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金矿田构造控矿特征、成矿机理与找矿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台金矿田构造控矿特征、成矿机理与找矿方向摘要:河台金矿田位于广东省西部,是目前粤西、桂东南发现的最大金矿田,面积40km2。矿田
范围内大体分为三个成矿带,北带由高村、云西、后迳和河海矿床组成,是地质工作的重点,高村、云西经勘探已提交储量50t,是目前河台金矿的主要开发对象;中带主要由太平顶、桃仔山、坑尾矿床组成;南带由宝鸭塘、尚台矿床组成。除高村、云西矿床外,其它矿床曾做普查或详查地质工作。本文主要通过从矿区地质工作包括科研和矿山开发过程对矿区地质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较合理的成矿模型,以指导矿区深部和外围的找矿。
关键词:糜棱岩型金矿床;构造控矿;成矿机理;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 河台金矿田控矿构造特征
1.1 区域地质构造
构造。该矿田位于诗洞-伍和-石涧-河台混合岩田的边缘带,是华南加里东期云开变质体的一部分。北东南西向延伸的吴川-四会断裂及广宁-罗定断裂对该地区的地质发展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控制了该区次级构造和地质体的总体展布方向和特征。
地层。矿田范围内,主要出露的地层从北至南是已遭受变质作用的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地层,以矿区南部横贯矿区的北东南西向F1断裂为界,北面为震旦系,南面为奥陶系和志留系,寒武系地层仅在矿区东南角有出露,其它地区缺失,是一套倒转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与成矿密切关系的是震旦系地层。根据研究资料,粤西地区地层的含金性以寒武系及前寒武系地层含金量最高,达9.0ppb以上,平均6.98ppb,并且随地层时代从老到新含金量逐渐降低。
区域变质岩与岩体。矿区范围内以片岩(含片状石英岩)、混合岩以及糜棱岩(千糜岩)为主,自北往南变质程度渐弱,F1以南以千枚岩为主。震旦系片岩的特征矿物是石英+白云母+(十字石)+(矽线石)+(钙铝榴石),是在中温、中低压条件下形成的区域变质阶段性产物,其原岩可能是泥质岩石夹杂沉积硅质岩。混合岩则是区域变质作用的高阶段产物。糜棱岩(韧性剪切带)的原岩可以是片岩、混合岩或混合岩化片岩,是矿体主要的直接围岩。
根据对不同岩性含金量的进一步研究资料,区域中以片岩、变粒岩含金量高,因此,该区的寒武系和前寒武系片岩系列岩石组成的地层是金的主要矿源层。
花岗岩体。诗洞花岗岩-云楼岗花岗岩-伍村花岗岩代表了一个完整的原地-半原地-侵入花岗岩的演化系列。诗洞花岗岩形成于加里东期,与同期的混合岩有紧密的成因联系。而云楼岗花岗岩和伍村花岗岩形成于海西-印支期。锶和氧同位素研究表明,云楼岗花岗岩物质来源于上地壳,而伍村花岗岩则可能包含了部分更深源的物质。
1.2 韧性剪切带与控矿构造
1.2.1 韧性剪切带的特征
剪切带是指由剪切应力产生的、由一系列变形岩石及构造破裂面组成的狭长的板状构造变形带。根据Ramsay(1980)的分类,剪切带分为脆性、脆-韧性及韧性三种类型。脆性剪切带内主要发育断层角砾岩、压碎角砾岩、碎裂岩及断层泥等,这些岩石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发生明显的片理化;韧性剪切带主要发育糜棱岩系列岩石,包括初糜棱岩、千糜岩、超糜棱岩等;脆-韧性剪切带则发育片岩及糜
棱岩系列岩石,并以强烈的片理化为特征。根据研究,绝大部分金矿床主要是与脆-韧性剪切带有关。
1.2.2 韧性剪切带控矿特征
区域剪切带往往延伸几十至几百公里,并控制着金矿床的分布,金矿床一般不均匀地分布在区域剪切的次级剪切带或其交会处,河台金矿田就是位于区域剪切带的次级剪切带(吴川-四会断裂及广宁-罗定断裂)东延交会处。加拿大Colvin et al(1988),根据剪切带金矿床的大量实例,构筑了个理想的剪切带垂直分带模式:在剪切带的最上部,变形方式以脆性为主,矿化类型以细脉状矿化为主,并发育有动力成因角砾岩和有关的渗透性蚀变;在剪切带的中部,构造变形以脆-韧性变形为主,矿化类型以大脉状为主,局部有交代型矿化;在剪切带下部,构造变形以韧性变形为主,矿化类型以浸染状为主,也有细脉状矿化。这些不同的特征与其在不同深度的温、压条件有关。根据河台金矿田目前所揭露的剪切带特征看,按垂直分带应属于脆-韧性-韧性剪切带,大体以0m为界,以上为脆-韧性,以下过渡为韧性为主,均由糜棱系列岩石组成,包括初糜棱岩、千糜岩、超糜棱岩等。在矿化特征上,0m以上矿化和矿体不局限于剪切带(糜棱岩带)内,如高村在糜棱岩带上盘的51号石英脉矿体就是赋存在糜棱岩带以外,并且以脉状矿化为主,有大量的小石英脉(硅化体)出现,厚大富集矿体出现较多,0m以下逐步过度为以浸染状蚀变糜棱岩为主,并且矿体严格控制在糜棱岩带内。根据国外剪切带金矿床的研究资料,该类型金矿床延深一般达1100—1800m,甚至更深。本矿区内已发现的次级剪切带不同地段其原岩、围岩等条件不同,剥蚀深度不同,规模也不同,其长度有几十米到一、二千米,厚度也从一、二米到一百米不等,根据不同剪切带其所处的位置分析其垂直分带上的相应位置,对找矿也有一定的帮助。
2 成矿机理
河台金矿田的矿体分布和产状严格受控于近乎北东向的韧性剪切构造带及与之结合的热液蚀变作用,这些构造带形成于海西-印支期。河台金矿田的成矿作用是多元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演化的产物,沉积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花岗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及后期热液蚀变都以成矿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起着一定的作用。
2.1 金矿源层与金的活化迁移
根据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表明,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是主要金矿源层,这与国内外同类型的金矿床与前寒武系地层有密切的关系相类似,金的初步沉积富集可能与古地热热水活动有关。在加里东期,由于受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矿源层中的金曾被活化和转移,可能存在两种转移形式:一是从高温区域迁出向相对低温地带转移,是基本的迁移方向;二是从矿源层岩石固体单元或成岩矿物中迁出,向颗粒界面、微裂理、解理等各种软弱面转移。
2.2 韧性剪切构造带与金矿化
海西-印支期构造带和与紧密结合的围岩热液蚀变作用严格控制了金矿床的定位和矿体的形态,是金矿化的主要阶段。韧性剪切构造带提供了含金热液的运移通道,剪切带内两组不同方向的叶理特别是交岔部位将是金成矿最好部位。金的沉淀与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温度下降、压力的突然释放及由此引起的原始低度含CO2成矿溶液不混溶作用是金从热液中析出的主要诱发因素。热液与围岩中的铁反应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矿相分析,金的沉淀在第二世代硫化物形成期间达到最高峰。
围岩热液蚀变作用在时空上完全与韧性剪切构造带相伴随。绿泥石、绢云母、石英、硫化物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