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三节 伴性遗传 教案.doc
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 伴性遗传 教案
第3节伴性遗传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什么是伴性遗传以及它的特点。
(2).理解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学会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能完成遗传图解。
(三)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2、教学重点、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
3、教具教学课件。
4、教学方法学生探究实验,教师讲述和谈话,学生练习和推理相结合。
5、课时安排1课时。
6、教学过程及组织(1)引入新课[讲授]首先请同学们来看几幅检测红绿色盲的图片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幻灯片)。
[提问] 大家能从上面看到什么图案?[讲授] 为什么有些人能看到图案,而有些人却看不出来呢?这些人的色觉是否发生了障碍呢?我们把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的这种人类遗传病称作人类红绿色盲症(幻灯片)。
社会调查表明,我国男性色盲患者近7%,女性色盲患者近0.5%,很显然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
而另一种人类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幻灯片)。
这是由于患者的小肠对Ca、P的吸收发生了障碍,导致出现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症状。
为什么这两种遗传病的表现都与性别相关联呢?它们与性别相关联的表现为什么又不同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伴性遗传。
[板书] 伴性遗传(2)讲授新课[讲授] 何伴性遗传呢?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请同学们看书本33页。
[板书] 一、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讲授] 刚刚提到的人类红绿色盲症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属于伴性遗传。
那么伴性遗传到底有哪些类型,各自又有何遗传特点呢?[板书] 二、类型1、人类红绿色盲症[讲授]首先我们来认识红绿色盲症。
阅读课本P33小字部分有关色盲知识[提问] 看了这个小故事,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呢?[讲授] 米卢先生也说过了,态度决定一切。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b教案.doc
教案 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遗传物质基础。
2.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3.举例说出人类伴性遗传的遗传原理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人类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组型图的对比、观察,对XY型性别决定图解、红绿色盲遗传图解的分析,获得一些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等伴性遗传特点的推导归纳,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同时,形成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懂得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不应人为选择人类性别。
2.参与探究红绿色盲症等伴性遗传的信息传递规律,学会交流合作,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1.XY型性别决定。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原理和特点。
教学难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原理和特点。
2.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现象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自主学习,师生、生生多边互动为主。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学案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3“问题探讨”,讨论后回答。
提示:(该问题只有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回答,因此,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只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回答即可。
)1.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2.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尽管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相同,红绿色盲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表现为女性多于男性。
二、新课教学什么是伴性遗传?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一)人类红绿色盲症问: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并让学生完成“资料分析”。
问: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教师板画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图(P34),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人教版高中学习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一、课题:《伴性遗传》二、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伴性遗传的看法2〕比较基因分散定律与伴性遗传,理解它们的一起点和伴性遗传的特别性,申明伴性遗传的特点3〕理解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2、技术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资料及图形解决分析问题的综合本事。
2〕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质问题,熟习解答遗传问题的技术、技巧。
3、感情目标:1〕培育学生的慎重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经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转达规律培育学生辩证唯心主义的思想。
三、课型与课时新讲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育器具幻灯片课件,多媒体,教材表示图五、教育要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六、教育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七、教育形式1.教法伴性遗传的知识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于是我采纳学生阅读议论、联合教师举例以及解说表示图进行教育,最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形象思想和抽象思想相联合,产生深刻的印象。
其余,着重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探究沟通,多鼓舞学生思虑并互相议论,扬长避短,并进行概括总结,富裕发挥学生的智慧。
学法在学法上,我从学生的特点,知识阻碍,动机和兴趣长进行分析〔1〕开始是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要抓住学生特点,踊跃采纳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以及学生遍布的踊跃主动参加的学习形式,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有效地培育学生本事,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2〕此后在知识阻碍上: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育中应予以简单清楚,由浅入深的来进行分析。
〔3〕其次在动机和兴趣上:应鲜亮本课的学习目标,富裕利用教育幻灯片、教材表示图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议论,在讲堂上富裕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引起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八、教育过程〔一〕导入新课简单让学生回首前面性别选择形式,人的性别选择形式是属于XY型。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3伴性遗传教案
展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图解,总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2.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运用PPT补充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实例及其遗传特点
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用PPT展示
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那么红绿色盲的遗传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呢?用课件展示一个典型的色盲家族系图谱,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并回答问题
①红绿色盲是显性基因还是隐形基因?
②家族系图谱中患者是哪种性别?
③图中的红绿色盲都是男性患者,那女性患者会得红绿色盲吗?
④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Y染答的过程中指出错误并纠正并总结答案
2.抗维生素D佝偻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
3.伴Y染色体遗传的遗传特点和实例
4.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伴性遗传的特点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教学难点:
1.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
学
过
程
情境导入:用课件展示几张红绿色盲的检查图,问同学们这里面画的是什么?让同学们都做一个色觉测试。据调查,在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患者;再用课件展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患者照片,但这种病的患者是女性多于男性,提问:1.为什么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有关?
1隐形基因
2男性
3会,若女性有两个色盲基因时就会患色盲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2.3伴性遗传 精品
XBXb×XbY XbXb×XBY
学生阅读教材P35。
请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四种婚配的遗传图解。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决定
说出遗传特点
在实践中的应用
普遍存在
人的血友病、芦花鸡羽毛、以及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
阅读教材P36-37
反馈交流
练习教材P37练习题第一题。
学生思考回答
(二)引入新课
同样是受精的卵细胞,为什么将来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为什么生物有一些性状在遗传时会对雌雄后代的影响不同?比如,人类中的色盲病,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物遗传的第三个问题:伴性遗传
学生讨论回答
(三)人类红绿色盲症
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因此,患者就不适合当司机,因为,交通信号是红灯和绿灯,无法判断是停车还是通行。全色盲极个别,在病人的眼里世界上任何物体只有明和暗的区别,根本看不到其它任何颜色,病人看彩电就象看黑白电视一样
备课人:集体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人类遗传病,关注人类健康
2、体会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述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一)复习提问
生物界普遍具有的生殖方式是什么?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小结反思
通过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有所感受后,学生再接受概念就比较容易。
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必修第一册中《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嘚形成》和第二册中《遗传嘚基本规律》为基础,从学生感兴趣嘚人类遗传病引入,讨论: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与性别关联嘚表现又不相同。
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
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嘚其它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红绿色盲嘚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嘚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嘚科学探究能力。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嘚规律,提高缜密嘚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嘚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嘚一般方法,应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生物统计嘚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嘚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嘚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伴性遗传嘚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嘚兴趣。
(2)通过探究过程嘚体验培养严谨嘚科学态度。
(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4)唤起发现人类遗传病、探索遗传病治疗方法嘚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伴性遗传嘚特点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嘚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嘚规律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嘚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嘚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嘚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嘚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调查人群中色盲症嘚发病情况和规律。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
让学生调查人群中嘚色盲患者嘚家庭情况。
分析调查数据可能与资料不相符嘚原因。
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该项准备工作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伴性遗传有关嘚红绿色盲问题进行调查、讨论和学习,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不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观察、分析嘚积极心理活动状态,使教学中红绿色盲探究活动更能顺利开展。
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
②抗维生素D佝偻病(显性遗传)遗传的特点:
人的正常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现型
正常
得病
得病
正常
得病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具有时代连续几代代都有患者的现象;
(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③伴Y遗传的特点:
3.人类红绿色盲性状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推测正确是( )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色盲
C.儿子色盲,则父亲一定色盲D.女儿色盲,则母亲一定色盲
4.调查发现,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他们的儿子均患此病,女儿均正常。则该遗传( )
(1)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男”为患病女的父亲或儿子)
(2)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兵女正非伴性。
(“女”为患病男的母亲或女儿)
(3)Y病传男不传女
2.遗传病遗传特点:
自测:
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夫妻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这对夫妻如果生育后代,则理论上( )
16.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R、r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红眼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型及比例如表,请回答:
灰身红眼
黑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白眼
♂
3/15
1/15
3/15
1/15
♀
5/15
2/15
0
0
伴性遗传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教案课题名称:伴性遗传教师姓名科目、年级生物、高一授课时间教学背景分析课标分析:新课标对高一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帮助学生领悟生物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好本节课既能让学生巩固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又能使学生加深对遗传物质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理解,使学生从知识的角度上深刻的理解性别决定的实质,而且为学生学习生物的变异及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做好铺垫。
本节课实质是对基因分离定律的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人类某些遗传病的发生原理,有助于他们理论联系实际。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某些伴性遗传病基本都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虽然学习了关于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
了解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人类性别决定的实质,但是知识理论体系不完整,不能清楚的理解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开心中的谜团,可以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好这节内容。
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能够概述伴性遗传。
2、科学思维: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理解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举例说出与性别有关的其他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3、科学探究:能够综合分析问题,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4、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能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社会责任。
高中生物教案《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
o掌握伴性遗传在性别决定和遗传病传递中的作用。
o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遗传家系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伴性遗传的兴趣和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认识到伴性遗传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伴性遗传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性别决定和遗传病传递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伴性遗传的遗传方式和遗传病传递规律。
三、教学准备•伴性遗传的多媒体课件,包括遗传家系图、性别决定机制和伴性遗传病案例。
•相关的遗传病案例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性染色体的概念和性别决定机制。
o引入伴性遗传的概念,简要介绍其在遗传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新课讲解o讲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强调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
o介绍性别决定机制,包括XY型和ZW型性别决定系统。
o讲解伴性遗传病的特点和传递规律,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3.观察与分析o展示遗传家系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伴性遗传病的传递规律。
o学生根据案例资料,总结伴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和遗传方式。
4.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与提升o总结伴性遗传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性别决定和遗传病传递中的作用。
o引导学生思考伴性遗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如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6.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伴性遗传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o准备一个与伴性遗传相关的案例或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
五、板书设计《伴性遗传》一、伴性遗传的概念与特点- 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 性别决定机制:XY型、ZW型二、伴性遗传病的特点与传递规律- 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等三、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性别控制技术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应用四、思考与探索- 伴性遗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多媒体课件和遗传家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和应用。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 伴性遗传 教案
2.3_伴性遗传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二)、能力目标: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3、通过资料分析、遗传图解的观察、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伴性遗传》这一节,是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
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
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规律。
(二)、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
创设的情境有:故事、图片资料、系谱资料及问题情境等。
每一种情境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矛盾的事件,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五、学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伴性遗传 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3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建立在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引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并且后代会出现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疾病遗传,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现遗传过程。
2、学习者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已经具备了理解抽象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能够概述伴性遗传。
2、科学思维: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理解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举例说出与性别有关的其他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3、科学探究:能够综合分析问题,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4、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能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2、教学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四、方法和策略1、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2、教学策略:归纳、练习五、媒体使用板书、幻灯片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行为教学意图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图书或网络查阅与伴性遗传有关的疾病。
2、查阅人与其他动物(如鸡)在性别遗传上的区别。
通过图书或网络查阅、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小组合作提前预习学习内容,对知识有基本了解盲,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叫提问:XY染色体有哪些差异。
讲述: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而没有这种基因。
一、分析红绿色盲。
讨论以下问题: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写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区别。
分析遗传图解,思考相关问题。
小组讨论,沟通交流,期待教师解答。
以审思的思维,动态的心理状态思考遗传特点。
用到生活中。
图片展示,直观、易理解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思考能力思考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主要有什么情况。
学生思考后回答: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情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a教案.doc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
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教学突破以人的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
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情况下,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学法:调查研究、分析比较、讨论归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X和Y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图。
XY型性别决定图解,色盲检查图,关于色觉的四种婚配情况的汇总图解。
板书内容投影片。
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准备:调查人群中色盲症的发病情况和规律,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分析调查数据可能与资料不相符的原因。
教学过程1续上表2续上表3续上表4续上表5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二、人类红绿色盲症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拓展延伸:伴性遗传的方式、特点及运用课堂作业1.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4.人的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doc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3)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伴性遗传的概念、遗传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科学思维方法;(2)通过讲解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培养学生要善于发现、把握生活中的小问题,并养成对发现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意识。
(3)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4)通过对遗传图解进行观察、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假说—演绎推理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伴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练习法、讲授法。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承接了上一堂课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殊情况,摩尔根在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假设中就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通过讲解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又学习了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也是有基础的,通过引导和讲解也是可以有个很好的掌握,在学生现有知识面的情况下学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色觉的测试,让学生观察红绿色盲检查图,问学生这几张图里画的是什么?(色觉测试图2张),问问学生有哪位分辨不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以XY 型性别决定为例,了解雌雄异体的生物,其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决定的。
2.以人的红绿色盲为实例,了解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特殊遗传现象。
(二)能力目标
通过红绿色盲患者与正常色觉间的婚配后代色觉情况的学习,学会分析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的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的讲解,认同有关近亲婚配的危害 ;
2.通过性别决定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色盲这一伴性遗传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XY 型性别决定方式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
教学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放大图片、色盲检查图、 四.教学方法设计:
教师讲述和谈话,学生探究、练习和推理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设计: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景:
小李(男)和小芳是一对新婚夫妇,小芳在两岁时就诊断为是红绿色盲患者。
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他们就红绿色盲的遗传情况和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你建议他们最好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红绿色盲症简介:红绿色盲是一种最常见的部分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患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他们把整个光谱看成两种基本的色调:长波(红、橙、黄、绿)部分为黄色,短波(青、蓝、紫)部分为蓝色。
教师投影显示红绿色盲检查图让学生检测自己的视觉情况,请学生辨认以上3张红绿色盲检查图重的数字和动物分别是什么?
展示有关红绿色盲的统计:根据我国社会普查资料得知,我国男性色盲发病率为7%,而女性色盲发病率仅为0.5%。
观看投影:红绿色盲检查图,检查自己的色觉是否正常。
创设情境吸
引学生的目光,引发探究的兴趣。
一、性别决定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后来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有的发育
成雄性个体?
正常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基因型有什么区别?思考、讨论
创设情境,激
起求知的欲
望
二、红绿色盲引入新课题
红绿色盲症的发现
阅读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激
发学习热情,
体现认知过
程
(1)遗传性质
(2)基因型分析引导探究
展示红绿色盲遗传家系图,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致病基因是位于__染色体上的____基因?
2. Ⅰ1的色盲基因传递给Ⅱ_____号,Ⅱ3含有色盲基因,为
什么没有患色盲?
3.只有男性会患色盲,对不对?
原来这种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Y
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而没有这种基因。
因此红绿色盲属于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基因是随着X染色体向后代传递
的。
思考题:根据基因B和基因b的显隐性关系,尝试写出人的
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男性
合作学习:
同桌同学一
起讨论、思
考,回答问
题
让学生自己
总结出人的
红绿色盲遗
传的规律—
—位于X染色
体上隐性基
因的遗传。
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表现型正常正常
(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
(3)遗传特点:隔代交叉遗传
知识迁移,学以致用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分析引导探究
思考题:与上述基因型及表现型相关的婚配方式有几种?
问题:写出六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①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和男性色盲婚配:
②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婚配:
③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
④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
请学生分组写出上述4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并请两位同
学到黑板上写出③④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请学生根据遗传图解总结,得出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隔代交叉遗传。
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然后只能
传给女儿。
隔代遗传: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是患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
因携带者。
交叉遗传: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然后只能传给女
儿。
体现的是性别上的交叉。
如果某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遗传特点是怎样
的?
展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家系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家系图,尝试归纳出
分组写出4
种
分析、归纳、
回答
分析、回答
学生观察图
片
学生阅读、
了解抗维生
素D佝偻病
的遗传特点
指导学生独
立完成遗传
图解
让学生理
解交叉遗传
的特点,并引
导学生总结
红绿色盲遗
传的特点,培
养学生分析
归纳能力,获
得科学知识。
继续探究伴X
染色体显性
遗传的特点
和Y染色体上
基因的遗传
特点。
四、外耳道多毛症
五、伴性遗传概念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1)代代相传(2)女性患者多于男性(3)男性患者的母
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教师简单介绍抗维生素D佝偻病。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
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
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O型)腿、骨
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根据基因D和基因d的显隐性关系,尝试写出女性和男性相
应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如果某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其遗传特点是怎样的?
出示外耳道多毛症家系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Y染色体上
基因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是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
孙,传男不传女。
归纳总结
人类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外耳道多毛症这三种遗
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有什么相同点?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
我们知道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是常见的人类遗
传病。
但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而外耳道多毛症只在男性中出现。
思考:为什么上述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呢?
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
以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学以致用:小李(男)和小芳是一对新婚夫妇,小芳在两岁
时就诊断为是红绿色盲患者(伴X隐性遗传病)。
如果你是
归纳出伴X
染色体显性
遗传的特点
写出抗维生
素D佝偻病
的基因型和
表现型
Y染色体遗
传,它的特
点是患者都
为男性,且
男性患者的
后代种男性
都是患者
培养学生分
析归纳能力,
获得科学知
识。
学生将所学
知识很快运
用于实践中,
培养知识迁
移能力。
一名医生,他们就红绿色盲的遗传情况和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你建议他们最好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生
女孩
进行强化训练试归纳概
念:位于性
染色体上基
因所控制的
性状的遗传
常常与性别
相关联,这
种现象就叫
伴性遗传。
学生思考回
答
以具体事例
引导学生归
纳伴性遗传
的概念
理论联系实
际,让学生深
刻体会到伴
性遗传在优
生优育方面
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巩固所学知
识
六、板书设计
1、性别决定
2、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3、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遗传、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4、外耳道多毛症——伴Y染色体遗传
遗传特点: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5、伴性遗传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课本P37-38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情景的创设不仅仅局限在导入部分,其他教学环节中叶又体现,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是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能力。
三是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伴性遗传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只做引导者和评价者,体现了新课标中的要求和理念,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
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同学们在书写遗传图解时还存在有很多不足之处,这是以后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指导、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