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分类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包括:
1.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要通过讲解、示范等手段进行教学。
2. 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以讨论、实践为主,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3.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和实践。
4. 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合作学习模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6. 个性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7. 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情境模拟、实践操作等方式,让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
这些教学模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课程和学生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论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论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阶段,音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基本技能和欣赏能力。
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初中音乐教学的模式与方法论。
一、教学模式1.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教授古典音乐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应时期的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2.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音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音乐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找到答案。
3.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教授合唱曲目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讨论、练习,最后进行汇报演出。
二、教学方法1.聆听法:通过让学生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实践法: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表现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歌手大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3.游戏法:将音乐教学融入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音乐问答、接龙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
三、教学策略1.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对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对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加强基础训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通过定期举办音乐会、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他们的自我成就感。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选择在教学教案的编写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的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对教学教案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选择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方法。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常见的教学模式有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
在选择教学模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1. 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适用于教师对知识进行阐述和讲解的情况。
在讲授法中,教师可以采用直接讲述、示范演示、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如理论知识的学习。
2. 讨论法讨论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在讨论法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学习任务。
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互相评价,促进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拟的案例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例,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并培养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在教学教案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1. 演示法演示法是通过展示实物、操作过程或演示实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指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和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几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几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一)过程启发式教学法过程启发式教学法是针对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提出来的,在对传统的启发式教学的研究中,笔者发现,这种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结果为中心的启发。
这种启发法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问题,教师头脑中先有了一个结果(答案),然后通过所谓的启发式提问,提出一个个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向预设好的结果逼近,直到把这个结果问出来。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学生形成对教师提问的依赖,即教师向他提问他就会回答,离开教师的提问他就不会思考。
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呢?笔者认为,应该运用过程启发式的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的目标不应该是问出一个标准答案,而应该教学生学会思考,提问要指向思考过程和思考方法。
过程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实施步骤是:根据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所需要的高效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根据所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
这一方法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问题。
(二)元认知教学法元认知是对自己的思想观念的一种认识。
比如我现在解一道题,我用什么方法思考呢?是简便方法还是笨拙方法?这种针对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识,就是元认知。
因为元认知是针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元认知很大的功能就是能帮助人们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改进自己的思维活动,使自己的思维能更加科学、和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
进行元认知教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教给学生元认知的知识。
主要是关于怎样科学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2.积累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指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让他体验到,用原来的方法思考不好、不容易解决问题,而用现在学到的新的思维方法去思考会更好,更容易解决问题。
当学生有了这种体验以后,再遇到问题,他们就知道应该用简便方法去思考,不用笨拙方法。
设计教学教案的常用模式与分类
尊敬的读者,本文将为您介绍设计教学教案的常用模式与分类。
设计教学教案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一、教学模式分类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教案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 群体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学生主要是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确保知识的传递和效果的稳定性,但缺点在于学生参与度不高,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2. 个性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合作,展开问题解决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全面发展能力和团队精神等。
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教学费时费力,适用范围有限。
3. 案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递。
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通过分析、总结、解决问题等方式实现技能的培养。
这种模式具有教学效果优秀、操作性强等优点,但难以规范教学过程,对教师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二、教案分类1. 传统教学教案:这种教案模式在教师单向通知、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进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概述重点知识点和技能,学生通过听课和笔记等方式接受知识点和技能的传递。
这种教案模式难以刺激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容易导致学生的理解难度和学习兴趣度不高等问题。
2. 互联网教学教案:这种教案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实现。
学生不必跑到教室里听课,可以在家里、移动设备或者其他地方通过网络系统了解到各种教学信息和数码产品之间的流程。
这种教案模式适合于个性化教学和自主学习形式的学习者,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
但互联网教学是建立在高速稳定网络环境的基础之上,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3. 大型教育模式:这种教案模式具有规模大、教学效果好、质量可靠等特点。
大型教育教案重点在于将一系列教育资源和技术应用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分阶段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评价。
教学的方法有哪些种类
教学的方法有哪些种类教学方法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以下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参与程度以及教学手段的分类示范。
一、根据教学内容的分类:1.传授型教学:传授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角色,注重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常见的传授型教学方法有讲授、演示等。
2.探究型教学:探究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独立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与合作。
常见的探究型教学方法有问题导入、讨论、实验等。
3.合作型教学:合作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团队中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支持与合作。
常见的合作型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合作等。
二、根据学生参与程度的分类:1.个别教学:个别教学是指教师单独对学生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特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小组教学:小组教学是指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方式组成小组,进行集体学习和合作。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整体教学: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将所有学生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采取全体学生参与的方式,通过集中讲解、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强调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体验。
三、根据教学手段的分类:1.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角色和话语权,适合于需要系统性地介绍和讲解知识的情境。
2.实践法:实践法是指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从这义来看,教学模式至少具备以下特点:1.在一定理论指导下;2.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3.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教学模式: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
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
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都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的具体化,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联系: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策略其本身是灵活多样的,结构性显得不足,往往指向于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杜威学派“五步教学程序”布鲁纳“概念获得”布鲁姆等的“掌握学习”加涅“指导学习”(九段教学)罗杰斯“非指导性学习”我国的“传递-接受”教学我国的“引导-发现”教学情境-陶冶教学示范-模仿教学发现学习模式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通达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可操作性,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但是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形成和运用受到教学策略的影响.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而且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元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在外延上大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7.强化法总之,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的种类范文
教学模式的种类范文教学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采用的一种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的方式。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习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模式种类:1.直接教学模式:也称为讲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并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这种模式适用于知识传授和概念理解。
2.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学生置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3.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和项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扮演着引导和支持的角色。
4.探究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注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建构知识。
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更多地担任引导者的角色,提供探究的问题和资源,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观察、实验等活动。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倒置课堂模式:倒置课堂模式强调学生预习课堂内容,并将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和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程度。
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扮演着辅导和指导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这种模式适用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担任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案例并提供解决方案。
这种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
7.游戏化学习模式:游戏化学习模式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挑战和竞争来学习和巩固知识。
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担任规则制定者和游戏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xx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从这义来看,教学模式至少具备以下特点:1.在一定理论指导下;2.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3.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xx策略。
教学模式:xx学者xxxx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
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
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xx、媒体的总和。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xx都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的具体化,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联系: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策略其本身是灵活多样的,结构性显得不足,往往指向于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xx”xx学派“五步教学程序”xx“概念获得”xx等的“掌握学习”xx“指导学习”(九段教学)xx“非指导性学习”我国的“传递-接受”教学我国的“引导-发现”教学情境-xx教学示范-模仿教学发现学习模式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xx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教学策略与教学方xx教学方xx是xx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可操作性,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但是教学方xx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形成和运用受到教学策略的影响.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而且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元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在外延上大于教学方xx.教学方xx:我国常用的教学方xx1.讲授xx2.谈话xx3.讨论xx4.演示xx5.练习xx6.实验xx7.强化xx总之,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xx,再到教学实践,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分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的与联系?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分析学情,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简单来说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手段:是师生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教学手段可以是视听,也可以是实践活动,现在以多媒体为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1)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是以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支撑的,辅助教师进行教和学生进行学的一系列方法、步骤、程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引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所以教学模式是比较具有逻辑性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结构,指向的是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笼统的指导性的结构框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则比较细化具体与灵活,往往指向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可以指向具体的一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甚至是具体的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因此它们的选择与应用对于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从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选择与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的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具体方式和手段。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基于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等因素来确定。
例如,讲授法适用于知识传授,实验法适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等。
其次,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的组合和应用,是一种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教学方式。
常见的教学模式包括传统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等。
教学模式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科特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
例如,互动式教学模式适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等。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各有其特点。
教学方法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思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来确定,应兼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应与学科特点相匹配,提供符合学科特点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
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方法。
不同的学科对知识的要求和学习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来确定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教学模式。
再次,要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来支持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应用。
如利用多媒体教具、网络资源等,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模式及其种类
教学模式及其种类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者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特点,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组织形式。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及其种类:1.讲授模式:a.传统讲授法:教师主导,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
b.解释讲授法:教师通过解释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知识。
c.情景讲授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并理解知识。
2.互动模式:a.合作学习法: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
b.互动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思考,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c.问题导向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研究和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3.指导模式:a.示范指导法:教师通过示范和实践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技能和操作方法。
b.引导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c.个别辅导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要,对其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辅导。
4.探究模式:a.实验探究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和研究。
b.问题解决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解决方案等步骤,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c.发现式学习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掌握知识和技能。
5.综合模式:a.情境导向模式: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b.项目学习模式:学生通过设计和实施项目,整合各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能力。
c.模拟实践模式: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模拟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全面而合理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指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手段和策略。
一、教学模式1.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讲解、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的角色较为突出,学生的角色较为被动。
优点是信息传递较为直接,缺点是学生积极性较低,容易出现学生的知识理解不深入和无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情况。
2. 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教学方式。
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式教学模式: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项目研究等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信息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知识点、概念、原理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示范法:示范法是指教师通过示范和演示,向学生展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操作、解题步骤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操作技巧。
3. 讨论法:讨论法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交流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
4. 实验探究法:实验探究法是指教师通过设计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
5. 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从这义来看,教学模式至少具备以下特点:
1.在一定理论指导下;
2.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教学模式:
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类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第二类是个性教学模式。
第三类是合作教学模式。
第四类是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都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的具体化,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联系: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学策略其本身是灵活多样的,结构性显得不足,往往指向于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
教学策略有: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
杜威学派“五步教学程序”
布鲁纳“概念获得”
布鲁姆等的“掌握学习”
加涅“指导学习”(九段教学)
罗杰斯“非指导性学习”
我国的“传递-接受”教学
我国的“引导-发现”教学
情境-陶冶教学
示范-模仿教学
发现学习模式
抛锚式教学策略
随机通达式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策略
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与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在教学中引入问题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通过设计趣味性、实用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可以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小红家里有12只苹果,她给小明1/4,还剩下多少?”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数的用途,从而增强对知识的兴趣。
二、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通过游戏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认识时,可以设计一款名为“图形拼图”的游戏。
学生们可以根据拼图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分类、比较和拼接。
通过游戏的过程,学生能够加深对不同几何图形的理解。
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形式,使学生们通过相互协作和交流,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运算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共同的问题,并且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分数运算的理解。
四、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发现,通过提出问题和设置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时给学生一个问题:“通过一根细绳,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周长?”让学生们自由探索和思考,从而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并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总结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问题导入法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游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合作学习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探究式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一、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传授知识和灌输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和决策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和讲解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则通过听讲和记笔记来获取和掌握知识。
尽管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知识的传授,但它存在一些明显的限制和弊端。
首先,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该模式只重视知识的获取,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能力培养。
最后,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多样性并未充分考虑,无法满足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二、现代教学模式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现代教学模式则更注重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和主体性发展。
现代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究、实践和合作,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实现教育目标。
在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现代教学模式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项目,使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有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方法也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学模式中。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学段和教育目标进行选择。
在基础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例如,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仍然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来掌握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
然而,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现代教学模式更为有效。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针对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而设计的。
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并合理运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并阐述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1. 讲授模式讲授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师扮演主导角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模式适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概念的讲解,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这种模式缺乏互动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2. 互动模式互动模式是在讲授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环节。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或小组活动。
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然而,互动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管理困难、学生知识水平差异较大等。
3. 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
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通过合作来互相学习和提高。
合作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这种模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组织和指导。
4. 项目模式项目模式是指通过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来进行教学,学生需要在项目中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项目中扮演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
项目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项目模式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需要提供充分的支持和指导。
总的来说,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要求来选择。
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优缺点,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灵活运用。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多种教学模式,打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现代教育追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因此需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本文将讨论现代教育的几种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探讨其优势和应用。
一、项目制学习项目制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和实践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世界的项目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制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项目,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在团队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反转课堂反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它将课堂上的讲授内容转移到课后自主学习,而将原来的作业变成课堂上的讨论和实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多地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困难,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
通过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个性化教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如人工智能辅助教学,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资源。
四、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整合在一起,通过多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关系,培养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跨学科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五、远程教育远程教育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教学资源传递到不同地点和时间的学生,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
远程教育可以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同时,远程教育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资源和交流渠道,促进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分类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一)、什么是教学模式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模式方法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便于较好地解决问题。
模式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排除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抽取事物主要的、有特色的因素进行研究。
模式方法将事物的重要因素、关系、状态、过程突出地显示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实验、调查、模拟和理论分析。
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构型。
研究教育模式,有助于我们对复杂的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要的表述,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进行合理分类。
(二)、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与一定教学目标和任务相关的具体操作程序,它规定了教学参与者在教学任务中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角色的具体任务。
表2-4-4描述了在常用课堂教学方法中教师、学生的角色及学生的认知任表2-4-4常用教学方法中的角色及任务(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对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
一种比较直接的解释是阶段一方法结构说。
正如盖奇和伯利妠的模式图所示,教学过程是分阶段的而在每个教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的各教学阶段是相互联系的,他们的排列顺序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教师在各教学阶段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也有着内在联系的综合,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这就是教学模式。
对于这种阶段一方法结构说的解释,可以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教学观作例子。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儿童的认识来源于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认识的图式,人们总是用自己已经具有的图式去认识事物。
如果一个事物能纳入已有的图式,这就是同化;反之,如果一个事物不能纳入已有的图式,就需要调整改造已有的图式,这就是顺应或调节。
主体能再建客体,客体符合主体结构,这种状态,即是同化与顺应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分类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一)、什么是教学模式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模式方法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便于较好地解决问题。
模式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排除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抽取事物主要的、有特色的因素进行研究。
模式方法将事物的重要因素、关系、状态、过程突出地显示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实验、调查、模拟和理论分析。
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构型。
研究教育模式,有助于我们对复杂的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要的表述,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进行合理分类。
(二)、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与一定教学目标和任务相关的具体操作程序,它规定了教学参与者在教学任务中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角色的具体任务。
表2-4-4描述了在常用课堂教学方法中教师、学生的角色及学生的认知任表2-4-4常用教学方法中的角色及任务(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对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
一种比较直接的解释是阶段一方法结构说。
正如盖奇和伯利妠的模式图所示,教学过程是分阶段的而在每个教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的各教学阶段是相互联系的,他们的排列顺序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教师在各教学阶段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也有着内在联系的综合,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这就是教学模式。
对于这种阶段一方法结构说的解释,可以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教学观作例子。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儿童的认识来源于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认识的图式,人们总是用自己已经具有的图式去认识事物。
如果一个事物能纳入已有的图式,这就是同化;反之,如果一个事物不能纳入已有的图式,就需要调整改造已有的图式,这就是顺应或调节。
主体能再建客体,客体符合主体结构,这种状态,即是同化与顺应平衡。
皮亚杰将认识的形成分为4个阶段来阐述:(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演阶段;(3)具体运演阶段(4)形式运演阶段。
发生认识论所论述的4个认识阶段,当每个阶段中的同化与顺应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时,总对应着几个相应的教育模式。
这几种模式归纳为感知教育模式、游戏教育模式、具体教育模式、形式教育模式(表2- 4 — 5)。
表2-4-5二、教学模式的分类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因此,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必须是多样的。
由于教学实践依据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不同,教学实践的形式必然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关于教学模式的种类,国内外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分类。
教学模式的分类,可以从3个维度上进行:一是按照逻辑,从教育观的3个层次和教育理论的5个方面,应用探索性演绎法对教育模式进行分类研究;二是按照历史,按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顺序,应用探索性归纳法对教育模式进行分类研究;三是按照学科,从思维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综合科学角度,应用探索性演绎与探索性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对教育模式进行分类研究。
为加深对教学模式的理解,下面介绍其中两种对教育技术研究比较有用的分类方法。
(一)、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分类在教育技术界,近年来较多地引用乔以斯一威尔斯出.JooCe&M Weds)教学模式分类法。
乔以斯和威尔斯依据学习理论根源,将教学模式分为4个族美(family),表2- 4 — 6概括了这4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和相关的教学方法。
按照乔以斯和威尔斯的分法,我国近年出现的一些依据不同思想或理论而建立的教学模式有:依据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而建立的“结构一定向”教学模式;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而建立的“学导式”教学模式;依据课程论和教学过程理论而建立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依据认知心理学而建立的“四阶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等等。
(二)、基于教学论的教学模式分类教学论包括十分广泛的研究范围,其主体为两大部分,即教的理论和学的理论,教学论的核心必然涉及到教师与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发挥主体性。
由教学过程的重心偏向教的方面还是学的方面,可以引申出5种教学模式:问答模式(C1)、授课模式(C5)、自学模式(C3)、合作模式(C4)、研究模式(C5)。
教学论的5种模式是一个发展序列。
从C1到C5,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规律,教师的主导性逐渐减弱,体现了“教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
表2- 4 — 7列出了这5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其基本教育过程。
(三)、基于教育哲学的教学模式分类本书主编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个信息化教学模式分类框架,并且认为教学模式的差别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差别。
此分类框架本来是针对网络教育的跨文化问题而提出来的,但也可作研究教育模式的一般框架。
教学模式的文化差别可以从认识论与价值观两个维度来考察。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存在着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从价值观角度来看,同样存在着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体主义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英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的核心,在教育中表现为普遍采取个别化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个人间的竞争。
个别化CAI与这种价值观是完全吻合的。
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许多东方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在教言中表现为普遍采取集体化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发扬团体精神。
作者将价值观与认识论看作考察教育文化差别的两个基本变量,每个变量有两个不同的取值:价值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认识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
如果将它们自由组合,我们可以得到4大类不同的教育文化:(1)、个体主义一客观主义;(2)、个体主义一建构主义;(3)、集体主义一客观主义;(4)、集体主义一建构主义。
但这种分类只能反映几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因为变量的二值化造成了对立的分类,而文化系统之间的差别不等于对立。
因此我们将每一变量看作为一个连续体,在两端之间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值分布。
借用平面几何的方法,我们将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客观主义一建构主义当作描述各种不同教育文化差别的两个维度,于是我们得到如图2-4-5所示的关于教育文化的二维分类模型。
对于一种具体的教育文化来说,它可以处在这个平面的某一位置上。
这个分类模型还有助于刻画教育文化的变迁问题。
例如,美国的教育文化传统基本上是属于I 型的,现正在向II型迁移。
日本的教育文化是非常典型的III型文化,我国的教育文化就其本质来说也是偏向于m型文化的。
试想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你在一个地方如何教如何学,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直接影响。
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将世界连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于是各种教育文化在同一“虚拟空间”中遭遇,互相影响,有时甚至互相冲突,这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
如何对待教育文化之间的冲突?首先,现代人必须要有多文化意识,学会文化包容,懂得互相适应。
实际上,每一种教育文化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一般说来,带个人主义倾向的教育系统长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人创造性,但要防止其走向极端。
美国的教育文化是极端个人主义的,因此不时遭到许多学者的批评。
雷特曼(Reitman,1977)指出:“极端个人主义是一种阻碍学生走进就业市场的价值观。
将极端个人主义作为培养学生的理想价值观乃是现代美国学校文化滞后的一个例证。
”实际上,现在美国教育系统已开始重视集体主义教育,例如将阿波罗工3号飞船遇难脱险的事迹当作集体主义精神的成功范例,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而带集体主义倾向的教育系统长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创造能力.但要防止其过于僵化。
在集体主义根深蒂固的日本,已有一些教育理论家对极端的集体主义进行抨击,正在酝酿一场激烈的教育改革。
日本学者(Nishinisono,1991)则观点鲜明号召扫除过于划一和死板,建立个人主义的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对教育系统的各方面进行彻底的检讨。
我国的教育系统从其根本属性来说应该是属于集体主义的,但现在出现了异化现象,变成了形式上的集体主义,实质上充满了个人竞争,在中学教育中这种现象更显突出,这是值得我国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从客观主义一建构主义维度来认识教学模式的文化取向问题。
带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模式一般说来适合于“良构”(well-structured)领域中基础知识的学学习结果是能够“收敛”的(学生很容易达成共识),但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通常表现为“近迁移”,并且因其采取直接传递的教学形式,通常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带建构主义倾向的教学系统比较适合于“劣构"(il-structured)领域和高级知识的学习,其学习结果往往是(学生不易达成共识),但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通常表现为“远迁移”,并且因其大多采取发现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形式,一般说来耗时较多,其意义是注重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实际效果。
无论中国和外国,传统的教育文化是倾向于客观主义的,但现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研究已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建构主义,这与世界上的科学研究开始向那些劣构及发散领域冲击的趋向是一致的,并且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以上分析揭示了教育文化整合的必要性,因为没有哪一种教育文化可以自封为最优的。
当然,整合不是联合,更不是混合,而是摒弃自己文化的弱点,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实现系统性的教育文化的更新。
现在人们在广泛地讨论教育改革,我们以为其本质是教育文化的更新问题。
文化系统具有很大的惯性,不能用革命的办法使之在短时间内发生变革。
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在适当的政策鼓励下,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新的技术文化整合到本体文化中。
正如前面的分析所表明的,教学模式是教育系统的文化敏感因素。
而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只要是真正有效的,还是比较容易被教育者所接受的,正如看电视。
上网之类的技术文化很快被人们接受一样。
实际上,个别化教学、建构主义学习之类的教育实践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相连的。
历史证明,技术进步是社会文化变革的强大推动力,而现代化信息技术则是最适合于推动教育文化变革的技术力量。
还需要进一步指出,教育文化的整合不是去追求教育形式的划一。
实际上,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系统内部,不但允许存在而且还要鼓励多文化现象。
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应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文化;另一方面,就教师个体来说,应该大胆尝试新的教育文化,同时体验多种教育文化,形成文化鉴识能力,这样才能为民族教育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