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证中医辨证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不足
中医治疗不寐的起效时间相对较长,需要患者耐心配合 ,对急性发作的患者可能不够适用。
中医辨证治疗不寐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 ,影响临床研究的可重复性和推广应用。
中医治疗不寐需要专业医师进行操作,对医师的技能和 经验要求较高,限制了治疗的普及和推广。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不寐的概述 •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 不寐的中医辨证治疗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不寐的概述
不寐的定义
01
不寐,也称为失眠,是指长期无 法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的一 种病症。
02
它通常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睡 眠质量差、早醒等症状,影响患 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治疗
总结词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详细描述
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治疗应采用补益心 脾、养血安神的方法。常用药物有人 参、白术、黄芪等,针灸治疗可选取 心俞、脾俞等穴位。
心胆气虚型不寐的治疗
总结词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详细描述
对于心胆气虚型不寐,治疗应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原则 。常用药物有茯神、龙骨、牡蛎等,针灸治疗可选取神门、 胆俞等穴位。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制 定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提高 中医辨证治疗不寐的规范化和可重复 性。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中医治疗不 寐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和安全性。
加强基础研究,深入探讨不寐的病因 病机及中医辨证治疗的机制,为临床 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辨证 治疗不寐的国际认可和传播,为更多 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寐(中医内科)ppt课件
临床表现
不寐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多 梦、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 白天困倦等。长期失眠可导致情绪焦虑、抑郁,甚 至出现心悸、胸闷、血压不稳定等症状。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中医理论
中医认为不寐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主要病因有情志所伤、 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导致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神不守舍。
辨证分型
中医将不寐分为多种证型,如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不和、阴 虚火旺、心脾两虚等。每种证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与机制探讨
发病原因
不寐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 失度、病后体虚等。其中,情志失调是不寐的主要病因之一 ,如愤怒、忧郁、思虑过度等均可导致气机郁滞,心神不宁 。
不寐(中医内科)ppt课件
目录
• 不寐概述与中医认识 • 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 • 常见证候治法与选方用药 • 针灸治疗不寐应用举例 • 预防调护与康复指导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不寐概述与中医认识
Chapter
不寐定义及临床表现
定义
不寐,又称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 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 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注意事项
避免熬夜、劳累过度,保持充足睡眠
心脾两虚证治法及选方用药
治法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选方用药
归脾汤、酸枣仁汤等加减治疗
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度思虑和劳累
04
针灸治疗不寐应用举例
Chapter
常用穴位介绍及功能主治
01
中医关于“不寐”的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不寐”的辨证要点
一、辨虚实
不寐首先应辨虚实。
1.本病轻者仅有少眠或不眠,病程短,以实证为主。
重者则彻夜不眠,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多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
实证多为邪热扰心,心神不安。
如心烦易怒,不寐多梦,兼见口苦咽干,便秘赤,为肝火扰心;如不寐头重,痰多胸闷,为痰热心。
2.虚证多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虽能入睡,但睡间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兼见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多属心脾两虚;如心烦失眠,不易入睡,兼见心悸,五心烦热潮热,多属心肾不交;如入睡后容易惊醒,平时善惊,多为心胆气虚。
二、辨受病脏腑
1.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若兼急躁易怒,多为肝火内扰。
2.若有不思饮食、腹胀、便溏、面色少华,多为脾虚不运。
3.若有腰酸、心烦、心悸、头晕健忘,多为肾阴虚,心肾不交。
4.若有嗳腐吞酸,多为胃气不和;若有心烦不寐,触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
中医内科(不寐)
2、痰热扰心 临床表现: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头重,目 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
本方由黄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 姜、大枣组成。 若心悸动惊惕不安加琥珀、珍珠母、朱砂;
不寐
定义: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 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 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 寐;重则彻夜不寐。
西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 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 表现时均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辩证论治。
不寐在《黄帝内经》中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 为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致。 直至东汉时期,张仲景丰富了《黄帝内经》对不 寐的临床症候和治法的论述,补充了阴虚火旺及 虚劳虚热烦躁的不寐证,首创黄连阿胶汤及酸枣 仁汤,一直沿用至今。宋.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 中论述了肝经血虚,魂不守舍,影响心神不宁而 发生不寐的病机,在服药上提出“日午夜卧服”的观 点。延至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不寐》将不寐 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并归纳总结了 不寐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
1、肝火扰心证 临床表现: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 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 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热,镇心安神。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本方由龙胆草、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 生地黄、栀子、生甘草组成。
若胸闷胁胀,善叹息者,加香附、郁金、佛手;
若痰热盛,痰火上扰心神彻夜不寐,大便秘结不通者,加 大黄或用礞石滚痰丸。
中医关于“不寐”的古医书摘抄
中医关于“不寐”的古医书摘抄一、不寐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症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
西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疾病过程中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不寐”的古医书摘抄1.《黄帝内经》称不寐为“不得卧”“目不瞑”等,认为是由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致。
《素问·逆调论》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对后世影响较大。
《灵枢·邪客》云:“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难经·四十六难》最早提出不寐这一病名,论述了老人不寐的病机:“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2.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指出少阴病热化伤阴后阴虚火旺之不寐证。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指出肝血不足虚热烦躁的不寐证,开创辨证论治不寐的先河。
3.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肝经血虚,魂不守舍,心神不安而出现不寐。
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谓:“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
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
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
李中梓《医宗必读》指出不寐的病因有气虚、阴虚、痰滞、水停、胃不和五种。
5.戴思恭《证治要诀》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提示不寐病因与阳虚有关。
6.秦景明《症因脉治》详述了心血虚与心气虚所致不得卧的辨证论治。
不寐证的辨证施护体会
心 烦 不寐 , 痰 多胸 闷, 头 重 目眩 , 嗳气 吞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5 6 ., 苔黄腻 , 脉 滑 数 。 睡 前 中药 ( 陈皮 、 枳实、 灵磁石各 5 0 g煮 水 泡 至 双 踝 以 上 ) 足浴 ; 睡前按 揉百会 穴 、 印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2 3 4 9 ( 2 O 1 3 ) O 5 —0 O 8 O —O 1
堂穴 、 太阳穴、 睡眠 穴 、 风池 穴 , 每穴 3 6次 ; 睡 前 服酸 枣 仁饮 不寐 在《 内经 》 称为 “ 不 得卧” 、 “目不眠” , 西 医称 失眠 , 以 经常不能获得 正常睡眠为特征 , 主要表 现为难 以入睡 、 睡而早 ( 炒酸枣仁 3 0 g , 水 1 5 0  ̄2 0 0 mL ) ; 食 清热解毒化 痰的莲子 银 耳粥 、 百合粥和梨汁 、 枇杷 、 罗汉果等 。
按压印堂穴 、 百会 穴 、 睡 眠 穴、 风池 穴 , 每穴 3 6次 ; 隔 姜 灸 神
门、 三阴交、 心俞 , 每日 1 次 1 5 mi n ; 睡前热水 泡脚 后 , 按摩 涌
泉穴 5 O次 ; 中药 敷 贴 神 阙 穴 ( 茯苓 粉 2 0 g , 陈皮 粉 2 0 g , 朱 砂
过饱 , 睡前温水泡脚或饮热饮料 , 但 不能饮浓茶 、 咖啡等 。
1 . 4 服药护理 按时准确给药 , 中药浓煎 , 实证饭后偏凉 服 ,
粉 1 0 g 调成糊状 ) ; 食甘润补益 的茯苓粥 、 大枣粥 、 桂 园粥等 。 3 体会 由于久病或病后体 虚 、 思虑过 度 、 饮 食不 节 等 , 导致 神不
2 . 3 心 肾不 交 证 心 烦不 寐 , 心 悸多 梦 , 入 睡 困难 , 腰 膝 酸 软, 耳 鸣头 昏 , 潮 热盗汗 , 五心烦热 , 咽干少津 , 男子 遗精 , 女 子 月经不调 , 舌红 少苔 , 脉 细 数 。双 耳 穴 压 籽 神 门 、 心、 交感 , 隔
不寐病的中医辩证施护
不寐病(失眠)的中医辩证施护陶**不寐,中医病名,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
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一、病因1. 情志失常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不寐病证。
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扰动心神而不寐。
或由喜笑无度,心神激动,神魂不安而不寐;或由暴受惊恐,导致心虚胆怯,神魂不安,夜不能寐。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失和,可致失眠。
此外,浓茶、咖啡、酒之类饮料也是照成不寐的因素。
3.劳逸失调劳倦太过则伤脾,过逸少动亦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失养而失眠。
或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心失所养,而致心神不安。
4.病后体虚久病血虚,年迈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
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亦可因年迈体虚,阴阳亏虚而致不寐。
二、病机不寐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关。
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
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为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但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
三、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
3.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它病痛苦引起的失眠相鉴别。
不寐(中医内科)
1
2.肝郁化火 【症状】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
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 而数。
所致。【分析】本证病机主要为肝郁化火WH,Y热? 扰心神
【治法】疏肝泻热安神 【方药】火热盛用龙胆泻肝汤;
热轻者用丹栀逍遥散。
1
3.痰热内扰 【症状】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
1
(2)何某,男,48岁,不寐多年,近来因工作 繁忙而病情复发加重,并伴见心烦心悸,头晕健 忘,腰酸梦遗,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请写 出本病例的诊断、证型、治法、方药(含方名、药 物的剂量、用法)。
答:诊断:不寐(阴虚火旺型)
治法: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25g、山茱萸12g、淮山15 g、 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2g、黄连6g、黄芩10g、 芍药12g、阿胶10g(烊化)、熟枣仁12g、柏子仁 12g。
少寐--如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不减,无 其他不适感觉者,不应视作病态;老年人夜间 醒后不能再睡,多属正常现象。
短暂性不寐--因一时情志影响,或生活环 境改变,引起暂时性不寐亦不属病态。
1
辨证要点
1.辨脏腑: 失眠的主要脏腑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
不守舍而失眠,且与肝、脾、胆、胃、肾的阴阳气血 失调相关。如:
1
名词解释
【不得卧】见《素问.逆调论》即 失眠,不寐。
【不得眠】病证名。出自《金匮要 略》,又名不得卧,不寐,即失眠症。
【目不眠】病证名。见《灵枢》。 眠即闭目。不能闭目,有失眠之意
1
范围
西医学的神经 官能症、更年期 综合征、慢性消 化不良、贫血、 动脉粥样硬化症 等以不寐为主要 临床表现时,可 参考本篇内容辨 证论治。
不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2.情志失常
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均可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而发 生不寐病证。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 郁火扰动心神,神志不宁而不寐;或由五志过极化火, 扰动心神而不寐;或由喜笑无度,心神激越,神魂不 安而不寐;或由突受惊恐,导致心虚胆怯,神魂不安, 夜不能寐。正如《沈氏尊生书不寐》云:“心胆俱虚, 触事易惊,梦多不详,虚烦不眠。”
《难经四十六难》中首次提出“不寐”这一病名,并将老年人不寐 的病机归纳为血气衰少。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虚劳虚烦不得 眠”的论述,辨证地应用黄连阿胶汤和酸枣仁汤治疗不寐,至 今临床仍有实用价值。
明.张景岳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执简驭繁地将不寐分为虚、实 两大类,《景岳全书不寐》云:“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 邪正二字则尽之矣。……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记载。” 同时又将不寐的发病机理概括为“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 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 气之不足耳”。
3.劳逸失调
劳倦太过则伤脾,过逸少动亦致脾气虚弱,运化不健, 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失养而失眠。
4.病后体虚
久病血虚,年迈血少,引起心血不足,神失所养;亦 可因年迈体虚,阴阳亏虚而致不寐;若素体阴虚,兼 因房劳过度,肾阴耗伤,阴衰于下,不能上奉于心, 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于上,不能下交于肾,皆可致 心肾失交,水火不济,心火独亢,火盛神动,心神不 宁。《景岳全书不寐》言:“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 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辨病思路】
不寐主要以睡眠障碍为主,西医学的失 眠症、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等以失 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时,均可参照 本节辨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失眠症
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 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 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头痛、疲乏困倦、社会功能 受损。每周至少发作3次,持续1个月以上,排除其他 躯体疾病所致的失眠,睡眠脑电图有一定价值。
中医内科学不寐
孕妇慎用。
针灸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应用
与中药治疗结合
针灸治疗可与中药治疗相结合,通过针灸刺激穴位,促进药物吸 收,提高治疗效果。
与心理治疗结合
针灸治疗可与心理治疗相结合,通过心理疏导和暗示,缓解患者焦 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与其他物理疗法结合
针灸治疗可与其他物理疗法相结合,如电针、艾灸等,通过多种治 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不寐分类
根据病因和表现,不寐可分为虚证和 实证两类。虚证多由气血不足、心脾 两虚所致;实证多由肝火扰心、痰热 扰心、心肾不交所致。
发病原因与机制
发病原因
不寐的发病原因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如年龄增长、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
发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
不寐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脾 主运化,肾主藏精。当这些脏腑功能失调时,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调, 进而引发不寐。
06
其他治疗方法在中医内科 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饮食疗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饮食疗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重要性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的主要途径,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 不寐症状。
饮食疗法的应用
中医认为,不寐与心、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因此饮食疗法应针对不同病因进 行调理。例如,心脾两虚者宜食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大枣等;心肾不交者宜食滋阴 降火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
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舒缓压力,调整 心态,改善睡眠质量。
05
针灸治疗不寐的策略与方 法
针灸治疗原则与穴位选择
针灸治疗原则
以调节阴阳平衡为原则,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从中医角度认识不寐
从中医角度认识不寐睡眠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生理现象,是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良好而充足的睡眠,可以让人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增强免疫。
但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加之饮食、生活环境改变等等,人们的睡眠质量普遍下降,失眠患者越来越多。
有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失眠,中医称“不寐”,因多种原因导致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从而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或醒后难再入睡,甚至彻夜难眠,常伴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还有些患者伴有口干口苦,急躁易怒,面容憔悴,眼眶黧黑,精神极差。
本文将从中医视角解读不寐的病因病机,并分享中医的诊治思路,帮助患者朋友们了解失眠、战胜失眠,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
一、不寐的病因病机寤,即睡醒;寐,即入睡。
寤、寐等用词,早在《诗经·关雎》中,“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便将不寐一症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医认为,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则寐。
人之寤寐,皆由心神所控。
在病因方面,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及思虑过度、年迈阴弱、久病血虚等情况,皆可导致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使得阴虚不纳阳、阳盛不入阴,心神不得安,从而不寐。
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实证病因中,以饮食积滞、痰热、肝火、心火为主。
如宿食停滞导致的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内扰于心,胃气失和,《素问·逆调论》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此之谓也”。
还有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导致肝郁化火、心火内炽等热扰心神。
在虚证病因中,以心脾血虚、心胆气虚、肾阴虚为主。
如劳倦及思虑过度导致心脾两伤,《景岳全书▪不寐》云:“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
失眠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失眠的中医辨证和治疗失眠是一种常见病症,其特征为经常性无法获得正常睡眠。
在中医学中,失眠的病因病机主要与营卫阴阳的正常运行有关,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
因此,任何影响营卫气血阴阳的正常运行的因素都可能成为失眠的病因病机。
失眠的病因主要包括感受外邪、情志失常、饮食不节、体虚不足、以及久病之人等。
其中,外邪中以火热为直接原因较多,而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过极则是失眠常见的直接病因。
饮食不节和体虚不足也是失眠的原发病因。
久病之人失眠常继发于各种疾病过程中或疾病之后。
失眠的病机主要表现为营卫失和、阴阳不交、心神失守、虚多实少之证。
但因饮食、火热、痰饮所致者为实,但实中有虚;因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或阴虚火扰所致者为虚,但时有虚中夹实。
失眠的病势总是由外向内,由其它脏腑向心主发展。
最终,失眠的根本病机在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所伤、体虚劳倦等因素所致,产生火、湿、痰等病邪及气、血、阴阳亏虚,互相联系,相互转化,最终形成邪气扰动心神,或心神失其濡养温煦,致使神不安宅而成为失眠。
因此,对于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应根据具体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以恢复营卫阴阳的正常运行,调节心神,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或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且常伴随头痛、头晕、心悸、健忘和多梦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可以诊断为失眠症。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注意少阴病、水肿病、咳嗽病和胸痹心痛等疾病也可能出现失眠,但是这些疾病所指的“不得卧”并非指失眠,而是因为呼吸困难无法平卧。
在治疗失眠时,需要根据虚实和邪正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实证,应该采用泻实、清热、化痰的方法;对于虚证,应该补气养血、滋养肝肾。
如果出现虚实夹杂的情况,需要同时补泻。
在具体的治疗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证候采用不同的方剂。
例如,心火炽盛证可以使用朱砂安丸加黄芩、栀子、连翘等;肝郁化火证可以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在使用方剂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内科学不寐》ppt课件
推广和应用。
05
心理调适与生活方式改善 在不寐治疗中作用
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分享
认知重构
帮助患者认识到不寐并非不可战 胜,通过调整对睡眠的认知,减
轻焦虑和压力。
放松训练
教授患者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 弛等放松技巧,降低身心紧张度。
情绪管理
指导患者学会识别、表达和调节 情绪,采用积极应对策略,如寻 求社会支持、进行心理咨询等。
流行病学
不寐的发病率较高,且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和女 性更为常见。
中医对不寐的认识
历史沿革
不寐在《黄帝内经》中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邪气客于脏腑, 卫气行于阳而不入阴所得。《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 两种类型,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炎症反应
失眠症患者体内炎症反应 水平升高,与睡眠质量下 降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与睡眠-觉醒周期 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 可导致失眠症。
新型抗抑郁药物在失眠症中应用评价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通过增加5-羟色胺浓度改善睡眠,副作用较小。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推拿手法介绍及操作规范
推拿手法介绍
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等手法,在不寐患者的特定部位进行操作,以缓解肌 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操作规范
推拿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和力度。推拿过程中应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和力度。推拿后应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和保暖。
不寐的中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介绍了中医治疗不寐的基本原则和常 用方法,如中药、针灸、推拿等,为 学员提供全面的治疗思路。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二章1.不寐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远志味苦性温,安神益智,祛痰开窍,交 通心肾而安神。
心肾不交失眠、惊悸; 健忘、精力不集中、耳目不清; 痰阻心窍神昏、惊痫等与郁金、菖蒲、胆 星同用。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茯神为茯苓抱松根而生者。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归脾汤与八珍汤
【辨证论治】心脾两虚
加减: 血虚甚者:加熟地,芍药,阿胶; 失眠较重者:加五味子、夜交藤、合欢 皮、柏子仁; 脘闷、纳呆、苔腻者:加半夏、陈皮、 茯苓、厚朴。
【辨证论治】心胆气虚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方药:安神定志丸。 人参:益心胆之气。 龙齿、茯神:镇惊宁神。 茯苓、石菖蒲、远志:化痰、宁心。
【辨证论治】心胆气虚
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 知母:清胆宁神 茯苓:化痰宁心 川芎:调血疏肝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 虚烦不得眠者,酸枣仁汤主之”
【概说】源流之病因病机
朱慧勤. 平衡阴阳跷脉针刺治疗顽固 性不寐. 中医文献杂志2002;(2):55-56 刘家生. 艾灸照海穴治疗不寐124例. 时珍国医国药. 2003;14(12):756
【概说】源流之病因病机
《医效秘传· 不得眠》
“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 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扰而不眠 也……。”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2.辨虚实 虚证: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实证:痰热内扰,火盛扰心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辅以安神定志
虚证者,补其不足 实证者,泻其有余 虚实夹杂,标本先后,或补泻兼顾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化源不足,心神失养 阴虚火旺,阴不敛阳 心虚胆怯,心神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寐证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
【摘要】目前,对于不寐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西药等一些单一的治疗方法,其临床效果未能令人满意。
根据不寐证的病因学特点,结合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因人而异选择药疗、食疗、针灸、按摩、导引等单一方法的多重组合,形成多种综合治疗方案,标本同治,使阳入于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关键词】辨证论治;失眠症.治疗;失眠症.饮食疗法;失眠症.中医药疗法
1 不寐带给人类的困惑
《内经》称不寐为“不得卧”、“目不瞑”,即现代医学所指的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
长此以往会影响脑功能特别是前额叶的功能,引起注意力、言语能力、计划能力以及应变能力降低等,也会严重影响记忆功能和情绪,并因而导致免疫机能降低、原有疾病加重、衰老加速,影响整个身心健康[1]。
据1999年德国Dresden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睡眠联合协会大会多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统计表明,全球约每10~12人中有1人患失眠[2],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第一问题是失眠。
到2020年,大约有超过7亿失眠者[1]。
在美国,1.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17%的人被认为患有严重失眠[3]。
据最近一期全球睡眠中国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存在失眠的人群高达42.5%。
失眠已给人类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惑。
2 中医治疗不寐的希望
西医治疗失眠主要应用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
而大量研究显示,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会增加发生机动车事故、死亡、骨折、致命性中毒、生理功能下降和认知损害的危险性。
还有报告显示,应用二唑仑会引起思维混乱、行为异常和健忘症。
面对如此巨大的困惑,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治疗不寐的方法,医学界开始把目光转向传统的中医中药。
当我们深入到中医药治疗不寐的理论核心并依此认真地审视临床结果的时候,我们真正看到了治疗不寐的希望。
《内经》认为,不寐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得入阴所致。
《素问》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
后世医家引申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
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
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在治疗上则提出:“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
由此可见,失眠的病因病机相当复杂,去繁就简可以看出,中医认为导致失眠的病因不外3种: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和劳倦过度。
这其中尤以情志所伤最为多见,其病位则以心、肝、胆、脾、胃为主。
总的病机是阴虚于内,阳胜于外,阳不入阴,阴阳失交,神浮于外,则为不寐。
临床上可分为虚、实两类。
虚者表现为心脾血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实者则以痰热、内火、瘀血为多。
因而治疗之法当首取宁心安神,虚者辅以养血滋阴益气之法,实者治以豁痰清热活血之法,由此构成了中医治疗不寐证多途径、多方式的综合化个体治疗方案。
治疗中有针与灸的结合,有针与药的结合,有药治与食治的结合,有心理疗法与体育疗法的结合,而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明确了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
3 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将临床失眠的患者分为虚实两类。
虚者多阴血不足,无力敛阳入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尚未生成。
从西医学角度来看,患者多没有原发病灶或器质性病变。
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食疗、心理认知行为治疗、体育疗法、按摩导引为主,辅以中医辨证施治下的药疗;实者多出现阴虚内热、痰火互结、瘀血阻滞等证。
从西医学角度来看,多属器质性病变,久治不愈,往往变生虚实错杂之证。
此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药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食疗、体育疗法、按摩导引等治疗方法。
具体治疗方案选择如下:
临证之际,对于不寐的患者无论虚证还是实证,首先要解决心理问题。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竞争无处不在,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了巨大负担,心理焦虑程度加剧,这是导致不寐的首要因素。
因此运用心理疗法,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对于不寐的治疗尤为重要。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所致,喜怒忧思悲恐惊均可导致阴阳失调。
导致情绪变化的核心是人的思想观念,中医早就认为“起踵权豪,竟逐荣势,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焉能不病;“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所以不寐的病人应首先从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拓宽胸怀,放开眼界,对于治疗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此,中医多采用静功、导引和养脏的方法加以辅助治疗。
静功中诸如松静功,又根据病证所及脏腑,选取养心坐功、养肝坐功、养肾坐功、吹肾气功、呵心气功等。
动功中诸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大雁功等,可根据年龄体质而选择。
心理学的认知行为治疗又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诸如限制刺激治疗、睡眠限制治疗、认知治疗、催眠和放松训练、矛盾意向法和睡眠健康教育[4]等也可借鉴。
临床治疗当依据辨证施治的理论,组合综合治疗方案:①心脾两虚者,治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常食桂圆薏苡仁粥(桂圆肉、薏苡仁、核桃仁各30g放入粥内煮熟);针刺:选神门、三阴交;点穴疗法:于头侧后面,用一手食、中二指点按睡眠穴。
此穴位于阳跷脉上睛明与攒竹之间,手法力度由轻到重;放松疗法:每日用意念放松整个身体,顺序为头、颈、肩、手、背、胸、腰、大腿、小腿、足底、足尖;养脾坐功:坐位,伸一脚,曲一脚,两手向后反掣;又跪坐,两手据地,回头虎视,各3~5次。
重者可配合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
②阴虚火旺者,治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主要用黄连阿胶汤合朱砂安神丸随症加减;养肾坐功:正坐,两手从耳后左右向胁肋部伸展,3~5次,挽臂向空抛射,又前后动足数十次。
日常可饮用百合芹菜汤(百合30g,芹菜根60g煮汤);踏立按摩:用绿豆500g,睡前置铁锅中文火炒热,倒入脸盆中,将双脚洗净擦干,借脸盆中绿豆余温,将双脚来回踩踏绿豆,边踩边揉;亦可配合针刺通里、照海;注重中医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治法。
③心胆气虚者,治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日常食用莲子圆肉粥(石莲子30g 去芯,桂圆肉30g,红枣10枚,大米50g煮粥)、柏子仁炖猪心(柏子仁15g,猪心1个炖汤),睡前服用芝麻金橘丸(黑芝麻、桑叶、核桃肉各25g,金橘8g,捣碎成泥状);背部按摩:医者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路进行揉、攘、按、拨、点等手法治疗,选用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位;练习养胆坐功:平坐,合两脚,昂头,两手挽脚腕,又双手拓地,弓腰脊摇动3~5次。
同时配合服用安神定志丸。
④肝郁化火者,治以清肝泻火,安神定志。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日常饮用菊花茶(菊花、含羞草、天麻、甘草各3g泡茶)、酸枣粥(酸枣仁末15g,粳米100g煮粥);可配合坐位按摩肩并、风池穴位,针刺内关、太冲;练习养肝坐功:正坐,两手徐徐摩周身,又两手相叉,翻覆向胸,各3~5次。
此外,《内经》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宫为土音通于脾,商为金音通于肺,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羽为水音通于肾。
可根据不寐患者的中医辨证,选择听适合的以某一音调为主旋律的音乐,以放松身心,辅助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不寐的治疗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综合治疗。
相信在医学界的关注下,人类渐渐会走出不寐的困惑,享受一份安宁的睡眠。
【参考文献】
[1]Liu Shi-yi.What is Insomnia[J].ASRS Newsletter,1998,(3):6-7.
[2]Michael Chase,Thoma Roth.Insomnia.Los Angeles:Brain Infor-mation Service[M].Brain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9.12-34.
[3]乔治·阿德尔曼,神经科学百科全书[M].上海:伯克豪伊萨尔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1205.
[4]Morin Cm.Cubert JP,Schwartz MS.Non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insomnia:A meta-analysis of treatment efficacy[J].Am J Psychiatry,1994,151:1172-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