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理解分析用图解
断层的判别与分析精品PPT课件

2.2 逆断层
逆断层的上盘沿断层面相对向上滑动,下盘 相对向下滑动 。进一步细分为:
(1)低角度逆断层:倾角<45° (2)高角度逆断层:倾角>45° (3)逆冲断层:位移量较大的低角度逆断
层(倾角<30°) (4)推覆构造:大型逆冲断层,此时,伴
正断层
上盘下降
正断层是是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的断层。正断 层产状一般较陡,大多在450以上,而以600左右者较为常见。
断层线 断层线
剥离断层
若干个高角度正断层联合成一个较大规模的 低角度正断层,这类断层称为剥离断层。剥 离断层常造成浅层次年轻地层直接覆盖在深 层次的老地层之上。
剥离断层野外照片
项目五断层构造的识别和分析任务1断层及断层要素分析任务2断层类型的判别任务3断层组合型式的识别任务4断层标志的识别任务5断层的力学成因分析任务6断层的观察与分析任务1断层及断层要素分析岩层受地应力作用后发生破裂在力的继续作用下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断层构造的识别和分析 1 断层及断层要素分析 2 断层类型的判别 3 断层组合型式的识别 4 断层标志的识别 5 断层的力学成因分析 6 断层的观察与分析
(3)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
孔隙液压对逆冲推覆构造形成的作用 逆冲推覆构造的驱动力
1.3 平移断层的成因分析
(1)平移断层形成的应力条件 1和3水平, 2直立. (2)平移断层的形成方式 由于侧向水平挤压,当σ2直立时,顺平面X剪裂面发育
而成平移断层,规模可大可小,常为二组共轭发育,一 组右行,一组左行,一般与褶皱延伸方向斜交。
1.安德森模式
在地壳表层脆性条件下,用三种不同应力状 态,分别解释了正、逆、平移断层的形成机 制。
地质断层PPT课件

三、断层对生产的影响
正断层对生产的影响
• 1、造成煤层不连续; • 2、断层面附近顶板破碎,容易离层和冒顶; • 3、出矸增多,煤质变差; • 4、支护方式改变,掘进(回采)效率降低; • 5、容易造成事故。
逆断层对生产的影响
• 1、造成煤层不连续; • 2、断层面附近岩层破碎,容易冒顶,不易主动支护;使用坑木量增多,主要用于勾顶和加强维护。 • 3、出矸增多,煤质变差; • 4、支护方式改变,掘进(回采)效率降低;有时还需放炮通过或炮采,人工支护。 • 5、煤体受力变的酥软,瓦斯涌水增大。 • 6、15号煤巷道涌水增大。 • 7、容易造成事故。等等。
•
例:94303工作面正断层(F85)开始通过时采取破顶底
方式通过。到后期转为只破底回采通过。
正断层 92312工作面断层
117#
116#
115# 114# H=1.8m
113#
112#
泥岩
F63 111#
9 #煤
砂岩 9 #煤
回风巷
工作面构造示意图
94303正断层
F85
破底区
泥岩
破顶区 砂质泥岩
• 2、影响正规开采 由于陷落柱破坏,无法布置正常回采工作面,限制采掘机
械的有效使用。
• 3、影响采掘施工
由于存在陷落柱,必然增加巷道掘进率,增加岩巷工作 量,增加支护难度。
陷落柱还使开采条件复杂化,降低回采率,特别是对机 械化采煤不利。
• 4、影响安全
陷落柱可能是矿井水或矿井瓦斯的通道,影响煤矿生产 的安全。当然在凤凰山矿揭露的陷落柱没有出现过导水现象。
断层面一般倾角较大,在45度以上。
上盘下降
掘进方向 F63
H=1.8m
《断层的表示》课件

断层对矿产资源评估的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断层对矿产资源评估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可以影响矿产资 源的量和品质。
在矿产资源评估中,断层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断层的活 动可能会导致矿产资源的量减少或增加,同时也会影响矿 产资源的品质。因此,在矿产资源评估中,需要充分考虑 断层的活动规律和影响程度,对矿产资源进行准确的评估 。同时,也需要加强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提高对断层和 矿产资源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断层常常是地震活动、矿产形 成和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断层的类型
正断层
上盘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的断层。
逆断层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 下降的断层。
平移断层
两盘岩块沿水平方向相对 位移的断层。
断层形成的原因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是形成断层的主要动力 来源,包括板块运动、地壳升降 和褶皱等。
地震活动
地震可以引起地壳岩层的破裂和 位移,形成各种类型的断层构造 。
断层在地质断层线是表示断层面走向和倾斜的线 ,通常用虚线表示。
标注断层的性质(正断层、逆断层等 )和规模(长度、落差等)。
断层点的标注
在地质图上标注断层点,包括断层的 起点、终点和断层线的转折点。
断层在地质图上的分析
断层与地层关系分析
分析断层与地层的相互关系,判断地层的分布和构造特征。
地下水资源开发
总结词
断层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通道,通过断层的表示和分析,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地 下水资源。
详细描述
断层是地下水流动的重要通道,通过断层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地下水资源 的分布和流动规律,合理规划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 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断层

12/63
二、地质年代
13/63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相对地质年代?什么是绝对地质年代?
地层的相对地质年代是怎样确定的? 2.地质年代单位和时间地层单位的含义及相互关 系怎样? 3.熟悉地质年代表及第四纪地质年代的划分。 4.什么是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两者的关系如何?
14/63
常称这种节理为裂隙。
构造节理:由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应力形成的节理。
分为剪节理(受剪、扭应力)和张节理(受张应力)。
35/63
三、断裂构造
裂 隙 发 育 程 度 分 级 表
一定
36/63
三、断裂构造
节理调查、统计和表示方法:
选择代表性的基岩露头,对一定面积内的裂隙进行测量。
裂隙野外测量记录表
裂隙玫瑰图
不同产状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水平构造
直立构造
57/63
二、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反映
倾斜构造(V字形法则)
1.倾向反,同弯曲且曲率小。
58/63
二、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反映
2. 倾向同,倾角大,反弯曲。
• 缓慢蠕动(蠕滑型)-不直接产生地震。
发生在强度较低的软岩中,断层带锁固能力弱, 危害小。
52/63
四、活断层
活断层对工程的危害:
1.直接危害跨越该断层的建筑物
例:宁夏石嘴山市红果子沟和河北蓟县境内的两段长 城被错断。
2.伴有地震发生的活断层使较大范围的建筑物摧 毁
例: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中,圣.安德烈斯断裂导 致一座27m高的水坝溃坝。
的倾斜角度的大小。
20/63
一、水平构造与倾斜构造
岩层产状 的表示方法
《断层的分类》课件

03
断层线附近常出现羽毛 状裂隙或阶梯状断层。
04
断层两盘相对错动方向 与岩层或构造线方向大 致垂直。
平移断层的应用
地壳运动分析
平移断层是地壳水平拉张或挤压 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平移断层的 分析,可以了解地壳运动的方向
和强度。
矿产资源勘查
平移断层常常控制着某些矿产资 源的分布,通过研究平移断层的 走向和分布规律,有助于矿产资
复合断层的应用
复合断层在地质学和地球物理 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研究 地壳运动、构造变形和矿产资
源的重要基础。
通过研究复合断层的几何形态 、产状、规模和分布规律,可 以推断地壳的运动方式和构造
应力场的分布特征。
复合断层也是油、气、水等矿 产资源的重要储集和运移通道 ,对于油气勘探和地下水资源 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逆断层的定义
01
逆断层的定义
逆断层是指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在地质构造中,由于地壳
的挤压或拉伸作用,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或拉伸力超过其承受能力时,
岩层就会发生断裂,形成逆断层。
02
逆断层的形成
逆断层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当地壳受到挤压或拉伸作用时,岩
层会受到挤压或拉伸力,当这种力超过岩层的强度时,岩层就会发生断
正断层在地貌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常常形成断裂谷、地垒等构造地貌 。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正断层可以作为 矿体赋存的标志之一,有助于矿床的 预测和勘探。
正断层的发育程度和方向可以影响地 下水系的分布和流向。
正断层的形成和演化还可以为研究地 壳运动和地质历史提供重要的线索和 依据。
04
平移断层
平移断层的定义
复合断层的特征
复合断层具有复杂的几何形态,可以表现为多条小断层 的相互交织和切割,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
断层演示

断层的性质依其错动的情形分类,主要有正断层、逆断层 和移 用时,造成破裂的地层沿着破裂面往下滑动的情形。 逆断层就是当地层受到的最大主应力(σ1)为压缩应力作 用时,造成破裂的地层沿着破裂面往上推升隆起的情形。 平移断层就是当地层沿着破裂面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情形, 可分为左移断层和右移断层。 而左移或是右移可由以下方法判別:站在其中一块岩层上, 观察另一块滑动的岩层是往左或往右滑动,若是往左滑动则为 左移;若是往右滑动则为右移。 其中正断层和逆断层是可以和平移断层同時发生的。
断层PPT演示课件

9
5、走向断距(Hd) 是指断层两盘同一岩层或矿层沿断层走向线错开的水平距
离。 在与断层走向垂直的剖面上,倾向断距的铅直分量为落差
30
31
2、断裂构造岩
是指断层两盘岩石在断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具有特征结 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断裂构造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断层角砾岩:是由保持原岩特点的岩石组成,可分为角砾 岩和磨砾岩两种。
32
(2)碎粒岩和碎斑岩
33
(3)碎粉岩 颗粒均匀,粒径一般在0.1mm以下。也成为超碎
(Ha),水平分量为平错(Hb)。
10
断层分类
1、根据断层走向与所切岩层走向的方位关系,分为: (1)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的断层。 (2)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的断层。
走向断层
倾向断层
11
(3)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的断层。
(4)顺层断层:断层面与岩层层理等原生地质界线基本一致的 断层。
纵 断 层
13
横断层
14
斜断层
3、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1)正断层
是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的断层。 (2)逆断层
断层的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根据断层倾角 大小可分为高角度逆断层和低角度逆断层。
正断层
逆断层
15
3、平移断层
是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规模巨大的平移断 层通常称为走向滑动断层,又可进一步命名为左行和右行平移断 层。
断层、理解分析用图解

断层、理解分析用图解[导读]断层的分析及图解主要是查明断层的性质及断层变位的各种基本要素。
本文对断层的各项基本要素的分类、断层的分析法及图解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断层的分析及图解主要是查明断层的性质及断层变位的各种基本要素。
在野外实地观察、测量断层的性质及其某些基本要素是断层研究中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方法。
但单是野外观察是不够的,因直觉往往易形成错觉,而且大多数基本要素须经过一定的分析或图解才能获得,当编绘各类投影图及剖面图时,就需要进行这种分析或图解。
一、断层的各项基本要素包括两大类,即断距及位移。
(一)断距又称视断距,为断层两盘标准层的错开距离,一般不一定代表断层的真实位移。
又分四种(图1):水平断距(l),垂直断距(Z),倾斜断距(D)及法线断距或层位断距(N)。
四者的关系如下:N=Dsin(β±α)(1)l=Dcosβ(2)Z=Dsinβ(3)式中:α-标准层倾角;β-断层面倾角。
当断层与标准倾斜同向时,(1)式中的α前用负号;异向时,用正号。
图1 断层的断距l:水平断距;Z:垂直断距;D:倾斜断距;N:法线断距(二)位移又称真断距或位移矢量(R),为沿断层运动方向的位移,即同一点自断层运动前的位置移至断层运动后的位置的距离。
矢量R又有如下的分量(图2):沿走向位移(λ),面向断层面,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倾斜位移(n),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垂直位移(H),向上为正,向下为负;水平位移(R′),倾斜水平位移(b),向下盘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图2 把位移矢量R分解为断层裂缝平面上及空间的组成部分矢量R的空间位置依下列三要素而定:r′角(为R′与断层走向线正方向之夹角)及θ角(R与R′之间的夹角,即R的倾角)。
上述诸要素间的关系如下:(4)(5)(6)(7)(8)(9)(10)(11)(12)断层的分析及图解主要限于查明上述断距及位移参数。
上述断距或位移参数之间的关系也是图解法及部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白断层!

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白断层!断层是地壳岩石体(地质体)中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破裂构造。
(图源@fault-anatomy)断层发育广泛,是地壳中最重要的构造类型。
大断层常构成区域地质格架,既控制区域地质的结构和演化,还控制和影响区域成矿作用。
(图源@folk.uib.no)(图源@physics8atlaurel)(图源@geotripperimages)一些中、小型断层常常直接决定某些矿床和矿体的产状。
断层活动甚至可以直接引发地震,因此对断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01断层是一种面状构造。
断层面是一个将岩块或岩层断开成两部分并借以滑动的破裂面。
断层面往往不是一个产状稳定的平直面,它的空间位置由其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
滑砾状断层面(图源@Vitor Pacheco)大型断层多是由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即断层(裂)带。
断裂带内还夹杂有搓碎岩块、岩片及各种断层岩。
断层规模越大,断裂带也越宽越复杂。
断裂带(图源@ Tim Dawson, California Geological Survey)断层线是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即断层在地面的出露线。
其形态决定于断层面弯曲程度、断层面产状及地面起伏。
断层面倾角越缓地形起伏越大,断层线形态越复杂。
断盘是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发生位移的岩块。
位于倾斜断层面上侧的一盘为上盘,位于断层面下侧的一盘为下盘。
根据两盘相对滑动,相对上滑的称为上升盘,相对下滑的称为下降盘。
断层两盘的相对运动可分为直移运动和旋转运动。
在直移运动中两盘相对平直滑移,两断盘上未错动前的平行直线,运动后仍然平行。
断层两盘运动在旋转运动中两盘以断层面法线为轴相对转动滑移,断盘上未错动前的平行直线运动后不再平行,而多数断层常兼具这两种运动。
旋转运动(图源@文献[2])滑距是指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是根据错动前的一点,错动后分成两个对应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两个对应点之间的真正位移距离称为总滑距。
图解地质野外地质现象图解(断层)

图解地质野外地质现象图解(断层)来源:/nglhe摄影:HAAKON FOSSEN英文注解:HAAKON FOSSEN汉化/编辑:小矿君图片及英文版权归HAAKON FOSSEN所有,致谢!中文版权归译者所有,转载请注明译者和出处!1、美国犹他州魔怪谷(Goblin Valley )的断层:2、美国犹他州魔怪谷(Goblin Valley )的断层:3、位于智利阿塔卡马地区的断层:4、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恶水盆地中的滑脱断层,呈龟甲状:目前这种类似龟甲状的脱顶构造地表露头,全世界只有四处发现: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有三处,土耳其西部发现一处。
5、智利赫拉多拉Caleta Herradura的一处断层:6、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铜峡谷的脱顶构造:7、峡谷区倾斜断层的上盘:8、希腊科林斯湾断层系中的活断层(正断层):9、希腊科林斯槽水道中的正断层:10、凯巴布高原东部的斜向逆断层破碎带:11、美国南达科他州西奈小镇上的断层牵引褶皱:12、于挪威拍摄的断层角砾岩:13、爱荷华州肖肖尼火山附近,断层所形成的牵引构造:14、超覆断层,拍摄于死亡谷:15、挪威卑尔根的断裂带:16、明尼苏达州的苏丹矿井,是最古老、最深和最丰富的铁矿产地。
图为该地区的条带状含铁建造(BIF)断层。
17、挪威卑尔根的断层褶皱:18、明尼苏达州匹克河湖(Pike River Lake)的断层轨迹。
话说,明尼苏达的湖那可是真多啊!小编粗略统计了一下,400多个,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
19、明尼苏达州匹克河湖的断裂构造:20、明尼苏达州匹克河湖的断裂构造:21、犹他州莫阿布(Moab,又称为摩押)地区断层带的地堑:22、死亡谷马赛克(Mosaic)峡谷的地堑:23、飓风形成的光滑的断裂面:24、犹他州圣拉斐尔隆起北部Ketobe Knob地区的逆向沾污带:25、怀俄明州,折带褶曲:26、犹他州寇特好斯岩的断层沾污带:27、莫阿布(Moab,又称为摩押)地区的断层:28、犹他州莫阿布(Moab)断层的下盘:29、犹他州的莫阿布(Moab)地区的两条断层对比图:30、上图中的莫阿布地区断层大图:31、怀俄明肖肖尼地区的中新统凝灰岩正断层:32、犹他州的正断层沾污带:33、迪克西谷(Dixie Valley)的后期断层崖:34、智利莫雷诺湾(Moreno Bay)的后期断层:35、犹他州Ketobe Knob的逆牵引构造:36、犹他州圣拉斐尔礁的逆断层:37、挪威奥斯陆,非共轴递进变形的角砾化方解石脉排列:38、犹他州的全新世瓦萨奇(Wasatch)断层线:。
《断层解释》PPT课件

块状高或低连续性数据对应均质岩性体或扇体。
1792ms
相
干
数
据
体
的
断
1984ms
层
解
释
1888ms
2032ms
(1392ms)
水平切片断裂叠合图 (1452ms)
(1428ms)
盐家-丰4三维 区东营组底界断 裂系统与沿层相 干体切片叠合图
p11
p5
p37
禹城北三维南北向地震剖面(460)
新田家三维区南北向442测线
设计井
T2
T3 T4 T6
地震剖面断裂及构造解释
地震剖面断裂及构造解释
地震剖面断裂及构造解释
T2 T2
T4 T4
T6 T6
(四)相干数据体的构造解释
• 相干体分析技术
• 相干体技术是由相干技术公司(CTC)和 Amoco公司发明并获得1997年的美国专利,
(二)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基本特征
• 反射波同相轴错断,但两侧波组关系稳定, 波组特征清楚;
• 反射同相轴数目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 突然变化;
• 反射波同相轴形状突变,反射零乱或出现空 白带;
• 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分叉,合并,扭曲, 强相位转换的现象,
• 异常波的出现 。
1.反射波同相轴错断,但两侧波组关 系稳定,波组特征清楚
• 两盘的垂直深度差就是断层的落差。
• 一般而言,反射层处于较深的一侧称为 下降盘。如果反射层由于断层的牵引作 用,在断面附近出现局部弯曲,往往是 局部凹界面的一侧为下降盘,而出现局 部凸界面的一侧为上升盘。
3.断面倾角的确定
断层的表示doc

2 楼的图给出的逆断层符号有错误,2.7、2.9 是错的。
1.正断层上盘为下降的一盘,下盘为上升盘。逆断层反之。4.逆断层源自箭头,指向浅的一盘。 断层的表示:
序
图元名称
号
1 区域断裂/坳陷断裂线
图标样式 图标示例
颜色 (RGB)
255,0,0 或0,0,0
备注
坳陷和隆起 间的断裂
2
正断层
255,0,0 或0,0,0
3
逆断层
255,0,0 或0,0,0
4
平推断层
255,0,0 或0,0,0
5
推测正断层
255,0,0 或0,0,0
2.在构造图上,判断正断层,上盘深,下盘浅,垂直断层走向画一条线,即可 判断,等值线浅的一侧为下盘,等值线深的一侧为上盘。 4 楼的图没有错。初学者好好看 4 楼那张图,看懂了就理解了。
3.告诉一个我总结的口诀:正断层看构造线;上盘下,下盘上。 什么意思,在斜坡区,断层与构造线垂直或斜交,同一海拔等值线,在上盘一侧 显示在构造下倾方向,而下盘一侧显示在构造上倾方向。
图标示例颜色rgb1区域断裂坳陷断裂线25500或000坳陷和隆起间的断裂2正断层25500或0003逆断层25500或0004平推断层25500或0005推测正断层25500或0006推测逆断层25500或0007推测平推断层25500或0008推测冲断层25500或0009性质不明断层25500或00010剖面断层25500或000只适用于剖面图序号图元名称图标样式备注
《断层的分类》课件

逆断层在地质学中具有重要的意 义,是研究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
的重要依据。
逆断层对于石油、天然气和地下 水的勘探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在工程地质中,逆断层也被广泛 用于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和工程
稳定性问题。
03
正断层
正断层的定义
总结词
正断层是指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的断裂,上盘地层相对下降,下盘地层相对上升 。பைடு நூலகம்
详细描述
正断层通常是由于地壳运动中的拉伸作用形成的,地壳在拉伸力的作用下逐渐 开裂,形成断层。在正断层中,上盘地层向下倾斜,下盘地层则向上倾斜,断 层面倾角通常较大,有时甚至接近垂直。
正断层的识别特征
总结词
正断层的识别特征包括断层面呈直线状延伸、断层面 倾角较大、断层线附近的地层出现明显的位移、断层 带内岩层破碎和地层接触关系发生改变等。
叉断层的标志。
交叉断层的应用
交叉断层在地壳运动和构造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交叉断 层的研究可以揭示地壳运动的规律和机制。
交叉断层在矿产资源勘探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在石油、天然气和 地下水资源的勘探中,可以利用交叉断层的特征来寻找有利的地质条件
。
此外,交叉断层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价值。
《断层的分类》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
• 断层的基本概念 • 逆断层 • 正断层 • 平移断层 • 交叉断层
01
断层的基本概念
断层的定义
断层是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 造。
断层是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 造。
上盘下降,下盘上升的 断层。
逆断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层、理解分析用图解断层的分析及图解主要是查明断层的性质及断层变位的各种基本要素。
在野外实地观察、测量断层的性质及其某些基本要素是断层研究中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方法。
但单是野外观察是不够的,因直觉往往易形成错觉,而且大多数基本要素须经过一定的分析或图解才能获得,当编绘各类投影图及剖面图时,就需要进行这种分析或图解。
、断层的各项基本要素包括两大类,即断距及位移。
(一)断距又称视断距,为断层两盘标准层的错开距离,一般不一定代表断层的真实位移。
又分四种(图1):水平断距(I ),垂直断距(Z),倾斜断距(D)及法线断距或层位断距(N)。
四者的关系如下:N k Dsin (B 土a) (1)I = Deos 3 (2)Z= Dsin 3 (3)式中:a—标准层倾角;3—断层面倾角。
当断层与标准倾斜同向时,(1)式中的a前用负号;异向时,用正号。
图1 断层的断距1 / 10(6)图2 把位移矢量R 分解为断层裂缝平面上及空间的组成部分矢量R 的空间位置依下列三要素而定:r ' B 角(R 与R'之间的夹角,即 R 的倾角)。
上述诸要素间的关系如下:sin 目b = cos B = R cos sin y = Hcig^A = J? cosyH = hstti sin y角(为 R'与断层走向线正方向之夹角)及(4)(5)l :水平断距;乙垂直断距;D:倾斜断距;N:法线断距(二)位移又称真断距或位移矢量( R ),为沿断层运动方向的位移,即同一点自断层运动前的位置移至断层运动后的位置的距离。
矢量R 又有如下的分量(图 2):沿走向位移(入),面向断层面,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倾斜位移( n ),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垂直 位移(H ),向上为正,向下为负;水平位移(R'),倾斜水平位移( b ),向下盘方向为正,反之为负。
=arccig — = arc cig ----------b Hct^eHarc sin —R断层的分析及图解主要限于查明上述断距及位移参数。
上述断距或位移参数之间的关 系也是图解法及部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此外,还有断层的延伸、位移方向、相对变位翼、 断层旋转轴、旋转方向及旋转度等。
这些主要应通过野外观察、测量求得。
二、断层分析法及图解法分析法主要有基于正弦定理的分析法及莫尔昌诺夫公式。
分析法也可用图解法去表达,即用图解表示分析过程。
图解法最常用的有正交投影法及水平剖面法。
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遇到情况复杂时,常须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几种图解法或与分析法互相配合。
(一) 基于正弦定理的分析法:正弦定理为“三角形中任意两角的正弦比等于其相应的对边的长度比”。
图3 (A )示一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剖面上的主要基本要素,图中AB = 210米,BC = 150米。
断层为南北向正断层,地层走向亦为南北向。
擦痕方向北倾,并与水平线 成30°交角。
图3 (B )示沿断层面的各基本要素。
按正弦定理:sinZC _U , 故—MnlllT则倾角位移 DE = BD+ BE = 191.6米。
R 二也'十見2 = --- ---sin /(8)心3-屮二R E B(9)(10)(11)(12)d — ABsin ZA21 Ox sin 30° sinlOO e从图3 (B)求出沿走向位移EH从DE及EH可推导出其他参数。
< A)图3 用正弦定理分析求断层基本要素(A)垂直于灰岩走向及断层的地质剖面图;(B)平行于断层面的投影面断线示擦痕(二)莫尔昌诺夫公式:上述公式中(4、5、6、7、8 )为莫尔昌诺夫基本公式。
假定矿脉与断层走向线的相遇角为3(图4),则莫氏断裂总公式为:I = H (百担d 十盘gQc 忻 ®)± /Ism ®式中有两个未知数,即 H 和入。
因此应用此公式的条件为:断层在较短的地段内切穿 两个不同产状的地质体, 断层的产状要素、两个地质体的产状要素、 两个地质体的水平断距 均已确定。
根据两个不同的产状的地质体, 可以分别列出两个方程式,解此二元联立方程式即可求得H 和入,进而推导出其他参数。
图4 两翼矿层(AB 和CP 与断层(丫 T )交错平面当断层只切过一种产状的地质体,则需要查明擦痕与断层走向线的夹角(丫),可采 用公式:I I .■ -I ' : 5 I ' ? :: L ,1 :■ I ■: (式中只有一个未知数 R,故只需列出一个方程式即可。
在运用公式(13、14)时,须注意下列三项规定:1、 对于相遇角3,有采取彼此互补的两个角中的任何一个角的可能; 规定在两个角中 采用这样一个角;其两边的倾向箭头都是相向的或相背的。
2、 两公式的末项都有正负两种符号;规定当被错开的地质体沿走向位移(入)的正值 方向倾斜时,末项为正,反之为负。
3、 两公式左边的I 也有正负之别;规定当上盘地质体的错动方向与其倾斜方向一致时, I 为正号,反之为负号。
(13)(三)正交投影法:如图4,1为平面投影图,沿AB作垂直剖面,根据地层及断层沿剖面方向的视倾角作出垂直剖面图n,再沿EK(正交于AB),利用断层沿EK方向的视倾角作纵向剖面图川。
在此两个剖面图上,依比例尺计算并推导断层的主要基本要素。
但应注意:AB剖面线的方向应选择为垂直于地层走向或断层走向,最好是垂直于断层走向,因此时,在垂直剖面图上可利用断层真倾角,对于计算各基本要素方便得多,否则还需经过换算。
图5 (A)示图解结果为一逆断层,(B)则示图解结果为一正断层。
图5 用正交投影法研究断层(A)逆断层;(B)正断层(四)水平剖面法(或水平切面法):如图6,假定断层MC走向E-W倾向S,倾角70°,断层作用结果使两侧有两个以上不同产状的地层发生错动,先假定一个低于地表水平面若干(例如50)米的水平面为零位面。
用透明纸作出该零位面的水平剖面图(“蒙图”),断层MC在零位面上的投影线为EF,并依次作出两侧地层在零位面上的投影位置。
将此“蒙图”依坐标线而与地表水平投影图重叠,图5上的实线为地表水平投影图上的位置,虚线为零位面上的位置,可以清楚地查出断层上、下两盘位移情况及其读数,即线段K Ko N No、P Po和L Lo各线段,得交点A及Co A点示未位移前断裂线上各点的投影交汇点,位移后,由A点移到C 点(如果上盘是移动盘或相对变位翼,否则,正相反)。
分解线段AC得BC为倾斜位移。
进一步分解,可推导出其他参数。
图6 用水平剖面法求位移要素(A)地表平面投影图; B)示倾斜位移(h)与垂直位移(H的关系三、上述分析法及图解法举例,均假定情况是比较简单的,在实际运用中除注意多种方法配合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一)只有一个地质体或相同产状的两个以上的地质体被同一断层错动后,在断层两侧赋存的空间位置均已查明时,只能查明断层的各种断距,不能查明真正位移R及其分量。
必须有两个不同产状的地质体在断层两侧的赋存位置均已查明,或只有一个地质体同时还查明了其擦痕的产状时,才能查明各项位移参数。
如果只在断层一侧查明了一个(或两个不同产状的)地质体的赋存位置,而在断层的另一侧均没有出露时,无论擦痕产状是否已查明,断距或位移均暂不能查明。
但应注意,擦痕仅表示最后一次运动的遗迹,不代表历次运动的综合矢向,因断层大多是多次运动形成的,多次运动的矢向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一般情况下,利用擦痕查明的位移参数不甚可靠。
(二)断层的产状要素与其两侧地质体的产状要素应不同。
(三)断层及其两侧地质体的产状要素要能精确测定,并且不要以局部变化来代替一般情况。
(四)如果是旋转断层,一般在地质图上就能看出来,即沿断层两侧或一侧的不同地段,虽地层剖面完全一致,但地层产状(不是由于褶曲原因)变化很大。
此时,要在断层的各个点(对于均衡地旋转的断层则在相距较大的两个点)上进行测量、分析或图解,已查明断层旋转的各项要素。
节理、图解、图表这一类主要是一些统计性质的图表,或者根据统计资料编制的图解。
评价勘探工作中常用的有下列几种:1、玫瑰图:是用于研究节理的一种图解,它是根据节理的统计资料编制的。
其编制方法及一般要求如下:(1 )研究露头节理时,应于一般观察后在每一露头上选出1〜2个有代表性的地段,其长可为10〜15公尺,记录下各露头及所选地段的方位,做剖面的地层描述,注明各层厚度及单层厚度,指出节理的一般性质。
然后依照不同方向顺次描述,各方向的节理应逐次编号,并对每一类作如下记录:节理号、距前、后理的距离,节理面的走向、倾斜及倾角,沿走向的变化情况,节理的长度、宽度及分枝情况,有无张口及填充物和其性质,节理劈面的特点,该方向节理的总密度或测量次数,阐述节理与地层产状的关系(纵向节理或斜交节理,前者其主要分枝平行于地层走向或倾向)。
研究岩心节理的要求同上,但需采取全岩心(不裂为碎块),而且岩心采取率应达到90鳩上,一般很难具备这一条件,因此所获资料往往不很完整。
(2)确定主要节理和次要节理,主要节理为在某个方向上发育很强烈的节理,其特征为:节理间距不大(0.3〜3米),垂直发育很深(>10米),节理宽度较大。
次要节理的特征为:节理宽度较小。
2、编制节理产状要素统计表(见表1):表的垂直方向划分18格(如统计节理倾斜则划分36格),代表北半园两个象限的18个间隔,每格代表10°,即270°〜279°, 280°〜289°……(如划分36格,则代表四个象限的36个10°间隔)。
每一垂直分格记入各类节理的走向及倾角测量结果(如划分36格,则计入节理的倾向及倾角测量结果)。
把每一格内的测量结果相加,处以所计入该格的测量次数,即得该格中的平均产状要素。
注明节理为主要或次要节理。
这些平均值,即为编制玫瑰图的原始资料。
表1 节理产状要素统计表产状单位:度主要节理:U 次要节理:V3、编制节理的产状要素玫瑰图:玫瑰图绘于专门的园形纸上,其上绘有5°或10°为间隔的放射状和同心园状的分度格。
如系统计走向和倾角,则编成半园形玫瑰图(图7),放射线方向代表走向,同心园上表示节理的倾角。
如统计倾向和倾角,则编成全园形玫瑰图,放射线方向代表倾向。
按统计表中的产状要素平均值投上各点,即可画成节理产状要素玫瑰图。
图7 节理玫瑰图(如放射线代表倾向,画成全园形,如为节理产状要素玫瑰图,不画比例尺,如仅表示主要节理,上方注明U字,如同时表示主要及次要节理,分别用不同图例而不注明U字, 如为节理强度玫瑰图,需要比例尺而不注明U字)编织节理产状要素玫瑰图时,可以只表示主要节理,也可同时表示主要和次要节理;前者要在图的上方注明U 字,后者应用不同符号或色例区别节理的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