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绘画代表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绘画,发展到元代,各种体制形式俱全,明代开始重复前人。

明代画论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其次,李日华,陈洪绶等人论画,也颇有可取之处。明初还有一位医生兼画家王履,论画颇有独到之处,他说的“庶面马首之络”,至今都值得深思和实践。

王履的绘画美学

以医学家而闻名于世,医术自视甚高,但真正发现比有自己强的人,又十分谦虚。

对绘画有癖好,自元代至正十三年前后开始学画,而后注意收藏古画。

著作《华山图》,亦为传世仅存之作,奠定了其在绘画美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他之前接触的绘画中没有华山,于是创造出新的技法,产生了新的美学思想。

1.“意溢乎形”

宋——得意忘形元——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发展到后来,学者对形完全轻视,乃至情也无从着落。王履为救此一流弊,将形强调,他所说的形,不是无意之形,而是“主乎意”之形。“意不足,谓之非形”。

2.“法在华山”和“意匠就天”

画华山,就要师法华山,以山为师。因而他反对“画物”而“不识其面”。“画不神于所仿,而神于所遇”。

3.“宗与不宗”

反对拜倒在传统脚下

传统本来也是人立的,难道我不是人吗?这一反问,十分有力,给那些“纸绢者展转相承,指为某家数,某家数,以剽其一二,以袭夫画者为名”者一个当头棒喝。

但王履并不否定一切家法:传统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违之。“可从,从,从也。可违,违,亦从也。”对传统的借鉴,是继承,反传统而行其实是从另一角度的继承。想摒弃其画风,必须了解其画风,注意去除之,谓之“违”。

“宗与不宗之间”是十分发人深思的理论。

4.“去故而就新”

“宗与不宗之间”的目的就是要“去故而就新”。

5.“庶面马首之络”(避免艺术形象的概念化)

不要像马络那样套在任何一个马嘴上都合适。即使一个画家有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但在表现某一山水时,缺乏山水的个性,不论画什么地方都一个样子。王履画山水则不然,它具有华山的鲜明形象,绝不像海虞山,更不像太湖山。

6.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在明初一片摹古的气氛中,他能保持自己的感受和独特的思想,使后学者有更新的启示。

李日华的绘画美学

李日华把绘画分为两类,一是“晋宋唐隋之法”的“真宫实能之际”;二是“虚澹荒寒”、“气韵萧疏”的“贵适天真”之作。两者皆推崇。

明末正是崇尚元人萧疏荒画风最炽的时代,“真工实能之迹”,皆被人目为匠气,李日华不然,认为晋宋唐隋的真正大画家皆是“真工实能”者。

他认为绘画是寄“荒寒”的最高手段,反过来说,画是不宜表现热闹雄壮之场面的,就像琴那样,只能传幽淡之声,如果求悲壮之声,就又比琴更强的乐器了。如寄荒寒之意,也就没有比画再强的了,因为琴和画皆是文人高流胸次间流出。李日华心目中的文人高流是传统型的儒雅之士,不包括那些具有叛逆性格的狂放之士。

李日华强调儒家的道义观,归根于道和德,这和当时董其昌等人以禅论道完全不同。他

不傍门户,直充拓自己抒写自己的心胸,这与董其昌的推崇“南宗”,反对“北宗”相反,显得更有益于艺术。可惜明末正是真正的儒学早已失势,而心襌之学正处风盛日炽之时,董其昌的以禅论画便应运而生,而李日华以维护儒道正统观的画论反而不为时人所重了。

董其昌的绘画美学

一、董其昌以禅论画

明朝朱元璋因识字不多,且多疑,所以总怀疑文人看不起他,便大量杀戮文人,侮辱文人。凡是不为他服务的文人一律“诛其身而没其家”。建国初,开国工匠几乎被杀光,朝廷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当国家混乱,士人只能抛弃对身外的追求,转而求之于自己的心,求得心内的安宁。王阳明的“心学”因运而生,这种心学很多方面和禅学相通,不久不问世事的士人就由心学转向禅学。士人们终日“游戏禅悦”之后,便把禅学引向学术和艺术。明代中期之后,柔弱细小的画风为世人所尚,正是心禅之学风行的反映。董其昌以禅论画也正是这一风气下的产物。

二、董其昌的山水画

(1)墨笔画

A.《山庄秋景图》扇面:用柔润阔绰的的线条勾写,加以水墨渲淡。

B.《秋山图》用墨淡而润,线条不很清晰,落笔时漫不经心,力去着意和用力,竟无刻露之痕。

C.《昇山图》用米芾的云山法,主要山峦用湿笔横点,然层次增多,近处山坡加披麻皴笔意,远山用墨尤淡而润,甚得米氏画法神韵。

(2)设色画

《秋兴八景》设色皆十分鲜润光彩,呈现出秋色斑斓的光灿,和一般的淡设色画不一样。(3)大青绿山水

《昼锦堂图》可谓董其昌的大青绿山水画代表作之一。全无刚硬的墨骨,而是近于没骨的画法。

董其昌对水墨、设色、青绿各种形式的山水画很崇尚,并且皆很擅长。风格是古雅、修润的,而不是刚强、硬拔的。虽然皆很秀媚,但多是弱不经风和迷离朦胧的精神状态,这也正是明末的时代精神状态。

三、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

推崇“南宗”,反对“北宗”

“南北宗”各有其优缺点:

“北宗”画刚猛有魄力,使人振奋。但缺点是:其一,不含蓄,外露而缺乏内蕴;其二;刚硬的线条缺乏弹性,不易变化,难以写出其韵致;其三;缺乏远的感觉,乏苍莽之气。

“南宗"画优点是重天趣,柔润而有韵致,笔墨多变化而含蓄,内蕴丰富。优秀的“南宗”画(如“元四家”画)线条富有弹性有神韵,潇洒而有风致,远的感觉强烈,有苍莽之气。缺点是魄力不足,柔弱缺乏庄严气象。

明代中期之后,心禅之学日炽,无所适从、动辄得咎的士人们唯一“禅悦”为事。谈禅形成一种新的清谈,口头禅更比宋人深入。处于萎靡心态中的明代士人唯以禅悦为寄托,所以以禅论画之说一起,士人们便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南北宗论”遂风行一世,成为当时及其后最有影响的学说。他对以前的把握,对当时的影响,对以后的左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