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来探究传播现象。

2.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组的方式,对不同情境下的传播现象进行实验,验证或推测传播原则。

3. 内容分析:对所研究的传播内容进行系统的获取、分析和解释,以研究传播内容的特征和影响。

4. 历史研究:通过研究历史上的传播事件和传播现象,来了解传播的演变过程和影响。

5. 文本分析:通过对文本的语义、语用、语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来研究文字传播的特点和效果。

6. 网络分析:使用网络分析工具和方法,研究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结构、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

7. 跨文化研究: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现象,研究地域差异和文化影响。

8. 计量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量化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传播现象的趋势、规律和影响因素。

9. 案例研究:详细研究某个传播事件或媒体现象,探究其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以上研究方法并非独立,常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综合分析传播现象。

传播学三种研究范式的假设和方法

传播学三种研究范式的假设和方法

交流的研究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变,学者们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来理解人类交流的复杂性质。

在这份论文中,我们将探讨交流研究中的三个研究范式,即正统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以及批判性范式。

我们将讨论与每个范式有关的假设和方法,并提供案例研究,说明它们的应用。

否定主义的范式是基于可以观察和衡量的客观现实的假设。

在这一范式内开展工作的研究人员试图发现普遍的法律和一般的交流行为模式。

肯定主义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往往涉及使用定量数据,如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

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可能利用调查来审查媒体曝光与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和分析定量数据,旨在确定交流过程中的模式和因果关系。

与此相反,解释主义的范式假设现实是主观和社会构造的。

在这个范式内运作的学者试图理解个人对其交流经验的意义和解释。

在解释主义研究中,常用定性方法,如人种学,访谈,和话语分析。

对社交媒体在塑造身份方面的作用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可以深入采访青年成年人,探讨他们如何构建和谈判他们的上线人格。

通过定性分析,该研究人员旨在发现社交媒体使用的多种解释和含义。

关键的模式是基于一种假设,即权力和意识形态在塑造传播进程方面发挥着中心作用。

批评研究者试图发现并挑战主流言论和社会中权力分配不均的现象。

与这一模式相关的方法往往涉及使用定性数据以及批评性言论分析和媒体活动。

一些传播学者可以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对边缘化社区的媒体表现进行批判性分析。

通过研究,它们旨在提高人们对媒体如何强化陈规定型观念和助长社会不平等的认识。

为了说明这些范例的应用,让我们审议一项关于气候变化传播专题的案例研究。

一名权威研究者可进行一次调查,以评估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以及不同信息传递战略的有效性。

它们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来确定公众舆论的模式和宣传运动的影响。

另解释主义研究者可以对个人进行深入访谈,以了解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各种解释和情绪。

他们可以分析个人的经验和文化背景如何影响个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传播学概论第四章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概论第四章传播学研究方法
Googl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二) 传播学研究步骤组成的相关链
Googl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一、抽样调查法 1、 抽样调查法的含义及其种类、特点
1 含义: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 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 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 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四、 确定样本量的实质及其受影响的基本因素
1 实质: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研究者对调查精度要求的最小样 本数。 2 因素:A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B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 C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 D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误差要求越小,样本数要求越多。
3、 系统的观点: 研究传播现象时,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 一个系统。
1 要求把特定对象系统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组成 部分来看待,部分是整体的成分,所以, 部分的特性存在于部分 与整体的联系之中。
2 系统方法要求考察对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Googl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二) 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1、 历史的观点 1 要求我们在观察、描述和研究特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 时,就从该时代人们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而不是从个 别人的意志和思想出发。 2 要求我们在解释特定的传播现象及其变化时,应把它放在 历史的全部变化中去,这样才能正确解释某个时期的历史变化。
Google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2 特点:标准化、匿名性、操作性。

传播学研究方法类课程

传播学研究方法类课程

传播学研究方法类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是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探讨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学习体会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

首先,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主要包括传播学基本方法的介绍,研究设计和调查方法的应用,以及传播学研究的数据分析与解读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流程,掌握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并能够运用统计和分析技术对传播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此外,课程还会介绍一些特殊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案例研究等,以及新媒体时代传播学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其次,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课堂上,教师会对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理论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研究方法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等。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和解决研究方法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术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学习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我对传播学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我了解到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和方法,从而能够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实证研究,运用调查和统计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和批判思维。

最后,我对传播学研究的数据分析和解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会了如何利用统计和分析技术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现象,从而提出科学的结论和见解。

总之,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是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应用传播学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研究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学会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术思维和创新精神,为以后的传播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梅尔文·德弗勒 在《大众传播学诸论》中认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 社会与传播的关系、传播过程的基本性质和传播效果。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3.斯蒂文·小约翰在《传播理论》中认为传播学的 主要研究对象:
传播的本质和传播过程:考察人们处理信息含义的 过程,人们如何组织、翻译和理解信息,如何在不同的 环境中相互交换、产生与接收信息。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概括: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传播史的研究 2.传播过程的研究 3.传播环境研究 4.传播研究的研究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体系是进行传播学研究所使用的具 体操作方法,它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和质的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方法又称量化研究法或实证研究法,是 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 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与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定量研究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内容分析法、实验法、 问卷调查法与个案研究法。 定量研究方法程序:确立研究对象-确定研究方法 -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验证最初的假设。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12页。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系统 1.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经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20
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拉斯韦尔创造。它指用系统的 方法分析传播媒介的内容。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 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媒介内 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
质的研究则注重在互动过程中系统收集、分析原始资料的 基础上展开讨论。
③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也坚守实证主义 的立场,认为存在真理和客观的现实,不论是定量的,还是 定性的,都通过定量的计算或者定性的规定来寻找事物中普 遍存在的本质。

当代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研究方法

当代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研究方法

当代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究传播现象的规律性和普遍性。

定量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大规模地收集数据,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同时也能够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传播现象的规律和趋势。

但是定量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结果可能过于简化、忽略了个体差异等。

定性研究则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内容分析、观察等方法,通过对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非数字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究传播现象的细节、意义和复杂性。

定性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深入了解传播现象的多维度、多层次和多样性,同时也能够探究被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但是定性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结果缺乏可比性和可重复性,同时也难以进行统计分析和推广。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传播学研究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结合,不断挖掘传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传播实践和理论创新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持。

- 1 -。

第七章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的运作
确定分析单元 制定分类标准:题材、体裁、倾向性、 价值观 注意课操作性:完备性、互斥性、一致 性 抽取分析样本:媒介样本、时间样本、 内容样本
内容分析法的优点
操作方便: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信息,已物化成固 定的数据文献等资料,不似处于调查中的人充 满了变数. 费用相对较低.有关分析资料比较容易获得. . . 但是其局限性在于无法“解释”,只可描述.如 果需要了解现状,从而预测未来的趋势,其作用 无可替代.比如“报纸有关环境问题的言论频 度分析”;“电视剧出场人物分析”.
实地调查法的运作
选择课题:调查者必须明确目的.要有理 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一种是自己提出假 设的“发现型调查”,另一种是验证前 人的“重复型”调查.比如复旦大学新 闻学院进行的“上海工人与新闻媒介” 的调查.
研究设计:目标、预算、调查对象、抽 样设计、问卷设计及统计分析等.最重 要的是抽样设计和问卷设计.
提问的原则和技巧
合理性:必要性、普遍性、适中性 科学性:精确性、完整性、互斥性、客观性 艺术性:委婉法、间接法、消虑法、虚拟法 提问的顺序一般先易后难,先宏观后微观,先一 般后特殊,注意先后问题之间的关联. 总之,问卷的设计是对研究者素质的综合测试.
收集资料
面访法 邮寄法 电话法 网络法
分析资料
描述分析—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 的问题,也叫单因素分析,主要使用平均 数、百分比等手段,对实际情况作出客 观描述.描述性结论相对比较简单,但其 构成了其它分析的客观基础. 相关分析和因果分析—回答“为什么” 问题,又称为多因素分析,即对实际情况 作出合理解释.
网络调查
网络调查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新 出现的一种信息资源调查方式,可通过 网上免费E-mail、Mailing List等进行。 与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源调查相比,网络 调查充分利用了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络的 优势,因而在综合性能上明显优于传统 的调查方法。

《传播学》——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传播学》——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传播学》——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1、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①简单随机抽样:使用乱数表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机会;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抽出。

简单省力,前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③分层抽样(分类抽样):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

使大规模抽样变得较为容易,便于调查过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④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一般分三级,大型调查中常用。

2、内容分析法的定义、特定及表示方法①定义: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②特点:a.客观性(必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得出相同结论);b.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c.普遍性(应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以便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纯粹的“描述性”信息)。

③量化表示方法:出现的有无;出现的频度;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传播的强度。

3、控制实验法①关注的条件:信源条件、信息内容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受传者的社会条件、受传者的个性条件。

②基本步骤:确定实验课题;选定实验对象;制作信息测试材料;实施测试;提出实验报告。

③常用类型:a.单一事后测试控制实验:把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个等质小组,只对其中1组实施信息刺激,对2组均只进行事后测试,旨在观察两组之间因信息刺激提示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b.前后测试控制实验:对第1组实施2次测试,以观察比较信息刺激提示前后的变化;对第2组同样实施前后测试,但不提示信息刺激,以观察无刺激条件下的自然变化,并对2组进行比较;c.所罗门4组控制实验:把实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给予不同的实验条件,旨在对测试结果进行多方面比较。

《传播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传播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9.2.2.控制实验
• 定义:在实验室采用人为的方式限 制或取消其他的对研究结果(因变 量)可能发生影响的因素(自变 量),从而留下试图测试的那些自 变量,然后观察留下的自变量对因 变量的影响效果。
• 优点:
可控性比较强,研究者可以直接测 量传播中的因果关系。
• 缺点:
• 控制实验的环境无法完全再现现实 社会的场景,因此其实验结果与实 际情况必然存在某种误差。
• 9.2.1实地调查法
• (一)定义: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 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直接 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 资料,并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认识 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 (二)分类: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 普遍调查:简称为普查,指的是对构 成总体的所有个体逐步进行调查。
• 抽样调查:从所研究的整体中,按照 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并将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 推广到总体中去。
• 在实地调查法之中,较多使用的是抽 样调查法。
(四)抽样调查的分类: 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
• 随机抽样是指严格按照随机的原则, 使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被 选中为样本的抽样方法。
• 非随机抽样是指按照调查者的意图 进行的抽样方法,这种方法主观色 彩要浓一些。
随机抽样的种类:
•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为纯随机抽 样,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不 进行任何分组、排序等先行工作, 直接地抽取调查样本。
雪球抽样:
• 像滚雪球一样的凭借自然形成的 人际关系网,由少到多的逐级扩 大的抽样方式。
(五)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访问
• (六)对实地调查的评价:
• 优点:适用面广,能对多数对象进 行研究,调查访问紧贴近现实社会, 调查结果客观、公正,避免了人为 因素的影响。

传播学个案研究法

传播学个案研究法

传播学个案研究法传播学个案研究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用于深入探究一些具体传播现象的过程、效果和影响因素。

通过深入分析特定个案,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解释传播行为。

下面将介绍传播学个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步骤和优势。

传播学个案研究法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具体个案进行全面观察、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解决特定问题。

个案可以是一个事件、一个组织、一篇文章、一部电影等等,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个案。

个案研究法的步骤包括: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个案、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在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时,研究者需要明确要调查的传播现象和研究的目标。

选择个案时,需要考虑个案的代表性和可研究性。

收集数据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

分析数据时,研究者可以运用统计分析、内容分析、语境分析等方法。

最后,根据所得出的结论,研究者可以提出相关建议。

个案研究法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个案研究法可以提供详细、系统和深入的数据,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传播现象。

其次,个案研究法具有很高的可控性,研究者可以选择特定的个案,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进行精确的操作,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性。

此外,个案研究法还可以提供直观的证据,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向公众、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传达研究结果。

然而,个案研究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一,个案研究法的研究结果可能缺乏普遍性,因为个案研究主要关注特定个案,无法推广到整个群体。

第二,个案研究法可能存在主观性和解释性的问题,研究者的主观观点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第三,个案研究法需要较长的研究时间和精力投入,因为研究者需要详细观察和收集大量数据。

总之,传播学个案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和解释传播现象。

通过系统、深入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个案研究法可以提供详细和具体的研究结果,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抽样调查研究法
一种为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科学知识, 通过一定的客观程序进行数据或资料的收集、 记录、统计、分析,以探索和揭示其现状、 过程、构成要素或运动变化规律为目的的研 究方法。
①确定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
②制定研究方案: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范围 调查方法 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 实施日程 费用预算
内容分析的程序和技术 ①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②制定研究方案
③找到测量对象: 1、抽样 2、确定分析单元 要测量的是,一个字、词、句子、整条新闻、 整个版面;或者一个镜头、一个人物、一个 场景、一条新闻、一个节目? 对分析单元进行明确的界定。
④获得量化数据 1、制定分析类别和定量评分标准 2、试测和修订 3、培训内容分析员 4、对内容样本进行归类和评分
C、问卷设计的一般原则: 采用通俗易懂的口语; 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和缩写; 避免使用意义含混的说法; 避免虚构性的提问; 避免主观诱导提问; 避免提问调查对象记忆模糊的问题; 避免同一个选项双重提问; 留意提问顺序可能造成的影响; 先问事实性问题,再问评价性问题,将调查对 象容易拒绝回答的问题放在最后。
③找到测量对象:抽样
非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随机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多级随机抽样
一般使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
④获得量化数据
设计问卷 A、问卷的构成: 前言 基本项目,即调查对象的特征指标; 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事实或行动项目; 关于态度、意见、行为倾向等评价性项目。 结束语 B、问题的设置:开放式、封闭式、混合式 选项的设置:列举、排序
⑤处理分析数据
三、控制实验法
指的是在室内进行,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 控制,从而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 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 讨论与评价

传播学研究方法 讨论与评价

传播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广泛而多样的领域,涵盖了从定量研究到定性研究,从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等以量化取向为主的方法,到访谈法、民族志、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讨论与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在讨论和评价传播学研究方法时,应考虑其是否能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其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传播学研究方法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不同。

定性研究方法可能更深入,能够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和意义,而定量研究则可能更广泛,能够对大量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在评价研究方法时,应考虑其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研究的目的和目标: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目标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

例如,如果旨在了解受众的认知和行为,则可能需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如果旨在探究媒介内容的影响,则可能需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评价研究方法时,应考虑其是否与研究的目的一致。

研究的质量和伦理: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质量和伦理问题也是重要的评价标准。

在评价研究方法时,应考虑其是否遵循了适当的研究伦理,数据收集和处理是否准确可靠,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偏见或偏差。

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在评价传播学研究方法时,应考虑其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如果其他研究人员使用相同的方法和数据集能够得出类似的结果,那么这种方法被认为是可靠的。

总之,在讨论和评价传播学研究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方法的适用
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的目的和目标、研究的质量和伦理以及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等多个方面。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体系
一、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方法论基础的多元化 2、方法的综合性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体系
(一)定性研究方法系统 (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
(一)定性研究方法系统
1、什么是定性研究? 2、人文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3、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3、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定义 研究取向 研究程序
3、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1)定义: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是以长期的、 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 层面的现象的过程。 (2)几种代表性的研究取向 符号互动论 人种学 民族志学方法
3、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3)研究程序: 资料收集 分析资料 分析程序 分析归纳法 理论建立法 定性研究报告
“语境”
“语境”是指我们在分析文本时所必须考虑的 某种情境和历史过程。正是语境使得文本成其 为文本。
语言话语分析的三个层次
话语的最基本元素是不同形态的发音或陈述。 语言可以在传播者之间建立一种“互动”模型。 在“话语”的层面上,各种语言范畴可以被看 作一个连贯的机构,是一个带着讯息、可被诠 释的文本。
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的两部分内容: 调查对象的特征指标; 调查对象的意见、态度、行为倾向; 问题的三种类型: 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 混合式问题
2、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 容,内容分析就是“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 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
控制实验法 研究在室内进行,而且在研究进行时对某些实 验因素加以人为的控制。这种方法适用于微观 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 自然实验法

第十五章 传播研究方法

第十五章  传播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2)研究范例: ① 20世纪20年代,拉斯韦尔使用内容分析法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所使用的宣传符号,认为“宣
传是现代世界中最强大的工具之一。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情报部门监听德国电 台播放音乐的数量和类型,并跟欧洲德国占领区内电台 音乐节目比较,以此推测欧洲大陆上盟军反攻的状况。
1、调查研究法 一种为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科学知识,通 过一定的客观程序进行数据或资料的收集、记录、统 计、分析,以探索和揭示其现状、过程、构成要素或 运动变化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通常是试图就数个问题或主题,从回答 者的样本中收集经验性的数据。这类研究的基本工具 是问卷,它使得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过程系统化、标准 化。封闭式的问题用来获取事实性的数据,开放式的 问题用来获得一些观点和态度。
事先测试
进行实验 事后测试 后续实验和测试 (5)整理分析数据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的缺陷: 1、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不具备自然科学 方法的精确和严谨,这种科学性不是绝对的。 2、任何学者都有自己的立场、价值观、文化背
景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所谓的客观不过是一种幻想。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对被记载下来的人类传播媒介的研究。 其内容可以包括书籍、杂志、网页、诗歌、报纸、歌 曲、绘画、讲演、信件、电子邮件、网络上的布告、 法律条文和宪章以及其他任何类似的成分或集合。
一、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用科学方法对讯息进行归纳的定量 研究方法……该方法不局限于要测量的变量类型或者 是创造,陈述讯息的背景。 从本质上来说,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编码,而编码是将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传播问题进行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方式,以获取深入、详细了解传播现象的研究方法。

1. 观察:采用观察法可以直接观察个人、团体或社会的传播行为,了解他们的交流方式、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处理过程等。

2. 访谈:通过面对面或远程访谈的方式,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对话,了解他们的传播行为、态度、观点等。

3. 文本分析:通过对传播资料、媒体内容、社交媒体评论等进行分析,探索其中的语言、符号、表达方式以及媒体叙事策略等。

4. 焦点小组讨论:组织一小组人进行自由讨论,通过互相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对于特定传播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5. 个案研究:通过对个体、事件或组织的深入研究,了解其传播行为、决策过程、影响因素等。

定性研究方法强调对个案的详细描述和理解,能够揭示出更多传播现象的内在动机与意义,对于理解传播的复杂性、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体经验等起到重要作用。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五章内容分析1、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内容分析法是对传播内容进行的一种系统的和量化的研究方法。

早期的内容分析是严格按照符号或者主题在文本出现的频率得出的。

以了解媒介文本中相对突出和相对缺乏的关键性。

内容分析法计算具体因素出现的次数,并且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2、内容分析的步骤(1)定义研究问题;(2)选择具体的媒介和案例;(3)定义分析的类型;(4)制定编码表;(5)进行测试,检验编码表的可靠性;(6)数据的准备和分析。

3、选择具体的媒介和案例(1)选择媒介或内容范围;(2)抽取内容来源和选择日期;合理样本的抽取:该样本不会因为研究者的个人偏好和直觉,或是为了证明某一预想观点等因素而偏斜或者偏差,妨碍作出公证的判断。

避免媒介特征的周期性和循环性(比如间隔七天抽一次),避免抽取的时间段与季节变化或者其他影响报道性质的事件重合。

(3)抽取相关内容既控制分析资料的数量,又保证资料有足够的代表性。

4、定义分析的类型确定分析的标准和要分析的特征是内容分析中最费力的一个方面。

研究者需要对分析的资料的内容、结构和基本的性质比较熟悉,才能确定类别。

内容分析所选择的类别将主要取决于研究的目标和目的。

常用的一些类别:(1)参与者/出处/初步定义者及它们的性质(2)学科/主题/论点(3)词汇表或者词汇的选择(4)价值次元或价值元(价值判断)5、内容分析的主要缺点:对于任何数量的文本特征的计算和统计都是简单地,或者说是主要地依赖于那些能被计量或者能够使得自身易于被计量的部分。

所选择的要进行分析的文本特征应该同整个研究问题或者指导研究的假设之间有直接联系。

比较叙事分析和类型分析法的异同(猜题):同:(1)目的:都是为了提炼和理解活动视觉活动影像内容内在的意义、故事情节和意识形态;(2)其方法都有得益于植根于文学和电影理论的理论思考,有关方法的讨论是以对活动视觉影像内容的定性分析;(3)对活动视影像的成功分析都依赖于研究者对其分析的作品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识。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设计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设计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设计前言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被青年学生所接受。

学生们更喜欢与老师互动、参与和探索。

针对传播学研究这个课程,合适的课程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目标和愿景我们的培养目标在于,通过具体的传媒案例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传播活动和实践,并将此作为未来工作的重要经验。

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传播活动和实践的各个方面和关键环节•掌握传播研究的相关方法和技能•独立开展传播活动和实践,并以研究性实践为主教学内容传播学研究方法是指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技术和工具,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进行科学分析、评价、研究和预测的一门学科。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概述和相关理论框架•传播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传播研究设计和调查方法•传播效果评估和推广战略学•实践案例分析和对比教学方法我们将采用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课程研究和研讨•作业和报告撰写•个人和小组项目•线上学习和资源共享课程安排我们将采用以下方式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阶段:理论学习•课程第一周:传播学概述和相关理论框架•课程第二周:传播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课程第三周:传播研究设计和调查方法•课程第四周:传播效果评估和推广战略学第二阶段: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第五周:传播案例研究分析•课程第六周:小组项目研发工作•课程第七周:个人或小组报告展示和讨论第三阶段:总结与评估•课程第八周:综合讨论和总结•课程第九周:期末考核和成果展示作业和评估为了有效地、全面地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们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作业和评估,包括:•日常参与和讨论(10%)•课程研究和研讨(20%)•个人或小组项目(20%)•线上学习和资源共享(10%)•期末考核和成果展示(40%)结束语通过掌握传播学研究方法和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生们将有机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传播活动和实践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并以此为未来工作学习的重要经验。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件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件

研究方法的演变历程
从传统到现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和 创新。从传统的调查研究、内容分析等,到现代的社交媒体 分析、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多元化和交叉融合
现代传播学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和交叉融合的趋势。研究 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 法,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实现跨学科的研究 创新。
《传播学研究方法 》PPT课件
目录
• 传播学研究方法概述 • 定量研究方法 • 定性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 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
01
传播学研究方法概述
研究方法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研究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为达到 研究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手段和途径 。
分类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传播学研究中 常用的两种方法。定量研究注重对数 据的统计分析,而定性研究则更注重 对研究对象的主观理解和深入探索。
个案研究法
总结词
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其背景、过程和结果。
详细描述
个案研究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探究,研究者可以了解案例的背景、过程 和结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特定案例的特点和规律,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在传 播学研究中,个案研究法常用于探究特定媒体或传播事件的影响和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的生态效度。
多方法研究的实施步骤
多方法研究的实施步骤包括确 定研究问题、选择多种研究方 法、收集和分析数据、整合结
果等。
研究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01
研究方法评价标准
02
研究方法选择原则
研究方法的评价标准包括方法的适用 性、可行性、可靠性、有效性和科学 性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COMMUNICA TION RESEARCH 传播学研究方法两种真实性(吃炸蚯蚓)1,你的感觉体验是真实的2,文化经验积累的观念所给予的感觉是真实的必须同时具有逻辑和经验的可信性才是科学上的真实性人性的初始研究方法:因果论概率论1,因果关系实质上是符合概率的:得到某种效果的可能性在出现某些原因时比不出现某些原因时更大,虽然并不是必然如此2,预言和理解之间的关系:人们常常可以做出预言,但常常不理解为什么如此,在不理解原因的情况下,按照自己预想和预言行事,并给予自己这样的信念和心理安慰(赌徒选方位)人类的二手知识来源:传统和权威研究要求:1,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大学课程,以及一些统计学课程2,电脑统计“软件包”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研究失误的产生:1,观察的不准确性2,以偏概全3,观察的片面性(刻板印象)4,信息推理:根据已有的(错误)信息,进行推理5,非逻辑推理:“例外证明规律”(赌徒幻觉:长赢必输,上输必赢)6,理解中的自我介入7,过早结束研究8,对事物难以理解的因素的神秘化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

它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

UNESCO出版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中列举了11个学科: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

前5种属于社会科学,后6种属于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2,要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找出来,加以剔除。

3,要把你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都收集起来。

4,在这些收集的数据基础上,就可以做出某种初步的概括,以便尽可能简明地对它们加以说明,亦即用某种简明扼要的语言或者某种数学关系式加以概括。

这也是假设或假说。

5,假说之后,你就可以对你以前未打算进行的实验的结果作出推测。

下一步,便可以着手进行这些实验,检验你的假说是否成立。

6,如果实验获得了预期的结果,那么你的假说便得到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并可能成为一种理论,甚至成为一条“自然定律”。

+ 直觉、洞察力甚至运气这一类因素常常会更起作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只有以大量数据资料为依据,才能真正从传统的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人文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式:解释人类行为1,解释的个性模式:多重原因决定某一特殊行为的模式2,解释的共性模式:有意识地寻找可以理解这种行为与事件的一般类型的那些最为重要的原因。

旨在用最少的原因变量去最大限度地解释因果关系的一般模式。

因果关心—社会学家Paul Lazarsfeld 提出了三项标准:1,在时间上原因先于结果2,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实验的相关关系。

3,两个变量之间的实验的相关关系不能由于第三变量的存在而消失。

+ 必要充分条件案例研究:一个关于社会规律的研究对乘电梯者的行为的观察1,采用解释性模式2,采用描述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手段:实验前进行预测—根据人们行为方式、交流内容、交流主体进行参与式观察—选取两个区域(商业区和办公区)的40个样本进行了对比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意念的转变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基本要素:1,假设前提:区别交友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犯罪行为是可以传授的或者传染的。

社会控制理论的假设前提是:人性是自然的,具有动物性的一面,或者说有反社会的倾向;除非人性的这种倾向得到控制,否则就会发生各种偏离社会轨道的行为。

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假设:人类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2,概念和概念群:概念包括符号和定义。

许多概念具有极高抽象性,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量度过程,运用各种指标、指标群或者各种标度、各种解释来加以具体化。

3,关系4,应用范围5,逻辑归类: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通过归类的方法结合起来,如反常理论6,陈述形式:包括原理、公理和命题。

公理是理论的基础,是正确的断言;命题是建立在公理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基础上的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结论。

7,基本模式:20世纪60-70年代占统治地位的基本模式:互动论、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

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类型:1,宏观理论:关于社会整体与社会结构的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2,微观理论:关注个人或小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如人际关系、社会交往这些生活层面的问题。

符号互动理论科学研究的基本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理论、实施化与观察1,演绎理论的建立模式(三段论):选题—确定欲构建理论的适用范围—定义和说明主要的概念与变量,并使之具体化—搜集和整理有关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已知命题—从这些命题出发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逻辑推理—逻辑检验和理论批判2,归纳理论的建立模式(比较普遍):construction process of inductive theory/ grounded theory:经验归纳+统计概括—概念抽象—根据变量的关系,建立理论命题体系—假设检验案例:抗生素为什么被过度使用?1,通过调查研究和搜集文献资料,可归纳出以下原因2,第一,建立解释项的抽象概念—利益驱动第二,建立被解释项的抽象概念—药物滥用3,建立理论命题—利益驱动影响药物滥用。

3,类比方法模式4,联结方法模式选题步骤:1,要明确所选课题的意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2,所需资金、设备、有无时间限制和资料来源以及收集资料的可能性问题3,类型:承续性课题/再生性课题/热门性课题/创见性课题/开拓性课题4,途径:自身兴趣,讨论启发,社会现实问题,对原有理论的质疑研究目的:探索、描述、解释和评价定性研究方法/分类+比较研究/ 普遍运用 /与新政策、新项新办法的出台有关研究类型:1,私人研究与公共研究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3,批判研究与行政研究4,横向研究:一个时间点,事物的横断面5,纵向研究:一段时间内的情况,包括:趋势研究、人口特征组研究和定组研究6,近似纵向研究:在横向研究数据时,通过逻辑推理对于过程做出近似结论7,无框架研究分析单位的类别:1,个人 2,群体 3,组织 4,社会产品体系错误:用一个分析单位作研究却用另一个分析单位作结论/ 简约论变量variable:是一个关于群体而不是个体的概念。

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1,构成变量的取值应当是穷尽的,每一个被观察到的现象都应属于某一取值。

2,构成变量的取值必须是互相不包容的,每个观察现象都应属于一个取值而且只属于一个取值。

变量的划分:1,连续变量continuous variable (年龄):差异表现在程度上2,分隔变量discrete variable (婚姻状况):差异表现在类比上变量的衡量等级:1,名称衡量/定名变量:取值只包括穷尽和相互不包容性质的变量(性别、宗教、出生地、大学专业、头发颜色等)2,顺序衡量/定序变量:一个变量所具有的值可以按照高低上下顺序排列(社会阶层、对一事物的态度)3,区间衡量/定距变量:值一般都是数字,因此,变量值之间可以是等距的(智商90-100的差距等于100-110的差距,0不等于毫无智力)4,比率衡量/定比变量:与区间衡量相似,区别是其“0”具有真正的意义(收入0表示没有收入)高到底等级:比率、区间、顺序、名称衡量。

较高可以变化为较低,较低不可以变化为较高变量关系:1,自变量:原因2,因变量:结果1,因果关系:1,两个变量中,只有一个是因,另一个是果,而不能互为因果2,原因变量一定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3,两者之间变化关系是必然的2,相关关系:变量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

1,变化方向:正相关/负相关2,变化形式:直线相关/曲线相关概念的度量:任何事物只要实在存在就可以度量。

在此过程中要避免偏见偏见本身并不真正存在,我们只是用它作为谈论某种人的途径和方法或者是捷径概念的定义:抽象定义操作定义概念的指标与尺度:以“同情心”为例,设置指标有,在医院做义工,在马路上帮助盲友等,10个这样的指标,女性平均数有6.5条,男性为3.2条,得出女人比男人更富于同情心。

不同的尺度将“同情心”分为感觉上的同情和行动上的同情等等来研究。

概念度量的质量:1,信度:是指某种特殊技巧重复应用于某一题目的研究,每次都得到同样的结果。

但信度并不意味着正确、有效。

(磅秤称重)2,效度:是表示一种测验或量变能够用来真正测量它所要测量的目标的准确程度。

1,实际测量与所要研究问题的概念是否一致2,概念是否被准确地测量保证效度的条件:1,提出的问题要尽量提供研究对象知道答案的问题2,研究者可以同样的办法或略有差异的提法将一个问题反复多问几次保证效度的条件:1,时间性或历史性2,研究对象的成熟性3,测试4,测量工具5,回归6,抽选7,中缀检验信度的方法:1.,再测法:1,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要适当2,适用于测验项目多的速度测验,而不适于项目少的难度测验3,应设法调动被检查再测的积极性2,复本法:对同一组被调查者同时或连续使用量表的正本和复本进行测量1,正本与复本必须同质同量2,两次测量的时间选择要恰当,若同时,要注意被调查者可能因测量太相似而疲倦;若连续进行,要避免间隔时间太长3,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排除练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而且建立复本有一定难度3,分半法:按正常的程度实施测量,然后将全部项目分成相等的两半,分半统计(通常采用奇偶分半法,遇到有关联的项目应将其归在同一半。

)检验效度的方法:1,内容效度(表明效度/逻辑效度):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

1,确定好内容范围,并使测量的全部项目均在此范围内2,测量项目应是已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样本2,校标效度(准则效度/实证效度/统计效度/预测效度/标准效度):用不同的几种测量方式或不同的指标对同一变量进行测量,并将其中一种方式作为准则,用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这个准则作比较,如果其他方式或指标也有效,那么这个测量即具备校标效度。

1,并发有效性:需要一个黄金标准2,预测有效性:被用于测量重要结果或事件3,构想效度(结构效度/建构效度/理论效度):测量工具反映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的程度。

4,外在效度:将问卷出示给几个不相关的人,让他们拍顿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否可行。

可靠二不准确属于系统误差;准确而不可靠属于随机误差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将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1,对差异范围进行界定:如对高收入组的起点不能界定太高;在对态度和趋向的研究中,界定为“非常赞同”和“非常不赞同”的局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