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试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试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试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农业一直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农民是国家的重要力量。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就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挑战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的农业种植也打下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基础。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销售受到影响。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水资源的短缺也使农业生产遭受了极大困难。

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收入。

二、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要实现农村产业的升级,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要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地区流通、交通、网络、供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乡村振兴创造更好的条件。

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要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通过乡村振兴,我们可以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民问题与农民收入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

解决好农民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

要健全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到户、土地流转经营权等方式,使农民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新课标初三政治专题复习七 关注 三农 问题

新课标初三政治专题复习七 关注 三农 问题

结友爱,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支持农业和
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作贡献。
(3)从农民自身角度,要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
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致富本领。
3、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1)经济方面,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经 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普及 和推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农村经济 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2)政治方面, 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 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保持 农村社会稳定。 (3)文化方面,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各种迷 信思想的影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 阵地,武装农民的头脑.
例题分析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把这一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你认为怎样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富 裕起来? 3、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几点合理化
建议?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把这一问题作为 全
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体现了共同富裕原则 (2) 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 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为公,执政
4.《政府工作报告》:
“两免一补”
(1)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2)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
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村普遍实行这一政
策,使贫困家庭的学生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九年
义务教育。
【回归课本】
1 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社会主义本质/ 共同富裕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6.依法治国,依法规范和保障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7.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8.三个文明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9.科教兴国、科教兴农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注三农问题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注三农问题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三农问题【时政热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X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新农村相关问题】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新农村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

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2、请你展望下若干年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工厂林立,特色农业活跃,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小轿车,人们重视生活质量。

②乡风文明:人人安居乐业,农民的孩子免费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增强。

③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清山与人相伴。

④管理某某:人民积极参与政治、关心政治,某某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实与保障。

3、你是怎样理解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这个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某某、富强的新农村。

4、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呢?(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国情依据:①我国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城乡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农业知识与农村发展技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农业知识与农村发展技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农业知识与农村发展技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作物属于粮食作物?A. 棉花B. 油菜C. 水稻D. 苹果答案:C2. 下列哪种农业属于生态农业?A. 大规模机械化农业B. 有机农业C. 化学农业D. 转基因农业答案:B3. 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地利用率B. 增加农民收入C.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D.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答案:D4. 下列哪种农业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A. 减少施肥B. 扩大种植密度C. 转基因技术D. 轮作答案:C5. 农村扶贫工作中,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A. 发展特色产业B.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C. 购买豪华家具D. 提高农民素质答案:C6. 下列哪种农村发展模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 发展养殖业C. 推广秸秆还田D. 开采地下水资源答案:C7. 下列哪种作物属于经济作物?A. 玉米B. 茶叶C. 红薯D. 小麦答案:B8. 下列哪种农业属于绿色农业?A. 化学农业B. 有机农业C. 转基因农业D. 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答案:B9. 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农民收入B. 促进农村消费C. 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D.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答案:C10. 下列哪种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A. 减少施肥B. 扩大种植密度C. 转基因技术D. 轮作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农业现代化就是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答案:错误12. 农村土地流转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正确13.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产量较低。

()答案:错误14. 农村扶贫工作只需要关注经济方面的扶持。

()答案:错误15.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简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答案: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规模化;产品产量高、品质好、安全性强。

试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试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试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1. 引言1.1 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农村是国家的基础单位,农民是国家的基础人群。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的发展进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局。

在新时代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在新时代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民是国家的基础人群,农村是国家的基础单位。

农民是国家经济的主力军,是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农民的生活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

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才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1.2 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在新时代,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农民收入增加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传统农业面临着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田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农村发展存在着城乡差距拉大、农民收入不均衡、农村人口外流等挑战,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有待提升。

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背景中还包括了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方面的问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不仅事关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2012年高考历史热点: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2012年高考历史热点: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高考历史热点: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背景资料材料一: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

2010年,中央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但同时,另一组数据却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人口的消费所占全社会消费比重仍不到40%。

2010年国家财政将继续增加“三农”投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材料二:2010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连续第七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十二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文件共五大类27条,五大类中涉及“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多个方面。

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

知识链接1、历代中央政府(特别是汉、唐、元、明、清初)推行的促农发展的措施、作用和历史启示。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战国:秦国商鞅奖励耕战,生产棉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

(4)东汉:光武帝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的三十税一。

(5)三国:曹魏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和租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7)唐朝: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唐玄宗前期大力发展生产,精简官吏裁汰冗员。

三农知识题库及答案详解

三农知识题库及答案详解

三农知识题库及答案详解1. 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

它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生活状况等多个方面。

2. 我国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我国农业的主要特点是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等挑战。

3. 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是什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的是农民将其承包的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民或农业企业,这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

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有哪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织农民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6.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7.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包括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8. 什么是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它们以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为特点,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9.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10.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指通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途径,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上是三农知识题库的部分内容,涵盖了三农问题的基本知识点,有助于加深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八年级下册历史专题复习一——三农问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专题复习一——三农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凤阳小岗村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 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 脱离实际;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
(2013·四川眉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 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 重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 社会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 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2.1953--1956年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3.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改革(1950-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1952年)
(1953-1956年) (1958-1983年)
公有制
影 响
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为农业生产 的发展和国家工 业化开辟了道路。
提高了农村生产 力,推动了社会 主义工业化发展
超越了农村生产 力水平,挫伤了 农民生产积极性。
调动了农民积极 性,解放了农村 生产力,推动了 农业发展。
请你看一看
农民拔除 地主立的 地界碑
农民申请 加入农业 合作社
向农民 宣传土 地改革 法
图③ 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的合同书
图④ 人民公社化时期毛泽东在河南视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014·随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农业 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其中较典型的有农村人民 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两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专题复习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专题复习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专题复习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专题复习一、背景材料我国农业的现状——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1).农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

(2).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3).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

——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2.重视发展农业的必要性:(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2).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为什么说粮食是基础的基础?(1).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立足国内。

(2).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消费要求会越来越高,其中绝大部分是靠粮食转化。

(3).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国情,更要注意粮食生产。

.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1).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稳定基本政策,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要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落实土地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要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针对影响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进一步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

一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二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三是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国家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

四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农的力度。

[⑵.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把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三农问题大纲

三农问题大纲

三农问题大纲两会热点之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概述: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问题简介:“三农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含义: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重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危害:影响社会稳定劳动力过剩1“三农”问题含义 2存在的问题? 农村问题农业问题? 农民问题 3问题原因分析?a“ 三农”的弱质性 b? 制度因素 ? c 政策因素 4解决对策?a 转变发展观念加快改型进程b? 壮大集体经济c 完善惠农政策d健全社会保障e? 加强组织建设1“三农”问题含义编辑“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大问题。

其独立地描述是指在广大乡村区域,以种(养)殖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

城市不断现代化,二、三产业不断发展,而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

“三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它不是中国所特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只不过发达国家较好地解决了“三农”问题。

实际上“三农”问题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存在,只不过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农民数量多,解决起来规模大;二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三是中国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

2存在的问题编辑农村问题1、农村土地问题: 一是土地承包问题。

土地承包如何合理,承包到户的土地究竟如何处置使用,土地承包如何与人口等因素的变动相适应,等等,许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1 / 5两会热点之三农问题二是宅基地问题。

宅基地究竟属于谁,农民对于宅基地的处置使用权究竟与承包地有什么不同,宅基地的管理分配怎样才合理等。

中考专题复习、三农问题

中考专题复习、三农问题
6、材料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
答: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改革发展稳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材料三: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什么是“三农”问题?
答: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2、当前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答:农民的增收问题
3、“三农”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加大支农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④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⑤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走科教兴农之路;
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农村社会一:2004年12月3-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二:2004年12月28-29日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并于2005年1月31日作为中央2005年的一号文件发布。这是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人口仍占很大比重,农业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高考三农知识点归纳

高考三农知识点归纳

高考三农知识点归纳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高考中,三农知识点是考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高考涉及的三农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农业生产1. 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土壤分类、农田利用率、耕地保护等。

2. 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作物的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农药使用安全、农产品标志等。

二、农村经济建设1. 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战略等。

2. 农村金融与扶贫: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扶贫政策等。

3. 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等。

三、农民问题1. 农民工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

2. 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分配、农民工工资支付等。

3. 乡村治理与农民自治:乡村治理体系、村民自治等。

四、农村土地问题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等。

2.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征收等。

3. 农村土地利益相关方:农民、政府、发展商等。

五、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1. 农业支持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

2. 农业法律法规:农业土地管理法、农药管理法等。

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 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等。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环境保护、农药污染防治等。

3. 农业生态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农田生态系统保护等。

七、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素质提升1. 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民文化活动等。

2. 农民教育和人才培养:农民职业教育、乡村学校发展等。

以上是高考三农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考生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备考。

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提高高考成绩,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关注三农问题,为农业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各位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建设美好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专题七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专题七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专题七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 加强农业、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建 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的 大政方针,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 全面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必须加强和巩固农业
1、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农业的地位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 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2、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必要性
(1)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 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 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 要求。 (2)巩固和加强农业是扩大内需方针 的需要。
(3)巩固和加强农业是国家长治久安 的保障。
3、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具体措施
(1)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 续深化农村改革。 (2)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 育农村经 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科 技、产业化经营) (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 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投入) (4)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 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加快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 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 品优质化。
(2)积极推进各项 改革,尽快建立适应同国内 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3)广泛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努力降低生产流 通成本,提高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 (4)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政策,强化 和完善对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支付体系,使农业的 整体效益在竞争中提高。
答案:
(1)①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成为现实。
②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增强农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农业乡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度中向来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 年起至 2009 年 2 月 1 日共公布了 11 个以农业、乡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

最新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D )。

A.《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踊跃发显现代农业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若干建议》B.《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进一步增强乡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建议》C.《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若干建议》D.《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2009 年促使农业稳固发展农民连续增收的若干建议》2、 2009 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惹祸业的建设方面重申了五个要点,下边哪项不是要点方面(C )。

A.乡村的电网建设 B .乡村道路建设C.三农支持保护系统建设D.乡村沼气建设3、《农业法》于 1993 年 7 月 2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经过,2002年 12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订正,2003 年 3 月 1 日新《农业法》正式实行,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分和完美, 新增了( D )章A.增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 B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C.保障农产质量量安全 D.农民权益保护4、国家在乡村举办的一般中小学校教员工薪资由()人民政府依据国家规定一致发放,校舍等教课设备的建设和保护经费由( C )人民政府依据国家规定一致安排。

A.市级县级 B .县级市级C.县级县级D.市级市级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亲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宣布实行是进一步完美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要立法措施。

该法例定有( A )以上的村民建议,应当招集村民会议。

A.十分之一 B .五分之一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6、《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土地承包法》规定, 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 C )。

A. 30 年年 C. 30-70 年 D .50-70 年7、除法律规定外,丛林资源属于( A )全部。

三农问题专题复习

三农问题专题复习
单 元 知 识 内 容 目 标 要 求 识记 理解 运用 √ √ √ √ √ √
中华文明的 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生产状 起源 况与主要农作物 国家的产生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与社会变革 繁荣与开放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的社会 “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经济重心的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南移 《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的作 中国古代科 者及著作类别 学技术 都江堰的修建时间及图
如果你是这次农业人物展览的负责人, 那么你会选取中国历史上哪些人物来展览? 并简要说明该人物入选的理由。
连连看
情景:在参观时发现,可能由于展区工作人员 的疏忽,下列农业人物与成就或措施对应完全 不准确。那么你能帮助他们重新正确排列吗?
农业人物
a、炎帝 b、大禹
成就或措施
1、《天工开物》 2、平均地权 3、农业集体化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016·山东烟台)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
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 分地,耕者有其责”。其中“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 有其责”指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
贫穷落后,粮食短缺。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3 一大二公,大办公共食堂
4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
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业合作化运动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专题复习与训练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专题复习与训练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专题复习与训练【背景材料】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研究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对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作了新的部署。

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把农村改革发展定为中心议题,吹响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新的进军号角,指引亿万农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

材料二:200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

这份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这份文件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评价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历史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考点分析】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三农”问题的考查既便于学科内综合,亦利于跨学科综合,可考性强,所以“三农”问题一直是中考的考查热点。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也是近几年历史中考的重点内容。

试题多以文字、图表等材料为载体,和“三农”问题紧密联系,考查考生提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2009年中考备考中要特别关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等。

【知识链接】一、土地改革(1950—1952年)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内容: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专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专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专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1.统治政策的调整:(1)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标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2)贞观之治: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唐太宗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4)元朝的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农作物推广和引进:①唐代蔬菜有很多新品种,农耕技术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

;②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和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产量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

他本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秦朝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隋炀帝时开通了京杭大运河;元朝为了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开通了会通河和通会河。

5.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①我国南方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作物生长;②自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为逃避战乱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再表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移到南方,其中太湖流域成为全国著名的粮仓,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

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

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农业农村与农民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基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推动,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日益引人关注。

农业农村问题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等多个方面,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本文将从农业农村发展、农民权益保护和农民创业就业等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

一、农业农村发展农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发展是指通过改革和创新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为了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重点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加大对土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生产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其次,改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建设农村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的农户到市场的供应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

第三,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

充分发挥农村风光和农业文化的特色优势,开展农田观光、农家乐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前来农村旅游,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二、农民权益保护农民是农业农村的主体,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农民权益保护包括农民土地权益、农民劳动权益以及农民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首先,完善土地制度。

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保农民拥有稳定的土地经营权和收益,防止土地被非法侵占。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其次,加强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服务。

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水平。

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创业指导,帮助农民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

第三,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加大对农民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农民享有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

2023初级农民理论知识习题四套含答案

2023初级农民理论知识习题四套含答案

2023初级农民理论知识习题四套含答案题一1.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众多农民的主要职业。

请简述农民的职责。

答:农民的职责是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畜、照顾农田、保护环境等。

他们还需要研究和应用农业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农作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三种常见的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和玉米。

- 水稻:主要生长在水田中,需要丰富的水资源。

它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 小麦:适应性广,可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小麦一般用于制作面粉和食品加工。

- 玉米:耐旱性强,适应性广,可以作为人类和动物的食物。

玉米也用于制作淀粉和生物燃料。

3. 农民在日常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五种。

答:农民在日常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工具包括:- 犁:用于翻耕土地,提高土壤肥力。

- 锄头:用于除草和松土。

- 锄头:用于铲除杂草和锄地。

- 播种机:用于快速均匀地播种农作物种子。

- 喷雾器:用于喷洒农药或肥料。

题二1. 简要解释农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答:农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农田水质和土壤质量,确保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健康。

- 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 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 提高农田的可持续利用率,确保农业持续发展。

2. 天气对农作物生产有重要影响。

请简要介绍不利天气对农作物的可能影响。

答:不利天气对农作物的可能影响包括:- 干旱:缺水会导致农作物叶片枯黄、干燥和萎缩,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 暴雨或洪水:过多的降雨会造成农田积水,冲刷土壤和农作物营养物质流失。

- 极端温度:高温和低温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 冰雹:冰雹会破坏农作物的叶片和茎,减少产量和质量。

- 强风:强风可能导致农作物倒伏,造成损失。

3. 农民如何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答:农民可以利用以下农业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使用新品种的高产农作物,如杂交水稻和优质小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专题复习一、背景材料我国农业的现状——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1).农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

(2).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3).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

——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2.重视发展农业的必要性:(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2).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为什么说粮食是基础的基础?(1).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立足国内。

(2).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消费要求会越来越高,其中绝大部分是靠粮食转化。

(3).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国情,更要注意粮食生产。

.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1).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稳定基本政策,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要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落实土地政策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要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针对影响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进一步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

一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二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三是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国家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

四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农的力度。

[⑵.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把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⑶.增加对农业的物质投入资金投入。

⑷.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

⑸.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⑹.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5.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1).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2).坚持深化农村改革,保护、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动力源泉。

(3).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

(4).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保障。

6.如何看待农村的税费改革?(1).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和政府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2).有助于减轻农民负担,理顺农村分配关系,规范分配行为。

(3).有利于农民生养生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4)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7.如何看待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⑴、必要性——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⑵、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①.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②.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回忆人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

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转化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8.我国农业与世贸组织(1).入世对我国农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从长远看),①.有利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

③.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④.有利于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农业现代化⑤.有利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2).从近期看,也给我国农业带来巨大挑战。

①.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较低,我国农业中经营规模小,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

②.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3).如何面对挑战?①.加快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生产标准化、农产品优质化②.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尽快建立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③.广泛运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努力降低生产流通成本,提高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

④.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政策,强化和改善对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支持体系,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在竞争中得到提高。

1978年,我国有城镇人口1.72亿,1989年为2.95亿,1997年为3.69所,到2001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4.8064所,城镇化率达到37.66%。

最近10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800个左右,每年转移农村人口1000万人,10年中有超过1亿的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

9.如何看待农村的城镇化建设?(1)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符合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符合我国国情,. (2)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3).有助于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4).有利于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拓宽城乡市场,优化国民经济整体结构。

是当前我国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一)、经济常识1.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的各各乱收费。

这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2.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从制度上规范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分配方式。

说明了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1.可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观点加以分析。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做到既着眼整体,又重视局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农村的稳定与全国的稳定;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与全国人民的小康;正是这一原理的体现。

2.运用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说明。

(1).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主要矛盾,抓好农村基层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次要矛盾。

(2).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抓主要矛盾(3).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抓住主要矛盾3.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分析。

农村税费改革是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产生的,并将伴随农村实践发展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它的贯彻落实对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将产生重大作用。

4.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全面认识加入世贸对国农业发展和改革产生的影响。

.(三)、政治常识1.运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分析(今年高考不作要求)。

搞好“三农”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2.党和国家发出了“税费改革”的通知,体现了:(1).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生活进行政治领导(2).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国家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4).国家履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三.例题分析材料一:中美两国大豆情况有很大差异,每公斤成本美国为0.8元,中国东北为1.6元;平均亩产美国为180公斤,中国东北为120公斤;平均含油率美国为20%,中国东北为17%。

工国国产大豆比国际市场大豆价格高出20%。

从而使我国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最大进口国,仅2001年我国就进口大豆1500万吨,国产大豆则积压缩70%。

;材料二:我国“入世后,面对国际农产品的竞争,曾经被誉为“金豆”的东北大豆近年来大量积压,从原来行销全国到现在难进山海关,逐步淡出市场成了农民手中卖不出去的“愁豆”和“伤心豆”,出现了“新东北现象”。

这是10年前,东北工业因不适应市场经济而出现大量产品积压——“东北现象”的再现,这给我们扎扎实实上了“入世”第一课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大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为了解决大豆的出路,我们能否采取反倾销手段或采取提高关税的手段?;2.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如何看待我国东北大豆所面临的困境。

3.中国农业加入WTO后,应采取哪些措施面对“入世”?这些措施反映了政治常识中的哪些道理?参考答案:1、⑴价值规律有优胜劣汰的作用,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特征,我国加入WTO后,商品生产者面对的是国际市场,东北大豆成本高、亩产低。

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高,难有竞争力,这是东北大豆竞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⑵、不能采取反倾销和提高关税的手段。

因为美国大豆不是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进入我国市场的,不是倾销。

关税减让是世贸组织的很大原则,也是我国的承诺。

因此,既不能采取反倾销的手段也不能采取提高关税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2、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东北大豆。

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入世”,迎难而上,想方设法,科学规划,勇于开拓国际市场,相信“新东北现象”一定会消失。

3、⑴.发挥政府宏观管理职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⑵.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城乡分割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等。

⑷.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体现了国家机构的对人民负责原则。

1、小孩子受到妈妈批评后对山谷喊“我恨你”山谷就会回应“我恨你”,小孩子害怕了,于是去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说“我爱你”,山谷就会回应“我爱你”,对此谈谈你的理解?2、谈一下你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并说说二十四节气与农活的关系?1、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农业大学强调说:“大学生到基层干出一番事业”,谈谈你的认识?2、推广秸秆变沼气技术,村两委和村民不同意,你如何实现推广?1.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的若干原则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需要正确处理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总结农村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并根据新的探索,归纳了几条应当把握和遵循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