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引领中学生“智慧”学习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引领中学生“智慧”地学习语文
【摘要】当代中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不仅是一个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还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要学会在应用中创新。语文教学是一个素质培养的过程,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为了应对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的语文学习也要学会“智慧化”,而作为教学工作者,则是要做好引领工作。本文将浅谈教师应当如何引领当代中学生“智慧”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引领学习智慧学习提高素养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语文教学也要适应信息的共享性。这就要求当前的语文教育必须要提升学生对于语言规律的把握能力和构建起必要的语言系统,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难以达到的,受到诸多层面的压力和困惑的阻碍。究竟怎样才能既抓住语文教育的本质,又能提高语文考试的质量,还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呢?我想,这就要展现“智慧”学习的魅力了。
一.在生活中广泛汲取,学会积累
我们都知道,语文也是来源于生活的,离开了生活,它就失去根基,失去了赖以应用的土壤。所以,光是让学生们博览群书是远远不够的,不如带他们去走进语文世界里的生活,还原语文知识最初的样子,也许那些抽象难解的知识立刻就能被理解还能加以应用了呢。
另一方面呢,就是要指导学生能够自己去观察生活。比如通过写日记的传统方式,鼓励学生留心生活,记录生活中每件或大或小的事。这也能为考试中的作文积累足够的素材,写作文时自然下笔如有神,不会构思半天,迟迟无法下笔。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但又非常有价值的渠道,那就是报纸杂志。报纸的内容就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每天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在发生变化,每天我们都可以接收到丰富多彩的信息,从报纸文字中也可以一窥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之深。二.通过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的确,对语文这种文学层面的来说,没有想象,似乎也就失去了一定的美感。在此,我们需要再追溯得靠前一些,即想象的起点往往是联想。学生如果能把联想和想象运用到学习中,让语文学习会变得更加有趣。
在学到一些山水田园诗时,我会引导学生进行画面的想象和描述。通过联想当时的场景,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由此更能理解诗人那时那刻的心情,也就可以理解诗人写诗的意图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比如学到一些边塞诗时,学生们通过诗词的描写,去想象边塞的或战争或长途跋涉的画面,他们也会被这样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1】
学生们也喜爱读一些精美的诗词,比如在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学生们在了解了李清照早年和晚年的不同际遇后,再读这一首诗时他们就会去联想到在这精美诗词的背后,词人未曾说,道不明的种种心情。由此可见,学生是具有想象力并且乐于想象的。也只有想象,才能再现一些美的人事物吧。
三.引导学生走进创造想象的天空
上文中我们所提到的想象都是一种情景再现的想象,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那种意境,但却无法拓宽意境,这就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或词人诗词背后的深意有所限制。学生们常常在作文里提及到他们是因为“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才开始如何如何,因此,我们不妨把这方面能力的训练放在作文训练中。
的确,学生的作文中也出现中各种各样的想象,但久了之后,难免落入俗套,缺乏新意,没有体现出想象的生命力来。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要带领好学生,不如先让自己也做一下学生,跟学生一起尝试开动想象力。比如我曾经给了学生一个关于“树”的话题。首先,我自己发挥想象,写了一篇作文,然后交由学生们批改指正,还真别说,有些学生的评论非常恰当,还很有道理。然后我让学生们自己也来对这个话题发挥一下想象。学生们讨论出了好几十种的想法,每一种都是独特并且有趣的,还有好多是我也未曾想象到的,这大有点“脑洞大开”的意思了。分析完了基本的想法,顺理成章的就是思考立意。有了想象的基础,学生的立意起
来不仅轻松,而且还很有意思。出自学生笔下的一篇篇个性十足的文章逐一问世,这不就可见创造力与想象力结合的妙处了吗?
学生们有了这方面的兴趣后,更加有勇气去打开想象之窗。比如我曾在某节课上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月亮,让学生们描述。一开始他们认为这不就是月亮吗,没什么好描述的。但是随着有同学将它比作温暖的代名词,比作安心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想法喷薄而出。然后我适时地将话题引导到我们所学的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过渡到其他关于“月”的诗文,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认知。这种自然而然的过渡,就是一个训练扩散思维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学生进入创新想象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在这样自由自在的空间里发展。
四.总结
综上三种方式只是凤毛麟角,但是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基本方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灵活运用“智慧”地语文学习法。中学语文学习一方面要应对中考,另一方面要提高语文素养,为高中学习做准备。教师要将“智慧学习”的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语文【2】。
参考文献:
[1]王兆鹏,《唐宋词名篇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3
[2]王荣生,《智慧学习语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