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亚非文明复习课件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古代亚非文明【课件】(共43张PPT)
奴隶制君主专制
金字塔 象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佛教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农耕文明发达,
都建立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
药典、农人历书等。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1、背景:公元前1782年,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古 巴比伦王国。 2、法典制定的条件:楔形文字的成熟。 3、法典制定的理论依据:君权神授
卢浮宫内刻有《汉穆 拉比法典》的石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 头,应折半赔偿。
佛教文化
佛教节日
• 释迦牟尼圣诞(四月初八日又名浴佛节和 • 观音菩萨圣诞(二月十九日)
佛诞节)
• 观音菩萨成道(六月十九日)
• 佛欢喜日(七月十五日又名盂兰盆节) • 观音菩萨出家(九月十九日)
•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又名腊八节,
或佛成道节)
重要节日:浴佛节、腊八节、涅槃节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从材料中,你能看出古印度有哪些等级?你能不能排列一个顺序?你的 判断依据是什么?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1.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等级低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 职业;
——《汉穆拉比法典》 上述4条法律说明法典保护哪个阶级的利益?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古代中国
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 亚洲西部
亚洲南部
亚洲东部
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长江流域
文明出现 约公元前3500年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3世纪 约公元前3000年
文明成果
太阳历、象形 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汉 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种 姓制度、佛教
佛教
主张 传播
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__众__生__平___等___”,宣扬“忍耐顺从”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1)向北:公元前__1___世纪,佛教经中
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2)向 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重点难点】 种姓制度的影响
实行种姓制度,创立佛教。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个文明 古国共同的文明特征。
都发源于大河流法典》和种姓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地区
古巴比伦
古印度
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目的
主要 内容
维护奴隶制度
维护雅利安人的特权地位
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成果 历法:太阳历;文字:__象__形__文__字___;建筑:金字塔
金字塔
用途 价值
法老的__陵___墓___
金字塔是__古__埃__及__文___明___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法老的 统治
权利 衰落
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 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复习课件(共23张PPT)
C. 古巴比伦奴隶制度的概貌
D. 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 4.当你漫步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 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D.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2.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但其天文学也是极 其突出。古埃及天文学成就突出的是( ) A.授时历 C.太阳历 B.儒略历 D.太初历
3.右边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对该文物上的文字进行解 读、研究,可以了解( ) A. 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而中国的 秦始皇陵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谈谈如果对世 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进行考古,哪些先进的做法能被 借鉴?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设备进行考古;把保护古代文物 放在第一位,避免进行破坏性发掘;通过电视等媒体 广泛报道,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能够通过商业运作 获得考古与文物保护经费等。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证据和解读
记录大洪水的泥板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
新巴比伦城的伊什塔尔城门
贝希斯敦铭文
亚述帝国浮雕
古代印度文明的证据和解读
古印度“印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哈拉帕文明城市遗址 梵文残片
典型祭司 形象
哈拉帕陶器
共同探究一
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出现在大河流域? 气候适宜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大河治理
金字塔之思
短短千年,从繁盛到败落,我看到了文明是如何的不 堪一击,我们人类能够幸存到现在是多么的不易。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复习 课件(23张PPT)
⑤数学:测量河流水位和建筑计算过程中发展了数学。
(二)金字塔
1.简介及代表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__王__(__法__老___的陵墓,是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反映
古 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__胡__夫__金__字__塔___。(古
代 埃
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及 2.地位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
2.发展历程
古 代
3.文明成就
两 (二)古巴比伦王国:1.简介
河
流
2.成就
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目的
2.地位
3.意义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
古 代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又称_“__美__索__不__达__米__亚__”。
两 河
2.发展历程
流 开始产生 域 国家(约前
_3_5_0_0__年)
初步统一 (大约前24
世纪)
汉谟拉比建立了统 一、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前1595年)
3.文明成就
古 ①文字:_楔__形__文__字__;
代 ②历法:阴历;
两 河
③计数法:60进制计数法;
流 ④法律:《__汉__谟__拉__比__法__典__》_;
度 3.文明成就
雅利安入侵 入印度(前 1500年左右)
_孔__雀__王__朝__统治时期是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 时期(约前324前187年)
(1)数字:从0到9的计数法;
(2)宗教:佛教;
(3)文学: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和《__罗__摩__衍__那__》
)
外族侵扰 文明衰落
(二)金字塔
1.简介及代表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__王__(__法__老___的陵墓,是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反映
古 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__胡__夫__金__字__塔___。(古
代 埃
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及 2.地位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
2.发展历程
古 代
3.文明成就
两 (二)古巴比伦王国:1.简介
河
流
2.成就
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目的
2.地位
3.意义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
古 代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又称_“__美__索__不__达__米__亚__”。
两 河
2.发展历程
流 开始产生 域 国家(约前
_3_5_0_0__年)
初步统一 (大约前24
世纪)
汉谟拉比建立了统 一、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前18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前1595年)
3.文明成就
古 ①文字:_楔__形__文__字__;
代 ②历法:阴历;
两 河
③计数法:60进制计数法;
流 ④法律:《__汉__谟__拉__比__法__典__》_;
度 3.文明成就
雅利安入侵 入印度(前 1500年左右)
_孔__雀__王__朝__统治时期是 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 时期(约前324前187年)
(1)数字:从0到9的计数法;
(2)宗教:佛教;
(3)文学: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和《__罗__摩__衍__那__》
)
外族侵扰 文明衰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共19张ppt)
古埃及象形文字
影响:古埃及文明成就以天文学、数学和 医学最为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 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 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历史瞬间
Historical moments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影响: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 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 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 方”。约公元前3500年。约公元前 2400年,实现初步统一。
统一 _公_元__前_3_1_0_0_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时代 __古__王__国___、_中__王___国___和__新__王__国___三个时代。
强盛 新国王时代法老图___特__摩__斯__三__世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灭亡 文明
公元前525年,_波__斯__帝___国__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 马帝国先后战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来。
权利
①政治:法老是全国的最__高__统__治___者_,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②宗教: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__神__之__子___”,具有无上的权威。
衰落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_胡__夫__金___字__塔__之后,古王国 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课程线索
02 单元结构
知识联系
Knowledge of contact
03 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 国。所在地域是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 产生的原因: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 人类生存;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 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 生产的发展。在这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下来。
主题22 古代亚非文明【复习课件】-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大单元复习(部编版)
汉 谟
太阳 神
拉
比
1)等级严格: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
内容 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2)奴隶制发达:家庭奴隶制为一大特征 3)商品经济活跃:对租赁、雇佣、交换、借 贷等方面作出规定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的成文
法典
意义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消极:是法老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 见证,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法老统治:奴隶制君主专制 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 于一身。被认为是“神之子”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成就 太阳历 象形文字 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木乃伊(解剖医学)
肆:知识梳理
君权 神授
制定者 汉谟拉比
目的
巩固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命题点 2 历史解释 (2023· 中 考 预 测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 的陵墓,中国人称之为 A.“金字塔” B.万神庙 C.帕特农神庙 D.摩亨佐·达罗遗址 命题点 3 家国情怀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种姓制度
肆:知识梳理
归纳提升·析要点
古代亚非文明——四大古代文明
地理 位置
发源地
古埃及
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文明
亚洲西部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 斯河流域
古印度 亚洲南部 印度河流域
中国 亚洲东部 黄河、长江流域
奴隶制 国家出 现时间
文明 成果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300年
发源地:两河流域
亚非文明古国世界古代史课件PPT
金字塔之谜
微波谐振腔体和宇宙波
科学家们研究表明,金字塔的形状,使它贮存着一种 奇异的“能”,能使尸体迅速脱水,加速“木乃伊化”, 等待有朝一日的复活。 假如把一枚锈迹斑斑的金属币放 进金字塔,不久,就会变得金光灿灿;假如把一杯鲜奶放 进金字塔,24小时后取出,仍然鲜美清新;如果你头痛、 牙痛,到金字塔去吧,一小时后,就会消肿止痛,如释重 负;如果你神经衰弱,疲惫不堪,到金字塔里去吧,几分 钟或几小时后,你就会精神焕发,气力倍增。
为什么说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馈赠呢?
埃及的金字塔
(Pyramids)建于 4500年前,是古埃 及法老(即国王) 和王后的陵墓。陵 墓是用巨大石块修 砌成的方锥形建筑, 因形似汉字“金” 字,故译作“金字 塔”。
埃及吉萨金字塔
两河流域刻有楔形文字的碑 (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一、金字塔的国家—古代埃及 金字塔、狮身人 面像 等式四:(金字塔)底周长∶塔高=圆围∶半径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如果你神经衰弱,疲惫不堪,到金字塔里去吧,几分钟或几小时后,你就会精神焕发,气力倍增。 在埃及境内已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吉萨高地的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卡法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 。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你认为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什么? 它吃掉了很多人,直到英雄的少年俄狄浦斯给出谜底。 假如把一枚锈迹斑斑的金属币放进金字塔,不久,就会变得金光灿灿; 一、金字塔的国家—古代埃及 (Pyramids)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复习课件(23张PPT)
维
古代埃及
导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亚 非文明
古中国
古代印度
图
位置:西亚的两河流域 统一:前2400年左右
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位置: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 统一:前1500年左右 文明:种姓制度、佛教
四古大巴文比明伦古国都源于北纬30度左右的大河古流中国 古埃域平及。坦,这土些地大肥河沃流,域水气源候充湿古足润印,,度交光通热便充利足,,为地文势
明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了各自的文 明。所以我们把这四大文明也称为农业文明、 大河流域文明或者东方文明。
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 罗多德将埃及称为 “尼罗河的赠礼”
二、古埃及历史发展线索
文明产生:公元前3500年
统一:公元前3100年;
古埃及
金字塔、木乃伊、狮身人面像、象形
北非尼罗河流域
文字、太阳历等
古巴比伦 西亚两河流域
古印度 古中国
南亚印度河恒河 流域
黄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种姓制度、佛教
甲骨文、青铜器
1、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 制国 家,都城在孟斐斯。国王称为法老。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4000年出现了苏美尔人创造了最早的文 明。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首都在 巴比伦。 5、《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7、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 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平民)、首陀罗(从事低贱的各 种职业) 8、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复习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特点:大河流域文明 一个埃及文明的象征: 一部奴隶制法典: 一种等级制度: 一种世界性宗教: 两种文字: 三个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三位主要人物: 四种种姓: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佛教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第3课 古代印度·复习巩固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指今天的__________。 2、河流:______,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 3、早期文明遗址: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4、出现国家时间:公元前______年左右,来自中亚的_________入侵印度,陆续在________流域和______流域定居下来,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5、鼎盛时期:___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统一,首都是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大城市之一。 6.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______________起源于印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贱民
种姓制度
贵贱分明
9、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地点:_________ 创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创始人:_____________,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的特权,提出____________,宣扬__________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______,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众生平等
新疆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佛教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第3课 古代印度·复习巩固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指今天的__________。 2、河流:______,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 3、早期文明遗址: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4、出现国家时间:公元前______年左右,来自中亚的_________入侵印度,陆续在________流域和______流域定居下来,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5、鼎盛时期:___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统一,首都是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大城市之一。 6.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______________起源于印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贱民
种姓制度
贵贱分明
9、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地点:_________ 创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创始人:_____________,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的特权,提出____________,宣扬__________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______,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众生平等
新疆
亚非文明古国PPT优秀课件1 中华书局版
Page 11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Page 12
古巴比伦城遗址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Page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 去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 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 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婆婆杀了狗
Page
脑袋(首)拖着走
20
婆罗门
Ksatriya 吠舍 Vaisya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职业世袭; 3、种姓实行内婚。
刹帝利
Brahman
首陀罗 Sudra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Page 21
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 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一、古代埃及(北非
Page 23
前2070年
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王国的 共同点有: ①都处在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②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 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完备的成文法典。 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A C ①②③④ ①②
Page 24
B ①②③ D ①
印度的种姓制度
实质: 社会阶层 等级名称
创立者:雅利安人 等级划分: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Page
22
四大文明古国情况简表
文明古国 产生位置 北非尼罗河流域 产生时间 前3100年 文明代表 金字塔 《汉谟拉 比法典》 种姓制度 甲骨文、 青铜器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Page 12
古巴比伦城遗址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tooth.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Page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 去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 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 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婆婆杀了狗
Page
脑袋(首)拖着走
20
婆罗门
Ksatriya 吠舍 Vaisya
种姓制度的特点
1、种姓界限森严; 2、种姓职业世袭; 3、种姓实行内婚。
刹帝利
Brahman
首陀罗 Sudra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Page 21
种姓制度的影响
严重地阻碍 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一、古代埃及(北非
Page 23
前2070年
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王国的 共同点有: ①都处在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②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 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完备的成文法典。 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A C ①②③④ ①②
Page 24
B ①②③ D ①
印度的种姓制度
实质: 社会阶层 等级名称
创立者:雅利安人 等级划分: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Page
22
四大文明古国情况简表
文明古国 产生位置 北非尼罗河流域 产生时间 前3100年 文明代表 金字塔 《汉谟拉 比法典》 种姓制度 甲骨文、 青铜器
2024中考一轮复习专题21 古代亚非文明(课件).ppt
成就
肆·单元重点详解
考点3.2:种姓制度
简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种姓 制度
内容 特点
等级
概况
第一等级: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 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1 、 (2023年湖北随州)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金字
塔和象形文字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中国古代文明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A项正确;古代印度文明代表 是佛教,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楔形文字, 中国古代文明甲骨文,排 除BCD三项。故选A项。
将遭受割耳之刑。
①汉谟拉比-《汉谟拉比法典》 ②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③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 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④意义:说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 源远流长
伍·单元真题链接
1 、 (2023年新疆建设兵团)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 的理解。对下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伍·单元真题链接
1、(2023年黑龙江绥化)“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
度的国家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 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 服务,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肆·单元重点详解
考点3.2:种姓制度
简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种姓 制度
内容 特点
等级
概况
第一等级: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 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1 、 (2023年湖北随州)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金字
塔和象形文字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中国古代文明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A项正确;古代印度文明代表 是佛教,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楔形文字, 中国古代文明甲骨文,排 除BCD三项。故选A项。
将遭受割耳之刑。
①汉谟拉比-《汉谟拉比法典》 ②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③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 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④意义:说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 源远流长
伍·单元真题链接
1 、 (2023年新疆建设兵团)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 的理解。对下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伍·单元真题链接
1、(2023年黑龙江绥化)“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
度的国家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 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 服务,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复习课件
单元小结:
(一)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二)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 (三)古代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
——贡布里希《世界简史》
尼罗河文明“尼罗河的赠礼”
Egypt is “尼罗河的馈赠.” —— 古希腊历史学家 希罗多
德
古埃及的发展历程
3时间
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历程
古
兴起出
王
现了若 干个小 国家
初步统 一
国 时 代
公 元 前 2686年
公 元 2181年
公元前 公元前
3500年 3100年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果
文字 数学 历法 法典
建筑
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60进位制 阴历 《汉谟拉比法典》
空中花园
三、文明成就 《汉谟拉比法典》
主要内容:
①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 奴隶 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 俘,可以买卖, 男性家长 掌握奴隶的生杀大权,对妻子 儿女拥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以将妻儿作为抵债工具。
③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有关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
的规定如下商:品经济
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
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自学指导三:古代印度
(阅读教材10—13阅读后,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并在自学过程中标记重点, 并记录下疑问。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 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社会上遭到歧 视和凌辱
亚非文明古国ppt课件
古埃及
古印度
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完整版ppt课件
41
公元前18世纪 3.汉谟拉比和《汉谟拉比法典》 4.古巴比伦王国的灭亡
完整版ppt课件
23
两河流域以神殿为中心的城市国家
完整版ppt课件
24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
完整版ppt课件
25
古巴比伦城遗址
完整版ppt课件
26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完整版ppt课件
27
《汉谟拉比法典》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 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它的产生有何重要的 历史价值?
35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 怎样产生的?不同等级 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 什么区别?
完整版ppt课件
36
印度的种姓制度
梵天
完整版ppt课件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37
印度的种姓制度
等级实名质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影门响是:为保祭护司奴贵隶族主特权掌的握一神种权等。级制度。 刹帝模利糊阶阶级级国武关界王士系限、,被官不掩利盖吏于在、劳等把动级持的人国划民家之分军间中,的政容团大易结权。 吠 对阻舍碍敌种了;姓社农业制会牧者度经民、实济行的、 商职发手 人业展工世;向 供袭国; ,供家生养纳产第税受一到;、限向二制神,等庙级上。
完整版ppt课件
28
公元前16世纪初, 赫梯人灭掉了古巴比
伦王国。
赫梯人的战车
完整版ppt课件
赫梯武士
29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 印度河流域奴隶制城邦的出现
公元前2300年左右
2. 雅利安人入侵及奴隶制小国的建立
古印度
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
完整版ppt课件
41
公元前18世纪 3.汉谟拉比和《汉谟拉比法典》 4.古巴比伦王国的灭亡
完整版ppt课件
23
两河流域以神殿为中心的城市国家
完整版ppt课件
24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
完整版ppt课件
25
古巴比伦城遗址
完整版ppt课件
26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完整版ppt课件
27
《汉谟拉比法典》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 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它的产生有何重要的 历史价值?
35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 怎样产生的?不同等级 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 什么区别?
完整版ppt课件
36
印度的种姓制度
梵天
完整版ppt课件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37
印度的种姓制度
等级实名质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影门响是:为保祭护司奴贵隶族主特权掌的握一神种权等。级制度。 刹帝模利糊阶阶级级国武关界王士系限、,被官不掩利盖吏于在、劳等把动级持的人国划民家之分军间中,的政容团大易结权。 吠 对阻舍碍敌种了;姓社农业制会牧者度经民、实济行的、 商职发手 人业展工世;向 供袭国; ,供家生养纳产第税受一到;、限向二制神,等庙级上。
完整版ppt课件
28
公元前16世纪初, 赫梯人灭掉了古巴比
伦王国。
赫梯人的战车
完整版ppt课件
赫梯武士
29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 印度河流域奴隶制城邦的出现
公元前2300年左右
2. 雅利安人入侵及奴隶制小国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的奴隶制 国家
亚洲的黄河、 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
2.甲骨文与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比较
文字名称 流行区域和时间
特点
影响或地位
甲骨文
中国(商朝时期)
象形、表意文字、 延续性
中国最早的可辨 别的古代文字资
料
象形文字
古埃及 (前3000年左右)
象形、多种书写 世界最古老的文
体
字之一
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前3000年) 楔形、符号性强
C.我是拥有万贯家财的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我们不能步入婚姻殿堂
12.位于印度中部的拘尸那揭罗遗址,传说释迦牟尼在那儿坐化。据新罗(今
朝鲜)人慧超记载,常有禅师来打扫。每年 8 月 8 日,僧尼道俗都到那里举
C 行盛大隆重的法会。根据推断,该遗址与哪一宗教有关( )
答: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巩固自 己的统治。
材料三 雅利安人具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受 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 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组成,第四种姓则留给 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征服 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3) 材 料 三 中 的 现 象 出 现 在 哪 一 国 家 ? 材 料 中 的 “ 前 三 个 种 姓”依次指什么?“第四种姓”又指什么?这一制度有什么特 点?
9.根据《摩奴法典》的记载,神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
个种姓。种姓之间等级分明,低等级的男子不能娶高于他们等级的女子;
C 首陀罗不能享有财产权;等级越高授予的墓冢越大。上述现象出现在(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10.“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
史( A )
古老文字
初始的或引申
谷
鸟鱼
的意思
物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印度
D.中国
5.下列对埃及“法老”的解说,错误的是( B ) A.法老是古代埃及全国最高的统治者 B.胡夫是古埃及最后一任法老 C.法老控制着国家的军事、财政大权 D.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的化身,具有无上的权威 6.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公元前 18 世纪统一两河流域 B.汉谟拉比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 C.古巴比伦国王在社会等级中位居第二等级 D.《汉谟拉比法典》是其文明的象征
(2)象形文字、太阳历
金字塔
考点 2 古巴比伦(识记)
发源地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
古 巴
概况
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 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比
(1)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
伦
文明成 果
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 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 典;
考点速查
考点 1 古代埃及(识记)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
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 赠礼”)
古
(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
代 概况 (2)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
埃
立起来
及
(1)狮身人面像(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金
文明成果 字塔(国王的陵墓,权力的象征);
B 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规定各等级世代相袭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11.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
的,它是( A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是武士,我和国王同属于第二等级
B 15.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 一。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 的象征。 (1)材料一中的“国王”与金字塔有什么关系?
A 7.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从法典可看出当时已经有封建生产关系 C.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D.法典号召同等级公民要团结互助
8.通过《汉谟拉比法典》,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下列选项
D 中,不符合《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是( )
A.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 的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男性家长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D.法典中的一些规定说明古巴比伦商品经济不活跃
(2)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
多创立佛教,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拓展提升
1.四大文明古国比较
文明 古埃及 古印度 古巴比伦
中国
发源地
文明象征
共同特点
非洲的尼罗河 金字塔、象形文
流域
字
亚洲的印度河、 种姓制度、
恒河流域
佛教、梵文
①大河流域 的农业文明;
②奴隶主专
西亚的两河流 域
《汉谟拉比法 典》、楔形文字
(2)楔形文字
汉谟拉 比法典 石柱古
代
考点 3 古印度(识记)
发源地 亚洲南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概况
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先后在 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古
代
(1)种姓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等级
印
制度),社会分为婆罗门(祭司、贵族)、
度
文明 成果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吠舍(农民、 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 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四个等级;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复习课件
时空观念
非洲 南方 古猿
两河流 域初步 统一
《汉谟拉 比法典》
颁布
距今约 三四百 万年前
约公元前 3100年
古代埃 及初步 统一
公元前 2400年
约公元前 23至前18
世纪
印度河流 域文明出
现
约公元前 1776年
释迦摩 尼创立 佛教
印度孔 雀王朝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6世纪 324年 187年
答:古印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各等级之间贵 贱分明;各等级世代相袭。
(4)上述材料中三个文明的发祥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答:都发祥于大河流域。因为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照充足、 地势平坦、水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业生 产的发展。
谢谢
D.它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3.古埃及近 3000 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上古时代
曾经占领古埃及的帝国有( A )
①波斯帝国 ②亚历山大帝国 ③罗马帝国 ④古代
印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
4.(长春中考)下图中的古老文字形成于公元前 3000 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它曾记载了哪一文明古国的历
A.犹太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B 13.下列对佛教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提出“众生平等”的观念 B.支持婆罗门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地位 C.佛教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艺术发展 D.创始人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C 14.佛教产生后很快受到统治者提倡和扶植的主要原因是( )
A.传播者的努力 B.老百姓的喜爱 C.佛教教义有利于维护统治 D.佛教地位的重要
世界最古老的文 字之一
综合训练
1.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B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种姓制度
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
C 2.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的象征
B.它是古代埃及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C.它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象征
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其权力的象征。
材料二 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 说 他 制 定 法 典 是 为 了 在 全 国 发 扬 正 义 与 公 道 …… 法 典 明 确 规 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 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 之子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2)材料二中汉谟拉比宣称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什么?他制 定法典的真实目的(实质)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