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体概观——赋体和骈体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体概观——赋体和骈体文
在文体史上,还有两种为我国文学所特有的文体,即赋
和骈文。
赋,是两汉四百年间最为发达的文体,历代文学史家往往把它与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并举,称为“汉赋”,以志其擅一代文学之盛。
赋的主要特点及其来源是怎样的呢先秦时代,从大的方面说,只有诗、文两类。《诗经》、楚辞是诗;诸子著作、历史散文是文。从体制上看前者押韵,后者散行,极易区分。而赋这一文体,却十分特殊,从篇章结构和语言形式上看,它既有诗的某些因素,又不同于诗;也有文的因素,但又不完全同于文。如它句式大体整齐,押韵,重文采,接近于诗;但又经常间杂着散文句式,用主客问答方式,铺陈事理,从而接近于文。因此它实介于诗文之间,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文体。在中国古代文体分类中,有时将其与诗、文并列,有时归于文,或与散文相区别而归为“韵文”。
赋体作品的最早写作者是战国时代的荀子。据记载,荀子有赋十篇。现存五篇,其内容主要是用铺张的手法分别叙写了《礼》、《知》、《云》、《蚕》、《针》五种事物,字句大体整炼,多用四言,散韵兼杂,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结构上采用主客问答体。这些都是后来一般赋体的特征。而从荀赋
的来源看,它大概与春秋以来流传的一种民间俗体有关。隐语的特点是“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一般用问一答方式,巧言以壮物。战国时代,“隐语”传入宫廷,成为策士说客的一种辞令,有时并用来讽谕人主。旬赋正具备这样一些特点。荀赋出现以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并没有引起
人们多大注意和积极仿作,所谓“荀卿《礼》《知》二篇,纯用隐语,虽始构赋名,君子略之。”(清程廷祚《骚赋论》)赋体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得以盛行起来,是受到楚辞的影响。战国末年,继荀子写赋的是楚国人宋玉。
宋玉是“楚辞”家兼赋家。据《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有“宋玉赋十六篇”。这个数字是包括“辞”、“赋”两类的。宋玉
的赋作见于《文选》所载者四篇:《风赋》、《高唐赋》、《神女
赋》、《登徒子好色赋》。宋玉赋较之荀赋,在手法、体制和语言诸方面均有了很大改进与提咼。如著名的《风赋》篇,以君臣问答的方式,借风为喻,讽刺了贵族统治者生活的骄奢。从整个构思来说,它上继荀赋,还没有完全脱尽“隐语”的性质,但从篇幅结构上说,则大大扩张了赋体作品的规模。特别是他的《高唐》、《神女》等赋,用词华丽,夸张铺排,富于文采,还引入了大量的楚辞句式。在结构上把对问与赋的正文分别开来.使对问成为引子,说明作赋的缘由。
所有这些,为汉赋的体制与创作奠定了基础。所谓“宋玉以瑰伟之才,崛起骚人之后,奋其雄夸,乃与《雅》、《颂》抗衡,
而分裂其土壤,由是词人之赋兴焉。”(清程廷祚《骚赋论》)宋玉以楚辞家的才情做赋体的文章,也就是说,他是从屈原为代表的南方楚国诗歌艺术中开拓了赋体文学的创作天地。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所说:“及灵均(屈原)唱
《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者也。”这也是赋又惯称为”辞赋“的缘由。
赋体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受到先秦散文的某些影响。清代章学诚在他的《文史通义》书中说:“古之赋家者流,原本
《诗》、《骚》,出入战国诸子。”他认为先秦诸子散文中所惯
用的“假设对问”、“恢廓声势”、“比谐隐”、“征材聚事”等手法,也多为赋家所吸收,这一考察也是符合事实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应该说,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对赋体文学的影响更不容忽视。《战国策》主要是记载当时纵横家言谈的书。活跃在当时政治舞台上的一些纵横之士,主要是靠侈
谈形势,夸说利害,以危言耸听和华辞美谈来打动人主。《战国策》中的某些篇章段落,与赋体已很相似或接近。如《楚
《庄辛谓楚襄王》一章,清代学者姚鼐在编撰《古文
辞类纂》一书时,干脆就将其归为《辞赋类》。故章炳麟在论及汉赋时曾说:“纵横家的话,本来有几分像赋,到天下统
的时候,纵横家用不着,就变作辞赋家。”(见《章太炎的白话文》)历史上一种新文体的产生和形成,本来是会受到多种影响,以至互相渗透的。汉赋的起源和形成也正是这样。
赋在汉代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体制亦复不同。汉初的赋家追随楚辞的余绪,流行的是“骚体赋”。所谓骚体赋是指在体制上极力模仿楚辞并以赋名篇的作品。其特点是尚铺陈但篇
幅不长,句式比较整齐,押韵,句尾袭用楚辞体的“兮”字声
调,且抒情性较强。其代表作品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此后,发展起来的是汉大赋,其特点是篇幅长,规模大,句式参差不齐,韵散间出,以铺陈写物和叙事为主体,“兮”字声调已少用或不用。因其散文意味浓重,故又称散体大赋。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东汉中叶以后,则又发展出抒情、咏物小赋,这类赋篇幅比大赋短小,一般不采用大赋那种问答方式,通篇用韵。在语言风格上华饰之风也有所收敛,而思想性有所加强。它与汉初骚体赋的不同,主要是“兮”字声调已基本不用。其主要作品如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弥衡的《鹦鹉赋》等。汉代以后,赋体仍有新的演变。魏晋六朝时期,产生了以通篇对偶为特征的骈体赋,又称俳赋,其题材多为咏日常生活中的品物和闺房女子生活,篇幅不大,用辞新巧,比较接近于当时的诗体。唐、宋时随着古文运动的兴起和格律诗的出现,又分别产生了接近古文体裁的文赋和律赋,后者主要用于科举考试。
总之,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文体。在发展中有时受诗歌的影响较多,从而接近于诗;有时又受散文的影响,而
接近于文;但始终保持着一种非诗非文、半诗半文的性质。
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学中独具特征的一种特有的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苑中,还有一种特有的文体,即骈文。骈文又称骈俪文,或四六文。两匹马并驾叫做骈,夫妻成双称做俪,“骈俪”之称,正概括了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以语句平行,语词对偶而成文。至于称它为“四六文”,这是因为骈体
文的句式多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的缘故。骈文本是从我国
古代文学中种修辞手法发展形成的,从实际看,它并不与
诗歌、小说、辞赋、戏曲等一样是一种文学体裁,而是与散
体文相区别的一种表达方式。但由于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要求
和特点,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所以一般地也总把
它看做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种体类。
从文学史上看,骈体文的形成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骈体文
的主要特点,是要求作品句式平行,词语相对,即所谓排偶
或对仗。这本是适应汉语言的单音词比较多(即使是复音词,
其中的词素也往往有相对的独立性),容易构成配对的现象
而产生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起源于对事物的联
想,可以使事类相从,便于记忆,还可以取得语句上的整炼、
对称与平衡、和谐之美。而这一点在西方语文上就很难做到。
西方语文在内容和语意上可以排比平行,但不可能熔铸出像
汉语这样在形、音、义三方面都工整对偶的语句。正如刘师
培在论中国骈文时所说:“乃禹域所独然,殊方所未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