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概括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思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过程:(前、后期)
前期:大力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如封建专制、旧道德);提倡
新文学。
意义: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 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是对辛 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的补充(“补课”);有 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
3.前期斗争矛头和影响
(1) 斗争矛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把斗争矛头之一指
向儒家学说是因为:
①传统儒家思想逐渐演化成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②袁世凯借助思想文化里的尊孔复古,来企图实现
政治上复辟封建帝制。
(2)影响:动摇了.......
4.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的“新”
1 .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
阶级的激进派。
2 .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
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3.新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
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4 .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主
要内容;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 容。
5.新成果: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发展(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代表人物及思想 概况: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 同、严复等人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 武器,抨击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

①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 ,用孔教名义提
出变法要求。
②梁启超:倡导民权、“设议院”,反对封建君主
(4)民主共和思想: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 阶级革命派宣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共 和”,并围绕着三民主义与改良派进行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 思想的传播,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共和国方案在中国得到初 步实现。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思想的共性、差异性及原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思想与时代发展的联系及所起的作用。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滞后状态 及原因 今天中国与世界科技的差距成因及对策
二、正确认识科学精神 正确认识科学精神
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这种科学精神就 是我们在进行科技史教学过程中应该思考和 实践的。 实践的。
三、发挥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
科技史恰恰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 想工具,打满人文烙印的人类科学发展的历 程,各种技术演进的经过,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互动关系,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对人类文 明的促进作用,以及作为科学家的杰出历史 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在教学中都应渗透, 问题是如何渗透?如何考查?
二、从横向看,也有共同点 从横向看,
救亡和振兴成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主旋律 以文化开放为思想构架 追求西方工业化文明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内在 差异
政治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的知识分子 对救亡图存认识上的差异 对“西学”理解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知识 西学” 分子文化开放程度的差异(关注孔学命运) 分子文化开放程度的差异(关注孔学命运) 这一切不同归位于不同等级的知识分子层政 经济地位的不同, 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其文化政治行为 的差异。 的差异。
(二)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外交 毛泽东思想与党的自身建设
三、邓小平理论
“特色” 特色” 特色 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而思想解放潮流则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

古老的封建帝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逐渐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国传统的思想和制度,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从而引发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编译了《四洲志》等书籍,让国人开始了解外部世界。

魏源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这一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抵御列强的侵略。

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这一主张并未得到广泛的实践。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他们主张“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新式学堂和海军。

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中宣告破产。

19 世纪末,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大力宣传西方的政治学说和进化论思想,掀起了近代中国的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然而,由于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戊戌变法仅持续了一百多天就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一部分人认识到,要想救亡图存,必须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20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辛亥革命。

革命派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他们传播民主共和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
②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材料: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 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 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马克思的话体现了康有为思想有什么特点?
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不通
二、仿行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共和思想
代表人物: 孙中山 时间: 19C末20C初 主张:主张资阶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活动:辛亥革命(1911年) 结局:建立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双半状况依然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 的运动。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 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 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 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 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三、思想救国
1、资产阶级激进派: 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时间: 1915——1918
主张: 提倡民主科学,思想救国
活动:新文化运动 影响:
三、思想救国
2.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 李大钊、陈独秀 时间: 1918——1919
主张: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救国
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 A、进步性: 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总结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总结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总结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是指中国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想解放、主张变革的过程。

这段时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历史节点。

思想解放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思想觉醒、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

首先,思想觉醒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

中国在19世纪末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这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有了反思和觉醒的意识。

他们开始意识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和自身的落后,以及对外国文化的依赖。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思想开始逐渐摆脱封建的束缚,开始以自我救亡的目标,探索新的思想和知识。

其次,思想启蒙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进一步发展。

在思想觉醒的基础上,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改变中国的现状。

他们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推崇科学、进步和民主的观念,主张改革和变革。

他们通过创办报刊、开办学校、翻译经典著作等方法,传播新思想,唤醒民众的觉悟。

最后,思想解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顶点。

思想解放是指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彻底摒弃传统观念,开始从自身出发,呼唤个人的自由和人权的阶段。

这个阶段鼓励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拥护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实现,主张权力制衡、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

这个阶段的中国知识分子主要寻求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解放,提出了各种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观点和主张。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是一个由思想觉醒、思想启蒙到思想解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不断摒弃传统束缚,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并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和宣传,推动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思想解放的过程是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现象,走向现代化而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一页。

思想解放为中国后来的思想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9世纪40~5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晚晴政府危机四伏,受经世致用的影响,鸦片战争惊醒了一些志士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为了解对手,设立驿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例律》等资料。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林则徐仿制英国船炮,改制信使炮车。

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1842年,魏源完成林则徐的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得专著。

魏源在该书上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他认为,夷之长计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这就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作用。

19世纪60~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太平天国和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为体”即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伦理纲常为立国之本。

“西学为用”即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其目的是维护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洋务运动最终以黄海海战的失败宣告破产。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不变革封建制度。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外国侵略的日益加深,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它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张民族工商业,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早期维新思想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90年代初,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宏观概要通史概要:近代世界潮流:现代化。

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观念的科学化和理性化。

本专题讲述的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力图挽救危机,开始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中国的出路,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抗争史和探索史)。

迈出探索第一步的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他们在鸦片战争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

伴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开始了新的探索。

特别是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制度的落后,于是试图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虽没有成功,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认识到在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重要的不是武器和西方的制度,而在于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化。

于是在反对尊孔复古的浪潮中,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始了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新文化运动。

虽取得了对封建主义的初步胜利。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没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独立。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过程,历史进入新的时期。

主干知识:一个方向:面向西方一个主题:救亡图存三个阶段:学技术(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六大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的抗战派学技术(一)背景、1、政治:鸦战前清朝国势衰落,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加深,开始出现民族危机)2、观念:读书人多埋首经书,远离现实,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3、直接原因:鸦片战战的惊醒(三千年的巨变)(二)代表及其主要思想1、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最早面向西方)1)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各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

高中历史专题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中历史专题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中历史专题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

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他的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①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了反对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②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表)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表)
1共同点:
①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领导人都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
③都是思想文化斗争
④都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2不同点:
①前期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是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②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领导,后期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
③前期知道思想是民权、平等和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3客观上利于革命思想传播
梁启超
《变法通议》
谭嗣同
严复
《天演论》
走向共和
1民资初步发展
2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3革命团体与政党纷纷建立
直接:推翻满清
根本: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孙中山
《民报》发刊词
暴力革命,行民主共和制
推翻
英美
1方案提出:兴中会誓词
1民资初步发展
2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
3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19世纪90年代
民族
资产
阶级
维新派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温和改良变法,行君主立宪
维护
日俄
1著书
2办报
3组社团
4与顽固派论战
5戊戌变法运动
1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爱国运动
2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5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6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7阵地:《新青年》
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8内容: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9矛头所向:封建儒家思想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嘉约翰:1859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教 会医院——博济医院。“挖肝剖腹”,这个血淋淋的 词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到,但在100多年前,刚刚由传 教士们带进中国的西医就被视为这样的“巫术”。 19世纪中期他在广州行医时,也受到过这样的指责 。他的诊所之所以能生存下来,一是靠了传教士的执 著精神……三是有留美回国的中国学者的帮助。他的 功绩还在于设立了西医学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西 医大夫。西医进入中国,当然不只是带来了一种新的 治病方式,它还带来了一种生命观人生观,一种哲学 或是生活的理念。
思想
五四运动后
无产阶级(中共) 毛泽东思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四个阶段
1、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习器物
2、甲午战争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习制度
3、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习思想文化 4、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流的特点
(09广州一模〃27)(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过去一个半世纪,总体看来,是世界影响中国的时代 ……2006年,《环球时报》评出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影响 最大的50名外国人。重温这50人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清 楚地发现,中国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有时是主动的,但也 有很多时候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 [材料一] 马克思:他为共产主义者所塑造的共产主义信仰 鼓舞着千百万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推翻一个旧世界而英 勇奋斗。他所缔造的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使成千上 万的苦难中国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涅盘,坚定地走上了寻求 救国救民救自己的道路。
(2)你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分) 积极影响: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改变了中国人的 观念,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分,每点1分,答 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消极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和屈辱。(1分, 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第一次: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

内容: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

意义:这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次: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立宪派)论战内容: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

意义: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三次: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

意义: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思维导图】【高考真题专练】1.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而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2.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B.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3.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4.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皇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

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5.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D.反对向西方学习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高考历史: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主旨解读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提倡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探索中国的富强之路则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则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中相继创立了重要思想理论成果。

线索一:开明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线索二: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变革。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进行了戊戌变法。

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线索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

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无产阶级有了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线索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线索1西学东渐——在继承中发展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线索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19世纪60~90年代中体西用(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 、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作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9世纪60~90年代维新思潮(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2)代表:王韬、康有为、梁启超(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4)主张:倡导君主立宪(5)影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初民主、科学(1)背景:袁世凯尊孔复古(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派(4)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1)背景: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胜利(2)代表:李大钊(3)阶级: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4)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5)影响: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深化历史理解1.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学习目的: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基本线索: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演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的思想界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先后涌现出许多思想流派。

(1)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

(2)洋务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4)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并以此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认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大炮轰开中国封建帝国的大门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受尽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凌辱和压迫,中国人民受尽了外国资本家的欺压和剥削。

但是,外国的大炮也惊醒了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从西方资本主义的洋枪洋炮声中思考着,偌大的中国为什么总是打不过洋人,总是受外国人的欺压。

他们开始探索救亡之道,如何自强的路。

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不断探求,终于找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路。

这个过程也是中国的先进分子逐渐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不断向外国学习先进的东西,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先学仿制外国的器物,以抵抗外国的侵略,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此举失败后,又想仿行外国的政治制度图自强。

这就是康有为等的维新变法思想和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

再后来就是再解放思想,学习外国的“民主”和“科学”,学习马克思主义。

这个过程是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从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奋斗,不断解放思想的漫长历史过程。

思想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它总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

因此,学习本单元内容,第一要与那时世界形势联系,那时西方一些国家,如英、法、美等国早已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俄国到20世纪初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

在思想方面,这些国家民主、自由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科学马克思主义已在广泛传播。

第二,要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相联系。

第1课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上自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起下至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光绪帝实行维新变法前后止。

从内容上说:主要讲“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维新变法思想”三个目。

“开眼看世界”这目,主要讲三点。

第一,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国内危机四伏。

国际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他们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尤其是英国的炮舰和走私船只经常出没在中国东南海域。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
1915—1919年
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 盛昌华 274200
名称
时间
领导派别
兴起原因
目的
内容
性质影响异同源自维新思想19世纪末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
B.政治上: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2、主观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展独立发展的道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保皇派之间就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论战。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批判传统思想,倡导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一、背景清朝政府日渐衰落,封建统治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对外扩张,民族危机二、先进人士1.林则徐: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以《四洲志》为基础编写《海国图志》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师夷长技”的尝试)一、背景清政府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洋务派的产生和拥有实力二、“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肯定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三、意义这是“师夷长技”思想的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三)维新变法思想tāo但未形成完整理论也未有行动二、维新变法(戊戌变法)一)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二)1.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守旧的理论基础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3.严复对君权论进行批判,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三)意义对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重要作用;思想解放运动,有启蒙作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四)新文化运动一)背景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封建统治,先进思想得以进一步传播;一战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牢笼,实行民主;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二)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三)发展1.阵地:《新青年》2.主要活动基地:北大3.“文学革命”中的代表人物胡适、鲁迅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第一人:李大钊四)评价1.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2.积极作用:动员令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人民思想,民主和科学得以传播,为马思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3.局限性: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五)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是什么: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一、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各种救国方案屡屡失败怎么样:内容: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内容: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局限性:便利地主阶级投机革命内容:“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暴力推翻清政府和封建专制,效仿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历史意义:表达了……利益和要求,反映了……愿望,是辛亥革命的指导理论创建共和(武昌起义)维护共和~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及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特点是: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四洲志》、《华事夷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 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 洋务运动的失败
“打倒列强,除军阀” 成为全国人民的共 资产 同愿望;孙中山前 阶级 期革命屡次失败; 革命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 派 帮助

新三 民主 义
打倒列 强除军 阀
毛泽东 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国情 相结合
无产 工农武装割 阶级 据、新民主

主义理论等
毛泽东思想
萌芽(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推动了中国 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国政体发生变化,君主制被 推翻,实现了共和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 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 天;辛亥革命促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人们社 会生活近代化程度加深,人的形象从头到脚进行了 革命。
(3)外部因素: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具有渐进性; (4)思想观念: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
内容 军 事 近 代 化
代表
创办人
性质
封带 建资 性本 企主 业义 色 彩 的 的带 企资 业本 主 义 性 质
作用
1、培养了一批产业人; 2、一定程度增强了军 事力量;3、中国军事 近代化的开端;
1、诱导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2、 一定程度上抵制西 方的经济侵略;3、 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 大事件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洋务运动时期,引进了大机器生产,中国开始的工 业近代化;洋务运动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经济开始近代化。洋务运动时期开办新式学堂, 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洋务 运动创办海军,训练新军,中国军队开始了近代化; 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僚积极倡导西生活西化。 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兴民权,实现君主立宪,虽然 变法失败,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革命派加快 了革命步伐。也促使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1945 1949
解 放 战 争 时 期
和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北 华洋 民军 国阀 临统 时治 政时 府期 时 期
中国近代史
屈辱史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十一届三 中全会
1978
邓小平理论
十二大
1982
十三大
1987
十四大
1992
十五大
1997
①重新确立了 解放思想、开 动脑筋、实事 求是、团结一 致向前看的思 想路线; ②抛弃“以阶 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方针;
明确提 出 建设有 中国 特色 的社会主 义这个主 题。
第一次系 统的论述 了我国社 会主义初 级阶段理 论和党的 基本路线。
民主与 科学
马克思 主义 反帝 反封建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 想的统治地位;促 进了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奠定了 思想基础 国民大革命运动, 基本上推翻北洋 军阀的反动统治。 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提 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 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 无产 开展;十月革 阶级 命的影响;五 四运动的推动。
在“邓小平的时代”,全面改革、经济建设、 对外开放,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激发全体 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活力和动力所在。这 场伟大的实践,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做为一个开拓者、探索者,邓小平给中国社会的未来 发展留下了新的课题。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 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他还说:“马克 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 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 也是他给世界留下的一笔重要的政治遗产。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只有思想史才是历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百年线索(1840-1949)
鸦片战争
1840
五四运动
1919
新中国成立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时期的中国政局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840
清 政 府 统 治 时 期
1911
1927
十 年 内 战 时 期
1937
八 年 抗 战 时 期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维护 封建 统治
未付诸实践,标志 着先进的中国人开 始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的第一步。 戊戌变法, 在社会上起了 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结束 了封建帝制,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
洋务 思想
清政府 内忧外患
民族危机 加深;民 族资本主 义初步发 展,民族 资产阶级 队伍壮大
一百年前,戊戌变法失败后,避难于国外的 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在其一篇时评中写下这段 话来概括当时的中国: “而今于东方大陆,有最大之国,最腴之壤, 最腐败之政府,最散弱之国民...”
当时,古老的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的创局。 历史茫茫的沧海,巨澜涤荡;百年悠悠的 岁月,风云际会。一批批的仁人志士、先 进分子,以“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 而不问”相激励,并由此付诸行动——
李鸿章
思想革命 1、“德先生” ( democracy) 文学革命 2、“赛先生” (science)
+
陈独秀
鲁迅
胡适
钱玄同
刘半农
李大钊
20世纪的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三民主义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醒过来了; 。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以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
成熟(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战时期)
标志:《新民主主义论》;七大正式确认为党的指导 思想
继续发展(建国以后)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 主义改造道路 2.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3.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维新 思想
资产 阶级 维新 派 资产 阶级 革命 派
救亡图 君主立宪 存;发 展资本 主义 民主共和
救亡图存; 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资 产阶级政权
三民 主义
思潮
民主 与科学
背景与条件
派别
资产 阶级 激进 派
核心主张
主要目的
解放国民 思想,实 现真正的 民主政治
实践及主要影响
袁世凯复辟 帝制;民族 资本主义进 一步发展。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左宗棠 天津机制造局 崇厚
福州船政局 三支海军
筹划海防
经 济 近 代 化 的教 近育 代科 化技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汉阳铁厂
民用工业
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与派留学生 容闳 出国
1、打开了改革封建文化 教育制度的缺口;2、教 育近代化的开端;
2、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 想是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站起 来了; 3、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邓小平理论 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中国昨天的历程、今天的成就、明天的蓝图,与无数革 命先烈紧紧交织在一起。仰望历史的天空,回溯百年前 的中国,也许得像历史学家告诉的那样:为了深刻地掌 握现在、准确地迈向未来,我们必须深入地去了解过 去......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用西方文化武装人 的头脑,对知识分子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使近代科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五四运动以 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和中 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明确经济 体制改革 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明确提出 和使用 “邓小平 理论”, 确定为党 的指导思 想并写入 党章。
探究3:近代中国各个阶级、阶层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
再到思想的历程,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社会背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 族危机日益加剧; (2)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 阶级队伍壮大并先后登上历史舞台;
一个方向 “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向西方学习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三个阶段
梁启超先生把中国人学习西方从 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历程称 之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
师夷长技 以制夷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 以自强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民主和科学
他们试探着“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希翼着“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他们小心翼翼投入“变法维新”, 他们为“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们 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目 标的实现苦苦奋斗;在一次次军事的惨败、经济的衰 落、政治的朽、外交的无能后,他们终于发现并欢呼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 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 他们勇敢地投入对这种革命的学习、模仿、实践和创 新之中。在即将建立一个新的共和国之前,他们冷静 并坦陈:“夺取 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 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 后头。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