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章教材习题解答

操作系统第章教材习题解答
操作系统第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4章存储管理

“练习与思考”解答

1.基本概念和术语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空间、内存空间、重定位、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碎片、碎片紧缩、虚拟存储器、快表、页面抖动

用户程序经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相对地址或逻辑地址。

内存中各物理存储单元的地址是从统一的基地址开始顺序编址的,这种地址称为绝对地址或物理地址。

由程序中逻辑地址组成的地址范围叫做逻辑地址空间,或简称为地址空间。

由内存中一系列存储单元所限定的地址范围称作内存空间,也称物理空间或绝对空间。

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时,需对目标程序中的地址进行修改。这种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由装入程序对目标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的地址进行修改,即把程序的逻辑地址都改成实际的内存地址。

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重定位。这种变换是靠硬件地址转换机构实现的。

内存中这种容量太小、无法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作“碎片”或“零头”。

为解决碎片问题,移动某些已分配区的内容,使所有进程的分区紧挨在一起,而把空闲区留在另一端。这种技术称为紧缩(或叫拼凑)。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虚拟存储空间,它使用户逻辑存储器与物理存储器分离,是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的一个比真实内存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为了解决在内存中放置页表带来存取速度下降的矛盾,可以使用专用的、高速小容量的联想存储器,也称作快表。

若采用的置换算法不合适,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被访问,为把它调入而换出另一页,之后又访问刚被换出的页,……如此频繁地更换页面,以致系统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页面的调度和传输上。此时,系统好像很忙,但实际效率却很低。这种现象称为“抖动”。

2.基本原理和技术

(1)存储器一般分为哪些层次?各有何特性?

存储器一般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内存、磁盘和磁带。

CPU内部寄存器,其速度与CPU一样快,但它的成本高,容量小。

高速缓存(Cache),它们大多由硬件控制。Cache的速度很快,它们放在CPU内部或非常靠近CPU的地方。但Cache的成本很高,容量较小。

内存(或称主存),它是存储器系统的主力,也称作RAM(随机存取存储器)。CPU可以直接存取内存及寄存器和Cache中的信息。然而,内存中存放的信息是易变的,当机器电源被关闭后,内存中的信息就全部丢失了。

磁盘(即硬盘),称作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它是对内存的扩展,但是CPU不能直接存取磁盘上的数据。磁盘上可以永久保留数据,而且容量特别大。磁盘上数据的存取速度低于内存存取速度。

磁带保存的数据更持久,容量更大,但它的存取速度很慢,而且不适宜进行随机存取。所以,磁带设备一般不能用做辅存。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文件系统的后备,存放不常用的信息或用做系统间传送信息的介质。

(2)装入程序的功能是什么?常用的装入方式有哪几种?

装入程序的功能是根据内存的使用情况和分配策略,将装入模块放入分配到的内存区中。

程序装入内存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绝对装入方式、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3)对程序进行重定位的方式分为哪两种?简述各自的实现方式。

对程序进行重定位的方式分为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由装入程序对目标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的地址进行修改,即把程序的逻辑地址都改成实际的内存地址。对每个程序来说,这种地址变换只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在程序运行期间不再进行重定位。

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重定位。这种变换是靠硬件地址转换机构实现的。通常,采用一个重定位寄存器,其中放有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在内存空间中的起始地址,而地址空间中的代码在装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4)对换技术如何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

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可以采用对换技术。此时,内存中保留多个进程。当内存空间不足以容纳要求进入内存的进程时,系统就把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包括程序和数据)换出到外存上,腾出内存空间,把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从外存换到内存中。

(5)解释固定分区法和动态分区法的基本原理。

固定分区法——内存中分区的个数固定不变,各个分区的大小也固定不变,但不同分区的大小可以不同。每个分区只可装入一道作业。

动态分区法——各个分区是在相应作业要进入内存时才建立的,使其大小恰好适应作业的大小。

(6)动态重定位分区管理方式中如何实现虚-实地址映射?

进程装入内存时,是将该其程序和数据原封不动地装入到内存中。当调度该进程在CPU上执行时,操作系统就自动将该进程在内存的起始地址装入基址寄存器,将进程的大小装入限长寄存器。当执行指令时,如果地址合法,则将相对地址与基址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所得结果就是真正访问内存的地址;如果地址越界,则发出相应中断,进行处理。

(7)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方法是:逻辑空间分页,内存空间分块,块与页的大小相等。页连续而块离散,用页号查页表,由硬件作转换。

(8)在分页系统中页面大小由谁决定?页表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将逻辑地址转换成物

理地址?

在分页系统中页面大小由硬件决定。

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

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的过程是:用页号p去检索页表,从页表中得到该页的物理块号f,把它装入物理地址寄存器中。同时,将页内地址d直接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的块内地址字段中。这样,物理地址寄存器中的内容就是由二者拼接成的实际访问内存的地址,从而完成了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9)虚拟存储器有哪些基本特征?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特征是:

虚拟扩充——不是物理上,而是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

部分装入——每个进程不是全部一次性地装入内存,而是只装入一部分;

离散分配——不必占用连续的内存空间,而是“见缝插针”;

多次对换——所需的全部程序和数据要分成多次调入内存。

(10)页面抖动与什么有关?

好的页面置换算法能够适当降低页面更换频率,减少缺页率,尽量避免系统“抖动”。此外,一般来说,随着可用内存块数的增加,缺页数也将减少。

3.思考题

(1)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在可重定位分区分配方式中可通过什么技术来减少内存碎片?

在可重定位分区分配方式中采用紧缩技术来减少内存碎片。

(11)请求分页技术与简单分页技术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请求分页技术与简单分页技术之间的根本区别是:请求分页提供虚拟存储器,而简单分页系统并未提供虚拟存储器。

(2)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每页为1KB,内存为16KB。假定某时刻一用户页表中已调入内存的页面的页号和物理块号的对照表如下:

计算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

解:

页式存储管理的逻辑地址分为两部分:页号和页内地址。由已知条件“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可知页号部分占5位;由“每页为1KB”,1K=210,可知内页地址占10位。由“内存为16KB”,可知有16块,块号为4位。

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形式是:000 1010 0101 1100 ,根据上面的分析,下划线部分为页内地址,编码“000 10”为页号,表示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为2。查页表,得到物理块号是4(十进制),即物理块地址为:01 00 ,拼接块内地址10 0101 1100,得01 0010 0101 1100,即125C(H)。

(12)考虑下述页面走向:

1,2,3,4,2,1,5,6,2,1,2,3,7,6,3,2,1,2,3,6

当内存块数量分别为3,5时,试问LRU、FIFO、OPT这三种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各是多少?(注意,所有内存块最初都是空的,所以,凡第一次用到的页面都产生一次缺页。)

(13)考虑下面存储访问序列,该程序大小为460字:

10,11,104,170,73,309,185,245,246,434,458,364

设页面大小是100字,请给出该访问序列的页面走向。又设该程序基本可用内存是200字,采用FIFO置换算法,求出其缺页率。如果采用LRU置换算法,缺页率是多少?如果采用最优淘汰算法,其缺页率又是多少?(注:缺页率=缺页次数/访问页面总数)

解:

根据已知条件页面大小是100字,将页面访问序列简化为:

0,0,1,1,0,3,1,2,2,4,4,3

又因为该程序基本可用内存是200字,可知内存块数为2。

采用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总共有6次缺页,缺页率为6/12=50%,具体算法如下:

页面走向0 0 1 1 0 3 1 2 2 4 4 3

块1

块2

缺页

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总共有6次缺页,缺页率为6/12=50%,具体算法如下:页面走向0 0 1 1 0 3 1 2 2 4 4 3

块1

块2

缺页

采用最佳置换算法(OPT),总共有5次缺页,缺页率为5/12=%,具体算法如下:

页面走向0 0 1 1 0 3 1 2 2 4 4 3

块1

块2

缺页

操作系统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操作系统》第1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业余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15分) 1、多道程序设计 2、分时技术 3、操作系统虚拟机 4、程序的顺序执行 5、程序的并发执行 二、存储式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分) 三、为什么在单道程序工作情况下,I/O设备和中央处理机的并行操作是有限度的?(5分) 四、什么是与时间有关的错误?试举一例说明之。(6分) 五、批处理、分时、实时操作系统的特点各是什么?(6分) 六、什么是进程同步、进程互斥?这两个概念有什么联系与区别?(8分) 七、中断和俘获有什么不同?(5) 八、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6) 九、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分) 十、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是什么?(6分) 十一、如图所示,有五个进程合作完成某一任务,试用P、V操作实现同步,要求写出程序描述。(10分) p2

十二、如图所示,get、copy、put三进程共用两个缓冲区s、t(其大小为每次存放一个记录)。 get进程负责不断地把输入记录送入缓冲区s中,copy进程负责从缓冲区s中取出记录复制到缓冲区t中,而put进程负责把记录从缓冲区t中取出打印。试用p、v操作实现这三个进程之间的同步,并写出程序描述。(10分) 十三、选择、填空(12分) 1、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后,可能()。 A、缩短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 B、降低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C、缩短了每道程序执行时间 D、延长了每道程序执行时间 2、并发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称为___________。 3、为避免用户程序中使用特权指令,计算机硬件结构区分两种操作模式,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共享资源称为_______。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称为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是在计算机主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穿插运行。 2、分时技术:所谓分时技术,就是把处理机时间划分成很短的时间片(如几百毫秒)轮流地分配给各个联机作业使用,如果某个作业在分配的时间片用完之前还未完成计算,该作业就暂时中断,等待下一轮继续计算。此时处理机让给另外一个作业使用。这样,每个用户的各次要求都能得到快速响应,给每个用户的印象是:独占一台计算机。 3、操作系统虚拟机:在裸机上配置了操作系统之后就构成了操作系统虚拟机。 4、程序的顺序执行:一个计算由若干个操作组成,而这些操作必须按照某种先后次序来执行,以保证操作的结果是正确的,则这类计算就是程序的顺序执行过程。 5、程序的并发执行:若干个程序段同时在系统中运行,这些程序段的执行在时间上是重叠的,一个程序段的执行尚未结束,另外一个程序段的执行已经开始,即使这种重叠是很小的一部分,也称这几个程序段是并发执行的。

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操作系统复习题1 一、判断题 1.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设置得越小,则平均响应时间越短。() 2.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同一个程序,且一个进程也可能会执行多个程序。() 3.一个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总会引起其他一些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 4.在引入线程的OS中,线程是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5.信号量的初值不能为负数。() 6.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7.为提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8.设备独立性是指系统具有使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9.隐式链接结构可以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但不适合文件的随即存取。() 10.访问控制矩阵比访问控制表更节约空间。() 二、选择题 1.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 :(1)灵活性和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4)实时性和可靠性。 2.对一个正在执行的进程:如果因时间片完而被暂停执行,此时它应从执行状态转变为(D)状态;如果由于终端用户的请求而暂停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E)状态;如果由于得不到所申请的资源而暂停时下来,则它的状态应转变为(F)状态。D,E,F:(1);静止阻塞(2);活动阻塞(3);静止就绪(4);活动就绪(5)执行。 3.我们如果为每一个作业只建立一个进程,则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G);为照顾紧急作业用户,应采用(H);为能实现人机交互,应采用(I);而能使短作业、长作业和交互作业用户满意时,应采用(J)。 G,H,I,J:(1);FCFS调度算法(2);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3)时间片轮转算法;(4)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5)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 4.由固定分区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K);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L)和(M)。 K,L,M:(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要;(4)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进行的需要;(5)既满足用户需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 5.在存储管理中,不会产生内部碎片的存储管理方式是(N);支持虚拟存储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的存储管理方式是(O)。 N:(1)分页式存储管理;(2)分段式存储管理;(3)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4)段页式存储管理。 O:(1)段页式存储管理;(2)请求分区页式存储管理;(3)请求分段式存储管理;(4)可变分区存储管理;(5)固定分区存储管理;(6)单一连续分区式存储管理。 6.磁盘调度主要是为了优化(P),下列算法中能避免磁盘粘着的现象的是(Q)。P:(1)寻道时间;(2)旋转延迟时间;(3)传输时间。 Q:(1)SSTF;(2)FCFS;(3)SCAN;(4)CSCAN;(5)FSCAN。 7.文件系统中,目录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是(R),位示图的主要功能是(S),FAT表的主要功能是(T)。 R,S,T:(1)实现按名存取;(2)提高文件存储空间利用率;(3)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4)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5)管理文件存储器的空闲空间,并指出分配给文件的盘块(首个盘块除外)的地址。8.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U)和(V)。 U,V:(1)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2)节省主存空间;(3)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4)方便用户读写文件;(5)提高检索目录的速度。 9.计算机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安全包括(W)、(X)和(Y)三个方面,其中程序被删除属于(W)方面的威胁,数据被非法截取属于(X)方面的威胁,消息被更改属于(Y)方面的威胁。W,X,Y:(1)保密性;(2)完整性;(3)可用性;(4)方便性。 三、填空题 1.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1)和(2),最主要的任务是(3)。 2.引入进程的主要目的是(4),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是(5)。 3.(6)是指通过破坏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来防止死锁的发生。引起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7)是不应该被破坏的,但对某些特殊的资源(如打印机),该条可通过(8)来破坏;而其他能被破坏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是(9)、(10)和(11)。 4.虚拟存储器管理的基础是(12)原理,在请求分页管理方式中,页表中的状态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3)修改位用来只是对应页(14),引用位则是供(15)使用;而在请求分段系统还增加了增补位,它用来指示(16)。 5.设备驱动程序是(17)与(18)之间的通信程序如果系统中有3台相同的单显和2台相同的彩显则必须为它们配置(19)种设备驱动程序 6.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可组成一个大容量磁盘系统,它利用(20)技术来提高磁盘系统的存取进度,而利用(21)技术来增加磁盘系统的可靠性 7.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22)层,采用代理服务技术的防火墙则工作在(23)层 文件系统对文件存储空间采用(23)分配方式,它通过(24)来管理空闲的文件存储空间。 四、问答题 1.假设某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供用户使用的内存100k,打印机1台。系统采用可变分区管理内存:对打印机采用静态分配,并假设输入输出操作的时间忽略不计:采用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的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剩余执行时间相同时采用先来先服务算法;进程调度时机在执行进程结束时或有新进程到达时。现有一进程序列如下: 假设系统优先分配内存的低地址区域,且不需移动已在主存中的进程,请: (1)给出进度调度算法选中进程的次序,并说明理由。 (2)全部进程执行结束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请用信号量解决以下的过独木桥问题:同一方向的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是,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3.提高内存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 4.何谓脱机输入/输出技术 5. 将目录文件当作一般数据文件来处理有什么优缺点 操作系统复习题1答案 一、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10、错 二、选择题 1、A :(2);B:(4);C:(3)。 2、D:(4);E:(3);F:(2)。 3、G:(2);H:(5);I:(3);J:(4)。 4、K:(1);L:(3);M:(5)。 5、N:(2);O:(2)。 6、P:(1)寻道时间;Q:(5)。 7、R:(1);S:(3);T:(5)。8、U:(3);V:(5)。9、W:(3);X:(1);Y:(2)。 三、填空题 (1)并发;(2)资源共享;(3)管理资源;(4)使程序能够正确地并发执行;(5)进程控制快PCB;(6)预防死锁;(7)互斥条件;(8)SPOOLing技术;(9)

操作系统概论第四章习题

“操作系统概论”习题解答之第4章文件管理 第4章习题解答 1、什么叫文件? 答:所谓文件是指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集合。 2、文件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 答:文件系统主要是实现“按名存取”。为了能正确地按名存取,文件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①、实现从逻辑文件到物理文件间的转换。 ②、有效地分配文件的存储空间。 ③、建立文件目录。 ④、提供合适的存取方法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 ⑤、实现文件的安全性。 ⑥、提供一组文件操作。 3、解释下列术语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存储介质、卷、块、记录、文件。 答:存储介质:指信息的载体,可用来记录信息的磁带、硬磁盘组、软磁盘片、光盘、卡片等称为存储介质。 卷:存储介质的物理单位定义为卷。 块:存储介质上可连续存储信息的一个区域称为块,也叫物理记录。 记录:记录分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逻辑记录指按逻辑上独立的含义划分的信息单位;物理记录即块。 文件:把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集合称为文件。 一卷存储介质可以被分成若干个块,能用来存放一个或多个文件;一个文件可以由多个记录组成,这样的文件被称为记录式文件;一个记录可占用存储介质上的一块,或一块中可以存放多个记录。 4、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答:用户是从使用的角度来组织文件,用户把能观察到的且可以处理的信息根据使用要求构造成文件,这种构造方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系统是从文件的存储和检索的角度来组织文件,在存储媒介上的文件构造方式称为文件的存储结构。 5、解释顺序文件、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

答:1、顺序结构: 将一个文件逻辑上连续的信息存放在存储介质(磁盘)中相邻的块上,这种存储结构保证了逻辑记录顺序和物理块顺序相一致。 (磁带上的文件只能是顺序结构的,因为磁带机本身就是个顺序存取的设备。) 2、链接结构(串联结构): 文件所占用的存储介质物理块不再要求连续(相邻)的,可以分散在存储媒介上。在结构上,采用链表的结构方式,将每一块的最后一个单元用来存放下一个物理块的地址,形成指针链。最后一块的最后一个单元为0表示结束。 3、索引结构: 和链接结构一样,也是一个非连续存储的结构,但它不采用链接方式,而是为每一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索引表中存放文件中每一个记录存放的物理地址。 6、解释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操作。采用这种技术有什么优点? 答:1、当文件的一个逻辑记录的长度小于一个物理块的长度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若干个逻辑记录合并成一组存到一个物理块中,这个工作称为成组。访问某个记录的时候,需要把这个记录从它所在的块中的一组记录中分离出来,这一工作称为分解。 2、记录的成组和分解可以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并且可以减少存储设备的启动次数。因为I/O操作每次都要读进来一块,成组后,就意味着一次读进来多个连续的记录,当顺序访问记录的时候,可以节省I/O次数。但是,成组和分解都需要设立缓冲区,成组时先在缓冲区中将记录成组,然后再将组存放到物理块中,分解的时候是将块读到缓冲区中,再进行访问记录的分离。缓冲区的建立增加了系统的开销。其次,成组与分解需要软件做额外的工作。 7、假定某个文件由长度为80个字符的100个逻辑记录组成,磁盘存储空间被划分成长度为2048个字符的块,为有效地使用磁盘空间,你可采用成组方式把文件存放到磁盘上,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文件至少占用多少磁盘存储块? ②、若该文件是以链接结构形式在磁盘上的,现用户要求使用第28个逻辑记录,写出系统为满足用户要求而应做的主要工作。 答:①、每块能存放的记录个数为「2048/80」=25个。 一共需要 100/25=4块。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训资料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训)指导书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01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西安思源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前言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掌握操作系统原理、熟悉操作系统的使用是各层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统课程讲授理论原理比较容易,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则相对较难,导致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操作系统的本质,也不能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操作系统理论知识及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实验课程在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的是让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加深理解。提高学生自适应能力,为将来使用和设计各类新的操作系统打下基础。 一般来说,学习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学习并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实现机制。 2.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操作和维护,成为合格的系统管理员。 目前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主要有UNIX、Linux、Windows等等。 3.通过分析操作系统源代码,掌握修改、编写操作系统的能力。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Linux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机遇。 操作系统本身的构造十分复杂,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既能了解其实现原理又能对原理部分进行有效的实践,是操作系统教学一直在探索的内容。本实验课程以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为主要平台,从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几个实验,使学生能对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将来从事操作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目录 实验一Windows的用户界面 (4) 实验二Windows2003的任务与进程管理器 (6) 实验三Linux使用环境 (10) 实验四Linux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 (13) 实验五Windows2003内存管理 (16) 实验六目录和文件管理 (19) 实验七用户与组群管理 (21)

N套_操作系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引入了(),从而使并发和共享成为可能。 A.单道程序 B. 磁盘 C. 对象 D.多道程序 2、( )操作系统允许在一台主机上同时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用户可以通过各自的终端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A.网络 B.分布式 C.分时 D.实时 3、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A.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 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计算机资源的的管理者 4、当CPU处于管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 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B. 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 仅限于访管指令 D. 仅限于特权指令 5、用户在程序中试图读取某文件的第100个逻辑块时,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A. 系统调用 B.图形用户接口 C.原语 D.键盘命令 6、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叙述,()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 A.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的程序。 B.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 C.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D.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7、当一个进程处于()状态时,称其为等待(或阻塞)状态。 A. 它正等待中央处理机 B. 它正等待合作进程的一个消息 C. 它正等待分给它一个时间片 D. 它正等待进入内存 8、一个进程释放一种资源将有可能导致一个或几个进程()。 A.由就绪变运行 B.由运行变就绪 C.由阻塞变运行 D.由阻塞变就绪 9、下面关于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论是系统支持线程还是用户级线程,其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B.线程是资源的分配单位,进程是调度和分配的单位。 C.不管系统中是否有线程,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 D.在引入线程的系统中,进程仍是资源分配和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 10、设有3个作业,它们同时到达,运行时间分别为T1、T2和T3,且T1≤T2≤T3,若它们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按单道运行,采用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A. T1+T2+T3 B. (T1+T2+T3)/3 C. T1+T2/3+2*T3/3 3+2*T2/3+T1 11、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A.程序I/O方式 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C.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方式D.I/O通道控制方式 12、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

第四章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练习题)

第四章存储管理 1. C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 段式 B. 页式 C. 固定分区 D. 段页式 2.虚拟存储技术是 B 。 A. 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 B. 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 C. 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 D. 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 3.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 的限制。 A. 物理内存的大小 B. 磁盘空间的大小 C. 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 计算机地址位数 4.动态页式管理中的 C 是:当内存中没有空闲页时,如何将已占据的页释放。 A. 调入策略 B. 地址变换 C. 替换策略 D. 调度算法 5.多重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B 的内存单元。 A. 地址连续 B. 若干地址不连续 C. 若干连续的帧 D. 若干不连续的帧 6.段页式管理每取一数据,要访问 C 次内存。 A. 1 B. 2 C. 3 D. 4 7.分段管理提供 B 维的地址结构。 A. 1 B. 2 C. 3 D. 4 8.系统抖动是指 B。 A. 使用计算机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 刚被调出内存的页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的现象 C. 系统盘不干净,操作系统不稳定的现象 D. 由于内存分配不当,造成内存不够的现象 9.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现象。 A. 静态分区管理 B. 请求分页式管理 C. 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 10.在分段管理中 A 。 A. 以段为单元分配,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 B. 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 C. 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 D. 每段是等长的 11.请求分页式管理常用的替换策略之一有 A 。 A. LRU B. BF C. SCBF D. FPF 12.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D 。 A. 名称空间 B. 虚拟地址空间 C. 相对地址空间 D. 物理地址空间 13. C 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A. 固定分区 B. 分页

武汉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试卷

计算机操作系统精选模拟试题及答案 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C) 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 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B)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 B、操作系统 C、编译系统 D、标准库程序 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C)。 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C、进程,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D、作业,从后备作业队列中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4.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A、动态重定位) A、动态重定位 B、段式地址转换 C、页式地址转换 D、静态重定位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C)进行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 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小到大 D、尺寸从大到小 6.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D、实时性和可靠性 7.当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B)状态。 A、等待 B、就绪 C、运行 D、完成 8.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C)。 A、篡改 B、破坏 C、窃取 D、删除 9.若系统中有五个并发进程涉及某个相同的变量A,则变量A的相关临界区是由(D)临界区构成。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按逻辑结构划分,文件主要有两类:(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A、记录式文件 B、网状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1.UNIX中的文件系统采用(、流式文件)。 A、网状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贮器 C、提高外围设备的输入输出速度 D、用于存贮系统文档 13.文件系统中用( D )管理文件。 A、堆栈结构 B、指针 C、页表 D、目录 14.为了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B)。 A、重名翻译 B、多级目录 C、约定 D、文件名 15.在多进程的并发系统中,肯定不会因竞争(C)而产生死锁。 A、打印机 B、磁带机 C、CPU D、磁盘 16.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C)。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

四、解答题(共20分)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共8分)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 2.操作系统中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什么叫虚拟存储器(共8分) 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内存扩充。(4分)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存储空间,在这种计算机系统中虚地址被映象成实地址。或者:简单地说,虚拟存储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4分) 3.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共4分) 文件的逻辑组织——用户对文件的观察和使用是从自身处理文件中数据时 采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文件组织形式。这种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组织。 文件的物理组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组织。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通常,进程实体是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 这三部分组成,其中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2.从用户的源程序进入系统到相应程序在机器上运行,所经历的主要处理阶段有编辑阶段,编译阶段,连接阶段,装入阶段和运行阶段。 3.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类型主要包括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别文件。 4.虚拟设备是通过 SPOOLing 技术把独占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 5. Windows NT是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它的进程的功能发

生了变化,它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不是调度运行的单位,后者的功能由线程完成。 五、应用题(共20分) 5.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 D) 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 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 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 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 6.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在执行中允许(C )将其移动。 A、用户有条件地 B、用户无条件地 C、操作系统有条件地 D、操作系统无条件地 7.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A )完成的。 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 C、用户程序 D、装入程序 9.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C )。 、文件 D 、记录 C 、数据项 B 、字符A. 10.为了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用户申请设备时应指定(A )号。 A、设备类相对 B、设备类绝对 C、相对 D、绝对 11.通常把通道程序的执行情况记录在(D )中。 A、PSW B、PCB C、CAW D、CSW 14.共享变量是指(D )访问的变量。 A、只能被系统进程 B、只能被多个进程互斥 C、只能被用户进程 D、可被多个进程 1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 D)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 16.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 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 B、2 C、3 D、4 17.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C )。 A、进程释放资源 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 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 21.引入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BD ) A、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B、充分利用处理机,减少处理机空闲时间 、有利于代码共享C.

操作系统第四章测试题

操作系统第四章测试题 【第4章存储器管理】 测试总分:100 分 测试概况:(得分:100 分) 1.单选题: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初始为空闲),采用最佳适配(Best Fit)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分配30MB、释放15MB、分配8MB、分配6MB,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2010全国试题) A. 7MB B. 9MB C. 10MB D. 15MB 解答:B 2.单选题: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2009全国

试题) A. 界地址保护 B. 程序代码保护 C. 数据保护 D. 栈保护 解答: A 3.单选题:进程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指令。 A. 被中断的前一条 B. 被中断的 C. 被中断的后一条 D. 启动时的第一条指令 解答:B 4.单选题:动态重定位是在()完成的。 A. 作业执行前集中一次 B. 作业执行过程中集中一次 C. 作业执行过程中 D. 作业执行过程中由用户 解答:C

5.单选题:操作系统中,具有虚拟存储管理功能的管理方法包括()存储管理。 A. 动态分区 B. 分页式 C. 请求分段 D. 段页式 解答:C 6.单选题:段式和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结构很类似,但是它们之间有实质上的不同。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页式的逻辑地址是连续的,段式的逻辑地址可以不连续 B. 页式的地址是一维的,段式的地址是二维的 C. 分页是操作系统进行的,分段是用户确定的 D. 页式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段式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 解答: D 7.单选题:存储保护的工作通常由()实现。 A. 软件 B. 硬件 C. 文件 D. 硬件和软件配合 解答: D

dows Server 2012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程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windows操作系统与服务器配置》课程试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源主机、目标主机 2.客户/服务器或Client/Server或者C/S 3.Foundation(或基础版)、Essential(或精华版)、Standard(或标准版)和Datacenter(或数据中心版) 4.角色和功能 5.512MB、32GB、64 6.NTFS 7.物理机和虚拟机 8.域控制器、独立服务器、成员服务器 9.本地组、域组 10.远程客户端通过VPN连接到局域网、LAN互连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 4. ×5. √ 6. × 7. √8. √ 9. × 10. √ 四、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网络操作系统除了能够实现单机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外(1分),还具备管理网络中的共享资源(1分),实现用户通信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网络等功能(1分)。 2.Unix是一个通用的、交互作用的分时操作系统。 3.专用虚拟交换机:连接在这个虚拟交换机上的计算机之间可以互相通信(1分),但并不能与主机通信(1分),也无法与其他网络内的计算机通信(1分)。 4.域名控制器:是指安装了活动目录的Windows Server2012的服务器(2分),他保存了活动目录信息的副本(1分)。

5.安全模板:是一种可以定义安全策略的文件表示方式(1分),它能够配置账户策略、本地策略、事件日志、受限制的组、文件系统、注册表以及系统服务等项目的安全设置(2分)。 五、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网络操作系统应具有下面五个方面的功能。 (1)共享资源管理(1分)。 网络操作系统能够对网络中的共享资源(硬件和软件)实施有效的管理,协调用户对共享资源的使用,并保证共享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2)网络通信(1分)。 网络通信是网络最基本的功能,其任务是在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之间实现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3)网络服务(1分)。 网络操作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有效的网络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共享打印服务等。 (4)网络管理(1分)。 网络管理包括安全管理、数据恢复、网络性能监视等。 (5)互操作能力(1分)。 2.基本磁盘与动态磁盘的区别。 (1)基本磁盘管理(2分) 基本磁盘是平常使用的默认磁盘类型,通过分区来管理和应用磁盘空间。一个基本磁盘可以划分为主磁盘分区(Primary Partition)和扩展磁盘分区(Extended Partition),但是最多只能建立一个扩展磁盘分区。一个基本磁盘最多可以分为四个区,即4个主磁盘分区或3个主磁盘分区和一个扩展磁盘分区。 (2)动态磁盘管理(3分) 动态磁盘使用卷(Volume)来组织空间,使用方法与基本磁盘分区相似。动态磁盘卷可建立在不连续的磁盘空间上,且空间大小可以动态地变更。动态卷的创建数量也不受限制。在动态磁盘中可以建立多种类型的卷,以提供高性能的磁盘存储能力。 动态磁盘提供了更好的磁盘访问性能以及容错等功能。可以将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而不损坏原有的数据。动态磁盘若要转换为基本磁盘,则必须删除原有的卷才可以转换。 3.简述DNS 常见的资源记录。 SOA:初始授权记录(1分)。 NS:名称服务器记录,指定授权的名称服务器(1分)。 A:主机记录,实现正向查询,建立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1分)。 PTR :指针记录,实现反向查询,建立IP地址到域名的映像(1分)。 MX:邮件交换记录,指定用来交换或者转发邮件信息的服务器(1分)。 4.动态IP地址方案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简述DHCP服务器的工作过程。 优点:减少网络管理员管理IP地址的工作量;提高IP地址的使用率,节约IP地址(1分)。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2010-6-A-OS试卷(含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九至二零一零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操作系统课程考试题 A 卷(12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日期2010 年6 月日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共10题,每题2 分) 1.无结构文件的含义是( C ) A.变长记录的文件B.索引文件 C.流式文件D.索引顺序文件 2.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 ) A.无交互性 B.输入/输出设备利用率低: C.CPU利用率低 D.系统吞吐量小 3.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A) A.系统调用B.中断C.库函数D.原语 4.某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寄存器低11位表示页内位移量,则页面大小最多为(C)。 A.1024字节 B.1024K字节 C.2048字节 D.512K字节 5.设与某资源相关联的信号量初值为4,当前值为3,若M表示该资源的可用个数,N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则M、N分别是( B ) A.0,1 B.3,0C.1,2 D.2,0 6.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的存储管理中,存储保护是为了(D〕。 A防止一个作业占用同一个分区 B防止非法访问磁盘文件 C防止非法访问磁带文件D防止各道作业相互干扰 7.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系统可能出现(A)问题。 A.抖动 B.不能共享 C.外零头 D.动态链接 8.线程是( C ) A. 进程 B.作业 C.调度的基本单位 D.资源拥有的象征 9. 设置当前目录的主要原因是(B)。 A.节省主存空间 B.加快文件查找速度 C. 节省辅存空间 D.便于打开文件 10.分页存储管理要求(B) A.用户程序给出页号 B.地址空间必须连续。 C.磁盘空间必需连续 D.物理空间必须是连续。 10分,共5题,每题2 分)(ABCE )

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习题

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单选题 (1)当CPU执行操作系统代码时,称处理机处于( )。 A.执行态 B.目态 C.管态 D.就绪态 (2)在下列性质中,( )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A.多路性 B.交互性 C.独立性 D.成批性 (3)下列仅一条指令( )只能在管态下执行。 A.读取时钟指令 B.访管指令 C.屏蔽中断指令 D.取数指令 二、填空题 (1)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资源,其中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以及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这里的处理机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行管理。 (2) 利用缓冲区能有效地缓和CPU 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虚拟设备的功能是使_____________变成能被多个进程同时使用的_________。 第二章习题 一、填空题 (1)对于一个可执行程序文件,该程序与执行它的进程是一对多的关系。 (2)在单CPU系统中实现并发技术后。

A.进程在一个时间段内并行执行,CPU与外设并行工作。 B.进程在一个时刻并行执行,CPU与外设并行工作。 C.进程在一个时间段内并行执行,CPU与外设串行工作。 D.进程在一个时刻并行执行,CPU与外设串行工作。 (3)从静态角度上看,进程是由PCB、程序段,数据段三部分组成。 (4)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用完其时间片而被暂停执行,此时进程应从执行状态变成为就绪状态。 (5)引入进程,可带来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系统吞吐量的增加的好处,但却增加了系统的空间和时间开销。 (6)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7) ①C是一种只能由P和V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①可用于实现进程的② D 和③ A ,②是指排他性地访问临界资源。 ①:A.控制变量B.锁 C.整型信号量 D.记录型信号量 ②,③:A.同步 B.通信 C.调度 D.互斥 (8)设有6个进程共享同一互斥段,若最多允许有3个进程进入互斥段,则所采用的互斥信号量的初值为 3 。 (9)有3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若用P、V操作作同步机制,则记录型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为2,1,0 ,-1。 (10)为实现消息缓冲通信,在PCB中应增加消息队列首指针、消息队列互斥信号量和消息队列资源信号量三个数据项。 (11)若记录型信号量S的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 B 等待进程。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汤小丹第2章

注意: 1)“本章要点”部分,用红字标注的不是期末考试出题范围。 2)“习题部分”用蓝字标注的是重点习题,期末考试50%的题目是这些习题的 原题。红字标注的习题期末考试不考,仅供考研的同学参考。 3)大部分习题答案只给出要点,同学们可以自行适当补充,但一定要简明扼要。4)如“本章要点”部分用红字标注的非考试内容,在“习题”部分有相关的重点习题,则对该部分内容只需做该习题即可。 ------------------------------------------------------------ 第二章要点 这一章和第3章是本课程最重要的两章。 2.1 进程的基本概念 本小节重点内容是进程的概念、进程的三种状态及转换(围绕P38图2-5理解)、进程控制块FCB的概念及作用、进程就绪队列和阻塞(等待)队列的概念。 其它内容作一般性的了解即可。 2.2 进程控制 掌握原语的概念。其它内容作一般性的了解即可。 2.3 进程同步 这一小节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相当难的。 (1)P47-50,临界资源问题、临界区的概念、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 (2)P50,整型信号量原语的含义,及其缺点。 (3)P51,记录型信号量原语的含义,特点,及其优点(与整形信号量对比)。 (4)P52-53 AND型信号量和信号量集,一般性了解。(5)P53 2.3.3 信号量的应用,一般性了解。 (6)P55 管程,一般性了解。

2.4 经典进程的同步问题 熟练掌握用记录型信号量解生产者—消费者、哲学家进餐、读者--写者问题。 其它解法(AND信号量、信号量集、管程等)可以不看。 2.5 进程通信:一般性了解。 2.6 线程 概念性的掌握什么是线程、线程与进程主要的异同、线程的状态、内核线程、用户线程。对于软件班和数学班的同学,上述概念将结合实验考核,二学历班的同学无此要求。 教材习题 1 什么是前驱图?为什么要引入前驱图? 答:P35。前驱图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引入前驱图可以比较直观的描述多道程序进程之间的不确定(异步)关系。 2 试画出下面四条语句的前驱图: S1: a=x+y; S2: b=z+1; S3: c=a-b; S4: w=c+1 答:参考P36图2-4。 根据变量赋值的顺序,有(S1 , S2)->S3->S4 3. 程序并发执行为什么会产生间断性特征? 答:P36。因为程序在并发执行过程中存在相互制约性(同步要求),另外进程时而要求使用CPU、时而I/O也会造成进程间断。 4. 程序并发执行为何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答:P37。多个进程共享系统中的各种共享资源(可以表示为共享变量或共享内存),一方面资源状态可由多个进程来改变,另一方面处置不当可能引起共享变量出错(需要互斥来解决),即存在资源共享性使程序失去封闭性;而失去了

操作系统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作业(存储器管理) 第一次作业: 1、对于首次适应算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如何将各空闲分区链接成空闲分区链? 为了实现对空闲分区的分配和链接,在每个分区的起始部分,设置一些用于控制分区分配的信息,以及用于链接各分区所用的前向指针;在分区尾部则设置一后向指针,通过前、后向链接指针,可将所有的空闲分区链接成一个双向链。为了检索方便,在分区尾部重复设置状态位和分区大小表目。当分区被分配出以后,把状态位由0改为1,此时,前、后向指针已无意义。 (2)在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应怎样处理这些情况? (1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分区F1相邻接,此时应将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分区合并,不必为回收分区分配新表项,而只需修改其前一分区F1的大小。 (2回收分区与插入点的后一空闲分区F2相邻接,此时也可将两分区合并,形成新的空闲分区,但用回收区的首址作为新空闲区的首址,大小为两者之和。 (3回收区同时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分区邻接,此时将三个分区合并,使用F1的表项和F1的首址,取消F2的表项,大小为三者之和。 (4 回收区既不与F1邻接,又不与F2邻接。这时应为回收区单独建立一新表项,填写回收区的首址和大小,并根据其首址插入到空闲链中的适当位置。 (3)请对该算法的内存管理性能进行分析。 该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内存中低地址,从而保证了高地址部分的大空闲去。这给以后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的条件。起缺点是低址部分不断被划分,会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空闲分区,每次查找都从低址开始,会增加查找空闲分区的开销。 2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有何区别? 答:主要表现在(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 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 而不是用户的需要。段则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 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 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在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地址空间,程序员只需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即需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3某请求分页系统,用户空间为32KB,每个页面1KB,主存16KB。某用户程序有7页

完整word版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程RHEL74 CentOS 74第3版习题及答案

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程《Linux 》)(第3版)(RHEL7.4/CentOS 7.4 课后习题答案练习题1.11 一、填空题。1.GNU的含义是。、、2.Linux一般有3个主要部分: 这两套操作系统。以及3.目前被称为纯种的UNIX指的就是 项目制定的通用公共许可的软件模式进行发布的,它是GNU.Linux是基于4。证,英文是 。5.史托曼成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它的英文是 的缩写,重点在规范核心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这是由美国电.POSIX是6 IEEE)所发布的一项标准。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两个方面。与7.当前的Linux常见的 应用可分为 两种。Linux的版本分为和8.。9.安装Linux最少需要两个分区,分别是 。10.Linux默认的系统管理员账号是 1. GNU's Not Unix的递归缩写(GNU计划一个自由软件组织) 2. 内核(kernel)、命令解释层(Shell或其他操作环境)、实用工具 3. System V BSD 4. Copyleft(无版权)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 5. FSF,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6. 便携式操作系统接口(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7. 企业应用个人应用 8. 内核版本发行版本 9. swap交换分区/(根)分区 10. root 二、选择题 )开发的。最早是由计算机爱好者(Linux.1. A.Richard Petersen B.Linus Torvalds C.Rob Pick D.Linux Sarwar 2.下列中()是自由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Windows 2008 的特点。)不是Linux3.下列中( D .开放性.单用户B C.设备独立性A.多任务 )的版本。4.Linux的内核版本2.3.20是(D .第二次修订A.不稳定B.稳定的C.第三次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