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安徽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小说情节的发展,常常如江河奔流,有时平缓,有时湍急。

《红楼梦》也是如此,故事往往在平缓发展中突然紧张起来,其后又归于平缓。

以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为例,这一回写到了好几个比较大的情节单元:一是周瑞家的与宝钗闲聊,引出“冷香丸”的来由;二是周瑞家的从薛姨妈那里拿到十二枝宫花,分别送到各姐妹处;三是凤姐带宝玉到尤氏处闲话,宝玉因此结识秦钟,并约定日后一起读书。

这三个情节单元的发展本来比较徐缓,但行文至此回最后部分,凤姐准备带宝玉回荣国府时,却发生了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书中写道:“尤氏问:‘派了谁送去?’媳妇们回说:‘外头派了焦大。

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

’”于是,故事在此处横生波澜,引入了焦大这个人物,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后面焦大的醉话中,读者们又从侧面了解到了宁国府中一些不为人知的龌龊事,书中在此处写焦大之言语道:“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

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焦大所说的贾府丑事皆为礼教大妨,若是他自说自话也就罢了,作者在此处更添一笔,以宝玉和凤姐的对答来了个火上浇油: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因问凤姐焦大说的是什么意思。

凤姐听了,连忙立眉瞋目断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混唚,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焦大说得言之凿凿,那自然是确有其事;凤姐反应这么大,那说明她也是知道大致情况的。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潍坊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24.1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

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

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

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

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

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

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

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

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

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

语文丨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丨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2023.01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现当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关系的密切程度明显要高于其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

在这一事实前提下解决现当代文论“失语”的问题,首先要厘清现当代文论的产生背景,客观审视其与西方文论的关系。

尽管多数学者都认同中国现当代文论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整理国故的内在驱动,一方面来自西方文学经验的异域激荡。

但平心而论,在近现代文学变革之际,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的影响是压倒性的。

而其后的半个世纪里,苏联的文学理论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世界的诸种文学理论纷至沓来。

一时间,中国文学批评领域俨然成为这些理论的试验场。

实际上,每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适用的范围以及存在的局限,不可能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包打一切。

因此,这期间的新潮迭起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建设而言,却是丧失了一段自主发展和民族化转型的宝贵时间。

学界常言的中国文论“失语症”,原意是指中国现当代文论至今没有一套自主自足的理论体系,并非指称古代文论在当下的失语状态。

毕竟,古代文论的批评对象终究是古典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可能完全适用于现代白话文作品,其中“虚实”等具有生命力的概念、范畴或命题自然会存活在当下的文论话语之中,而那些伴随时代变迁已经走入历史的理论和概念也没有激活的必要。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
2.(10分)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正确(√)错误(×)…
3.(10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4.(10分)简答题详细回答……
二、写作
1.(20分)作文题目题目:……
2.(10分)修改句子错误原句:…… 修改后:……
三、诗词赏析
1.(15分)阅读以下诗句,回答问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问题:……
2.(15分)鉴赏以下古文句子,理解其意义。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四、答案
1.阅读理解答案: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2.写作答案:
1.答案
2.答案
3.诗词赏析答案:
1.答案
2.答案
以上是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认真答题,祝你们取得优异成绩!。

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含解析)

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含解析)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礼记》中的“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就反映了我们的先民相信自己的力量,指挥自然服从人的愿望。

《周易》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刚健”与“自强”思想就表现了对人的内在意志和人格精神的充分尊重与发挥,()了依赖上天拯救的奴化观念。

它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真理、为理想、为人生(),壮怀激越,无畏进取。

《论语》有云:“刚毅木讷近仁。

”孟子把“刚健”思想()为种“大丈夫”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认为,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之文”,二是在躬行实践并“游于艺”中获得身心自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因此,走进民族精神天地,饱汲精神甘露,是使当代艺术乃至人文精神避免萎缩的必要途径。

(取材于光明网李明泉《儒家现实主义精神》)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驳斥前赴后继衍化B.驳斥前仆后继演化C.痛斥前赴后继演化D.痛斥前仆后继衍化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多为悲剧式英雄,但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的精神。

202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西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山水画的真正独立,似乎应在中唐前后。

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人世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逐渐获有了自己的现实性格。

正如人物、牛马从宗教艺术中分化出来而有了专门画家一样,山水、树石、花鸟也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被抒写赞颂。

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由具体人事转到自然山水,当然不是一件偶然事情。

它是历史行径、社会变异的间接而曲折的反映。

与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社会变异相适应,地主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和审美趣味也在变异。

经过中晚唐的沉溺声色繁华之后,士大夫们一方面仍然延续着这种沉溺,同时又日益陶醉在另一个美的世界之中,这就是自然风景山水花鸟的世界。

自然对象特别是山水风景,作为这批人数众多的世俗地主士大夫居住、休息、游玩、观赏的环境,处在与他们现实生活亲切依存的社会关系之中。

而他们生活的时代既不再是在门阀士族压迫下要求奋发进取的初盛唐时代,也不同于六朝贵族的掠夺开发时期。

他们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的心情、思绪和观念。

门阀士族以其世袭的阶层地位为荣,世俗地主则以官爵为荣。

这两个阶级对自然、农村、下层人民的态度并不完全一样。

不同于少数门阀贵族,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常常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地方而京城,由乡村而城市。

这样,丘山溪壑、野店村居倒成了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的荣华富贵的补充和替换,一种情感上的回忆和追求,从而对这个阶层具有某种普遍的意义。

除去技术因素不计外,这也正是山水画不成熟于庄园经济盛行的六朝,却反而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的缘故。

这正如欧洲风景画不成熟于中世纪反而成熟于资本主义阶段一样。

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嘉兴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三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2024.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岁左右人群中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在患颈椎病,60岁左右患此病者高达50%,70岁左右几乎达到100%。

因此一提起颈椎病,许多人都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属病”。

但现实是,颈椎病不仅日趋年轻化,而且还正悄悄向儿童侵袭。

在往年的临床治疗中,25岁以下的患者不到5%,近年来增长到近20%。

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热衷于埋头玩电子产品,变成了低龄“低头族”。

不少家长为图清静,选择做甩手掌柜,让“电子保姆”代替自己陪伴孩子,但与之同时出现的,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颈椎疾病。

临床门诊患儿急性发病,大多是在寒暑假,因为家长到假期难免放松监管,让孩子长时间沉迷于游戏中。

儿童颈椎病发作还与他们平时紧张的学习生活有关,因为儿童颈椎发育尚不成熟、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病理性或生理性改变。

周而复始的学习使孩子的精神长期处于亢奋紧张状态,增加了大脑需氧量,可能导致头颈部血管痉挛;看书写字姿势不端正,头颈长期处于一种姿势,可使颈部软组织积累性自体损伤。

此外,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儿童体质不佳,常患感冒、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也会直接或间接对颈椎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孩子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颈肩肌肉疼痛或劳损、韧带痉挛,要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因为在6个月以内的损伤是可逆的,经过热敷、按摩以及必要的休息,绝大多数孩子在不适一段时间后都能得到缓解。

但肌肉疼痛或劳损、韧带痉挛如果持续到6个月之后,就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甚至肌肉、韧带会发生钙化,那就是不可逆的。

2024北京丰台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丰台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丰台高三(上)期末语文2024. 0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是理解屈原人生境界和价值观最重要的资料。

屈原在《离骚》开篇提到,他的父亲以“正则”为他命名,说明父亲希望他把“公正无私”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也说屈原“正道直行”。

正道直行首先是正直,正直就是处事公正,不苟且,不徇私,不自私自利和投机取巧。

《离骚》也恰恰展示了一个正直的君子在蒙受不白之冤后勇敢的抗争过程,“正”“直”二字多次出现其中,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作为一个正道直行的人,屈原对自己的才德充满自信,也对楚王任用群小的现实强烈不满。

他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有一个“选贤与能”“举直而错诸枉”(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的公正的社会运行机制,他希望在楚国有公平和正义,那些正道直行的人受重视,而枉道邪行的人被抛弃;但是楚国的现实政治正好相反,小人当道,奸佞得志,这引起了屈原的强烈不满。

屈原在《离骚》中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把楚国带上歧路的当权者。

屈原把爱国与自己价值受到尊重结合起来,通过对自己命运的不平之鸣,体现他的爱国情怀。

这种爱国主义建立在“正道直行”的基础上,因而具有极强的正义性。

《离骚》中体现的屈原的精神品质,还表现为九死不悔的底线意识....。

《离骚》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对于屈原来说,受重用则正道直行,追求理想;被放流则严守底线,毫不动摇。

坚守底线,归根结底,就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

2024届太原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太原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太原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2024-0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究竟什么是意象思维?严格地说,它指的是诗人用审美的态度来观照世界和观照自我,将既已获得的人生体验转化为审美体验并显现为审美意象的活动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人的心理感受及各种联想、想象活动,是相当复杂而又费解的。

为简要说明起见,站且用两句话来概括其基本的运作方式,一句叫“运意成象”,再一句叫“观物取象”,后者从属于前者,故总体上仍当以“运意成象”为标志。

“运意成象”的前提,自当是有“意”可运,也就是有诗人真切的情意体验在,需要借托物象加以展现。

这“意”又从何而来呢?不是来自神秘的“天启”,亦非出自忧惚莫名的“灵感”,从源头上讲,它就起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遭遇,是外界事物触动人的心灵世界所引发的诸种活生生的感受。

更确切地看,应是心物交感的双向作用——外来的刺激与主体的回应交相感触,于是有各种情意体验生成。

唐代古文家韩愈曾用“喜怒哀乐不得其平”来形容人心受外物触发后的心理波动状态,并以“不平则鸣”来提示文学创作因心理波动而发生的自然规律,其实也便是根据这个原理。

然则,是否将内心引发的情意体验直接宣示出来,就成为诗了呢?是又不然。

人们在受到外界各种事象的刺激时,其当下引发的感受虽较鲜活,却易于失之肤浅,必须有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让其在心灵深处渐渐发酵、孕育、胚胎以至成形,使那些仅限于一时、浅表意义的感受剥落殆尽,而那些具有长久、深沉意蕴的体验得以积存下来,并不断得到拓展与加深。

如果我们把现实人生中的心物交感视为情意体验产生的基础,则从内心的积淀、酝酿到最终宣发的过程,便构成了由现实人生体验向诗性生命体验转化的重要桥梁,不可不加注意。

情意体验由初发经过积累与深化,到了需要宣泄的时候,又该如何来宣泄呢?作为诗歌艺术的创造活动,那必须是一种诗意的宣泄方式,即借助审美的形态来作表现,以使自己内在的情意体验能诗意地传递给别人,且让人获得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

2025届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5届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5届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

B.颔联中的“犹”是“依然”的意思,该诗以橘来衬托出风雪对万物的摧残。

“欲”字是想象之辞,摹写出万物即将萌发的情状。

C.颈联触景生情,用“归雁”而生乡思,难以成眠;用“物华”多换而感时伤怀,真切地表达了被贬伤感之情。

D.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

与首联有呼应效果。

2.儒家诗教讲求“哀而不伤,愤而不怒”的中和之美,本诗是如何做到“愤而不怒”的?请做赏析。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民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属于口头艺术,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民歌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广泛传唱,充满艺术的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让人。

A.结晶薪火相传焕然一新B.结晶口耳相传耳目一新C.积淀薪火相传耳目一新D.积淀口耳相传焕然一新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也许,你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从来就无心注意他们两鬓日益斑白的发丝;也许,你只是运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将商场上的对手攻击得,甚至倾家荡产,而此时你会说“这就是竞争”,但你可曾想过,这会招来更多的“虎视眈眈”。

德州高三期末考试卷语文

德州高三期末考试卷语文

德州高三期末考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5题。

(文章内容略)1.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主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6分)2. 第二段中提到的“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6分)3. 作者在第三段中提到了“文化自信”,这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4. 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如何论述“发展”与“保护”的关系?(6分)5. 综合全文,你认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有哪些建议?(6分)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

(古诗文内容略)6. 请解释文中“____”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4分)7. 诗中“____”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8. 请分析文中“____”一词在文中的作用。

(4分)9.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4分)10. 根据你的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三、语言知识运用(共20分)11.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以下句子的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 他____(A. 必须 B. 应该 C. 可以 D. 能够)参加明天的会议。

- 尽管他____(A. 已经 B. 曾经 C. 总是 D. 经常)努力了,但成绩仍然不理想。

- 她____(A. 正在 B. 已经 C. 将会 D. 可能)准备考试。

12. 请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空。

(每空2分,共10分)- 他____(A. 深信 B. 坚信 C. 相信 D. 确信)自己能够成功。

- 这个决定____(A. 使 B. 让 C. 由 D. 给)我们感到惊讶。

- 他____(A. 显然 B. 明显 C. 显然 D. 明显)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理解。

四、写作(共30分)13. 请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30分)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一、名篇名句默写1.按要求填空。

(1),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2)《国风》好色而不淫,。

(《屈原列传》)(3)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课文《〈老子〉四章》中也讨论“知人”和“知己”关系的句子是“,”。

二、语言文字运用2.按要求选择。

(1)下列情形中不属于乡土中国特点的一项是()A.未婚男女必须征得双方家长同意才可以结婚。

B.与年长者在一起,必须保持恭敬有礼的态度。

C.认为打官司丢人现眼,往往选择私了的方式。

D.为了避免双方利益纠纷,找一个熟人做证人。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流浪地球2》定位于在超越民族性的跨文化认同中,去建构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

对于包括郭帆等在内的当下新一代中国电影人而言,______。

在此过程中,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理念,已然渗透于新一代中国电影人的创作与表达之中。

①在这样一种场域中,电影的视听表达,不再只是对经验世界的再现②而是融合了经验视觉与超经验视觉的表达策略③电影不仅仅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商品④进行一种蕴含探索性与实验性的艺术创造⑤更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思想实验的场域A.③④⑤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③⑤①②④D.④⑤③②①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

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

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

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入“网”者众,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

”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河北省保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贴条形码区”。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河北梆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6 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剧种,被河北人民亲切地称为“家乡戏”。

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慷慨、悲忍,听来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因而深受河北人民喜爱并广为传唱。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蜕变而成,几经改革完善之后,河北梆子几乎遍布河北各地,成为其他剧种无法匹敌的地方剧种,牢牢地在河北农村扎下了脚跟。

但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河北梆子逐渐走向衰落,这种衰落首先从北平、天津等大都市开始,然后蔓延到保定、沧州等中、小城市。

开始时在农村衰落的速度还算是比较慢,然而到了1949 年解放前夕,在农村河北梆子也势头甚微,衰败不堪,清脆的梆子声很少响起了,代之而响起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侵华的马蹄声。

河北农村的河北梆子班社纷纷解体,艺人云散,名气较大、造谐较深、条件较好的河北梆子艺人,大多进入城市改习京剧或评剧。

条件较差、无力改戏种的,多陷于穷困潦倒境地。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揠苗助长脍灸人口B. 栩栩如生明察秋毫一鼓作气C. 一诺千金锲而不舍明察秋毫D. 心旷神怡心无旁鹜脍炙人口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演讲很精彩,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他像一头猛虎一样冲向了敌人。

C. 月光如水,洒满了大地。

D. 她的声音如同夜莺般悦耳。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树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喜欢读书,喜欢旅游,喜欢音乐。

D. 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B. 他一口气跑完了全程,累得气喘吁吁。

C. 他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痛。

D. 他一天之内读完了整本书。

答案:1. B 2. C 3. D 4. B 5. 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

2.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

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答案:1. 屈原 2.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3. 范仲淹 4. 月亮 5. 《诗经·卫风·淇奥》三、阅读理解(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2023-2024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

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里亚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

“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

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

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

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

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

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

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

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

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

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

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

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

房山区2024高三(上)期末语文卷试题及答案

房山区2024高三(上)期末语文卷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房山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一个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撞而契合的产物,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将“意”和“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和“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

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在艺术欣赏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

“意象”作为一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范畴,它经历了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

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作品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

“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

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取材于雷江红的相关文章)材料二意境为什么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首先在于它含有生动的形象。

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人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要经过情感的过滤,是情中景。

艺术家抓住了自然形象中那种富有诗意的特征来创造意境,所以意境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给语文老师赠送对联,下列最恰当的一副是A.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

B.无字文章写古今,有声画谱描人物。

C.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

D.杏坛文章传承远,楼观道德浸润深。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

谁来担此重任?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

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

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显然,人们需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B.显然,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C.显然,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D.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司空见惯责无旁贷迫不及待一目了然B.不可或缺义不容辞迫在眉睫一览无余C.司空见惯义不容辞迫不及待一览无余D.不可或缺责无旁贷迫在眉睫一目了然3.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2024.1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北京有一条古老的城市轴线,如脊梁一样,贯穿南北,两翼对称。

梁思成先生把这种在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帅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被称为中国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

元朝四年(1267年),在金代琼华岛离宫的基础上开始建造元朝的都城。

先在积水潭东北岸设置中心台,再由中心台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扩建外罗城,修建永定门。

至此,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千米全部竣工。

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城市建筑上的反映,是古都北京的文化脊梁。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中国自古有北极崇拜的居中观,明代北京城扩展南城之后,紫禁城处于全城居中靠北的位置,符合“坐北朝南”“南面而王”的理念。

“象天法地”,将都城位置与天象中的北辰相对,中轴线及两侧建筑群的排布以星辰排布为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信仰。

“左祖右社”,宫殿的左边(东)是皇家太庙,右边(西)是社稷坛,这体现了古代礼制中重祖先、敬土地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中轴线的重心由紫禁城南移至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成为核心。

在皇家祭祖的太庙以南200米建造了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现合并组建为国家博物馆),蕴含着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的深意;在社稷坛以南200米建造了人民大会堂,这里是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地方,如此规划寓意深刻。

进入本世纪,中轴线逐渐延伸,在北延长线上集中建造了一批规模宏大的体育设施,“鸟巢”和“水立方”分列于中轴线北端的两侧,也形成了对称的格局。

随着中轴线北延南伸的逐步实现,以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脚步渐近,历经风雨的北京中轴线,正像承载着它的这座城,焕发新的生机。

(取材于谭烈飞、张馨予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2023年1月28日,《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公布实施。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唐山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中亚位处亚欧大陆的中部,古往今来都是联通东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交通枢纽。

早在魏晋之际,中亚粟特人便进入我国中原地区从事商贸活动,几乎垄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

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大约在我国唐朝时期达到顶峰。

在东来西往中,唐朝文化也被带进了古代中亚,进而影响中亚文化的发展。

②唐朝建立之初,即有中亚康、安、石、曹等国来献方物,主动与唐王朝取得联系。

太宗贞观十六年,又有史国来朝献。

中亚诸国在唐初的朝贡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政治上他们是臣属于西突厥的。

高宗显庆二年,唐军灭西突厥。

此后,葱岭以东的西域、葱岭以西中亚至波斯的大量政权纷纷归附唐王朝。

显庆三年,唐朝设置安西四镇,进一步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③调露元年(67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对安西发起军事行动,被裴行俭挫败。

事毕裴行俭留安西都护王方翼镇守,使其修筑碎叶城以巩固对西域的防卫。

根据《新唐书》记载,新修的城池“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

这种“四面十二门”的构造是中国古代城镇建筑的典型特征,即方形围城,基本仿照长安城的建制。

当时“西域诸胡竞来观之,因献方物”。

宏伟的碎叶城想必给了他们很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随着参观的外族人增多,唐朝的建筑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访国城镇的修建。

④中亚地区受游牧民族文化影响较深,多使用金银器具。

大食兴起后,逐步控制中亚地区,伊斯兰教不允许使用金银器,陶瓷制品于是大范围流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命题人:徐云龙第一卷(共44分,答在机读卡上)基础知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感(kuì)脚(huán)(xuān)赫吹毛求(cì)B.(wǎn)尔(shān)笑狭(ài)自怨自(yì)C.剽(lüè)(bài)草崔(wéi)一(pù)十寒D.挑(xìng)引(qíng)相(bó) 醍(hú)灌顶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草菅人命励精图治包罗万象貌和神离B.功于心计消声匿迹不计其数即往不咎C.金榜提名捉襟见肘吭瀣一气前踞后恭D.闻过饰非道岐亡羊固步自封道不拾遗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这部语言学专著是老教授一生心血的结晶,是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他工作起来有个特点,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常常忙得饥不择食。

C.当犯罪分子被押进会场的时候,人们侧目而视,深恶痛绝。

D.我们对李洪志之流必须坚决斗争,决不能养痈遗患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____________为了凑数或应时__________强硬造出一个新生的“鲁迅式人物”,以为这便是“时代的骄子”,出色的民族代表,__________不择手段地大树特树,给予廉价______________无偿的吹捧,都___________等于多“创作”几个荒唐神话而已。

A.倘若而甚至乃至只能 B即使就因为甚至只要C.虽然而所以乃至只能D.如果就因为甚至只要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有意境的艺术形象,必须是独创的艺术形象,它能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鲜、独特的美感。

……各人各诗的意境各不相同,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__________,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___________。

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___________,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_________,等等。

A.朦胧雄阔悲慨缠绵B.朦胧雄阔悲怆婉约C.淡泊豪放悲慨缠绵D.淡泊豪放悲怆婉约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海关的辑私检查工作,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的国门。

B.严厉打击仿造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是今年财贸战线的中心任务。

C.大熊猫受到病饿威胁,当地群众对遇到的病饿熊猫喂食、治疗减少了死亡率。

D.诗歌和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联系;有着诗一般特点的青少年,应该是天然的诗人。

7.下列句子句意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8.填入下面横线初的几句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世界上的某些企业、公司实行“柔性生产方式”,从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到确定商品概念、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是同步进行的,_________。

A.这就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快速适应了市场需求。

B.这就大大提高了效益,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快速适应了市场需求。

C.这就大大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快速适应了市场需求,提高了效益。

D.这就快速适应了市场需求,提高了效益,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

9.篇名、作者、国籍一一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牛虻》――伏尼契――爱尔兰《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B.〈玩偶之家〉――易卜生――挪威《死魂灵》――屠格涅夫――俄国C.《草叶集》――惠特曼――美国《浮士德――歌德――德国D.《红与黑》――司汤达――法国《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分别编排,要查阅《汉书》、《孟子》和《白氏长庆集》几部书,分别到经部、子部、集部查找。

B.散曲是金、元两代兴起,由“词”演变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与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C.“效寒岛瘦”是指唐代诗人孟郊和贾岛,他们的作品多苦寒之音,而且都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

D.普希金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创者,被誉为“俄国文学的始祖”。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回答11-12题。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枚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11.对这首小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邮票在诗中指代信件。

小诗的首段是说作者小时离家,只凭书信宽慰乡愁。

B.船票在诗中代船只。

小诗的第二段是说作者成人后和新娘各在水一方,只凭船只代鹊桥。

C.坟墓在诗中指代封闭的旧社会,母亲在诗中借代自己的祖国。

小诗的第三段是说作者飘零在外,遥望大陆不得其门而入。

D.海峡用“浅浅”来修饰。

小诗的第四段是作者登高的一呼:海峡绝对阻挡不了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意愿。

12.对这首小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小诗按时间顺序抒发了作者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情怀,表现了天涯游子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意愿。

B.实际上,这首小诗写作者思念亲人是假,写思念祖国是真。

作者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这首小诗在音节上回旋往复,一唱四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诗歌的韵律。

D.这首小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却以“乡愁”贯穿其间;这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由前三个镜头到第四个镜头是一次质的升华。

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阉》,完成13-14题。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雨急,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3.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上阕写庵里的寂寞荒凉,环境的渲染极其出色。

B.词的下阕写作者独宿在荒山里的心理活动。

C.词中写出了一位征战多年、壮志未酬的抗金英雄的无限广阔。

D.词的结尾句通过和前面“饥鼠”“蝙蝠”景象的对比,写出了词人热爱祖国的感情,表达了词人对前途仍充满了希望。

14.对这首词的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中“饥鼠”、“蝙蝠”既是写环境的荒凉,又是运用借喻来写朝廷的投降派。

B.“破纸窗间自语”是写词人在荒凉的庵里沉思的情景。

C.“归来华发苍颜”中的“归来”是指作者43岁免官归来。

D.“眼前万里江山”写出词人对祖国江山不能收复的悲怆之情。

15.选出符合下列画线部分的内容的说法:()鲍卡斯出席了美中贸易企业联合会主办的一次记者招待会,该联合会代表去年为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进行游说并取得成功的一些大的贸易社团和数千家美国公司。

①去年,为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美国一些大贸易社团和数千家公司委派代表进行了游说。

②美中贸易企业联合会代表大贸易社团和美国公司召开了记者招待会。

③美中贸易企业联合会的代表团曾为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进行游说并取得成功。

④美中贸易企业联合会代表着一些大的贸易社团和数千家美国公司的利益和意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6.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锵!锵!大锤头愤怒得发疯,又高兴得发狂!挺着脖子,鼓着劲儿往下闯!运用了似人,渲染了锻铸工人劳动时那种紧张欢快的气氛。

B.老杨同志到场子里什么都通,拿起什么家具都会用,特别是好扬家,不只给老秦扬,也给那几家扬了一会,大家都说:“真是一张好木锨。

”运用比喻,既显示了“老杨同志”劳动人民的本色,又表达了群众对他的敬佩。

C.莫夸财主家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

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

运用夸张,极大程度地揭露了财主心肠的狠毒。

D.老师从作业上和平时的测验中,注意发现哪些同学底子差,就给他们吃“小灶”。

运用借喻,形象地表现出李老师是怎样帮助学习底子差的学生的。

1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胡瞻尔庭有县特兮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悉苦而终穷。

1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此诚危急之秋也。

B.备他盗之与非常也。

C.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莫相侵。

D.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

《钴姆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氯幌嗬鄱�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禄蛭茨苤裂伞�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户、杜,则贵游之上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达而陋之,价三百,连岁不能售。

而找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19.对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可数(几乎)B.余而售之(怜悯)C.以兹丘之下(呈献)D.不旬而得异地者二(满)20.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其”字相同,两“售”字不同。

B.两“其”字相同,两“售”字也相同。

C.两“其”字不同,两“售”字也不同。

D.两“其”字不同,两“售”字相同。

21.下面各句与“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中词类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A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候B.辞楼下殿,辇来于秦C.成以其小,劣之D.烈火而焚之22.用小丘际遇,作者寄寓了自己无法施展政治才能的原因。

下面对能表达寄寓原因的句子归纳正确的一项是:()①.又得钴姆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②.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③.余怜而售之④.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⑤.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三百,连岁不能售⑥.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④⑤⑥第二卷(共50分,答在答题纸上)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3-26题。

(8分)在碳纳米管的研究问题上,当国外把主攻方向放在小直径时,我国科学家却另辟蹊径,瞄准了超长纳米管的合成。

经过改进工艺等方法,他们成功地合成出3毫米长、形状酷似牙刷的定向碳纳米管列阵,长度居世界之最,使我国在“超级纤维”碳纳米管的研究,尤其是合成方法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