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并发症和.
急性颅脑损伤的综合护理
病因和发病机制
颅脑损伤的原因:交通 事故、坠落、暴力等
颅脑损伤的机制:直接 暴力、间接暴力、复合 暴力等
颅脑损伤的类型:头皮 损伤、颅骨骨折、脑损 伤等
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轻度、中度、重度等
颅脑损伤的并发症:颅 内血肿、脑水肿、颅内 高压等
颅脑损伤的预后:恢复 良好、后遗症、死亡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评价结果和改进措施
评价指标:包括 生命体征、意识 状态、神经功能、 并发症等
评价方法:采用 量化评分方法, 如格拉斯哥昏迷 评分、创伤性脑 损伤严重程度评 分等
评价结果:根据 评分结果,评估 护理效果和患者 预后
改进措施:根据 评价结果,调整 护理方案,提高 护理质量,改善 患者预后
YOUR LOGO
4
急性颅脑损伤的康复护 理
13
康复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生理功能、心理 状态、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评估方法:采用量表、观察、访 谈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频率: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 进度,定期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为制定康复计划和调 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康复训练
康复目标: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 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原则:早期介入,循序渐进, 个性化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21
05
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效果 评价
1
单击编辑章节标题
3
2
急性颅脑损伤的概述
4
定义和分类
急性颅脑损伤: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脑组织损伤 分类: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可分为轻、中、重度颅脑损伤 轻型颅脑损伤:意识清醒,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 中型颅脑损伤:意识模糊,神经系统检查异常,有轻度神经系统症状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神经系统检查严重异常,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
急性特重型评估、功能训练、心理支持等。
通过长期的康复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可以有所改善,转归评价是评 估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和危害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损伤严重、病情危急、生命体征不稳定的颅脑损伤。 特重型颅脑损伤可能导致昏迷、颅内高压、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评估与监测
1
神经状态评估
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肢体活动等的观察和评估。
2
生命体征监测
如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护理
本演示文稿将为您介绍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包括定义 和分类、评估与监测、基础护理措施、并发症及其检测和处理、神经病学护 理与功能训练,以及康复护理和转归评价。
颅脑损伤的定义和分类
颅脑损伤是指头颅及其内容物因外伤性原因而受到机械损伤。 根据损伤程度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颅脑损伤分为轻、中、重和特重型。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及其检 测和处理
1
颅内高压
通过颅内压检测、药物治疗、呼吸机辅
脑水肿
2
助等方式处理。
通过卧床休息、脱水治疗、脑保护药物
等方式处理。
3
感染
通过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式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 经病学护理及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神经病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神经病学护理计划。 同时,通过康复科配合进行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影像学检查
包括颅脑CT、MRI等检查,了解损伤程度和脑部病变。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基础护理措施
环境创造
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处理
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处理急性开放性颅脑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指颅骨和硬脑膜破损,脑组织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相通。
约占颅脑损伤的17%。
平时多因锐器、钝器打击和坠伤与跌伤所造成,战时则多由火器致伤。
临床表现因受伤原因、方式和暴力大小不一而差别悬殊,但大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创口及伤道内出血、局源性脑症状以及易并发感染,特别是火器性颅脑损伤,其伤情多较严重、变化快、疗效较差、后遗症多和死亡率高。
损伤急救处理的原则有三点:①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呼吸及血液循环功能;②及时彻底的清创,变开放性损伤为闭合性损伤;③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及脑水肿。
根据文献治疗结果,我们认为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是治疗中的关键,对其预后有较大影响,医院急诊室的首诊抢救和护理对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残率有密切关系。
为此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误吸是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常见并发症,迅速气管切开吸出误吸物和吸氧是重要的抢救措施。
有误吸现象,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或窒息。
在处理时应注意:①采用头偏向一侧的卧位,使呕吐物易于排除;②用吸引器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③鼻腔出血者急请耳鼻喉科医师行鼻腔填塞止血或气管切开术,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改善脑缺氧。
2.及时加压包扎头部伤口,保护膨出的脑组织,这能及时防止失血性休克发生或控制休克,也避免创面进一步污染,为及时彻底清创及术前检查创造有利条件。
3.抗休克治疗。
车祸伤、坠落伤、锐器伤患者多易发生失血性休克,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23.84%。
均系头部创面大,失血过多引起。
除积极采取前述措施外,还迅速建立两条输液通路,快速输液、输血,很快纠正了休克。
休克可使脑缺氧、脑血流量下降,如未及时纠正可加重脑损伤,且手术可加重休克而致死亡。
因此能否及时纠正休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本组病人合并的休克均及时纠正,术后恢复良好。
4.防治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后颅内并发症的关键是争取及时彻底清创。
所谓及时即力争在伤后6~8小时清创,在运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的条件下最迟不超过伤后48小时,但抗生素的使用绝不能替代及时彻底的清创。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作者:陈艳培樊晓平李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总结分析4年来我院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64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例资料。
结果:颅脑损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颅内出血、感染、中枢性高热、癫痫发作、褥疮、应激性溃疡、顽固性呃逆、尿崩症等。
结论: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重视,及早采取防治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颅脑损伤;并发症;防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41-01颅脑损伤,是因碰撞或暴力所致脑挫裂伤、脑干损伤、颅底骨折、颅内血肿,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多变,应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以挽救生命。
颅脑损伤手术复杂,创伤大,风险高,故并发症也多,而这些并发症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还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颅脑损伤术后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而且具有较强的专科护理特点,早期监测,有效的防治及护理是降低病人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364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6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男261例,女102例,其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24岁,硬膜外血肿106例;硬膜下血肿168例;蛛网膜下出血90例;364例均一期手术,手术死亡3例,术后6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颅内出血85例,占20%;感染7例,占16%;中枢性高热13例,占14%;癫痫发作9例,占11%;褥疮5例,占14%;应激性溃疡4例,占8.6%;其他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占3%。
2 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2.1 颅内出血是颅脑损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
如果未及早发现或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脑疝发生。
因此,消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是降低颅脑损伤病死率的关键。
颅脑损伤护理规范
颅内压增高
肺部感染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需观察 患者呼吸状况,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查。
应激性溃疡
电解质紊乱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应激性溃疡,观察患者 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观察患者是否有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 的症状,及时调整饮食和补充必要的电解 质。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结果,医生可对颅脑损 伤进行诊断和评估。
颅脑损伤的护理评
02
估
意识状态评估
意识状态
01
观察患者是否清醒,是否能正常交流,是否有嗜睡、昏睡或昏
迷的情况。
唤醒试验
02
通过呼唤患者名字、捏掐皮肤等刺激方法,观察患者的反应。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水肿。
颅内出血的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颅内出血征象。
保持安静
避免搬动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和刺激,以免 加重出血。
遵医嘱治疗
遵医嘱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等治疗 措施,以控制出血和预防并发症。
脑脊液漏的护理
体位护理
抬高床头15°~30°,嘱咐患者保持头偏向患侧,以利于引流和防 止逆行感染。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指导 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颅脑损伤相关知 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颅脑损伤的并发症
05
护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降低颅内压
定期监测颅内压,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目的讨论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护理对策。
方法将264例患者收进神经外科监护室(NICU),进行多系统的综合监护:动态颅内压,动脉血氧分压,心电,脑灌注压,血气分析,脉搏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和血液生化检查等,对可能继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有消化道出血、重度颅高压、高钠高糖血症、低氧血症、肺部感染、以及癫痫持续状态。
经过严密的监测和护理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死亡率为25.4%。
结论对重症型的颅脑损伤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只需监护措施恰当是能够预防的,而且可以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的程度。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护理对策重症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8分者),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其死亡率一般为30%~50%[1]。
本文对2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主要影响其预后严重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监测手段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02例,女62例;年龄3~72岁,其中≤12岁17例,13~50岁211例,≥51岁36例。
全部病例术前GCS≤8分,经头颅CT/MRI以及手术中确诊。
硬膜外血肿54例(20.5%),硬膜下血肿96例(36.4%),广泛脑挫裂伤22例(8.3%),原发性脑干损伤13例(4.9%),多发性颅内血肿39例(14.8%),脑室内出血7例(2.6%),脑内血肿18例(6.8%),弥漫性脑肿胀15例(5.7%)。
1.2方法無手术者,在NICU救治,密切进行观察病情。
需手术者术后送入NICU,进行多系统的综合性监护。
包含连续性监测颅内压(ICP),动脉血氧分压(PaO2),脑灌注压(CPP),心电,血液生化检查,脉搏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瞳孔,血压,肢体的运动变化以及继发并发症的情况。
2 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50例,手术治疗214例。
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1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分析有效的防治措施。
结果全部患121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结论治疗颅脑外伤必须严密观察病情的演变,积极防治并发症,使并发症得到控制,防治病情的恶性循环,颅脑损伤才能顺利恢复,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
颅脑损伤是预后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致死与致残均与并发症密切先关,在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其并发症的发生,给疾病的诊治带来一定得困难,这也是神经外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院2008~2012年共收治121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我们发现若能及时防治,采取有效的預防与护理,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总结其并发症,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脑疝脑疝是颅脑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须高度重视脑疝的预防及紧急处理。
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为天幕裂孔疝,常发生在起病数小时至1w以内,多见于基底节区出血,与血肿量大小及脑水肿占位效应相关。
其次为枕骨大孔疝,常见于脑干及丘脑下部损伤出血,与局部占位效应及脑脊液梗阻有关,预后较差。
2肺部感染颅脑损伤患者的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或老年患者,很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并且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老年患者而言,因为其机体免疫功能减弱以及呼吸道分泌型IgA下降,导致肺部容易遭受感染。
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特点是通畅为两肺感染,右肺更多见,痰培养提示病原菌以G-杆菌、球菌多见。
其原因主要包括误吸、舌后坠、长期卧床等。
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身体上的多种器官功能就会受影响,继而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临床防治上,除了常规应用抗生素外,术中与术后转运期间的保暖也是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能有效保障患者对自身温度的需求。
颅脑损伤
四、诊断
1.病史:外伤史 , RICP 。 2.体征:定位体征。 3.着力点:依损伤机理确定血肿部 位与类型。 4.辅查:X片、CT。
硬膜外血肿
extradural hematoma 硬膜外血肿占颅脑损伤之1-3%,外伤 性颅内血肿的 25-30% 。 急 性: 85 % , 亚急性: 12 %, 慢 性: 3 % 。
一、定义
头受外力作用,出血聚集在硬膜外, 表现有中间清醒期,RICP,脑受压,脑疝 等。
二、病因、形成机理
1.脑膜中动、脉静脉损伤、出血。
2.脑膜静脉窦损伤、出血。
3.板障静脉损伤、出血。
三、临床表现
1.外伤史,加速性。 2.意识障碍:中间清醒期,迟发昏迷。 3.瞳孔:先缩小,后散大。 4.RICP:清醒期有头痛、呕吐。 5.NS: 锥体束征( + ) …。 6.生命体征: Cushing反应。 7.辅查: X片:骨折线。 C T:梭形高密度影。
一、解剖特点
分层 … ; 厚,弹性差,血 供丰富, 血管有纤维小梁包裹, 易出血不止;有导静脉颅内外相通 →颅内感染。
二、头皮血肿 scalp hematoma 皮下血肿 骨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处理: 加压包扎 ,小儿输血 , 不宜切开止血。
三、头皮裂伤 scalp leceration
depressed skull fracture 1.表现: 成人呈粉碎性骨折, 小儿常为“乒乓球”样凹陷。
2. 诊断: X片,CT。
3.手术指征
a.骨折范围大,RICP。 b.脑重要功能区受压,失语,瘫痪。 c.骨折凹陷深度 > 1cm。 d.静脉窦受压。 e.开放性。 g.前额骨折,影响外观。
颅脑损伤颅外并发症
颅脑损伤颅外并发症重型颅脑损伤由于损伤本身以及ICP增高均可造成脑缺血、缺氧。
CNS代谢紊乱以及酸中毒又加重脑损害,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儿茶酚胺增加以致肺充血、水肿、心电异常、心功能减退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尤其是合并身体其它部位损伤时,常由于创伤、休克、感染、手术及长期昏迷等原因,更易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影响病人预后转归,所以重视MODS早期表现,可以及时有效治疗单一脏器的功能障碍,同时清除诱发其它脏器功能不全的因素,则可望减少脏器功能障碍数或使功能障碍的脏器功能逆转,从而改善预后。
近来研究表明,CNS损伤修复过程中并发MODS是CKS(cytokines)细胞因子网络中关键细胞因子,CKS过度失控释放至过度炎症反应是MODS病理基础,是在神经损伤予激基础上又进一步激活宿主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亢进,诱发加重脏器病理性损害至MODS,并提出MODS实质上就是介质病的新概念。
采用细胞因子、抗体、受体拮抗剂及基因表达调节等综合措施的介质疗法,可能为更有效的抑制创伤后神经组织继发性损伤,为临床提高CNS损伤之修复,MODS救治水平,提供广阔前景。
一、脑性肺水肿(又称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为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预后不良,死亡率高,是颅脑损伤呼吸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伤员早期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及大量血性泡沫痰,PaO2降低(<7.98Kpa)之典型急性肺水肿症象。
其有时需与心力衰竭、输液过量以及吸入性肺炎相鉴别。
发病机理:颅脑损伤累及下丘脑或因颅内压增高,中线结构移位,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大量交感介质释放,致使周身血管收缩,全身动脉压升高,使一部分血液进入肺循环;同时血管阻力增加,左心房负荷加重,左心房压力增加,肺静脉压和肺动脉压升高,肺血管扩张郁血,ICP增高通过神经源性作用,直接影响肺血管床而形成肺动脉高压。
[处理]1、迅速气管插管或气切,高流量给氧,间断正压呼吸或高频通气以改善呼吸机能,保持呼吸道通气量。
颅脑损伤专科护理评估的内容
颅脑损伤专科护理评估的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创伤,可导致严重的生理和神经功能障碍。
在颅脑损伤的治疗过程中,专科护理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患者的综合评估,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
一、患者信息及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在进行颅脑损伤专科护理评估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还需对患者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包括自理能力、活动能力、沟通能力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生活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
二、神经系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通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评估。
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语言表达能力、感觉、运动功能、瞳孔反射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三、心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伴有各种心理问题,如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护士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护理干预。
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的行为举动等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四、营养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通常伴有营养不良或吞咽困难等问题,需要进行营养评估。
护士要了解患者的饮食偏好、进食状况、体重变化等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
如果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等问题,还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饮食安全。
五、并发症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癫痫、脑水肿等。
护士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
还需做好预防工作,包括定期更换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压疮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六、环境评估在进行颅脑损伤专科护理评估时,还需对患者的环境进行评估。
护士要确保患者的病房环境整洁、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颅脑损伤
称为多发伤。
• 颅脑损伤至今尚无理想的分类方法。
颅脑损伤的分类
• 按解剖层次分:头皮损伤、颅骨损伤、颅内 损伤(脑损伤、血肿)
• 按是否与外界相通分:闭合性损伤、开放性 损伤
• 按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分: ➢原发性脑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
干伤 ➢继发性脑伤:脑水肿、颅内血肿
合并颅骨骨折或脑损伤。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
• 急救:无菌敷料覆盖创面,加压包扎止 血、抗休克、保留撕脱头皮。
• 争取6~8小时内清创缝合。整块撕脱 可行头皮再植。小块撕脱可转移皮瓣 或自体植皮。
• 骨膜撕脱不能再植,可外板钻孔达板 障,待肉芽生长后再植皮。
• 防治感染:TAT、抗生素。
护理诊断/问题
头皮裂伤(scalp laceration)
• 多由锐器伤所致,裂口大小、深浅不 一(与帽状腱膜层是否破裂有关)。
• 头皮血供丰富,出血较多,容易休克。
• 按裂伤形态分为:
➢ 单纯头皮裂伤
➢ 复杂头皮裂伤
➢ 头皮撕裂伤
头皮裂伤处理
• 头皮裂伤→剪发→消毒清创→全层缝 合头皮
• 处理:
➢急救止血:加压包扎。 ➢清创缝合:
颅脑损伤的原因
• 颅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车祸,占所有患者 的一半左右。其它常见原因有爆炸、坠落、 工矿等事故及各种锐器、钝器对头部的伤害。 跌落伤更多见于儿童。
• 颅脑损伤主要发生在成年人,好发于15~ 44岁,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男性为女性 的两倍。
颅脑损伤的分类
• 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scalp injury)、 颅骨损伤(skull injury)、脑损伤(brain injury) ,三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存在, 中心问题是脑损伤。因此学,既要根据头皮、 颅骨、脑三者的各自解剖特点、受伤机理分 别分析,也要系统全面的整体理解。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并发症及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并发症及护理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并发症及护理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是指受到严重头部外伤或脑部损伤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人。
例如车祸、坠落、跌倒等导致头部受到重创的患者。
其病情观察、并发症及护理需要专业护士和医生的协同作战,以下是该病人群体的一些特点与需要注意的地方。
病情观察: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需要每小时记录,并比较以及对其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另外,病人的神经系统也需要及时评估,包括:意识状态、抽搐、大小瞳孔、肢体活动度、病理反射等。
需要注意的是,病情往往会因为头部转动、刺激和感染等问题而发生剧烈的变化,需要随时掌握。
常见并发症:1. 脑水肿:指因脑组织内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发的大量脑部水分渗出,然后扩大颅内压。
病人出现抽搐,精神障碍、惊恐、意识不清等症状。
这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2. 呼吸衰竭:由于病人颅内压变大导致呼吸系统神经衰竭,导致呼吸水平下降。
如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3. 心脉逐渐逐步减弱、病人呼吸逐渐加快。
护理:1. 务必确保病人的头部处于最佳姿势。
需要使用软性枕头以及外部固定,保证头不侵袭。
2. 帮助病人转换体位,避免受压、减少扭伤等。
3. 定期更换病人的深静脉置管以避免感染。
4. 病人的营养需要特别强调,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元素来维持其身体机能。
5. 需要使用防血栓药物来让血液迅速流动,避免血栓的形成,维持病人血液稠度在正常范围内。
6. 极其聚集病人的家属,让他们经常和医生护士反馈病人的情况,协助病人尽快恢复。
总之,一位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需要在多方面接受高质量的护理。
护士和医生需要商讨,确保病人重症征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病人家属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医疗过程中的金钥匙,需要齐心协力打败病魔。
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你知道多少
46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你知道多少余增玉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医院,河南邓州 474150)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多由外界因素导致患者头部遭碰撞,伤害到颅脑组织所致,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极为不利。
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伤害性更大,其主要是指患者头部受伤后的昏迷时间超过6 h,或意识短暂清醒后再次出现深度昏迷症状。
数据统计显示,重型颅脑损伤诱发的死亡率普遍高于40%,最高甚至可达到70%,以脑损伤后诱发恶性颅内高压或脑挫裂伤居多。
其症状多为肢体活动受限、瘫痪、感觉意识障碍、语言表达障碍、头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
如果受伤后,患者颅底出现骨折,就会造成脑脊液耳漏或鼻漏情况发生。
若伤害到脑干,还会发生严重的意识不清或呼吸障碍等。
临床会立即开展紧急救治,并对伤口进行清理,及时实施抗感染治疗,以免出现休克等严重症状的措施实施治疗。
若未能在第一时间应用对症救治措施实施抢救,则会导致颅脑组织发生程度不一的缺血、坏死等危险事件,从而引发脑血管痉挛,进一步加剧损伤症状,造成脑水肿等严重症状的产生,最终发生无可挽回的不良结局。
重型颅脑损伤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的必要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重型疾病之一,此类患者通常病情比较危重,且常伴随着颅内高压、颅内血肿、脑水肿、肢体活动受限、瘫痪、感觉意识障碍、语言表达障碍、头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
同时,受伤后昏迷可达到6 h以上,或者短暂意识清楚后又再度渐入深度昏迷。
如果受伤后,患者颅底出现骨折,就会造成脑脊液耳漏或鼻漏情况发生。
若伤害到脑干,还会发生严重的意识不清或呼吸障碍等症。
传统针对此类患者应用保守疗法的效果较差,致死率更高,即使通过抢救保住生命的患者也会出现较高的残疾率。
因此,若颅脑CT结果显现出颅内压明显升高、脑受压严重或中线结构移位严重,必须以手术疗法展开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死亡并降低致残率。
当前,临床手术治疗多以为患者尽快解除占位,进而实施颅内减压为主,且术后需达到的目标为中线结构正常,环池征象清晰。
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发表时间:2019-06-17T14:36:50.6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3期作者:田维吴林杨国斌[导读]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重症,也是法医病理学检验中主要的损伤性疾病。
(贵州省安顺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贵州安顺 561000)【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
方法:筛选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32例颅脑损伤死亡尸检病例,对其法医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10例,占比31.25%;高空坠落9例,占比28.13%;跌伤6例,占比18.75%;钝器打击伤5例,占比15.63%;爆炸伤2例,占比6.25%。
直接死亡原因中,原发性颅脑损伤12例,占比37.5%;继发性脑干损伤15例,占比46.88%,并发症5例,占比15.63%。
伤后12h内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原发性颅脑损伤,12~72h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与继发性脑干损伤,72h~7d死亡的直接原因主要为继发性脑干损伤,>7d死亡的直接原因为继发性脑干损伤与并发症,提示生存时间与直接死亡原因有一定的关系。
结论:颅脑损伤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因和病理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217-02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重症,也是法医病理学检验中主要的损伤性疾病。
颅脑损伤会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具有极高的残疾率与死亡率[1]。
相关文献报道指出,该病在机械性损伤死亡率中排名首位[2]。
对于法医而言,为了更客观地还原刑事案件,分析颅脑损伤以及并发症与死亡相关性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研究就32例颅脑损伤死亡尸检病例的法医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32例颅脑损伤死亡尸检病例,均源于本市法医学鉴定中心,进行了系统的尸体解剖,具有完整的案情调查及病例资料。
颅脑损伤并发症和后遗症习题及答案
颅脑损伤并发症和后遗症习题及答案A1型题1.下列对脑脊液漏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见于颅底骨折,其中颅前窝骨折致鼻漏,颅中窝骨折致耳漏B.急性脑脊液漏于伤后立即出现或数日内发生C.延迟性脑脊液漏迟至数月,甚至数年发生D.急性者大多在1周左右自行封闭愈合E.延迟者大多在3周左右自行封闭愈合2.脑脊液漏的临床表现中,不会出现的是()A.脑脊液流量大,较快发生脑疝B.鼻漏在伤后有血性液体自鼻腔溢出,坐位或垂头时漏液增加C.耳漏在鼓膜破裂脑脊液经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经耳咽管流向咽部,或由鼻后孔反流到鼻腔从鼻孔溢出D.漏液多时可引起低颅压综合征:头痛、头晕E.颅骨X线平片:鼻漏者可见额骨、额窦、眶顶、筛板或蝶骨骨折;耳漏者可见岩骨骨折、乳突气房模糊3.下列颅底骨折的诊断依据,最有价值和临床意义的是()A.眼睑青紫B.面神经损伤C.鼻腔、耳道流出血性脑脊液D.嗅觉丧失E.颅底X线片或CT扫描4.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脑脊液漏的手术适应证()A.脑脊液漏>1个月仍有漏液者,或自愈后多次复发者B.伤后视力减退,疑为碎骨片或血肿压迫视神经者C.颅底骨折线较宽,或迟发性脑脊液漏或复发者D.耳漏和鼻漏同时存在者E.并发鼻窦炎及张力性气颅或碎骨片及异物嵌入脑内者5.下列脑脊液漏的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采取头高30°卧向患侧,避免擦鼻、咳嗽B.漏孔经久不愈>1个月者,施行修补术C.清洁鼻腔和耳道,保持大便通畅,限制液体入量D.适当应用乙酰唑胺或甘露醇E.腰穿引流脑脊液为绝对禁忌6.关于嗅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额部直接暴力和枕部受力对冲性额叶底部挫裂伤造成B.伤后出现一侧或双侧嗅觉减退或丧失伴脑脊液鼻漏C.双侧完全嗅觉丧失,需持续2个月以上才能恢复D.部分嗅觉障碍,日后可不同程度好转E.异常嗅觉:有烧焦气味7.下列对视神经损伤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额部或额部眶外上缘损伤引起,伴颅前或颅中窝骨折B.伤后视力有恢复趋势者,早期手术可促进恢复C.伤后立即出现失明或视敏度下降,眼球完好无损D.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应正常E.视交叉损伤双颞侧偏白和黄斑分裂,或一眼全,一眼颞侧偏盲,重者双目失明8.关于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A.颅前窝骨折累及蝶骨小翼造成损伤B.完全麻痹:上睑下垂、照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偏向外侧C.不全麻痹:上睑下垂和瞳孔散大、复视D.不完全损伤,2~3个月可明显好转E.完全损伤需6个月以上可明显好转9.下列选项中,哪项不符合滑车神经损伤的特点()A.蝶骨小翼或眼眶骨折造成B.显著的滑车神经麻痹多为眶后出血所致C.眼球向下凝视出现复视D.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E.复视:虚像较实像为低,尤其近距离注视更为显著10.下列三叉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中,错误的是()A.颌面部骨折伤及眶上神经或眶下神经及其分支B.眼支损伤:前额部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或减退C.产生剧烈神经痛,药物不能控制,行三叉神经切断术D.上颌支损伤:颊部及上唇麻木及上颌牙齿感觉障碍E.下颌支及运动支损伤:皮肤和黏膜麻木,下牙槽感觉丧失,咀嚼无力,张口下颌偏向患侧11.展神经损伤的特点中,下列不正确的是()A.斜坡骨折造成损伤的几率最大B.颅中窝岩骨尖部或蝶鞍底骨折造成C.完全性损伤:眼球内斜不能D.眼球外展不能E.部分性损伤:患侧凝视时出现复视12.下列面神经损伤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A.颅中窝岩骨部及乳突部骨折造成B.恢复可能性小,尽早采用替代修复手术C.早发型:面肌瘫痪,患侧无表情,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偏向健侧D.损伤在鼓索神经近端,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E.迟发型,伤后5~7天面肌瘫痪13.有关听神经损伤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均伴有岩骨骨折并累及中耳腔B.伤后患侧听觉立即失聪C.部分表现为耳鸣及眩晕D.眩景与耳蜗神经受激惹有关E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14.下列对后组脑神经损伤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骨折波及颈静脉孔及舌下神经孔,损伤舌咽、迷走、舌下及副神经B.舌咽神经受损表现为吞咽困难,患侧咽反射消失或减退,舌后1/3味觉丧失C.迷走神经受损伤出现Horner综合征D.副神经受损表现为患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瘫痪,垂肩E.舌下神经损伤表现为半侧舌肌萎缩,伸舌偏向患侧15.关于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下列错误的是()A.单纯凹陷性骨折做塌陷骨折片摘除后,同期一次手术完成修补术B.颅缺损引起长期头昏、头痛难以缓解者,行颅骨成形术C.开放性颅脑损伤的颅骨缺损,清创术后1个月行颅骨成形术D.颅骨缺损直径>3cm需行颅骨成形术E.颅骨缺损部位有码美观,应行颅骨成形术16.脑外伤后综合征又称脑震荡后综合征、脑损伤后神经症,下列临床特点中,选项不正确的是()A.与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并无相应关系B.头昏、头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持久存在C.记忆障码,时间定向力障碍,虚构症和顺行或逆行性遗忘症D.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CT、MRI检查无异常发现E 症状持续至伤后3个月以上仍无好转17.下列对迁延性昏迷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长期意识障碍,处于昏迷状态B.原发或继发性脑干损伤或过久脑缺血缺氧造成C.对外界失去反应D.颅内压正常E.时间持续1个月左右18.对于感染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所致颅骨缺损,若要行颅骨修补术,修补的时机为()A.伤口愈合1~2个月B.伤口愈合3~4个月C.伤口愈合4~5个月D.伤口愈合6个月后E.伤口愈合12个月后19.脑损伤综合征是指脑外伤多长时间后仍有神经精神症状()A.2周B.3周C.1个月D.2个月E.3个月20.脑脊液漏于伤后立即出现或于数日内发生,属急性脑脊液漏,大多数自行封闭愈合的时间是()A.3天左右B.7天左右C.15天左右D.1个月左右E.3个月左右A2型题1.患者男,52岁。
急性颅脑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P E O P LE ’S H O S P ITA L O F F E N G JIE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病人伤后即出现意识丧失,时间长短不一。意识 障碍由轻到重表现为嗜睡、朦胧、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P E O P LE ’S H O S P ITA L O F F E N G JIE
BACK
P E O P LE ’S H O S P ITA L O F F E N G JIE
BACK
颅脑损伤的表现
1.一般表现 (1)意识障碍绝大多数病人伤后即出现意识丧失,时间长短不一。意识障
碍由轻到重表现为嗜睡、朦眬、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2)头痛、呕吐是伤后常见症状,如果不断加剧应警惕颅内血肿。 (3)瞳孔如果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光反应消失,病人意识清醒,一般
呼 吸 道
Step 4
止 血
St3e0p 5
防 止 感 染
Step 6
心 肺 复 苏
Step 7
迅 速 建 立 静 脉 通 道
Step 8
严 密 观 察 生 命 体 征
P E O P LE ’S H O S P ITA L O F F E N G JIE
急救与护理方法
初步了解患者致伤原因、受伤时的情况、伤后时间及伤后 表现,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2、防止休克:有效地抗休克可为其他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首先为其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有效的抗休克治疗
3、紧急处理伤口:开放性伤口一般用无菌敷料适当加压包扎即可,达到 止血目的,若继续活动性出血可暂时性用止血钳夹持或缝合止血,若 伤口内留有异物切忌撼动及拔出崁入颅内的致伤物,以免造成血管和 脑组织的损伤,导致颅内大出血的危险。坚持在直视下由外到内分层 严格清创,彻底取净异物和游离的碎骨片,剔除污染较重的软组织, 反复用双氧水及1:1000庆大霉素溶液冲洗伤口,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干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无规律性、出现迅速、多在颅内病变得 到处理后消失,有珠网膜下腔出血的病 人心电图常见心动过缓 Q-T间期缩短ST段抬高、结性心率、T波 波幅增高甚致房颤心搏骤停
• .Jacobson在实验小鼠的头部外伤模 型中发现阿托品予处理可防止心律 失常的发生说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是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ARDS的治疗原则
• 积极处理颅脑损伤 • 纠正低氧血症 克服内源性PEEP应先找J点
(机械通气 呼气末正压 PEEP 5-10<15cmH2O) 增加功能残余气,消除肺泡水肿提高氧分压, 最终正压 <15cmH2O 对颅压无影响
• 应用糖皮质激素 • 消除肺间质水肿 • 防止感染及支持疗法
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
病因
血压的变化
血压过高
机理
1. 神 经 因 素 ( 下 丘 脑 , 脑干的神经反射) 2. 机械因素 ( 颅底大血 管痉挛) 3. 化学因素 ( 大量神经 毒性物质的释放)
1. 高颅压 代偿性 2. 高血压脑病患者 3. 颅内出血
血压过低
病因
1. 血容量不足:失血、呕吐,摄入量不足、脱 水利尿药的使用 2. 心源性休克: 伤后12小时开始肺内分流量可 达11%~16%. 心脏指数降低.肺血管阻力增 加 3. 神经源性休克 小儿多于成人,临床少见死亡 率高 4、复合伤(骨盆、长骨、胸腔及腹腔脏器)
• 高血压脑出血
• 脊髓损伤 2-20%
14-76%
• 严重颅脑损伤合并 • 胃肠道出血死亡 • 20
50% 40 60 80 100(%)
Cushing’s ulcer发病机理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应激整合中枢
下丘脑、室旁核、 边缘系统
TRH
5-HT
CA
CU
机理 机理
胃黏膜损伤因子作用 增强 • 胃酸损伤作用增加 • 胆汁反流增加 • 炎性介质产生增加 • 局部酸碱失衡导致缺 氧代谢紊乱 黏膜保护机制削弱 • 微循环障碍 • 黏膜屏障崩溃 • 上皮增殖抑制 • 细胞保护功能减弱 • 胃肠动力紊乱 • 胃肠激素失调
肺泡腔面透明膜形成 → 肺表面活性物质 发生障碍 → 肺内分流 → 通气灌流比例更 加失调→加重低氧血症
ARDS的诊断依据
重型颅脑损伤后突发进行性呼吸窘迫 通常吸氧不改善,呼吸次数>35次/分 X线两肺有边缘模糊的肺纹增多或斑片状 阴影, 边缘出现散在的小片状侵润影,迅 速扩散融合成大片实变
ARDS的诊断依据
SU的临床表现
• 颅脑损伤后3-5天无明显前驱症状的上消化 道出血(呕血或黑便) • 失血性休克 、不明原因血红蛋白降低 <10g/L,胃液、粪潜血阳性 • 一旦穿孔可出现急腹症症状 • 原发病越重出现越早,死亡率越高(30%) 因此 • 病情允许应立即做内镜检查和治疗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症和 围术期处理
北京天坛医院 王恩真
呼吸系统功能障碍
• • • • 呼吸节律改变 气道梗阻与低氧血症 急性肺水肿 ARDS
一.呼吸系统功能障碍
呼吸节律的改变: 过快.周期性呼吸.不规则 高通气.暂停.呼吸减慢甚至停止. 低氧血症: 由于吸入氧分压低(FiO2↓) 肺泡通气不足(VA↓) 肺弥散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颅脑损伤病人可以同时存在阻塞性和弥 散性通气功能障碍
• 血气分析 PaO2<8.0kpa, 早期PaCO2<4.67或正常, (PA-Pa)CO2差↑ 肺内分流量↑ • 吸入40%O2 PaO2<9.33kpa (70mmhg) 吸入100%O2 PaO2<33kpa (250mmHg) 肺动-静脉分流>25% • X线胸片、 PaO2/FiO2、Pcwp是否是 ARDS的 定义特征?是否可以单肺改变,是否与心力衰 竭共存仍有争议 (2000,巴塞罗那第三次ARDS国际学术交流会)
心率变化与心律失常
病理生理
1 神经源性心衰: 颅脑损伤引起交感神经的异常 兴奋 , 外周血管收缩 → 心脏后负荷增加 , 冠状动 脉收缩→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收缩力降低 2 颅脑损伤直接或间接影响脑干心血管调节中枢 包括心抑制中枢和心加速中枢(延髓、端脑、扣 带回、部分额叶皮层)
病理生理
3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 张力增高 4.应激性心肌损伤心内膜下出血 5. 原有心血管功能差、电解质紊乱脱水酸 中毒、有效循环量不足
呼吸系统功能障碍ARDS
ARDS: 病理生理三大特点是关键 炎性反应、凝血、内皮细胞功能失常 • 颅脑损伤→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性 ↑→肺微血管痉挛→肺间质及肺泡水肿. • 颅脑损伤产生系列交感神经介导的神经 内分泌反应→炎性反应
儿茶酚胺.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 血栓素、 5- 羟色胺、组织胺、激汰、氧 自由基及蛋白分解酶 →肺毛细血管持续 痉挛→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 肺水肿
气道梗阻
脑干核团受损使气道保护性反射异常 颅神经Ⅴ、Ⅶ、Ⅷ、Ⅸ、Ⅻ使气道
急性肺水肿
• 脊髓损伤脊髓休克(伤后持续数日、 数周)损伤水平以下交感N功能迷走 N高张力外周血管阻力出现绝对或 相对低血容量心动过缓、慢性心率失 常、A- V传导阻滞、心搏骤停 缺血 后生化改变及释放炎性性介质。 • 下丘脑损伤交感N兴奋 后负荷增加 左心受损 Pcwp 肺间质水肿。
三、应激性溃疡 stree ulcer,SU
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术后 发生的急性胃黏膜糜烂溃疡 又称Cushing溃疡 特点有二 1、溃疡较深,可发生穿孔、大出血 2、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明显增多 因此 应激性溃疡是一种酸相关性疾病
Cushing溃疡出血的发生率
病因
• 中枢神经疾患 • 严重颅脑损伤 12.5% 40-80%
急性肺水肿发病机理
:
胃内容 反流 炎性介质↑ 白细胞聚集 血管阻力增加
低灌注
下丘脑 损伤 儿茶酚胺↑ 微栓形成
肺灌注障碍
急性肺水肿治疗原则
• 建立并完善有效的 气道 • 强心、利尿:降低肺血管的静水压,提高 血浆渗透压改善肺毛压 • 纠正低氧血症:呼吸管理,常规通气后 无改善应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或 反比通气(IRV)提高氧合、降低平均气 道压,改善(PaCO2)及(MV)改善肺内分流, 治疗肺水肿。 • 积极治疗颅脑损伤,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