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图像处理—ACDSee》教学设计

《图像处理—ACDSee》教学设计

《使用Acdsee软件处理图像》教学设计吴忠市第三中学马永贵【教材分析】《使用Acdsee软件处理图像》是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处理图像素材,通过训练获得处理图像素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图像处理操作水平,从而为完成更精彩的多媒体作品提供资源与技术保障。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生对图像处理的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因此本课比较适合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同时学生在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兼顾全局,关注个别,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第3单元第3课时1、调整图像质量。

2、对图像进行效果处理。

【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学习ACDSEE中调整图像质量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利用软件改变图像色彩、亮度、层次的方法与技能。

②通过学习ACDSEE对图像进行效果处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利用软件把图像处理成不同效果的方法与技能。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利用ACDSEE对图像进行处理,体验和感悟图像处理的一般过程;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处理图像的过程中,体验图像处理带来的乐趣。

②能根据需求对图像进行处理,能够区分艺术创作和“恶搞”的差异,尊重他人隐私和名誉,健康合理的使用图像加工技术。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熟练利用ACDSee调整图像质量并完成滤镜效果的处理任务;难点: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正确的处理。

【教学策略】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任务驱动入手,我把“探究——合作——创新”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希望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故在设计中将学生已了解的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及其学生最关心的图像——照片结合起来完成的多媒体作品《影集欣赏》,来吸引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探究ACDSee的应用,去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语、署名、日期六个局部。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书信该怎么写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能说出图像大小、色调等的修改方法,能够独立操作图层的切换、合并等。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能对艺术图像的客观分析和评价。

3、通过对数字化图像加工处理的操作,能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效劳。

【重点】图像处理的根本技能。

【难点】图层概念的理解及图层中对象的操作。

(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原版的照片,另外一组是经过加工合成的图片,请学生欣赏这两组图片。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想要制作精美的合成图片,首先我们得有素材,那么获取素材的途径有哪些呢?”预设学生答复准确。

继续提问学生:这些图片是如何合成的呢?顺势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任务一:剪切图像并合成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第一步,新建空白图像;第二步,教师演示剪切图片的操作,教师边演示边讲解三种抠图的`使用,以及讲解其他抠图工具的使用,请学生三种不同工具的使用条件。

并答复:三种抠图工具的使用条件?请学生归纳总结上述问题的答案。

【矩形—一整块矩形区域,魔棒—图像和背景色色差明显,磁性套索—图像边界清晰】预设学生可能答复几乎接近正确答案,老师可以点评学生答复下列问题非常积极踊跃,归纳总结能力很强,但是不够全面。

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之后,请学生自行在电脑上进行操作。

教师引导对图层的命名、图像的尺寸和移动的操作,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探讨完成,限制5分钟。

时间结束,请学生说明操作命令。

全部演示讲解完,设置任务,请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10分钟,使用准备好的素材完成剪切图像并合成作品。

时间结束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请优秀小组代表答复具体的操作步骤。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4-教科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4-教科版

《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获取图形、图像的采集工具类型,能合理地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体验利用图形、图像表现主题意义。

初步掌握对图像信息的一些基本处理技能。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自学和互助获得新知识,任务驱动与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受体验生活的美,设计加工图像,增强审美能力,充分认识图像信息在信息交流中的价值.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Photoshop中图像加工的几种简单工具教学难点:利用软件工具设计表达主题信息的图像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昨天是什么节日吗?生:感恩节师:那同学们知道吗?美国把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所以今天呀我们还处在感恩节中呢。

看看老师给你们展示的图片,有什么感想?是怎么做到的呢?生:Word、PS、美图秀秀……(二)、新课1、确定主题师:同学们知道老师这张照片的主题是什么吗?生:感恩节师:恩,说的是对的,确定主题就是我们加工图像的第一步。

2、获取数字化图像的途径:师:同学们知道老师的图片从哪儿获取的呢?生:网上……师:恩,很好,那么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取图像呢?生:相机、手机……师:恩,说的不错,那么已经冲洗出来的照片怎么变成数字化图像导入电脑呢?生:扫描仪师:同学们很聪明,说的不错,运动会的时候老师负责干什么呢?生:摄像师:那么同学们想想图像信息还可以怎么获取呢?生:截屏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获取图像的几种途径,我们来总结一下:1、数码照相机或手机2、将传统照片数字化3、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图像素材4、从影像资料中获取图像素材(三)、图像的加工1、图像的加工有哪些?师:图像的加工有哪些?同学们观察观察身边,看看有没有图像加工的例子。

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初一下备课(全)

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初一下备课(全)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初一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下)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在课堂中充分体现高效思维、和谐对话的模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计划针对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但一周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率还是比较高的,教师要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帮学生进行复习和补充。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下,本册内容共分为四章,分别为文章的编排与修饰、图像的获取与加工、图文的混合编排、数据的编辑加工。

本教材注重突出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对技术价值认识的提升,学生学习本教材,不仅能够获得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在信息和文化素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

四、教学目标:1、利用计算机来提高写作效率。

2、为文字设置合理的文字格式。

3、了解数字化图像的获取方法。

4、体验利用图像表现主题的方法与特点。

5、合理编排图文格式,使版面美观规范。

6、使用电子表格输入、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

五、教学措施: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

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文章的编排与修饰第一课时编辑文章第二课时修饰文章第三课时版式美化第四课时实践项目创作简历第二章图像的获取与加工第五课时获取图像第六课时编辑图像第七课时滤镜效果第八课时图像合成第九课时实践项目数码照相社区服务第三章图文的混合编排第十课时插入图像第十一课时图文混排第十二课时实践项目理想与未来第四章用电子表格加工数据第十三课时编辑数据第十四课时数据分析第十五课时制作图表第十六课时应用图表第十七课时综合实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1-3 版式美化【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编辑文章、修饰文章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页面设置”和“页码设置”对学生来说可能较容易,“页眉和页脚”的设置对部分同学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明确的操作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图形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数码相机
• 单反相机 • 卡片机 • 摄像头
胶卷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优劣
1、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只有几百万 到上千万像素,而胶片的感光元素 数量是分子数量级的,以亿为单位; 2、数码相机成像不如反转底片细腻、 层次丰富; 3、数码相机拍摄远景分辨率不够, 层次较少,越是拍近景优势越明显
卡片机和单反的区别
前景?背景?主体?陪体?
构成一个画面,主体和陪体,前景和背景属于陪体。
构图的一般原则
一,追求简洁,摄影是减法的艺术;
构图的基本原则
• 减法:The Simple, The Best. • 摄影的总的原则是减法,所有的摄影作品 都应讲究减法。减法有一个重要原则,简 约而不简单。
构图的基本原则
2,画面均衡;
构图的基本原则
人物前面留白 是摄影构图最 常用的技法
构图的基本原则
黄金分割——九宫格法
善于观察生活
•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
• 要有构图的思维,常构图,你的眼中一直 都有风景。
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的照片?
• 摄影的一切意义源自你所拍摄的事物的意义。
• 简言之: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画面简洁 • 看不到的风景才是最美的风景
如何才能拍摄出好的照片?
好照片
正确的 持机方 式
熟练的 拍摄技 巧
合理的 摄影构 图
正确的持机方式
合理的摄影构图
构图是画面的骨架,搭好画面的骨架, 增强主体的表现力。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主讲教师:王守峰 QQ号:526479377 微博:/ccnuwang
图形图像的获取方式有哪些?
图库网下载(/) 截图(QQ截图、截图软件) 使用图像软件制作(画图、PS等等) 机

高一信息技术《第五章 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学案

高一信息技术《第五章 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学案

复习学案4《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一、重要知识点(一)图像的采集与加工1、图像的特点信息丰富,形象直观。

图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地区和文化,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增进人们更广泛的思想交流。

如:广告标志2、数字化图像的采集途径1)使用扫描仪采集图像。

2)使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

3)使用手机拍摄。

4)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需要的图像素材。

3、图像的类型分为两种:位图(点阵图)和矢量图像1)点阵图像(位图):由许多点排列组合成,这些点称为像素。

当许许多多不同色彩的点组合在一起后便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像。

放大时会产生边缘锯齿、图像马赛克现象。

与生活中的十字绣很相似。

优点:可以逼真地表现自然界的景象。

缺点:缩放和旋转容易失真,同时文件容量较大。

常用软件:画图、Photoshop。

常见格式:bmp、jpg、gif、psd、png等。

2)向量图/矢量图:以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像的内容,如一条线段的数据只需要记录两个端点的坐标、线段的粗细和色彩等。

优点:在进行缩放和旋转等操作时图像不会失真,文件容量较小。

优点:文件容量小,缩放、旋转不易失真。

缺点:不易制作色彩变化太多的图像常用软件:Flash、CoreDraw。

常见格式:swf、wmf (office中的剪贴画使用的格式)。

4、图像格式:计算机中的图像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图像存放在计算机或存储设备中的格式通常会经过有损压缩再保存。

常见图像的格式bmp 、jpg 、gif 、psd 、png 、swf 、tiff。

5、图像的大小数据存储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每个字节是由8个比特(bit)组成。

图像文件大小计算:文件的字节数=图像分辨率*图像量化位数/8 。

图像分辨率=X方向的像素数*Y方向的像素数图像量化位数=存储颜色占用的二进制位数例:一幅彩色静态图像(RGB),设分辨率为256×512,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多少?256*512*3*8/8=393216B =384KB(二)声音的采集与加工1、音频信息的采集1)在已有的数字化音频资源中寻找或截取 2)将传统的以磁带介质记录的模拟声音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3)采用数字化音频设备现场录音2、音频信息的加工:常用软件:录音机(附件中)、Cool Edit常见的音频格式: WAV格式(.wav)、MP3格式(.mp3)、WMA格式(.wma)、RealAudio格式(.ram .rm)、MIDI格式(.mid)、。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的教学反思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的教学反思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在处理教学内容时,采用了对比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目的较明确,将图像的优点很自然的展现出来。

既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导入,学生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

新课讲授时,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活动自主探索出位图和矢量图的区别,并对两幅图进行区别判断,加深印象。

学生对第一部分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内容掌握的比较到位。

第二部分,数字图像素材的获取,讲授了抓取图像这一获取方式,包括用键盘printscreen键和hypersnap软件抓取,学生通过完成两个任务掌握了抓取的方法。

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展示并给予鼓励,增加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信心。

当然,本节课中还有很多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首先导入时,如果用一副传统的纸质照片和数字图像比照,这样在讲述图像的分类,及它们的区别时效果就会显而易见。

也可复习引用第二章的内容。

第二,学生自主探索位图与矢量图时,表格应该更简单、更细致,这样学生就会快速的填写完成。

只有对两幅图像(位图和矢量图)的判断时,为了使效果更加明显,应将图像的尺寸调成同样的大小。

第三,数字图像素材的获取这一部分内容,我情景创设的不够恰当,应使用学生感兴趣的qq软件,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高涨。

第一种用键盘抓取图像布置任务时,任务应该明确,屏幕与当前活动窗口的获取用不同的方式,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学生将抓取的图像用WORD保存,我应该对这样的方式给与适当的引导与评价,抓取的图像不仅可以保存在画图软件中,也可在word等软件中使用。

窗口的保存时,学生提出可以将窗口最大化,然后抓取整个屏幕,我没有给出正确的指导,说明最大化会把任务栏也抓取进去,使用Alt+printscreen键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第二种使用hypers nap软件对回收站“图标”进行抓取,部分学生沿用了第一种方法,然后对图像进行裁剪,部分学生使用软件进行抓取,学生演示完,我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尝试使用软件进行抓取,并尝试软件的其它功能。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2章信息获取集成活动1 信息的获取与加工——获取与加工图像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2章信息获取集成活动1 信息的获取与加工——获取与加工图像

第2章信息获取集成
本章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获取加工信息的过程方法
2、熟悉信息集成已发布的主要方式
3、熟悉电子报刊的制作流程
4、熟悉演示文稿的制作流程
活动任务:
1、获取加工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信息
1、通过电子报刊的形式集成与发布信息
2、通过演示文稿的形式集成与发布信息
活动要求:
1、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能结合自己平时的搜索经验,回顾搜索引擎的分类与功能
2、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加深对以前学习过的搜索技巧的理解
3、为便于素材库的建立各类信息,要获取到一定的数量
4、取信息的过程中,要及时向其他同学展示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
5、获取其他人作品的时候,要及时登记他们的来源,你用他人资料时要尊重原著者的著作权
6、制作电子作品的主题,健康向上,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7、电子作品要求从严重到发生合理
8、围绕主题设置恰当的栏目
9、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活动计划:
1、信息的获取和加工
2、信息的集成与发布
第二章课时分配
活动一:信息的获取与加工 4课时
活动二:信息的集成与发布 4课时
七年级信息技术科教案。

第一节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第一节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 (1)像素:数码相机工作时,将影像信息 转换为许多的点,并记录下这些点的颜色 状态,以文件的形式保存下来。这些点就 是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称为像素(Pixel )
二、用扫描仪采集图像
• 对于一些传统照相机拍摄后冲印出来的相 片或报纸杂志上的图像,怎样才可以把也 保存到电脑上呢?这就要使用到扫描仪, 通过它可以把这些相片变成数学化的图像 文件。
• (1)在ACDSee中打开要调整色彩的图像文件,在 工具栏上选择“编辑器图像”。
• (2)在右边编辑面板主菜单中选择“曝光”命令, 在“自动曝光”、“亮度”、“对比度”等设置 窗口,通过拉伸移动滑块,从而改变原图像的效 果。 • (3)调整好后,按下编辑面板下的“完成”即可 以把调整固定下来的,最后保存图像。
操作方法 • (1)如果第一次使用扫描仪要先安装扫描仪驱动 程序; • (2)与计算机连接好并打开扫描仪电源; • (3)装要扫描的图像正面朝下放入扫描中,并合 上盖子; • (4)运行扫描仪配备的扫描程序;(要设置扫描 模式、扫描尺寸、图像分辨率、输出比例等参数)
• (5)在扫描窗口,单击“预览(Preview)”按 钮进行预扫描;(目的是了为能够用鼠标选取合 适的扫描范围) • (6)预览后,选定扫描范围,按“扫描(Scan) “按钮开始扫描。
• (7)选择图像文件的保存格式。(常见的文件格 式有:.jpg、.bmp、.tif、.gif等)
• 用扫描Leabharlann 得到的图像一般为BMP点阵位图格 式。当然也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编 辑: • 操作:从“文件”——“另存为”——选择 存放位置,并输入新的文件名和文件类型。
下面就说说如何用ACDSee软件进行处理的操作过程:
第一节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获取与加工图像教案

获取与加工图像教案

《获取与加工图像》教案《获取与加工图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图片的获取与加工会用光影魔术手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并能够在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时用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学习之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讨论,曾进学生学习的氛围,对知识的认知从感性认识提升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图片大小的改变及其格式的转换。

教学难点图片大小的改变、格式的转换。

关键点 1、获取图片的方式 2、图片格式的转换教学准备教师编写教案,备课,熟悉教具,教学课件学生搜集平时获取图片素材遇到的问题,以便课上提出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

任务设计 1、先让学生提出获取图片常遇到的问题(4分钟内) 2、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讲解(5分钟) 3、讲其余的知识(9分钟) 4、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举例法教学流程引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图片的获取方式→图片的加工和处理→小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同学们都喜欢上网,在网上会浏览到很多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听一些好听的歌曲,并把它下载下来,保存在自己的QQ空间或者是博客里,那你们是如何下载的呢?都用了些什么手段?都遇到了些什么样的问题?提出自己遇到过的问题,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自己的一些经验。

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进入学习的氛围中新课教学过程 1、讨论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图片的获取方法(1)网络下载(使用搜索引擎或进入图库搜索)(2)键盘获取(又叫截屏)(3)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4)利用图像加工软件(光影魔术手)ps (5)利用扫描仪将图片转换为数字图像 2.1网络下载方法: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需要找的图片名称,进入图库浏览查找,找到后:a、复制、粘贴 b、单击右键图片另存为选择图片的存储位置(路径)格式选择 .jpg格式。

2.2键盘获取(截屏)方法:第一步:打开画图工具(程序→附件→画图→最小化)第二步:打开需要截的屏幕(最大化)第三步:按住tScSysRq+Ctrl+C→打开画图工具(从桌面的下方单击即可)→Ctrl+V复制到画板上第四步:保存图片(在默认下为 .bmp 改为 .jpg格式另一种截图的方法,QQ截图打开对话框→选择截图工具→选中需要截的图片→完成→保存 2.3用数码机或手机拍摄通过数码照相机获取的数字图像存放在相机存储卡内,再通过数据线将其输入到计算机中使用,机也一样。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5-3《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教课方案一、教课内容剖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第一版社第一版的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中的 5.3 《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加工》,在客观世界中除了文本、表格、音频、视频等信息,还有图像信息,利用计算机能够方便的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这节课将率领你体验和认识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加工过程。

所用课时为40 分钟。

二、教课对象剖析 :本次教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已具备了必定的剖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绘图等图像制作工具,具备必定的图像编写能力;还具备一些基本的美术修养。

这样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有关知识上的准备。

基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课目的:三、教课目的剖析:(1)知识与技术目标:1.认识图像的收集方式、常有的扫描仪和常用的图像加工工具。

2.选择适合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经过问题剖析确立信息需求。

娴熟运用信息技术,经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建性研究或解决实质问题。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觉体验生活的美,设计加工图像,加强审美能力。

有一个正确使用图像信息加工的态度与价值观。

教课重难点 :1.教课要点 :掌握 Photoshop 中图像加工的基本操作;2.教课难点 :利用软件工具设计表达信息的图像;四、教课方法:在实质教课中,我将采纳“解说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研究法”等教课方法来睁开教课。

“解说法”用于新知识解说,“演示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驱动法”则使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充足发挥其主体作用,“自主研究法”培育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图片获取与加工》教学案例

《图片获取与加工》教学案例

《图片获取与加工》教学案例作者:陈月清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06期《图片获取与加工》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6章第一节的内容,图片是多媒体中常见的素材之一,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也为其后续的多媒体创作奠定基础。

本节主要内容有走进图片世界、获取图片、图片浏览与管理、图片分类及格式、图片加工软件和图片加工方法六个方面,本课为第一课时,涉及到前面四个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学完上一单元“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对图片并不陌生,但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散乱的,所以本课主要是让他们了解图片的基本知识,掌握获取图片的一些方法,学会根据需求来获取所要的图片,为以后学习图片的加工处理打下基础。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图片在信息传递中的功能与作用,掌握获取图片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图片的类型与格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根据任务需求,从多种途径获取所需图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图片信息,学会利用图片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重点:获取图片的途径与方法。

难点:图片的分类和格式。

网络机房、教学课件。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大家到校学习已经有几个月了,你们有没有把整个校园都走过了呢?请结合老师提供的文字素材用语言介绍自己的校园。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介绍校园情况。

教师根据图文结合的演示文稿再一次介绍校园情况。

询问学生哪种介绍方式更吸引人?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图片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可以形象地表达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引起人们的联想。

(板书:图片获取与加工)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介绍校园的情境,说明信息的不同表达形式,让学生了解到图片信息表达的优势,从而引入本节课主题。

2.新课讲授,任务驱动(1)获取图片的途径(板书)师:要想得到介绍学校的图片,请大家参考教材第96页,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取学校的图片?生:可以从网上下载图片,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照片,用扫描仪扫描纸质图片或截屏等。

第一节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第一节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第二章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第一节图像的获取与加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ACDSee的基本操作,掌握用ACDSee对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的能力,促进个性的积极发展。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操作实践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用ACDSee对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素材资源。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出示几幅处理过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有哪些缺陷。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出这些图片存在有曝光不足、画面色彩偏暗或发白、拍摄的景物层次不清或倾则、构图不理想等问题。

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对图片进行后期加工处理,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1.色彩的调整教师按以下步骤演示讲解:(1)在ACDSeek中打开要调整色彩的图像文件,然后在工具栏上选择“编辑器图像”按钮。

(2)在右边编辑面板主菜单中选择“曝光”命令,ACDSee会显示出“自动曝光”、“亮度”、“对比度”等设置窗口,拖动相应拉伸移动滑块,在左侧可以看到图像改变的效果,直到满意为止。

(3)调整好后,按下编辑面板下面的“完成”按钮把所做的调整固定下来,最后保存图像。

教师演示完后,由学生操作实践,提醒学生注意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观看本节的教学视频。

2、裁剪图像区域教师按以下步骤演示讲解:(1)在ACDSee编辑器中打开需要裁剪的图像文件。

然后在编辑面板菜单中选择“剪裁”按钮。

(2)在图像上就会出现一个裁剪矩形,拖动矩形边界改变大小,确定需要保留的部分然后按下“完成”按钮,即可以将矩形之处的图像剪去,得到想要的图片。

(3)如果拍摄景物角度偏向一边,我们还可利用编辑面板菜单中的“旋转”功能把图像调整正确角度,并“自动修剪”。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

到 计 算 机 中 一在 汁算 机 中 浏 览 这 些 照 片 。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到 教 师 机 进 行 实 物 操 作 其 他 小
组 在 自 己 的 计 算 机 上 用 教 师 提 供 的 扫 描 仪 模 拟 软 件
结合教 材探 究 扫描 仪 的操作 。 设 计 意 图 : 通 过 观 察 教 师 的 演 示 和 操 作 , 使 学 生
设 备不足 的 问题 。
二 、 根 据 需 要 对 图 像 进 行 简 单 处 理
教 学 过 程

1 . 浏 览 图 像 , 发 现 图 像 不 足
师 : 这 是 老 师 在 旅 游 时 拍 下 的 照 片 。 口 惜 琶 师 的 r
拍 摄 技 术 l 高 , 不 能 充 分 展 现 这 些 风 景 的 秀 日 。 你 们 不 盯
设 计 意 图 : 教 师 用 问 题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 借 助 思 维
现 某 些 照 片存 在 的 问 题 , 产 生 加 工 处 理 图 像 的 需 求 。
维普资讯
案 例 园 地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针 对 具 体 图 像 进 行 分 析 , 确 定 优 化 或 增 强 图 像 表 现 力 的 加 工 处 理 方 案 , 学 会 发 现 问 题 , 主 动
( 图 2 ) 如 。
教 师 在 黑 板 中心 位 置 板 书
“ 算 机 扶 取 图 像 的 计

.. 。
方 法 ” 并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寻 找 计 算 机 获 取 图 像 的各 ,
种 方法 。
_ + I


堤} l 左 戚伸 兕 _ Ⅲl一 像 t ¨ _ — 图 _ 1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声音的采集与处理视频的处理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声音的采集与处理视频的处理

教案用纸
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初二级科目:信息技术
教案用纸
教学过程
六、教师演示图像的浏览和加工
1、演示用ACDSee浏览图像
2、演示图像色彩的调整
七、学生练习图像的浏览和加工
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任务]
任务一:在D盘建文件夹名为:“图像”的文件夹,各小组选择一个主题,用数码相机拍摄3张照片分辨率不同,存入所建文件夹中。

任务二:将自己带来的照片扫描输入电脑存入D盘“图像”的文件夹中。

任务三:什么是像素、分辨率?了解图像格式及不同格式图像的用途。

任务四:用ACDSee浏览“图像”文件夹中的图片;练习使用ACDSee的图像编辑功能加工图片。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案例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案例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信息:1、模块:制作多媒体作品2、年级:九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编着的《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

4、学时数: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展示交流时间10分钟。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利用ACDSee编辑窗口“调整”菜单下的相应命令,学习调整图像质量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使学生掌握改变图像色彩、亮度、层次的方法与技能。

2、通过利用ACDSee编辑窗口“滤镜”菜单下的相应命令,学习对图像进行效果处理。

使学生掌握把图像处理成各种各样的效果(如油画、浮雕、波纹、底片、棕色、耀斑等)的方法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处理图片的过程中,体验图片处理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2、在软件探索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精神和表现自我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精神和表现自我的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编着的《信息技术》九年级(上)第3单元第三课时(P38-P42)。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四个:(1)图像的基础知识、抓取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2)认识ACDSee窗口、用ACDSee软件转换图像的格式;(3)用ACDSee软件裁剪和缩放图像(4)用ACDSee软件调整图像质量、对图像进行效果处理。

本节是在了解了图像基础知识、认识了ACDSee窗口、掌握了图像格式转换及对图像普通编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第四个内容:调整图像质量、对图像进行效果处理。

(三)学生分析1、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学生的随意性较大,往往不按照教学进程中的要求,随意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图像去做,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总结。

教学设计《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

教学设计《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

教学设计《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图像是信息的载体图像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独特魅力数字化图像的类型及其优缺点设计加工数字化图像的常用软件技能目标软件的简单使用能够设计加工图象表达信息情感目标充分认识图像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价值分析图像增强审美能力分组合作解决问题,增强互助合作能力精选年奥运会会徽图像,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二教学重点图像是信息的载体点阵图和向量图的比较利用软件简单设计加工图像三教学难点点阵图和向量图的比较利用软件简单设计加工图像四教学环境: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学系统五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通过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我们知道,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我们可以和对方讲几句话来表达我们的信息,我们也可以写一段文字让对方看明白我们想表达的信息,当然我们也可以给对方看一些图片,通过这些图片对方能明白我们想表达什么。

图片在人们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请同学们看显示器,我们今天就是要和同学一起探讨研究数字化图象的设计和加工这部分内容。

教师提问:什么是数字化图象呢?学生讨论回答:(可以广开言路)教师讲解:数字化图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利用计算机借助专门的软件设计加工成的图象就是数字化图象,它有别于画家用笔墨纸砚涂料等制作的作品。

教师讲解: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数字化图象和同学们来研究它的知识点和设计及加工,首先请同学们看这样的一幅图象。

课件展示:课堂活动一:教师组织学生就以下几个问题讨论回答:这是一幅做什么用的图象我们通过这幅图片能够获取哪些信息或者说通过这副图象的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想法。

教师讲解:通过刚刚同学们的交流与讨论,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图象是信息的载体。

既然图象在信息的交流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信息的载体图象在和其他信息的载体如语言文字等等比较过程中有着哪些自己的特点呢?课堂活动二: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就课件展示的几幅图片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研究回答:每幅图片都能表达什么意思这些图片中国人外国人,不同地区的不同语言的受着不同文化影响的人是否能够都看懂这些图片是否很容易被人们明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教案
南城一中万国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图像的像素等基本概念;学会计算机采集、获取图像的多种方法。

过程与方法:掌握图像的加工处理方法,能分析原始图像素材,选用合适的加工处理方法进行优化,以增强其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生活需求出发,把技术应用于生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具体图像选用合适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初步处理。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获取图像的方法
1.获取图像的途径
师:借助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

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的前提是把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让计算机获取图像?
教师在黑板中心位置板书“计算机获取图像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寻找计算机获取图像的各种方法。

学生的回答有:照相机、网上下载、自己画……,教师把学生的回答一一写到黑板上(如图1)。

设计意图: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对计算机获取图像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整理,加深学生理解。

2.计算机获取图像的方法
师:如何把数码相机中的照片输入到计算机中?
教师先安排有操作经验的学生给同组同学介绍操作过程。

了解操作过程后,学生再阅读教材,学习操作步骤。

教师演示:用USB连接线连接数码相机和计算机,用“复制一粘贴”命令把数码相机中的照片复制到计算机中,在计算机中浏览这些照片。

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师机进行实物操作,其他小组在自己的计算机上用教师提供的扫描仪模拟软件结合教材探究扫描仪的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和操作,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从数码相机获取图像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实物操作,其他小组用模拟软件操作,可以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

二、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
1.浏览图像,发现图像不足
师:这是老师在旅游时拍下的照片。

可惜老师的拍摄技术不高,不能充分展现这些风景的秀丽。

你们觉得这些照片有哪些不足?还可能补救吗?
师生一起用AcDsee浏览图像文件。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图像的问题”。

学生仔细浏览图像,找出图像存在的问题。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如图2)。

针对图像存在的问题,学生寻找解决办法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最终,得出图像处理的目的:增强图像的表现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浏览图像丈件的过程中发现某些照片存在的问题,产生加工处理图像的需求。

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具体图像进行分析,确定优化或增强图像表现力的加工处理方案,学会发现问题,主动建立工作需求。

2.根据分析,进行图像处理
师:看来大家对这些图像的处理方案已心中有数了,那就尝试用ACDSee帮老师把这些照片中的风景变得更加美丽吧。

学生根据前面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对不同的图像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如用ACDSee 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具体操作方法参考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动画演示)。

在讲解保存修改后的图像文件部分,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分解。

(1)介绍图像文件的四种类型及适用范围。

(2)在保存图像文件时,选择“另存为……”,把同一个图像保存为.jPg、.gif、.bmp、.tif 四种不同的图像文件类型。

(3)比较生成的四个图像文件的属性,特别是文件大小的区别。

学生对某张图像进行艺术化处理,得到类似怀旧照片的效果。

教师建议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提高任务:综合运用ACDSee提供的功能,进行技术创新,制作出富有创意的效果。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践,及时发现学生碰到的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把同一个图像保存为不同图像类型的实践,体会到不同图像文件类型的区别,从而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保存图像。

为水平较高的学生设置了提高任务,引导他们去探索图像处理的更多技巧与方法,产生技术创新意识。

3.交流分享评价
学生之间共享欣赏处理后的图像,评价其他学生的作品并能给予他人创作建议。

在交流中,教师提醒学生发现并学习其他学生值得学习的技巧。

设计意图:主动建立;作需求,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方式对图像进行适当
处理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慢慢地积累,更需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此环节就是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以便互相学习长处,共同进步。

三、图像与像素的关系
教师展示一幅图像,采用放大功能进行放大果图像越来越模糊。

师:为什么图像放大后会变模糊?变成什么了?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发现图像变模糊是因为每个点在放大过程中,变成了方块,因此图像变模糊了。

让学生查阅教材,理解这些方块是什么,从而引出图像与像素的关系,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图像是由像素组成的,所以放大图像会产生失真现象,了解相片像素与冲印相片大小的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并演示碰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用教材中的知识束解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技术,评价使用的工具
教师展示事先制作好的概念图,回顾本课要点:计算机获取图像的方法、图像与像素的关系、图像处理的常用方法、图像文件的常见格式等。

留下思考问题:还有哪些你想对图像加工处理,但ACDSee没有提供的功能?
点评:
本课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是难于处理的部分。

受设备限制,学生不可能人手一台数码相机、扫描仪进行学习实践。

即使解决了设备问题,对于不同的品牌、型号,操作力法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必拘泥于详细的操作步骤。

本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获取数码图像文件的途径,理清思路后再分组,由有使用经验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数码相机以获取图像,并充分利用时间,让其他小组对照教材利用模拟软件探究扫描仪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设备的问题,也较好地把握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另一个教学实践中难于处理的部分是图像的加工。

学生往往会为技术而技术,在需求并不明确的情况下,纯粹为了技术而把拿到的图像或调一下色彩或裁剪一通。

这样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没有主动需求的“技术机器”式人才。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提供一组有拍摄缺陷的照片,引导学生先对图像的缺陷或不足进行分析,决定具体的修改加工方案才动手操作,所有工作目标明确、需求清晰,为增强图像的表现力而加工处理,避免了只为学习技术操作步骤而进行的无意义操作。

只有从问题需求出发,根据需求选择技术,选择软件、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发现工具的局限和不足,从而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超越软件,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技术创新意识。

本教学设计无疑为落实这样的教学理念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点评人:南城一中教务处刘金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