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历史与文化论文

合集下载

朝鲜族习俗作文

朝鲜族习俗作文

朝鲜族习俗作文【篇一: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摘要:了解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历史及民俗文化,更多的了解朝鲜族,有利于发展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以及巩固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朝鲜族、迁入、饮食文化、炕文化近几年来,韩流之风越吹越猛,说起韩国就离不开朝鲜,还有韩国和朝鲜的主要民族—朝鲜民族,朝鲜民族是东亚的主要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和日本也有少数分布,现在中国的朝鲜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陆续迁入的。

最早迁入并定居的一批,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

明末清初, 朝鲜半岛的朝鲜族开始有规模地迁入, 或因其他原因被动迁入中国东北地区。

其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因战争而被动迁入中国。

在著名的萨尔浒战役中, 清军就俘获5000 名朝鲜士兵, 其中, 仅有部分遣返朝鲜。

另有一部分发配为奴,这部分朝鲜人终生留居中国。

1627年, 后金为巩固作战在第一次对朝战争中获胜, 朝鲜被迫与后金签订《江都会盟》, 在后金军队撤退过程中, 有 4986 名朝鲜人被掳走, 除被杀 290 人、逃还 623 人外,其他被带到中国。

1636 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为解入关后患之忧, 再度攻伐朝鲜。

朝鲜大败, 被掳到中国东北的朝鲜人达数十万。

这些数量众多的朝鲜人, 绝大多数成为女真人的奴隶, 自然成为中国朝鲜族的早期迁入者,。

现在东北分布的朝鲜族,尤其是黑龙江的朝鲜族,主要是在九一八之后日本组织的移民。

日本当时有个政策,叫“日人移韩,韩人移满”,组织了大量朝鲜人进入中国东北。

曾经东北地区对朝鲜族人的两种称呼——鲜族和棒子,都和这种移民活动相关。

称朝鲜族为鲜族,会引起不悦——这是日本人对朝鲜人的蔑称,称呼其为“棒子”“高丽棒子”,那就是要打架。

诚然, 这一迁入过程是被动的。

中国朝鲜族人口积累的第二个途径是主动迁入的,公元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朝鲜肃宗二十三年)至1699年,朝鲜全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瘟疫。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演变与传承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等地区。

朝鲜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如今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一、朝鲜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开始讨论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演变,必须先了解其起源及历史脉络。

朝鲜族起源于朝鲜半岛,后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迁徙至中国东北等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朝鲜族文化的演进中,有许多重要的时期。

例如,17世纪前,朝鲜族还是贯穿于吉林和辽宁的游牧民族,主要以狩猎为生,建有独具特色的帐篷居住。

到19世纪,一部分朝鲜族已经渐渐有了自己的农田土地,灌溉、治水和回民居的建筑等,也渐渐融入到当地的汉族文化中。

二、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朝鲜族传统文化中,最能代表其特色的当属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艺术形式。

其中,朝鲜族民间音乐以“民间小调”为主要内容,以演奏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这些器乐演奏的时候有特定的节拍和节奏,也经常与朗诵或歌唱结合使用,非常有特点。

在舞蹈方面,朝鲜族的女性民间舞蹈作品有流连踏歌、打阳舞、江原道的舞等等。

这些舞蹈风格十分温婉优美,技巧难度也很高,有时候舞蹈者要站在一个脚尖上跳着舞,形成立体鲜活的舞蹈形式。

另外,朝鲜族戏曲的形式也非常具有特色。

它主要是分为四大类别,包括《布袋戏》、《偶戏》、《手打夫酒俗戏》、《花鼓戏》等,其中《布袋戏》属于台湾地区的才艺表演艺术形式,但由朝鲜族传进中国,发展至今也有相当不俗的影响。

三、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当今社会,朝鲜族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例如,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舞蹈和戏曲组织成品行体系,并在日本、韩国等地进行公演,展示了一种多层次、跨文化的朝鲜族文化形式,推广了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此外,一些朝鲜族文化艺术团体和馆志善爱国传统文化教育基金会等涌现出来,他们以当地艺术家和歌手等为基础,开展各种培训、交流和游手好闲活动,推进了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朝鲜族文章

朝鲜族文章

朝鲜族文章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个省份。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民族,拥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

朝鲜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高句丽和新罗王国。

在中国历史上,朝鲜族曾经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受到了东北地区其他民族的影响。

在现代中国建立后,朝鲜族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享有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的权益和待遇。

朝鲜族的语言属于朝鲜—鲜语族,是韩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朝鲜族的母语。

与汉语相比,朝鲜语有着独特的发音和语法规则。

虽然朝鲜族的语言和文化与韩国有一定的联系,但他们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

朝鲜族的文化非常丰富多样,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方面。

朝鲜族的音乐以弦乐器为主,有着悠扬的旋律和深厚的情感表达。

朝鲜族的舞蹈则以舞姿优美、动作矫健著称,常常表达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在朝鲜族的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是春节和中秋节。

春节是朝鲜族人民庆祝新年的日子,他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中秋节则是朝鲜族人民感谢丰收的日子,他们会举行赏月、吃月饼等活动,以表达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朝鲜族的传统服饰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男性常穿着白色的长袍,女性则穿着彩色的长裙。

他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展现了朝鲜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外,朝鲜族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木版年画和刺绣。

木版年画是朝鲜族人民在春节期间制作的一种装饰品,用于祈求新年的好运。

刺绣则是朝鲜族妇女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各种图案,展示了她们的巧手和艺术才华。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加,朝鲜族的文化也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了解。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朝鲜语、欣赏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体验朝鲜族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和其他民族和睦相处的理念,为中国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色彩,也为中朝两国的友好交流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朝鲜族介绍作文300

朝鲜族介绍作文300

朝鲜族介绍作文300英文回答:The Korean ethnic group, also known as the Chaoxianzuin Chinese, is one of the 56 recognized ethnic groups in China. They have a rich history and unique cultural tradition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The Korean people mainly reside in th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such as Jilin and Liaoning, where they have formed their own communities.The Korean language, also known as Hangul,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Korea and is widely spoken by the Korean ethnic group. It is a unique writing system that was created in the 15th century by King Sejong the Great. Hangul consists of 14 consonants and 10 vowels, which can be combined to form syllables. It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writing systems in the world.The Korean people hav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andplace great importance on family values. They have their own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such as the Korean New Year and Chuseok, which is a harvest festival. These festivals are celebrated with various rituals and activiti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dances, music performances, and feasts.In terms of cuisine, Korean food is known for its spicy and flavorful dishes. Some popular Korean dishes include kimchi, bibimbap, bulgogi, and samgyeopsal. These dishes often feature a combination of vegetables, meat, and rice, and are accompanied by various side dishes and condiments. Korean cuisine has gained international popularity in recent years, with Korean barbecue and fried chicken becoming popular food trends.The Korean people have also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arts, sports, and technology. Korean pop music, also known as K-pop, has gained a global following and has become a cultural phenomenon. Korean athletes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international sporting events, particularly in sports suchas taekwondo and archery. Korea is also known for it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th companies like Samsung and LG leading the way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Overall, the Korean ethnic group in China is a vibrant community with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ey have theirown language, traditions, and cuisine,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diversity of Chinese culture. The Korean peoplecontinue to make contributions in various fields and play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中文回答:朝鲜族,也被称为中国的朝鲜族,是中国认可的56个民族之一。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

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朝鲜族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区。

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使他们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色文化、传统节日等方面介绍朝鲜族的文化。

一、历史背景朝鲜族起源于朝鲜半岛,迁徙到中国的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他们在迁徙途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族主要是以农耕为生,并与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发展。

二、特色文化1. 语言文字:朝鲜族使用的语言是朝鲜语,属于朝鲜-满-鄂语系。

朝鲜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叫做朝鲜族民族文字。

这种文字虽然在现代社会使用较少,但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朝鲜族民族文字表现了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敬重和传统的坚守。

2. 音乐舞蹈:朝鲜族的音乐和舞蹈文化丰富多样。

他们的音乐以锣鼓和民间乐器为主要伴奏,节奏明快,热情洋溢。

常见的舞蹈形式有扇子舞、腰鼓、秧歌等,这些舞蹈至今仍是朝鲜族各类节日和庆典的重要表演项目。

3. 戏曲艺术:朝鲜族的戏曲艺术以沈阳和吉林为中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其中,沈阳的著名鲜花山剧团和吉林的白杨花剧团都是朝鲜族戏曲的代表,他们的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三、传统节日1. 辽阔的庄稼文化:朝鲜族有丰富的农耕文化传统,重视庄稼和农户的发展。

每年的春耕、夏收、秋收等农耕活动都有各种庆祝和祭祀仪式。

2. 清明节:朝鲜族的清明节被称为“寒食节”,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会扫墓、祭祀祖先,并且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传统民俗表演。

3. 端午节:朝鲜族的端午节叫做“斗庄节”。

这一天,朝鲜族人会插艾叶和穿红丝带,相信这样可以辟邪和纳福。

此外,比赛各种竞技项目,如踢毽子、跳绳等,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四、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朝鲜族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设立了许多专门的文化保护机构和研究中心,用于对朝鲜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延边朝鲜族是中国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富有传统和文化特色的民族群体。

其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变革。

第一阶段:建州女真领土时期(公元7-12世纪)建州女真是在公元7-12世纪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之一。

在该时期,朝鲜族主要居住在延边地区,与女真族和汉族等民族相处。

在这些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朝鲜族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并且开始形成朝鲜族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阶段:高丽时期(公元918-1392年)公元10世纪,高丽王朝开始逐渐形成,延边地区从此开始与高丽王朝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在高丽王朝的领导和建设下,朝鲜族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得以发展和完善。

这个时期的朝鲜族开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宗族和家庭制度,并且逐渐将其崇尚的原始思想与高丽王朝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思想文化。

毛里求斯朝成立后,朝鲜族地位开始发生变化。

随着君主制度的演变,朝鲜族开始逐渐进入朝鲜王朝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并且得到了更好的社会地位和保护。

这个时期,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朝鲜王朝的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

在这种影响下,朝鲜族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信仰,并且得到了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发展。

第四阶段:现代时期(1910年至今)公元1910年,日本占领了朝鲜半岛,并且开始侵占中国东北。

这个时期,朝鲜族地位开始受到挑战,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战后,中国掌握了延边地区的控制,朝鲜族开始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并且通过改革和开放,得到了更加广阔和多元化的发展机会。

至今,朝鲜族在中国境内的社会文化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而且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尊重。

综上所述,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丰富多彩的过程,不断吸收了各种文化宝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特点。

现代社会,延边朝鲜族的文化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成为中国文化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延边朝鲜族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成历程深受朝鲜族历史、地理和民族特点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宗教、语言、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一、历史:延边朝鲜族地处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就是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交通要冲。

这一地区在古代便成为多个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延边朝鲜族的祖先早在唐代就已经开始迁徙到这一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他们在中国东北地区定居,形成了现在的延边朝鲜族。

延边朝鲜族的历史渊源深厚,他们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吸收和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

这使得延边朝鲜族的社会文化具有了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

延边朝鲜族的历史也充满了战争和迁徙,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也为其社会文化的形成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二、宗教:延边朝鲜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儒教、佛教和朝鲜族传统的萨满教。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他们不断吸收和融合了汉族和朝鲜族的宗教信仰,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

儒教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地影响了延边朝鲜族的社会文化。

在延边朝鲜族的社会生活中,儒教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成为了人们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的重要来源。

佛教则是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佛教的传播,延边朝鲜族不仅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入了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萨满教是朝鲜族传统的宗教信仰,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式微,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传承和信仰度。

萨满教在延边朝鲜族的社会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朝鲜族的历史和传统精神。

三、语言:朝鲜族语言是延边朝鲜族的母语,它属于朝鲜语族,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

朝鲜族语言是保存和传承朝鲜族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延边朝鲜族文化范文

延边朝鲜族文化范文

延边朝鲜族文化范文
首先,朝鲜族有着深厚的祖先崇拜文化。

他们崇尚“族祖荷花豆”,把自己的祖先当做至尊的图腾,追忆着祖先们的伟大。

此外,他们还有着深厚的宗族传统文化。

宗族是朝鲜族的家庭,宗族成员们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亲属关系,因此朝鲜族有“宗族尊重”、“宗族礼仪”等传统风俗。

其次,朝鲜族也有着深厚的宗教信仰文化。

朝鲜族信仰崇拜天,也尊崇自然。

他们把山、河、石头、树木、花草都当作圣物,以及许多神仙传说故事,把神仙当作是保护朝鲜族民族的守护神。

此外,朝鲜族还有着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

他们有很多传统的艺术形式,如民歌、民间舞蹈、绣花、书法、戏剧等。

这些文艺作品在不断传承和发扬,把朝鲜族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领域。

最后,朝鲜族之间也有许多传统的习俗。

例如,他们有婚俗文化,以及“宗谱记载文化”、“织绣文化”、“饰物文化”、“穿衣文化”等。

这些文化都是朝鲜族民族特有的,旨在传承和发扬朝鲜族文化。

以上就是延边朝鲜族文化的简要介绍。

民俗 论文 读书报告 朝鲜族 少数名族

民俗 论文 读书报告 朝鲜族 少数名族

浅谈中国朝鲜族风俗的特色及演变摘要:19世纪,大量朝鲜人民为了躲避苦难,越过鸭绿江迁徙至中国,开垦东北土地,成家立户,随着时间推移成为现今中国境内的朝鲜族。

经过两个世纪的时间,朝鲜特色民俗与中国民俗互相碰撞、结合,使朝鲜族成为了中国最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

文章简略介绍了朝鲜族的历史来源,主要民俗文化以及在中国土地上各式风俗的演变。

关键字:朝鲜族;民俗;演变;特点一、朝鲜族来源及分布朝鲜族是亚洲东北部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朝鲜半岛。

1677年,清朝为保护民族发祥地,将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封禁令。

同时,迫于朝鲜封建统治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潜居中国东北谋生。

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更是促进了大量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

由于东北地区人口稀少,却有不少可耕作的无主土地,所以导致延绵数十年的从朝鲜半岛到中国东北地区的移民,随着出于防卫东北边疆考虑的封禁令的废除,逐步形成现在中国境内的朝鲜族。

中国境内有180多万的朝鲜族人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特别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

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占了朝鲜族总人口的近一半。

此外还有位于长白山怀抱中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二、朝鲜族的特色民俗由于朝鲜族和韩国、朝鲜文化根源相同,其风俗习惯有一定差异但也大致相同。

朝鲜族人在饮食、服饰、舞蹈、音乐及礼仪方面都很有特色。

朝鲜族接人待物注重讲礼义道德,长幼尊卑。

同辈间年龄大则为尊,晚辈对长辈说话须用敬语,鞠躬礼是最为基础的礼仪,主要用于表达尊敬和感谢。

在公司里奉头衔高者为尊,即便年龄偏小。

朝鲜族酒桌文化礼节也是十分讲究的,位尊者应先端杯,做客吃饭时也需主人先举筷。

且餐桌上,匙箸、饭汤等用具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

中国古时期的孔孟文化对他们的礼仪影响极深,且经过精简改变一直延续至今。

朝鲜族特产是大米、米酒、泡菜、咸菜、打糕、朝鲜冷面、五谷饭、米酒等。

朝鲜族主食以米饭为主,其中朝鲜族的“汤文化”是众多文化中最典型之一。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延边朝鲜族是中国朝鲜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全球朝鲜族人口第二多的地区。

他们生活在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交界处,保留着浓厚的朝鲜族文化特色。

而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涉及到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历史过程的角度,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形成。

一、古代朝鲜族在延边的繁衍与迁徙延边朝鲜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朝鲜半岛。

在汉代,当时的朝鲜半岛上就有朝鲜族的活动,而在唐代,一批朝鲜族人向北迁徙至今中国东北的辽东地区,逐渐形成了延边朝鲜族的雏形。

这些古代朝鲜族在延边地区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

二、辽金时期的朝鲜族社会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辽、金两代的政权先后在东北地区建立,对当时的朝鲜族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辽、金政权都在延边地区设立官府,对当地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辽、金政权的统治加强了延边朝鲜族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推动了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发展;辽、金政权对朝鲜族地区的统治也加深了朝鲜族对中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促进了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清代,延边地区先后归属于满洲政权、清朝政权,朝鲜族社会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清代,清政府对延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和移民,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也对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清代,朝鲜族社会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近现代,随着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迁。

尤其是20世纪以来,延边朝鲜族地区得到了迅猛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价值观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现代科技和传媒的发展,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也受到了外部文化的影响,并在这一影响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和转化。

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渊源深厚、文化传承丰富的过程。

朝鲜族历史与文化论文

朝鲜族历史与文化论文

朝鲜族历史与文化论文2010级法学专业2104061444韩静蕾永远的丰碑,李舜臣摘要:他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但他却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他同时也是朝鲜海军将领,抗日民族英雄.关键字:李舜臣;抗日;海军将领李舜臣(1545.5.5~1598. 12.16),祖籍京畿道开丰,生于今首尔地区。

字汝谐,号德水。

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幼时家境贫寒。

他颇有学问,能骑善射,32岁时武举登科,从此开始军旅生涯。

他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追求正义,几处逆境而无悔无怨。

47岁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后,积极操练水军,构筑防御阵地,并创建了铁甲战舰龟船,防范倭寇的进犯。

576年武科及第后,曾任全罗道井邑县监等职。

1591年任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

为抵御外侮,操练水军,建造铁甲“龟船”。

从1591年起,日本就积极着手进行侵朝战争的各项准备。

李舜臣在国家危难之时,承命于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这一海军要职。

李舜臣到职后,即竭尽全力加强海军建设,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他着重抓了整顿军队和改制武器两件事。

在整顿军队方面,他吸收了朝鲜海军的优良传统及外国的先进经验,对所属海军的战斗编队、战略战术、进行了改革;并加强了对部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指战员都成为忠于祖国、英勇善战的勇士。

先进的武器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朝鲜海军的战斗力,李舜臣还对“龟船”进行了改造。

改进后的“龟船”长10余丈,宽1丈多,船身及上面的“龟壳”用硬木制作,包上铁板,敌人炮火不易伤害它。

铁板上还装有密集的铁钉,使敌人在接舷战时无法攀登。

船头有一个大龙头,上设两个炮眼,在行进中船内可焚烧硫磺等物,烟从龙口喷出,可以起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作用。

船身四周凿有很多炮眼枪眼,便于士兵在船内敌人发射火力。

同时,船的两侧各有10面船桨,战斗时一齐划动,航行飞快,进退自如。

加大后的船体可多存淡水、粮食,适合长时间、远距离航行。

经李舜臣改造后的龟船马上投入成批生产,在以后的壬辰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朝鲜王朝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朝鲜王朝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朝鲜王朝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朝鲜王朝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自贡州朝鲜族起源的古高句丽文化,到新罗、高丽、朝鲜等历史时期不断的文化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国家文化。

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传承下来的文化元素始终保持着独特性,新的文化形式也在不断涌现。

古高句丽文化的传承古高句丽文化是朝鲜王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文化遗产是朝鲜王朝文化中最独特之一,也是朝鲜王朝号称“古国”和“民族世宗”的根源所在。

在朝鲜王朝时期,古高句丽文化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得到了发展和创新。

许多遗址与文化遗物早在10世纪就在朝鲜王朝的文化和艺术中充分展现出来。

新罗的文化传承新罗是朝鲜王朝的前身之一。

它的文化传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

新罗王朝的文化大发展时期是在7至9世纪之间。

它推广了一种新的写作语言——文士,而非古代汉字。

这种文字是从唐代的文化传承而来的,但在朝鲜王朝时期,它被用来表达朝鲜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高丽王朝的文化创新高丽王朝对朝鲜王朝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这个时期,它积极地推崇尊崇自然,让人们充分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和谐。

同时,高丽王朝文化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艺家和经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人才。

这些人推动了文化艺术方面的创新,如白描法,新长篇小说的发展等。

朝鲜王朝文化的独特性传承和创新的朝鲜王朝文化始终保持着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朝鲜王朝文化体现了独特的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

红瓦屋顶的建筑风格展示了曲折形式的华丽巴洛克风格。

这种优美的建筑风格囊括了朝鲜人民对美学、科技和民间文化的深刻认识。

其次,朝鲜王朝文化还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艺术风格,如各种民族舞蹈、音乐和戏剧等。

这些表达方式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民族的和谐统一。

这正是朝鲜王朝文化的独特之处。

创新时期的朝鲜王朝文化在经历很长时间的传承之后,19世纪的朝鲜王朝开始了剧变。

工业技术的建立产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创新。

在这个时期,朝鲜王朝首次意识到自身需要面对现代化,需要更为开放的文化和贸易环境。

【论文】朝鲜族的历史风俗文化综述论文

【论文】朝鲜族的历史风俗文化综述论文

【关键字】论文朝鲜族的历史,风俗,文化摘要: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蒙古和内地一些城市,人口为192.06万多人,本文将对朝鲜族的历史,经济,文化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字:朝鲜族历史风俗文化民族历史早期迁徙朝鲜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国东北或是聚居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

1677年,清朝为保护其民族发祥地,将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封禁令,持续近200多年。

不过,公元1700年之后一些不堪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仍然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中国东北谋生。

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

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

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

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

日俄对东北的争夺战争使摇摇欲坠的清廷意识到人烟稀少对东北边疆防卫的巨大不利影响,于是正式彻底废除了延续200多年的封禁令。

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使更多朝鲜人进入东北。

随着日本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朝鲜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

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

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1万多人。

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

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族农户。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部分抗日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

民族文化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保守,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对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研究与探讨

对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研究与探讨

对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研究与探讨于浩 2012级地理专业学号201201318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 130024)摘要:本篇小论文从客观角度出发分析了朝鲜族在我国的起源,通过自身体验及深入采访朝鲜族同胞的形式,简单介绍了当今朝鲜族人民的生活状况。

并且不乏趣味性地从礼仪、饮食、娱乐、教育、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介绍了朝鲜族文化,以便于大家更好的、更深入的理解朝鲜族文化。

关键词:朝鲜族的流入及现状;朝鲜族教育;朝鲜族饮食及生活;文化交流朝鲜族是世界民族中一个很重要的民族,是韩国和朝鲜的主体民族,另外美国、中国、日本也是朝鲜族人数较多的国家。

当今,朝鲜族也在我国56个民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必须要明确的是,中国的朝鲜族不是朝鲜人,不是韩国人,而是中国人!中国的朝鲜族文化兼收并蓄,既遵循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

所以,让我带大家一起对中国的朝鲜族文化进行一个很好地了解。

中国的朝鲜族文化大约始于公元1700年之后。

在那个时期,朝鲜统治过于严酷,朝鲜的自然资源也比较匮乏,时不时还会有自然灾害的光顾,百姓的生活可谓上是民不聊生。

但是,就在他们的不远处,有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国家——中国。

从地理位置上讲,朝鲜距离东北较近,而那时的东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再也阻挡不了朝鲜族人民的步伐了,于是,他们携家带口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这片辽阔富饶的黑土地上播种他们希望的种子。

当然,这仅仅是朝鲜族人民融入我国的一个开端。

在1850年左右,当时的清政府采取对入境的朝鲜人民封禁政策。

后来又实行招民开垦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行使得朝鲜人民进入东北的数量明显减少。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意识到,东北这片土地可堪称是一块“肥肉”,邻近的日本和俄国都对它垂涎三尺。

所以战争频发,边境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国家的安危难以保证。

所以,在19世纪80年代左右清政府便废除了这一封禁政策,并决定开垦边境的土地。

朝鲜族论文开题报告

朝鲜族论文开题报告

朝鲜族论文开题报告朝鲜族论文开题报告摘要:本篇论文将探讨朝鲜族的历史、文化、语言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朝鲜族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的独特之处,以及他们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引言: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如吉林、辽宁等省份。

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高句丽王朝,其文化和语言也有着丰富的特色。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朝鲜族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并不像汉族那样显著,这也是本论文想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朝鲜族的历史朝鲜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高句丽王朝。

高句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东北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朝鲜族与汉族、满族等民族有着频繁的交流与互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二、朝鲜族的文化朝鲜族的文化是多元而丰富的。

他们有着独特的音乐、舞蹈、戏剧和绘画等艺术形式。

其中,朝鲜族的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和乐器而闻名。

此外,朝鲜族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新年、丰收节等。

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反映了朝鲜族的历史,也体现了他们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三、朝鲜族的语言朝鲜族的语言属于朝鲜-鲜族语系,与韩国的韩语有一定的相似性。

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朝鲜族的语言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很多朝鲜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或其他语言进行交流。

这也导致了朝鲜族语言的逐渐衰退,面临着濒危的风险。

四、朝鲜族的社会地位尽管朝鲜族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像汉族那样突出。

朝鲜族在教育、就业和政治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多元化,朝鲜族也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

结论:通过对朝鲜族的历史、文化、语言以及社会地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的特点和问题。

朝鲜族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其文化和贡献不可忽视。

我们应该加强对朝鲜族的保护和关注,推动他们在中国社会中的发展和融合。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浅谈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延边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以朝鲜族为主的地区。

延边朝鲜族群体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他们的社会文化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延边朝鲜族的祖先迁徙始于17世纪初。

当时,由于朝鲜半岛内战和清朝对朝鲜的侵略,部分朝鲜族人口南下逃难,最终在延边定居。

这一历史事件对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延边朝鲜族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丰富的朝鲜文化元素,包括语言、服饰、饮食等。

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延边朝鲜族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

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多次外部的影响和内部的变迁。

在长期与汉族、蒙古族等民族接触中,延边朝鲜族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了包容、开放的文化传统。

延边朝鲜族的语言中融合了大量汉族词汇,同时在宗教信仰、饮食习俗等方面也吸收了一定的汉族文化元素。

这些外部影响使得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形成也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

延边朝鲜族的社会结构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家族关系十分重要,同时也形成了尊老、重孝的传统。

延边朝鲜族的宗教信仰也对其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朝鲜族人信奉的主要宗教是儒教、佛教、和纯朴信仰,这些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也在不断变迁和发展。

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冲击,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扰。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也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不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延边朝鲜族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变化,同时也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延边朝鲜族社会文化在融合外来文化的也保留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这使得他们在大家庭中成为了多元文化和包容性文化传统的代表。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及民俗文化摘要:了解中国朝鲜族的迁入历史及民俗文化,更多的了解朝鲜族,有利于发展和谐互助的民族关系,以及巩固东北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朝鲜族、迁入、饮食文化、炕文化近几年来,韩流之风越吹越猛,说起韩国就离不开朝鲜,还有韩国和朝鲜的主要民族—朝鲜民族,朝鲜民族是东亚的主要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和日本也有少数分布,现在中国的朝鲜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陆续迁入的。

最早迁入并定居的一批,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

明末清初, 朝鲜半岛的朝鲜族开始有规模地迁入, 或因其他原因被动迁入中国东北地区。

其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因战争而被动迁入中国。

在著名的萨尔浒战役中, 清军就俘获5000 名朝鲜士兵, 其中, 仅有部分遣返朝鲜。

另有一部分发配为奴, 这部分朝鲜人终生留居中国。

1627年, 后金为巩固作战在第一次对朝战争中获胜, 朝鲜被迫与后金签订《江都会盟》, 在后金军队撤退过程中, 有4986 名朝鲜人被掳走, 除被杀290 人、逃还623 人外,其他被带到中国。

1636 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为解入关后患之忧, 再度攻伐朝鲜。

朝鲜大败, 被掳到中国东北的朝鲜人达数十万。

这些数量众多的朝鲜人, 绝大多数成为女真人的奴隶, 自然成为中国朝鲜族的早期迁入者,。

现在东北分布的朝鲜族,尤其是黑龙江的朝鲜族,主要是在九一八之后日本组织的移民。

日本当时有个政策,叫“日人移韩,韩人移满”,组织了大量朝鲜人进入中国东北。

曾经东北地区对朝鲜族人的两种称呼——鲜族和棒子,都和这种移民活动相关。

称朝鲜族为鲜族,会引起不悦——这是日本人对朝鲜人的蔑称,称呼其为“棒子”“高丽棒子”,那就是要打架。

诚然, 这一迁入过程是被动的。

中国朝鲜族人口积累的第二个途径是主动迁入的,公元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朝鲜肃宗二十三年)至1699年,朝鲜全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瘟疫。

朝鲜的历史与文化

朝鲜的历史与文化

朝鲜的历史与‎《大长今》背后的朝鲜文‎化摘要:最近随着朝鲜‎问题的进一步‎升温,朝鲜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朝鲜人成‎为了我的论文‎的主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研究的重点应‎该从历史与文‎化入手。

通过历史来研‎究文化发展的‎轨迹,通过文化来推‎导即将写出的‎“历史”。

引言:本论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韩国的文化。

一、国家的发展历‎史与政局变化‎二、民族的历史三、现行的朝鲜流‎行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正文:一、国家的发展历‎史与政局变化‎古代的朝鲜朝鲜人从遥远‎的古代就生活‎在朝鲜半岛上‎。

最近二十多年‎,在平壤市的黑‎隅里、砾浦区和德川‎郡先后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古人的‎化石。

公元前5世纪‎左右,朝鲜进入青铜‎器时代。

当时的朝鲜人‎用几块一人多‎高的宽大石板‎修建坟墓,所以又称“巨石文化”。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朝鲜的原始社‎会渐渐解体,出现最初的国‎家。

大约公元前5‎至4世纪,在朝鲜北部形‎成最初的奴隶‎制国家,即 人(古朝鲜人有秽‎、貊、韩三支)所建立的古朝‎鲜。

古朝鲜意思是‎古代朝鲜,以与后来的李‎氏朝鲜相区别‎。

古朝鲜已有奴‎隶买卖和奴隶‎制度,而且阶级矛盾‎尖锐,已经制定保护‎私有制和富人‎利益的法律。

公元前2世纪‎左右,在朝鲜半岛南‎部韩族居住的‎地方,形成“三韩”部落联盟。

马韩在汉江下‎游,弁韩在洛东江‎下游,辰韩在庆州一‎带。

三韩之中以马‎韩最大,统一整个三韩‎,中心地区在月‎支,即今忠清南道‎的稷山一带。

我国古书称之‎为“辰国”,称其王为“辰王”,并有其人“知田蚕,作绵布”、有“长帅”、“下户”和奴隶的记载‎。

(《汉书》卷28下,《地理志》;另见《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三国时代封建‎制度的形成从公元前后到‎677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国鼎立之势,史称“三国时代”。

三国之中以貊‎人在鸭绿江中‎游建立的高句‎丽兴起最早。

传说公元前3‎7年(西汉元帝建昭‎2年),高朱蒙带领一‎批贵族,在“土壤肥美,山河险固”之卒本(今我国辽宁省‎桓仁县)建都,国号高句丽。

朝鲜族以民族知识为主题的作文

朝鲜族以民族知识为主题的作文

朝鲜族以民族知识为主题的作文提起朝鲜族,往往想美丽朝鲜半岛、浓郁民族风情及独特文化传统。

作中国一少数民族,朝鲜族我国历史长河中留深刻印记。

自古朝鲜族民便勤劳、智慧、勇敢著称,他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丰富民族知识。

些知识仅包括农业、医药、工艺等领域宝贵经验,还着独特民间传说、歌舞艺术及礼仪习俗。

今天,让我共同走进朝鲜族世界,领略民族知识体系独特魅力。

朝鲜族一典型农业民族,他农耕实践中积累大量关农作物种植、土管理等方面知识。

朝鲜族农业知识中,最著名便“稻田文化”。

他擅长水稻种植,稻田管理、水稻生长发育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着独特见解。

朝鲜族还精通各种农具制作与使如锄头、镰刀、耙子等,些农具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作。

医药领域,朝鲜族同样着丰富知识。

朝鲜族医药知识源远流长,早《高丽医书》等古籍中记载。

朝鲜族医药注重辨证施治,强调药物治疗与饮食调养相结合。

他善运草药治疗各种疾病,如参、鹿茸、麝香等珍贵药材,朝鲜族医药中占重位。

朝鲜族还着自己药膳文化,通过食物营养搭配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工艺技术方面,朝鲜族同样表现出极高造诣。

尤其朝鲜族刺绣、陶瓷、木雕等工艺品,堪称民族文化瑰宝。

朝鲜族刺绣其精美图案、繁复工艺、丰富寓意而著称。

陶瓷技艺则源新石器时代,朝鲜族陶瓷其独特造型、优美釉色精湛工艺而闻名。

木雕工艺则体现朝鲜族自然崇拜生活热爱,作品形象生动,富浓厚民族特色。

民间传说歌舞艺术方面,朝鲜族同样着丰富底蕴。

朝鲜族民间传说既民族历史见证,也民族文化传承。

些传说故事,如《杨州城故事》、《红松与白松》等,既富浪漫主色彩,又蕴含着深刻生哲理。

歌舞艺术则朝鲜族文化集中体现,其中最具代表性便长鼓舞扇子舞。

些舞蹈动作优美、节奏明快,充展示朝鲜族民热情与豪放。

礼仪习俗方面,朝鲜族同样着独特民族风情。

他崇尚礼仪,讲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互助。

朝鲜族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些节日都着浓厚民族特色。

朝鲜族婚丧嫁娶礼仪也非常讲究,如婚礼中“六礼”、“换帖”等,都体现朝鲜族婚姻重视严谨态度。

我懂的了朝鲜族传承作文600字

我懂的了朝鲜族传承作文600字

我懂的了朝鲜族传承作文600字英文回答:In the tapestry of human civilizations,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vibrant thread that binds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and weaves the future. As a living example of this, the Korean people have meticulously preserved their uniqu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passing them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like a precious heirloom. From the intricateart of calligraphy to the lively rhythms of traditional dances, the Korean people have woven a rich cultural tapestry that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y.Firstly, the Korean language is a testament to the nation's enduring spirit and cultural continuity. With its unique alphabet and intricate grammatical structures, the Korean language allows for the expression of a vast range of emotions and ideas, capturing the nuances and subtleties of Korean thought and culture. The written form of thelanguage, Hanja, with its characters adopted from Chinese, bears witness to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Korea and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Moreover, the Korean people have a deep appreciationfor the arts, which are see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life. From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s of Joseon dynasty to the modern works of contemporary artists, Korean art reflects the nation's history, values, and aspirations. Calligraphy, with its flowing brushstrokes and elegant characters, is particularly revered as a symbol of Korean cultural refinement.Korean cuisine is another cornerstone of the nation's heritage. From the spicy and flavorful dishes to the delicate and refined temple cuisine, Korean food is a testament to the country's culinary creativity and its ability to adapt and innovate. Sharing meals is an important social activity,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to connect and celebrate.Furthermore, the Korean people have a strong sense ofcommunity and collectivism,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ir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The concept of "ibunja," or "sharing and caring," is deeply embedded in Korean society, fostering a spirit of cooperation and mutual support among its members.中文回答:朝鲜族文化传承源远流长,至今为止保留了各种传统习俗,这些习俗犹如珍贵的传家宝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族历史与文化论文2010级法学专业
2104061444
韩静蕾
永远的丰碑,李舜臣
摘要:
他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但他却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他同时也是朝鲜海军将领,抗日民族英雄.
关键字:
李舜臣;抗日;海军将领
李舜臣(1545.5.5~1598. 12.16),祖籍京畿道开丰,生于今首尔地区。

字汝谐,号德水。

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幼时家境贫寒。

他颇有学问,能骑善射,32岁时武举登科,从此开始军旅生涯。

他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追求正义,几处逆境而无悔无怨。

47岁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后,积极操练水军,构筑防御阵地,并创建了铁甲战舰龟船,防范倭寇的进犯。

576年武科及第后,曾任全罗道井邑县监等职。

1591年任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

为抵御外侮,操练水军,建造铁甲“龟船”。

从1591年起,日本就积极着手进行侵朝战争的各项准备。

李舜臣在国家危难之时,承命于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这一海军要职。

李舜臣到职后,即竭尽全力加强海军建设,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他着重抓了整顿军队和改制武器两件事。

在整顿军队方面,他吸收了朝鲜海军的优良传统及外国的先进经验,对所属海军的战斗编队、战略战术、进行了改革;并加强了对部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指战员都成为忠于祖国、英勇善战的勇士。

先进的武器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朝鲜海军的战斗力,李舜臣还对“龟船”进行了改造。

改进后的“龟船”长10余丈,宽1丈多,船身及上面的“龟壳”用硬木制作,包上铁板,敌人炮火不易伤害它。

铁板上还装有密集的铁钉,使敌人在接舷战时无法攀登。

船头有一个大龙头,上设两个炮眼,在行进中船内可焚烧硫磺等物,烟从龙口喷出,可以起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作用。

船身四周凿有很多炮眼枪眼,便于士兵在船内敌人发射火力。

同时,船的两侧各有10面船桨,战斗时一齐划动,航行飞快,进退自如。

加大后的船体可多存淡水、粮食,适合长时间、远距离航行。

经李舜臣改造后的龟船马上投入成批生产,在以后的壬辰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592年4月,日本侵略者以陆军的优势兵力在朝鲜釜山登陆,同时以强大的舰队配合陆军行动。

李舜臣指挥朝鲜水师奋起抗击,屡挫日本海军,牢牢地控制着制海权,迟滞了日本陆军的进攻速度。

5月上旬,李舜臣水师与日本海军在玉浦洋面上展开激战。

当时,日军傲气十足,不把朝鲜水师放在眼里,在玉浦港的日本战船上的大部分水兵一登岸,便进村庄抢劫去了。

李舜臣乘敌不备,率85艘舰船隐蔽疾驶,直扑玉浦港,当即击沉、烧毁敌舰26艘,当晚又击沉击毁敌舰18艘,朝鲜水师仅一人负伤。

从5月底到6月上旬,李舜臣又指挥了唐浦战役。

5月29日,李舜臣率领备龟船的23艘战舰,与元均指挥的水师会合,准备向泗川洋面的日军阵地发动进攻。

到达预定地点时,李舜臣发现敌占据的地形险要,不利攻击,便随机应变,采取以退为进的战术,诱敌出港,准备在洋面上歼灭敌人。

日本海军见朝鲜海军不战而退,误以为是胆怯,即全力追击。

待敌追至对朝鲜水师有利的海域时,李舜臣出其不意地转退为进,以“龟船”充当先锋,冲入敌阵,左冲右撞,往来穿梭,同时发射各种火炮,将敌舰撞破或击沉。

其它战船也不甘示弱,箭炮齐发,日本舰队大乱。

经过一番激战,日军参与追击的全部舰船不是被击沉就是被缴获。

6月2日,李舜臣率舰队进攻唐浦敌军,令龟船冲向敌旗舰并将其撞破,同时纵火将在唐浦的21艘敌舰全部烧毁。

6月5日,李舜臣与李仁祺部,采取诱敌出洋,前后夹攻的战术,又烧毁敌舰26艘。

7月,朝鲜水师在闲山岛海战中击毁敌舰近百艘,一举歼灭敌海军主力。

为挽回败局,日寇巧施反间计得逞,李舜臣被撤职,致使朝鲜水师几乎全军覆灭,闲山岛大本营被敌人占领。

这时朝廷迫于国内舆论的强大压力,重新任命李舜臣为三道水师统制使,委以挽救国家危亡的重任。

但同时,朝廷认为水师已垮,难以御敌,令李舜臣率部登陆作战。

临危受命,再次复出的李舜臣以军事谋略家的眼光洞察形势,认为水师绝不可废。

李舜臣以残存的12只战船和120名水兵为基础,首先补充了一部分兵员,抓紧训练,其次重新选择了新的水师基地,李舜臣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及其它因素。

很明显,敌人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

我方要取胜,必须借助地利,即利用有利地形打击敌人。

8月底,李舜臣指挥朝鲜水师击退前来偷袭的8艘敌舰后,主动撤到地势险要的珍岛碧波亭隐蔽起来。

这一带的地势李舜臣是了如指掌的:前有小岛阻拦,港内可以隐藏数十艘战船;更为有利的是这个海域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即鸣梁海峡。

这里每天海潮涨落4次。

李舜臣认为这个“阻难狭路”是杀敌
好战场。

他派人在鸣梁海峡东西两个出口暗设铁索和木桩,目的是要涨潮时驶入的敌舰,退潮时不能驶出,给朝鲜水师提供一个理想的瓮中捉鳖的场所。

9月16日,日军以330艘战船和2万多人的兵力向朝鲜水师发起进攻,在敌我双方兵力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李舜臣胸有成竹,沉着应战。

他先派出几艘战船进攻敌舰,将大批敌舰引入鸣梁海峡。

不久,潮水退落,敌舰被暗设的铁索;木桩所阻,无法驶出。

李舜臣即派水师反攻,以12艘战船击沉敌船30多艘,歼敌4000余人。

这就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鸣梁大捷”也是世界海军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随后李舜臣移师古今岛(今莞岛),建立海军基地,同陈璘、邓子龙率领的中国水军组成联合舰队,对敌加强进击并实施海上封锁。

)
1598年12月在露梁海战中,与陈璘等指挥联合舰队大败敌船队,但在追击逃敌时中弹牺牲。

两年后,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一级宣武功臣。

1643年即他死后的45年,赠谥“忠武”,从此,朝鲜半岛人民为了纪念他,称他为“忠武公”。

追封为右议政、左议政及领义政。

遗著辑成《李忠武公全集》。

1706年,李舜臣将军灵位的显忠祠建成,位于芳华山脚下,周围群山环抱,祠内松柏成荫。

显忠祠占地50多万平方米,除了“本殿”之外,还有“号”、“古宅”、“家庙”以及李氏家族使用过的水井等古式建筑。

每逢4月28日,即李舜臣诞生的日子,显忠祠都要举行祭祀活动。

显忠祠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一度荒颓,1945年日本投降后,纪念忠武公的活动得以恢复。

1966年,韩国政府将此地辟为“圣域”,重建显忠祠,园区的综合景观工程一直持续到1974年。

另外,在汉城(首尔)的韩国国会门外,有一尊李舜臣雕像;韩国海军护航舰艇“忠武公李舜臣”舰;他与李氏朝鲜世宗雕像对立与国会门外两旁,可见他在韩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在大韩民国,许多学校在放置檀君像及世宗大王像的同时,也还设有忠武像。

该国首都首尔的忠武路便是为纪念李舜臣的历史功绩所命名。

在釜山的龙头山公园,亦建有李舜臣将军铜像。

另外,他的头像也出现在该国的100韩元硬币上。

韩国海军开发的KDX-II驱逐舰被称为忠武公李舜臣级驱逐舰。

他是朝鲜民族英雄,是朝鲜海军将领,更是抗日民族英雄。

参考文献:《李忠武公全集》,百度文摘—李舜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