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抓取装置位置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

合集下载

机器人抓取装置位置控制系统系统校正装置设计

机器人抓取装置位置控制系统系统校正装置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机器人抓取装置位置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职称: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1年12月初始条件:一个机器人抓取装置的位置控制系统为一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15.0130++=s s s s G ,设计一个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度︒=45γ。

设计容:1.先手绘系统校正前的bode 图,然后再用MATLAB 做出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根据MATLAB 做出的bode 图求出系统的相角裕量。

2.求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3. 用MATLAB 做出校正后的系统的bode 图,并求出系统的相角裕量。

4.在matlab 下,用simulink 进行动态仿真,在计算机上对人工设计系统进行仿真调试,确使满足技术要求。

5.对系统的稳定性及校正后的性能说明6.心得体会。

1频率法的串联滞后校正特性及方法1.1特性:当一个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满足要求的,为改善稳态性能,而又不影响其动态响应时,可采用此方法。

具体就是增加一对靠的很近并且靠近坐标原点的零、极点,使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提高β倍,而不影响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中、高频段特性。

1.2该方法的步骤主要有:()1绘制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求出相角裕量0γ,幅值裕量g K 。

()2在bode 图上求出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量εγγ+=期望处的频率2c ω,2c ω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ε用来补偿滞后校正网络2c ω处的相角滞后,通常取︒︒=15~5ε。

()3令未校正系统在2c ω的幅值为βlg 20,由此确定滞后网络的β值。

()4为保证滞后校正网络对系统在2c ω处的相频特性基本不受影响,可按10~21222c c ωωτω==求得第二个转折频率。

()5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1++=s s s G C βττ ()6画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并校验性能指标2确定未校正前系统的相角裕度2.1先绘制系统的bode 图如下:2.2再用MATLAB 程序绘制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并由MATLAB 计算系统校正前的相角裕度,程序如下。

搬运机械手及其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搬运机械手及其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搬运机械手及其控制系统设计摘要近20年来,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宽,尤其是在各种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

电气可编程控制技术与气动技术相结合,使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更高,控制方式更灵活,性能更加可靠;气动机械手、柔性自动生产线的迅速发展,对气动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本课题设计源于生产线中的搬运站,传动方式采用气压传动,即用各种气缸来控制机械手的动作,控制部分结合可编程控制技术编写程序进行控制来实现两站之间的搬运。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

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 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

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独立运动方式,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

本课题中设计的搬运机械手主要有旋转、伸缩、升降、夹紧四个自由度组成。

课题从机械部分、气动部分和控制三部分对气动机械手进行设计,要求机械手实现上下站之间的搬运功能。

机械部分重点是总体结构的设计、各个气缸的选择和安装设计、各零部件的结构设计等,气动部分主要是给出了搬运机械手的气动原理图,而控制部分则主要是程序的设计和调试,论文采用西门子<S7-200 )指令编程,给出了相应的梯形图、语句表和简单的流程图。

由于气动机械手有结构简单、易实现无级调速、易实现过载保护、易实现复杂的动作等诸多独特的优点,气动机械手正在向重复高精度,模块化,无给油化,机电气一体化方向发展。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气动机械手将越来越广泛地进人工业、军事、航空、医疗、生活等领域。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柔性自动生产线,自由度,梯形图Abstract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e field of pneumatic technology expandrapidly,which is widely used in a diverse array ofautomated production line especially.The combine ofelectrical programmable technology and pneu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makes the whole system a higher degree of automation, more flexible control and more reliableperformance 。

机器人手抓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机器人手抓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机器人手抓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机器人手抓控制是机器人技术中重要的一环,其优良的控制方案是机器人能够顺利执行任务的保障之一。

这需要结合机器人的动力学、控制理论、电路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手抓的稳定性、抓取效率和精度等方面。

本文将从机器人手抓的控制结构、控制算法、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机器人手抓的控制结构机器人手抓的控制结构一般分为正向控制和反向控制两种。

正向控制是将外界需要执行的任务通过控制信号输入机器人手抓,并通过机器人手抓的运动反应实现任务执行的过程。

反向控制是将机器人手抓的运动反馈信号输入至控制器,并与期望的运动目标进行比较,产生误差信号,将误差信号通过反馈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从而实现一系列闭环控制,使机器人手抓的操作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机器人手抓一般采用数控系统来实现控制。

如果需要多个机器人协作执行任务,则需要建立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分布式控制。

集成控制系统依靠现代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大规模分布式控制。

本文主要以单个机器人手抓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机器人手抓控制算法、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等相关问题。

二、机器人手抓控制算法机器人手抓控制算法是机器人手抓实现任务的核心。

常见的控制算法主要有PID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PID控制算法是机器人手抓控制算法中最基础的控制算法之一,通过调整PID参数可以达到手抓控制的目标。

自适应控制是在PID控制的基础上,通过自适应算法实现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来适应不同的控制环境,实现控制优化。

模糊控制算法是最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它通过建立模糊控制器来精确估计系统动态特性,实现高精度控制。

除了上述几种控制算法,还有模型预测控制、滑模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高级控制算法。

各种控制算法的优点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控制任务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对于机器人手抓控制来说至关重要。

三、机器人手抓硬件设计机器人手抓硬件设计主要是指机器人手抓的制作和电路设计等方面。

机器人抓取与操作控制方法研究与设计

机器人抓取与操作控制方法研究与设计

机器人抓取与操作控制方法研究与设计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抓取与操作控制方法的研究和设计是实现机器人智能化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机器人抓取与操作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引言机器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能够完成一些重复性的、危险的或者需要高精度的工作。

机器人的操作控制和抓取能力直接影响其应用范围和效果。

因此,研究和设计高效的机器人抓取与操作控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机器人抓取方法的研究与设计机器人抓取是机器人实现操作功能的基础,其主要包括物体识别、姿态估计和运动规划等步骤。

目前,常见的机器人抓取方法主要有夹持抓取、表面抓取和形状抓取等。

2.1 夹持抓取方法夹持抓取是最常见的机器人抓取方式之一,通过机械手的夹爪夹持物体,并保持抓取力以保证物体不会滑落。

夹持抓取方法具有抓取稳定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在抓取形状不规则或表面光滑的物体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2.2 表面抓取方法表面抓取方法是通过机器人末端工具与物体表面摩擦力来实现抓取,如利用磁力吸附、粘性表面等方式。

表面抓取方法适用于光滑表面的物体,但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表面粗糙的物体抓取效果较差。

2.3 形状抓取方法形状抓取方法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特征进行抓取,通常需要与物体形状匹配的机器人末端工具。

形状抓取方法适用于特定形状的物体,但对于形状变化较大的物体,如液态物体则无法实现有效抓取。

3. 机器人操作控制方法的研究与设计机器人操作控制方法是机器人执行抓取任务的关键,主要包括路径规划、运动控制和力控制等。

目前,常见的机器人操作控制方法主要有运动规划、力控制和视觉伺服等。

3.1 运动规划方法运动规划是实现机器人高效移动和执行任务的基础,其主要目标是确定机器人在空间中的轨迹和位置。

常见的运动规划方法包括基于模型的规划算法、基于搜索的规划算法和基于学习的规划算法等。

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的精密抓取控制系统在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机器人在生产制造、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机器人的精密抓取技术特别重要,它决定了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的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1. 传感器系统传感器系统是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物体的感知和反馈,传感器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物体的位置、形态等信息,为机器人的抓取动作提供准确的参考。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力传感器等。

2. 运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机械臂和执行器。

机械臂通过关节和轴来实现多自由度的运动,而执行器则负责实现机械臂的抓取和松开操作。

3. 规划算法规划算法是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运动轨迹。

常用的规划算法有最短路径算法、遗传算法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规划算法,可以实现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精准抓取。

三、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之前,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对抓取物体的形状、大小、重量等进行了解,确定机器人所需的自由度和力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抓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例如摩擦力、空气动力学等。

2. 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需要选择适合的机械臂和执行器,并进行合理的组合。

同时,还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系统,并将其与机械臂和执行器进行连接。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机械臂的刚度、稳定性等因素,以及传感器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机器人精密抓取控制系统中的关键一环。

三维机械手抓放装置设计方案设计

三维机械手抓放装置设计方案设计

三维机械手抓放装置设计方案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对于需要进行抓取和放置操作的场景,三维机械手非常适用。

为了提高机械手在抓取和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设计一种三维机械手抓放装置。

二、设计目标1.提高抓取物体的稳定性和精确性;2.优化机械手的工作效率,提高装卸速度;3.设计符合工业生产环境的机械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场景的抓取和放置任务需求。

三、设计原理1.采用机械手与抓放装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机械手的运动来实现抓取和放置操作;2.抓放装置采用可调节的夹持力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物体的形状和重量进行自动调节;3.抓放装置采用传感器来进行精确定位和力的反馈控制,以确保抓取和放置的稳定性和精确性;4.抓放装置设计可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物体。

四、设计步骤及流程1.确定机械手的结构和运动轨迹,并进行仿真模拟,以确定最佳抓取和放置方式;2.设计抓放装置的机构和夹持系统,考虑不同形状和重量的物体;3.配置传感器系统,用于精确定位和力反馈控制;4.进行结构和系统的集成调试,并进行性能测试;5.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抓取和放置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五、预期效果1.抓取和放置操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显著提高;2.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装卸速度;3.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适应不同场景的抓取和放置任务需求。

六、安全风险及措施1.机械手和抓放装置的运动部分可能存在碰撞风险,需要设计防碰撞装置和传感器;2.抓放装置的夹持力需要合理控制,避免对物体造成损坏;3.设计方案应考虑人身安全,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和紧急停止按钮。

七、总结设计一种三维机械手抓放装置,能够提高抓取和放置操作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工作效率,满足不同场景的抓取和放置任务需求。

设计方案还应考虑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人身安全和物体的完整性。

最终的设计方案预计能够有效提升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机械手位置校准设备及方法、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生产技术

机械手位置校准设备及方法、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生产技术

图片简介: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手位置校准装置及方法、机械手控制系统,该机械手位置校准装置包括多个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多个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腔室中,且分布在与标准承载位的边界上的不同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用于检测各自对应的位置处是否有晶片,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腔室中是否有晶片;若有,则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晶片是否相对于所述标准承载位发生偏移,若是,则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获得所述晶片相对于所述标准承载位的偏移方向,并根据所述偏移方向调整机械手的取片位置。

通过本技术,减小了腔室中有无晶片的误判,并且提高了工艺效率。

技术要求1.一种机械手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多个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腔室中,且分布在与标准承载位的边界上的不同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用于检测各自对应的位置处是否有晶片,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腔室中是否有晶片;若有,则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晶片是否相对于所述标准承载位发生偏移,若是,则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获得所述晶片相对于所述标准承载位的偏移方向,并根据所述偏移方向调整机械手的取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晶片自腔室的传输口移动至所述标准承载位的移动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手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检测单元为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标准承载位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手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为装载锁腔室,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装载锁腔室的上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手位置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为三个,三个所述检测单元相对于所述标准承载位的中心对称分布。

6.一种机械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械手位置校准装置,用于校准机械手的取片位置。

机器人抓取技术研究与控制策略设计

机器人抓取技术研究与控制策略设计

机器人抓取技术研究与控制策略设计机器人抓取技术是现代机械工程的重要分支,它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机器人抓取技术的研究旨在开发出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抓取装置,并探索适合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抓取策略。

本文将从机器人抓取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以及控制策略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机器人的抓取技术基于机械学和控制理论,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配合,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准确抓取。

常见的机器人抓取技术包括机械抓取、气动抓取和电磁抓取等。

机械抓取是最常见的抓取技术,通过选用适合的夹具或者爪子来实现目标物体的抓取。

气动抓取利用气体的力学特性,通过空气压力控制抓取器的打开和关闭,实现对目标物体的抓取。

电磁抓取则利用磁力原理,通过电磁铁与目标物体之间产生的磁吸力来实现抓取。

这些抓取技术各有优劣,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技术。

其次,机器人抓取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目标物体识别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算法和方法,如视觉传感器识别和深度学习等,以实现机器人对目标物体的自动抓取。

目标物体识别的精度和速度是评价一个抓取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所以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另外,机器人抓取中力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传统的机器人抓取技术往往无法适应复杂环境和变化力度的要求,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力控抓取和易变性抓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力控抓取通过强化学习和控制算法来调整抓取力度和姿态,以适应不同的抓取任务。

易变性抓取则通过设计具有柔性和可变形能力的抓取器,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目标物体。

最后,机器人抓取技术的控制策略设计是机器人抓取技术研究的关键。

控制策略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抓取速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可控性等。

其中,PID控制器是常用的控制策略之一。

PID控制器通过校正误差信号来调整执行器的力度和位置,以实现目标物体的抓取。

此外,也有基于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策略。

水果抓取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水果抓取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水果抓取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水果抓取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是在控制系统的指令下,能将水果迅速、灵活、准确、可靠地抓起并运送到指定位置,因此本文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水果抓取机械手的控制系统,气压驱动作为驱动机构,根据机械手的动作流程和输入输出要求来选PLC的型号并确定I/O接口,最后进行程序的编辑与调试,从而使机械手完成最后的装夹任务。

关键词机械手可编程控制器水果抓取手PLC 控制设计ABSTRACTThe fruit captures the manipulator control system's design requirements is under control system's instruction, can the fruit rapid, nimble, accurate, work reliably and ship to assigns the posi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uses the PLC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o capture manipulator's control system as the fruit, the gas drive takes the driving mechanism, chooses PLC according to manipulator's movement flow and the input output request the model and the determination I/O connection, finally carries on the procedure the edition and the debugging, thus causes the manipulator to complete the final attire to clamp the duty.Keyword: Manipulator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Fruit capture PLC Control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 II 前言.............................................................................................................................................. I V 1 机械手的介绍 (1)1.1 机械手的概述 (1)1.2 机械手的工作过程 (2)1.3 机械手的工作方式 (3)1.4气动机械手 (3)1.5 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5)2 抓取水果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工作任务 (8)2.1 确定所需要的的用户I/O设备及I/O点数 (8)2.2选择PLC (10)3 水果抓取机械手控制系统程序的设计 (13)3.1 总体结构 (13)3.2 手动操作程序 (14)3.3 自动操作程序 (15)3.4程序的下载、安装和调试 (19)总结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附录Ⅰ (24)前言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机器人技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业和制造业,已被应用于众多领域。

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

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

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引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则是机器人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精确的抓取任务,并保证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第一章: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机器人手指的受力情况,并根据预设的目标力进行力矩的控制。

传感器通常采用压力传感器或力传感器,以监测机器人手指与抓取对象之间的接触力。

基于传感器反馈的数据,系统会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使机器人的抓取力得以控制。

第二章: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传感器选择、控制策略设计和力矩控制算法等。

传感器的选择需考虑精度、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控制策略设计需要根据具体抓取任务的特点进行调整,可以采用PID控制、模糊控制或神经网络控制等方法。

力矩控制算法需要根据机器人的力学特性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包括阻抗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第三章: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涉及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执行器和传感器,并设计合理的电路和机械结构,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软件方面,则需要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抓取力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数据的处理。

此外,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第四章: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应用展望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制造业中,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各种抓取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可以用于精确的手术操作和康复治疗。

在家庭服务领域,机器人可以帮助老人和残障人士完成各种日常任务。

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结论:机器人抓取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是机器人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机器人上的GPS定位装置的动态安装与校准

移动机器人上的GPS定位装置的动态安装与校准

移动机器人上的GPS定位装置的动态安装与校准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对其导航和自主运行至关重要。

GPS定位装置作为一种常用的定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机器人上。

然而,在移动机器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GPS定位装置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因此,动态安装和校准GPS定位装置,以提高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GPS定位装置的动态安装在进行GPS定位装置的动态安装前,首先需要确定安装位置。

一般而言,在移动机器人的上部或顶部安装GPS定位装置,可以获得更好的接收信号质量。

安装GPS定位装置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安装位置:根据移动机器人的实际需求和设计限制,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

考虑到机器人在室内和室外运行的情况,选择具有较好天线视野,并且不易受到机器人其他部件遮挡的位置。

2. 安装支架:根据GPS定位装置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或选择适合的支架,并将其固定在机器人上。

支架应具备稳定性,以避免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3. 连接导线:将GPS定位装置与机器人的电源和通信系统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的牢固和正确性,避免电源和信号传输的问题影响到GPS定位装置的正常工作。

4. 调整定位角度:根据移动机器人的运行方向和需要,调整GPS定位装置的角度,使其能够获得最佳的信号接收效果。

通常情况下,将天线指向地平线方向,可以获得较好的信号接收性能。

二、GPS定位装置的动态校准移动机器人的GPS定位装置在安装完毕后,还需要进行动态校准以提高定位精度。

动态校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收信号质量评估:通过收集GPS定位装置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评估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一般情况下,选择卫星信号强度较高、质量较好的卫星进行定位,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2. 位置校正:利用陀螺仪或其他传感装置获取机器人当前的姿态和位置信息,与GPS定位装置获取的信息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对GPS定位装置的输出进行校正,以修正由于机器人运动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位置误差。

位置随动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

位置随动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

第一章位置随动控制系统与系统校正简述1.1 位置(随动系统)伺服控制系统简述位置随动系统又称伺服系统,主要用于解决位置跟随的控制问题,其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执行机构实现被控量(输出位置)对给定量(指令位置)的及时和准确跟踪,并要具有足够的控制精度位置伺服系统应用很广,例如数控机床中的饿两个进给轴(y轴和z轴)的驱动,机器人的关节驱动;x-y记录仪中笔的平面位置控制;摄、录像机的磁鼓驱动系统;至于低速控制或对瞬时转速有要求时,也必须采用位置伺服控制,显然,步进电动机跟适合应用于位置控制,但是在高频响。

高精度和低噪声三方面,直流电动机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并且在位置伺服系统中,对驱动电动机最主要的要求,是良好的调速性能和起、制动性能,直流电动机容易满足这一要求,能方便地、经济地在大范围内平滑地调速,所以在工业自动化装置中,直流位置伺服系统占相当的位置。

1.2线性系统的校正设计所谓控制系统的校正或综合是在已选定系统不可变部分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装置(称校正装置),使系统满足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

校正装置可以串联在前向通道之中,形成串联校正,也可接在系统的局部反馈通道之中,形成并联校正或反馈校正。

第二章位置随动系统2.1位置随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图 2-1 位置控制系统原理图2.2位置随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图 2-2 位置控制系统结构图2.3位置随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2.4等效结构图与对应的传递函数图 2-3 系统等效结构图开环传递函数:第三章 校正装置设计由实际的测定 得:==200==未校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1s G )(2s G )(3S G =3.1静态误差系数的确定=s )(0S G =1K 200取 1K =200 )(0S G =未校正开环传递函数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为3.2期望对数幅频特性将时域指标转换为频域指标: 其中 δ=0.16+0.4(-1)0.2取 δ=0.2 则 r M =1.1==arcsin = =2+1.5(r M -1)+2.5(r M -1)=2.175取 =2=5为了使校正装置简单化,故在'c =5点做-20dB/dec 直线,取。

智能制造中机器人抓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智能制造中机器人抓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智能制造中机器人抓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智能制造作为当今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已经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

其中,机器人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自动化、零件加工、装配等领域。

在智能制造中,机器人抓取系统是关键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因此,本文将对机器人抓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深入研究。

一、机器人抓取系统的工作原理机器人抓取系统一般由机器人手臂、末端执行器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机器人手臂是机器人抓取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完成物料的抓取、放置、搬运等操作。

末端执行器是机器人手臂的末端装置,用于与物料进行直接接触和操作。

控制系统负责机器人抓取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包括运动控制、通信协议、软件接口等方面。

机器人抓取系统的工作流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物料识别、抓取定位和抓取动作。

当物料进入工作区域时,机器人抓取系统会通过相应的传感器进行物料识别,确定物料的位置和属性。

然后,机器人抓取系统会根据物料的属性和工艺要求,通过运动控制实现机器人手臂的定位和姿态调整,以准确抓取物料。

最后,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会执行抓取动作,将物料抓起并移动到指定位置。

二、机器人抓取系统的设计要点1. 机器人抓取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机器人抓取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机器人手臂、末端执行器的设计和制造。

机器人手臂的设计应考虑机器人作业的工作空间、负荷能力、速度和精度等因素。

末端执行器的设计应根据物料的属性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抓取装置,以确保机器人抓取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 机器人抓取系统的传感器选择和布置机器人抓取系统的传感器是实现系统自动化操作和精确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进行物料的检测和识别,包括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

在进行传感器布置时,需要考虑工作空间、物料形状和数量等因素,以保证传感器的有效性和准确度。

3. 机器人抓取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机器人抓取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控制精度、控制速度和反馈机制等因素。

基于视觉引导的工业机器人定位抓取系统设计

基于视觉引导的工业机器人定位抓取系统设计

基于视觉引导的工业机器人定位抓取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定位抓取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视觉引导的工业机器人定位抓取系统,以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抓取精度。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robots on production lin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Among them, the positioning and grasp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dustrial robots, and its accuracy and stability directly affect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This article aims to design a visual guided industrial robot positioning and grasping system to improve the intelligence level and grasping accuracy of industrial robots.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并指出了定位抓取系统在设计中的关键性。

接着,阐述了基于视觉引导的定位抓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包括通过摄像头捕捉目标物体的图像信息,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提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并通过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精准定位与抓取。

课程设计任务书2-搬运机器人系统校正

课程设计任务书2-搬运机器人系统校正
2.若要求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13%,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小于0.125(即 ),请设计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滞后校正网络,并估算系统的调节时间(按2%准则)。
课程设计任务书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1.利用MATLAB对未校正系统进行时域仿真,分析其性能;
7.书写设计说明书,要求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步骤完整、条理;图形与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黄忠霖.控制系统MATLAB计算及仿真.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3.王划一.自动控制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采用频率响应法设计校正装置利用matlab绘制相关bode图从图上确定相角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等参量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
指导教师:张文华职称:讲师
年月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搬运机器人系统校正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在下图所示的三轴搬运系统中,要求机械臂能在三维空间中准确定位。
其控制系统框图如下:
R(s)-Y(s)
1.若要求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小于16%,在此条件下,
(1)当 时,试确定的合适取值,并估算系统的调节时间(按2%准则);
(2)当 为超前校正网络时,设计合适的超前校正网络,使系统的调节时间小于3s。
2.采用频率响应法设计校正装置,利用MATLAB绘制相关Bode图,从图上确定相角裕度、幅值裕度、截止频率等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机器人抓取装置位置控制系统校正装置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
初始条件:
一个机器人抓取装置的位置控制系统为一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
15.013
0++=s s s s G ,设计一个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
角裕度︒=45γ。

设计内容:
1.先手绘系统校正前的bode 图,然后再用MATLAB 做出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根据MATLAB 做出的bode 图求出系统的相角裕量。

2.求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3. 用MATLAB 做出校正后的系统的bode 图,并求出系统的相角裕量。

4.在matlab 下,用simulink 进行动态仿真,在计算机上对人工设计系统进行仿真调试,确使满足技术要求。

5.对系统的稳定性及校正后的性能说明
6.心得体会。

1频率法的串联滞后校正特性及方法
1.1特性:当一个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满足要求的,为改善稳态性能,而又不影响其动态响应时,可采用此方法。

具体就是增加一对靠的很近并且靠近坐标原点的零、极点,使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提高β倍,而不影响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中、高频段特性。

1.2该方法的步骤主要有:
()1绘制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求出相角裕量0γ,幅值裕量g K 。

()2在bode 图上求出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量εγγ+=期望处的频率
2c ω,2c ω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ε用来补偿滞后校正网络2c ω处的
相角滞后,通常取︒︒=15~5ε。

()3令未校正系统在2c ω的幅值为βlg 20,由此确定滞后网络的β值。

()4为保证滞后校正网络对系统在2c ω处的相频特性基本不受影响,可
按10
~
2
1
2
2
2c c ωωτ
ω=
=求得第二个转折频率。

()5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
1
++=
s s s G C βττ ()6画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并校验性能指标
2确定未校正前系统的相角裕度
2.1先绘制系统的bode 图如下:
2.2再用MATLAB 程序绘制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并由MATLAB 计算系统校正前的相角裕度,程序如下。

num=[0,3];
den=conv([1,0],conv([1,1],[0.5,1])); bode=(num,den)
由MATLAB 绘制出的系统校正前的bode 图如图1所示。

图1.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
由图可知:s rad c /41.1=ω
根据公式:()c c c ωωωϕ5.0arctan arctan 90--︒-=
()c ωϕγ+︒=180
︒=16.0γ
3设计串联滞后校正
3.1确定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取︒=5ε时,︒=50γ由图1可知:49.02=c ω 由题设的传递函数可知:()1
25.013
2
2++=
A ωωωω
根据公式:()βωlg 20lg 202=A c 可得出12.6=β 取10
1
2
2ωτ
ω=
=时,可得出40.20=τ
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得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
85.1241
4.20++=
s s s G C
3.2用MATLAB 对加入校正网络后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进行验证
由理论计算所得的滞后校正传递函数)(s G c 可以确定校正后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 (s )。

()()()()()()()
185.12415.0114.203*0++++=
=s s s s s s G s G s G C
应用MATLAB 对加入滞后校正网络后的传递函数进行验证,程序如下。

num=conv([0,3],[20.4,1]);
den=conv(conv[1,0],([1,1],conv([0.5,1],[124.85,1]))); bode=(num,den)
由MATLAB 绘制出的系统校正后的bode 图如图2所示。

图2.校正后的bode图
根据:()ωϕ4.
ω
ω
ω
ω
-
90+
-
arctan
=
-

-
85
arctan
20
arctan
.
5.0
arctan
124
()ω
γ+︒
ϕ
=180
可求出:︒
γ
45
=36
.
4.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matlab下进行动态仿真
下图是链接好的程序块:
图3校正前的simulink仿真图
图4校正后的simulink仿真图
由以上两图比较可知,未校正前,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校正后,系统保持稳定,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达到设计要求。

5.对系统的性能的分析说明
通过未校正前和校正后的bode图,我们可以看出,在系统的稳
定性提高的同时,相角裕度也得到了应有的提高、由原来的0.16提高
到45.36。

总体来说,在确保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系统的总体性能得到了提高。

6.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对控制系统的滞后校正的设计与分析,让我对串联滞后校正环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也让我更进一步熟悉了相关的MATLAB软件的基本编程方法和使用方法。

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从整体思路的构建到具体每一步的实现,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复习课本知识以及查阅有关资料确定了整体思路,通过自己在稿纸上演算确定校正网络参数,然后运用MATLAB软件编程验证,作图。

在word编辑以及MATLAB软件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通过上网查询或者请教同学都得到了解决,因而设计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我的软件使用能力
体会到了学习自动控制原理,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内容,还要灵活思考,善于变换,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