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计算机的图片
11
7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1967年和1977年分别出现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由大规模和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的计算机,被称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美国 ILLIAC-IV计算机,是第一台全面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 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它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已到了第四代。1975年, 美国阿姆尔公司研制成470V/6型计算机,随后日本富士通公司生产出 M-190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第四代计算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68 年开始研制第四代机。1974年研制成功ICL2900计算机,1976年研制 成功DAP系列机。197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国际信息公司与荷 兰飞利浦公司联合成立了统一数据公司。共同研制出Unidata7710系
2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ENIAC PC机 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 重量 30吨 10kg 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 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 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
3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寻求计算机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 值。这促进了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1944年霍华德.艾肯(1900197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器,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这台简称 Mark I 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用电磁信 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计算)并且适应性很差只 用于专门领域,但是,它既可以执行基本算术运算也可以运算复杂 的等式。
5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国外第二 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国第一 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
6
第三代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即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1)。特 征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每片上集成几百到几千个逻辑 门)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 部件;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 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在软件方面,出 现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的开发已 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现代产业。
列来自百度文库。
8
第五代电脑
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 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 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 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领域和 获得新的知识。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 或图形图象交换信息。第五代计算机又称新一代计算机。
9
第六代计算机
第六代计算机的,又称为生物计算机,其主要原材料是借助生物工 程技术(特别是蛋白质工程)生产的蛋白质分子,以它作为生物集成 电路――生物芯片。在生物芯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传递。当波沿 着蛋白质分子链传播时,会引起蛋白质分子链子单键、双键结构顺 序的改变。它的功能模仿人的大脑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可 并行处理多种数据功能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与以逻辑处理为主的第 五代计算机不同,它本身可以判断对象的性质与状态,并能采取相 应的行动,而且它可同时并行处理实时变化的大量数据,并引出结 论。以往的信息处理系统只能处理条理清晰、经络分明的数据。而 人的大脑活动具有能处理零碎、含糊不清信息的灵活性,第六代电 子计算机将类似人脑的智慧和灵活性。
计算机的发展史
1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历史
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 30吨,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虽然它的功能还比不上今天最 普通的一台微型计算机,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的绝对冠军,并且 其运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也是史无前例的。以圆周率(π)的计算为例, 中国的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利用算筹,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 到小数点后7位数。一千多年后,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 率,才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而使用ENIAC进行计算,仅用了40秒就 达到了这个记录,还发现香克斯的计算中,第528位是错误的。
4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ENIAC 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 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 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 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 I快1000 倍,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 40年代中期,冯.诺依曼 (1903-1957)参加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小组,1945年设计电子离 散可变自动计算机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将程序和数据以相同的格式一起储存在 存储器中。这使得计算机可以在任意点暂停或继续工作,机器 结构的关键部分是中央处理器,它使计算机所有功能通过单一 的资源统一起来。
计算机的图片
11
7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1967年和1977年分别出现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由大规模和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的计算机,被称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美国 ILLIAC-IV计算机,是第一台全面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 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它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已到了第四代。1975年, 美国阿姆尔公司研制成470V/6型计算机,随后日本富士通公司生产出 M-190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第四代计算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68 年开始研制第四代机。1974年研制成功ICL2900计算机,1976年研制 成功DAP系列机。197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国际信息公司与荷 兰飞利浦公司联合成立了统一数据公司。共同研制出Unidata7710系
2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ENIAC PC机 耗资 100万美圆 600美圆 重量 30吨 10kg 占地 150平方米 0.25平方米 电子器件 1.9万只电子管 100块集成电路 运算速度 5000次/秒 500万次/秒
3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寻求计算机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 值。这促进了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1944年霍华德.艾肯(1900197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器,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这台简称 Mark I 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用电磁信 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计算)并且适应性很差只 用于专门领域,但是,它既可以执行基本算术运算也可以运算复杂 的等式。
5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国外第二 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国第一 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
6
第三代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即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1)。特 征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每片上集成几百到几千个逻辑 门)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 部件;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 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在软件方面,出 现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的开发已 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现代产业。
列来自百度文库。
8
第五代电脑
第五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同人工智能结 合在一起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进行数值计算或处理一般的 信息,主要能面向知识处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联想、学习和 解释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判断、决策、开拓未知领域和 获得新的知识。人-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声音、文字) 或图形图象交换信息。第五代计算机又称新一代计算机。
9
第六代计算机
第六代计算机的,又称为生物计算机,其主要原材料是借助生物工 程技术(特别是蛋白质工程)生产的蛋白质分子,以它作为生物集成 电路――生物芯片。在生物芯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传递。当波沿 着蛋白质分子链传播时,会引起蛋白质分子链子单键、双键结构顺 序的改变。它的功能模仿人的大脑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可 并行处理多种数据功能的神经网络计算机。与以逻辑处理为主的第 五代计算机不同,它本身可以判断对象的性质与状态,并能采取相 应的行动,而且它可同时并行处理实时变化的大量数据,并引出结 论。以往的信息处理系统只能处理条理清晰、经络分明的数据。而 人的大脑活动具有能处理零碎、含糊不清信息的灵活性,第六代电 子计算机将类似人脑的智慧和灵活性。
计算机的发展史
1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历史
它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占地170平方米,重达 30吨,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虽然它的功能还比不上今天最 普通的一台微型计算机,但在当时它已是运算速度的绝对冠军,并且 其运算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也是史无前例的。以圆周率(π)的计算为例, 中国的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利用算筹,耗费15年心血,才把圆周率计算 到小数点后7位数。一千多年后,英国人香克斯以毕生精力计算圆周 率,才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而使用ENIAC进行计算,仅用了40秒就 达到了这个记录,还发现香克斯的计算中,第528位是错误的。
4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ENIAC 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 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 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 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 I快1000 倍,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 40年代中期,冯.诺依曼 (1903-1957)参加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小组,1945年设计电子离 散可变自动计算机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将程序和数据以相同的格式一起储存在 存储器中。这使得计算机可以在任意点暂停或继续工作,机器 结构的关键部分是中央处理器,它使计算机所有功能通过单一 的资源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