工韧带、飞机结
构材料、火箭外壳、工业等等领域,市场需求巨大。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是铝镁合金、钢铁等金属的理想替代材料,但是在基于国外技术封锁等原因,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国内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缓慢。

苏州挪恩
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专注碳纤维相关技术的研究,在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PS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EI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C复合材料方面苦心孤诣,与日本美国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也让挪恩拥有了成熟的产品生产经验。

现在国内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主要是由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金属成型技术移植而来。

按照设备的不同可以分为纤维缠绕成型、真空袋成型、模压成型、热压罐成型、双膜成型等等方法,其中
纤维成型缠绕型、真空袋成型、模压成型、双膜成型是目前用的较多的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1、纤维缠绕成型
纤维缠绕成型工艺是指浸过树脂的连续纤维按照一定的规律缠绕在芯模上,继而经过固化、脱模而得
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根据纤维缠绕成型时树脂基体的物理化学状态不同,也可分为干法缠绕、半干法
缠绕和湿法缠绕三种。

干法缠绕工艺最大的特点是生产效率比较高,制作环境卫生环境好,但是相应的干
法缠绕设备较贵,投资较大;半干法缠绕是利用纤维浸胶后至缠绕芯模的途中,多加了一套烘干设备,省
却了预浸胶的工序;湿法缠绕则是将纤维浸胶后直接缠绕在芯模上,在成本方面比干法缠绕可以降低约35%,纤维排列平行度也会更好,但是操作环境差、树脂浪费也是湿法缠绕的明显缺点。

2、真空袋成型
真空袋成型是将预浸料铺放在模具中,利用真空袋和密封胶将真空袋抽至真空状态,将模具加热,预
浸料即可在高温和大气压的作用下成型。

3、模压成型
将预浸料裁剪至合适的大小铺设在模具中升温加热,等温度升至可成型温度后,再在压机台面上加压,待温度降温后就可脱模取出。

此时需要注意压机表面必须拥有较高的平行度和平整度,否则很容易导致产
品发生翘曲。

4、双膜成型
双膜成型是将裁剪后的预浸料放置于两层可变形的金属膜或树脂膜之间,在膜的四周做好密封,成型
的过程中需要将温度调至成型温度并施加一定的成型压力,最后冷却定型,需要注意的是,在双膜成型的
过程中需要处于密封环境中进行。

目前国内市场还是多以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为主,能够量化生产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厂家并不多,尤其是在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EI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PS复合材料等高科技材料方面,苏州挪恩就是少数可以量产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EI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PS复合材料的公司之一,其公司生产的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PS复合材料已经应用在国外某特大型桥梁的拉索上,替代传统桥梁上的钢铁拉索,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C复合材料也出现在国外某知名品牌笔记本电脑的外壳上,在热塑性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方面也与医院方面合作,制作出的人工骨材料已经成功替代了传统的钛金属,在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方面,挪恩具备国内很多厂家所不具备的工艺技术。

相信随着时间发展,国内制作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技艺会越来越成熟,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也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为我们带来科技所营造的便利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