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如何区分
房地产市场导论02
Q / Q Q P P / P P Q
|Es|=1 |Es|>1 |Es|=
供给单一弹性 供给富用弹性 供给完全弹性
4 房地产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P
S P1 E P0
D
QD1
Q0 Qs1
Q
图2-5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示意图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马歇尔局部均衡理论
3. 生产性房地产需求曲线
4.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5. 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和产出效应
6. 土地招标租金曲线
7. 市场土地租金曲线 8. 厂商最佳位置选择
P1/P2=MP1/MP2
五、房地产投资及理财需求
1.含义 2.房地产投机需求曲线
P S
D Q 图 2-7 房地产聚合后的交易量曲线
六、房地产的需求弹性
影响房地产需求的因素
某一类特定房地产的价格水平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房地产的价格水平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1989年人均年收入: 浙江1648.8元 北京1597.1元 福建1440.5元天津2374.6元 江苏1372· 3元广西1304:2元 辽宁1289· 山东1250.1元 3元 河北1234.1元四川1226.3元
|E |=0 需求完全无弹性 理论上的必需品 在经济学里,将弹性数值(取绝对值)分为五种类型:
d d
需求弹性
d
0<|E |<1 需求缺乏弹性 (1)弹性数值大于1,称为富有弹性;
Ed Q / Q Q P P / P P Q
生活必需品 理想的一般商品 生活奢侈品 理论上的奢侈品 稀缺资源 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 理想的一般商品 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 理想状况下生产的产品
宏观经济学 cha3消费、投资与净出口需求
3.1.5 实际利率与现期消费
2. 实际利率的变动对单个消费者现期消费的影响
以龙先生为假想居民来讨论两期消费计划的选择:
设龙先生现期的收入为Y1元,未来的收入为Y2元。又设现期的物价水平为P元,从现在到未来的物价
上涨率为π,储蓄名义利率为NR。于是,易知龙先生现期收入全部用于现期消费的消费量为ω1= ,未
MPS= 由于增加的收入要么用于增加消费ΔC,要么用于增加储蓄ΔS,即
ΔC+ΔS=ΔYd 上式等号两边同除以ΔYd即可得到:
MPS+MPC=1(3.2) 即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互补。并且,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知,边际 储蓄倾向满足递增规律。由此推断,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一般低于低 收入者,高收入者增加的收入中较少的部分用于消费,较多的部分进行储蓄。
长期比例与短期非比例消费函数的协调
推动非比例消费函数曲线上移(相当于 截距项a增大),抵消了边际消费倾向 MPC随收入增长而出现的下降,从而使 消费与收入在长期内保持同比变动的关 系,APC呈现固定不变的稳定趋势。
该图描绘了斯密塞斯的观点:截距 a3>a2>a1推动消费函数曲线上移,抵消 了斜率b3<b2<b1的下降,从而使C1、 C2、 C3与Y1、 Y2、 Y3按同比例β增长。
MPC=
人们发现,边际消费倾向满足递减规律,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增加 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开支所占的比例下降。
3.1.1 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理论:现期收入与消费
相应地,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简称MPS)指居民增加 的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的比例。即
3.1.3 弗里德曼的恒久性收入说
3. 恒久性消费与暂时性消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概要考题类型: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题4个24分,论述题2个26分,资料分析题2个30分1、需求:指一定时期对应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人们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它与支付能力、收入约束、偏好、政策、市场选择相关,是给定的需要。
2、选择成本:又叫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从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获得的收益。
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的总和。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三个概念:资源的有限性,选择的必要和选择成本或机会成本4、市场配置方式的局限:第一,市场配置难以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难以自行纠正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第二,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显得难以尽如人意,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市场调节过程较长;第三,市场配置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不能对有益外部性进行刺激、鼓励,也不能对有害外部性进行自行抑制和调节。
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政府采取必要的需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供给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消费政策、收入政策予以矫正。
5、价格的四大功能和作用:第一,传递信息的功能。
商品的短缺或过剩,会引起价格的变化,从而引起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一切影响供求变动的因素(消费者收入水平,偏好,消费预期,技术水平,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生产要素成本)的变化,都会在价格波动上得到反映。
第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就是对各种有限资源按照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进行各种用途的分配,并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资源在价格变动的引导下在部门间的流进流出使得社会资源得到调节,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提供生产动力和促使企业竞争的功能。
供给价格弹性表明价格能提供生产动力激励并促使企业间展开竞争,这是价格的激励作用导致竞争更加激烈,最终达到要素或资源的合理配置。
货币银行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流动性陷阱简单规则恒久性收入克洛尔约束货币中性二、选择题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A、商品数量;B、价格水平;C、货币流通速度;D、投资2、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相同之处在于()A、把物价变动作为货币数量变动的原因B、把货币数量作为物价变动的原因C、都认为物价水平与货币存量反方向同比例变化D、都把货币数量确认为某一时期的货币流动速度3、剑桥学派认为货币价值的大小主要由()决定。
A、货币供给;B、货币需求;C、物价;D、货币数量4、现金余额说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A、在短期内变动较快;B、不稳定;C、不变;D、在长期内变动较快5、传统数量论忽略了对下列哪项的研究?()A、货币流通速度;B、利率;C、货币数量;D、物价6、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预防动机和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A、利率;B、货币流通速度;C、物价;D、收入7、凯恩斯的新贡献在于,他认为决定货币需求量的最主要因素还有()A、国民收入;B、物价;C、利率;D、货币流通速度8、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A、恒久性收入;B、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C、财富持有者的偏好;D、货币制度9、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的主要特点是()A、强调利率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B、强调收入预算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C、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D、强调物价水平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10、下列关于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流动性偏好"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法则B、凯恩斯认为利率只与投机需求有关,而与预防需求和交易需求无关C、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自由经济D、凯恩斯认为只有财政政策才是最有效的11、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主要由以下哪些动机决定()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消费动机12、凯恩斯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A、不变;B、短期内变动,长期内稳定;C、剧烈波动;D、不稳定13、通过假设货币直接产生效用,将货币余额直接置于模型中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中的模型不包括()A 现金效用模型B真实资源模型C购物时间模型D叠代模型14、下面关于货币搜寻模型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起点是从效用假设上引入交易成本。
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作者:涂红波来源:《广东蚕业》 2017年第8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决定着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
从中国投资消费现状出发,探讨了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投资;消费;结构;现状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7)08-90-021中国的投资与消费的现状1.1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样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的消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但是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方面也间接的导致了一部分人手中占有较多的资金,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影响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目前湖北省收入水平差距相对较大,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贫富矛盾已经是影响社会公平的主要因素。
收入差距的拉大就必然会导致消费市场的不稳定,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
1.2金融市场的低市场化水平现阶段消费者很难再金融市场上通过信用消费等金融工具来实现消费需求,这也使得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受阻。
目前,湖北的消费信贷业务虽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仍难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
湖北的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拿全国来说相对还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湖北个人信贷业务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随着金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将会对促进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1.3居民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居民所面临的投资和消费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
对于就业难住房难这类的问题也严重的制约了消费的提高,民众为了能够有所居,以及在失业状态下正常的生活只能通过压缩开支,减少消费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以为自己的以后生活做准备。
而在湖北,社会的保障体系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多的人认识到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购买社会保障还没有直接的用于储蓄的效益高。
浅谈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
浅谈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从支出的角度看,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
应此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
“三驾马车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
中国古代以拉车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所谓的三驾马车不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中、后三组来拉车。
汉代以前军队中还没有出现所谓的骑兵,而是战车,就是两匹马拉一辆车的模式。
中军统帅的战车和其他的有所不同,是三匹马来拉,也叫“三驾马车”,是统帅的标志,是帝王等级的待遇。
所以‘三驾马车’有最豪华的、最好的意思在里面”(《经济与生活》p184页)从上是指,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那么就这个问题笔者有以下浅谈:(一)三驾马车对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以中国经济发展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备受国际关注的世界大国,并于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经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三驾马车无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的主要力量。
以2007年为例我国GDP为246619亿元,在三驾马车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210亿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137239亿元,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
由此可以看出,这正是拉动“国民经济”这辆马车的三匹马。
另外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利用宏观调控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降降低利率,促使投资,保持收支平衡等一系列措施,都说明了三驾马车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二)近年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有些失灵。
可是近来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却有些失灵。
中国经济将进一步面对增长放缓的挑战,世界银行在2012年5月2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提醒北京政府,应该做好准备面对经济增长突然放缓所带来的挑战。
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会波及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但报告同时指出,亚太地区在欧洲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仍然表现良好,是世界经济陷入低谷时的一道"亮光"。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性质:第一、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第二、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充分利用,而把资源配置作为是既定的。
第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国民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哪些基本分析方法?答:(一)形式逻辑(归纳法、演绎法、(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六)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发展变化的历史性、现实性和一般意义?答:一个学科在形成与发展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历史背景下。
随着社会发展,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古典的经济学理论已不能解决这些问。
因此必然要寻求和发展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目赌了市场机制的严重缺陷,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自此以后宏观经济学具有了一个较为成形、较为严密理论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5、怎样看待某一个时期占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那些占流行的、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是否就是最正确与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答:在某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信的宏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和历史背景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它为解决人类社会那个时代所遇到的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济增长与三大需求的关系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 上的竞争力,推动净出口增长。
05
三大需求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三大需求之间的关系与互动
互动关系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三大驱动 力,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推动 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的基础地位
提高消费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
提高居民收入
通过增加就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居民 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
扩大消费信贷
发展消费信贷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便 捷的信贷服务,降低大额消费的门槛 ,激发潜在消费需求。
改善消费环境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打击假冒伪劣 商品,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信 心。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制约
贡献
•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净出口带来了外汇收入,使得 国家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投资和消费,促进资源的优 化配置,推动经济增长。
• 创造就业机会:净出口增长意味着外贸行业的繁荣, 这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为经济增长 提供动力。
制约
• 依赖外部市场:过度依赖净出口可能使经济增长受 到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如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汇 率波动等,都可能对净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 贸易平衡问题:长期净出口顺差可能导致贸易伙伴 国的不满,引发贸易摩擦,对经济增长造成不稳定 因素。
调整外贸政策以提高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促进贸易平衡
制定外贸政策时,应注重贸易平衡,避免长期大额贸易顺差,通 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拓展贸易伙伴关系
积极发展与新兴市场的贸易伙伴关系,降低对传统市场的依赖,减 轻外部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
扩大内需,难点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荆林波认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村社保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农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基础。“此外,应尽快从制度层面解决1.6亿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市民化问题,由此可以释放的消费空间将难以估量。”
近年来,居民消费亮点、热点频出。荆林波分析说还要进一步净化消费环境、创新产品和服务,连“点”成“面”,拓展更广阔的消费空间。比如:打击投机需求,使住房消费理性化、合理化;改善路网条件,应对城市汽车销售的“井喷”局面;改变粗放经营,精耕细作旅游市场;规范秩序、加强培训,做大社区服务业蛋糕;推动“三网融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等。记者 曲哲涵
此外,在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投资。我国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无论是政府投资,或者民间投资,都需要加大节能减排设施的投资。而正处于孕育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的力量,也离不开政府投入的支持。从地区结构看,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等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展潜力大,需要的投资量相对较多。这些地区的投资,对于改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也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向好、通胀压力减轻,衣食住行不断改善,医疗、养老保障不断提高,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更完善——采访中,人们对于明年的新生活,还抱有很多期望。
今年前三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29亿元,同比增长18.3%。内需走旺,巩固和扩大了我们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同时,还可以计算净出口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计算方法为:
净出口拉动GDP增长(百分点)=净出口拉动率×GDP增长率
第五章 商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但不管怎样,在短期内,实际总产出主要 取决于总需求,所以上面的等式可以简化 为:Y = 总需求。
2.总需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消费需求 (C)、投资需求(I)、政府购买(G)和 净出口(NX),若我们记总需求为AD,则 有AD= C + I + G + NX。利用Y = 总需求的 等式,我们可以得到:Y = C + I + G + NX, 该式一般被称作“收入恒等式”。
财政政策:由于乘数效应的作用,政府可 以有意识地通过变动政府支出G或税收T来 达到影响总产出Y的目的,政府的这种干预 行为称为财政政策。乘数δ的值越大,财政 政策的效果越显著。
5.2 引入G,IS曲线的移动
代数推导与“政府支出乘数”:
Y C Y I i G
dY 1 1 1 dG 1 MPC MPS
但如何增加内需呢?我们知道,就内需而 言,如果不考虑政府支出,重要的在于消 费和投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稳 定性,这就告诉我们,要刺激消费是困难 的。前些年内我们八次降息,但对内需的 拉动有限,居民储蓄一直增加,这说明拉 动消费不易。
拉动内需的重点在于拉动投资。第一,我 们要区分投资与消费的差别。例如,我们 过去一直把居民购买住房作为消费就是一 个误区。应该把居民购买住房作为一种投 资,并用刺激投资的方法拉动这项投资。 应该说,在我国人口多,而居住条件仍然 较差的情况政策得当,住房可以 增加内需,带动经济
政府收支平衡(G=T)时的情况
Y C Y T I i G
1
MPC GT
dY dG dT dY dG dT
MPS
MPS
5.2 引入G,IS曲线的移动
公共经济学复习整理资料
一、简答题1、简述帕累托标准的三个条件答:要达到帕累托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效率条件。
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商品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者都相等。
2)生产效率条件。
包括:①技术替代率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②产品转换率条件;③边际产品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均相等。
3)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
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2、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①公共物品失灵。
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即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市场机制往往发生失灵。
②外部性失灵。
外部正、负效应都将扭曲资源配置有效状态。
③垄断性失灵。
垄断现象的存在使市场上竞争性均衡机制失去作用。
④风险和不确定性。
信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陷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⑤收入分配失灵。
两极分化是市场机制的必然后果。
⑥宏观经济的失衡。
经济周期性波动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经常性特征。
3、简述公共产品分类判断的步骤答:根据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产品的分类进行判断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看产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没有非竞争性,则该产品肯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第二步,看该产品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如有非排他性,则为公共资源或拥挤性公共产品。
第三步,如果该产品既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是纯私人产品。
第四步,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并且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排他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排他成本很高,说明也具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是纯公共产品。
第五步,若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排他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排他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则该产品是俱乐部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4、简述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有效定价原则的区别答: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
在私人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和产量的调节者,当某一价格水平下需求总量等于供给总量时,私人产品就达到了均衡;而在公共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产量的接受者和价格的调节者,当人们为公共产品愿意的总支付等于公共产品提供者在这一产出水平上的供给价格时,公共产品就达到了均衡。
公共经济学(开卷)期末复习题
《公共经济学》(开卷)期末复习题一、简答题1、简述帕累托标准的三个条件答:要达到帕累托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效率条件。
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商品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者都相等。
2)生产效率条件。
包括:①技术替代率条件,任意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两个生产品都相等;②产品转换率条件;③边际产品条件,如果任意两个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时,每一种要素的边际产品均相等。
3)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
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2、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①公共物品失灵。
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物品即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市场机制往往发生失灵。
②外部性失灵。
外部正、负效应都将扭曲资源配置有效状态。
③垄断性失灵。
垄断现象的存在使市场上竞争性均衡机制失去作用。
④风险和不确定性。
信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陷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⑤收入分配失灵。
两极分化是市场机制的必然后果。
⑥宏观经济的失衡。
经济周期性波动是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经常性特征。
3、简述公共产品分类判断的步骤答:根据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对公共产品的分类进行判断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看产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如没有非竞争性,则该产品肯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第二步,看该产品是否具有非排他性,如有非排他性,则为公共资源或拥挤性公共产品。
第三步,如果该产品既没有非竞争性,又没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肯定是纯私人产品。
第四步,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并且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或排他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排他成本很高,说明也具有非排他性,则该产品是纯公共产品。
第五步,若该产品具有非竞争性,排他不但在技术上可行,而且排他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则该产品是俱乐部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4、简述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有效定价原则的区别答: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
在私人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和产量的调节者,当某一价格水平下需求总量等于供给总量时,私人产品就达到了均衡;而在公共产品局部均衡中,人人都是产量的接受者和价格的调节者,当人们为公共产品愿意的总支付等于公共产品提供者在这一产出水平上的供给价格时,公共产品就达到了均衡。
高级中学高中政治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课前问题导学】1、什么是预算和决算?2、阐述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3、说说财政说如与财政支出的内容?4、阐述财政收支关系?【自主学习一】一国家财政(一)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的含义:国家____和_____就是财政.2。
财政本质:是国家参与。
3.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1)国家预算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
(2)国家决算是对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
4。
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国家财政是 ______ 。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_ _______,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体系与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3)国家财政具有的作用.如果完全由_ _______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4)国家财政具有的作用。
①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________,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西方经济学流派重点复习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供给学派一、含义:供给学派又称弹性学派、供应学派、供给面经济学等,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同属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大家庭。
二、产生背景:➢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生产呆滞、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的“滞胀”局面.➢它的基础理论只是为了反对凯恩斯的刺激社会需求的政策而提出复活萨伊定律,“供给能创造自己的需求”,以增加供给、提高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滞涨阶段,美国共经历4次经济危机,1970.11,1975。
5,1980.7,1982.11。
三、主要特征:➢强调供给而不是需求;➢强调重视萨伊定律,相信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凯恩斯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减少税收刺激生产是供应学派全部理论的精髓。
四、代表人物:➢激进的供给学派(认为高税率是根源)✓罗伯特·蒙代尔✓阿瑟·拉弗-—拉弗曲线✓保罗·罗伯茨——相对价格理论➢温和的供给学派(认为财政赤字是根源)✓马丁·费尔德斯坦五、思想渊源:➢继承古典的宏观经济分析➢重农学派:重视生产六、主要内容:➢拉弗曲线:供应学派认为,供给不足的根源在于经济中缺乏利益刺激,而利益刺激减弱又归因于政府实行了高税收的政策。
因此,政府的高税收政策是万恶之源。
✓拉弗等人认为,减税可以直接产生两方面的效应:(1)减税等于增加了企业和个人的税后收入,边际收益增加后,企业生产者可以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的积极性,私人投资者和工人可以提高多工作、生产、储蓄、投资的积极性,从而起到扩大产量的效应;(2)减税在刺激供给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扩大了税收面,从而能够使政府在较低的税率下征收到较广的税收,使税收总收入增大并超过高税率下的税收收入。
➢相对价格理论:✓在拉弗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供应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罗伯茨提出了他的“相对价格”理论。
✓从税率(主要是边际税率)、税收弹性对相对价格的影响,进而说明高税率对人们的消费、储蓄和投资及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最终对美国经济所产生的危害.✓他认为,边际税率越高,则劳动越多、收入越多的人就越吃亏.这是对勤奋工作者的惩罚,对储蓄和投资者的“敲诈勒索”。
消费与投资关系初探
1 消费与投 资 的关 系
1 消 费与投资相互对立的认识阶段 . 1 在 以斯密 、 嘉图等为代表 的古典经济学家 看来 , 李 消费与投 资的关 系是相互对立的 , 要想增 加投 资, 必须增加储蓄 , 而增加储蓄又势必减少 消费 。 这种将消费与投资对立起来的观点后来被一些经 济学家发展到 了 极点 , 竞以为消费越少越好 , 就越快。始 于 1 世纪初叶,0 9 2 世纪 3 年代发展到高峰并带来毁灭 0 性后果的生 产过剩危机 ,清楚地表明储蓄过多所导致的消费需求 不足 , 不仅引起投 资大规模下降 , 而且连 简单再生产也难 以维持 。
1 对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和相互 制约的全面认识 阶段 . 3
显偏低 。 根据世界银 行《 世界发展报告 20-20} 0 1 02数据 ,00 20 年我 国投
资率 高达 3 %, 8 世界平均为 2 %, 3 低收 入国家为 2 %, 1 中等收入 国家为 2 %( 中下 中等收入 国家为 2%, 中等收入 国家 为 2%)高 收入国 5 其 7 上 3 , 家为 2 %。2 0 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为 6 %, 2 00 o 世界平均水平为 7 %, 7 低
12 投资依赖于消费的初步认识 阶段 .
社会需求
2、决定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消费率与积累率;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投资效益;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
3、投资结构及决定投资结构的主要因素
投资结构是指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投资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投资结构主要包括投资的部门、地区、技术、再生产、规模、主体等方面的构成。
一定时期居民个人消费水平,首先取决于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2、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
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的供给状况;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或资产收益率;货币幻觉。
3、消费结构及其决定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它又分为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
国外需求,即产品和劳务的输出。
编辑本段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社会总需求是通过货币资金支出所形成的需求。
(一)形成社会总需求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资金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资金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形成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收人,进而形成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通过支出最终转化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1、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投资资金和投资需求
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居民收入水平(这是影响消费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总收入额);居民收入结构;价格因素;商品因素;消费者个人因素;社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人口的构成(包括地区、民族、宗教信仰、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教育水准等构成)、消费传统和外部消费文化等。
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与消费关系
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与消费关系在宏观经济学中,投资与消费是两个重要的变量,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投资指的是企业或个人购买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以期望未来得到收益。
而消费则是指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
投资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首先,消费是投资的基础。
只有当人们拥有足够的收入和财富时,才能进行消费和储蓄,进而释放出他们对未来的投资需求。
因此,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当消费需求增加时,企业将提高生产和投资的动力,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投资对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
投资的增加会带动经济内需的增长,提高就业机会和人们的收入水平,进而刺激消费需求。
例如,当一家企业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并增加投资时,就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员工收入,进而刺激消费需求的增加。
然而,投资与消费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
当经济增长放缓或不确定性增加时,企业的投资意愿可能减弱,进而影响到消费水平。
这是因为企业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可能会采取保守的态度,减少投资,不愿承担过大风险。
相应地,这也会影响到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从而减弱了消费的支撑力量。
另一方面,消费水平的变化也会对投资产生影响。
消费需求的增加可以提高企业利润,激发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进而增加投资的意愿。
相反,当消费需求下降时,企业可能会降低投资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调节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例如,当投资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提高投资回报率等手段来刺激投资。
而当消费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增加社会福利等方式来刺激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
在宏观经济学中,投资和消费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重要变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在合理的政策引导下,投资与消费才能良性互动,为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加强对投资与消费关系的研究和理解,对于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提示: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分别是收入——支出(Y—E)模型、汉森—希克斯(IS—LM)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答:(1)Y—E模型:①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需求。
均衡的产出可表示为:Y=C+I,这里,消费和投资是居民、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量,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②如果发生了实际产出大于市场实际需要的情况,则二者的差额就成为非意愿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
这部分存货投资不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但它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③均衡的产出是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与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即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即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若用E表示支出,y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在均衡条件下,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同时,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 = Y,也可以表示为:I= S(2)IS-LM模型:①IS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②LM曲线描述的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③IS-LM 模型则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达到投资(I)=储蓄(S),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决定的模型。
④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有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也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了;另一方面,产品市场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即货币市场的均衡受到产品市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如何区分
■陈江涛 2006-10-16
房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既可以满足居住需求,也可以作为投资的载体获取投资收益。
目前就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业界主要关注房地产交易量、房地产价格以及空置率等指标值及其变动,并试图通过界定以上指标值来反映房地产市场的态势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
但是面对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糅合在一起的房地产市场,上述指标都不能对这两种需求进行界定。
因为他们只能反映总量,不能反映交易者的目的。
如果以这些指标的高值作为判定房地产市场存在投机的依据显然是不科学的。
从总体上看,房地产的需求主体可以分为自然人和法人两类。
对于法人来说,其购买房产的目的在于生产、出租(包括出租给本单位职工居住)、倒卖。
这些行为都是为获得投资收益,因此法人购房属于投资需求。
而对于自然人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下面就重点阐释一下如何区分自然人的房屋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是很难进行投资的。
具体到房地产需求,其主体则需要从共享房屋的家庭的角度进行考虑而非单个自然人。
在这里,提出一个新的指标“有共享房屋倾向的家庭成员人均居住面积”(简称“家庭人均居住面积”)。
这个指标的内涵分为两部分,一是“有共享房屋倾向的家庭”,它是指有直系血缘关系或者有一方对另一方负有法律义务,并且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家庭。
所谓“有共享房屋倾向”是指家庭成员具有共同居住的倾向,或者有缩小成员之间住房面积差距的倾向。
一般说来,直系亲属,特别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拥有这样的倾向。
二是“成员人均居住面积”,它是将上述家庭各成员拥有的住房总面积除以成员人数得到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可以
用来衡量每个家庭成员拥有的平均住房面积。
自然人的房屋消费需求反映为自然人对“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的需求,如果能测定出自然人对这一指标的预期值,就可以从面积的角度反映出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我们暂时将实际消费需求在“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上的反映称为预期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
那么测定预期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
那么,一定社会环境下自然人预期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可以看成一个随机变量,该变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但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地域(或地段)和家庭收入居于主导地位。
首先,人们对房屋的消费需求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关。
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的要求不同。
其次,对于相同地域,收入高的家庭对“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的要求也高(这里的收入是按照“有共享房屋倾向的家庭”为单位计算的)。
因此,在测定预期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时必须按照这两种因素进行分组,不同组的人群应区别对待。
由于地域差异是房地产市场的首要影响因素,因此应将其作为第一分组标志。
而城市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划分界限,所以在这里笔者以城市为基本研究单位。
在此基础上,再按照收入水平对“有共享房屋倾向的家庭”进行分组,每个组分别计算预期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
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我们暂时将一个城市的收入水平分为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三组来进行简单的说明。
对于低收入家庭,我们可以把各城市规定的最低居住面积作为其预期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值。
而对于中高收入家庭来说,城市最低居住面积显然不能满足其需求,这就需要建立调查体系来获取所需数据,得出中等收入及高收入家庭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预期值,进而计算出中等收入家庭及高收入家庭预期的“家庭人
均居住面积”平均值。
以此作为各收入组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消费需求值。
那么具体到每一户“有共享房屋倾向的家庭”,根据其收入状况对应出预期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再乘以其“有共享房屋倾向的家庭”成员人数得出的总面积就是该家庭的消费需求面积总数。
如果某个自然人进行房地产购置,购置后其“有共享房屋倾向的家庭”拥有的住房面积总和在消费需求面积总数之内,那么其买房行为就属于消费需求。
而超出消费需求面积总数的部分则认为是投资需求。
有这一面积的标准后,再结合房地产价格就能得出投资需求的价值量。
将自然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区分出来之后,我们只要把法人的购房价值量和自然人投资需求的价值量相加即可得出整个社会的房地产投资需求价值量。
如是,就能科学地区分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这样,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便可以有的放矢,精确制导,实现调控的预期效果。
(作者供职于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