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冬-西方音乐史与赏析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音乐流派、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西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等。

2. 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及其作品: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瓦格纳、德沃夏克等。

3. 音乐形式与体裁:交响乐、室内乐、独奏、合唱等。

4. 音乐理论与技巧:调式、和声、节奏、曲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代表性作曲家及其作品、音乐形式与体裁。

2.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与技巧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作曲家及其作品。

2. 欣赏法: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3. 分析法:对音乐作品进行结构、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测试:测试学生对西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教材或相关教程。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音乐播放软件等。

3. 网络资源:相关音乐网站、在线音乐数据库、学术文章等。

4. 图像资源:作曲家照片、音乐乐谱、音乐厅图片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古典音乐时期。

2. 第二周: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音乐时期作曲家的作品分析。

3. 第三周:浪漫音乐时期的概述及代表性作曲家肖邦、李斯特等。

4. 第四周:浪漫音乐时期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5. 第五周:现代音乐时期的介绍,德沃夏克、瓦格纳等的作品分析。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4)瓦格纳与约翰.斯特劳斯父子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4)瓦格纳与约翰.斯特劳斯父子

19世纪中、下的叶德奥音乐• 代表人物:R·Wagnes(瓦格纳 1833~1897) Brahms(勃拉姆斯1833~1897)A·Bruckner (布鲁克纳 1824~1896) H·Wolf(沃尔夫 1860~1903) G·Mahler(马勒 1860~1911) R·Strauss(理查德·斯特劳斯 1864~1949)•概述: 1、19世纪是德、奥音乐最辉煌的时期。

为西方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位作 曲家Brahms和Wagner分别代表了两种对立的美学主张—— Brahms代表的是浪漫时代的古典风格;而Wagner却把自己政治上的革命 精神和学术上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自己的音乐创作,改变了西方音乐的传统轨 道,大胆地开辟了通向未来的道路,成为后期浪漫主义的典范。

2、德、奥音乐的另一重要现象是维也纳轻音乐的繁荣。

Johann Strauss 父子创造了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

11变 革 。

艺 术 的 变 革 服 从 于 社 会 的是 面 人 好 镜 艺 民 一 子 术 的 切 。

永 功 伟 远 劳 大 是 。

的 发 社 明 会 和 制 创 度 造 的 都 一Richard Wagner理夏德·瓦格纳(1813~1883)2“歌剧艺术的改革者” “整体艺术的倡导者”— Wagner 瓦格纳( 1 8 1 3 - 1 8 8 3 年 )一、生平( 教 材 P. 2 6 3 — P. 2 6 8 )1、 较晚系统学习音乐。

2、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对文学、戏剧、哲学、美学有 浓厚的兴趣。

3、积极投身欧洲革命,流亡瑞士12年。

4、爱情婚姻招致非议。

3• Wagner对哲学的兴趣贯穿他的一生。

青年时期通读了费尔 巴哈和巴枯宁的著作。

• 费尔巴哈(P.264):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马克思、 恩格斯正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内核”,建立 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第三章民族主义音乐20世纪的民族主义是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延续和再发展,他们同样是向民间,民间音乐中寻找创作元素,从而发扬本民族的音乐风格。

但20世纪民族主义在内容的充实性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深度上比19世纪有所削弱。

作曲家对民间音乐本身的浓厚兴趣,对民间音乐特征的新发现,表现得跟为突出。

在处理民间音乐素材的原则和方法上,20世纪作曲家比较强调汲取民间音乐固有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

20世纪由于有了更可靠的记谱方法(录音机),有了对民间音乐进一步的研究,它们的“不规则性”一度引起重视,音乐家从民间音乐区别于专业音乐的特征出发而进行创作,最早从亚那切克开始,表现最为杰出的是巴托克。

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家在汲取民间音乐的同时,还吸取同时代其他现代音乐流派的创作经验和成果,因而20世纪民族主义也是西方现代音乐的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节巴托克蓝胡子与尤迪特,表达了存在于男女之间的二元性,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善与恶,使他们表演着永恒的悲剧。

这里有一个孤独的男人,他渴望着一个女人能充分的满足他的欲望,但实际上,他只能得到仅仅一点的满足,这是一种悲剧。

而牺牲自己去献身于男人,这又是女性的悲剧。

割断了相互信赖的纽带之后,留给她的只是永远的孤独和漫长的黑夜,留给她的也仅仅是重复从前女人走过的道路。

标题中“蓝胡子”,可以把他理解为普通人,他是一个令人可怕的,隐藏着非人秘密的男性典型。

“公爵”是象征他的上层身份和财富。

“城堡”指是男人的心。

其中有很多复杂离奇的小房间。

如果把它翻译成《难以看穿并怀有秘密的贵公子的内心深处》就更好理解了。

第一门——刑讯室;第二门——武器库;第三门——珠宝库;第四门——美丽的花园;第五门——广阔领地;第六门——泪池;第七门——三个戴帽子穿大衣的女人(分别在早晨、中第二节席曼诺夫斯基第三节亚那切克第四节沃安·威廉斯第五节科普兰和格什文一、科普兰二、格什文。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第一章:西方音乐概述1.1 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的定义音乐的分类1.2 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1.3 西方音乐的记谱法五线谱的基本知识音符、休止符、连音线等符号的意义第二章:中世纪音乐2.1 概述中世纪音乐的特点中世纪音乐的时期划分2.2 宗教音乐弥撒曲圣咏经文歌2.3 世俗音乐世俗歌曲的形式与特点游吟诗人的音乐贡献第三章:文艺复兴音乐3.1 文艺复兴音乐的特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声与对位的进展3.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约翰·奥克冈约斯坎·德普雷皮尔卢易吉3.3 音乐形式的发展弥撒曲的新形式牧歌与尚松经文歌的发展第四章:巴洛克音乐4.1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旋律的装饰性和声的复杂性对位的运用4.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4.3 巴洛克音乐的体裁歌剧康塔塔奏鸣曲协奏曲第五章:古典音乐5.1 古典音乐的特点形式的规范化旋律与和声的发展5.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5.3 古典音乐的体裁交响曲室内乐钢琴曲歌剧第六章:浪漫主义音乐6.1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情感表达的自由化音乐形式的个性化音乐的兴起6.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弗朗茨·舒伯特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6.3 浪漫主义音乐的体裁钢琴曲交响乐歌剧艺术歌曲第七章:现代音乐7.1 现代音乐的特点音乐材料的拓展音乐形式的实验性音乐观念的革新7.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克劳德·德彪西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保罗·勋伯格7.3 现代音乐的流派表现主义序列音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第八章:二十世纪音乐8.1 二十世纪音乐的特点多元文化的融合音乐技术的创新音乐形式的多样性8.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贝尔格欣德米特潘德列茨基8.3 二十世纪音乐的流派十二音音乐爵士乐摇滚乐世界音乐第九章:音乐欣赏与分析9.1 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关注音乐的情感表达理解音乐的背景与文化内涵感受音乐的形式与结构9.2 音乐分析的方法曲式分析和声分析旋律分析9.3 音乐作品的深度欣赏解读乐谱聆听演奏分析乐曲的情感与风格第十章: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的关系10.1 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音乐形式的借鉴音乐教育的传播音乐文化的交流10.2 中国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影响音乐元素的融合音乐创作的启发音乐观念的碰撞与融合10.3 东西方音乐的相互借鉴与创新跨国合作的作曲家与作品音乐节的交流活动音乐教育的融合与发展第十一章:当代音乐与跨文化音乐11.1 当代音乐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与新媒体的运用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实验性与前卫性11.2 跨文化音乐的交流与发展世界各地音乐的融合跨国合作与交流全球化背景下的音乐创作11.3 当代音乐的体裁与流派电子音乐嘻哈与说唱世界音乐与民族音乐实验音乐与噪音音乐第十二章:音乐与视觉艺术的结合12.1 音乐与绘画的关系色彩与和声的关系构图与旋律的关系表现手法与情感的关系12.2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音乐与舞蹈的节奏关系音乐与舞蹈的情感表达音乐与舞蹈的编舞与表演12.3 音乐与戏剧的融合歌剧与音乐戏剧电影音乐与音效音乐剧场与跨媒体艺术第十三章: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13.1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培养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音乐教育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13.2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音乐与情绪的关系音乐与认知的过程音乐与记忆的关联13.3 音乐教育的方法与实践传统音乐教育与当代音乐教育的结合个性化与差异化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技术的运用第十四章:音乐产业与音乐市场14.1 音乐产业的基本构成音乐制作与录制音乐出版与发行音乐表演与演出14.2 音乐市场的运作音乐版权的管理与保护音乐市场营销与推广数字音乐与流媒体的发展14.3 独立音乐与主流音乐的关系独立音乐的制作与发行主流音乐的产业模式独立音乐与主流音乐的互动与影响第十五章:未来音乐的发展趋势15.1 科技对音乐的影响与音乐创作虚拟现实与音乐体验音乐制作技术的未来15.2 音乐与社会文化的互动音乐与社会运动的结合音乐与环境保护的关联音乐与性别平等的议题15.3 音乐未来的展望音乐形式的创新与演变音乐跨领域的合作与融合音乐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教案中涵盖了西方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记谱法以及各个时期音乐的特点、主要作曲家与作品、音乐形式和体裁等内容。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横向拓展教学——以交响曲《浮士德》的欣赏为例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横向拓展教学——以交响曲《浮士德》的欣赏为例

值 的 资产 阶 级 思潮 一 狂飙 突 进 运动 歌 德是 运 动 的主 将 。 歌德 生 横跨 两 个 世纪 正 当 欧洲 社 会 大动 荡 大 变革 资 产 阶 级革 命 力量 的 不 断 从 而 加 深 自己 对
憬中时
他’ 隋不 自禁 地说 自 己将 得 到 满足 。 于是
魔 鬼
记 体 小 说 《少年 维 特 之 烦 恼 》 从 此 成 为欧 洲 公 认 的 大 作 家 从 1 开始 到 1 2年 7 7 3年 3 8 歌 德 用了 六十 年 时 间创 作
要 人 物作 为 每一 乐 章 的标 题 。 第一 乐 章 浮士 德 共 有 四个 浪 漫 地表 现 浮 士德 性 格特 征 的主 题 。 第 二 乐章 玛格 丽 特 以双 簧管 与 中提 琴 的独 奏 表现 了美 丽善 良 天真 烂 漫 的
梅 菲 斯特 按 照 事先 的 约定 即 将 收去 他 灵 魂 。但 在 这 时 天 使赶来 挽救 了浮 士 德 的 灵 魂 使 它升 人 了 天 国
的 年 代 。封 建 制度 的 日趋 崩 溃 高涨
促 使 他 不断 接 受 先进 思 潮 的影 响
李斯 特 的 交响 曲《浮 士德 》 作于 18 至 1 3年 5 5 8 4年 包 括 3 乐 章 与结 尾 合 唱 于 1 年 首 演 在 这 以后 李 斯特 个 57 8 对 它 不 断地 修订 直 到 1 80年 才最 后 定稿 。 8
态 创作 背 景 情 感 和风 格 等 方面 讲 述之 外 还 要 观 案 同 流 派 以 及
材 以文 艺 复兴 以 来 的欧 洲 社会 为 背 景 描 写 个 新 兴 资 产 阶级 知 识 分子 不 满现 实 竭 力探 索 人 生意 义 和社 会 理 想 的 过程 。 体 现 了资 产 阶级 上 升 时期 自 强不 息 追 求真 理 的 精神 也 反 映 了德 意 志 民族 优 秀的 传 统 该 诗 剧体 现 了 浪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发展现状及改革的思考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发展现状及改革的思考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发展现状及改革的思考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兴起,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留学音乐家呼吁借鉴西方音乐理论及教学模式来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

《西方音乐史》课程在各大音乐学校,如上海国立音乐学校、北大音乐传习所等一些专业音乐学校中应运而生。

鉴于此,本文对《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发展现状及改革的思考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标签: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发展;教学改革0 引言“西方音乐史”课程在我国进行了近100年,在我国对西方音乐的认识上架起了文化桥梁,结合了“欣赏音乐”,音乐学习者逐渐从外表中认识到——美学经验——本质探索课程,是这个课程的专业教师,也是西方音乐的传播者,路途遥远。

不断思考,积极吸收新的教学方法,只有为了不断改进自己,把更专业的教育哲学投入到学科改革和建设中,使学生们能够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1 课程发展现状1.1教学思路的偏差音乐学的基本必修科目“节目”在2006年公布之前,“欣赏西方音乐史和名着”的过程被命名为“感谢外国音乐史和名着”。

这两个字有区别,但与教学范围相去甚远。

“西方音乐史”主要是指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欧美国家音乐发展史,而“外国音乐史”是指除了中国音乐以外的所有国家的音乐发展史,即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是在“节目”之前设定的72小时内无法完成的教育课题。

因此,教育部在“方案”中积极调整,将“外国”一词改为“西方”,大幅减少了课程内容。

但是综合应用型本科音乐学的发展要求,在确定课程内容和进度的过程中被发现。

调整内容后,只能在下学期上课时讲授浪漫主义音乐时代的内容,20世纪现代音乐完全没有上课时间,所以那一章的課程无法同时展开形式和内容。

1.2教与学互动的缺失近10多年来,“对西方音乐史和名着的感谢”是以教师为主的讲座,是对音频资料和音乐作品简单分析内容的补充,学生们对这一注入式学习过程的参与不多。

而且,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缺乏认识,学习意志不强,所以师生之间的教学很薄弱。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西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西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

雅典学院 拉裴尔(意大利)
7
达芬奇(意大利)
• “眼睛叫做心 灵的窗子,它是知 解力用来最完美最 大量地欣赏自然的 无限的作品的主要复兴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9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名 称:最后的审判
时 期:1535-1541年 创作者:米开朗基罗·博 纳罗蒂 材 料:壁画 存藏处:梵蒂冈西斯廷教 堂
38
3、杰苏阿尔多(C.Gesualdo,1560-1613) 文艺复兴
• 欣赏: • 意大利牧歌《我离去,不再说话》 • 将半音体系引入牧歌,这并非装
模作样的仿古,而是对于歌词的深刻 动人的表现。
39
《我离去,不再说话》 文艺复兴
40
4、蒙特维尔第
(C.Montevirdi,1567-1643)
19
福 布 尔 东(Fauxbourdon) 文艺复兴

“福布尔东”一词意为“假低音”。演唱时在高声
部下方四度再即兴加入一个声部,该声部在谱面上往
往未写明。由于强调三度、六度音程,限制不协和音,
因而音响和谐、悦耳。
20
英国音乐
文艺复兴
3、最重要的作曲家: 约翰• 邓斯泰布尔 (1390---1453年),创作涉及经文歌、 弥撒曲等各种体裁,约有70首。
• 尼德兰乐派的三个时期:第一即勃艮第乐派, 第二、三常称为“佛兰德乐派”。分散分布,时 间跨度大,前后音乐风格变化很大。
• 第三代的约斯堪,把复调技巧和旋律熔于一 炉。
• 作品 (包括宗教作品)风格清新、具有感染人 的力量。
29
1、奥克冈(Johannes Ockeghem,
1430——1495)
主要成就在弥撒曲方面。 13首弥撒曲,一半采用了定 旋律弥撒曲的创作方法,选用的 定旋律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定 旋律是乐曲的主要结构因素,每 个乐章都要至少完整地呈示一次。 奥克冈也有些弥撒曲没有引 用定旋律,较自由地进行创作, 常常使用“卡农”手法,包括复 杂的有量卡农 。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第一章:西方音乐概述1.1 西方音乐的定义与特点1.2 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1.3 西方音乐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第二章: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2.1 古希腊音乐的特点与影响2.2 古罗马音乐的发展与演变2.3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实例分析第三章:中世纪与文艺复兴音乐3.1 中世纪音乐的形成与发展3.2 文艺复兴音乐的特征与成就3.3 代表人物:约翰·邓斯·泰勒与约斯坎·德·普雷斯特第四章:巴洛克音乐4.1 巴洛克音乐的定义与特点4.2 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4.3 巴洛克音乐的实例分析第五章:古典主义音乐5.1 古典主义音乐的兴起与发展5.2 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5.3 古典主义音乐的实例分析第六章:浪漫主义音乐6.1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与兴起6.2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李斯特、瓦格纳6.3 浪漫主义音乐的实例分析第七章:印象主义音乐7.1 印象主义音乐的定义与特点7.2 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德彪西、拉威尔7.3 印象主义音乐的实例分析第八章:现代音乐8.1 现代音乐的探索与突破8.2 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贝尔格8.3 现代音乐的实例分析第九章:当代音乐9.1 当代音乐的发展与创新9.2 当代音乐的代表人物:约翰·凯奇、乔治·克拉姆9.3 当代音乐的实例分析第十章:西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10.1 音乐作品的欣赏方法与技巧10.2 音乐作品的分析角度与实践10.3 代表作品分析:莫扎特《交响曲K.55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西方音乐概述难点解析:对西方音乐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解,以及不同流派之间的区别。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难点解析:古希腊音乐与古罗马音乐在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中世纪与文艺复兴音乐难点解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风格的转变,以及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第二节 偶然音乐
凯奇
凯奇说,两个人在写同一种风格的音乐,那就说明这种音乐已经太多了,我喜欢的是我从没听过的音乐。对东方禅学有研究,对真菌研究充满兴趣,是全美蘑菇协会的理事。而他的音乐却体现出破坏性和对传统的反动。偶然音乐,无声音乐,行为音乐,拼贴。
第三节 电子音乐
P392概念和发展阶段
第四节 新音色
第一节 序列音乐
1952年,法国作曲家、序列音乐的代表人物发表文章:《勋伯格死了》,认为勋伯格的方法,如使用主题、区分旋律和伴奏、利用传统曲式等等创作技术意境过时,推崇韦伯恩。韦伯恩作品中将序列原则扩展到节奏等其它因素中的做法使他成为序列音乐的先行者,直到1949年法国作曲家梅西安创作的《四首节奏练习曲》中的第四首《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成为第一首真正的整体序列音乐的代表作,新的音乐构思方法,形成了新的流派。(概念和方法,P381)
《远古童声》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 朱建分析《广岛》91年
《黑天使》
13段音乐
第一部分 离去
1、全奏:挽歌Ⅰ 电的虫群之夜
2、三重奏:骨头与长笛之夜
3、二重奏:失去的铃
4、独奏:华彩乐段,魔鬼的音乐
5、二重奏:死之舞
数字表现善与恶的斗争
演奏技术特殊,弓杆敲击琴弦,大提琴弓拉锣,小提琴倒置,弓子在指板拉奏,弓子拉水杯。
三类风格:爱情主题,欢乐或狂喜,图朗加力拉(包括不祥成分)。
创作特征《梅西昂作曲技法初探》 杨立青 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节奏方面 旋律和声方面 音色方面
(二)布列兹
《没有主人的槌子》
为女低音和小乐队而作。
歌词选自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夏尔的同名组诗中的三首短诗。作曲家说“如果你想要理解这歌词的话,那就念它吧”

四季第四乐章冬的赏析

四季第四乐章冬的赏析

四季第四乐章冬的赏析维瓦尔第的《四季》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的第四乐章冬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乐章通过音乐表达了冬季的寒冷、凄凉和神秘,让人仿佛置身于冰雪世界之中。

下面我们将对这首乐章进行赏析,探究其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乐章的结构。

《四季》第四乐章冬共分为三个部分,快板的序曲、慢板的中段和快板的尾声。

整个乐章以弦乐器的快速颤音开篇,仿佛寒风呼啸,给人以冰天雪地的感觉。

接着是悠扬的小提琴独奏,表现出冬季的宁静和神秘。

随后是交响乐队的合奏,音乐的节奏逐渐加快,仿佛冬季的寒风渐渐加大,寒意袭人。

整个乐章的结构严谨,音乐的节奏和动态变化丰富多彩,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其次,我们来分析乐章的音乐特点。

在《四季》第四乐章冬中,维瓦尔第运用了丰富的音乐手法,表现出冬季的寒冷和凄凉。

首先是音乐的节奏和动态变化。

乐章中交响乐队的合奏时而慢板时而快板,交替变化,给人以冬季风雪交加的感觉。

其次是音乐的和声和旋律。

维瓦尔第巧妙地运用了和声的变化和旋律的跳跃,表现出冬季的神秘和变幻莫测。

再次是乐器的运用。

在乐章中,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独奏交替出现,使整个乐章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最后是音乐的表现手法。

维瓦尔第通过交响乐队的合奏和独奏的交替运用,表现出冬季的寒冷和凄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最后,我们来探讨乐章的表现主题。

《四季》第四乐章冬的表现主题是冬季的寒冷、凄凉和神秘。

维瓦尔第通过音乐表达了冬季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情感体验,使人仿佛置身于冰雪世界之中。

在乐章中,交响乐队的合奏表现出冬季的寒风呼啸,小提琴的独奏表现出冬季的宁静和神秘,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整个乐章充满了对冬季的描绘和对自然的赞美,使人感受到了冬季的美丽和魅力。

总之,《四季》第四乐章冬是一首充满了艺术魅力的音乐作品,通过对冬季的描绘和对自然的赞美,表现出了维瓦尔第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

这首乐章不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受到了冬季的美丽和魅力。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浪漫音乐.进行曲.舞曲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浪漫音乐.进行曲.舞曲

15
肖邦“军队波罗涅兹” op.40第1首
浪漫音乐.
《A大调波罗涅兹》是一首表现爱国思想的 钢琴曲,使人想起古代波兰骑士的形象。据说肖 邦有一天晚上写完了这首舞曲在钢琴上弹奏时, 看见房门打开,一群波兰武士穿着古代服装列队 而过。这一幻象使肖邦感到惶恐,他夺门而出, 整夜不敢回到房间里去。乐曲共分三段:
以小约翰.斯特劳斯《雷鸣电闪波尔卡》 最为著名。
17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小约翰.斯特劳斯1825 年10月出生,在家中是长 子,他的父亲老约翰.斯特 劳斯经过多年的奋斗、好 不容易组织成一个乐队, 这时已是一个乐队的负责 人。他不愿让儿子再走自 己这条路,先把小约翰.斯 特劳斯送到工业学校读书, 后来又让他到银行当了一 名职员。
11
《匈牙利舞曲》第1号
浪漫音乐.
随后乐曲进入中间部,奏出情绪 激昂的主题,表现了匈牙利人民热情 奔放的民族性格。速度忽慢忽快的中 间部后半部分表情丰富,体现了匈牙 利吉普赛音乐即兴性的特点。最后乐 曲再现第一部分,在热烈而欢快的气 氛中结束。
12
《匈牙利舞曲》第5号
浪漫音乐.
勃拉姆斯所有作品中最为流行的一首, 其粗犷而豪放的旋律具有明显的匈牙利 “查尔达什舞曲”的特征。
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的音乐文化—进行曲.舞曲 主讲教师:王大燕
1
P99 进行曲的创作概况
浪漫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进行曲创作与古典时期 的进行曲相对照,继续发扬贝多芬、莫扎特 进行曲的活泼、庄严风格。脍炙人口的作品 有威尔第的“凯旋进行曲”,又名《大进行 曲》或《阿依达进行曲》选自其歌剧《阿依 达》,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选自其歌剧 《罗恩格林》,舒伯特为奥地利皇室近卫军 写的“军队进行曲”,以及老约翰.施特劳 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等。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横向拓展教学——以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欣赏为例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横向拓展教学——以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欣赏为例

兹 之 后 的 第 二 位 管 弦 乐 配 器 大 师 。 他 的 创 作 丰 富 了 浪
17 0
俭 性 以及 和 声 色 彩 的 独 特 性 , 予 这 首 作 品 力 量 和 美 。 赋
全 曲 共 分 9段 。 音 诗 第 一 段 “日 出 ” 然 只 有 短 短 虽 的 1分 3 0秒 的 音 乐 , 把 一 轮 红 日 喷 薄 而 出 的 情 景 刻 却 画 的 极 为 深 刻 。 “ 子 ” 分 表 现 “日 出 时 人 类 感 觉 到 上 引 部 帝 的能量 ” 一个 起 初 由小号 悠 远 地奏 出的庄 严 题 旨 , ,
拉 图 斯 特 拉 如 是 说 》 。这 首 交 作 品 中所 蕴 含 的 个 人 英 中
雄 主义 和他 其 它 的交 响诗 一样 , 有一 个共 同的结局 , 均 不 是 被 杀 、 死 , 是 隐 匿 。交 响 诗 的 结 尾 音 乐 也 以慢 、 处 就 绵延 的 悲剧气 氛缓 缓地 结 束。 ” 理 查 施 特 劳 斯 在 尼 采 的 哲 学 思 想 中 看 到 了 生 命 与
≯ 曩

●徐 杰
音 乐变 鹩
傣羹
《 方 音 乐 史 与 名 作 赏 析 》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音 乐 学 西 是 本 科 专 业 教 育 方 向 的 一 门 必 修 课 程 。多 年 以 来 , 课 程 该 的教 学 内 容 逐 渐 形 成 了一 个 固定 的 模 式 ,往 往 呈 现 为 是 一 门讲 述 西 方 音 乐 史 上 作 曲 家 生 平 、 乐 作 品 、 乐 音 音 风格 的课 程 , 与 同时期 其他 艺 术 门 类 的知识 如 哲学 、 而 文 学 、 画 等 方面 的横 向联 系甚 少 。 绘 众 所 周知 , 方音 乐 的发 展 历史 并 不是 孤 立 的 , 西 单

古典音乐欣赏与作品分析

古典音乐欣赏与作品分析

古典音乐欣赏与作品分析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具有严谨的结构和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

无论是作为音乐爱好者还是学习音乐的人士,深入了解古典音乐的欣赏与作品分析,都能够提升我们的审美境界并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

本文将通过对古典音乐欣赏与作品分析的介绍和案例分析,探讨其魅力所在。

一、古典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1. 细致入微的音乐元素分析古典音乐作品通常包含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多个音乐元素。

欣赏时,我们应该注意每个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作品整体效果的作用。

比如,对于一首古典交响乐,可以聆听主题的变化和回旋,和声的丰富和转变,以及节奏的变化和轮廓。

2. 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深入理解古典音乐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

作曲家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审美观念等都会影响其音乐创作。

在欣赏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作曲家的背景和作品背后的故事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3. 赏析演奏者的精湛技艺古典音乐的演奏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对作品深入的理解。

欣赏时,我们应该留意演奏者的表演技巧和演绎风格,包括演奏的技术难度、音乐表达的细腻程度以及对作品情感的把握等。

多听多看不同演奏者的演出,可以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受。

二、古典音乐作品分析的方法与技巧1. 音乐形式分析古典音乐作品通常具有相对固定的形式结构,例如奏鸣曲的三个乐章结构、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结构等。

通过分析作品的形式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思维过程和音乐语言的运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较短的曲目进行分析,例如莫扎特的小夜曲第一乐章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开头。

2. 和声结构与音韵分析和声是古典音乐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在分析作品时,我们可以关注其中的和声结构,例如和弦进行、声部运行等;同时也可以注意音韵上的变化,例如音色搭配、重音位置等。

通过分析和声结构与音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在逻辑和情感表达。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一、西方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和体系构成,了解西方音乐发展史。

音乐作为声音艺术的表现形式,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歌舞。

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200年以前已会吟唱《亡灵之曲》,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歌唱或者说是音乐表演,因为它伴随着对死者“人格化”的歌颂而产生。

虽然考古学上还未能找到关于音乐的直接证据,但是我们知道音乐艺术的起源远远早于文字记载,这是我们研究音乐史应该坚持的基本思路。

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音乐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具有明显的宗教功能,通过音乐进行宗教仪式,音乐由此被认为是巫师的咒语,被赋予神秘的色彩。

公元前4000年前后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批文字符号,其中很多是图画和音节,但其中并没有文字符号,只是音节组合在一起。

这些图画的音节当中就可以清晰地听到韵律。

这一切无疑为音乐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公元前3100年左右,生活在小亚细亚地区的闪族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闪族人的音乐开始从苏美尔语中吸收新的词汇。

在苏美尔时期,吟诵的音乐主要采用自由节奏的律动。

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埃及和叙利亚的庙宇中出现了固定音阶和固定节奏的曲调,公元前3000年前后,产生了以24个阿拉伯数字作为音阶排列顺序的音乐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音乐的实践问题。

《西方音乐史》()是有关西方音乐的通史性著作,作者为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e。

v。

henderscher)。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西方音乐史的最佳撰写时期,出版的重要著作有罗伯特·博恩鲍姆([robert bormannboim),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e。

v。

henderscher),汉斯·萨尔蒂斯([hans dietis),罗伯特·i·弗兰克([robert i。

frank),亚瑟·l·威尔金森([arthur l。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新艺术PPT课件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新艺术PPT课件
弗朗切斯科·兰迪尼 (Francesco Landini) 意大利14世纪世俗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Landini 终止”是他独特风 格个性的体现:导音下行到下 中音后再进入主音,造成六度 到八度终止的变化处理。
20
CHENLI
兰迪尼 巴拉塔《她决不怜悯》
21
CHENLI
人文主义文学是这个时期文学的主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继古希腊、罗马文 学之后欧洲文学的又一次高峰,标志着欧洲近代文学的开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 动的发祥地。彼特拉克(1304-1374)和薄伽丘(Boccaccio, Giovanni 1313-1375)是早期 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彼特拉克的抒情诗集《歌集》歌咏爱情和幸福,表达了人文主 义精神,其中的“十四行诗” 开创了欧洲抒情诗的新诗体。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 以尖刻的讽刺揭露贵族和僧侣的腐朽、荒淫、伪善,抨击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禁欲 主义,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三大文豪”。 后期“文艺复兴三杰”。 人文主义者提倡古典文化中所表现的一切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⑴以人性反对神权;⑵以理性反对迷信;⑶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对音乐最重要的影响是使音乐与文学艺术更紧密 地结合在一起。
9
薄伽丘——《十日谈》:
CHENLI
《十日谈》创作的背景是 1348年遭受黑死病大灾难侵袭后 的佛罗伦萨。故事里,几个贵 族青年人──三位青年与七位 少女,决定离开这危險之地, 前往山丘上的一座阳光别墅。 过了几天快乐生活后,为调剂 生活而相约每日每人讲一个有 趣的故事,书中收集了那十日 所讲的一百篇故事。
记谱法的改革;3、等节奏经文歌;4、新的音响。
2
CHENLI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大纲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大纲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to Famous Pieces总学时:60学时讲授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先修课程:中国音乐史适用专业:音乐学开课单位:音乐学院一、课程简介《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是一门为音乐专业(除外国音乐史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共同课,是一门专门阐述外国音乐发展历史的学科,是师范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程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西方音乐(主要指欧美各国专业音乐家创作的艺术音乐)的历史(包括20世纪和21世纪的音乐)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特别是对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的演变、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深层的文化、历史的根源有所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整体的艺术素质。

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史论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开阔艺术视野,使其对西方音乐文化传统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以后的音乐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学期第一章:古希腊到中世纪的音乐(10学时)教学内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和中世纪的音乐。

教学要求:了解古希腊的音乐遗产。

了解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情况、掌握中世纪的单音音乐(格里哥利圣咏、中古调式、记谱法、世俗音乐)、掌握早期的复音音乐(奥尔加农、节奏模式、圣母院乐派)、掌握中世纪的音乐思想和理论。

授课方式:教授与作品介绍相结合、讨论、自学、播放音像资料。

第二章:文艺复兴、巴洛克的音乐(10学时)教学内容:文艺复兴的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教学要求:了解向文艺复兴的过渡(“新艺术”,英国音乐、勃垦弟乐派)了解尼德兰乐派。

了解民族风格的崛起。

牧歌的发展。

掌握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了解文艺复兴的器乐。

掌握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一般特征。

了解歌剧的发展。

其他声乐形式,器乐的进步及其成就。

掌握巴赫和亨德尔的音乐特点。

关于“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韩小菲;刘长龙;张玉梅
【期刊名称】《艺术家》
【年(卷),期】2022()7
【摘要】西方音乐史是以西方音乐历史和文化为内容的一门课程,涉及西方音乐早期的发展及在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下音乐发展的方向、特征等。

这是一种与中国音乐文化截然不同的音乐体系,既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因此,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这门课程也是国内外各大艺术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韩小菲;刘长龙;张玉梅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新课程下高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改革探索
2.通识教育体系中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探讨
3.《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发展现状及改革的
思考4.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例5.“新师范”与“互联网+”背景下高师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浪漫音乐.艺术歌曲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浪漫音乐.艺术歌曲

33
艺术歌曲 《乘着歌声的翅膀》
浪漫音乐.1
海涅诗创作于1834年。
当时门德尔松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 完成了他作品第36号的六首歌曲, 其中 第二首《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他独唱歌 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
全曲以清畅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 的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 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
34
《乘着歌声的翅膀》
7
弗郎茨.舒柏特(奥地利)(1797-1828)浪漫音乐.1
“艺术歌曲之王”
身材矮胖,戴着近视眼镜, 内向寡言而不善交际,却以他 温和善良的个性,获得许多忠 诚的友谊。
生平稀疏的掌声,与他的 天才不成比例,短短31年的岁 月更令人扼腕唏嘘,但他仍以 无尽美妙,天籁般的旋律来回 应这个世界。以为数众多的作 品,开启了浪漫乐派的未来。
2
浪漫音乐.1
P67 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征
1、乐器的制作;2、专业艺术学校的成立; 3、标题音乐的兴起; 4、个人情感的表现 ,描绘自然景物, 具有 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 5、音乐中的民族特点显现和民族的内容 的融入;
3
浪漫派音乐风格特征
浪漫音乐.1
6、体裁多样化:如即兴曲、夜曲、 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音乐会练 习曲、无词歌以及各种富有民间特点 的舞曲等;
长年繁重的社会工作和紧张的创作使门德尔松积劳 成疾。1847年,和门德尔松感情深厚并有着音乐才华的 姐姐芬妮的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5个月后,门德尔松 逝世,年仅38岁。
32
门德尔松的创作
浪漫音乐.1
门德尔松的作品有:
5部交响曲、7部管弦乐序曲、3 部清唱剧及赞美诗、经文歌等宗教作 品,为钢琴而作的《无言歌》8集, 为钢琴、小提琴而作的数篇协奏曲、 以及许多奏鸣曲及室内乐、艺术歌曲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听音乐辨认作品,请写出播放的音乐作品的作曲者、国籍、所属时代及作品名称。

注意:作品名称中有体裁的请写出体裁;有乐章的请注名第几乐章;有标题的请写出标题。

共播放两遍。

(16分,共16个空格,每空1分)二、读谱辨认作品,请根据以下谱例写出作品的作曲者、国籍、所属时代及作品名称。

注意:作品名称中有体裁的请写出体裁;有乐章的请注名第几乐章;有标题的请写出标题。

(8分,共8个空格,每空1分)三、填空:(20分)(共20个空格,每格1分)1.中世纪,奥尔加农继续发展后形成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存最早的歌剧产生于___________年,曲作者是____________,歌剧名为《______________》3.巴洛克时期,歌剧序曲成为一个国家歌剧风格的体现,在结构上,意大利歌剧序曲为__________,而法国歌剧序曲则为_________________4.古典交响曲的经典结构是:第一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标题交响曲是柏辽兹的《___________________》,共有_____个乐章6.钢琴曲《梦幻》选自德国作曲家_____________的钢琴套曲《___________________》,他为自己新婚创作的艺术歌曲套曲《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继舒伯特之后艺术歌曲创作的又一新高度。

7.浪漫主义时期着名的“反潮流”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创作的匈牙利舞曲同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一样都是使用匈牙利____________________音乐的为主题。

8.请列举三部威尔第的歌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中世纪“新艺术”的推崇者是法国法国主教_____________,而“古艺术”的拥护者是____________2.音乐史上的第一部喜歌剧是_____________年上演的的,意大利作曲家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3.“未完成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______________的第_____号交响曲4.柴科夫斯基的三部着名舞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莫扎特的歌剧创作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6.《培尔·金特》组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所属的国家是__________;《芬兰颂》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所属的国家是___________7.美国作曲家___________________的《蓝色狂想曲》是为______和乐队而作,音乐中将________________音乐和古典音乐进行了巧妙结合。

1.中世纪“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_________________和意大利的_________________2.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格弗里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3.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三人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__乐派”4.巴洛克早期,真正将歌剧的艺术水平和戏剧表现力提升到一定高度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将__________创作中的经验运用到歌剧创作之中。

5.巴洛克时期广泛使用的__________________琴是现代小提琴的前身6.音乐史上着名的婚礼进行曲共有两首,其中一首来自__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标题性序曲《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首来自______________创作的歌剧《______________》的第二幕。

7.施特劳斯父子的音乐创作在欧洲家喻户晓,《拉德茨基进行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作,《蓝色多瑙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作。

8.印象主义音乐的源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选择:(10分)(共10题,每题1分)下列哪一种观点不是古希腊哲学家对音乐功能的认识()。

A 煅练 B净化 C 教育 D 精神享受下列哪位作曲家不是双目失明的()A 巴赫B 亨德尔 C贝多芬 D 兰迪尼“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交响曲的标题A 3B 5C 6D 9下列艺术歌曲中,哪一首不是舒伯特创作的()A《魔王》B《鳟鱼》C《月夜》D《小夜曲》下列哪种体裁是肖邦取材于民间舞曲而新创的体裁()A 玛祖卡B 夜曲C 波罗涅兹D 谐谑曲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化石”中引用过的主题()A 奥芬巴赫的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B 圣桑的《骷髅之舞》C 德国民歌《小星星》D 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咏叹调“我听到一个声音”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作者是()A 穆索尔斯基B 鲍罗丁C 里姆斯基-科萨柯夫D 格林卡意大利美声三杰是()A 罗西尼、威尔第、帕瓦罗蒂B 威尔第、普契尼、比才C 罗西尼、多尼采蒂、帕瓦罗蒂D 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下列哪位作曲家不是西方音乐史上有名的钢琴音乐作曲家()A 肖邦B 里查·施特劳斯C 拉赫玛尼诺夫D 李斯特约翰·凯奇的《4’33’》是受到()的影响而创作的。

A 爵士音乐B 中国《易经》思想C 唐代诗歌D 十二音作曲法下列哪一个不是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A 单声部为主 B即兴演奏 C音乐与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 D 强调音乐内部结构的对称均衡巴洛克时期,那不勒斯歌剧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A A·斯卡拉蒂B D·斯卡拉蒂C 维瓦尔第D 亨德尔同时拥有“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头衔的作曲家是()A 海顿B 贝多芬C 莫扎特D 巴赫拥有“音乐诗人”头衔的作曲家是()A 舒伯特B 舒曼C 门德尔松D 肖邦《24首小提琴随想曲》的作者是()A 李斯特B 拉赫玛尼诺夫C 帕格尼尼D 帕尔曼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化石”引用过的主题()A 奥芬巴赫的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B 圣桑的《骷髅之舞》C 德国民歌《小星星》D 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咏叹调“我听到一个声音”下列哪两部歌剧是比才的作品()A 《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B 《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C 《卡门》、《帕斯新娘》D 《恶魔罗勃》、《非洲女》下列哪部歌剧不是威尔第创作的()A 纳布科B 波西米亚人C 游吟诗人D 阿依达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最重要的印象主义时期是他创作的()期A 早B 中C 晚D 中后十二音作曲法的发明者是()A 巴托克B 勋伯格C 韦伯恩D 贝尔格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化石”引用过的主题()A 奥芬巴赫的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B 圣桑的《骷髅之舞》C 德国民歌《小星星》D 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咏叹调“我听到一个声音”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是( )A 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B 巴托克和科达伊C 格里格D 西贝柳斯法国趣歌剧的代表是()A 奥芬巴赫B 梅耶贝尔C 古诺D 比才“悲怆交响曲”的作者是()A 贝多芬B 李斯特C 柴科夫斯基D 肖斯塔科维奇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的作者是( )A 穆索尔斯基B 鲍罗丁C 里姆斯基-科萨柯夫D 格林卡下列哪两部歌剧是古诺的作品()A 《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B 《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C 《卡门》、《帕斯新娘》D 《恶魔罗勃》、《非洲女》拉威尔的音乐风格不仅限于印象主义这一种,以下哪种风格是拉威尔没有尝试过的( )A 巴洛克以前的早期风格B 古典主义风格C 西班牙风格 D表现主义风格下列哪位俄罗斯作曲家在20世纪社会变革突变的环境下,从没有离开俄国而坚持创作的。

()A 普罗科菲耶夫B 斯特拉文斯基C 拉赫玛尼诺夫D 肖斯塔科维奇下列哪位作曲家不是“新德意志学派”的代表人物()A 李斯特 B柏辽兹 D 瓦格纳 D 勃拉姆斯“皇帝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第()钢琴协奏曲的标题A 3B 5C 6D 9五、名词解释:(12分)(共4题,每题3分)1.格列高利圣咏2.正歌剧3.组曲4.艺术歌曲5.抒情诗6.通奏低音(或称数字低音)7.维纳古典乐派8.真实主义歌剧9.奥尔加农10.大歌剧11.独奏协奏曲12.维也纳圆舞曲六、简答:(16分)(共2题,每题8分)1.请简述海顿在弦乐四重奏中的谈话风格2.请简述莫扎特的音乐风格3.规多·达来佐的音乐贡献4.简述民族乐派的定义及其民族主义的体现方式5.中世纪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区别6.请列举浪漫主义时期的三个分期的时间界限;并于每个时期列举不少于3名作曲家的名字;同时列举这些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名称(至少一部)。

七、论述:(18分)(共1题,每题18分)1.请论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音乐风格2.请对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发展进行介绍3.请论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