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知识点探究

合集下载

地理一轮复习:三 第二章 第4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地理一轮复习:三 第二章 第4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第4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最新考纲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知识体系考纲解读1。

分析区域内能源、矿产资源的优势与开发的条件。

2。

理解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原则与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的对策。

3.学会并掌握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和方法。

考点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衰退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区位因素区位分析资源煤炭资源丰富;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水资源丰富交通水陆交通便利: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以及人工运河市场市场广阔:德国及西欧是主要市场2.鲁尔区的衰退(1)产业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①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②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煤炭需求量下降。

③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1.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鲁尔区的发展经历了较大的危机。

衰落原因影响工业结构单一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为主的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障碍煤炭、钢铁工业危机石油成为世界主要能源,煤炭地位下降;钢铁工业向外转移新技术革命影响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传统工业的生产方式不适应现代工业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等,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设厂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重庆文综)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两国相比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解析由图中柱状图可以看出能源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

(2)(2012·大纲全国文综)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航空港——法兰克福
北海
波罗的海

汉堡
北 柏林


茵 科隆 河
莱比锡
法兰克福
波恩
斯图加特
多瑙河
慕尼黑
国外的游客都是通过法兰克福而进入德国
主要是: 煤矿、钾盐和石油 矿产主要分布在: 中部山地 石油主要分布在: 北部平原地区
德国的矿产资源
汉堡
K
埃森
科隆
莱比锡
K
波恩 法兰克福
K
下图示意世界某传统工业基地煤产业发展历程(1957~2000年)。 据此完成1~2题。 2.该工业基地适宜采取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是( B )
A.强化煤炭的能源主导地位 B.吸引新兴产业迁入 C.缩小钢铁企业的规模 D.强化传统产业的基础地位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8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下图为 “鲁尔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错误的是( B )
A.迁入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缩小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Part three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和产业转型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和产业转型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和产业转型
改造传统工业
发展新兴产业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 产业转型
波鸿鲁尔大学,1962年成立
杜伊斯堡大学, 1655年建校, 2003年与埃森大学合并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是(B )
A.铁矿资源丰富 B.煤炭资源丰富 C.水资源充足 D.内河航运发达
11月3日,我国首个《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明确 全国的资源型城市有262个。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 编号:29 使用时间:2011.12
1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编制人:齐淑艳 审核人:张小义 赵伟伟
【知识目标】
1、 理解鲁尔区形成重要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衰落的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

2、掌握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知识梳理】
1.
鲁尔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鲁尔区形成重要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3.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4.
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5.
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走近高考】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铁矿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就有“中国的煤都”之称。

(1)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
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
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2)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高中必修3地理:2.4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高中必修3地理:2.4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活动二:现在同学们是投资商,根据鲁尔区 的区位条件想想你们会建立哪些工业部门?
在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
探究:鲁尔区为何会在100多年后衰 退?阅读课本59-60页来寻找原因。
二、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鲁尔 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 之后,经济开始衰落。
鲁尔煤田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 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
(2)离铁矿区较近
法国洛林
(3)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4)便利的水陆交通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5)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 了广阔的市场。
钢铁危机
煤炭危机
1、煤炭危机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天然气
“煤炭时代”进石入油“石油时代” 世界能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煤炭
1、煤炭危机
②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成本
1、煤炭危机
③新技术炼钢的煤炭消耗量降低
每炼一吨钢铁需要的煤炭变化(单位t)
年份
1800
1900
1985
煤炭
4
2
0.75
铁矿石
2
1.8
1.3
2、钢铁危机
第四节
德 国 鲁 尔 区 的 探 索
1、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兴盛的区位条件 和衰退的原因。 2、理解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并能 借鉴鲁尔区改造发展成功经验,思考传统 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3、树立对人地关系协调的信心和责任感。
鲁尔区概况:
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一 个传统老工业区。位于德国 西北部,介于莱茵河、及其 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

(完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新技术革 命的冲击
环境 污染
三、鲁尔区之复兴
【材料一】
1969年鲁尔区26家煤炭公司
企业合并 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把采煤集
中到机械化程度高,盈利多的大矿 井,关闭不盈利的小企业,并且实 行了全盘机械化,现在煤炭生产集 中在7个大煤矿中。
此外,鲁尔工业区利用新技
技术改造 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通过调整
技术的发展还造成各种新材料的使用,如铝合金、塑料等,这是造成钢铁需求减少的原因之一。
欧洲境内大学最密集的工业区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和平成为世界主流,军事用钢锐减
C.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高二地理必修3 第二章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利珀河
饭锅 德国工业的 心脏
莱茵河
鲁尔河
一、鲁尔区之“兴”
【探究一】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及工业部门
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2 鲁尔区发展了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煤炭 资源
(1)
(3) (2)
(4)
丰富的水源
(5)
二、鲁尔区之“衰”
【材料三】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 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在这 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 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产业结构单一
二、鲁尔区之“衰”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二、鲁尔区之“衰”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鲁尔区的衰退
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
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教案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内因、外因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并说明鲁尔区衰退的表现。

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开展所采取的措施。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主要的工业部门:________、钢铁、电力、机械和化工等。

2.鲁尔区开展的区位条件:12.流经德国鲁尔区的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为鲁尔区工业的开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反思归纳鲁尔区产业开展条件与类型读“世界某著名工业区图〞和“该工业区工业开展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图甲中阴影区是世界著名的________工业区。

(2)A 、B、C为该工业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3)本区内河航运兴旺,D、E为莱茵河的两大支流,其中D为________河,E为________河。

除内河航运外,本地区其他主要运输方式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中,经莱茵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A.煤炭B.铁矿石C.钢材D.机械(5)写出图乙中字母代表的正确内容。

F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该工业区开展的优势资源条件和主导工业部门分别是什么?二、鲁尔区的衰退1.产业结构:结构单一,以________为主。

2.煤炭工业:(1)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________炼钢,使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

(2)煤炭__________,劳动力本钱上升,使鲁尔区煤价缺乏市场竞争力。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2.4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中图版必修3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2.4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中图版必修3

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 外联系
资 煤炭 储量大,品种多,煤质 源 丰富、钢铁工业和电力工 业发展的基础
-7-
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离铁 矿区 近
本区铁矿贫乏,但离法 国洛林铁矿较近,交通 便利
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考点一
考点二
一、鲁尔区衰弱的原因和表现
-21-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22-
考点一
考点二
二、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措施 改造传统工业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科技与交通 治理与保护环境
具体做法
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减少企业数量,扩大 生产规模 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使产业结 构趋向多元化
考点一
考点二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5-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考点一
考点二
-6-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优越的位 置
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 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 之间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自古就 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 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 捷径
便捷的交 莱茵河纵贯南北;铁

路、公路密布
意因地制宜。
以中国辽中南重工业区为例,其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如下所示。
-25-
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材料二: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
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
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
业。

中图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第十二章第四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中图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第十二章第四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国 ,
西 莱
的 口 就
十 , 是
字 自 东
路 古 、
返回
因素
特点
对工业发展的 影响
莱茵河、鲁

充沛的水源与
尔河、利珀

煤炭结合,促
河水量充沛,

进了鲁尔区化


提供了丰富 学工业的发展

的水源
返回
[题在书外]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评价角 度
内容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 资源条
2005
1 400 3∶86 ∶11
2008
2 220 4∶82 ∶14
2012
4 000 4∶81 ∶15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 件
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 开采条
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 件
等方面评价
[题组冲关]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主要措施
内容
调整产业 结构
集中化、合理化改造传统工业,减少企业数 量,扩大企业规模
引进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 多元化,如电子、汽车、旅游、金融等
第 四 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考纲要求 >>>
Contents
思维流程
YIXIA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ANTONG
一线贯通
返回
1 思维流程
YIXIANGUANTONG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4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共28张PPT)

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4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件(共28张PPT)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⑴资源优势 煤田储量_大___,开采条件_好_____; 离法国东北部的__铁__矿___较近; 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⑵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 ___十__字__路__口__。 ⑶水陆交通便利:有四通八达的____铁__路__和公路网, ___莱__茵__河__、__鲁__尔__河__、__利__珀__河__ 等 天 然 河 流 和 人 工 运 河联成水运网。 ⑷__市__场__广阔:德国及西欧经济发达。
传统工业区:
⑴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或便利的水运或铁路运输 ⑵部门特征: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
传统工业部门为主 ⑶规模特征: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 ⑷分布特征:以高度集中为标志 ⑸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区、英国的中部工业区、
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及北部工业区 中国的辽中南、京津唐 ⑹地位:对各国和世界工业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大部分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
【学习目标】 1.了解鲁尔区的概况及区内矿产资源与工业发展的 关系。 2.理解并掌握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 3、通过对鲁尔区工业区位分析,形成对传统工业 区区位分析的思维方法及模式。
【重难点】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其分析
一、德国鲁尔区的概况
欧洲: 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德国: 中西部
➢位置优越 ➢煤炭丰富 ➢临近铁矿 ➢水源充沛 ➢交通便捷 ➢市场广阔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根本原因)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直接原因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用地紧张、污染严重
对比两图,说明煤炭、 钢铁工业及工业部门 的变化? 煤炭、钢铁企业减少; 工业部门增多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7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7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第27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鲁尔区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了炼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工业部门;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主导产业。

各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联系密切,具体如图所示:三、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1.表现:煤炭、钢铁工业走向衰落;失业问题严重。

2.原因⎩⎪⎨⎪⎧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煤炭资源枯竭技术发展,传统产业从业人员减少四、鲁尔区的环境恶化1.原因: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表现⎩⎪⎨⎪⎧煤渣、矿渣占用大量土地大气污染、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五、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鲁尔区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来的,目的是解决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微点1鲁尔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为基础,并高度集中于少数工业部门。

由于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当某种工业部门(如煤炭、钢铁)市场不景气时,就会引起全区的经济衰落。

微点2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限制传统工业的发展,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微点3当前发展中国家大都处在传统基础工业的建设阶段,为少走弯路、减少损失,应当借鉴鲁尔区的宝贵经验,努力创建一个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同时要注意发展科技、完善交通网、治理污染,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微点4新能源的开发,除了要考虑与矿物能源相似的条件,还要考虑以下两方面(1)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占地面积大,需要有广阔的土地条件;生物能的开发,需要考虑靠近原料地;水能的开发,需要考虑建坝条件(地质、地形、聚落分布等)。

(2)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往往决定着新能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4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共71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4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共71张PPT)

丰富的 煤炭资源
进口铁矿 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机械工业
水源丰富
化学工业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新技术的发展使耗煤量逐渐降低
每炼一吨钢铁需要的煤炭变化(单位t)
年份 煤炭 铁矿石
1800 4 2
1900 2 1.8
1985 0.75 1.3
世界能源消费结 构发生变化: 随着石油和天然 气的广泛使用, 煤炭的能源地位 逐渐下降。
本区煤炭工 业成本上升
3、世界性钢铁过剩
——钢铁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产钢、 出口钢的国家增多)
❖ 20世纪70年代后钢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 (受经济危机冲击和钢产品的替代品——铝合金和塑
钢广泛应用的影响),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 退的根本原因)
企业合并:形成规模效益。
❖ (2)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图2-4-8) ❖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图2-4-9)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1)
160 120
80 40
0
6 4 2 0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煤炭基地(个)

炼钢高炉(个)




1950年

1999年

煤炭就业人数(万)

钢铁就业人数(万)
1、工业部门:在煤炭炼资焦源基础上,发展炼 焦 材、电丰炭力富资的源、煤钢铁、煤煤化化工工、机械制造、建
电力工业
2、经济结构:重化工业为主
机械制造
3、主导产业:煤炭和钢铁工业 4、是德运矿国入石重铁要的能源钢、铁工钢业铁、重型机械制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课件第三部分第二章第四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课件第三部分第二章第四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考题精妙]
(1)命题视角符合常规:本题分别从“开发风能的优 势”“风电场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风电场建设的不 利区位条件”展开设问,属于常规设问方式,有利于考 生准确理清答题思路,快速准确作答。 (2)命题背景切合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 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梦的实现。2015年10月,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计划。高考在这 一背景下进行试题命制,体现了其前瞻性和地理学科 “有用性”的特点。
[答案] (1)第二产业比重大;石油采掘工业占主导地 位;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2)玉门石油资源已经枯竭,大庆也将面临石油枯竭的问 题;玉门的经济发展已经衰退,大庆的采掘业比重过高;玉 门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3)大庆:区位优越;资金、技术等条件好;玉门:有丰 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 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 日数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 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 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 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温馨提示]
变输煤为输电的不利影响:一是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 源,加剧水资源紧张;二是加重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 境遭到破坏。
Hale Waihona Puke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煤炭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1)开挖地表,排弃土石,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重化工的发展造成“三废”污染。 2.保护与治理措施 (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以 技术创新 为先导,大力推动以 煤炭利用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①对原有的 重化工业 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 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 旅游业 等。 (3)治理“三废”,建设生态环境。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针对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 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 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 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 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2: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材料3: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 产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是( ) A.煤炭工业全部向气化、液化、电 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 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2)有关山西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一直呈上升趋势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3)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是( ) A.露天开采 B.过度开展土地复垦 C.小煤窑过度采煤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考基落实自学导引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资源:__煤__炭____资源丰富,离法 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水资源丰富。

高考地理第4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高考地理第4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12/10/2021
2.(2014·浙江高考)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 不利条件。 (2)若图1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_____,原因是受 __1_2_/1_0/2影021响。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______。
解析:第(1)题,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并从油气资 源总量、开采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市场、运输及开采成 本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P处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 暖流影响,该处若发生原油泄漏,原油将向北(或东北)方向扩 散。原油泄漏会对海洋渔业造成直接危害。 答案:(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 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 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 (2)向北(或东北) 北大西洋暖流(或洋流) 海洋渔业(或海洋 捕捞)
12/10/2021
考点(二) 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案例”为依据——探规寻律•走向实践]
12/10/2021
[理在书中]
(一)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及表现
12/10/2021
(二)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
主要措施
内容
调整产业 结构
集中化、合理化改造传统工业,减少企业数量, 扩大企业规模
引进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 化,如电子、汽车、旅游、金融等
(二)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及工业联系 鲁尔区是采矿型的工业区,其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 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12/10/2021
[题在书外]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如图所示。1848年 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 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 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 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 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知识点探究
探究一鲁尔区主要工业部门与资源间的联系
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地发展煤炭、钢铁、电力、化工和机械制造业等。

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鲁尔区的两大经济支柱。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联系密切,具体如下所示: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鲁尔区工业发展所需的铁矿石,初期主要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来则来自瑞典等国。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其中,内河航运尤为重要,因为鲁尔区所需的铁矿石主要经荷兰的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运入,而工业产品的输出也主要依靠这条运输线;方便的陆上交通,把鲁尔区与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探究二鲁尔区的衰退
1产业结构单一
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
市场适应能力差
钢铁工业为主导
某一工业部门衰退将
高度集中于少数
引起全区生产衰退
重工业部门
2“煤炭危机”——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知识拓展
什么是能源消费结构?为什么石油、天然气能冲击煤炭地位?
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

与煤炭比较,石油和天然气有很多
优点:首先,石油和天然气都具有流体的性状,开采、运输、装卸、使用均比煤炭方便得多,费用也低得多。

其次,石油和天然气容易燃烧,发热量又高,1吨石油相当吨好煤的发热量,而且不象煤炭燃烧后留下很多煤渣、煤灰,污染环境。

第三,从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各种性能的润滑油脂。

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比含碳为主的煤炭更适合作化工原料。

因此,石油、天然气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煤炭作为主导能源的地位发生动摇,消费量开始下降。

3“钢铁危机”——世界性钢铁过剩
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

世界性钢铁过剩于科技进步,钢铁的替代品增加,钢铁市场竞争
激烈
由于科技进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市场作用
的加强,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由靠近能源地
→铁矿石→市场和交通便利地,在市场所在地和
交通便利地区出现新建钢铁工业,钢铁市场供应
量增加,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鲁尔区钢铁过剩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资源成本和环境污染治
理费用低,钢铁价格比鲁尔区低,导致鲁尔区钢
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感悟归纳
图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内因是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外因是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具体如下图所示:
探究三鲁尔区整治措施
面对困境,鲁尔区开始大力推动经济转型,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

通过合并、统一管理等,对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进行改造。

从图2-4-7可以看出,图示煤炭基地和炼钢高炉个数锐减十几倍,煤炭就业人数和钢铁就业人数缩小十倍左右。

可见,从202150年代到2021末,煤炭、钢铁企业数量大为减少,从业人员大幅削减。

但同时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另外,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煤炭、钢铁工业进行嫁接改造,以期重新焕发活力。

(2)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

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化、汽车、信息等部门的中小企业,通过这样调整,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产业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为了适应这种转型,从1961年开始,鲁尔区的城市如波鸿、多特蒙德、埃森都陆续建起大学,13年内,这里从一个没有大学的地区成为欧洲境内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

①科研机构和大学为该区工矿企业的改造和转型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

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巨大的生产力。

②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该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1)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现全区拥有铁路线长度近10 000m,年货运量超过150Mt。

铁路货运量占德国铁路货运总量的40%。

(2)鲁尔区的高速公路已交织成网,区内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

(3)莱茵河鲁尔区段是莱茵河航运最繁忙的地段。

6条水运内河航道,为鲁尔区在最大限度发挥本区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隔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地衔接起来提供了方便。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严格控制工厂废气、废水的排放,并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

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通过对各种污染的有效治理和绿化,给新兴产业的进驻创造了优美的环境。

通过吸引新兴产业,区内经济结构向多元化转型。

鲁尔区还建起了大量风景优美的产业园区,吸引企业来落户。

建产业园区的目的是让企业人员感觉“在公园里上班”。

每个园区集中了大量的服务性或高科技企业,设施都十分优美别致。

办公楼十分讲究建筑艺术和外观美感,周围环境非常安静宜人,往往被树林或者绿地包围。

盖尔森基兴的科学园位于郊区,集中了几十家信息通信等高科技公司。

现在经过整治后的鲁尔区不仅产业结构比较协调,经济由衰退转向繁荣,而且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地区。

纵观鲁尔区由繁荣到衰退再到繁荣,其发展历程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大中型企业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对一些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如辽中南重工业区更具有积极意义。

感悟归纳
“对症下药”分析鲁尔区可持续发展措施
鲁尔区实施的各项措施是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解决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