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突水及其处理解析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c0d52ae2bd960590c67731.png)
单吸多级卧式离心泵单吸多级卧式离心泵产品概述: D型泵系单 吸多级分段式卧式离心泵,是在老产品DA型泵基 础上大胆改进结构并采用先进的水力模型设计而 成的高效节能更新换代产品,全部取代老DA型泵, 根据输入介质、温度派生出DG、MD、DF系列泵。 性能范围: 流量:6.3-800m3/h 扬程: 17.50-1124m 主要用途: D型泵供输送清水 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它液体之用。介 质温度不大于80℃,它适用于矿山排水和工厂、 城市建筑供水,远距离输水等场合。 DG型泵 供输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它液 体之用。介质温度不大于105℃,适用于小型锅炉 给水...
(4)、煤层或岩层中有“吱吱”水叫声。 (5)、巷道壁或矿层壁“挂红”,水的 酸度大、味发涩、有臭鸡蛋气味。
矿井突水防治
一、地表水综合治理
地表水综合治理是指在地面修筑防排水 工程,填堵塌陷区、洼地和采取隔水防渗 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地表水大量流入矿井, 同时坚持矿井防治水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 合、地表水与井下工程相结合、多种防水 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水措施。
一般情况下,在断层交叉复合部位、尖灭 端、拐弯处、向斜轴部、转折端及隐伏裂 隙存在的工作面因应力集中,易造成底板 破坏突水,是预防的重点.
隔水层和防水层 隔水层对突水起阻挡作用,其阻水能力是由其 厚度、岩性组合及力学强度决定的.厚度越大, 越不易出水. 含水层的富水性及水压对工作面底板突水具有 重要作用.含水层的富水性是突水大小的物质基 础,它决定着突水后水害的规模及对矿井的威胁 程度.富水性与其岩溶裂隙发育程度、迳流条件、 构造发育情况及埋藏深度等因素有关.
二、排水恢复期的安全措施 (1)、保持良好的通风,经常检查气体 含量。 (2)、严禁在井筒内或井口附近使用明 火灯或其他火源,以防止井下瓦斯突然大 量涌出时引起瓦斯爆炸。 (3)、在井筒内安装排水管或进行其 他工作的人员都必须佩带安全带和自救器。 (4)、在修复井巷时,应特别注意防 止发生冒顶与坠井事故。
煤矿开采中的煤层突水预防与治理
![煤矿开采中的煤层突水预防与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5b1e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4.png)
01
预防效果
02 有效降低了煤层突水的发生概率,保障了矿工生 命安全。
03 提高了矿区开采效率,减少了因突水事故导致的 生产中断。
某矿井煤层突水治理过程及效果
01
治理过程
02
迅速关闭突水点附近的水闸,控制水量。
通过钻孔引流、降低水位,减小突水压力。
03
某矿井煤层突水治理过程及效果
• 对破坏的底板隔水层进行注浆加固,修复受损区 域。
CHAPTER 04
煤层突水预防与治理案例分析
某矿区煤层突水预防措施及效果
预防措施 强化矿区地质勘探,掌握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岩性及分布规律。
制定合理的采掘计划,控制开采深度和范围,避免破坏底板隔水层。
某矿区煤层突水预防措施及效果
• 实施注浆加固,提高底板隔水层的抗水压能力。
某矿区煤层突水预防措施及效果
02
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发出预警信号 ,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时间保障。
03
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 可靠性。
CHAPTER 03
煤层突水治理方法
注浆技术
总结词
通过将浆液注入煤层或岩层裂隙、孔隙或破碎带,以达到封堵水流、加固地层或隔断水流的目的。
详细描述
注浆技术是煤矿开采中常用的煤层突水治理方法之一。通过钻孔将配制好的浆液注入煤层或岩层中, 利用浆液的凝固和硬化作用,封堵水流通道,降低水压,从而达到治理煤层突水的目的。注浆技术具 有施工简便、适用范围广、治理效果显著等优点。
某矿井煤层突水治理过程及效果
治理效果
1
2
有效控制了突水事故的发展,避免了更大规模的 灾害。
3
及时恢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减少了经济损失。
矿井突水的预兆与应急措施ppt课件
![矿井突水的预兆与应急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5944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2.png)
根据矿井突水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包括救援人员的组织、救援 设备的配置、救援路线的规划等。
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撤离通知
及时向矿井内的所有人员发出撤离通知,告知突水的危险性 和撤离的必要性。
组织撤离
组织人员有序撤离危险区域,确保所有人员的安全撤离。
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报告内容
安全培训
加强矿工的安全培训,提 高他们对突水的认识和应 对能力。
技术水平
提高矿工的技术水平,使 他们能够正确操作设备、 判断危险情况并及时采取 措施。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 矿工在应对突水时的应急 反应能力。
03
矿井突水的应急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启动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矿井突水的迹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 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建立健全矿井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安全规程
隐患排查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作业 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矿工在遇到 突水时能够迅速、正确地应对。
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引发突水的隐患。
定期检查
定期对矿井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备 、设施、通风等方面,确保矿井安全 运行。
提高矿工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预防措施不足
分析在预防矿井突水事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包括地质勘探、 水文监测、排水设施等方面。
展望未来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矿井突水事件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
完善水文监测体系
提高地质勘探的精度和深度,对矿区的水 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了解,为预防矿井突 水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完善的水文监测体系,对矿区的水文 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 置潜在的水患。
煤矿突水灾害的防治
![煤矿突水灾害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f4a563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f.png)
煤矿突水灾害的防治煤矿突水灾害是矿井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它不仅会造成矿井设备的损坏,而且会给矿工带来生命危险,因此防治煤矿突水灾害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煤矿突水灾害的成因、防治措施以及几点建议。
一、煤矿突水灾害的成因煤矿突水灾害是由于地下水体突然破裂或者开采工作引起水流翻涌而导致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原因:1.地质因素。
地下水体规模较大,流动性强,当地质结构不稳定或矿区基岩含水量较高时,地下水就容易破裂。
特别是在低洼地区,洞穴较多的矿区,地下水特别容易涌入矿井。
2.自然灾害。
如降雨、地震等自然灾害使矿井地面或底部的断裂带发生位移,导致开采区域内的地下水流向井下。
3.人为因素。
矿井设备、设施维护不好会导致水管破裂和设备损坏,同时施工粗糙也会引起地层的变化,进而引起突水灾害。
二、防治煤矿突水灾害的措施1.加强矿山水文地质勘探。
通过对矿山底下和周边水文地质环境的深入探究,可以掌握矿山水文地质特征、流动性,综合判断突水灾害的可能性,早期预防矿山突水灾害。
2.矿山排水系统建设。
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矿山废水排放系统、抽水系统、管道系统、水泵控制系统等,随时控制、监测水位变化,做到时刻掌握矿山水文地质状况。
3.合理的矿山开采设计。
在矿山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矿山水文地质特征以及采掘方向,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尽量减少地下水的涌入,从根本上预防突水灾害。
4.灾害预警体系建设。
通过观测井水位、测量井下温度、水压力等参数,建立水文监测网络,构建井下智能煤矿监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测煤矿地质环境,及时预警、快速处置。
三、建议1.煤矿企业应该完善人员培训制度。
对矿工进行必要的突水灾害风险知识、急救救援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增强自身的防突水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政府应该强化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力度,对于蓄意违规施工或私自改变开采方向的企业,严格处罚,以达到维护矿工安全生产的目的。
3.在实施防治措施的过程中,要加强煤矿企业与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合作,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煤矿突水灾害的防治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煤矿井下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
![煤矿井下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dffad5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8.png)
煤矿井下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一、矿井突水的一般预兆: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突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⒈挂红。
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水锈。
⒉挂汗。
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煤岩壁上凝结成水珠,此时巷道接近积水区。
但有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到低温煤块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
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若有则是突水先兆。
⒊煤壁变冷。
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冷,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的感觉,时间愈长就愈感到阴凉。
但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掘进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⒋出现雾气。
当巷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
⒌水叫。
井下的高压积水向裂缝挤压与两壁发生摩擦而发出嘶嘶的叫声,说明已很接近积水区。
若是煤巷掘进,则突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⒍顶板淋水加大。
⒎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⒏水色发深,有臭味。
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
断层水呈黄色,水无涩味而发甜。
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是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有时也出现挂红。
冲击层水色发黄,往往夹有砂子,开始时水小,以后逐渐增大。
⒐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⒑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尚远;若出水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当发现上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判明情况,向矿有关部门或领导报告。
如果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二、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掘进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单靠探放水来保证安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掘进期间采取安全措施加以防范。
⒈探水巷道的掘进断面不宜过大,以缩小受压面积。
同时应有两个安全出口,用于通风、流水和撤人。
一般情况下应双巷掘进,必要时在联络巷之间开掘安全躲避洞室。
矿山开采突水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培训
![矿山开采突水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89f41a6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8.png)
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为其他矿山提供借鉴和参考。
经验教训总结与改进建议
经验教训
分析矿山开采突水事故 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和建议,包括加强地质 勘查、完善应急预案、 提高救援能力等方面。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矿山开采突水 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的 发展方向,为矿山安全 生产提供指导。
2023-2026
ONE
KEEP VIEW
矿山开采突水事故处 理与应急预案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3-12-31
CATALOGUE
目 录
• 矿山开采突水事故概述 • 突水事故处理方法与技术 •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 矿山开采安全管理措施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PART 01
事故后果评估
评估事故对人员、环境、经济等方面的损失,为应急救援提供依据 。
事故处理过程
详细介绍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救援措施、现场处置等情况。
成功应急救援案例分享
案例概述
介绍一个成功的矿山突水事故应急救援案例,包括事故发生背景、 救援过程和结果。
关键措施
分析在救援过程中采取的关键措施,如快速响应、科学决策、资源 调配等。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不到 位、应急预案不完备等安全管理问题 也是导致突水事故的重要原因。
开采方法
采矿方法选择不当、采空区处理不善 、矿坑排水设施不完善等都可能引发 突水事故。
事故危害与影响
人员伤亡
突水事故常常造成矿工生命安 全受到威胁,甚至出现多人伤
亡的惨剧。
财产损失
突水事故会导致矿坑淹没、设 备损坏、生产中断等,给企业 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煤矿井下常见灾害—矿井突水
![煤矿井下常见灾害—矿井突水](https://img.taocdn.com/s3/m/909889f004a1b0717fd5dd86.png)
煤矿井下常见灾害——矿井突水
矿井水灾又称矿井突水灾害,是指在矿井开挖或采掘过程中山洪、暴雨、地下水、湖水、老窿水,经井口或岩石裂隙、断层、岩溶洞穴等大量涌入矿井,水量远远超过矿井正常排水能力,以致淹没井巷,威海矿工生命,破坏资源环境,影响矿井生产。
矿井水灾的预兆:
1、工作面空气变冷并伴随有雾气发生。
2、煤岩层突然发潮颜色变暗,巷道壁、煤壁出现挂红挂汗。
3、采掘工作面压力加大,煤岩层裂缝涌水剧增,工作面涌水加大,并伴有丝丝水声。
水灾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方法:防、排、疏、截、堵。
防:查清来源,分别作出预防措施。
如:防水煤柱;
排:在井下挖掘或者疏通排水沟,将各种涌水及时引进水仓,再用大功率水泵将水排到地面,导出矿区;
疏:疏水降压(打钻放水、开钻专门巷道放水);
截:防水闸门、打钻注浆法;
堵:打钻降压、注浆封堵、注浆加固。
冒顶:预兆:顶板来劲,沙沙掉渣,易片帮,支柱受力明显,出现歪斜、钻地等现象。
预防措施:
1、敲帮问顶,探查虚实。
2、加强顶板支护
3、人工强制放顶
4、加强对顶板压力的测试。
如果矿井突然出现大量涌水或出现超过排水量的出水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给国家、企业和员工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一旦矿井内发现有出水预兆或迹象一定要技术处理,避免发生异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矿井突水情况处置方案
![矿井突水情况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2c57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f.png)
矿井突水情况处置方案背景矿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但矿井突水问题一直是矿山安全的一大隐患。
突水指矿井内部水位突然上升或水流量明显增大,有可能引起矿井水力压力变化,导致矿井内涌水、涌砂、失稳、坍塌等事故。
因此,对于矿井突水情况的处置方案备受重视。
处置方案第一步:统一指挥一旦突水事件发生,应当立即启动突水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性调研,同时立即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及时发布调研结果以及应对指挥命令,确保各个部门能够快速配合。
第二步:疏散人员突水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灾害,矿工们最关键的任务是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应有明确的标识,在突水预案中应明确各个区域的安全距离和疏散路线,以确保所有人员都能顺利撤离。
第三步:寻找突水源头矿井突水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突水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因此,首先需要确定突水的具体位置和原因,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如果突发事件源于水泵等机械设备损坏,则需要尽快维修或更换受损设备。
如果源于地质灾害等自然原因,则需要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矿井继续受损。
第四步:堵塞突水源在处理完突水的位置和原因后,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尽可能及时地处置突水。
如果突水源较小,则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堵塞,尽快把突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如果突水源较大,可考虑引水排泄,降低水位。
第五步:恢复矿井正常生产在解决了突水问题后,需要对矿井设备和环境进行彻底检查和修复,以确保矿井重新进入正常生产状态。
同时,需要对突水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深入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矿山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经验参考。
结论矿井突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在突水事件发生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置,按照矿山安全预案和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获得最好的防范效果,以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矿井生产的正常运转。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解析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13bc05960590c69ec376f3.png)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章海涛 2007441380
概述
一、矿井突水的定义及原因 二、矿井突水的征兆 三、矿井突水防治 三、怎样恢复被淹矿井
一、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凡是井巷掘进及工作面回采过 程中,接近或沟通含水层、被淹巷道、地 表水体、含水断裂带、溶洞、陷落柱而突 然产生的突水事故。
突水产生的原因:井下采掘活动破坏了原 岩应力,地下水在静压力和矿山压力的共 同作用下通过地下薄弱环节很快地进入采 掘工作面。
2.冲击层水突水征兆 (1)、突水部位岩石发潮、滴水、且逐
渐增大水中还含有细沙。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 流砂,水色时清时混,总的水量砂量增 加。
(3)、发生大量溃水、溃砂现象。 3.老空区突水征兆 (1)、煤层发潮发暗。 (2)、巷道壁或煤层壁“挂汗”。 (3)、采掘面温度下降,空气变冷产生
三、建立健全排水系统
煤矿必须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 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确保矿井 能够正常排水。
井下主要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 2、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水管。 3、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 相匹配,并能保证全部水泵同时运转。
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
1.矿压
采矿过程中的矿山压力,对工作面底板具有严重的破坏 作用,产生新裂隙,并“活化”原有断裂,导致底板突 水.
矿井突水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矿井突水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35a3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8.png)
矿井突水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矿井突水事故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水的涌入或堆积导致矿井内部出现严重水灾的情况。
这种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矿井突水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此进行讨论。
一、矿井突水事故的原因分析1. 水源问题:矿井周围多水源(如河流、湖泊、地下水位等)或废水排放不好,容易导致水涌入矿井矿体中,形成突水事故。
2. 矿井设计问题:矿井的排水系统不完善、通风系统不够稳定,或者采煤等作业过程中未能及时排除水体,都有可能导致矿井内积聚大量水分。
3. 地质条件:矿井所处的地质条件可能存在地下河道、断裂带等特殊地理构造,这些地质因素使得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加。
4. 人为操作问题:不妥善的操作和管理,如不按照规定对井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不及时查修、处理矿井排水和通风系统等故障,都有可能引发矿井突水事故。
二、矿井突水事故的防治措施研究1. 提前发现: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勘探,充分了解矿区地下水位、水源、地下水透明情况,并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进行水文监测,及早发现矿井突水的迹象。
2. 加强排水系统:完善矿井的排水系统,采用合理的排水方式,包括使用适当的排水设备和引进先进的排水技术,确保矿井内水位低于工作面,减少突水风险。
3. 加强通风系统:合理设置通风设备,保证矿井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及时排除井下积水、湿气等,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度和生产效率。
4. 管理与规范:建立完善的矿井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操作规程,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避免人为操作问题引发事故。
5. 应急响应:建立健全的矿井突水应急预案,提前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救援、撤离等应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矿井突水事故的原因与防治措施研究对于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矿井突水事故的原因,找出事故的根源,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
煤矿突水事故处理流程
![煤矿突水事故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340a2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9.png)
煤矿突水事故处理流程煤矿突水事故可不得了,这事儿处理起来得有一套流程呢。
一、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应对。
当突水事故刚发生的时候啊,在矿里的小伙伴们可不能慌。
要是你就在现场附近,得赶紧找个能躲避水流冲击的地方,像那些比较坚固的支护下面或者是高处的平台啥的。
这就跟下雨天找个屋檐躲雨似的,得先保证自己不被水一下子给冲走了。
而且要大声呼喊,让周围的工友也知道这边有危险,赶紧往安全的地方跑。
在井下的管理人员呢,要第一时间把事故的大概情况往井上汇报。
比如说突水的位置啊,水量看起来有多大呀,有没有人员被困之类的。
这消息就得像火箭一样快地传上去,这样井上的人才能尽快做安排。
二、井上的应急响应。
井上一接到消息,那也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忙碌起来。
调度室的人员要马上通知所有相关的部门和领导。
这时候大家的心都揪着呢,就盼着能把井下的工友平安救出来。
矿长啥的领导就得赶紧组织一个应急救援小组,这个小组里得有懂技术的、会救援的各种各样的人才行。
然后呢,就要开始收集各种能帮助救援的设备和物资了。
像那些抽水的大泵呀,排水的管道啊,还有救生的绳索、氧气罐啥的,越多越好,就像要去打一场大仗一样,得把装备备齐喽。
三、救援行动的开展。
等这些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救援人员就要下井去救人啦。
下井之前得互相检查一下装备,可不能马马虎虎的,这就跟出门前要检查钥匙带没带一样重要。
在救援的过程中,救援人员之间也要时刻保持联系。
可不能各干各的,得像一个团队一样紧密配合。
要是谁遇到了危险或者发现了什么新的情况,得马上告诉其他人,这样大家才能一起想办法解决。
四、后续的处理。
当把被困的工友都救出来之后,这事儿还没完呢。
还得对突水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调查。
这就像是破案一样,得找出到底为啥会突水,是因为地质的原因呢,还是之前的矿井开采有啥问题。
调查清楚了,以后才能避免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而且呀,对于那些在突水事故中受到伤害的工友,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得好好照顾。
矿井突水事故的抢救处理
![矿井突水事故的抢救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72a158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b.png)
矿井突水事故的抢救处理矿井突水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由于煤矿工作环境恶劣、通风条件有限、井下作业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源等原因,使得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率很高。
一旦发生了突水事故,往往会造成铺装、电器、通讯等多个系统的设备失效,同时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因此,对于矿井突水事故的抢救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事故的快速报告及紧急响应发生突水事故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向本级或上级领导汇报,并通知井下人员迅速进行应急处理。
同时,相关部门应当迅速组织专业的救援力量及时赶往现场,对井下人员进行营救。
二、开展紧急排水突水事故发生之后,必须尽快开展排水工作,以避免矿井被水淹没,导致更大的安全隐患。
排水的方法包括利用地面井口和井下设备进行排水,其中,利用井下设备进行排水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对于排水设备应做好维护与训练,以确保在事故发生后其能够有效地进行排水作业。
三、强化现场救援在救援第一线工作的人员中,应该包括专业的突水救援人员以及高级别的领导,并配备充足的救援设备及物资。
应当首先对井下受困人员进行营救,特别是有危险生命迹象的人员应该得到优先考虑。
在救援现场应提供充足的药品及水源,确保伤员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减轻其伤势。
四、强化防护措施及事故原因分析针对突水事故的发生,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机制。
对于出现事故的原因要进行逐一分析,并尽可能采取防范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安全事故。
同时,在救援现场工作人员应当配备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呼吸器等,保证其能够在高风险环境下安全工作。
总之,矿井突水事故的抢救处理不仅需要快速响应和及时高效的营救措施,还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对于一些常见的突水事故处理措施可以进行归档,提高矿工的突发事故处置能力和突发事故的救护能力,从而尽可能地提升整个煤矿生产环境的安全等级。
矿井突水事故处理(课件)
![矿井突水事故处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4e95e42af90242a995e50f.png)
(4)避难人员被水、砂、泥堵在巷道内难以接近时,应利 用一切可能条件并设法接近他们。
(5)禁止由下往上进入突水点或被水、砂、泥堵塞的小眼、 上山,防止二次突水或突泥砂。
(4)工作面产生雾气。这是由于工作面温度下降后与较 高温度的空气相遇而形成的。
(5)工作面淋水加大或突然涌水。 (6)在工作面能听到煤层中有嘶嘶的水声,说明即将接
近老空积水。如出现这种情况,全部工作人员应立即 撤离现埸。 (7)顶板异常。因顶板含水而产生压力造成顶板来压, 顶板出现淋水,煤壁片邦和掉渣,底板出现鼓起和渗 水等异常现象。 (8)有害气体增加。这一征兆说明采掘工作面已接近积 水区,此时空气中瓦斯和二氧化碳含量将增加,并可 能出现硫化氢气体。
1在避难地点发现避难人员时禁止用头灯光束直接照射避难人员的眼睛以避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失明2发现避难人员时不可立即抬运出井应注意保护体温抬到安全地点并在救护队的保护下派医生对其进行检查给予必要的治疗如包扎输液注射等等避难人员情绪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送到医院特设的病房给子特别护理使其逐步适应新的环境恢复健康
五、抢救长期被困在井下的避难人员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抢救时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1)在避难地点发现避难人员时,禁止用头灯光束直接 照射避难人员的眼睛,以避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 造成失明 (2)发现避难人员时,不可立即抬运出井,应注意保护 体温,抬到安全地点,并在救护队的保护下,派医生对其 进行检查,给予必要的治疗(如包扎、输液、注射等), 等 避难人员情绪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送到医院特设的病 房,给子特别护理,使其逐步适应新的环境,恢复健康。 (3)在避难人员长期不进食的情况下,不能吃硬食和过 量食物,以免发生意外。’
矿井突水的预兆与应急措施ppt课件
![矿井突水的预兆与应急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2c9a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d.png)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01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加强矿井地质勘探工作,准确 掌握地质构造和含水层分布情
况。
在采掘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 规程,确保采掘工作面不与隐
伏含水层连通。
建立健全矿井突水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 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06
总结与展望:加强矿井突水防 治工作,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05
案例分析:某矿井突水事故处 理过程与经验教训
事故背景与经过
某矿井位于山区,开 采深度较大,地质条 件复杂。
事故造成矿井被淹, 多名矿工被困。
某日,矿井突然发生 突水事故,大量地下 水涌入矿井。
突水预兆与原因分析
突水前,矿井内出现水位上升、 水质变浑等现象。
地质勘探资料显示,该区域存在 隐伏含水层,且与矿井采空区连
排水系统
确保矿井排水系统畅通,能够及时排出矿井 涌水,防止积水引发突水事故。
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提高应对矿井突水事故的能力。
提高矿工安全意识与技能培训
安全意识
加强矿工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对矿井突水危险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技能培训
定期对矿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矿工在应对矿井突水事故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与其他救援队伍和部门的协作, 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现场处置措施
根据突水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如排水、堵水、支护等,以控制事 态发展。
医疗救治与心理疏导
医疗救治
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接受治 疗,确保伤员得到有效的医疗救
治。
心理疏导
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 们缓解紧张情绪,增强信心,尽快 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煤矿突水灾害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措施
![煤矿突水灾害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adbbc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6.png)
煤矿突水灾害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煤矿突水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灾害,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
本文针对煤矿突水灾害展开了地质条件分析和防治措施研究。
首先分析了煤矿突水灾害的原因,包括地质构造、煤层构造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随后对煤层地质条件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了突水灾害形成的内在原因。
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突水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矿山水文地质勘探、改进煤矿排水系统和建立健全的突水灾害预警机制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煤矿突水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
为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煤矿突水灾害,地质条件分析,防治措施,煤层地质,水文地质,预防工作,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煤矿突水灾害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措施煤矿突水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对矿井生产和工人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煤矿突水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煤层中的地下水体逆向渗漏或者突然涌出导致矿井瞬间被淹的现象。
煤矿突水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一旦发生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在煤矿突水灾害的防治工作中,地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煤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突水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进行煤矿突水灾害地质条件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通过对煤矿突水灾害的原因分析、煤层地质条件的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以及突水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煤矿突水灾害的预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煤矿突水灾害的原因分析煤矿突水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其主要原因如下:1. 煤层条件不稳定:煤矿工作面煤层岩性不均匀、构造变化复杂,易形成断层、节理等煤层构造破坏,导致煤层裂隙扩大,煤岩渗透性增大,从而引发煤矿突水。
2. 煤层开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矿井开采工作面掏空煤岩,使得原来支撑煤层的岩体失去支撑作用,容易发生煤层坍塌、岩层移动等现象,导致地下水体受到破坏,突然涌入工作面造成突水事故。
矿井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
![矿井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1c416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4.png)
矿井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矿井突水是煤矿和金属矿矿井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情况,突水事故一旦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和防治矿井突水事故,需要提前了解突水的预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突水的预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煤体和围岩的变化:矿井发生突水前,煤体和围岩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出现滑水、倾斜或开裂等情况。
这些变化往往是突水发生的前兆,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判断。
2.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如果水质和水量发生明显变化,如突然变浑浊、增加或减少,可能是矿井突水即将发生的预兆。
这时需要通过地下水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判断突水的可能性。
3.井下设备的异常:突水前,井下设备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如抽水机工作异常、压力泵失灵、井下水泵水位突然下降等情况。
这些异常往往是突水即将发生的信号,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针对以上突水的预兆,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水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科学探矿:在矿井的选址和规划阶段,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的走向,为预防突水提供依据。
2.加强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矿山监测系统,包括地下水位、地应力、矿体变形等监测点位,实时获取数据,并组织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突水的迹象。
3.做好抢险准备:对可能发生突水的位置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任务,加强抢险力量的组织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加强管理和安全教育: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预防和处理突水事故的能力,加强对井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预防和防治矿井突水事故需要综合应用地质、水文地质和矿山监测技术,及时发现突水的预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正常生产。
矿井水害防治三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矿井水害防治三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9d1d6358fafab069dc0295.png)
课题三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四、训练过程
1.训练前的准备
• 1)、开泵前的准备与检查
• (1) 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是否齐全,主轴
串量是否符合规定。
• (2) 润滑油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油量是否适
当,油环转动是否灵活正确。
• (3) 填料松紧适当,真空表和压力表的旋钮要
关闭,指针在零位。
课题三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二、处理井下水灾的一般原则
1、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
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
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 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
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
速组织抢救。
课题三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3、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水,同时堵塞地面 补给水源 4、加强排水和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 止将空区积聚的瓦斯引爆或突然涌出其他有毒气体。 5、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 次突水。 6、搬运和抢救遇难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 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3)、水泵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 经常注意电压、电流的变化,当电流超过
正常电流时,当电压超过±5%时,应停车检查 原因,进行处理。 (2) 检查各部轴承温度,滑动轴承不得超过 65℃,滚动轴承不得超过75℃,电动机温度不得 超过铭牌规定值。检查轴承润滑情况,油量是否 合适,油环转动是否灵活。
课题三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课题三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四、矿井排水设备
(一)矿井排水设备结构原理
1-水泵 2-电动机 3-启动设备 4-吸水管 5-底阀 6-滤水网 7-出水管
8-闸阀 9-逆止阀 10-旁路管 11-灌水漏斗放气阀12-引自备水源管 13-闸阀 14-真空表 15-压力表 16-放气阀
渗水预兆与紧急处理措施
![渗水预兆与紧急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c7e6611ed9ad51f01df2fc.png)
透水预兆与紧急处理措施一、发生矿井水灾(突水)的预兆1、本来是干燥光亮的煤,变得发暗潮湿,无光泽,空气变冷。
2、出现雾气。
井下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湿度较大,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空气骤然变冷,水蒸气变成雾气。
3、煤岩壁挂汗。
4、挂红。
煤壁没出的水发涩,有H2S臭味,附着在裂隙表面有暗红色氧化铁水锈。
5、煤层发出嘶嘶水叫。
6、地板鼓起,有时出现压力射流,水有甜味。
7、顶板来压,产生裂缝,出现淋水。
二、发现透水预兆的紧急处理1、不管发现上述何种透水征兆,都必须立即停止掘进迎头工作,向调度室汇报情况并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2、采取边探边掘,探水眼必须超前掘进巷道,达到要求的超前安全距离。
3、若是水情紧急,透水即将发生,必须立即发出警报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
防止透水事故发生,防止淹井,并及时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的地点的人员。
4、如果透水已经发生,各工作地点人员必须沿上山向高标、高巷道往上撤离水区。
三、矿井突水事故的抢救处理1、矿井一旦发生突水事故,事故地点人员应按《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规定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通知、组织受灾影响范围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灾区。
2、矿调度室接到事故电话后应向矿领导汇报,通知救护队及相关部门。
3、成立救灾指挥部,有组织地按步骤处理灾害。
4、救灾指挥部应迅速判定水灾性质、了解突水点影响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统计撤离出井人员、分析被困人员躲避地点,根据突水量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
如果是老窑积水,可选择排水方法处理涌水;如果是地表水透入井下,应首先采取措施拦截地面漏水通道,然后加强井下水的排放。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几种措施同时并用。
同时,必须尽快恢复灾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
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事故的发生。
5、发生透水事故,指挥人员仍应本着“救人是第一任务”原则,争时间抢速度,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早日脱险,透水事故发生后,应正确判断遇险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科学分析该地点是否具有人员生存的条件,然后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情况下,在断层交叉复合部位、尖灭 端、拐弯处、向斜轴部、转折端及隐伏裂 隙存在的工作面因应力集中,易造成底板 破坏突水,是预防的重点.
隔水层和防水层
隔水层对突水起阻挡作用,其阻水能力是由其 厚度、岩性组合及力学强度决定的.厚度越大, 越不易出水.
二、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
1、煤层露头风化带。 2、在地表水体、含水 冲积层下和水淹区临 近地带。
3、与强含水层间存在 水力联系的断层、裂 隙带或强导水断层接 触的煤层。
4、有大量积水的老窑 和采空区。
5、导水、充水的陷落 柱与岩溶洞穴。
6、分区隔离开采边界。
7、受保护的观测孔、 注浆孔和电缆孔等。
三、建立健全排水系统
煤矿必须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 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确保矿井 能够正常排水。
井下主要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 2、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水管。 3、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 相匹配,并能保证全部水泵同时运转。
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章海涛 2007441380
概述
一、矿井突水的定义及原因 二、矿井突水的征兆 三、矿井突水防治 三、怎样恢复被淹矿井
一、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凡是井巷掘进及工作面回采过 程中,接近或沟通含水层、被淹巷道、地 表水体、含水断裂带、溶洞、陷落柱而突 然产生的突水事故。
突水产生的原因:井下采掘活动破坏了原 岩应力,地下水在静压力和矿山压力的共 同作用下通过地下薄弱环节很快地进入采 掘工作面。
2.冲击层水突水征兆 (1)、突水部位岩石发潮、滴水、且逐
渐增大水中还含有细沙。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 流砂,水色时清时混,总的水量砂量增 加。
(3)、发生大量溃水、溃砂现象。 3.老空区突水征兆 (1)、煤层发潮发暗。 (2)、巷道壁或煤层壁“挂汗”。 (3)、采掘面温度下降,空气变冷产生
含水层的富水性及水压对工作面底板突水具有 重要作用.含水层的富水性是突水大小的物质基 础,它决定着突水后水害的规模及对矿井的威胁 程度.富水性与其岩溶裂隙发育程度、迳流条件、 构造发育情况及埋藏深度等因素有关.
矿井突水征兆
1.与承压水有关断层突水征兆 (1)、工作面顶板来压、掉渣、冒顶、支
架倾倒或折断柱现象。 (2)、底软膨胀、底鼓张裂。 (3)、先出小水后出大水。 (4)、采场或巷道内瓦斯量显著增大。
谢谢!
Thank you!
雾气。
(4)、煤层或岩层中有“吱吱”水叫声。
(5)、巷道壁或矿层壁“挂红”,水的 酸度大、味发涩、有臭鸡蛋气味。
矿井突水防治
一、地表水综合治理
地表水综合治理是指在地面修筑防排水 工程,填堵塌陷区、洼地和采取隔水防渗 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地表水大量流入矿井, 同时坚持矿井防治水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 合、地表水与井下工程相结合、多种防水 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水措施。
六பைடு நூலகம்井下探放水
凡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的矿井,应开展 充水条件分析,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 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 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构造和充水 因素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
恢复被淹矿井
一、排除积水的方法 (1)、直接排水法 就是增加排水能力,直接将所突出的全
部水排干。 (2)、先堵后排 当涌水的动储量特别大,补给丰富,用
强力排水不可能排干时,必须先堵住涌水 通道,截住补给水源,然后再排干。
二、排水恢复期的安全措施
(1)、保持良好的通风,经常检查气体 含量。
(2)、严禁在井筒内或井口附近使用明 火灯或其他火源,以防止井下瓦斯突然大 量涌出时引起瓦斯爆炸。
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
1.矿压
采矿过程中的矿山压力,对工作面底板具有严重的破坏 作用,产生新裂隙,并“活化”原有断裂,导致底板突 水.
2.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是突水的主要因素之一,综合分析其作用主要 有:
(1)断裂构造的存在破坏了底板完整性,降低了底板 的强度.
(2)断层上下两盘错动的结果,缩短了煤层与含水层 的距离,甚至使煤层与含水层直接对口.
四、构筑水闸门与水闸墙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必须 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或安装配备 能够抵御灾害水量的潜水电泵排水系统。
在矿井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在其附 近设置防水闸门。不具备建筑水闸门的隔 离条件时,可以不建水闸门,但必须制定 严格的其他防治水措施,由企业负责人审 批。
五、注浆堵水
(3)、在井筒内安装排水管或进行其 他工作的人员都必须佩带安全带和自救器。
(4)、在修复井巷时,应特别注意防 止发生冒顶与坠井事故。
单吸多级卧式离心泵
单吸多级卧式离心泵产品概述: D型泵系单 吸多级分段式卧式离心泵,是在老产品DA型泵基 础上大胆改进结构并采用先进的水力模型设计而 成的高效节能更新换代产品,全部取代老DA型泵, 根据输入介质、温度派生出DG、MD、DF系列泵。 性能范围: 流量:6.3-800m3/h 扬程: 17.50-1124m 主要用途: D型泵供输送清水 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它液体之用。介 质温度不大于80℃,它适用于矿山排水和工厂、 城市建筑供水,远距离输水等场合。 DG型泵 供输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它液 体之用。介质温度不大于105℃,适用于小型锅炉 给水...
把浆液压入井下突水或可能突水的地点, 以拦截水源、减少或消除矿井涌水量的措 施。 目前煤矿井巷堵水注浆材料大都选用水泥 类浆材或水泥—水玻璃类浆材其主要优点 是成本低、材料来源广,但由于其硬化后 易收缩而产生细小裂隙,在水力冲刷下裂 隙逐渐扩大,堵水效果不理想,且因其为 颗粒性材料,对细小裂隙难以压入,因此 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