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1.1环境及其组成:
1.1.1环境的概念:
★广义的环境概念:
相对于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它总是作为环境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即与某一中心事物的背景。
中心事物与环境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相互关系。
★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概念:
中心事物是人类,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作为中心事物是人的环境,它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工程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保护法》中有关环境的定义(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1.1.2环境的分类
(1)分类原则
—环境范围的大小—环境的主体—环境的要素
—人类对环境的作用—环境的功能
(2)具体分类
●按环境范围分类:
A.聚落环境
B.地理环境
C.地质环境
D.宇宙环境
●按环境要素分类:
A.大气环境
B.水环境
C.土壤环境
D.生物环境
●按环境性质分类:
A.物理环境
B.化学环境
C.生物环境
●按环境主体分类:
A.自然环境
B.人工环境
1.1.3环境的功能和特性
(1)环境具有下面的功能:
●环境的资源功能
●环境的调节功能
●环境的服务功能
●环境的文化功能
(2)环境的基本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性
●环境变动性和稳定性
●环境的资源性和价值性
既然环境是一种资源,所以环境的价值性也就显而易见了。最初人们对环境价值的认识是有误区的。事实证明,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人类大肆攫取自然资源,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2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
1.2.1 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Problem)主要是由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迅速发展而引起的。但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两种。
狭义的环境问题指的是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
广义的环境问题指的是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方面的,也包括自然方面的。
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与人类不明智的社会经济活动有关,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规模、深度、广度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活动、人口增长及城市化等。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人口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耗的物质资源也越来越多,甚至造成物质资源的短缺与枯竭,最终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造成一系列的不良环境影响。
现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已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从地表延伸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
➢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已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1.2.2 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内容
原生环境问题火山、地震、台风等
次生环境问题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物种灭绝等环境污染和干扰
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环境干扰噪声、振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等
(1)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它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
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损害的,称之为原生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自然地球化学异常等等。
(2)次生环境问题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20世纪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污染。
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
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是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次生环境问题可分成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与干扰两种类型。
①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而引起的。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对象性质可分为:
A.生物环境破坏,如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等;
B.非生物环境破坏,如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
②环境污染与干扰
A.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因素,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常简称“污染”。其中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或因子称环境污染物,简称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