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5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案 (5)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案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2页例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让学生经历探究数学的过程:猜测——实验——结论,感受数学思想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3、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知道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能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多媒体、直尺、各长度不一的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1、复习旧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什么叫做三角形?(生答,师板书:三角形)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师:这三条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三边的关系)2、提出问题师:是不是任意长的三条边都能组成三角形?(先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猜想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

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师:那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哪些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二、大胆猜想,实验验证1、实验一:(分小组)(1)用3厘米、4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围一个三角形。

你们能围成三角形吗?展示(2)用1厘米、3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围一个三角形。

你们能围成三角形吗?(3)用3厘米、3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围一个三角形。

你们能围成吗?(4)用3厘米、2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围一个三角形。

完成表格:(5)师:为什么1厘米、3厘米、5厘米和3厘米、2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猜想:那怎么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2、实验二:要求:(1)从五根小棒中任选三根来围三角形(2)在围之前量一量每根小棒的长度,并把长度记录在表格中(3)围一围,看看选定的三根小棒能否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

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3、汇报实验结果(1)讨论:为什么4、6、10,4、5、10和5、5、10这三组不能围成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用一句话概括)(2)小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理解任意)(3)展示: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小棒围三角形的过程(PPT展示)(4)总结简便方法: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很快就能判断出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观察刚刚实验二的数据)生:(总结)两条短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精选6篇)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82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根,实验表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我们的学校、鼓楼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师:如果把我们学校大门到建行看成一条直路的话,把这三个地方连接起来,就成什么图形?师: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师: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鼓楼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师: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大多数的同学都是从生活经验中发现走两条边的线路比走另一条边的线路远。

那么,有没有别的办法证明我们的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呢?(学生困惑,沉默不语.)师: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在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二、设疑激趣,动手探究师:(设疑)用小棒代替线段。

请看,老师这儿有红、蓝、黄色的小棒若干根,任意拿三种颜色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色的三角形吗?(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

)师:有两种意见,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动手操作后再谈自己的发现。

师:我请一位同学上来任意拿出不同颜色的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看。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新课标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学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82页的内容。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角,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三个角,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学习基础上的延伸。

本节教材强调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体验、探索图形的性质。

让学生通过操作获得一些数据,特别重视对探索过程的亲身体验。

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还为后续的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积累一定的经验。

【学生分析】在以往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养成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对角、三角形的分类等建立了基本概念。

但学生从接触三角形以来,都是针对已成立的三角形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从未涉及到:“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陌生领域。

在生活实际中缺乏鲜活实例和经验,固而学生在学习该段内容时,会有与生活实践脱离的感觉。

学生对较抽象的问题无法明白其含义。

所以这段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学生不够自信,没有勇气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足,无法完全独立的进行探究活动。

需要老师以学生体验过程为主,以感知探索的方法为重,给予指导。

【设计理念】“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中的第三课时,该课时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首先设计让学生折塑料管引发学生猜想,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产生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铺好路。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实用6篇)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实用6篇)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实用6篇)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在探索体验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通过学习,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准备:课件、不同长度纸条若干张、实验表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情境图。

政府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想一想从老师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走?(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说出这样几条线路:从老师家直接到学校;从老师家经过政府再到学校,或者从老师家经过新华书店再到学校。

)师:你觉得老师走哪条路最近呢?为什么?(学生会说出中间这条线路最快,但原因说不清楚。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从数学的角度眼研究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最近。

2、大胆猜测师:请同学们观察,在这幅图中,你可以发现几个三角形?(学生边说边用手指出两个三角形)师:在每个三角形里,老师从家直走到学校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又是这个三角形的什么呢?师:根据大家的判断,你们猜猜看,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通过观察会猜出: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教师板书。

师:是不是所有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你们能肯定吗?现在,我们就用数学方法来研究一下,看看三角形中,三边的关系是怎样的?揭示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自主探究动手实验:用三张纸条摆一个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有一些不同长度的纸条,请大家随意拿三张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同桌合作)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第2篇教学理念:1、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之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它是在熟悉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知识点。

在学习这个知识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以及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学会用三角形的特性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过渡,既巩固了之前学过的知识,又为之后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学生能运用三角形的特性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运用三角形的特性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2.教学难点: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4.采用讲解法,教师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三角形模型、线段等教具。

2.准备PPT,内容包括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实例讲解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三角形和线段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特点和关系?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5单元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5单元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第课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4.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难点】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小棒,统计表。

方法一师:请看,我这里有两根小棒,猜一猜,这是干什么用的?预设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想用这两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能围成吗?预设生:不能。

师:为什么?围成一个三角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预设生:至少需要3根小棒。

师:那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三角形?预设生: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形。

师:那我们就再加一根,围一个三角形,好吗?这个盒子里面有很多根长度不同的小棒,是不是随便取出一根就能和这两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呢?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板书课题)创设有趣的、具有生活实践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活动,进行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方法二师: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预设生: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3根小棒或3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什么有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板书课题)首先回忆什么是三角形,然后老师点明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3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所给定的3条线段的长度有关,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指明探索方向。

一、教学例3,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以及两点间的距离的概念。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优秀5篇初中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教学难点:判断怎样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教学关键: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实验和观察PPT课件,从中体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并从中探索出解决这种问题的实质。

教学准备:教材、PPT演示文稿、小棒教法:情境导入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观察、归纳,分析归纳教学法;学法:实验操作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对比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上课后,放幻灯片1引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放幻灯片2-3放幻灯片4 导学案反馈。

老师:讲出现的问题及强调得到的结论。

放幻灯片5、6知识应用。

三、合作交流(8分钟)放幻灯片7 合作交流的要求。

老师巡视观察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

四、高效展示(8分钟)放幻灯片8 高效展示要求。

五、点评(约15分钟)展示完成后,放幻灯片9点评要求。

2分钟以后按照分工开始点评。

点评【活动一】完成后放幻灯片10,老师点拨。

学生继续点评。

学生点评完【跟踪练习1】后,放幻灯片11 变形练习。

完成后学生继续点评。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各准备几根长短不等的小棒、直尺、探究报告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这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

同学们还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3、5、10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生: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数学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数学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数学教学设计角形边的关系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认识》。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和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认识了线段,学习了垂直,能从直线外一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

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安排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定义,高和底等教学内容。

为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算法和各种图形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过程和方法在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四、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五、过程设计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美丽的建筑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谁能说说这些图片中都有哪种平面图形?揭题:是的,每张图片中都含有三角形。

三角形的奥秘非常多,那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揭开三角形神秘的面纱。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建筑图片,增强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三角形的定义(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60页,自学有关三角形的内容。

(2)师:自学完了,如果现在让你画一个三角形,你会画么?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三角形,并介绍一下画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说的时候板书:3个角,3条边,3个顶点并提问:对他的发言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4)师:这些是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学知道的知识,那你觉得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三角形呢?指名不同的学生说。

刚才有同学说到: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课件出示)师:这句话里哪个词是关键?师:三条线段围成是怎么样的?(出示: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教案本教案主要针对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部分进行讲解,并给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2.理解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基本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PPT课件、黑板、粉笔、教辅材料等。

2.学生:教材、笔记本、书包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用PPT展示一幅三角形的图形,让学生们自己观察和思考,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讨论。

导入目的:通过导入,让学生对三角形保持敏感和兴趣,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三角形的定义和构成要素(10分钟)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构成要素,注重图形和文字相结合,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三角形的构成要素,并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来。

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25分钟)根据课本,教师讲解三角形边的关系,包括“一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一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以及“一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积大于第三边的两倍”。

同时,教师还可以举例说明不符合三角形的条件,和符合条件的实例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计算三角形边长(20分钟)教师让学生们自己计算课本中的几个实际问题,如“三条小腿的长度分别为3cm、4cm、5cm,问这是什么三角形?”等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计算三角形边长的方法和技巧。

拓展和应用(10分钟)教师提供一个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解决。

例如:甲、乙等人的团队在生产中需要制作一个三角形物体,三边分别是10cm,12cm和16cm,它可以建成一个多少平方厘米的区域?欢迎学生自己动手计算。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三角形的基本定义和构成要素,以及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边关系的》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本章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能够运用三边关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能够构成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灵活运用和问题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几何图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几何图形、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自行车架、三角板等,引导学生对三角形产生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然后,通过几何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三角板、直尺等工具,测量和记录三角形的三边长度,验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边关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

2.能够准确运用三边关系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掌握运用三边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三边关系的概念和应用。

2.能够独立运用三边关系解决具体问题。

四、教学准备1.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2.教学板书和彩笔。

3.教学PPT或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三边关系介绍1.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2.讲解三边关系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三边关系的运用。

第二节:三边关系应用1.讲解三边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2.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让他们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第三节:课堂讨论和总结1.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题过程中的困难和方法。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三边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三边关系相关的题目。

2.思考三边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七、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对三边关系的理解还有一定困难,需要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加强他们的掌握程度。

下节课我将加入更多互动环节,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关于三边关系的教学计划,希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三边关系》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中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这一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图形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难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活动教学: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三角形模型、尺子、剪刀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引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规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三角形模型和工具,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验证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掌握程度。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三边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重要性。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5单元三角形第2课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教学目标】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难点: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课堂教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复习导入环二、创设情境1.出示:课本6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

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学过程设计学习新知节(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环节三、实验探究1、剪出下面4组纸条(单位:cm)。

(1)6、7、8。

(2)4、5、9。

(3)3、6、10。

(4)8、11、11。

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发现(1)(4)能摆成三角形,(2)(3)不能摆成三角形。

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请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说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小棒摆成了三角形。

学生汇报。

3、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环节三、巩固练习1.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2.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6—8题四、反思回顾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三角形三边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三角形三边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掌握。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和例题。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练习题讲解: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时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

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2. 三角形三边关系3. 三角形三边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基本概念。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和提高。

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总结:本课时通过讲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基本概念、例题分析和练习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三角形三边关系_人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三角形三边关系_人教版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2.能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课本第82页例3的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1)请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2)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①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

②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另两条边的和。

③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三角形的两条边之和要比第三条边大。

(3)那么,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实验探究(一)猜测,操作1.请把刚才老师发给大家的两根小棒拿出来。

2.猜一猜,如果要搭成一个三角形,你认为需要再配一根几厘米长的小棒呢?3.请在纸上把你猜的长度用线段表示出来。

4.再把两根小棒放上去试一试,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二)反馈,探讨1.学生操作,反馈。

2.现在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是多长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给大家演示一下,好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单位:厘米)不能围成能围成不能确定1、4、7 4、4、7 3、4、72、4、7 4、5、7 4、7、114、7、12 4、6、7小结:看来,随意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

3.那么,3cm、4cm、7cm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1)猜一猜。

(2)请每位同学拿出纸条,请你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并标在上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目标:1. 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的细塑料管若干、细铁丝若干、纸条若干、自制三角形架和长方形架(用木棒)。

学具: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谈话师:今天第一次给大家来上课,非常高兴。

顺便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出示课件:“我们的口号是——是英雄、是好汉,本节课上比比看;我相信、我能行,我努力、我成功!”)咱们一块儿喊出来,好吗?生:(劲头十足)喊口号。

师:真棒!老师已经看到同学们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坐姿端正、笑容满面。

老师也很欣慰、非常喜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的心情到咱的数学王国里遨游一番吧。

(设计说明:鼓起士气、营造课堂氛围。

)2.复习回顾师:首先让我们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画(出示幻灯片:若干张含有三角形图形的图片)生:(惊叹)呀!真漂亮!师:从刚才的图片里大家都更多地看到了什么图形?生:三角形。

师:什么是三角形?请大家闭上眼睛迅速回忆。

(出示幻灯片:“经典回放”——三角形的定义及图形和各部分名称)师:好,回忆起来的同学请睁开眼看屏幕上老师回忆的是否和你所想的一样?生:一样!师:真好。

那么三角形都有什么特征和特性呢?生:稳定性!师:同学们记性真好!(拿出自制三角形和长方形木框再次演示其稳定性)那它有什么用呢,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好不好?生:好!师:(随手拿起身边的一个坏凳子)这个凳子太摇晃了,如何加固它呢?生:(议论片刻后举手。

)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给大家演示后)真是生活的小能手呀!建议大家课下把咱学校的坏凳子收集起来修理修理,愿意不愿意?生:(很有成就感、骄傲地)愿意!(设计说明:复习旧知,铺下知识上的基垫;同时把知识引进生活,学以致用。

)3.出示情景图(幻灯片:“小小参谋长”)师:请看大屏幕,老师想从学校回家可以怎么走?有几条路?那条路最近呢?(顺便让学生用前面所学知识述说老师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上)生:老师有三条路可走。

可以从庄头坐车到尉氏,再从尉氏去岗李;也可以从庄头到大营,再从大营回家;还可以先从庄头去中牟的冯堂乡,然后从那儿再回老家岗李。

生:我知道这三条路中走中间的那条最短。

师:为什么?生:因为中间的路直,没有绕弯。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和动脑筋。

我们来看,把庄头、尉氏和老师家(岗李)三点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生:三角形。

师:我们可以把这几段路看作三角形的边,路程之间有远近的关系,那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一下。

(板书课题)(设计说明:以生活中的路线问题为切入点,使生活与数学巧妙地连接起来;以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为突破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发红包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地帮老师解决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了表示谢意给没人一个小红包。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依次领回,红包里是课前准备的不同长度的塑料管——三根一包)生:(高兴地、迫不及待地打开自己的小红包)(设计说明:用新颖别致的方法——奖励“小红包”,进一步激起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2.做实验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礼物”,注意别与其他同学的混淆了。

试着看能不能用它们摆成三角形。

生:(积极地、快速动手做)师:摆成的同学看小红包上标示的三根小管儿的长度分别是多少;摆不成的同学可以请同桌或者前后桌帮忙……(学生操作,师巡视)(设计说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课堂,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

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3.学生汇报实验情况师:都完成了吗?(好)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都有谁?举手示意一下。

(提问一生)你用的三根细管长度分别是多少?生:6cm、7cm、8cm师:都哪些同学和他的一样?能摆成的还有谁?生:我也摆成了。

我的三根小棒长是7cm、9cm、10cm生:我也摆成了。

是4cm、5cm、9cm师:能摆成吗?(走到学生位前细看)注意三角形的定义里强调:相邻两边必须端点相连。

(到台上演示)这叫“相连”吗?生:(摇头)不叫。

师:认真一点儿,再试试!4cm、5cm和9cm的能摆成吗?生:不能!师:还有谁的不能?生:3cm、6cm、10cm(设计说明:让学生交流的同时体会学习的快乐,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使其产生一种成就感)4.总结归纳、发现概括师:我把大家刚才汇报的结果总结到了一块儿(出示幻灯片)请看大屏幕。

聪明的你发现了什么? 生:(愕然)师:看看摆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长之间有什么关系,没摆成的又是什么情况?把你的发现先跟同桌交流一下。

生:(激烈讨论)师: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勇敢一点儿。

生:我发现三边长度之和是21cm的能组成。

师:(笑)如果不是21cm就围不成了吗?你再看三根长分别是12cm、7cm和2cm的能围成三角形吗?坐下再想想。

生:我发现如果前两条边大于后一条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生:(部分)同意。

师:请问大家谁是前两条边?再看围不成三角形的这组:4cm、9cm、5cm。

符合大家说的条件吗?围成了没有呢?师:认真观察、仔细想想,应该怎么说?生:任意两边的长度加到一块儿如果大于另一条边的就能围成三角形。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听他说一遍。

(示意那位同学)请!(学生说完后)请大家掌声鼓励!来,一块儿验证一下(结合刚才几组细管长度)这个说法。

师:这就是我们探究出来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书)师:谁能说说“任意”是什么意思?生:就是“随意”、“随便”的意思。

师:好!体会、理解一下。

(给学生时间)(设计说明: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和概括归纳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三、巩固新知,扩展应用1.出示幻灯片——“演练场”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哪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你是怎样判断的?师:判断每一组都要加三次,是不是有点儿麻烦?有更简单的方法吗?生:只要把最短的两条边相加与长边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师:为什么?能行吗?生:因为最短的两条相加大于最长的,那长的加一条短的一定大于另外一条短边。

师:有道理没有?生:(齐)有。

师:很好。

掌声鼓励!(设计说明:通过此练习使学生巩固新知,并引导其从中寻找更为简单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同时加强思维深度)2.剪剪摆摆——“牛刀小试”师:(发纸条)把这张小纸条剪两刀后摆成一个三角形。

老师和大家比赛,看谁先完成任务!(师生开始动手剪、拼)师:完成的小组请坐好!(都坐好后)老师遇到难题了:剪两刀后怎么也摆不成(示意——第一刀从纸条正中间剪断)生:(纷纷说明原因——帮老师)师:多谢大家的帮忙!看来每一剪都要“三思而后行”呀。

(设计说明:师故意出错、预伏“陷阱”,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三边关系)3.想想折折——“生活能手”师:同学们实在太了不起了。

再帮老师个忙愿意吗?生:愿意!师:(拿出一根24厘米长的细铁丝)有位同学快过生日了,老师想自制一个风铃送给他。

风铃上半部是个三角形的铁架子(折出图形,示范给学生)。

可是这个有点短,下面挂不了多少东西。

同学们能帮老师用这总长为24厘米的细铁丝折出一个较大(底边为15厘米)的三角架吗?生:(热情地)能!(老师发材料,学生热火朝天地开始动手制作。

师巡视)师:(一段时间后)哪组制好啦?来展示一下。

生:(默然、无奈、焦急)生:制作不成。

师:为什么?生:要做的那条边太长了,另外两条边总共只剩下9厘米,不大于那个长边。

师:(笑呵呵)是吗,同学们?(哦)难为大家了。

(设计说明:通过创设问题,产生“矛盾”,让学生对三边关系进一步加深理解。

同时通过“赠送生日礼物”进行情感教育。

)4.课后作业——“大显身手”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真优秀!再给你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要吗?生:(兴奋地、骄傲地)要!师:(出示课件)——(1)选一选:从下面几条线段中选三条围成一个三角形,可以怎样选?(2)说一说:丁丁准备把一根长40厘米的细铁丝折成一个三角形铁框。

其中两边分别是21厘米和10厘米。

丁丁能折出这种三角形铁框吗?(3)议一议: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

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多少?(4)做一做:(图片——小树苗)为了保证这棵小树不被风刮到。

你有什么好办法?师:这是今天老师提供给大家的“免费大餐”——请同学们尽情享受吧。

会多少解决多少。

(设计说明:用不同的题型来体现学生不同的思维和方法。

用不同层次的作业来充分张扬孩子个性)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此时此刻一定有很多想法和话要说。

机会就交给勇敢的朋友吧。

进入我们的“畅所欲言——有话我就说”环节(出示幻灯片、播放轻音乐)生:这节课我知道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生:我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