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园艺实践教学主要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领导不够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缓慢;农科大学学生的“大学精神”正在消失;实践教学基地投入不足;实践操作环节2学期制不适宜以及实践操作过程受教师教学观念和对师生双方评价方法的影响等。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重新对园艺实践操作教学中的影响因素与条件、实践操作教师的技能与素质、实践操作教学内容的筛选、时间安排及具体实施方法、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方法进行专门性探索与研究。力争通过长期、系统的过程控制,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与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园艺实践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问题;人才质量;建议
1 园艺实践教学现状
园艺专业隶属大农学,包括蔬菜、果树、观赏园艺及茶4个方面内容,有育种和栽培2个方向,目前全国有70多所大学(含农业院校和非农业院校)设有与园艺相关的专业[1],加上科研院所共有100多家授权培养单位,其招生人数已占到整个高校农口招生的1/6,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大[2]。在多数开设园艺专业的院校中,蔬菜学占主体地位。尤其是设施蔬菜产业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6]。在园艺人才需求方面调研表明,蔬菜占42.8%,果树占28.5%,花卉占28.7%[7]。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进口蔬菜种子逾8 000 t,销售额占全国蔬菜种子销售总额的25%,尤其是部分类型蔬菜种子主要依赖进口,影响蔬菜产业安全。我国设施果菜单产约为荷兰的65%[8]。因此,园艺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有着较大的技术差距与挑战。
园艺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无论学生是走研究型还是技术型道路,均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招进的毕业生是即用型的[9]。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高分低能”的人才不应该是本科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品。
很多高等农业院校都将实践操作教学列为必修课[10-12]。即使像浙江大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其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生教学计划中也包含2个学分农事操作课;北京农学院于2002年率先出版《农事学实践教程》教材,华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农事操作课课程性质定位为必修课,授课计划是1.5个学分,分3个学期完成,说明农事操作课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应该占有重要一席[13]。在近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大部分学校减少了理论课教学学时,增加了劳动实践课程学时[14]。安徽科技学院已定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2010年园艺专业遴选为校级特色专业,在总学时减少下增加了14 d集中时间的教学实践实训。美国高等院校设施园艺课程教学也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调学生主动性学习,注重学
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5]。然而,目前我国园艺学实践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 存在的问题
2.1 园艺实践教学突出的表现为领导不够重视
领导不够重视表现为:就课程设置而言,大部分学校总学时数减少。在高喊重视实践的同时,却把一些重要的园艺课程包括基础学科和园艺劳动教育删减,平时分散性的用于消化理论的实践操作被整合为集中或企业参观性实习,实践学时虽未减少但效果却不如从前。再者学校为了改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更多的是注重生活、室内硬件的建设,但室外条件、内涵却落下了[3],或一律地以发表SCI等期刊论文的数量来评判教师的业绩。其实全国性的硬件投入也不足,软件却越来越软。究其根源,从校长到教务长、二级学院,鲜有能做主的园艺专业的科班领导。在现行的行政、外行说了算的大背景下,一线人员感觉到的就是“不重视”。领导认清园艺教育中的实践因素的重要性、还原园艺教育的本质[14],是培养高素质园艺人才的根本保障。
2.2 教师队伍建设缓慢,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
因为当前我国的高等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大多以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为追求,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理论型人才,轻视实践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轻视技术教育;造成了我国出现学术型人才过剩而实践应用型人才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非常紧缺的局面。园艺业特别是设施园艺从业人员大多数文化和科技素质较低而且兼业化日趋严重,缺乏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设施园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达到教育效果,必须加强对优秀师资队伍的培育。
虽说许多学校的教师队伍的教师教育层次有所提高,但是高校培育的博士生、硕士生实践能力较差,田间技能较薄弱,无法满足园艺教育中劳动因素的需要[16],与现代园艺教育中要求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学生的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在德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聘用教师要求具有大学毕业后5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有效保证应用型高校的培养要求得以实现[17]。另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园艺专业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一味追求高、精、尖的分子生物学知识,而对劳动技术嗤之以鼻。此外,从事园艺教育年龄偏大的教师,尽管他们富有较强的劳动实践能力,但缺乏专业进取心;而年轻教师则不愿意继承劳动实践传统[16]。由于相当部分教师不适应,劳动实践课程已变成理论教学的第二课堂[14]。
2.3 农科大学学生的“大学精神”正在消失
多数大学生是应试教育的“产品”,一是没有充分的专业思想基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很低。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教育功利性也逐渐增强,学生不再是单纯地为了提升自我修养及获得更多知识,相反更多地是关注
未来的就业状况。相当数量学生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专业思想不牢固,对园艺专业不够了解,加上思想浮躁,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不认真[1,18]。近几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接收的毕业生减少,而公司企业要求应聘学生具备实战经验,加之一部分刚踏出大学校门的学生尚无工作经验却又心高气傲、眼高手低,园艺专业毕业生一度出现相对饱和或相对过剩现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该局势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良的负面效应,对求职心切的他们来讲,厌学情绪高涨。因此,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牢固树立其学农爱农思想是新时期园艺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二是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多是在幸福的摇篮里长大,为了考大学,家长为他们代办了所有能代办的事情[3]。人进了农业大学、心还是进不了农业大学,加上受社会偏见的影响,对农事操作课天生有一种抵触的情绪[13],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上大学正是为了不“修理地球”,摆脱农业,此种思想不易转变,可能贯穿本科4年,在埋怨中毕业。刘源霞等[19]的调研表明:87%的用人单位认为农科专业毕业生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与往年毕业生相比有滑坡倾向。各涉农单位领导及业务骨干普遍认为,近几年来所引进的农科大学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没有实践经验,好高骛远。
2.4 实践教学基地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由于高校10多年来不断扩招,园艺专业的招生数量也相对多了,但教学实验基地仍然是原来的地盘不变,有些实践基地甚至被毁掉而建楼或是建教职工住宅楼,毫无疑问,这样的实践教学场地是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的,其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20]。实践基地缺乏,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工具也较落后[1],教师中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致使教出的农科学生只会在黑板上写出种植理论[19]。
由于基地的开放性,实践过程的管理及其责任的划分很难,因此栽培实践教学很难有始有终。基地常是“除了锄头铁锨,就是荒草一片”的凄惨现象,加之蔬菜产品容易被偷盗,致使教学科研的成果得不到保证,因此教师和学生管理积极性差,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给实习学生和外界参观人士带来不良影响[21]。管理体制滞后的另一个表现是从事实践教学人员的编制很少,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实践教学工作,此方面的人才更难引入实践教学岗位上。高水平人才不愿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管理人员的层次也无法得到提高。另外,实验实习工作量较大,但现行工作量计算方法所得的较少,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一线教师的积极性[20]。
2.5 实践操作环节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大,常规的学期期制不适宜
我国现行绝大多数涉农院校为一年春、秋2学期学习期制,鲜有(试点)3学期制。在蔬菜生长旺盛期,特别是暑期前后,学生或需应付各种考试或放假,使得学生在蔬菜等园艺作物生长盛期的管理训练处于空白。常规的教学计划安排的只能是零散的操作,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这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是有限的[21]。黄炜等[22]认为园田训练的时间集中有限,常常受到时间、场地和经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