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人生论文
审美与人生的关系作文
审美与人生的关系作文
《审美与人生那点事儿》
哎呀呀,要说审美和人生的关系啊,那就像是面包和果酱一样,谁也离不开谁。
就拿我上个月去逛街买衣服这件小事儿来说吧。
我走进一家服装店,那里面的衣服真是五花八门啊!我一开始看到一件超级花哨的衣服,上面印满了各种大花朵,颜色鲜艳得吓人。
我当时心里就想:“哇塞,这也太夸张了吧!”但店员却说这是当下最流行的款式,很多人抢着买呢。
可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不是我的菜呀。
然后我又继续挑,看到一件素素的白色连衣裙,款式很简单,但是穿上特别显气质。
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站在镜子前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欢。
这时候我就明白了,审美这东西真的很神奇,它能让我在众多衣服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件。
我觉得啊,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这审美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到我们选择的朋友、追求的梦想。
审美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如果我们的审美很糟糕,那可能走的路也会扭曲变形;但如果我们有好的审美,那人生就像是走在一条美丽的花径上,充满了惊喜和美好。
你看,就这么一件买衣服的小事,就能让我们体会到审美和人生紧密相连呢。
所以啊,咱可得好好培养自己的审美,让人生也变得美美的哟!嘿嘿!。
审美与人生论文
审美与人生论文什么是审美?审美需要哪些条件?审美对人生有何意义?浅论审美与人生【摘要】在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提升的今天,人们更加渴求对生活与大自然的审美去感悟人生的美好,拂去心里或看到的丑陋。
本文正是通过对审美的概念分析,如何对事物进行审美和发现美的所在, 以及审美对于人生的意义所在,去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创造并体验审美的快乐。
[ 关键词] 审美人生美的事物审美的概念1.审美的理解1.1主体是审美活动的人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同时只有处在审美的活动中的人,才称得上是“审美人”。
只有一个人对自己喜欢或是感觉到美的事物进行精神和心理的洗礼,让美的事物陶冶自己的情趣,得到灵魂的更上一层,倘若一个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而无动于衷的人,是怎么也不会发现这个事物的美,也很难进入到审美的状态的。
比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在不同的人眼里,是有着不同的感观,一个喜欢它的人,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妙感受;然而一个不喜欢它的人,甚至会觉得这朵花,影响到他美好心情。
1.2客体是一切美的事物1.21美的概念美是纯朴的,是一切的真善美,同时美也是一种精神的超越和非功利性的,否则它就变成了一种“恶”或是“不美”。
在阅读老师的的博客时候,我被《和农人们去卖菜》这篇文章深深的感触到了,“打开后尾箱,开始装菜,农人们拿来塑料纸铺在里面,说是怕把我的车弄脏。
”,农人们是纯朴和真实,因为怕弄脏别人的车,就把一些塑料纸放上去了,他们这个小细节动作,就体现了他们是美的,是因为他们的善良和美丽,才让这篇文章更加的生动和感人。
1.22审美客体的存在形态1.大自然大自然的美是因人而异的,自身是不自觉,不雕塑的,具有天然性和原始性的。
大自然的美,美在和谐,让人引发艺术的情怀和人生的感悟。
2.社会美社会美是存在于社会事物中的,能体现人类的社会情感的美。
社会美在普通人老百姓上就可以深刻地体现出来,如《与农人们卖菜》中的农人们就体现出他们的真善美。
审美与人生论文—《活着》读后感
审美与人生论文只是为了《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呢?”亚里士多德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活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
有人为信仰或者,有人为爱情活着,有人为事业活着,有人为别人活着;有人活得很轻松,有人活得很沉重;有人活得洒脱,有人活得笨拙;有人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人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或。
活着,体现一种人生观,价值观,活着也昭示着崇高和猥琐,活着是一种累,活着是一种快乐,活着是一种悲哀,活着是一种享受,活着是一种美丽。
读了余华的小说《活着》,我对活着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生命与死亡的冷静描述《活着》其实就是一幅活人观看死亡的全景图:“我”爹被活活气死,龙二阴差阳错做了替死鬼,有庆输血时被抽空而死,风霞生产时大出血而死,家珍得了软骨病安然病死,二喜被水泥压死,苦根饿后吃豆撑死,春生自杀而死,至于战争上的死亡事件却像秋风中的落叶一样平凡而集中,成千上万的伤兵在雪地里被冻死……命运的残酷和无常总是将生命逼向死亡的角落,主要人物的活着和其他人物的死亡成了贯穿文本始终的强大对比法则。
这种生死无常的边缘状态,也正是福贵在目睹了各种各样的死亡,在经历了苦难的人生之旅后的一种活着状态。
一方面,从亲人的相继离去中他深深地明白了死亡的突如其来和随时性,所以他预先将五十块钱压在枕头底下,随时等待着死亡的降临;另一方面,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使得他处于阴阳混界的状态中,这可以从他和那条同是福贵的老牛的对话中看出。
其次,这种生死无常的边缘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消解了生与死之间一贯的对立性。
因为这种生死无常的状态归根结底是由命运的无常决定的,在巨大的命运苦难面前,生与死只不过是承载生命的两种不同的形式而已。
也正因此,生与死在余华笔下成了一种自然交替现象,就像白昼和黑夜一样,正如作品的结尾写道:“我看到广阔的大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审美与人生》课程考核论文
报名序号____ 周一班西南大学2012—2013学年度1期通选课《审美与人生》课程考核论文题目:音乐是充实人生的精神粮食姓名田小波学号 222011308011183年级 2011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学院文学院2012年11 月18 日音乐是充实人生的精神粮食摘要: 在现代社会, 音乐审美对于陶冶情操, 提高文化素质, 提升人的精神, 增强人的修养, 通达更高的人生境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一直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心声,人类从原始社会起就有了对音乐的追求,孔子更是说过:“闻齐音,三月不知肉味。
”可见音乐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做着,感觉就是在永远不停地跑步一样,闲不下来。
这时候,我们说来听两首音乐,想来那感觉一定是很舒适吧!关键词: 音乐审美人生境界心灵享受人生境界理论是中国哲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 历代思想家都有精彩的论述, 在现代化的今天, 人生境界理论依然具有广泛的影响。
叶朗说: “人生都是有限的, 但同样是有限的人生,每个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 这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就构成了每个人的精神境界”。
蒙培元认为, 境界必然与人的心灵相关, 是精神状态或心灵的存在方式, 是心灵存在经过自我提升所达到的一种境地和界域。
冯友兰说: “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 可有不同。
因此, 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 亦有不同。
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 因此, 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 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
这些分析的角度尽管不同, 但都可以看出, 境界是与人的心灵和精神紧密相关的。
人生境界, 主要是指人生的意义世界, 或者说精神境界, 就是人对于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进行体悟而达到的觉悟。
冯友兰区分出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其中天地境界最高, 阐释为审美境界。
可见,以审美活动为目的, 就会创造出崇高的人生境界。
审美与人生论文
报名序号:55周---五--班西南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通选课《审美与人生》课程考核论文题目:审美可以完善人生价值追求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学院2011年 11 月 25 日审美可以完善人生价值追求摘要:人生有无意思的判断标准在于自我创造性价值的能否实现。
主观自我对人生进行有无意思的价值判定,进而在积极意义上实现自我创造性价值追求。
价值追求与实现为人生有意思的认定提供了条件,而人生有意思的认定又作为基础促成价值追求与实现。
关键词:人生价值;审美;追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试想人如果生活在一个没有美的环境中,那将会多么痛苦。
也正是审美需求,促使人,哪怕是在原始时代,去追求美,创造艺术。
审美需求是与人生的求知欲,功利欲相并列的。
生活中,如果只拥有了知识,拥有了金钱,那么这种生活还是不完善的,生存本质地要求在真,善,知识与意志等样式之外表达自己,确证自己,故而,爱美,是人的生存对自己不仅作为一个与它物相对的生命,而且作为一个自为的存在的确证与表达。
人的一生是追寻美的人生,而具审美的人生是诗意境界,达到人格的和谐完满。
一:何为审美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源自人的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它包括对世界与对自身的一种理解,也包括对某种行为方式的认同。
美学从广义上说,不仅是对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内涵的丰富多彩现象的思考,同时也包容在生存方式中,因为审美活动本身就实践,体现着美。
审美活动更直接指明了审美现象中主体方面的状况,因为在审美中,主体是动态的,是实践的,同时也是生存性的。
审美的目的就是需求的实现,审美的目的就是审美境界,审美活动一旦发生,由于其性质所致,它必然向审美境界发展,审美的活动是在对象之中的活动,是主、客合一的活动。
另外,如果对审美经验具体分析,可看出审美是主体的自我超越,是对对象的投入,在理论上,这种超越与投入,就是审美活动与实践的本质的内涵。
主体以一个个体,一个与对象相对而立的“我”出现,这种情况,与对象分为现象与实体、材料与实体、材料与形式,意义与基质的情况共生,它和对象合为一体,共同进入一种非功利的状态,当进入这种境界时,可以说人在“美”之中。
审美与人生论文五千字
审美与人生课程考核论文审美教育对个体人文品质养成的重要性(一)审美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两大类,二者不可分割。
在一切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
因为审美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审美过程需要想象和创造,想象和创造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
形象思维可以突破某些条件的约束,解放思维。
对这一点有深刻认识的首先不是艺术家,而是科学家。
钱XX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对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
钱学森认为,正因为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能够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钱学森认为形象思维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太重要了,如果缺少它,就不可能在科学上取得重要成就。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和领会美”。
感知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审美素质的核心。
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有好的教育。
(二)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教育不能够离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作为纽带,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艺术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少了,疏远了,淡漠了。
而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很严重的缺憾。
所以,培养学生健康和丰富的感情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
实践表明,学校艺术教育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第一,通过艺术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了解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净化心灵,塑造完善的人格;第二,通过欣赏表演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艺术教育能以其特有的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审美与人生境界论文
审美与人生境界论文摘要:在追求人生目标时,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进入了大我的境界,超越了独立的小我,是把握了生活的真谛,是自我与世界的合一,体会到了世界万物的滋养,把握到世界化生之“道”的境界。
这种境界,便回到了生存本身,是真,善,美合一的境界。
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
人生境界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实践是具有指引的作用。
人的一生是追求美的一生,一个有着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门,芜没于空山矣。
”美不是天生存在的,美离不开追求美的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是带有创造性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类,正是拥有对审美的需求,才促使人类去追求美,创造艺术。
生活中,仅仅拥有金钱和知识的人生,并不是完美的人生,真正完美的人生是蕴含真、善、美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追求美的一生,一个有着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
美与美感的社会性美,不仅仅是单纯的美。
美,包含狭义的美和广义的美。
狭义的美,是一种单纯和谐的美,完整的美;而广义的美,是包括一切审美对象,有优美的,也包含丑陋的、荒诞的、忧郁的崇高的等各种涵盖所有审美对象的审美形态。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美不是天生就存在的,美离不开追求美的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是带有创造性的。
美并不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在不同的人面前,同一个事物也会显示成为不同的景象,从而呈现不同的美感,同时美也是社会的,历史存在性的,在不同的时期、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也会呈现不同的美。
美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一个客观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它的感性存在的特有的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
朱光潜在《论美》中写道,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朱光潜也在《诗论》中说:“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闻胡笳暮角则黯然神伤;就另一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心情千变万化,风景也随之千变万化,惜别时蜡烛似乎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
以审美和人生为话题的作文
以审美和人生为话题的作文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审美似乎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谈论美,却很少真正去思考审美对于我们人生的深刻意义。
审美,其实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鉴赏,也不是那些只存在于博物馆和画廊里的名贵作品。
它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又不可或缺。
它是我们对一朵花绽放瞬间的惊叹,是我们对街头艺人悠扬歌声的陶醉,是我们对夕阳西下那一抹余晖的留恋。
记得有一次,我独自一人去了一个小镇旅行。
那个小镇并不出名,没有繁华的商业街,也没有热闹的旅游景点,但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宁静和美丽。
我沿着小镇的青石街道漫步,两旁是古朴的木质房屋,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有些房屋的门窗已经褪色,却依然散发着一种古朴的韵味。
突然,我看到了一扇窗户,窗户上挂着一块淡蓝色的窗帘,微风拂过,窗帘轻轻飘动。
那一瞬间,我被那扇窗户吸引住了,它就像是一幅画,一幅简单却又充满诗意的画。
我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个小广场。
广场上有几个孩子在玩耍,他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在广场的一角,有一位老人正在卖自己编织的手工艺品。
那些手工艺品并不精致,甚至有些粗糙,但每一个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我拿起一个用草编织的小蚂蚱,细细端详着。
老人笑着对我说:“小姑娘,这蚂蚱虽然比不上城里卖的那些漂亮玩具,但也是我用心编的。
”我看着老人那双充满皱纹却又无比温暖的手,心里涌起一股感动。
在他眼里,这些看似平凡的手工艺品就是美的,因为它们承载着他的心血和对生活的热爱。
离开广场后,我走进了一家小咖啡店。
店里的装修很简单,几张木质的桌椅,一面墙上挂着一些老照片。
我点了一杯咖啡,坐在窗边静静地品味着。
这时,窗外下起了小雨,雨滴打在窗户上,形成了一道道水痕。
我看着窗外的雨景,突然觉得这一刻无比美好。
咖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雨滴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而我则是这场音乐会唯一的听众。
在这个小镇的一天,让我对审美有了新的认识。
美,并不在于事物的外表有多么华丽,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用心去感受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
以审美和人生为话题的作文
以审美和人生为话题的作文
嘿,你们知道吗?我呀,前几天去逛街的时候遇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那天我溜达在步行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突然就被一家服装店吸引住了。
我走进去,里面的衣服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啊!有特别夸张的那种大印花裙子,还有超级简约的纯色衬衫。
我就在那东摸摸西看看,这时候,我看到了一件衣服,那颜色,简直就像是把彩虹给揉碎了染上去的一样,特别鲜艳夺目。
我就拿着那件衣服在身上比划,旁边一个阿姨看了看,撇撇嘴说:“哎呀,这颜色也太花哨了,谁会穿这个呀!”我一听,嘿,我就不服气了,我就觉得这颜色好看呀,多有活力呀!然后我就穿着那件衣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越看越喜欢。
我心里想,审美这东西还真是因人而异啊,有人觉得丑的,在我这说不定就是宝贝呢!
这让我想到了人生不也是这样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喜好,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标准。
就像有些人喜欢安静平淡的生活,有些人就喜欢热热闹闹充满挑战的日子。
我们不能说谁的人生就一定是好的,谁的就一定是不好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那就是最美的人生。
从那次逛街之后啊,我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按照自己的审美和喜好去过日子,不要被别人的眼光和看法所左右。
审美无标准,人生各有味呀!哈哈!。
审美与人生论文
日常生活的美摘要:在现代社会,工作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摩擦日益增多,人们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随之,物质生活逐渐被人们看重,从而忘却了如何停下脚步,静下心来聆听、体验日常生活的美,导致心灵长期受到压抑而备受困扰。
美的生活,往往与人的进步、幸福、乐观连接到一起。
树立正确的审美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创造和体验美的事与物,随后就会个人会慢慢发现生活的乐趣和生活的意义,也会变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同时会珍爱生命和有动力地活下去。
关键词:审美美幸福日常生活审美的前提是要先认识“审”与“美”这个概念。
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包括客观和主观存在的事物。
李玉悌老师曾说“美的本质源于人自己的本质,是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观照”,这句话我尤为赞同。
从而,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审美需要具备的条件有三点:第一,阻断认知和实用的需要;第二,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实践经历;第三,有一定的天赋和后天的学养。
接下来主要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个方面来论述。
自然美所谓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能为人所欣赏和观照,从而是人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自然美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形式,以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自然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从形态整体的空间感、运动感、生命感给人以综合的无比丰富的审美感受。
依然记得李玉悌老师的博客“花好月圆因人在”的一张荒野中的老柿树图片。
图片中的老柿树单身只影,荒芜的环境促成了他消瘦的“身影”,黝黑的“皮肤”,但是从它那坚韧的树枝,而且又站得如此挺立,我感觉到它在向恶劣的环境顽强的抗争,不甘于寂寞,不想黑暗低头。
同时,我仿佛听到它对春天,对水源,对生命的召唤。
审美与人生课程论文
自然美的美育效应摘要: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人都有体验和感受。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不少学者对美这一主题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索。
本论文从自然美的角度出发,探索其范畴、特征等,从而发现它与美育的联系,以及对人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自然美,美育,作用一、绪论美,是一个辉煌夺目的字眼。
它屹立万世,激荡着世代人的心灵。
人类天性爱美。
热爱美、欣赏美,让世界更加美丽,让自己的心灵和外表都更加美好,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
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艺术是美的。
中国山水泼墨画狂放不羁,尽显豪迈之气;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收放自如,让人为之震撼;舞台上灯光璀璨,映照出舞者的婀娜多姿。
建筑和园林是美的,中国古典宫殿于中轴线之上呈现一派雄浑肃穆的气势;江南庭院林木掩映、虚实相间,使人赏心悦目兴味无穷。
自然也是美的。
当你登上高山之巅,遥望鲜红的朝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当你漫步森林之中,所见皆是绿意,所嗅皆是清新;当你泛舟在平湖之畔,月光洒满湖上,清风带走你的情思。
这些场景,无一不使人心旷神怡充满向往。
但自然美远远不止于此,它对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体验人生、1激发情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作用。
自然如同严厉而又慈爱的母亲,给我们以美的教育,使我们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和丰富的思想启迪,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由此可见,自然美的美育对我们人类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值得我们重视并深入探讨的美学课题。
二、关于美1、美的定义在谈到概念时,人们总希望能简明扼要地回答美是什么或什么是美,使自己能不费多少力气就可以理解美、运用美。
然而这是做不到的。
2500年前,学识渊博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同论辩家大希庇阿斯争论“美是什么”,到最后,苏格拉底只长叹一声说:“我得到了一个益处,那就是更清楚地了解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美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从古至今有千百个答案,却没有一个能被美学界普遍接受。
不过,有的定义影响比较大,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学派,例如“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审美的人生态度作文
审美的人生态度作文
生活嘛,就像一幅大画布,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画卷的画家。
说到审美,那可不是只有艺术大师才玩得转的,咱们普通人也能用
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活得有滋有味。
你知道吗?有些人一提到审美,就想到那些高大上的美术馆、
艺术展。
其实,审美就在咱们生活的点滴里。
就像早晨起床,看到
窗外那缕阳光洒在树叶上,金黄金黄的,美极了。
这不就是一种审
美吗?不用跑到美术馆,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再说说穿衣打扮吧。
有些人觉得时尚就是跟风,流行什么穿什么。
但真正的审美,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穿出自己的味道。
就
像那些经典款的衣服,虽然简单,但穿在身上就是那么有味道,这
就是审美的力量。
还有啊,吃东西也能体现审美。
不是只有那些米其林餐厅的菜
肴才算是美食,有时候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或者一个刚出炉的面包,都能让人心满意足。
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美味,也是生活审美的一部分。
说到旅行,那更是审美的大舞台了。
有些人喜欢去繁华的都市,感受那里的快节奏和现代化;有些人则偏爱山水之间,享受那份宁
静和淡泊。
不管哪种选择,都是对生活美的一种追求和表达。
所以啊,审美的人生态度,其实就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审美与人生论文
西南大学2014-2015学年度2期通选课《审美与人生》课程考核论文题目: 审美也是人的生存力姓名张宁学号 222014303240064年级 2014级专业经济学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5年 6 月 4日论审美也是人的生存力摘要: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实力不断提高的21世纪里,生存力已经成为个人、国家乃至全社会无法忽视的一项重要能力。
“如何生存下去”是自这个世界诞生以来人类一直关心的问题,并且,千百年来,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历史如何演变,生存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理想。
生存力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富足、科技上的先进、军事上的强大,更体现在个人和民族的审美能力上。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正确的审美观、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而又不脱离真理、实际的审美能力,他就无法发现并欣赏这个世界的美,无法辨别善恶美丑,无法提出特立独行的发展观点,无法汲取别人的优点改进自身的缺点,无法改革创新……那么他也不足以有能力生存于这个日新月异而又不断发展的时代里.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因此,审美也是人的生存力.关键词:审美;生存理想;生存意义;生存力及发展一、何为审美要想知道何为审美,就必须先明确美的含义。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但是,认为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不准确,不应该是”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只应该是其中的一部份事物。
所以,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
理解了美之后,我们再来理解审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
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审美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审美与人生论文
报名序号周班西南大学2012—2013学年度1期通选课《审美与人生》课程考核论文题目:美与人生做伴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学院年月日审美与人生做伴摘要: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就是实践活动,审美乃是这种实践活动的一种形态,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深深扎根在我们的人生实践之中。
审美活动本身就起源于我们的生存之中,审美就是一种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由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
从大的方面讲,审美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
从小的方面看,审美活动有助于个人超越现实的有限性,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
人们需要借审美活动来帮助我们摆脱有限性,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精神自由和享受。
关键词:审美人生实践精神享受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一切。
人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一切。
这可以说是至理名言,是金科玉律。
要美不要丑,也必将是人生的价值尺度!①奥地利哲学家马丁·布伯有一句名言:“一切真实的生活乃是相遇”。
诚然,幸福会与我们相遇,在它的面前,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感悟美,去感悟诗意。
可是,苦难并没有因此而退隐。
其实,我们向来就不缺乏逃避的态度。
面对苦难,我们可以瞒,可以骗,但我们终究无法抹杀苦难的存在。
于是有人悲观的说:苦难就是审美的埋葬者。
说这样话的人,我们只能遗憾的说他尚未明白什么是审美的人生……尼采告诉我们,如若人生是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完他,不辜负梦的情致和乐趣;如果人生是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完他,不浪费悲剧的壮丽与快慰!审美的人生需要抗争,对自己的苦难需要抗争,对别人的也是。
勇敢的人应该敢于诅咒现实的黑暗。
人生若是梦,就活出梦的滋味,在梦里陶醉;亦或是悲剧,是悲剧就将这悲剧演得壮丽。
在生活的基调上奏出绚丽的乐章,是生命之乐和谐而惊异的所在。
美,无处不在,它存在于大千世界的各个领域。
在美丽神奇的自然中,在热烈沸腾的社会生活中,在绚丽多彩的艺术领域中,无处不存在着美,我们生活在美的世界。
浅议审美人生观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论文内容提要: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
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
在把人生当作审美现象的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
同时,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强调在酒神艺术的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痛苦,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关键词:审美悲剧酒神精神尼采在本体论上强调世界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所构成的无意义的生成,由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由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的生成世界所导致的人生的悲剧性,便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核心。
著名尼采研究专家乌苏拉·施耐德在《尼采幸福哲学的基本特点》一书中写到:“尼采的哲学道路是由把世界理解为一种痛苦的解释,由对这样一个痛苦世界的正当性的探讨以及如何摆脱这个痛苦世界,即对…永恒化‟和…世界美化‟的探索所规定的。
一再被强调而且当然强调得很有道理的基本思想──上帝死了、超人、末人、强力意志、永恒轮回──仅仅标志着上述探讨世界及其拯救的道路的各个阶段。
”①实际上,尼采的以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的酒神精神,由于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同时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美的人生态度。
酒神精神的悲剧人生观以正视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以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为目标,而这其中贯穿的则是对人生悲剧性的审美观照。
尼采自身对人生悲剧性的敏感和他从叔本华那里所感悟到的人生痛苦之悲切性,使他不得不寻求人生拯救之药方。
科学的冷漠和道德的说教都无法让人真正从痛苦中解脱,而唯一能使人从痛苦的世界中解救出来的只有幻想。
艺术和宗教都起源于幻想,但是,宗教的历史证明,它不仅没有帮助人类从痛苦中解放出来,相反却比政治机器和道德观念更强有力地形成了对人的本能的束缚,造成了人之生命被弱化、被毒害的新的痛苦。
于是,尼采便在审美领域寻求人生的出路,寻求摆脱痛苦、战胜人生悲剧性的途径。
审美与人生论文
西南大学2009—2010学年度2 期通选课《审美与人生》课程考核论文题目:谈谈日常生活的美姓名:钟保浩学号:1218年级:2008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学院:文学院2009年 7 月 24 日谈谈日常生活的美钟保浩(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摘要: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强调物质,因为大部分人看来,这才是最实在的追求。
在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提升的今天,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下,审美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异,其中之一就是审美转向了日常生活之中。
本文通过对“审美文化”、“日常生活”、等概念的辨析,以及对它们在当下审美文化中的表现的描述与分析,揭示出审美借助现代、后现代文化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及其欲望,在其中发现美、创造美,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它唤醒的或者参与的日常生活会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会使人更加愿意生活,更加愿意在生活中看见、创造并体验审美的快乐。
关键词:审美文化日常生活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当然,审美不不等于艺术美的再现,但艺术属于审美的范畴,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叔本华则说过类似“人生就是欲望,得不到的时候就痛苦,得到之后就无聊。
”这样的话。
人的一生就是为了生活,所以我把他们二人的观点总结了一下——生活中的美由欲望中而来。
乍一看,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观点,我并非要倡导欲望至上,而是希望能给欲望一词下一个有度的、纯洁的定义——当我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审美的时候就可以实现。
一、审美文化的时代性审美文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飞速发展、资本无孔不入相适应,与人的生活的相对富裕、审美情趣的个性化和丰富相配套,以多元、瞬时,以商品、技术展示自己的风采。
今天的一切都已是过去,明天将要到来的难以预料,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成了审美文化的最明显的表现。
事实上,这里的“审美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具有多义的概念,所指的是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泛审美状态,直接一些说,则是艺术活动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们的作为,也包括非艺术家们的作为,艺术不再只是在剧院、画展、文学刊物等传统意义的艺术平台上发生,也发生在街道、T 型舞台、电视选秀、日常生活等情境中。
审美与人生的关系作文
审美与人生的关系作文
《审美与人生那点事》
哎呀呀,要说审美和人生的关系,那可太有意思啦!就拿我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儿来说吧。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逛街,看到一家服装店门口摆着一件超级花哨的衣服,那颜色,红的绿的黄的紫的全混一块儿啦,还有那图案,大花朵小花朵密密麻麻的。
我朋友看到立马就说:“哇,这衣服好独特啊,肯定穿起来很潮。
”可我一看,哎呀妈呀,这啥呀,乱七八糟的,我真欣赏不来。
但朋友就是喜欢,还试穿上了,在镜子前扭来扭去的,觉得自己美极了。
我呢,就在旁边看着直摇头。
等朋友买完这件衣服,我们继续逛。
后面逛到一家风格比较简约的店,我看中了一件白色的衬衫,简简单单的,没有太多复杂的设计,但是看着就是特别舒服。
我穿上后,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
朋友却觉得太普通了,没啥亮点。
你瞧,这就是审美不同呀。
就像这人生一样,每个人的审美决定了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会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审美影响着我们的穿着打扮、居住环境、兴趣爱好等等好多方面呢。
有的人喜欢热闹绚烂的生活,就
像那件花哨的衣服;而有的人喜欢平淡简约的生活,就像那件白衬衫。
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各自的喜好不同罢了。
我觉得吧,不管你的审美是怎样的,只要能让自己开心,让自己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够啦。
审美其实就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呀,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所以呀,让我们好好享受自己的审美,过出自己独特的人生吧!嘿嘿!。
审美与人生1000字
审美与人生1000字审美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人们的审美观念是由社会、文化和个人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人们的经验和认识不断改变和发展。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一种本能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的。
审美不仅是一种欣赏,更是一种态度,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审美的欣赏能力是一个人生的基本素质,它能让我们走进艺术的殿堂,体验到一种愉悦和美好的感觉。
艺术是人类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作,传达着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满足和启迪。
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形式和技巧上,更在于其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意义。
审美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上,它还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着美好的事物,如美食、美景、美容等等。
这些美好的事物给我们带来了愉悦和享受,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审美与人生密不可分,它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具有良好审美能力的人,不仅能欣赏到美的事物,更能从中汲取到一种启迪和养分,使自己的心灵更加丰盈和充实。
审美能力还能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被琐碎的事物所包围,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我们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审美能力,甚至可能失去对美的敏感和感受。
因此,我们需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寻找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让美好的事物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审美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态度和习惯。
审美是一种能力和态度,它与我们的人生密不可分。
我们需要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保持积极的心态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让美好的事物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审美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态度和习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滋养,使自己的心灵更加充实和丰盈。
审美眼光 人生之道作文
审美眼光人生之道作文
咱们聊聊审美眼光这事儿吧,这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更是咱
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灯。
你看,有的人看到一幅画,就觉得哎呀真
好看,颜色搭得真舒服;有的人呢,却能看出画家的心境,看出画
里的故事。
这就是审美眼光的差异。
其实啊,审美眼光就像咱们的口味一样,有的人喜欢甜的,有
的人喜欢辣的。
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个人喜好不同而已。
就像有些
人觉得穿个花哨的衣服就是时尚,但有些人却觉得简约大方才是真
时尚。
所以啊,审美眼光这事儿,得靠自己去摸索,去尝试,才能
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咱们再来说说,审美眼光对人生的影响。
你知道吗?有时候,
一个小小的审美选择,就能改变咱们的人生轨迹。
比如,你选了一
个专业,可能是因为你觉得这个专业有意思,有美感。
然后你就投
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最后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这就是审美眼光带来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2016—2017学年度2学期通选课《审美与人生》课程考核论文题目:美与人生做伴姓名:***学号: ***************年级: 2014级专业:英语(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6年12月3日美与人生作伴【摘要】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从小到大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和美作伴。
可生活中的美究竟是怎样的表现形式?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美好?他们对我们的人生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本篇文章将会详细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词】美、人生、观察、精神素质从小到大,我相信无数人见过无数种不同形式的美。
你还记得这份美是怎样的吗?你还记得你是怎样观察到它的吗?你还记得它曾对你起到过任何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吗?毫无疑问,在我们的人生中,美无处不在,时刻与我们作伴。
今天,就让我们来系统地讨论一下生活中美的形式和它对人生的作用。
什么是美?翻开字典,对“美”字的释义跃然纸上,光是基本释义就多达十二三条,更是涉及到了名、形、动等多个词性。
取几个最通俗常用的来说:指味、色、声、态的好;外表美:外貌长得好看;素质优良(指才德或品质的好);美学的基本范畴和中心问题。
这样的四个释义应该是最常见常用的美了。
虽然这个字释义繁多,可是几乎每一条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使人身心愉悦。
大家不妨通过我以下的论述,思考一下是否如此。
说这第一个意思:指味、色、声、态的好,非常的直观明了,我认为即主要是物体给人观感上的舒适愉悦,之所以强调物体,是因为后文会专门提到“外表美”,因此在此专门将物体与人的美区别开来。
以艺术作品中的美术作品举例子,在我看来,诸如此类的美术作品的美,需从构图、色彩、光影等多个角度进行赏析。
其中关于这些要素赏析的学术作品其实多如牛毛,作者旨在通过他们的文章向读者传达类似于怎样的配色、深浅过渡是最美的观点。
我们当然可以参考借鉴学习,可不代表我们需当完全接受并认同作者的观点。
基于油画/水粉画的基本知识和美学理念,我们完全可以有自己对这两幅画的见解。
说起“态”,我们不免会想到古今中外众多优秀的雕塑作品,尤其是人像,每一个的姿态都各有不同却又能为观赏者带来美的感受。
而其实除了艺术方面,美还非常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对事物的评价中,像味与色就是检验一道中国菜是否是好菜的其中两个重要标准,“色,香,味俱全”相信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一句话。
第二点,说到“外表美”应该是许多人感兴趣的部分。
中国崇尚“古典美”是五官柔和标致,曲线柔美,气质内敛,姿态端庄;而西方人崇尚的美却是五官深邃立体,曲线妖娆,气质奔放,热情大方。
两者中我可以说是没有特别的偏好,只是觉得若一个人的五官身材端正匀称,穿着打扮舒适得体便是美了。
美不仅仅是女性独有的,男性也可拥有美。
女生若是能着一点精致的妆容,男生能管理好自己的发型眉毛与胡须,再加上些许有技巧的穿衣搭配,那便更是美上加美了。
第三点是所谓的品德美,很多人在夸人美时,其实往往不是在夸他品行好,这意味着其实品德好也是美这一点含义已经在人们的印象中慢慢淡化了。
屈原在《离骚》中称有德行有才华之人为“美人”,这个称谓让我印象深刻。
的确,美不该只浮于表面,更应沉淀在内心。
与这样的人相处起来会觉得轻松自在,并且时时刻刻感觉到自己在吸收营养,受到正面的影响,仿佛浸润在美里。
由一个人的谈吐见识、德行举止判断去判断他是不是一个“美人”,应是新社会最应向大众传达的审美标准。
第四点,美学范畴上的基本范畴及中心问题,似乎已经深奥起来了。
但其实这样一个深奥的科学的观点时时刻刻被我们运用在日常审美观赏中。
美学学科领域讨论的“美”不限于狭义的美(优美),而是广义的美,它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态。
而且,美是一个综合主观形态和客观感受的概念,换句话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一方面客观的事物的协调,统一等特质被我们的感觉器官感知到。
因为在内心中产生美的体验和认识。
这一点其实在我文章开头就已经提到了。
美学范畴中的美更加的广义,不仅仅是对象的广义,更是我们评价体系的广义。
这个学科中的美似乎深奥难懂,而我认为,和谐即为美。
评价的队形可以不是典型的“优美”,在世俗的标准中,它可以“奇形怪状”,甚至可以“丑陋难耐”,但只要对象与它存在客观环境和谐共处,舒适共生,就是大美。
其实对于“美”的定义和理解,我还可以有很多。
但我始终觉得,和谐舒适,以德为先便是美。
而这一点,也是我认为美与人生联系最紧密,最能对人生起到积极作用的一点。
美对人生的作用是?美和审美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享受,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
人的审美意识不是先天的天赋能力,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在改造社会中人的感觉、审美的感受也随之而确证。
人的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对美的事物或艺术的欣赏和鉴别的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审美判断、审美理想。
由于一个人的实践经验不同,修养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审美能力上存在差异,这里还有生活条件、阶级地位、民族状况、道德、宗教、政治观点影响和制约。
所以其实可以看出美及审美对人生的作用并不完全是积极的,它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选择,可以是积极亦可以是消极。
比如说性格阴暗面较多的人,可能会觉得污秽的事物更适合他们的审美观;而性格偏向光明的人,大概更喜欢纯洁的事物,觉得污秽的东西看了很恶心。
当然,也不乏一些自命清高实际上对事情看法比较片面的人。
某些人把屠害别的生物当作乐趣,这就是一种负面的审美。
一个人对于美的认识和其审美水平极容易影响其人生态度。
举个例子,往往喜欢冷色调的人性格上更冷静理智,而偏爱暖色调的人却往往更活泼热情。
审美能力很多是决定于这个人的生活方式,他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家庭,但是也是可以后天的培养的。
审美能力高的人对于制作和欣赏艺术作品会有更多的见解,更深的领会和想象。
相反那些低级趣味的人,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很多有看不懂,不理解的感觉,甚至贬低唾骂,这些都是很不好的表象。
审美能力高的人对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有意义的,因为在他们看待生活的时候能有更有趣的方式,对生活中的琐碎也有平和的态度,对问题也有多方面的观点帮助他们去理解,这样的时候人将变的更加平静,脱离了很多愚昧的烦恼和不必要的抱怨。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审美水平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包括了他的审美标准、审美对象、审美目的等等,而这句话大概表述了人的审美目的地变化。
最开始接触美时,人们只是觉得这样美好的东西使人心情愉悦,所以想要多多地欣赏;越到后来,人们对美的操控会越高,这就意味着,人们会下意识地通过接触美欣赏美而提高自身的不足。
所以,通过多看多经历多感受艺术审美,一个人从情趣到眼界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因为审美行为在于内心的体悟,是一种可以深深挖掘与培养人潜力与内在修养的行为。
因此可以得出,美与审美行为时可以对人的精神素质、眼界情趣起到积极作用的。
所以其实系统化的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国民那个的欣赏水平与日常情趣,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非常有帮助,更是有助于提高国民人文素养。
现当代我国的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成绩,还大力提倡“美育”。
所谓“美育”,是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提出的重要学说。
他在以书信体写成的《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一书,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美育的必要性和美育的意义,被后人称之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并以此作为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理论体系的标志。
而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大力提倡美育。
蔡元培将宗教与美育进行对比,认为宗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因此,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若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
”在蔡元培看来,以美育代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以美育代宗教”是我国近代美学发展的一大思潮,早在王国维先生《去毒篇》一文便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也。
”可见蔡元培先生及王国维先生的“美育”的坚决支持。
而现当代的“美育”,即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美育主要包括艺术美、自然美、技术美、旅游美。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显现。
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
”人类源于自然,对自然总是有一种恋母情结,因此会深深地迷恋着自然的美好。
人类从最开始对美的思考来自于自然,许多对美的标准的界定也是大自然长期演变形成的自然而然的惯性标准。
我们要认识大自然,就必须要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要了解大自然,就需要发掘大自然的美;要开发大自然,就需得运用大自然的美。
技术美是人类活动的精神结晶,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
在这里,美是与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是以有用性为前提的。
一把木椅,如果不符合使用的目的,坐着不舒适,即使装饰的再华丽,看起来也是不美的。
中国传统艺人有一句行话,叫“艺中有技,艺不同技”,这句话非常明显地显示出了古代中国手工艺人对美的观点,这里的美带有强烈的功能性。
最后一个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出来的一种美及美感,是以旅游过程的活动为基础的。
那么,审美及美育究竟对人生有何作用呢?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审美与美育当然也会受到社会性质的影响。
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大众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
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
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众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
它能丰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大众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鼓舞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发向上。
“美育”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
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帮助大众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美育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