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2《恐龙的故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恐龙》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恐龙》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恐龙》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包括恐龙的定义、分类、生活习性等。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化石证据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定义与分类2. 恐龙的生活习性3. 恐龙的灭绝原因4. 恐龙化石的形成与分布5. 恐龙的研究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恐龙的基本知识、分类、生活习性、灭绝原因、化石的形成与分布。

2. 难点:恐龙的研究方法、化石证据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恐龙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恐龙形象的认识。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化石证据进行科学推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化石图片,引发学生对恐龙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分类、生活习性等。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恐龙的灭绝原因、化石的形成与分布等知识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恐龙的研究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5.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化石证据进行科学推理。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恐龙基本知识、分类、生活习性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恐龙灭绝原因、化石形成与分布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运用化石证据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恐龙》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资源:恐龙图片、视频、化石标本等。

3. 学习工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恐龙的基本知识、分类、生活习性。

2. 第3-4课时:讲解恐龙的灭绝原因、化石的形成与分布。

3. 第5-6课时:学习恐龙的研究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消失了的恐龙备课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消失了的恐龙备课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消失了的恐龙备课教案•相关推荐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消失了的恐龙备课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各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教学准备:关于恐龙、恐龙化石的文字、图片、模型以及多媒体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导入:出示各种恐龙模型或图片。

同学们这是你们很感兴趣的吧,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到6500万年前,去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爬行动物——恐龙。

(板书)二、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1.关于恐龙的知识同学们一定了解的很多,想说说吗?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交流。

(将汇报的内容分成几个主题,围绕主题展开。

)4.我们的地球已有45 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的生物也有38 亿年的历史。

这38 亿年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的存活至今,有的走向灭亡。

我们都知道恐龙是早已灭绝的,那么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三、了解恐龙化石被发现的历史,以及恐龙骨架被还原的过程。

1.谁能给我们讲讲你所知道的故事。

2.学生简单介绍恐龙化石被发现及还原的过程。

3.同学们从课外书上看到了很多,那么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经过。

如果有条件最好能有相关的碟片4.从故事中我们知道恐龙化石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块恐龙头骨化石,你能够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5.引导学生从头骨大小或牙齿的尖利程度等展开合理想象,推断这只恐龙的体形和食性,让学生体验到化石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6.小结: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恐龙骨架的形成过程,包含着科学家们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四、根据恐龙的外形猜想它内部的骨架结构。

小学科学2恐龙的故事教案

小学科学2恐龙的故事教案

小学科学2恐龙的故事教案恐龙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起源、特征及种类。

2. 理解恐龙的生活方式和灭绝原因。

3. 引导学生培养对恐龙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包含不同种类恐龙的图片、模型等教具材料。

2. PowerPoint或类似软件。

三、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张恐龙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先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所了解的恐龙知识,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恐龙的故事。

探究(30分钟)1. 分小组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恐龙图片或模型,并回答以下问题:- 这些恐龙长什么样?有什么特征?- 它们是什么时候生活的?- 它们生活在哪些地方?- 它们如何进食和移动?2. 以PowerPoint为辅助工具,给学生播放一些恐龙的视频片段,展示恐龙的生活场景和行为习性。

讲解(30分钟)1. 分组讨论和发言,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和了解的恐龙特征和行为告诉全班。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种类恐龙的名称和特征,以及它们所处的时代和地理分布。

活动(30分钟)1.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选取一个与自己最感兴趣的恐龙种类,并设计一则关于该恐龙的故事。

2. 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恐龙故事,并展示相应的图片和模型。

总结(10分钟)1. 回顾当天所学习的内容:恐龙的起源和特征、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灭绝原因以及学生设计恐龙故事的活动。

2.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并鼓励他们保持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在家中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自己理解的恐龙生活场景的图片,并加上文字说明。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恐龙领域的知识,与家人分享所了解的有趣事实。

五、教后反思1. 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于恐龙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 学生在探究和活动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如何?4. 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材料的使用或教学方法的选择?5. 如何进一步调整和改进类似主题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学生们可以在了解恐龙的起源、特征、生活方式和灭绝原因的同时,培养出对恐龙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恐龙》教案设计范文

《恐龙》教案设计范文

《恐龙》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恐龙的基本概念,了解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恐龙化石和骨骼,分析恐龙的身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搜集和整理关于恐龙的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恐龙化石和骨骼,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古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2. 学生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恐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生活习性。

2. 恐龙的灭绝原因。

难点:1. 恐龙的身体特征分析。

2. 恐龙灭绝原因的科学解释。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恐龙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和文献等。

2. 恐龙化石和骨骼的实物或模型。

学生准备:1. 课前搜集关于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

2. 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课堂内容。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提问:“你们对恐龙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课前的准备成果。

Step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恐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生活习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3: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恐龙的分类、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恐龙的身体特征,并分析其适应环境的原因。

Step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每组选择一种观点并进行阐述。

教师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Step 5: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恐龙的身体特征和灭绝原因。

学生整理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恐龙的画,展示恐龙的身体特征。

3. 家长协助孩子搜集更多关于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的生态环境和演化过程。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恐龙的故事》是一本面向儿童的启蒙读物,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恐龙的生活和历史。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恐龙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2.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3. 提升学生写作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第一课时:导入与阅读1)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2)学生阅读《恐龙的故事》第一章,理解恐龙的起源和种类;3)讨论恐龙与现代动物的区别和共性。

2. 第二课时:写作指导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心目中的恐龙;2)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初稿,并互相交流修改意见;3)教师进行现场批改和指导。

3. 第三课时:呈现与总结1)学生将修改后的作品在班级内展示;2)班级进行投票评选出最佳作品,并进行表彰;3)教师总结本次学习内容,强调学生的进步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阅读《恐龙的故事》和撰写短文,检测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掌握情况;2. 通过学生作品的呈现和交流,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3. 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五、作业要求1. 按照规定完成阅读任务并撰写短文;2. 文字清晰、观点明确、逻辑严谨;3. 可以通过插图或配图来丰富文章内容;4. 作业提交后需与同学进行互评,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六、教学资源准备1. 《恐龙的故事》书籍及相关资料;2. 老师准备的教学PPT和教具;3. 学生准备的笔记本和笔。

七、教学效果评估1.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态度;2. 学生作品的呈现效果和内容质量;3. 教师对学生综合表现的评价和反馈。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恐龙的种类、特征、生活习性等知识,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物保护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恐龙的故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起源、生活习性和绝迹原因;2. 掌握恐龙的分类和特征;3. 能够描述恐龙的生态系统和演化过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对古生物学的兴趣。

二、导学内容:1. 恐龙的起源和分类;2. 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3. 恐龙的生态系统和演化过程;4. 恐龙的绝迹原因和摩登钻研。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激发进修动力。

2. 进修:讲解恐龙的起源和分类,介绍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 实践:设计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恐龙的生态系统,了解恐龙的演化过程。

4. 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恐龙为什么会绝迹,探讨摩登钻研对恐龙的认识和发现。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梳理恐龙的故事,鼓励学生自主进修,拓展知识面。

四、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恐龙的起源、分类和特征;2. 学生能够分析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演化过程;3. 学生能够探讨恐龙的绝迹原因和摩登钻研效果;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展示对恐龙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恐龙化石的观察和钻研,探索恐龙的生活轨迹和演化历程;2. 鼓励学生参与恐龙展览或科普活动,增加对恐龙的实地了解和体验;3.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恐龙讲座,深入探讨恐龙钻研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4. 设计恐龙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对恐龙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对古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进修潜能,拓展知识视野,为未来的进修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在探索恐龙的故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探险家。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起源、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2. 增强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历史的热爱;3. 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培养其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分类、特征及生活习性;2. 恐龙灭绝的原因和可能的假说;3. 恐龙的化石及其重要性;4. 恐龙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恐龙的外貌、生活方式等;2. 问题导向学习: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后展开讨论;3. 图书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4. 实地考察: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恐龙化石。

四、教学过程:1. 阶段一:引入介绍恐龙的背景,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展示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恐龙;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分类和特征。

2. 阶段二:深化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恐龙的存在;展示恐龙灭绝的原因和假说,引导学生探讨。

3. 阶段三:总结让学生撰写恐龙故事,包括恐龙的生活场景、交流方式等;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和点评;组织展示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五、评价方式:1. 口头表现:参与讨论、展示作品的表现;2. 书面作业:撰写恐龙故事的质量及完成度;3. 实地考察记录:记录、整理并展示考察活动的内容;4. 团队合作:小组合作的效果和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六、延伸活动:1. 组织恐龙化石模型制作比赛;2. 邀请专家讲解恐龙的最新研究成果;3. 制作恐龙展览,邀请其他班级参观。

七、参考资料:1. 《恐龙圣经》,作者:侯丽丽,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 《恐龙世界》,作者:李梅,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3. 《恐龙大百科》,作者:刘光华,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培养其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快乐和富有成就感。

湘教版《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湘教版《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湘教版《恐龙世界》教学设计《湘教版《恐龙世界》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恐龙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各种恐龙的特点,认识它们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画恐龙想象画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创造性的描绘表现恐龙世界。

情意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喜爱自然和动物、关注自然环境及生物生存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它们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画恐龙想象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个性地描绘恐龙的特征,生动地表现恐龙世界的情景。

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示范工具纸材、实物。

学具:有关恐龙的课前资料收集、教材、剪刀、纸张、绘画工具、粘贴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1、猜谜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我们看到的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而古老的物种——恐龙,这个庞大的家族在几亿年前神秘的消失了,它的消失给人类留下了无数个谜团,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和思索。

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索生命的奥秘。

2、电影速览欣赏影像:播放迪斯尼动画大片《恐龙》的精剪,学生认真观赏大师们制作演绎的恐龙生活场景,准备答题。

带着问题看电影:恐龙分为哪些种类?恐龙由哪几部分组成?3、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出示恐龙化石图片)生:恐龙化石师:真聪明!现在所有的恐龙形象都是根据考古专家通过挖掘出来的恐龙化石所演变出来的,你们知道根据恐龙化石推测,恐龙可以分为什么类别吗?(蜥龙类和鸟龙类)那么按照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什么类了?(食肉类和食草类)。

说得真好,恐龙不仅种类多,形态更是多种多样,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有地上爬的。

3、恐龙图片欣赏老师这里有这多恐龙,你认识他们吗?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学生分小组讨论恐龙的名称、特点。

分小组回答问题。

2.2恐龙的故事教案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2.2恐龙的故事教案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2.2恐龙的故事教案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来自于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五单元第2课,题目为《恐龙的故事》。

具体内容包括:1. 介绍恐龙的种类,包括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

2. 探讨恐龙的生活习性,包括它们的栖息地、食物来源等。

3. 分析恐龙的灭绝原因,包括小行星撞击、气候变化、火山爆发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1. 学生已经对恐龙有所了解,知道恐龙是古代的生物,生活在很久以前。

2. 学生可能对恐龙的种类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详细和准确。

3. 学生可能对恐龙的灭绝原因有所了解,但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的内容。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学生可以加深对古生物学的理解,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学生可以学习到科学的方法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恐龙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2. 分析恐龙灭绝原因的思维能力培养。

难点:1. 恐龙灭绝原因的分析,涉及多个科学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2. 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解决办法:1. 对于恐龙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展示和视频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对于分析恐龙灭绝原因,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对于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述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023春)湘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恐龙的故事》 教案

(2023春)湘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恐龙的故事》 教案

第二单元化石第二课恐龙的故事一、【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恐龙是已经灭绝的远古生物,科学家们是研究恐龙化石所带来的信息推断其身体结构特征以及生活环境的。

知道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知道科学家常用测定古生物化石所在地层地质年代的方法,来判断这种生物生存的年代。

科学思维:根据恐龙化石形态结构特征,能推测其生活习性,并收集和查阅资料进行验证,能合理推测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并与同学交流。

探究实践:根据化石资料,能举例描述已灭绝的生物,比较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复原模型,能发现其身体结构特征并判断是爬行动物。

态度责任:保持并发展了解恐龙的研究兴趣,大胆质疑,尊重证据,乐于分享和交流。

初步了解研究恐龙对于研究生物进化与灭绝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问引入:恐龙,大家多少了解过一些,也很有兴趣,谁最先发现恐龙化石的呢?(2)小结:1822年,英格兰医生曼特尔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动物化石。

后来,古生物学家把这种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与各种已知动物的标本对照,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古代爬行动物。

科学家们将它命名为“恐龙”。

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现和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人们对恐龙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恐龙的故事》。

(二)新课学习1. 认识恐龙化石(1)课件展示P16的六幅图片(打乱顺序)(2)介绍并提问:这是三种恐龙化石和复原模型。

这三种恐龙复原模型分别叫什么?它们的化石分别对应哪一种?(3)学生汇报,揭示答案。

(霸王龙、三角龙、剑龙,教材是按顺序一一对应的方式呈现的)(4)观察、讨论并记录:观察这三种恐龙复原模型和它们对应的化石,根据其特征推测它们的生活习性,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5)查阅资料,检验我们的推测是否成立,并进行汇报。

(6)小结:化石能带给我们很多古代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信息。

科学家能够根据相关的化石资料分析出某种古生物的生活习性等信息。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起源、演化和绝迹原因。

2.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恐龙的分类和特征。

2.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3.恐龙的绝迹原因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恐龙的分类和特征。

2.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

3.理解恐龙的绝迹原因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恐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或恐龙化石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恐龙的了解。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恐龙的起源、演化和绝迹原因,培养其合作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进修:介绍恐龙的分类和特征,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多样性。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或恐龙化石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恐龙化石,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绝迹原因,培养其合作和分析能力。

5.总结:通过教室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对恐龙有个全面的了解。

六、作业设计1.撰写恐龙的故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恐龙的故事,包括恐龙的起源、演化和绝迹原因。

2.恐龙绘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恐龙绘画比赛,让他们通过绘画展现对恐龙的理解和想象。

3.恐龙模型制作:让学生制作恐龙模型,加深对恐龙的形态特征的理解。

七、评判方式1.作业成绩:根据学生的恐龙故事、绘画作品和模型制作情况进行评分。

2.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中的表现情况。

八、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学资料:包括恐龙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实地考察资源:博物馆、恐龙化石遗址等。

3.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纸板、颜料、胶水等。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恐龙的了解和兴趣得到了提升,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激发他们对科学钻研的兴趣和热情。

科学恐龙的故事教学设计

科学恐龙的故事教学设计

科学恐龙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科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针对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一方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故事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以“科学恐龙的故事”为题,设计了一堂针对小学生的科学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讲述有关恐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背景;2. 掌握恐龙的分类和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恐龙;3.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恐龙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恐龙的图片,引入恐龙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故事讲解从恐龙的起源讲起,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介绍恐龙的基本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故事中要包括不同类别的恐龙,并突出一些特别的恐龙,如霸王龙、三角龙等。

故事内容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悬念和趣味性,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3. 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问题,如“为什么恐龙会灭绝?”“相比于恐龙,人类有哪些优势?”等。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收集相关信息,然后给出他们的答案。

4.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恐龙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拼装恐龙模型、制作恐龙骨骼拓印等。

通过实践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恐龙的骨骼结构、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

5. 总结与展示请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并总结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可以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与同伴分享。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思考和合作能力;2. 评估学生的实践成果,包括恐龙模型和骨骼拓印的完成度和准确性;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他们的成果,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小学科学22恐龙的故事教案

小学科学22恐龙的故事教案

小学科学22恐龙的故事教案恐龙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恐龙的起源、特征和分类;了解恐龙生存的环境和方式。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恐龙的起源和特征。

2. 探究恐龙的生存环境和方式。

三、教学内容1. 恐龙的起源和特征(1)恐龙的起源:介绍恐龙起源于2.3亿年前的三叠纪时代,是现代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祖先。

(2)恐龙的特征:恐龙是独特的爬行动物,有坚硬的骨骼、鳞甲或羽毛覆盖身体,能够直立行走,进化出多种不同的体型和特征。

2. 恐龙的分类(1)植食恐龙和肉食恐龙:介绍植食恐龙和肉食恐龙的特征和分类。

(2)蜥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介绍蜥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的特征和分类。

3. 恐龙的生存环境和方式(1)恐龙的生存环境:介绍恐龙生存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2)恐龙的生存方式:介绍恐龙的食性、行为和繁殖方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吗?有没有听说过恐龙的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内容。

2. 探究活动(30分钟)(1)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恐龙的特征,与他们分享自己对恐龙的了解和想法。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恐龙进行研究和讨论,了解其特征、分类、生存环境和方式。

(3)展示交流:让每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展示所选择的恐龙,并分享他们的发现与观点。

3. 深化理解(25分钟)(1)教师讲解:在学生的探究基础上,教师进一步介绍恐龙的起源、特征和分类,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进行辅助讲解。

(2)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通过回答问题来巩固他们的理解与记忆。

4. 拓展延伸(25分钟)(1)小组活动:让学生再次分成小组,自由发挥,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研究,在纸上绘制恐龙的形象,并给予其命名。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起源、种类、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2. 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古生物学的探索欲望;3. 提高学生的进修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起源和演化;2. 不同种类的恐龙及其特征;3. 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4. 恐龙绝迹的原因及相关理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恐龙纪录片或展示恐龙模型,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2. 授课:教师讲解恐龙的起源、种类、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展示一个特定种类的恐龙,包括其特征、生活习性等;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恐龙化石的开掘和重建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古生物学家的工作;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效果,并互相交流进修;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恐龙种类,写一篇关于该恐龙的文章,包括其特征、生活习性等;2. 小组作业:让学生分组制作一个关于恐龙的展板或PPT,展示给全班同砚;3. 创意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恐龙化石,可以是纸板模型或者手工制作,展示给全班同砚。

五、评判方式:1. 个人作业将根据内容的深度和准确性进行评分;2. 小组作业将根据展板或PPT的设计和展示效果进行评分;3. 创意作业将根据设计的奇特性和完成度进行评分。

六、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恐龙主题展览,加深他们对恐龙的了解;2. 鼓励学生自主进修,推荐相关书籍或网站,让他们进一步探索恐龙的世界。

通过本次《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进修中培养对古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进修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同时也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收获知识,发现乐趣,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恐龙的故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恐龙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2. 掌握恐龙的分类和特征;
3. 了解恐龙绝迹的原因和影响;
4. 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导学重点:
1. 恐龙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2. 恐龙的分类和特征;
3. 恐龙绝迹的原因和影响。

三、导学难点:
1. 恐龙的演化历史和分类;
2. 恐龙绝迹的原因。

四、导学过程:
第一节:恐龙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1. 引入:请同砚们观看一段关于恐龙的视频,了解恐龙的生活方式和外貌特征。

2. 进修:讲解恐龙起源于哪个时代,演化历史是如何的,以及恐龙与其他生物的干系。

3. 实践:请同砚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关于恐龙演化历史的绘图作业。

第二节:恐龙的分类和特征
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恐龙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分类和特征。

2. 进修:讲解恐龙的分类方法和主要特征,让学生能够区分各种类型的恐龙。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份关于恐龙分类和特征的小册子。

第三节:恐龙绝迹的原因和影响
1. 引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恐龙绝迹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2. 进修:讲解恐龙绝迹的多种理论,包括陨石撞击、气候变化等,引导学生思考恐龙绝迹的真正原因。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讨论恐龙绝迹的原因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教室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恐龙的起源、演化历史、分类和特征,以及绝迹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保持对恐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探索更多关于恐龙的知识。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恐龙的故事》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科普类图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了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等知识。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阅读《恐龙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种类和特点;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1. 恐龙的种类和生活习性;2. 《恐龙的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四、教学方法1. 阅读分析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恐龙的故事》,分析其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恐龙的认识和看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恐龙的故事》中的角色,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恐龙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2. 阅读《恐龙的故事》:指导学生阅读《恐龙的故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恐龙的认识和看法;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恐龙的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5.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恐龙的重要性和进修的收获。

六、作业要求1. 阅读《恐龙的故事》,并撰写读后感;2. 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了解其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进行展示;3. 制作一份关于恐龙的海报,展示给全班同砚。

七、评判方式1. 读后感:包括对《恐龙的故事》的理解和感受;2. 恐龙展示:包括对所选恐龙的介绍和展示效果;3. 海报评选:评选最具创意和内容丰富的海报。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对恐龙的了解更加深入,阅读能力和科学知识也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科普类图书,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设计目标:通过学生阅读《恐龙的故事》,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绝迹原因等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作业设计内容:1. 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恐龙的故事》全文,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

2. 知识检测:设计一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知识测试,考察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掌握水平。

3. 创意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关于恐龙的展板或PPT,并进行展示。

4. 作文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恐龙的文章,可以是科普性质的,也可以是想象性质的。

5. 群体讨论:组织学生就恐龙的生活习性、绝迹原因等话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三、作业设计要求:1. 阅读任务和知识测试占总分的50%,创意活动和作文写作各占总分的20%,群体讨论占总分的10%。

2. 学生需要按时完成作业,并保持作业的整洁和规范。

3. 学生在展示和讨论环节要积极参与,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作业评判标准:1. 阅读任务和知识测试:正确率、完备性和深度。

2. 创意活动和作文写作:内容丰富、观点奇特、表达清晰。

3. 群体讨论:积极参与、思辨能力、团队合作。

五、作业设计时间:本次作业设计为一个月的时间,包括阅读、笔记、知识测试、创意活动、作文写作、展示和讨论等环节。

六、作业设计实施方式:1. 学生在家完成阅读任务和笔记,提交给老师检查。

2. 学生在教室上进行知识测试、展示和讨论等活动。

3.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七、作业设计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展示效果和讨论表现等,评估本次作业设计的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绝迹原因;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3.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恐龙的分类和特征;2. 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3. 恐龙绝迹的原因和科学猜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恐龙的好奇心。

2. 进修:讲解恐龙的分类和特征,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及其特点。

3. 阅读:让学生阅读《恐龙的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恐龙知识的理解。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5. 创作: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恐龙绝迹原因的文章,提醒他们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想象。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和进修。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恐龙知识的重要性和进修方法。

四、教学评判:1. 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写作等方面。

2. 作业评定:评判学生的作业内容和表现,包括文字表达、逻辑思维和科学性等方面。

3. 考试形式:可以设置一次小测验或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掌握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恐龙的故事》教材;2. 恐龙图片、视频和其他资料;3. 课件和PPT等多媒体教学资源;4. 学生笔记本和作业本。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知识;2.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3.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恐龙的故事,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进修中能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不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愿我们一起在恐龙的世界里畅游,探索未知的奥秘!。

2.2恐龙的故事教案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2.2恐龙的故事教案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2.2恐龙的故事教案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是介绍恐龙的起源、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灭绝等方面的知识。

内容较为丰富,需要逐一呈现。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恐龙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2)掌握恐龙的外貌特征。

(3)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

(4)了解恐龙的灭绝原因。

2.能力目标(1)能够辨别恐龙的种类和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能够运用知识,初步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恐龙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教师展示一张恐龙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恐龙的外貌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吗?恐龙什么时候生存的?”使学生产生探究研究的欲望。

3.学习恐龙的科学知识(1)介绍恐龙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2)介绍恐龙的外貌特征:大型体型、长脖子、锋利利齿、爪等。

(3)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恐龙的种类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的恐龙有不同的特征和习性。

(4)介绍恐龙灭绝的原因:陨石撞击、气候变化、地球物理现象等。

4.小结总结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复习恐龙的起源和演化历程,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5.巩固和拓展(1)让学生到教师提供的网站上进一步了解恐龙。

(2)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种恐龙进行PPT展示。

(3)鼓励学生到博物馆等地参观恐龙展览,亲身感受恐龙的神秘和伟大。

6.课堂反思评价学生的表现,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同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并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恐龙的故事》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恐龙的故事》是一本以恐龙为主题的孩子图书,内容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阅读。

通过该书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设计一系列的作业来辅助学生阅读并深化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及其特征;2. 掌握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恐龙的分类和特征;(2)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3)恐龙的故事情节。

2. 教学方法:(1)教室讲解结合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恐龙;(2)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对恐龙的认识和想法;(3)阅读《恐龙的故事》,进行阅读理解练习;(4)课外拓展活动,如观察恐龙化石、参观恐龙展览等。

四、作业设计1. 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恐龙的故事》第一章节,并回答以下问题:(1)书中提到的第一种恐龙是什么?它的特征是什么?(2)恐龙是哪个时代的生物?它们是怎样绝迹的?2. 阅读理解作业:要求学生阅读完备本书后,完成以下问题:(1)列举书中提到的至少三种恐龙,描述它们的特征;(2)恐龙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3)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恐龙?为什么?3. 创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则关于恐龙的故事,可以是恐龙之间的争斗、合作,也可以是恐龙与其他动物的互动。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生动有趣的故事。

4. 实践作业: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或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观察恐龙化石,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和栖息地,并写下观察感想。

五、评判方式1. 参与度评判:根据学生在教室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判其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判:根据学生完成的预习作业、阅读理解作业、创作作业和实践作业的内容和质量,评判其对恐龙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2《恐龙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恐龙是已经灭绝的远古生物,科学家们是研究恐龙化石所带来的信息推断其身体结构特征以及生活环境的。

(2)知道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知道科学家常用测定古生物化石所在地层地质年代的方法,来判断这种生物生存的年代。

2.科学探究
(1)根据化石资料,能举例描述已灭绝的生物,比较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复原模型,能发现其身体结构特征并判断是爬行动物。

(2)根据恐龙化石形态结构特征,能推测其生活习性,并收集和查阅资料进行验证,能合理推测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并与同学交流。

3.科学态度、STSE
(1)保持并发展了解恐龙的研究兴趣,大胆质疑,尊重证据,乐于分享和交流。

(2)初步了解研究恐龙对于研究生物进化与灭绝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引入:恐龙,大家多少了解过一些,也很有兴趣,谁最先发现恐龙化石的呢?
(2)小结:1822年,英格兰医生曼特尔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动物化石。

后来,古生物学家把这种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与各种已知动物的标本对照,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古代爬行动物。

科学家们将它命名为“恐龙”。

随着越来越多的恐龙化石被发现和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人们对恐龙有了
比较全面的认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恐龙的故事》。

(二)探究学习,获取知识
1. 认识恐龙化石
(1)课件展示P16的六幅图片(打乱顺序)
(2)介绍并提问:这是三种恐龙化石和复原模型。

这三种恐龙复原模型分别叫什么?它们的化石分别对应哪一种?
(3)学生汇报,揭示答案。

(霸王龙、三角龙、剑龙,教材是按顺序一一对应的方式呈现的)
(4)观察、讨论并记录:观察这三种恐龙复原模型和它们对应的化石,根据其特征推测它们的生活习性,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5)查阅资料,检验我们的推测是否成立,并进行汇报。

(6)小结:化石能带给我们很多古代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信息。

科学家能够根据相关的化石资料分析出某种古生物的生活习性等信息。

例如从霸王龙的化石中发现,它的体型粗壮高大,牙齿呈圆锥状,适合压碎骨头,它的后肢十分粗大强壮,能各自撑起一只犀牛。

但一对前肢既小又短,短得甚至没有办法把食物送入口中。

综合这些信息可以推断:霸王龙是很凶猛的动物。

(7)过渡提问:恐龙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2. 恐龙化石的形成
(1)讨论:恐龙化石是骨骼还是已经石化了?它是怎样被掩埋在地下,又是怎么暴露出来的?
(2)小组交流,再班级交流
(3)小结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
a.恐龙死亡后,在遭到食腐动物吞噬和自然力破坏之前被迅速掩埋起来。

b.恐龙的肌肉等柔软部分慢慢腐烂,只留下未腐烂的骨骼。

c.在地质变化过程中,恐龙的骨骼本身被矿物质取代,骨骼中的空隙也被矿物质填充,使恐龙骨骼最终石化。

d.含恐龙化石的岩层经过后期地壳运动,表层岩石被风化剥蚀,使化石暴露。

(4)复述:只展示图片,学生通过图片复述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

(5)拓展:古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恐龙化石出现在约2.4亿年前到6500
万年前的地层中,在以后的地层中再也找不到恐龙的任何踪迹。

(6)再思考并布置课后作业:古生物学家的发现,说明恐龙是生活在哪个时间段的?查阅关于恐龙的更多资料,与同学交流。

(三)结束新课,归类总结。

拓展资料:
恐龙化石的研究
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发现恐龙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恐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却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人类如果不借助于化石,对恐龙这一神秘的物种就会一无所知。

所以对恐龙的研究,也就是对恐龙化石的研究。

恐龙化石大致可分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两种,主要保存在中生代时期形成的沉积岩中。

恐龙化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神秘的过程,它牵涉到恐龙的死亡和灭绝,也与地球亿万年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而它的发现和挖掘也同样不易。

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恐龙化石的蛛丝马迹,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复原化石和研究恐龙。

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渐渐了解了恐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而来自世界各地关于恐龙的新发现以及新看法,一再修正我们原先认定的恐龙形象,使之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相传,晋朝时代,现在的四川省自贡市就发现过恐龙化石。

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

欧洲人发现恐龙化石时,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

里丁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发现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677年,一个英国人编写了一本关于牛津郡的自然历史书,书中描述了一件发现于一个采石场中的巨大腿骨化石,还有一张插图,并指出这个大腿骨既不是牛的,也不是马或大象的,而是属于一种比它们还大的“巨人”的。

虽然当时没有认识到这块化石是恐龙的,甚至也没有把它与爬行动物联系起来,但书中用文字记载和用插图亲临描绘的这块标本已被后来的古生物学家鉴定是一种叫作巨齿龙(又名斑龙)的恐龙的大腿骨。

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

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800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

后来,中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蛇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1993年,河南恐龙蛋化石群的发现轰动世界,南阳盆地的恐龙蛋化石群种类多、数量多、分布广、保存完好,堪称世界之最。

2012年,科学家在中国辽宁西部发现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是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的恐龙。

《恐龙的故事》学习评价表
班级:姓名:
注: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相应的栏目内画“√”,教师在最下面的一行中给出评价,用、、的符号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