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及其药物治疗
老年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
老年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
老年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针对老年心衰的治疗,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首先,药物治疗是老年心衰的首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
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洋地黄类药物等。
利尿剂能够减轻心脏负荷,缓解水肿症状;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则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脏负荷,洋地黄类药物则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这些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手术治疗也是老年心衰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一些合并症较多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或心脏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这些手术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非药物治疗也是老年心衰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限制盐分摄入、控制饮水量、避免过度劳累、规律锻炼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脏负荷,改善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综上所述,老年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综合运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遵医嘱服药,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每一位老年心衰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早日康复。
心力衰竭的常见药物治疗有哪些
心力衰竭的常见药物治疗有哪些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药物治疗是心力衰竭管理的重要手段,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首先要提到的是利尿剂。
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会出现体内液体潴留,导致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利尿剂能通过增加尿量,减轻体内的水钠潴留,从而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
常见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如氢氯噻嗪)、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和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
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袢利尿剂则作用更强,常用于中重度心力衰竭或有明显液体潴留的患者。
保钾利尿剂一般与排钾利尿剂联合使用,以维持体内钾离子的平衡。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也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这类药物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并抑制心室重构。
常见的 ACEI 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ACEI 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以避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作用与 ACEI 类似,但作用机制稍有不同。
对于不能耐受 ACEI 类药物的心力衰竭患者,ARB 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
常见的 ARB 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心力衰竭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会加重心脏负担。
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重构。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使用这类药物时,也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除了具有利尿作用外,还能抑制醛固酮的有害作用,减少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
对于心功能Ⅱ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 ACEI/ARB 和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正性肌力药物适用于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或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衰诊治指南与药物治疗
四、ACEI
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均为慢性心衰治疗的基石,适用于全部伴病症〔NYHAⅡ——Ⅳ级〕收缩性心衰患者,均能降低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应从小剂量开头,渐渐递增,直至到达目标剂量,且必需终生应用。
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何时开头使用? 过去主见先用利尿剂,待液体滞留消退才开头加用这两种药物。但这样做可能会推迟ACEI和/或β受体阻滞剂这两种改善预后药物开头应用的时间。因此指南建议,对于轻至中度水肿,尤其住院可作亲热观看的心衰患者,两者可与利尿剂同时使用。对于显著和严峻水肿的心衰患者,还是应待利尿剂充分发挥作用,水肿消退或明显消退,血流淌力学状态较为稳定后再开头应用ACEI和/或β受体阻滞剂,这样做较为稳妥。
应用方法 :起始剂量2.5mg,2次/日,最大剂量 7.5mg,2次/日,依据心率调整用量,静息心率把握在60次/分左右,不宜低于55次/分。不良反响有心动过缓,光幻症,视力模糊,心悸、胃肠道反响等,均少见。
八、利尿剂
有或曾有过液体潴留的全部心衰患者,均应赐予利尿剂治疗
〔Ⅰ类,C级〕。从小剂量开头,可酌情增加剂量,体重每日减轻0.5——1.0kg为宜,直至液体潴留消逝,病情把握后以最小有效剂量长期维持,每日体重的变化是最牢靠的监测指标。
该药用于心衰的推举主要基于SHIFT试验供给的证据。在包
括利尿剂和金三角的根底治疗下,该药的加用使心衰患者心率降低8——11次/分,而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住院率较劝慰剂比照组显著降低18%。各个亚组结果与总体结果完全全都。在近十多年心衰的临床争论中消灭这样明确的阳性结果并不多见。
伊伐布雷定是迄今唯一的一种单纯降低心率药物,并未觉察其对心血管系统和心脏功能具有其他影响。因而这一争论结果也提示了一个的理念,即单纯降低心率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可能有益。
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学
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学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学1. 引言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医学研究和药物治疗的不断进步,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学在2023年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2023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角度,探讨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学,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治疗策略。
2.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分类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满足全身组织的需氧需血量。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心力衰竭可分为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两种类型。
收缩性心衰主要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心脏泵血能力减弱;而舒张性心衰则是由于心肌顺应性降低,导致心脏舒张期充盈不全。
3.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策略无论是收缩性心衰还是舒张性心衰,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两个方面。
药物干预可以通过改善心脏功能、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和降低死亡率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3.1 药物干预3.1.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其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轻心脏负荷,扩张血管,抗肥厚,改善心脏功能,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ACEI在治疗心力衰竭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的调整,以充分发挥其疗效。
3.1.2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对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治疗药物。
ARB与ACEI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但作用机制略有不同,能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从而实现抗肥厚、改善心脏功能的效果。
心力衰竭的心脏糖苷类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的心脏糖苷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满足身体各部位的氧气需求,导致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心脏糖苷类药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心脏糖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注意事项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心脏糖苷类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心肌细胞内的钠-钾泵,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提高心肌的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脏的排血量。
在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心脏糖苷类药物可以有效提高心脏的排血量,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使用心脏糖苷类药物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心脏糖苷类药物具有狭窄治疗窗口,用药过量会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使用心脏糖苷类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嘱的剂量使用,不可自行增减用药量。
其次,心脏糖苷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与利尿剂、ACEI等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加毒副作用的风险,因此在用药时需注意避免相互作用。
尽管心脏糖苷类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发挥着明显的疗效,但其并非适用于所有心力衰竭患者。
一些患者如有明显的低钾血症、高钙血症、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时,不适宜使用心脏糖苷类药物。
因此,在用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严格遵守医嘱。
总的来说,心脏糖苷类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用药时需要注意掌握好用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剂量等,确保患者能够
获得最大的疗效,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希望本文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更好地了解心脏糖苷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
心力衰竭患者的镇痛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心力衰竭的病程和严重程度 ,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 力衰竭。
症状与表现
呼吸困难
活动或休息时出现气短、喘息 等症状。
水肿
下肢、腹部、胸腔等部位出现 水肿。
乏力与运动耐量下降
患者感到疲劳、无力,日常活 动受限。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夜间睡眠时突然憋醒,需坐起 或站立才能缓解。
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
03
心力衰竭患者镇痛药物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手段 ,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降低 疼痛感知。
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 饮食习惯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
如按摩、热敷、冷敷、针灸等,通过 刺激局部血液循环或神经,缓解肌肉 紧张或疼痛。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 病、心脏瓣膜病等。
病理生理机制
心力衰竭发生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功能受损,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不能 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引起一系列症 状和体征。
02
镇痛药物治疗在心力衰竭中的重要性
疼痛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01
02
03
心理负担
疼痛会导致患者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 质量。
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方案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01
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的合成
,起到镇痛作用。
抗抑郁药
02
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通过调
节神经递质水平,起到镇痛作用。
抗惊厥药
03
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通过抑制神经元放电,起到镇痛作
慢性心力衰竭及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右心衰竭体征
心力衰竭程度和心功能分级
表2 NYHA心功能分级
分级
症状
Ⅰ 活动不受限。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明显的气促、疲乏或心悸
Ⅱ 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可引起明显的气促、疲乏 或心悸
Ⅲ 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可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即引起显著气促、 疲乏或心悸
心力衰竭程度和心功能分级
6分钟步行试验
重度心功能不全 <150m 中度心功能不全 150-425m 轻度心功能不全 426-550m 本试验除用以评价心脏的储备功能外,常用以评
价心衰治疗的疗效。
心力衰竭程度和心功能分级
心肺运动试验
根据峰耗氧量PVO2和无氧酵解阈值AT将心力衰竭 分为四级: A(无或轻度心功能不全)PVO2˃20, AT˃14 B(轻、中度心功能不全)PVO216-20 AT11-14 C(中、重度心功能不全)PVO210-15 AT8-11 D(严重心功能不全) PVO2˂10 AT˂8
呋塞米、布美他 尼、托拉塞米
泮利尿药
阿米洛利、氨苯 喋啶
保钾利尿药
噻嗪类利尿药
氢氯噻嗪、吲达帕 胺、美托拉宗
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
托伐普坦
常用的各种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利尿药
适应症
有体液潴留证据的所有心力 衰竭患者均应给与利尿药
应用方法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至尿量增加,以体重每天减轻 0.5-1.0kg为宜。
Frank-Starling机制(主要针对前负荷增加) 心肌肥厚(主要针对后负荷增加) 神经-体液-细胞因子的代偿机制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洋地黄类药物给药法
• 如果给予维持量数日后出现了中毒症状,一般说 减量维持可望获得良好的洋地黄化水平。
明过量,如停药1~2日中毒症状消失,则可肯定,
• 在维持量使用合理的情况下,如遇精神过度刺激、 劳累、感染、摄钠过量、输液输血过多过快、妊 娠、分娩、手术及其他应激状态,可使心力衰竭 重新恶化,此时需调整维持量(多数情况下需要 加量)。
β受体阻断剂用药原则
• 3. 谨慎缓慢加量:根据病情,每2~4周剂量加
倍,逐渐达到最大耐受量或靶剂量。
• 4. 长期治疗:治疗≥3个月,才能一致的改善收
缩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治疗4~12个月,心 肌肌重减轻,心室形状趋向正常,出现逆转 心室重塑的现象,说明只有长期治疗才能显 示其明显效益。
β受体阻断剂不良反应
• 用药原则
• 适用症 • 给药法
洋地黄类药物用药原则
• 1)个体化原则
• 2)综合治疗原则
– 洋地黄并不能消除病因、诱因及合并症 – 洋地黄不仅有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
• 3)注意洋地黄的配伍
洋地黄类药物适用症
• 对心腔扩大、舒张期容积明显增加的充血性
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如同时伴房颤则是应用
洋地黄的最好指征;
• 低血压:无症状性低血压一般不需停药,有
时将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放在不同时间服用 可减轻低血压反应。 • 体液滞留:密切观察体重变化,适当增加利 尿剂剂量。 • 心力衰竭恶化、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阻滞。 心率<50次/分或出现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则
应减量或停用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断剂禁忌症
1. 根据大规模试验结果,目前不能将β受体阻
D期
临床表现
• 左心衰竭:呼吸困难
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
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和管理。
以下是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 利尿剂:用于减轻心脏负担,减少体内液体潴留。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低血液中的血管紧
张素水平,减少心脏的负荷。
- 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脏节律,减缓心率,减少心脏负荷。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顽固性心衰,可减少水肿和
心脏负荷。
- 血栓抑制剂: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脏事件的风险。
2. 心脏康复:
- 运动疗法:有氧运动,如散步、自行车或游泳,有助于增
强心脏功能和心肺健康。
- 饮食管理: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减少体重和水肿,维持
健康的体重。
- 戒烟和限制酒精:戒烟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限制酒精摄
入可减少心脏负荷。
3. 外科治疗:
- 心脏手术:如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以修复或替换功
能受损的心脏瓣膜。
- 冠状动脉搭桥术:通过手术搭桥修复或绕过冠状动脉阻塞,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
4. 心理支持:
- 心理咨询:提供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帮助患者面对心衰带来的情绪和心理压力。
5. 管理潜在的风险因素:
-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减少其对心脏的影响。
-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心脏监测和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实际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指导进行制定。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怀疑患有心衰,请及时咨询心脏专科医生以获得详细的建议和治疗信息。
心衰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心衰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心衰,又被称为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通常由于心脏肌肉无法有效泵血而导致。
这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本文将探讨心衰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药物治疗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心衰的常用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患者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减轻心脏负担。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
患者需要定期测量体重,以便监测体液平衡情况,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用药。
2. 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促进血液循环。
常见的血管扩张剂包括ACE抑制剂、ARB和硝酸酯类药物。
这些药物在患者的循证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已被证实能够缓解心衰症状、减轻心脏负荷。
3. 顺循环药物顺循环药物是通过增加心脏收缩力和扩张心脏血管,改善心脏泵血功能的药物。
常见的顺循环药物包括洋地黄类药物和β受体激动剂。
这些药物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但需要合理使用,并且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使用。
4.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心衰导致的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的患者。
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阿司匹林。
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二、护理措施1. 定期医学随访心衰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医学随访,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在医学随访过程中,医生会调整患者用药方案,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
2.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衰的常见合并症,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以减轻心脏负荷。
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和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来实现这一目标。
3. 合理饮食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减少盐分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血管健康。
4. 合理休息和精神支持心衰患者需要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并保证充足的休息。
最新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心衰通用的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的分级
推荐类别: Ⅰ类:已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某诊疗措施有益、 有用和有效。 Ⅱ类:关于某诊疗措施有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尚不 一致或存在不同观点。 Ⅱa类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 效; Ⅱb类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有用和 有效。
心衰通用的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的分级
防治策略 控制危险因素和积极治疗高危人群原发病; 有多重危险因素者可应用ACEI(II a类,A级)、ARB (II
心力衰竭的阶段划分和防治策略
阶段B:前临床心衰阶段 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发展成结构性心 脏病,例如:左室肥厚、无症状瓣膜性心脏病、以 往有MI史等。这一阶段相当于无症状性心衰,或 NYHA心功能Ⅰ级。由于心衰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 心肌重构可自身不断地发展,因此,这一阶段病人 的积极治疗极其重要,而治疗的关键是阻断或延缓 心肌重构。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估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估
其他生理功能评价
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如漂浮导管血液动力学的监测 ,主要用于 严重威胁生命,并对治疗无反应的泵衰竭患者,或需对呼吸困难和低血 压休克作鉴别诊断的患者。 2.血浆脑钠肽 (BNP) 测定:有助于心衰诊断和预后判断。CHF包括症 状性和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患者血浆BNP水平均升高。BNP可用于鉴 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BNP正常的呼吸困难,基本可除外心源性。 血浆高水平BNP预示严重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的发生。多数心衰患者 BNP在400pg/ml以上。BNP<100pg/ml时不支持心衰的诊断;BNP在 100~400pg/ml之间还应考虑其他原因,如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 病、心衰代偿期等。 3.心脏不同步:心衰常并发传导异常,导致房室、室间和(或)室内运 动不同步。房室不同步表现为心电图中P-R间期延长,使左室充盈减少; 左右心室间不同步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使右室收缩早于左室;室内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ppt医学课件
SNS激活 去甲肾上腺素
心肌肥厚,凋亡,缺血 心律失常,纤维化
心室重塑,心衰产生和进展
新的心衰常规治疗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含ARB)利尿 剂,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并用或不用 地高辛。
• 现代心力衰竭治疗的目的 • ① 预防心力衰竭。 • ② 减少病残率,保持或改善生活质量。 • ③ 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
药物的相互作用
• 在合并使用下列药物时,有可能增加ACEI 的不良反应或影响ACEI的作用:
• ①补充钾; • ②保钾利尿剂; • ③富钾的“代盐”; • ④非甾醇类抗(NSAIDS); • ⑤ARB。
ARB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 作用机制 • AT1受体在心脏、血管、肾脏、肾上腺、肝、
脑、肺中有丰富的分布。AT1介导几乎全部 AngⅡ的生理功能与绝大部分病理作用。 • ACEI干扰AngⅡ的形成,而AT1受体阻滞 剂阻断AngⅡ对AT1受体点的作用。
• 2。β受体阻滞不能应用于抢救急性心力衰 竭患者,包括难治性心衰需静脉给药者。
慢性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应用指南
• 适应证
推荐强度
• 所有稳定的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和
Ⅰ
• LVEF下降,心功能2-3级(以延长生命)
• 心肌梗死后LVEF下降但无症状
Ⅰ
• 无心肌梗死史,LVEF下降但无症状
Ⅰ
• CHF维持收缩功能(以降低心率)
状的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
(LVEF)<40%--45%],排除禁忌证(有血
管神经性水肿病史、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
(ⅠA)。
•
2、心肌梗死后无论有无症状的左室收缩功
能受损的患者(ⅠA)。
•
3、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ⅡaC)。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课件
在使用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期间,应避免自行增减其他药物的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如有 需要,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提高方法
依从性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 增减剂量或停药。
VS
提高方法
为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患者应建立良 好的用药习惯,定期记录用药情况,同时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病程
慢性(长期)或急性(突 发)。
心力衰竭的分类
按病程分类
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按病因分类
缺血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力衰竭、肥厚型心力衰竭等。
心力衰竭的病因
常见病因
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 、心肌病等。
其他病因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贫 血等。
诱发因素
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 增加、过度劳累等。
02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对心力衰竭的作用
控制症状
维护心脏功能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心力衰竭的症 状,如呼吸困难、乏力等,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维护和改善心脏 功能,防止心肌进一步损害,延缓病 程进展。
改善预后
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 者的预后,降低住院率、心血管事件 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果并降低单一药物的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 ,个体化治疗将成为心力衰竭药 物治疗的重要方向,根据患者的 基因型、表型等特点制定针对性
的治疗方案。
新型靶点研究
针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新靶 点,将开展更多药物研发工作, 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THANK YOU
临床试验设计
为了评估新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者们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招募了大量心力衰竭患者参与。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课件模板
曾被认为是心衰的首要治疗。
临床适应症:
(1)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 (2)对于心衰合并窦性心律、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者, 是否应用地高辛存在争议,综合302个心脏中心参与评价的 结果:地高辛可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减少心衰的恶
细胞变化
symposium: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PAEDIA TRICS AND CHILD HEALTH 19:1
药物作用靶点
增强心肌收缩力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利尿药) (扩张血管药物) 改善心肌代谢 (能量合剂)
降低RAS系统
(ACEI类)
调节β受体信号传导
3.前负荷(Preload)
心脏在收缩之前所承受的负荷,以舒张末期心室血 容量(LVEDV)或由此对心室形成压力(LVEDP)来 间接表示。 当前负荷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由于肌纤维过度 牵张,心肌收缩力反而减弱。在心功能不全时, 由于舒张末期心室容量增大和左心室顺应性改变, 前负荷明显升高。
对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来说,降低前负荷可改善左心室功能。
7.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
8.内皮素(ET):心衰时,血浆中的ET1增加,
且增加的程度和心衰严重度呈正相关。
S. Motte et al. /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110 (2006) 386–414
内皮素(ET)对心力衰竭的不利作用
强烈收缩血管,使总外周血管阻力更增加; 抑制心肌收缩力,加重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更少; 促增生作用,促使心肌肥厚,使心肌内收缩成分减少,非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心力衰竭及其药物治疗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
心力衰竭起始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炎症或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后者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通过心肌重构而不断发展和加重,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由于心脏受损的病因、部位、程度和功能等不尽相同,故可将心力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右心及全心心力衰竭;收缩功能障碍(收缩性)、舒张功能障碍(舒张性)或混合型心力衰竭;低动力型和高动力型心力衰竭;前向性和后向性心力衰竭;以及有症状和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等多种类型,其中以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最为常见。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慢性心力衰竭明显不同。
4.1.1.1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可根据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从高发危险人群进展成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包括联合使用三大类药物,即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和β受体拮抗药。
不能耐受ACEI者可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作为替代药。
为进一步改善症状或控制心率等,地高辛是第4个联用的药物。
醛固酮受体拮抗药可用于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还缺乏研究,主要措施是减轻症状和纠正导致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基础疾病,包括积极控制高血压、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控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或转复窦性心律。
ACEI、ARB或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有助于逆转左室肥厚或改善舒张功能,利尿药可缓解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但地高辛有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或损害心肌的松弛性,不推荐用于舒张性心力衰竭。
除非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用β受体拮抗药心室率仍不能满意控制的患者,需用地高辛。
1. 利尿药:利尿药是唯一能够充分控制心力衰竭患者液体潴留的药物,适用于所有曾有或现有液体潴留证据的心力衰竭患者。
利尿药能迅速缓解症状,但缺乏改善长期预后的证据,因此不能作为单一治疗,而应与ACEI和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联合应用。
袢利尿药(见4.1.2.)是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药物,噻嗪类利尿药(见4.1.1.)仅适用于有轻度液体潴留、伴有高血压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2. ACEI:ACEI是证实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第一类药物,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包括Ⅰ~Ⅳ级心功能的患者都须使用ACEI,而且需要终身使用,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目前已有的证据表明,ACEI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
是应尽量选用在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中证实有效的制剂与规格,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上述药物均见4.4.1)等应终身维持使用。
3.β受体拮抗药:临床试验显示,在应用ACEI和利尿药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拮抗药长期治疗,能改善临床情况和左室功能,并进一步降低总死亡率、降低心脏猝死率。
因此,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Ⅰ~Ⅲ级的患者都必须使用β受体拮抗药,而且需终身使用,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心功能Ⅳ级患者需待病情稳定后,在严密监护下由专科医师指导使用。
β受体拮抗药用于慢性心衰病情稳定者,一般应在利尿药和ACEI的基础上加用,选用临床试验证实有效的制剂与规格: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或卡维地洛,也可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以上药物均见4.2.2)。
4. ARB:ARB的作用机制与ACEI相近,目前主要用于因严重咳嗽而不能耐受ACEI 的患者,替代ACEI作为一线治疗。
坎地沙坦和缬沙坦(均见4.4.2)是在临床试验中证实有效的两种。
ARB应用注意事项同ACEI。
应用中需重点监测低血压、肾功能异常、高钾血症等。
5. 地高辛:地高辛(见4.1.1.1)是唯一经过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评价的洋地黄制剂与规格,用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益处和指征是减轻症状和改善心功能,适用于已经使用利尿药、ACEI(或ARB)和肾上腺素b-受体拮抗药治疗而仍持续有症状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或合并心室率快的房颤患者。
重症患者可同时应用上述四类药物。
6. 醛固酮受体拮抗药:螺内酯(见4.1)适用于心功能Ⅲ~Ⅳ级的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或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力衰竭且LVEF<40%的患者。
4.1.1.2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功能异常导致症状和体征急性发作的临床综合征,可发生在有心脏病或既往无明确心脏病的患者。
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为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其他原因或诱发因素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快速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心瓣膜关闭不全、高心排血量综合征、过度劳累、感染或容量负荷过重等。
急性心力衰竭属危重急症,需紧急进行抢救与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是通过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和(或)增加心排血量,改善症状并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进行严密的临床监测,尽可能去除或避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或甲状腺疾病等。
为了尽快达到疗效,急性期通常采用静脉给药,根据患者的收缩压和肺淤血情况,分别选用利尿药、血管扩张剂和(或)正性肌力药:1. 利尿药:首选静脉应用呋塞米(见4.1.2),其利尿作用强大。
2. 血管扩张剂:静脉扩张剂硝酸酯类能降低心脏前负荷,可缓解肺淤血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包括硝酸甘油(见4.8.1)和硝酸异山梨酯(见4.8.1),常静脉应用。
硝酸甘油疗效不佳或伴高血压危象时静脉滴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见4.7.4)。
硝普钠可有效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3. 正性肌力药:外周低灌注的患者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
但通常限于短期应用,因为其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益处会被增加心律失常、加重心肌缺血的危险所抵消,总体上可能对预后不利。
多巴酚丁胺(见4.9.1)或中等剂量的多巴胺(见4.9.1)均可用,但若患者已在使用肾上腺素b-受体拮抗药,则宜选用磷酸二酯酶抑制药米力农(见4.1.1.2)。
毛花苷丙(见4.1.1.1)主要适用于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所诱发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有助于尽快控制心室率、缓解症状。
4.1.2正性肌力药正性肌力药物(positive inotropic drugs)又称正变力性药物或强心药,是指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使心肌收缩敏捷而有力、心搏出量明显增加、左心室压力上升的最大速率加快,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时的血流动力学状况。
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心力衰竭。
常用的正性肌力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①洋地黄苷类,如地高辛、毒毛花苷K、毛花苷丙和去乙酰毛花苷。
②其他正性肌力药,包括儿茶酚胺类强心药(如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参见4.8节拟交感药)、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如米力农)。
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参见4.8节拟交感药)也属于儿茶酚胺类强心药,但很少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地高辛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
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洋地黄存在肌酸激酶增高和促发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
因此,不推荐洋地黄糖苷类药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心力衰竭。
洋地黄糖苷类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时。
儿茶酚胺类强心药和磷酸二酯酶抑制药通常只能短期使用,不推荐常规间歇静脉滴注。
正性肌力药的适应证为:①经最佳剂量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物治疗后仍然存在外周灌注不足(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和肾功能下降)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目的是提供正性肌力支持、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缓解症状;②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姑息疗法短期应用(3~5天),或用于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
4.1.2.1 洋地黄苷类地高辛 Digoxin【适应证】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引起的快速心室率,室上性心动过速。
【注意事项】(1)本品可通过胎盘屏障,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增加,分娩后6周须减量。
(2)本品可排入乳汁,哺乳期妇女应用须权衡利弊。
(3)下列情况慎用:低钾血症、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高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活动性心肌炎、肾功能不全。
(4)新生儿对本品的耐受性不定,其肾清除减少;早产儿与未成熟儿对本品敏感,按其不成熟程度而减小剂量。
按体重或体表面积,1月以上婴儿比成人用量略大。
(5)老年人应用时,因肝肾功能不全,表观分布容积减小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者,对本品耐受性低,必须减少剂量。
(6)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血压、心率及心律,心电图,心功能,电解质尤其是钾、钙、镁,肾功能。
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
过量时,由于蓄积性小,一般停药后1~2天中毒表现可以消退。
(7)应用本品剂量应个体化。
(8)不能与含钙注射剂合用。
【禁忌证】(1)任何洋地黄类制剂与规格中毒者。
(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
(3)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者。
【不良反应】常见心律失常、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下腹痛、无力和软弱;少见视力模糊、色视、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罕见嗜睡、头痛、皮疹和荨麻疹。
【用法和用量】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0.125~0.5mg,一日1次,7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若快速负荷量,可一次0.25mg,每6~8小时1次,总剂量一日0.75~1.25mg;维持量一次0.125~0.5mg,一日1次。
儿童一日总量:早产儿按体重0.02~0.03mg/kg;1月以下新生儿按体重0.03~0.04mg/kg;1月~2岁,按体重0.05~0.06mg/kg;2~5岁,按体重0.03~0.04mg/kg;5~10岁,按体重0.02~0.035mg/kg;10岁或10岁以上,照成人常用量。
总量分3次或每6~8小时1次给予,维持剂量为总量的1/5~1/3,分2次,每12小时1次或一日1次。
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一次0.25~0.5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以后可用0.25mg,每隔4~6小时按需注射,但一日总量不超过1mg;不能口服者需静脉注射,维持量0.125~0.5mg,一日-次。
儿童:按下列剂量分3次或每6~8小时给予。
早产新生儿按体重 0.015~0.025mg/kg;足月新生儿按体重0.02~0.03mg/kg;1月~2岁按体重0.04~0.05mg/kg;2~5岁按体重 0.025~0.035mg/kg;5~10岁按体重0.015~0.03mg/kg;10岁或10岁以上照成人常用量。
【制剂与规格】地高辛片:0.25mg。
地高辛注射液:2ml:0.5mg去乙酰毛花苷 Deslanoside【适应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引起的快心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