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的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15篇

《五彩池》教学设计15篇《五彩池》教学设计1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彩池》这篇课文,我将分两部分内容来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部分是教材简析,这里我将向你介绍我对教材的认识,以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预设;第二部分是教学设计及我的设计意图,这里我将着重向你介绍我对教学重难点的层层落实。
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简析。
一、教材简析《五彩池》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课文介绍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色,以及产生这种奇异景象的原因。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介绍了五彩池玲珑多姿的形状;第二段(第2、3自然段)是__的重点段,描写了五彩池鲜艳多变的色彩以及形成这种色彩的原因;第三段(第四自然段)是作者面对着这派奇异的自然风光而所发的由衷赞叹。
全文文字优美,运用了许多描述色彩的词语,是适合学生品读、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好材料。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能够通过朗读感受美,通过品味欣赏美。
根据文本的特征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将本课教学目标预设如下:1.以读悟美,感受五彩池的美丽奇异,受到自然风光美的熏陶。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五彩池的美丽奇异;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3.能学会6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恰似”、“玲珑多姿”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篇__中所要表现的美值得学生好好品味,所以我把“以读悟美,感受五彩池的美丽景色,受到自然风光美的熏陶”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来进行落实。
教学难点:能理解五彩池鲜艳多彩的池水形成的原因。
这个在文中虽有介绍,但因为没有实地观察的条件,当中又有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所以学生理解上可能有困难。
二.教学设计及我的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我想,对话意味着平等与交流,意味着合作与探究。
所以,在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把学生看做是鲜活的生命体,努力实现生命与文本的对话。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五彩池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神奇、险峻、灿烂、腾云驾雾、矗立、铺展、惊奇”等词语的意思。
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五彩池水构成的原因。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准确理解词句有必须的难度学习作者描述五彩池的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图、录音机、录像机、投影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解题,录像引趣出示课题后,老师质疑:水是没有颜色的。
五彩池中的水怎样会是五颜六色的呢?课文对其中的奥妙作了生动搞笑的描述。
这个问题我们留作下节学习课文之后再回答。
同学们,你们经常看见水,但你们看见过奇特壮观的五彩池吗?你们想看看吗?放录像,学生观看说说感受。
二、运用方法,练习分段刚才我们在电视中看到了美丽、神奇的五彩池,你们很喜欢、很惊讶。
那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呢?这节课我们先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提出要求:(一)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三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五彩池在哪里。
第2自然段讲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
第3自然段讲五彩池池水的特点。
第4自然段讲五彩池里的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
第5自然段与开头呼应,肯定五彩池就在人间。
(四)试着给课文分段,讨论。
同学们进行讨论,统一意见,最后按不同资料分为三段。
(第2~4自然段)具体描绘五彩池是什么样貌的以及池水为什么会呈现各种色彩。
是分三个方面讲的,能够归并为一段。
(五)总结全文共分三段。
课文是按照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貌的、池水的颜色及成因这样几个方面来叙述的。
三、朗读课文,划句欣赏小结:本课时从预习入手,试着给课文分段;做到初步整体感知课文资料。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五彩池》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五彩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地理知识,并能够正确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3.情感目标:通过自然景观的美丽描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发现事物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图片、实物等。
2.教材准备:四年级语文课本《五彩池》。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有没有看到过五彩池?它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名字叫什么?你们知道它在哪里吗?2.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把所了解到的有关彩色池的知识分享出来。
Step 2 阅读课文1.首先,提问学生:“你们在课本中找到了哪些描写彩色池的词语?”让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词语。
2.接着,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
3.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一下,这个地方是怎样变成彩色的?为什么叫彩色池?Step 3 图文理解1.展示彩色池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判断,为什么彩色池叫五彩池?3.解释图片中的地理景观,与学生共享对五彩池的理解。
Step 4 归纳总结1.让学生回忆刚才的讨论内容,总结彩色池变成五彩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
Step 5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的五彩池。
2.让学生制作一张有关五彩池的海报,展示在教室中。
五、板书设计《五彩池》1.彩色池的成因2.彩色池的景观特点3.我的学习心得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同时,通过自然景观的美丽描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彩池的优秀教学设计5篇

五彩池的优秀教学设计5篇五彩池的优秀教学设计5篇五彩池的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及形成的原因。
2、才能目的:通过开放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语文感悟才能,想象才能,表达才能和创新思维才能。
3、情感目的: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神奇,从中感悟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相册,想不想看?2、出示五彩池课件。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板书课题,齐读。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考虑课后的问题。
2、出示词语,认读。
3、导语:通过读课文,老师相信,五彩池的样子以及池水神奇的特点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化的印象,谁来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五彩池。
4、生答复后相机板书:数量、大小、形状、颜色。
〔二〕抓住重点句段,理解五彩池的特点。
1、出示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做记号,找出描写五彩池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2〕想像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3〕说说五彩池的池水为什么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2、请一学生朗读。
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1〕五彩池数量多。
1、一生读描写五彩池数量多的句子:“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老师纠正读音。
2、“漫山遍野”说明了什么?你来读一读,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3、另一生读描写五彩池数量多的句子:“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芒,好似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仿佛出现了宝石〕演示课件。
语文教案《五彩池》教学设计(优秀8篇)

语文教案《五彩池》教学设计(优秀8篇)《五彩池》教学设计篇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五彩池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河山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五彩池的特点。
3、认识“亩、拇、舀、簇、珊、蝴”等6个生字。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学习品读字词句的方法。
一、揭题导入:齐读课题:五彩池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瑶池吗?在西方昆仑山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传说是王母颐养生息的天庭别府,名为——别有洞天,也就是瑶池。
那里湖水粼粼,清澈透亮。
水鸟云集,有时飞翔于湖面,有时在水中嬉戏,金风送爽,瑞气蒸腾,一派祥和景象,湖畔水草丰美,野牦牛、野驴、棕熊、黄羊、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
湖旁有一平台,传说每年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专门在此设蟠桃盛会,各路神仙便来向创世祖先西王母祝寿,热闹非凡。
(传说天上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池里的水油红、黄、绿、蓝、紫五种颜色,好看极了,是神仙住的地方。
其实这个神奇的地方就在人间——四川松潘的藏龙山。
)2、(过渡)然而,在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的五彩池比瑶池还美还要神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游览、欣赏一番。
3、配乐播放五彩池图片。
二、依据自学提纲,识记生字,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五彩池给你什么印象?板书:(神奇、美丽)的五彩池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五彩池的神奇、美丽?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感受到的?(抓住重点句段,理解五彩池的特点。
1、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做记号,找出描写五彩池的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五彩池神奇而美丽的景色,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3、说说五彩池水为什么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三、检查交流预习情况(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优质课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66d86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4.png)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优质课教学设计五彩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感悟五彩池的奇异,学会想象阅读,能根据想象说出五彩池的形状,理解池水五颜六色的原因。
从而感受五彩池的奇异,抒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重难点:从词语中体会五彩池的奇异,读出情感。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把自己游览五彩池的景象读成了一个词,哪个同学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五彩池的景象?生:美丽、神奇、奇异师:哪位同学也读出了奇异?这么多的同学,你们真棒,读出了和作者一样的感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受一起领略一下五彩池奇异的风光。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书,大声的朗读,读后思考,文章的哪些自然段写出了五彩池的奇异?生:自由读文。
师:哪个同学说说?生:2、3自然段。
同意2、3自然段的同学请举手,你们找的真准确,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段是怎么写五彩池的奇异的?我们先请一名同学读第2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生:指名读2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我读出了五彩池大得有七十平米,生:我读出了小的比彩蝶大不了多少。
师:你们两个读出了五彩池的大小。
生:我读出了五彩池的形状很多。
师:第2自然段中有句话就写了五彩池的大小和形状,谁找出来了?生: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玲珑多姿。
师:请同学们画下这句话来,这句话就概括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我们来齐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玲珑多姿。
师:板书,哪个同学来说说你从那里读出了五彩池的大小?生:大的面积不足七十平方米,……浅得手指就可以摸到池底。
师:找得真准确,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有多大吧,大的七十平方米,有多大?咱们的教室是四十平方米,这个池子相当于一个半教室那么大,深呢,同学们找找三米有多深?生:就像咱们的教室那么高,师:同学们感悟得真好,这么大的池子旁边有一个小池子,多大?伸手比划一下。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五彩池》教学设计1一、超越时空,诱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求知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写景的课文很多,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可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时空的概念,很多景点没有身临其境,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学生也就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超越时空,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转换为鲜艳的色彩、鲜活的画面展现给学生,就形成听觉、视觉的冲击,真正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景,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五彩池》一文,五彩池不仅形奇,还色奇。
尽管课文描述的景色非常美,笔者也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诱导学生,学生也反复诵读优美的语言文字,但体会五彩池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还是比较抽象的,不能激发学习兴趣。
这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五彩池的风光,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及恰当的解说,学生顿时被深深地吸引,高兴得直拍手,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哇!五彩池真神奇呀!今年假期一定去看看!”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学起课文来也劲头十足,学习兴趣顿时提高了。
二、视听并茂,趣化课堂氛围小学课文文质兼美,渗透一定的科学道理。
多媒体课件视听并茂,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
如《小壁虎借尾巴》是围绕一个“借”字而展开叙述的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动物尾巴的用途。
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大自然中,观看体会各种动物的尾巴的不同用处,动物们的形象声音让孩子沉醉其中。
这时趁势提出: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动物,它长着特殊的尾巴,你们想认识它吗?这样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动物尾巴的作用特别感兴趣,马上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对探索壁虎尾巴的特殊性特别感兴趣。
在读题质疑后让学生观看小壁虎借尾巴全过程的课件演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乐。
三、创设意境,丰富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
《五彩池》教学实录与评析教案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实录与评析教案教学设计《五彩池》教学实录与评析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15个,其中12个要求能够正确书写。
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3、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情境表演法。
教学准备:1、五彩池的风光资料片。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
3、投影仪;三棱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物投影,导入新课1、教师放映几张五彩池的风光资料片。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2、请学生回答,并问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到这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五彩池去看一看。
(教师板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各抒己见,交流资料。
1、学生介绍你所了解的五彩池。
2、教师做适当补充。
五彩池在四川的黄龙风景区。
黄龙风景区与九寨沟风景区一样,同为川西北高原上耀眼的明珠。
199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五彩池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
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1、学生通读全文,想想五彩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讨论课文记叙的顺序:说说课文先讲了什么,有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先讲了五彩池的传说,接着讲它的形状、颜色、成因;最后总结全文)四、学习字词、扫清障碍1、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可通过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
2、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应注意的字型及字音。
笋是平舌音;矗是翘舌音。
耀字左边光,最后一笔应该是竖提。
折不能多一点变成拆。
3、让对本课词语理解没问题的学生当小博士,站在台前,谁有不理解的词向他提出疑问,博士作答。
教师可适当点拨。
五、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彩池》教学设计

课外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与五彩池相关的资料, 如图片、视频、传说故事等,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视野。
自然景观资源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五彩池,让学生亲身感受五彩池的自然风 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社会文化资源
挖掘五彩池所在地的社会文化资源,如当地的民俗 风情、历史文化等,让学生了解五彩池背后的文化 内涵。
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五彩池 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帮
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03
学生学情与需求分析
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年龄特点
本教学设计面向的学生群体主要是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好奇 心强、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对未知世界充满探索欲望。
认知规律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通过直观、形象 的教学方式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利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定期收集反馈
在每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 息,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看 法和感受。
分析反馈数据
对收集到的反馈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炼出有 价值的信息,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调整优化后续教学计划
针对问题改进教学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价 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 考五彩池的成因、特点等问题,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提高技能
阅读课文
让学生阅读课文,加深对五彩池的理解和认识。
完成练习
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五彩池教案幼儿园模板

一、活动名称:五彩池探索之旅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认识五彩池,了解五彩池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五彩池图片、视频、彩色颜料、画纸、画笔、录音设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对水池、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初步认识。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教师出示五彩池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它为什么这么美丽?”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活动主题。
(二)探索环节(20分钟)1. 观察五彩池:- 教师分发彩色颜料和画纸,引导幼儿将颜料滴在画纸上,模拟五彩池的颜色变化。
- 幼儿观察并描述自己创作的五彩池,分享感受。
2. 讨论五彩池的形成:- 教师播放五彩池的形成过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解释五彩池的形成原因。
3. 分享感受:-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对五彩池的感受,鼓励幼儿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
(三)总结环节(10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总结五彩池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3. 教师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五、活动延伸:1. 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家中或社区的水池、河流,了解它们的特点。
2. 组织幼儿参加环保活动,如清理垃圾、植树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活动反思:1. 教师反思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如幼儿的参与度、表达能力等。
2.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七、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2. 教师要引导幼儿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总结,巩固活动成果。
八、教学资源:1. 五彩池图片、视频2. 彩色颜料、画纸、画笔3. 录音设备九、活动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如观察力、表达能力等。
2024最新-《五彩池》教学设计5篇

《五彩池》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该页是可爱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五彩池》教学设计5篇,仅供参考。
彩池教学设计篇一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
在这节课里,我想请同学们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大家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二、朗读体会,赏析句子(学习课文2、3自然段)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步感受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现在就让我们细细来品味五彩池的神奇之美吧!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3自然段,用笔划一划,五彩池美在哪里,神奇在哪里?(生读——划找句子)2、同学们都体会到了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了吗?谁能把你体会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3、交流(随机学习)①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A、你听出来了吗,五彩池神奇在哪里?(神奇在“多”,漫山遍野)B、你们知道吗,藏龙山上共有大大小小的五彩池4000多个,谁能把4000多个五彩池全念出来?(指导朗读)②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A、听出来了没有,神奇在哪里?(神奇在颜色鲜艳)B、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③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A、你又听出了什么?B、是不是只有这些形状?你觉得又像什么?④第三自然段A、你感受到了什么?(颜色丰富,颜色会变化)B、朗读训练:个别读——师生评价——齐读读出你们的惊奇和惊喜C、我们把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一定会发现五彩池另一个神奇的地方。
D、体会地很不错,学到这儿,你们明白五彩池神奇、美丽在什么地方了吗?4、为什么水源相同,池水的颜色却不同呢?甚至连同一池的水颜色也有区别?真是太神奇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后与同桌一起讨论原因。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五彩池教学设计五彩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彩池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毯碟拇陵耀橄榄矗峻瑰腻舀腾驾漫遍”1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与结构。
3.抓住有关景观颜色、形状、大小等具体描述,通过品读、批注、分享、评价,感受五彩池的神奇瑰丽。
4.学习作者抓住景观主要特点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经历自主学习过程,体验建立内在阅读理解目标的理解过程,能说出自己如何边读边思考。
2.经历合作学习过程,能与同伴合作学习,能从欣赏的角度评价同伴。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品赏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从而感受五彩池的神奇瑰丽。
2.喜欢语文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欣赏写景部分,体会五彩池的美与奇。
教学难点:了解五彩池自然景观,明晰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具准备:1.设计“预习指引”和“合作学习工作纸”。
2.“预习指引”事先发给学生预习。
3.制作PPT。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3分)咱们班有一些同学经常和家人一起去过很多地方旅游,不过我们全班一起游玩的机会不多,所以今天老师想把咱们班召集起来一起去旅游,这次旅游的形式有点特殊,()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带着对美景的期待,一起走进今天的旅游景点:五彩池。
二、基础知识(5分)(一)教师出示PPT生字词:地毯菜碟拇指丘陵闪耀橄榄矗立险峻瑰丽细腻舀起来腾云驾雾漫山遍野(二)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全班读,指定小组轮读生字,全班再读,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小结。
三、分享初读课文。
(15分钟)(一)分享思维导图。
1.学生全班分享思维导图,选择两名同学的思维导图在全班分享,经过评价与作者讲解,在完善的过程中梳理课文内容和结构。
2.教师小结思维导图分享情况。
(二)分享初读课文的思维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愿回答。
是哪些信息让你确定了文章的结构?2.教师小结。
五彩池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五彩池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特点;(2)掌握五彩池的观赏技巧和摄影技巧;(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和摄影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2)激发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五彩池的地理位置及形成原因;2. 五彩池的特点及观赏技巧;3. 摄影技巧在五彩池拍摄中的应用;4. 实地考察与实践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五彩池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五彩池的地理位置及形成原因:介绍五彩池所在的景区、地质构造和形成过程;(2)五彩池的特点及观赏技巧:讲解五彩池的色彩、形状、布局等特点,以及如何观赏五彩池;(3)摄影技巧在五彩池拍摄中的应用:介绍摄影基础知识,如曝光、构图、光线等,并结合五彩池的特点,讲解如何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3. 小组讨论与交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五彩池的特点、观赏技巧和摄影技巧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五彩池景区,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五彩池的地理环境、景观特点,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摄影创作。
5. 活动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2. 实地考察: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摄影作品:根据摄影作品的质量、构图、光线等方面进行评价;4. 活动总结:评价学生在活动总结中的表达能力和分享经验的价值。
五彩池教学设计(最新6篇)

五彩池教学设计(最新6篇)《五彩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第1自然段。
2.理解奇异、神奇、呈现、漫山遍野、赞叹的意思,会用不但而且写一句话。
3.感受五彩池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受到自然风光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积累语言。
第1课时初读,激趣质疑知神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初读课文,说说五彩池有哪些特点,理清课文脉络。
(二)教学过程1、讲故事激趣导入新课,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五彩池,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交流随机出现:(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板书。
)水池形状多(真不错,能把读懂的意思直接说出来。
)池水颜色多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水的颜色真鲜艳其实五彩池的水都是清水石粉能反射阳光3、质疑问难,点然学趣(1)、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自己读懂了这么多。
那学习当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其他同学注意,要认真听同学的问题,看他提出的问题你想到了吗?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以下交流随机出现:(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板书。
)池水颜色多的原因?池水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多端?为什么叫五彩池?(能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不错。
)什么是石粉?是哪儿来的?(看来你对石粉感兴趣)为什么四川藏龙山有这样神奇的自然现象?先让学生自由说,答案可以多种多样。
(2)然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五彩池的主要特点是:(1)池的形状大小不同,而且玲珑多姿;(2)池水的颜色鲜艳多彩。
4.再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出美感。
5.鼓励学生自由读,说说各段主要写了什么。
6.作业:摘录课文中描写五彩池形状、颜色的词语。
第2课时研读,再现形象悟神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2.借助重点词句试背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1.复习生字词。
2.教学第1自然段。
五彩池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五彩池教学设计(优秀10篇)《五彩池》教学设计篇一一、活动主题:通过学习《五彩池》一文,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
二、活动年级四年级三、活动目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活动动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
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广告语,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现在老师带领大家去看看五彩池。
五、活动过程1、朗读体会,观赏五彩池。
1)、读读,画画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a、交流学习所得。
从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闪耀”等词语体会五彩池的美。
从“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等词语体会五彩池数量之多。
从“大的……”、“小的……”体会水池大小、深浅不一。
b、讨论这段话中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c、小结。
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我们一时说不尽,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他的喜爱之情吧!2)、朗读训练。
自愿读、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2、欣赏五彩池水的美丽与神奇。
1)、先自学,后讨论。
五彩池的水为什么更令人惊奇?2)、想想为什么课题叫《五彩池》?3、探索原因,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1)、学生质疑。
2)、小组谈论。
3)、启发汇报。
4)、看着版画,介绍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4、回应启发,写广告词。
学习到这,大家一定了解可五彩池的特点,现在能写出吸引游客的广告语吗?1)、学生动笔写广告语。
2)、汇报交流广告语。
师生评价。
要求:简明、易记、贴切、有鼓动性。
《五彩池》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
课文通过对五彩池美丽、神奇特点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表达了“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目标认识壹五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
五彩池教案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和成因。
1.2学会观察和描述五彩池的景色。
1.3掌握五彩池的科学原理。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2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五彩池的特点、成因及科学原理。
2.教学难点:五彩池的形成过程及科学原理。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五彩池图片、视频资料、相关科普文章。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五彩池的特点及成因1.导入1.1展示五彩池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五彩池的美。
1.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彩池吗?五彩池有什么特点?2.新课导入2.1介绍五彩池的地理位置、名称由来。
2.2展示五彩池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3.自主探究3.1分组讨论:五彩池为什么会出现多种颜色?3.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分析五彩池成因4.1展示五彩池成因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
5.2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五彩池的形成过程。
第二课时:五彩池的科学原理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
1.2提问:同学们,五彩池的成因是什么?2.探讨五彩池的科学原理2.1展示五彩池的科学原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
2.2分析五彩池的科学原理:光学原理、化学原理等。
3.实践活动3.1制作五彩池模型,观察模型中的颜色变化。
3.2分享实践成果,讨论实践中的发现。
第三课时:五彩池的保护与欣赏1.导入1.1展示五彩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五彩池的美。
1.2提问:同学们,五彩池这么美,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2.讨论五彩池的保护措施2.1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五彩池的环境?2.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3.欣赏五彩池的美3.1展示五彩池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3.2分享欣赏心得,讨论五彩池的美。
《五彩池》教学设计(优秀5篇)

《五彩池》教学设计(优秀5篇)《五彩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正确读写“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闪耀、拇指、镰刀、石笋、起伏、丘陵、折光镜”等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情感目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出示课题:五彩池2.传说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作者又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它又是什么颜色的呢?二、初读课文。
1.五彩池在什么地方?2.作者见到的五彩池是什么颜色?3.形成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三、默读课文,讨论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讲藏龙山上有许多形状不一、深浅不同的水池,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闪出各种颜色的光辉,原来是因为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五彩池真美。
四、指名学生读课文。
五、自学本文生字、词。
1.正音:辉(huī)——瑰(guī)凝(níng)——疑(yí)2.解词:细腻:本文指精细光滑。
矗立:高耸地立着。
石笋:石灰岩洞中矗立的像笋的物体。
瑰丽:异常美丽。
折光镜:使通过的光线发生折射。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腾云驾雾:本课指利用神仙的法术乘云雾飞去。
六、布置作业。
1.本课生字每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
1.传说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2.传说中的五彩池的池水是什么颜色的?3.听了奶奶的故事后,作者想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五彩的瑶池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五彩池。
4.作者看到了五彩池,它在什么地方?5.作者看到的五彩池和瑶池是一样的吗?从哪一句看出是不一样的?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神话中的五彩池,只有一个池子,而且颜色只有五种:红、黄、绿、蓝、紫。
而作者看到的藏龙山的水池有无数,颜色更鲜艳、更瑰丽,池水的颜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彩的。
五彩池教学设计4篇

(经典)五彩池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彩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彩池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语言美。
2. 抓住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反复品味,巩固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了解五彩池美丽神奇的特点及其成因。
三、教学难点:了解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读书法、讨论法、课件直观演示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课时(一)激发兴趣,进入情境同学们,大家听说过《五彩池》吗?她有什么迷人的地方呢?在你们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呢?事实上,五彩池比你们描述得更美丽、更神奇,你们想不想走得离它更近一些,仔仔细细地看个够呢?这节课就来透过语言文字,通过仔细地朗读课文,来感受五彩池怎么美,五彩池有多美。
(板书课题)(二)精读品读,深入理解1. 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五彩池的美:(1)自读课文。
看看你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五彩池的美,把它勾画下来,反复朗读,体会五彩池怎么美。
(2)小组交流:说说你重点体会了哪些词句,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朗读训练。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指导:“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像盛开的荷花……”①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会抓住“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像盛开的荷花……”理解到形状多,形状美)②你能画出五彩池的这些形状吗?指名到黑板上画简笔画。
③五彩池还有其它的形状吗?你是从哪知道的?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再指名到黑板上画。
如果学生没有想象出池边像彩带一样的石粉,则进一步引导想象,指名补充学生的简笔画,用黄色的粉笔画出较宽的轮廓,理解“像一圈圈彩带”。
《五彩池》教案

《五彩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亩、拇、舀、簇”等生字,理解“玲珑多姿、鲜艳多彩、漫山遍野”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作者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方法,能够仿照课文进行简单的描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学习作者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仿照课文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五彩池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象。
提问:你们觉得五彩池怎么样?想不想知道课文中是怎么描写五彩池的?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亩、拇、舀、簇”等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五彩池的?引导学生理解“藏龙山”“神奇”等词语的意思。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对五彩池的向往之情。
学习第二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五彩池在什么地方?它的数量有多少?指导学生理解“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等词语,感受五彩池数量之多。
让学生找出描写五彩池大小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五彩池大小不一的特点。
学习第三自然段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五彩池的形状有哪些?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五彩池形状的句子,如“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盘子,有的像莲花……”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五彩池还可能像什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感受五彩池形状的奇特。
五彩池 教案优秀6篇

五彩池教案优秀6篇《五彩池》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1、同学们见过水池吗?(说说见过的水池的样子、特点)2、见过五颜六色的水池吗?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3、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读课文,标出每个自然段。
2、默读课文,找出介绍五彩池的部分。
3、再读课文,讨论课文的段落层次。
〈三〉、自学生字新词:1、读准字音:藏、折(多音字)折、丈、矗(翘舌音)笋(平舌音)2、认清字形:藏、碟、镰、矗、耀、驾3、讨论如何记好生字、词。
4、同学互相检查自学效果。
〈四〉、巩固练习:1、抽读生字、词,口头组词。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分段朗读课文。
2、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1)、这段话讲什么意思?2)、文章开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作者没想到的是什么?4)、“没想到”和“真的”指的是什么?5)、理解“腾云驾雾”、“神奇”的意思。
3、全班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齐读课文。
2、思考讨论:1)、这一部分讲的。
是什么?2)、第二自然段3)、“晴朗”指的是什么?4)、在晴朗的日子里五彩池是什么样的?5)、理解比喻句: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6)、更让作者感到惊奇的是什么?7)、五彩池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3、巩固练习:1)、分段朗读课文。
2)、说说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形状。
3)、说说五彩池的神气表现在哪儿?〈四〉、课堂小结:1、分段朗读课文。
2、说说五彩池给你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彩池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及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3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了解产生奇异景象的原因,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是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
2教学难点是了解五彩池的水的颜色各异的原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及新词。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情导入
一个晴朗的日子,作者来到了四川的藏龙山,一下子就被五彩池奇异的景象迷住了。
并把他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带给了我们,就是《11五彩池》。
课题质疑: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忆字形,了解字意,口头扩词。
3检查自学效果。
(1) 认读生字,说说你是怎样记忆字形的,并说说你想提醒大家应该注意什么地方。
(2) 口头扩词。
(3) 认读字词。
①生字新词。
四川玲珑多姿菜碟葫芦镰刀脸盆闪耀咖啡色
柠檬黄舀起凝结细腻
②多音字组成的词。
藏龙山数不清铺展情不自禁
③注意这些词的读音。
晴朗奇异漫山遍野橄榄绿显出变幻一派
凝结细腻原来池底生着许多石笋,而这些石笋表面有凝结着一层细腻的石粉。
三、熟读课文。
⑴把这些词带入课文中你还能读准确吗?试一试。
⑵同桌互相查读,帮助纠正字音。
⑶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四、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五、质疑,解疑。
1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
3未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交流或对问题进行梳理。
六、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了解产生奇异景象的原因,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感情。
2教学难点是了解五彩池的水的颜色各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对五彩池有了初步的印象,这节课我们来深入研究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分段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说一说五彩池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顺势引出重点内容进行品味。
三、抓住重点,品味朗读,感受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彩池美丽、神奇的句子,并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练习朗读。
3交流思想,读出感受。
要求:先说总的感受,接着读课文找依据,然后具体说说自己的理解。
(1)感受水池的美丽神奇
①用对比读的方式,体会五彩池的数量多,感受奇异美丽。
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玲珑多姿。
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玲珑多姿。
大的面积将近70 平方米,水深近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读一读,体会两种写法的不同
并试着说一说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写具体的。
②朗读想象,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池子的边沿是金黄色,像一圈圈金色的带子把池子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脸盆,有的'像盛开的荷花
边读边想象,感受水池的形状美。
说说省略号的作用。
扩展想象,说一说还可能会有怎样的形状。
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出示图片,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第 2自然段,感受五彩池的数量之多形状之美。
(2)感受池水的美丽神奇
引导读书,师: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黄龙归来不看水。
看来,最美的还是五彩池的水。
我们共同来读一读描写池水的这一部分,然后来交流一下感受。
① 出示描写池水颜色的一段文字,自由读后谈感受。
要求:先说感受,然后用朗读有关句子做为依据。
观点一:池水的颜色很多
依据:最美丽的是那五颜六色的池水。
站在山上向下望去,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红、黄、白、绿、紫、蓝等各种色彩,像一幅巨大的彩画铺展在眼前。
有的上边的池水是咖啡色,流入下边的池子就成了柠檬黄;有的左边的池水是湖蓝色,注进右边的池子却成了橄榄绿。
观点二:池水本身没有颜色
依据:使人惊奇的是,这些彩池虽然互相连接,水也来自同一溪流,但每池的水色却各不相同。
如果把各池的水舀起来一看,却又跟普通的清水没什么两样。
②讨论:五彩池的池水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③了解产生奇异现象的原因
质疑:课文学到这里,你的脑海里产生了什么问题?(池水就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来解答这个问题。
然后小组交流。
最后派代表进行汇报
④体会读,读出美的感受。
⑤播放五彩池的课件,指名进行配图朗读。
直观感受五彩池的神奇之美。
⑥给出背诵框架,指导背诵。
最美丽的( ),站在山上向下望去,( )的水池在阳光下( ),像一幅( )。
使人惊奇的是,这些彩池( ),水也( ),但( )。
有的( ),流入( );有的( ),注进( );有的( ),有的( )。
如果( ),却( )。
同样的水,( )?原来( )。
在阳光照射下,池底就像( ),显出( )。
( )使五彩池显得( )。
(3) 学习第4自然段
师引读:面对这一派奇异的自然风光,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深深地赞叹
(齐读)美啊,藏龙山的五彩池!
四、回顾全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了这篇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检查背诵。
二、指导造句。
从奇异、闪耀、漫山遍野、情不自禁中选择两个造句。
1先读原句感受语言环境,了解词意。
2交流造句。
三、指导书写。
对学生认为比较难写的字重点指导。
四、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五彩池
美丽神奇
大大小小五颜六色
玲珑多姿变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