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街道 可渗透 路面
海 绵
绿色屋顶
城
市
雨水花园
滞留草沟
雨水再生系统
1.限制路宽;2.保护开放空间; 3.集中开发;4.改造车道等
1.绿色街道;2.渗透性铺设; 3.渗透池(坑);4.绿地渗透等
1.蓄水池;2.雨水桶;3.绿色屋顶; 4.调节池;5.下凹式绿地等
1.人工湿地;2.植被过滤带; 3.植被滤槽;4.雨水花园等
商业服务业用地
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
新型产业用地、普通工业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
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Comprehensive runoff
coefficient ≤0.40-0.45
≤0.55-0.60
≤0.45-0.50
≤0.40-0.45
≤0.45-0.50 ≤0.50
海绵城市的规划指标(深圳)
• 道路类
coefficient
≤0.1-0.15
≤0.2-0.30
海绵城市的设计参数(深圳)
类别
用地性质
用地代 绿地下沉比例 绿色屋顶 透水铺装地 不透水下垫面径
码
覆盖比例 面比例
流控制比例
建筑与小区 居住用地 商业服务业用地
R ≧30% C ≧40%
—— ≧50%
≧50% ≧50%
≧50% ≧50%
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 GIC
海绵城市目的?
将城市建设和生态 保护结合起来,将景观 生态资源和雨水控制利 用设施结合,切实起到 减缓城市内涝、削减面 源污染、减少溢流污染、 利用雨水资源的目的, 同时取得改善环境、减 轻热岛效应、增强生态 效果的综合环境效益。
传统排水系统
生态型排水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海绵城市常用技术措施
都市自然排水系统
景观效果
3米侧分带偏窄,景观效果一般
侧分带宽度增加至6.5米,景观效果 侧分带宽度增加至6.5米,景观
好!
效果好!
交通性 舒适度
经济比较
推荐
双向六车道满足交通要求,非机 双向六车道满足交通要求,非机动 双向六车道满足交通要求,非
动车道过宽不够安全。
车道宽度适宜。
机动车道宽度适宜。
传统铺装,舒适度良好
收集回用设 1、绿地适宜位置可建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为确保安全和节省用地,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可建于地下
施
。雨水经适当处理可回用于道路浇洒和灌溉。
滞留(流) 设施
1、适当位置可建雨水滞留(流)设施,如可建人工湿地或雨水生态塘。
山体截洪沟
1、充分利用山坡地形设计集水地形及其他渗透设施,山坡可考虑设计为梯田形,分段消能,滞蓄 雨水,使雨水能就地渗透,涵养山林。 2、结合截洪沟,可考虑建设渗井和蓄水池,也可在山下建蓄水池,蓄水池雨水在非雨季时可利用 。
海绵城市的规划指标(深圳)
• 建筑场地类
(类别代码) 大类
R
C GIC M W
中类
用地类型
R1,R2,R3
R4
C1,C2, C4,C6(C5 参照公园类执行)
GIC1, GIC2, GIC3, GIC5, GIC7 M0,M1 W0,W1
一类、二类、三类居住用地 四类居住用地(原农村居民住
宅形成的屋村用地)
道路广场 1、公园非机动车道路、人行道、林荫小道、广场、停车场、庭院必须采用透水铺装地面。
水景
1.景观水体应做为雨水调蓄设施,并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调蓄池应设溢流口,超过设计标准的雨水 可排入市政管系。 2.景观水体可与蓄水设施,湿地建设有机结合,雨水经适当处理可回用于公园杂用水,满足公园雨 季用水等。
(6)生态排水系统需统筹规划管理,建成后 维护管理应高标准维护其“颜值”。
纵11#路规划横断面
生态滞留塘 透水铺装 生态植草沟 常规道路沥青路面铺装
常规道路沥青路面铺装 生态植草沟 透水铺装
方案一(生态植草沟+部分透水铺装+路侧绿地布置生态滞留塘)
生态滞留塘 透水铺装 生态植草沟 透水沥青路面铺装
(2)生态排水系统应用于城市道路适合于生 活性及景观性道路,重点打造“宜居”、“生 态”、“景观”、“安全”等概念;
(3)城市道路规划断面应预留足够宽度设计 生态设施;
(4)生态排水系统应重点分析城市内涝风险 地段,宜在该地段汇水范围设计相关储蓄、滞 留设施;
(5)生态排水系统宜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 新材料、应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性,满足相应国 家规范要求。
(类别代码) 大类
S
中类 S1 S3,S4,S5
• 绿化、广场类
(类别代码) 大类 G
中类
G1 G4
用地类型
城市道路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Comprehensive runoff
coefficient
≤0.60
≤0.50-0.70
用地类型
公园绿地 广场用地
综合雨量径流系数 Comprehensive runoff
1.植被浅沟;2.小型蓄水池; 3.植草洼地;4.植草沟渠等
1.种植本土植物;2.更新林木; 3.种植耐旱植物;4.改良土壤等
海绵城市常用技术措施
适宜采用的设施: 透水铺装、收集回用设施、植被草沟、入渗设施、滞留(流)设施,滞留(流)雨水湿地
分项设计要点
绿地
1、绿地应尽量低于周围硬化地面,并应建导流设施,以确保流入绿地的雨水能够迅速入渗; 2、雨水口宜设于绿地内,雨水口高程高于绿地而低于周围硬化地面。 3、绿地植物宜选用耐涝耐旱本地生植物,以乔灌结合为主。 4、在绿地适宜位置可推广建设浅沟、洼地等雨水滞留(流)、渗透设施。 5、绿地临近水体时,应结合水体进行整体雨水综合利用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道路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意图
城市道路设计优化技术指南
(1)城市道路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达到相关规划提出的开发控制目标和指标。 (2)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非机动车道和车行道可采用透水铺装,但应满足道路交 通功能及荷载要求。 (3)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或湿地系统的竖 向关系。 (4)规划作为超标雨水径流下泄通道的城市道路,其断面及竖向应满足相应设计要求,并 与区域内涝防治系统相结合。 (5)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方式。 (6)城市道路两侧或雨水管下游宜设计储存及应急设施,缓解和净化初期雨水或事故污染 水,保护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 (7)生态排水设施内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条件及水质选择合适的植物。
Baidu Nhomakorabea
约投资
度增加,影响较大
推荐
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方案
一、海绵城市概念综述 二、应用于城市道路中的技术措施 三、某区域当前可行性方案研究
一、海绵城市概念综述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 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 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植草沟
下沉式绿化带及齿形路缘石
透水铺装
下沉式中央分隔带
下沉式侧分带
生态滞留塘
生态排水沟
生态排水沟道路标准横断面
生态滞留塘
生态滞留塘
三、某区域当前可行性方案
设计原则
规划引领 生态优先 安全为重 因地制宜 统筹建设
某区域应用生态排水系统建设技术应用条 件
(1)生态排水系统应用城市道路宜结合生态 湿地统筹考虑;
透水沥青路面铺装 生态植草沟 透水铺装
方案二(生态植草沟+全透水铺装+路侧绿地布置生态滞留塘)
方案比较
项目 描述
规划方案 传统铺装及绿化
方案一(部分透水铺装)
方案二(全透水铺装)
非 侧 结分 合机带 绿动增 地车加 布道生 置和态 生人植 态行草 滞道沟 留采, 塘用道 。透路水两铺侧装, 车均生地采态布行用植置道透草生、水沟态非铺,滞机装道留动,路塘车侧两。道分侧和带结人增合行加绿道
车行道保留传统铺装,行车舒适度 良好,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采用透 水铺装,雨季不易积水,舒适度佳 。
车行道采用透水铺装因无级配 砂砾,路面较粗糙,胎噪较大 ,不适宜高速行车,行车舒适 度一般;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 采用透水铺装,雨季不易积水 ,舒适度佳。
50400每延米
44800每延米
67200每延米
减少了非机动车道增加了侧分带节 车行道改透水铺装,结构层厚
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 市政道路
广场、停车场 绿地
M、W ≧40%
≧50%
S1、S2 ≧80%(占绿化 —— 带面积)
G3、S3、 ≧60% S4、S9
G1 ≧10%
—— ——
≧30%
≧50%
≧20%(占道 路面积,人 行道、自行 车道) ≧60%
≧40%(占道路面 积)
≧50%
≧80%
≧80%
二、应用于城市道路中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