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4: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教学设计4: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新知初探】1.赋值语句2.输入、输出语句【小试身手】1.下列赋值语句中错误的是()A.N=N+2B.M=M*MC.A=B=C D.D=3答案:C2.下列基本算法语句中书写格式正确的是()A.input 2 015 B.input x=2 015C.y=y*y+1 D.5=x答案:C3.输出计算结果a,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print(%io(2),a)【课堂讲练】[典例]写出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1)a =5;b =3;c =a +b /2;d =c*c ;print %io 2,d ; (2)a =1;b =2;c =a +b ;b =a +c -b ;print %io 2,c ,b ,a ;[解] (1)因为a =5,b =3,c =a +b 2=4,d =c 2=16, 所以输出结果为16.(2)因为a =1,b =2,c =a +b =3,所以b =a +c -b =1+3-2=2.故输出结果依次为a =1,b =2,c =3.[类题通法](1)根据给出的算法语句写结果,应抓住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特点,按语句的计算、赋值功能依次执行.(2)注意在Scilab 语言中常见运算符号的书写方式,明确它们的运算规则:先乘除,后加减;乘幂优先于乘除;函数优先于乘幂;同级运算从左向右按顺序进行;括号内的运算最优先.[活学活用]如果输入“82,92,90”.下面程序的功能是________,输出结果为________.x =input(”成绩1=”);y =input(”成绩2=”);z =input(”成绩3=”);t =x +y +z ;s =t/3;print(%io(2),s ,t);解析:输入考试成绩,输出三科总分和平均分.答案:输出总分和平均分 264,88题型二 用赋值、输入、输出语句写算法程序[典例] 如图,已知圆的半径为R ,其内接正方形如图,试设计程序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程序如下:R=input”输入圆的半径R”;a=sqrt2*R;S1=%pi*R*R;S2=a*a;S=S1-S2;print%io2,S;[类题通法]1.编写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步骤(1)设计并用自然语言写出解决问题的算法.(2)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3)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语句即得程序.2.由程序框图写出程序的方法顺序结构的程序框图只需利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即可完成.其中输入、输出框对应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处理框对应赋值语句.[活学活用]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解:程序如下:题型三赋值、输入、输出语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典例]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明,小亮,小强的成绩分别为a,b,c,后来发现统计错了.小亮的成绩记在了小明的名下,小强的成绩记在了小亮的名下,而小明的成绩记在小强的名下了.设计程序更正成绩单,并输出.[解]程序如下:a=input”a=”;b=input”b=”;c=input”c=”;x=a;a=c;c=b;b=x;print%io2,c,b,a;[类题通法]编写程序解决实际应用题的步骤(1)审清题意,恰当设未知数.(2)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3)根据数学模型,设计算法分析.(4)根据算法分析,画出程序框图.(5)根据程序框图,利用输入、输出语句及赋值语句等编写程序.[活学活用]经过市场调查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内,某地区对某件商品的需求量为12 000件,为保证商品不脱销,商家在月初时将商品按相同的量投入市场,已知年初商品的库存量为50 000件,用S表示商品的库存量,设计一个程序,求出第一季度结束时商品的库存量.解:列出如下列所示每月库存量的变化情况: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库存S46 00042 00038 000程序如下:S=50 000;S=S-4 000;S=S-4 000;S=S-4 000;print%io2,S;。

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的程序语言.
技能目标
结合程序语言,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 应的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 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活跃思维,提高学 生的数学素养.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计算 机上实现算法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会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程序框图的画法,为了让计算机能始学习算法语句.

二.研探新知

探究(一):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

思考 1:在每个程序框图中,输入框与输出框是两个必要的程序框,
1
思考 4:我们将该程序框图中第一个程序框
教师课时教案省略,后四个程序框中的内容依次写
成算法语句,就得到该算法的计算机
教 问题与情境及教师活动
程序(仿照课本写下来):
学生活动
解:程序:INPUT “x”;x
y=x^3+3*x^2-24*x+30
PRINT y
END
你能理解这个程序的含义吗?
这个程序由 4 个语句行组成,计算机按语句行排列的顺序依次执
第3 输出
其一般格式是: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出什么样的信息,它通常
是常量或变量的值;表达式一般是表示输出信息所对应的字母
或代数式.PRINT 语句可以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运算结果和系
统信息. 据此,在计算 a 与 b 的和 S 时,输出框

输入、输出、赋值语句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输入、输出、赋值语句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2. 导入:我们用自 INPUT “Maths=”;a
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
INPUT “Chinese=”;b INPUT “English=”;c
法“看得懂,听得见”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 d=(a+b+c)/3
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
PRINT “The average=”;d END
课题
输入、输出、赋值语句
课型
新课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
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 3 种基
教学 目标
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 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2):会用输入语
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如 BASIC,Foxbase,C 语言,C++,
J++,VB,VC,JB 等. 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
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今天,我们一起用类 BASIC
语言学习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
格式:LET 变量=表达式
须是变量. 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但在一
个语句行中可以写出多个赋值语句,中间是“:”分隔.
功能:计算表达式的值,将此值赋给“=”
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不完全一样,常重复赋值
左边的变量.
知识探究(二):例题讲解 ① 出示例 2:用描点法作函数 y=x3+3x2-24x+30 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优质获奖精品教案 (9)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优质获奖精品教案 (9)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2)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教学建议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建议教师启发引导为主,利用多媒体及程序软件,从复习回顾引入课题,由计算机的局限性产生问题,从而寻找解决的方法,引入学习程序语言的必要性.在教学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通过自主探究,产生结论,不断改进、完善结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充分挖掘三种算法语句格式特点及意义,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总结三种语句的思想与特征.【问题导思】小华同学在一次期末测验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成绩分别为120,126,110.1.画出求三科平均分的框图.【提示】2.该问题能用计算机处理吗?应如何操作?【提示】能,应将算法过程转化成计算机理解的语言.1.输入语句(1)格式:INPUT “提示内容”;变量.(2)功能:输入提示内容要求的相应信息赋值.2.输出语句(1)格式: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2)功能: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3.赋值语句(1)格式:变量=表达式.(2)功能: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例1【思路探究】根据输入、输出语句的格式编写.解:INPUT “a,b=”;a,bPRINT “a b=”;a^bPRINT “b a=”;b^aEND规律方法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变量或表达式(输入语句无计算功能),若输入多个数,各数之间应用逗号“,”隔开.2.计算机执行到输入语句时,暂停等候用户输入“提示内容”所提示的数据,输入后回车,则程序继续运行,“提示内容”及其后的“;”可省略.3.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或字符,程序中引号内的部分将原始呈现.变式训练已知A(x1,y1),B(x2,y2)是平面上两点,设计一个程序输出线段AB的中点M的横、纵坐标.解:INPUT x1,y1,x2,y2x=(x1+x2)/2y=(y1+y2)/2PRINT“点M的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yEND例2【思路探究】利用赋值语句的功能求解最后结果.解:(1)因为a=5,b=3,c=(a+b)/2=4,所以d=c2=16,输出d的值为16.(2)因为a=1,b=2,c=a+b,所以c=3,b=a+c-b,即b=1+3-2=2.所以输出a,b,c的值为1,2,3.(3)由b=20及a=b知a=20,由c=30及b=c知b=30,再由c=a及a=20知c=20.所以a=20,b=30,c=20,输出a,b,c的值是20,30,20.规律方法1.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2.赋值号两边的内容不能对调,如a=b与b=a表示的意义完全不同.赋值号与“等于”的意义也不同,若把“=”看作等于,则N=N+1不成立,若看作赋值号,则成立.3.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接连出现两个或多个“=”.可给一个变量多次赋值,但只保留最后一次所赋的值.变式训练写出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解:(1)z=5×10=50,s=5+10+50=65,输出65.(2)c=4×2=8,d=4+8=12,s=4+2+8+12=26,输出26.例3【思路探究】 求和→求平均数→输出结果 解:解决本例的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甲、乙、丙三人的年龄a ,b ,c . 第二步:计算y =a +b +c3.第三步:输出y . 程序如下所示: INPUT “jia =”;a INPUT “yi =”;b INPUT “bing =”;cPRINT “The average =”;(a +b +c)/3 END规律方法数学符号同程序符号间的互化关系:变式训练已知函数f (x )=3x -1,求f [f (2)]的值,编写一个程序,解决上述问题.解:程序如下:x =2y =3*x -1x =yy =3*x -1PRINT y END课堂小结1.需输入信息时用INPUT语句,需输出信息时用PRINT语句.当变量需要的数据较少或给变量赋予算式时,用赋值语句,当变量需要输入多组数据且程序重复使用时,使用输入语句较好.2.赋值语句是一个程序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赋值语句,一定要注意其格式要求,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计算等.当堂检测1.在INPUT语句中,如果同时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之间的分隔符号是() A.逗号B.分号C.空格D.引号【解析】输入语句中,变量之间只能用逗号.【答案】A2.赋值语句N=N+1的意思是()A.N等于N+1B.N+1等于NC.将N的值赋给N+1D.将N的原值加1再赋给N,即N的值增加1【解析】由赋值语句的作用及特点知,D正确.【答案】D3.以下程序输出结果为________.a=5a=a+1a=a*aPRINT aEND【解析】a=6×6=36.【答案】364.把下列程序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解:。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案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案1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学习目标1.理解学习基本算法语句的意义.2.学会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基本用法.3.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关系,学会算法语句的写法.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基本用法.2.学习难点:算法语句的写法.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中国足球队在亚洲杯上的失利说明,中国足球仍然需要请外国教练.高水平的外国教练有先进的足球理念,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有先进的足球技术,但由于语言不通不能直接传授给队员.算法步骤、程序框图虽然容易掌握,但计算机不能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学习算法语句.二、提出问题1.指出输入语句的格式、功能、要求.2.指出输出语句的格式、功能、要求.3.指出赋值语句的格式、功能、要求.4.利用框图总结三种语句的功能、格式、特点.5.指出三种语句与框图的对应关系.三、讨论结果:1.输入语句的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例如:INPUT “x=”;x功能:实现算法的输入变量信息(数值或字符)的功能.要求:(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量.(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的是什么信息,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原原本本”的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要用分号隔开.(3)一个输入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中间用“,”分隔.形式如:INPUT“a=,b=,c=,”;a,b,c2.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例如:PRINT“S=”;S功能:实现算法输出信息(表达式)的功能.要求:(1)表达式是指算法和程序要求输出的信息.(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要输出的是什么信息,提示内容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要用分号和表达式分开.(3)如同输入语句一样,输出语句可以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功能,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形式如:PRINT“a,b,c:”;a,b,c3.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表达式.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功能: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要求:(1)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常量、变量或含变量的运算式.如:2=x是错误的.(2)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如x=5是对的,5=x 是错的,A+B=C是错的,C=A+B是对的.(3)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如y=x2-1=(x-1)(x+1),这是实现不了的.在赋值号右边表达式中每一个变量的值必须事先赋给确定的值.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以上的“=”.但对于同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4.三种语句的功能、格式、特点如下:在QBASIC语言中,输入语句是INPUT语句,输出语句是PRINT语句,赋值语句是LET语句(“LET”可以省略).下表列出了这三种语句的一般格式、主要功能和相关说明,供教师学习时参考,不要求学生掌握.INPUT语句PRINT语句赋值语句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LET变量=表达式功能可对程序中的变量赋值可输出表达式的值,计算可对程序中的变量赋值,计算说明①又称“键盘输入语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停机等候用户由键盘输入数据,而不需要在写程序时指定②“提示内容”和它后面的“;”可以省略③一个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中间用“,”分隔④无计算功能⑤用户由键盘输入的数据必须是常量,输入多个数据时用“,”分隔,且个数要与变量的个数相同①又称“打印语句”,将表达式的值在屏幕上显示出来②表达式可以是变量、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③一个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④有计算功能,能直接输出计算公式的值①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给变量赋值②“LET”可以省略,“=”的右侧必须是表达式,左侧必须是变量③一个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④有计算功能⑤将一个变量的值赋给另一个变量,前一个变量的值保持不变;可先后给一个变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总是最后被赋予的值5.指出三种语句与框图的对应关系如下图.四、应用示例例1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算法分析:根据题意,对于每一个输入的自变量的值,都要输出相应的函数值.写成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的x的值.第二步,计算y=x3+3x2-24x+30.第三步,输出y.程序框图如下图:显然,这是一个由顺序结构构成的算法,按照程序框图中流程线的方向,依次将程序框中的内容写成相应的算法语句,就得相应的程序.解:程序:INPUT “x”;xy=x^3+3*x^2-24*x+30PRINT yEND点评: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步骤、程序框图,我们对照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可以得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这个程序中,第1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INPUT “提示内容”;变量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每次运行例1中的程序时,依次输入-5,-4,-3,-2,-1,0,1,2,3,4,5,计算机每次都把新输入的值赋给变量“x”,并按“x”新获得的值计算变量“y”的值.例2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解:程序:A=10A=A+15PRINT AEND点评: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变量只保存最后一次赋值,比如此程序的输出值是25.例3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算法分析:先写出解决本例的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该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成绩a,b,c.第二步,计算y=3cba++.第三步,输出y.程序框图如下:由于PRINT语句还可以用于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所以这个算法可以写成下列程序.程序:INPUT “Maths=”;aINPUT “Chinese=”;bINPUT “English=”;cPRINT “The average=”;(a+b+c)/3END点评:例3中的第4行的PRINT语句是输出语句,它的一般形式是PRINT语句可以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同输入语句一样,这里的表达式前也可以有“提示内容”.例4变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解:程序:INPUT A,BPRINT A,Bx=AA=BB=xPRINT A,BEND五、学习总结本节的引入阐明了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的关系,本节利用框图与语句的对应关系降低了本节的学习难度.由于本节是算法语句的开始,所以本节选用了大量难度较低的算法语句供学生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的关系,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并树立信心.。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优秀教案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优秀教案

【课题】: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②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②学习算法语句,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化为算法.【课前准备】: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掌握顺序结构对应的算法。

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准确地应用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将程序框图转计算机、图形计算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算法的概念,并可以根据算法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请看下面的问题:问题1——已知某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分别为80、100、89,试设计适当的算法求出这名学生三科的平均分.生:思考,讨论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写出算法并画出流程图:算法:流程图:开始S1a←80S2b←100a←80S3c←89b←100S4A←(a+b+c)/3S5输出Ac←89A←(a+b+c)/3寻找握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用问题来引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新问题(2)师:要完成这件工作,设计算法后还必须实现算法。

至今为止,我们只是在描述算法。

但是,我们用自然语言新课导入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因而也无法执行(即实现算法)。

所以还需要将算法用在问题中引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新课题:翻译成计算机程序,从而被计算机识别和执行。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说课稿[全文5篇]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说课稿[全文5篇]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说课稿[全文5篇]第一篇:《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说课稿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但是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

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是前三种算法语句,它们基本上是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的。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学习算法语句,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3)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让学生体会成功喜悦.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1.教学方法:引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生在体会三种语句结构格式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充分挖掘三种算法语句的格式特点及意义,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总结三种算法语句的思想与特征.2.教学手段:运用计算机、图形计算器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分析创设情境(约5分钟)在课的开始,我要求学生们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所应用到的有关计算机的例子,如:听MP3,看电影,玩游戏,打字排版,画卡通画,处理数据等等,并告诉他们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然后接着问他们知不知道计算机到底是怎样工作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高一数学教案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新课标 苏教版 高一数学教案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及课件

高一数学教案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新课标 苏教版 高一数学教案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及课件

高一数学教案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教学难点: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课型:新授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如:听MP3,看电影,玩游戏,打字排版,画卡通画,处理数据等等,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如BASIC,Foxbase,C语言,C++,J++,VB等。

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这就是这一节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算法语句。

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学习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板出课题)二、数学理论1、赋值语句(1)在算法过程中,其值不能被改变的量称为常量,其值可以被改变的量称为变量.(2)变量与赋值:赋值语句的定义: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

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名←表达式,“←”叫做赋值号。

赋值语句的作用: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注: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

如:2=X是错误的。

②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

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

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

(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赋值语句的理解: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果原来没有值,则在执行赋值语句后,获得一个值.①变量好比一个盒子,赋值好比往盒子里放东西②变量一次只能存一个值,当赋予它新值的时候,原来的值就会被新的值取代③当变量参与运算和操作时,要注意当时它表示的值.2、输入语句在某些算法中,变量的初值要根据情况经常的改变,一般我们把程序和初始数据分开,每次算题时,即使初始数据改变,也不必改变程序部分,只要每次程序运行时,输入相应的数据即可,这个过程在程序语言中,用输入语言来控制.输入语句的定义:用来输入数据的语句。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师配套用书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师配套用书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明目标、知重点
填要点、记疑点
主目录
探要点、究所然
当堂测、查疑缺第23页
当堂测、查疑缺
请选择
1234
1.2.1
1.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
①输入语句 INPUT a;b;c ②输入语句 INPUT x=3 ③输出语句 PRINT A
=4 ④输出语句 PRINT20,3*2
A.①②
B.②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
解析 INPUT 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变量之间用“,”隔开;②INPUT 语句
中只能是变量,而不能是表达式;③PRINT 语句中不用赋值号“=”;④PRINT
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
明目标、知重点
填要点、记疑点
主目录
探要点、究所然
当堂测、查疑缺第25页
当堂测、查疑缺
请选择
1234
2.下列关于赋值语句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赋值语句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 B.赋值语句是把左边变量的值赋给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 C.赋值语句是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D.赋值语句中的“=”和数学中的“=”不完全一样
1.2.1
()
明目标、知重点
填要点、记疑点
主目录
探要点、究所然
明目标、知重点
填要点、记疑点
主目录
探要点、究所然
当堂测、查疑缺第15页
探关键点、究所然
探究点二:输入语句、输出语句
跟踪训练 2 编写二种与例 2 不同的算法程序.
解 程序 1:
INPUT“Maths,Chinese,English”,a,b,c m=a+b+c/3
PRINT “The average=”;m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优秀教案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优秀教案

【课题】: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②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②学习算法语句,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掌握顺序结构对应的算法。

【教学难点】: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准确地应用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课前准备】:计算机、图形计算器【教学过程设计】:开始一、基础题1、下列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①输入语句INPUT a;b;c ②输入语句INPUT x=3③输出语句PRINT A=4 ④输出语句PRINT 20,3*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答案:D提示:①INPUT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但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②INPUT语句中只能是变量,不能是表达式;③PRINT语句中不能用赋值号;④PRINT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

2、当x的值为5时,“PRINT “x=”;x”在屏幕上的输出结果为()A、5=5B、5C、5=xD、x=5答案:D提示:PRINT语句可将双括号括起来的字符串鸳鸯显示在屏幕上。

3、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 、INPUT1+2B、x=1+2 C、PRINT 1+2 D、PRINT “1+2”;1+2 答案:A,INPUT用来输入变量,不具备计算功能。

高中数学 第一章算法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高中数学 第一章算法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3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一、教学目标:(1) 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 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3) 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重点:应用输入、输出和赋值三种语句对数值输入和输出,能给变量赋值难点:三种语句与计算机语言和程序框图的转化学法: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如BASIC ,Foxbase ,C 语言,C++,J++,VB ,VC,JB 等。

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今天,我们一起用类BASIC 语言学习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四、教学过程:1、引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

下面的例题是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的一个算法。

例1:用描点法作函数y =x 3+3x 2-24x +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 =-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

程序:INPUT “x =”;x 输入语句y =x ^3+3*x ^2-24*x +30 赋值语句PRINT x 打印语句PRINT y 打印语句END输入语句(1)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2)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4)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5)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输入、输出、赋值语句(教学案)

输入、输出、赋值语句(教学案)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一、教学设计意图
程序是算法的精确形式,是计算机可以理解的算法。

通常情况下,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算法包括大量烦琐的计算、复杂的作图等操作,而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是帮助我们轻松完成这些具有重复性、机械性操作步骤的有力工具。

但是用算法步骤或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是计算机不能理解的算法形式,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算法必须是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的,而程序设计语言基本上就是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

本节将通过学习算法语句,使得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

本节课是必修三基本算法语句的第一节,从三个语句出发,详细的讲解了语句的语法规则,每条语句看似简单,实际有很多需要说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高一数学输入输出与赋值语句教案.doc

高一数学输入输出与赋值语句教案.doc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种语句的形式,用法,及应用三种语句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三种语句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任何一个程序平台都有它独有的程序语法结构 任何一个程序都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结构图:基本算法语句应用解题赋值语句输出语句输入语句⎪⎭⎪⎬⎫⎪⎪⎩⎪⎪⎨⎧ 二.输入语句:1. 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TI 图形计算器Voyage200):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例如:INPUT “x=”,x2. 在TI 计算器中不可以一次输入多个变量。

例如:INPUT “a=,b=,c=,”,a, b, c 则计算器不可执行。

3. 作用: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4. 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数; 5.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输出语句: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Disp “提示内容”,表达式例如:Disp “S=”,S2.作用:提示用户输出什么样的信息 3.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4.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 一. 赋值语句1.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表达式→变量 2. 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

3. 赋值语句中的“ ”称为赋值号,例如:a b,表示将a 的值赋给b.4.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如5 x 是对的,x 5是错的, C A+B 是错的,A+B C 是对的。

二. 符号表示ba b a b a b a ba b a 表示表示表示;;⨯*Λ例一写出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

例二.用描点法作函数3024233+-+=x x x y 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函数值。

程序: PrgmINPUT “x=”,x3322430x x x y ∧∧+*-*+→Disp x Disp y EndPrgm例三.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教案2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教案2

数学必修3教案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种语句的形式,用法,及应用三种语句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教学重点:三种语句的应用教学过程:基本算法语句应用解题赋值语句输出语句输入语句⎪⎭⎪⎬⎫⎪⎪⎩⎪⎪⎨⎧ 一. 输入语句:1.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INPUT “提示内容”;变量例如:INPUT “x=”;x2.可以一次输入多个变量,例如:INPUT “a=,b=,c=,”;a,b,c3.作用: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4.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数,5.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二. 输出语句: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例如:PRINT “S=”S2.作用:提示用户输出什么样的信息3.表达式是指等程序要输出的数据4.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三. 赋值语句1.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变量=表达式2. 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

3. 赋值语句中的“=”称为赋值号,而不是等号,例如:a=b,表示将b 的值赋给a ,而不是说a 和b 相等。

4. 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如x=5是对的,5=x 是错的,A+B=C 是错的,C=A+B 是对的。

四. 符号表示ba b a b a b a ba b a 表示表示表示;;⨯*Λ 例一写出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

(1) dd PRINT cc d b a c b a ;""235=*=+=== (2)cb ac b a PRINT bc a b ba cb a ,,;",,"21===-+=+===(3)cb ac b a PRINT ac cb ba cb a ,,;",,"302010========= 例二.用描点法作函数3024233+-+=x x x y 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函数值。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的结构;(2)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3)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教学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问题1:已知我班某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分别为80、100、89,试设计适当的算法求出这名学生三科的平均分.二、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写出算法并画出流程图.2.怎样将以上算法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呢?下面我们将通过伪代码学习基本的算法语句.三、建构数学1.伪代码:伪代码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是表达算法的简单而实用的好方法.为了今后能学好计算机语言,我们在伪代码中将使用一种计算机语言“BASIC语言”的关键词.2.赋值语句:赋值语句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的语句.例如:“”表示将的值赋给,其中是一个变量,是一个与同类型的变量或表达式.说明:①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②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表达式;③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例1.写出求时多项式的值的算法.算法1算法2说明:①以上两种算法,算法1要做6次乘法,算法2只要做3次乘法,由此可见,算法的好坏会影响运算速度;②算法2称为“秦九韶算法”,其算法特点是:通过一次式的反复计算,逐步得出高次多项式的值;对于一个次多项式,只要做次乘法和次加法.附:秦九韶(1202—1261年),字道古,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他是我国古代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著有数学名著《数书九章》(又名数学九章》).该书共十八卷,分为大衍、天时、田域、测望、赋役、钱谷、营建、军旅、市易等九大类,每类用九个例题全书共八十一题)来阐明各种算法.这部中世纪的数学杰作,许多方面都有创造,而书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大衍求一术”和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正负开方术”,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3.输入、输出语句:输入、输出语句分别用“I nput”(或者“Read”)和“P rint”来描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1)输入语句与赋值语句的区别在于:赋值语句可以将一个代数表达式的值赋于一个变量,而输入语句由于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因此输入语句只能将读入的具体数据赋给变量.(2)输出语句的主要作用是:①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②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例如:可以将问题1中的算法改进为求任意三门功课的平均值的算法.流程图:说明:输入语句“Read a,b”表示输入的数据依次送给a,b;“Print A”表示输出运算结果A.四、数学运用1.例题:例2.“鸡兔同笼”是我国隋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有趣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请你先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组,并设计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通用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写出伪代码.解:设有只鸡,只兔子,则.设二元一次方程组为用消元法解得,因此,只要输入相应的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就能计算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输出的值.。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优秀教案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优秀教案

【课题】: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②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②学习算法语句,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掌握顺序结构对应的算法。

【教学难点】: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准确地应用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课前准备】:计算机、图形计算器【教学过程设计】:开始一、基础题1、下列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①输入语句INPUT a;b;c ②输入语句INPUT x=3③输出语句PRINT A=4 ④输出语句PRINT 20,3*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答案:D提示:①INPUT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但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②INPUT语句中只能是变量,不能是表达式;③PRINT语句中不能用赋值号;④PRINT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

2、当x的值为5时,“PRINT “x=”;x”在屏幕上的输出结果为()A、5=5B、5C、5=xD、x=5答案:D提示:PRINT语句可将双括号括起来的字符串鸳鸯显示在屏幕上。

3、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 、INPUT1+2B、x=1+2 C、PRINT 1+2 D、PRINT “1+2”;1+2 答案:A,INPUT用来输入变量,不具备计算功能。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2 基本演算法語句1.2.1 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設定陳述式整體設計教學分析通過上一節的學習,學生瞭解了演算法的含義,學習了用演算法步驟和程式框圖表示演算法的方法,本節介紹用程式設計語言表示演算法的方法. 演算法步驟和程式框圖表示的演算法,電腦是不能理解的,程式是演算法的精確形式,是電腦可以理解的演算法.本節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實例使學生理解三種基本演算法語句的結構和用法,並在此基礎上編寫由演算法語句組成的程式,從而更細緻地刻畫演算法,進一步體會演算法的基本思想.三維目標1.理解學習基本演算法語句的意義.2.學會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設定陳述式的基本用法.3.理解演算法步驟、程式框圖和演算法語句的關係,學會演算法語句的寫法.重點難點教學重點: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設定陳述式的基本用法.教學難點:演算法語句的寫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思路1(情境導入)中國足球隊在亞洲杯上的失利說明,中國足球仍然需要請外國教練.高水準的外國教練有先進的足球理念,有系統科學的訓練計畫,有先進的足球技術,但由於語言不通不能直接傳授給隊員. 演算法步驟、程式框圖雖然容易掌握,但電腦不能理解,因此我們需要學習演算法語句.思路2(直接導入)前面我們學習了程式框圖的畫法,為了讓電腦能夠理解演算法步驟、程式框圖,我們開始學習演算法語句.推進新課新知探究提出問題(1)指出輸入語句的格式、功能、要求.(2)指出輸出語句的格式、功能、要求.(3)指出設定陳述式的格式、功能、要求.(4)利用框圖總結三種語句的功能、格式、特點.(5)指出三種語句與框圖的對應關係.討論結果:(1)輸入語句的格式:INPUT“提示內容”;變數例如:INPU T “x=”;x功能:實現演算法的輸入變數資訊(數值或字元)的功能.要求:1°輸入語句要求輸入的值是具體的常量.2°提示內容提示使用者輸入的是什麼資訊,必須加雙引號,提示內容“原原本本”的在電腦螢幕上顯示,提示內容與變數之間要用分號隔開.3°一個輸入語句可以給多個變數賦值,中間用“,”分隔.形式如:INPUT“a=,b=,c=,”;a,b,c(2)輸出語句的一般格式:PRINT“提示內容”;運算式例如:PRINT“S=”;S功能:實現演算法輸出資訊(運算式)的功能.要求:1°運算式是指演算法和程式要求輸出的資訊.2°提示內容提示使用者要輸出的是什麼資訊,提示內容必須加雙引號,提示內容要用分號和運算式分開.3°如同輸入語句一樣,輸出語句可以一次完成輸出多個運算式的功能,不同的運算式之間可用“,”分隔.形式如:PRINT “a,b,c:”;a,b,c(3)設定陳述式的一般格式:變數=運算式.設定陳述式中的“=”稱作賦值號.功能:將運算式所代表的值賦給變數.要求:1°設定陳述式左邊只能是變數名字,而不是運算式,右邊運算式可以是一個常量、變數或含變數的運算式.如:2=x是錯誤的.2°賦值號的左右兩邊不能對換.設定陳述式是將賦值號右邊的運算式的值賦給賦值號左邊的變數.如“A=B”“B=A”的含義運行結果是不同的,如x=5是對的,5=x是錯的,A+B=C 是錯的,C=A+B是對的.3°不能利用設定陳述式進行代數式的演算(如化簡、因式分解、解方程等),如y=x2-1=(x -1)(x+1),這是實現不了的.在賦值號右邊運算式中每一個變數的值必須事先賦給確定的值.在一個設定陳述式中只能給一個變數賦值,不能出現兩個或以上的“=”.但對於同一個變數可以多次賦值.(4)三種語句的功能、格式、特點如下:在QBASIC語言中,輸入語句是INPUT語句,輸出語句是PRINT語句,設定陳述式是LET語句(“LET”可以省略).下表列出了這三種語句的一般格式、主要功能和相關說明,INPUT語句PRINT語句設定陳述式格式INPUT“提示內容”;變數PRINT“提示內容”;運算式LET變數=運算式功能可對程式中的變數賦值可輸出運算式的值,計算可對程式中的變數賦值,計算說明①又稱“鍵盤輸入語句”,在程式運行過程中,停機等候使用者由鍵盤輸入資料,而不需要在寫程式時指定②“提示內容”和它後面的“;”可以省略③一個語句可以給多個變數賦值,中間用“,”分隔①又稱“列印語句”,將運算式的值在螢幕上顯示出來②運算式可以是變數、計算公式或系統資訊③一個語句可以輸①在程式運行過程中給變數賦值②“LET”可以省略,“=”的右側必須是運算式,左側必須是變數③一個語句只能給一個變數賦值④有計算功能④無計算功能⑤使用者由鍵盤輸入的資料必須是常量,輸入多個資料時用“,”分隔,且個數要與變數的個數相同出多個運算式.不同的運算式之間可用“,”分隔④有計算功能,能直接輸出計算公式的值⑤將一個變數的值賦給另一個變數,前一個變數的值保持不變;可先後給一個變數賦多個不同的值,但變數的取值總是最後被賦予的值(5)指出三種語句與框圖的對應關係如下圖.應用示例思路1例1 用描點法作函數y=x3+3x2-24x+30的圖像時,需要求出引數和函數的一組對應值 .編寫程式,分別計算當x=-5,-4,-3,-2,-1,0,1,2,3,4,5時的函數值.演算法分析:根據題意,對於每一個輸入的引數的值,都要輸出相應的函數值.寫成演算法步驟如下:第一步,輸入一個引數的x的值.第二步,計算y=x3+3x2-24x+30.第三步,輸出y.程式框圖如下圖:顯然,這是一個由順序結構構成的演算法,按照程式框圖中流程線的方向,依次將程式框中的內容寫成相應的演算法語句,就得相應的程式.解:程式:INPUT “x”;xy=x^3+3*x^2-24*x+30PRINT yEND點評:前面我們學習了演算法步驟、程式框圖,我們對照程式框圖與演算法語句可以得到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例如:在這個程式中,第1行中的INPUT語句就是輸入語句.這個語句的一般格式是INPUT “提示內容”;變數其中,“提示內容”一般是提示使用者輸入什麼樣的資訊,每次運行例1中的程式時,依次輸入-5,-4,-3,-2,-1,0,1,2,3,4,5,電腦每次都把新輸入的值賦給變數“x”,並按“x”新獲得的值計算變數“y”的值.例2 給一個變數重複賦值.解:程式:A=10A=A+15PRINT AEND點評:給一個變數重複賦值,變數只保存最後一次賦值,比如此程式的輸出值是25.例3 編寫程式,計算一個學生數學、語文、英語三門課的平均成績.演算法分析:先寫出解決本例的演算法步驟:第一步,輸入該學生數學、語文、英語三門課的成績a,b,c.第二步,計算y=3cba++.第三步,輸出y.程式框圖如下:由於PRINT語句還可以用於輸出數值計算的結果,所以這個演算法可以寫成下列程式.程式:INPUT “Maths=”;aINPUT “Chinese=”;bINPUT “English=”;cPRINT “The average=”;(a+b+c)/3END句是輸出語句,它的一般形式是PRINT“提示內容”;運算式運算式前也可以有“提示內容”.例4 變換兩個變數A和B的值,並輸出交換前後的值.解:程式:INPUT A,BPRINT A,Bx=AA=BPRINT A,B END思路2例1 寫出求三個數a ,b ,c 的方差的程式.分析:方差是在初中統計內容中學習過的知識,計算所有數的方差首先計算所有數的平均數x ,通過公式s 2=nx x x x x x n 22221)()()(-++-+- 來計算. 演算法步驟:第一步,計算平均數3cb a x ++=. 第二步,計算方差s 2=3)()()(222x c x b x a -+-+-.第三步,得到的結果即為所求. 程式如下: INPUT a ,b ,cy=(a+b+c)/3S=((a -y)2+ (b -y)2+ (c -y)2)/3PRINT S END點評:套用公式求值問題是傳統數學求值問題的一種,它是一種典型的順序結構,也就是說只通過輸入、輸出和設定陳述式就可以完成任務.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先分析這種問題的解法,即構造計算的過程,再寫出演算法步驟和流程圖,再翻譯成演算法語句即可.例2 編寫一個程式,要求輸入兩個正數a 和b 的值,輸出a b 和b a的值.分析:可以利用INPUT 語句輸入兩個正數,然後將a b 和b a的值分別賦給兩個變數輸出即可.也可以將a b 和b a的底數和冪數進行交換,故還可以利用設定陳述式,採用將兩個變數的值互換的辦法實現. 解:程式1:INPU T “a ,b :”;a ,b A=a^b B=b^aPRINT “a^b=”;A ,“b^a=”;B END程式2:INPUT “a ,b :”;a ,b A=a^bPRINT “a^b=”;A x=a a=b b=x A=a^bPRINT “b^a=”;A點評:交換a,b的值可通過下面三個語句來實現:t=aa=bb=t通過引進一個中間變數t實現變數a和b的值的交換,因此只需用設定陳述式即可實現演算法.在一些較為複雜的問題演算法中經常需要對兩個變數的值進行交換,因此應熟練掌握這種方法.知能訓練1.判斷下列給出的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設定陳述式是否正確?為什麼?(1)輸入語句INPUT a;b;c(2)輸出語句A=4(3)設定陳述式3=B(4)設定陳述式A=B=-2解:(1)錯,變數之間應用“,”號隔開.(2)錯,PRINT語句不能用賦值號“=”.(3)錯,設定陳述式中“=”號左右不能互換.(4)錯,一個設定陳述式只能給一個變數賦值.點評: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設定陳述式基本上對應於演算法中的順序結構.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設定陳述式都不包括“控制轉移”,由它們組成的程式段必然是順序結構.2.請寫出下面運算輸出的結果.(1)a=5b=3c=(a+b)/2d=c*cPRINT“d=”;d(2)a=1b=2c=a+bb=a+c-bPRINT “a=,b=,c=”;a,b,c(3)a=10b=20c=30a=bb=cc=aPRINT “a=,b=,c=” ;a,b,c解:(1)16;語句c=(a+b)/2是將a,b和的一半賦值給變數c,語句d=c*c是將c的平方賦值給d,最後輸出d的值.(2)1,2,3;語句c=a+b是將a,b的和賦值給c,語句b=a+c-b是將a+c-b的值賦值給了b.(3)20,30,20;經過語句a=b後a,b,c的值是20,20,30.經過語句b=c後a,b,c 的值是20,30,30.經過語句c=a後a,b,c的值是20,30,20.點評:語句的識別問題是一個逆向性思維,一般我們認為我們的學習是從演算法步驟(自然語言)至程式框圖,再到演算語言(程式).如果將程式擺在我們的面前時,我們要先識別每個語句,再整體把握並概括出程式的功能.拓展提升已知某生某三科的成績為80、75、95分,求三科的總分及平均分.分析:將三科成績賦給三個變數A,B,C,然後對三個變數進行操作、運算,求其總分、平均分.變數的起名規則:由字母、數位、底線組成,但第一個字元必須是字母(大、小寫皆可),起名時儘量做到見名知義,如本例中我們可用變數ZF表示總分,PJF表示平均分.解:程式框圖如下圖:程式:A=80B=75C=95ZF=A+B+CPJF=ZF/3PRINT ZF,PJFEND課堂小結(1)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設定陳述式的基本用法.(2)用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設定陳述式編寫演算法語句.作業習題1.2A組2.設計感想本節的引入闡明了程式框圖與演算法語句的關係,本節利用框圖與語句的對應關係降低了本節的學習難度.由於本節是演算法語句的開始,所以本節選用了大量難度較低的演算法語句供學生練習,讓學生充分體會程式框圖與演算法語句的關係,為今後的學習打好基礎並樹立信心.。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2.结合Scilab的程序语言,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注意:学生掌握即可,Scilab为人教B版特有,自由免费软件,各教材所用软件不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难点:三种语句的用法.教学方法引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运用计算机教学.教学过程一、引入:提出前面的鸡兔同笼问题的一个算法:S1: 输入鸡和兔的总数量MS2: 输入鸡兔腿的总数NS3: 鸡的数量42M N A-=S4: 兔的数量B=M-A如何才能把这些文字语言写成计算机识别的程序语言并能够运行呢?二、概念形成及深化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1.赋值语句:在表述一个算法时,经常要引入变量,并赋给该变量一个值,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的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叫做赋值语句.一般格式:变量名=表达式“=”的意义和作用:赋值语句中的“=”号,称作赋值号,与等式中等号不同. 赋值语句的作用: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例如:1+=NN.注意: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而不是表达式.例如3.6;5X y ==都是错误的.②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或符号)的演算. 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 3==y x 是错误的. ④赋值号和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不同.2.输入语句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input(“提示内容”)例1:要计算任一个学生的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考试的平均成绩,就要输入这个学生三门课的成绩,在Scilab 文本编辑器中写出如下程序:a=input(“chinese ”);(带分号,否则不但赋值,还有输出)b=input(“math ”);c=input(“english ”);aver=(a+b+c)/3 (不带分号,直接输出)前三行带分号:前三行不带分号:几点说明:①输入语句中a=input(“Chinese ”)中,真正起作用的是a=input( ),它将键盘输入的数值赋给a,括号中的chinese 仅仅是提示作用,提醒用户输入的是语文成绩.②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者表达式;另外输入语句可以输入单个或者多个字符,例如:x=input(“I am a student ”)等. ③在Scilab 中,还有“read ”等其他输入语句,在其他各种语言程序中,一般都有自己的输入控制语言,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只是每种语言的控制代码和表现形式不同.例2.写出鸡图同笼问题的一个算法,,并用Scilab 写出程序语言.(见课本)3.输出语句输出语言一般格式: print(%io(2),表达式)几点说明:①print(%io(2),表达式)中的表达式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例如print(%io(2),B), print(%io(2),4*3)等; ②若输出多项,格式为print(%io(2),a,b,c),在屏幕上输出的顺序是c,b,a ;(反序)print(%io(2),a,b,c)即: cba③print(%io(2),a,b,c)中的io 表示input-output(输入-输出);④乘法运算使用 * ;所有括号一律用小括号;若不输出则语句后写上“;”.例2.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三、总结: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A=10; A=A+15; A。

人教A版必修三《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A版必修三《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A版必修三《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概念和用法;2.掌握Python语言中的输入、输出和赋值的操作;3.能够运用Python语言编写简单的输入输出程序。

二、教学重点1.输入语句的使用;2.输出语句的使用;3.赋值语句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1.输入输出格式的掌握;2.赋值语句中变量的作用和使用。

四、教学内容1. 输入语句输入语句是指程序从终端输入数据的语句,常用的输入语句函数有 input()。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示例: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姓名:')print('欢迎你,', name)运行上述代码,程序将输出请输入你的姓名:,等待用户输入姓名后,再输出相应的欢迎语句。

2. 输出语句输出语句是指程序将数据输出到屏幕的语句,常用的输出语句函数有 print()。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示例:print('Hello, World!')运行上述代码,程序将输出 Hello, World!。

同时,print() 函数还可以输出多个数据,用逗号隔开即可:name = '张三'age = 18print('姓名:', name, '年龄:', age)运行上述代码,程序将输出姓名:张三年龄: 18。

3. 赋值语句赋值语句是指程序将某个值赋给变量的语句。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示例:a = 10运行上述代码,程序将整数 10 赋给了变量 a。

在Python 中,变量可以随意修改其值,因此,我们也可以再次对 a 进行赋值:a = 20此时,程序将整数 20 赋给了变量 a。

五、教学过程1.引入知识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是Python语言中三个最基本的语法。

在学习Python编程语言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三个语法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编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基本算法语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算法的含义,学习了用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的方法,本节介绍用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算法的方法.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计算机是不能理解的,程序是算法的精确形式,是计算机可以理解的算法.本节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三种基本算法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写由算法语句组成的程序,从而更细致地刻画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解:程序框图如下图:
程序:
A=80
B=75
C=95
ZF=A+B+C
PJF=ZF/3
PRINT ZF,PJF
END
课堂小结
(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基本用法.
(2)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编写算法语句.
作业习题1.2A组2.
设计感想
本节的引入阐明了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的关系,本节利用框图与语句的对应关系降低了本节的学习难度.由于本节是算法语句的开始,所以本节选用了大量难度较低的算法语句供学生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的关系,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并树立信心.
END
点评:例3中的第4行的PRINT语 句是输出语句,它的一般形式是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PRINT语句可以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同输入语句一样,这里的表达式前也可以有“提示内容”.
例4变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解:程序:
INPUT A,B
PRINT A,B
④无计算功能
⑤用户由键盘输入的数据必须是常量,输入多个数据时用“,”分隔,且个数要与变量的个数相同
①又称“打印语句”,将表达式的值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②表达式可以是变量、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
③一个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
④有计算功能,能直接输出计算公式的值
①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给变量赋值
三维目标
1.理解学习基本算法语句的意义.
2.学会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基本用法.
3.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关系,学会算法语句的写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基本用法.
教学难点:算法语句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情境导入)
中国足球队在亚洲杯上的失利说明,中国足球仍然需要请外国教练.高水平的外国教练有先进的足球理念,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有先进的足球技术,但由于语言不通不能直接传授给队员.算法步骤、程序框图虽然容易掌握,但计算机不能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学习算法语句.
讨论结果:
(1)输入语句的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
例如:INPUT “x=”;x
功能:实现算法的输入变量信息(数值或字符)的功能.
要求:
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量.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的是什么信息,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原原本本”的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要用分号隔开.
算法分析:根据题意,对于每一个输入的自变量的值,都要输出相应的函数值.写成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的x的值.
第二步,计算y=x3+3x2-24x+30.
第三步,输出y.
程序框图如下图:
显然,这是一个由顺序结构构成的算法,按照程序框图中流程线的方向,依次将程序框中的内容写成相应的算法语句,就得相应的程序.
2°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如x=5是对的,5=x是错的,A+B=C是错的,C=A+B是对的.
3°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如y=x2-1=(x-1)(x+1),这是实现不了的.在赋值号右边表达式中每一个变量的值必须事先赋给确定的值.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以上的“=”.但对于同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3)20,30,20;经过语句a=b后a,b,c的值是20,20,30.经过语句b=c后a,b,c的值是20,30,30.经过语句c=a后a,b,c的值是20,30,20.
点评:语句的识别问题是一个逆向性思维,一般我们认为我们的学习是从算法步骤(自然语言)至程序框图,再到算法语言(程序).如果将程序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要先识别每个语句,再整体把握并概括出程序的功能.
3°如同输入语句一样,输出语句可以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功能,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
形式如:PRINT “a,b,c:”;a,b,c
(3)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表达式.
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
功能: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
要求:
1°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常量、变量或含变量的运算式.如:2=x是错误的.
思路2(直接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程序框图的画法,为了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我们开始学习算法语句.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指出输入语句的格式、功能、要求.
(2)指出输出语句的格式、功能、要求.
(3)指出赋值语句的格式、功能、要求.
(4)利用框图总结三种语句的功能、格式、特点.
(5)指出三种语句与框图的对应关系.
②“LET”可以省略,“=”的右侧必须是表达式,左侧必须是变量
③一个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④有计算功能
⑤将一个变量的值赋给另一个变量,前一个变量的值保持不变;可先后给一个变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总是最后被赋予的值
(5)指出三种语句与框图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应用示例
思路1
例1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
例2编写一个程序,要求输入两个正数a和b的值,输出ab和ba的值.
分析:可以利用INPUT语 句输入两个正数,然后将ab和ba的值分别赋给两个变量输出即可.也可以将ab和ba的底数和幂数进行交换,故还可以利用赋值语句,采用将两个变量的值互换的办法实现.
解:程序1:
INPUT “a,b:”;a,b
A=a^b
第二步,计算y= .
第三步,输出y.
程序框图如下:
由于PRINT语 句还可以用于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所以这个算法可以写成下列程序.
程序:
INPUT “Maths=”;a
INPUT “Chinese=”;b
INPUT “English=”;c
PRINT “The average=”;(a+b+c)/3
解:程序:
INPUT “x”;x
y=x^3+3*x^2-24*x+30
PRINT y
END
点评: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步骤、程序框图,我们对照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可以得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这个程序中,第1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每次运行例1中的程序时,依次输入-5,-4,-3,-2,-1,0,1,2,3,4,5,计算机每次都把新输入的值赋给变量“x”,并按“x”新获得的值计算变量“y”的值.
B=b^a
PRINT “a^b=”;A,“b^a=”;B
END
程序2:
INPUT “a,b:”;a,b
A=a^b
PRINT “a^b=”;A
x=a
a=b
b=x
A=a^b
PRINT “b^a=”;A
END
点评:交换a,b的值可通过下面三个语句来实现:
t=a
a=b
b=t
通过引进一个中间变量t实现变量a和b的值的交换,因此只需用赋值语句即可实现算法.在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算法中经常需要对两个变量的值进行交换,因此应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4)错,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点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都不包括“控制转移”,由它们组成的程序段必然是顺序结构.
2.请写出下面运算输出的结果.
(1)a=5
b=3
c=(a+b)/2
d=c*c
PRINT“d=”;d
(2பைடு நூலகம்a=1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LET变量=表达式
功能
可对程序中的变量赋值
可输出表达式的值,计算
可对程序中的变量赋值,计算
说明
①又称“键盘输入语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停机等候用户由键盘输入数据,而不需要在写程序时指定
②“提示内容”和它后面的“;”可以省略
③一个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中间用“,”分隔
x=A
A=B
B=x
PRINT A,B
END
思路2
例1写出求三个数a,b,c的方差的程序.
分析:方差是在初中统计内容中学习过的知识,计算所有数的方差首先计算所有数的平均数 ,通过公式s2= 来计算.
算法步骤:
第一步,计算平均数 .
第二步,计算方差s2= .
第三步,得到的结果即为所求.
程序如下:
INPUT a,b,c
拓展提升
已知某生某三科的成绩为80、75、95分,求三科的总分及平均分.
分析:将三科成绩赋给三个变量A,B,C,然后对三个变量进行操作、运算,求其总分、平均分.变量的起名规则: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但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大、小写皆可),起名时尽量做到见名知义,如本例中我们可用变量ZF表示总分,PJF表 示平均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