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通用14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e3b22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9.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通用14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的相关学问,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与句式,培育归纳整理字词的力量和习惯。
2.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同学初步鉴赏文言文的力量。
3.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课时支配】二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曹孟德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旧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位让我们鄙视不已的人。
二、《左传》介绍《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具体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由于《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具体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最终鲁哀公二十七年)。
记事比《春秋》具体而详细。
《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大事,同时也较为详细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
以其敏锐的观看力,深刻的熟悉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很多大小历史大事,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
《左传》擅长描写战斗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晰,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经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三、介绍故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
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关心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7f84cb5a8102d277a22f14.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重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学习他的自信心、大局意识和过人胆识。
【教学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游说艺术及人物评价。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与学生一道探讨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教师板书主要内容)板书内容:背景知识,文学知识,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文言实词、虚词,特殊文言句式),课文朗诵及文意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及对烛之武的评价。
二、听录音范读(两遍),然后自读一遍1、第一遍:注意字音和断句。
2、勾画文中的通假字。
3、学生自读课文一遍,整体感知文意。
三、指导识记文学知识《左传》(见课下注解):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指导学生关注介绍中的关键信息,可适当展开,如“编年体”与“国别体”“纪传体”之比较) 评价:“左氏之传,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四、通假字的掌握1、请学生逐一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厌(餍)。
2、将其总列在教材上方或笔记本上。
五、讲读课文一、二段,强调对关键词语、句式的理解和掌握1、讲读第一段:强调“以”“于”“军”等词语及状语后置句。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揭示背景。
(归纳:大敌当前)2、讲读第二段:⑴学生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⑵结合文句,强调“于”“使”“之”“是”等词及省略句式。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写烛之武奉命出使秦军。
(归纳:临危受命)第二课时一、齐读课文一、二段,小结主要内容,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二、讲读课文三、四两段1、讲读第三段:⑴指导理解文段中的难句。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7eb04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2.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解读课文内容。
运用思维导图和图表,分析课文结构和人物关系。
练习翻译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英雄人物的智勇和忠诚。
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学会从历史故事中汲取智慧,启发思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是一部古代兵法书籍。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讲述了烛之武如何以智谋退秦师的故事。
2.2 课文梗概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楚国时,楚成王款待他并询问将来如何报答。
重耳答应若晋楚交战晋军退避三舍。
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
2.3 重点词汇解析公子:古代对贵族男子的称呼。
退避三舍:比喻遵守诺言,避免冲突。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解读课文内容,理解烛之武的智谋和晋文公的诚信。
3.2 教学难点翻译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如“烛之武闻之,曰:‘夫晋何厌之有?’”分析课文结构和人物关系,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观念。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
提供课文翻译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内容。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3 课文复述与讨论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评估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烛之武的画像和晋楚交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优秀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d4a36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c.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教案【优秀5篇】导语;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
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细心的给大家整理的5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相关范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一(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2、翻译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知识链接(3分钟)1、简介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见全优设计“走近文本”预习检测:(10分钟)(一)朗读展示:1、学生自渎: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集体朗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概述本文的故事。
2、归纳各段段落大意。
(用简洁的短语概括)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学法指导:(2分钟)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力求直译,字字落实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①人名、地名、国名、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②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③补出省略的成分,④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bbc42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f.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爱岗敬业的给大伙儿收集的9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
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
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
(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
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
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d5241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d.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1、朗读法。
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
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
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三、教学重点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难点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联系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学生介绍《左传》,教师补充材料,《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整体把握(1)解题:理解题意,你会想到那些信息?(2)介绍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课堂教学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选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再选一名学生评论优缺点,概括你所听懂的故事。
齐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
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
提出疑难字词。
第二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03354d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2.png)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一【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候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
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设计理念】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选择以上教法的理念: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
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96ff7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8.png)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习《左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若、说、辞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设计】1、介绍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自读自译一课时;2、教师指正译文,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一课时。
【教学过程】布置预习:请学生熟读全文。
第一课时一、《左传》及其背景介绍1、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
2、体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通史。
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4、内容: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5、地位: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试图口译全文1、重、难点句子解释: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
⑵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⑶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⑷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⑸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
⑹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⑺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2、请学生试着完成课后第三题,教师指正:(略)三、小结四、布置作业熟记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686d7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1.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优秀5篇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e5ed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5.png)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5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流程篇一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设计]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
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
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
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亡郑以陪(beì)邻共(gōng)其乏困阙(jué)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7篇)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72267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0.png)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能力目标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1、朗读法。
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答法。
教学过程中,多设题,巧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3、探究拓展法。
适当补充《读本》中或《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学生扩展阅读的材料,巩固所学知识,开拓视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朗读磁带、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预习提纲1、利用工具书,自行排除生字词。
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要点]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反复朗读课文,正音。
整体感知、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当我们在电视中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自豪感、敬慕感。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dc093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2.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理解并学习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3、学习作者的叙事艺术。
教学重点: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烛之武的论辩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法板书安排: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许之示之以弱退晓之以害大智大勇(形象)烛之武说服秦伯动之以利挑之以隙郑国转危为安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波澜起伏详略得当一、诵读课文,复习文言知识。
1、泛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注意字音、停顿)3、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纠正读音、停顿)4、教师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进一步熟悉课文。
二、知识点导入昨天,同学们已经跟着我把《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梳理了一遍,上节课我们已经明确学习古文的意义何在,那就是:1、学语言:中国的古代典籍是我们古老文化的载体,要想将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就要更好地读古书,学习古代汉语。
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障碍,常常也是因为不懂其中一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因此,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2、学智慧:当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一位老翁竟能以言辞退却敌兵,战争的风云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
这除了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之外是无法办到的。
这样的智慧应当是我们学习古文的精神精髓。
3、学写作:大家看这篇课文,不足600字的短文,却将战事、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情节曲折、层次井然,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写作的地方。
那么,明确了这三个学习古文的目的之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春秋时代,去感受古人的风采!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4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6dac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2.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4篇)《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1、问题式。
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
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
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解说《春秋》)《左传》《公羊传》《谷粱传》三、推进新课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2c607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f.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6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一[学习重点]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左传》是我国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
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有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
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
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
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
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02a1b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c.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3945a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6.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一、检查学生熟悉程度烛之武()退秦师例如:三寸之舌,妙语,巧施反间计等。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
(每段用四个字概括)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二、整体感知1.点拨关于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宋·朱熹“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
”——清·姚鼐《尺牍》。
“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语2.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郑既知亡敢烦执事(其益)[益事渺茫]越国鄙远亡郑陪邻(其害)[错事可见][利害之辨]烛之武退秦师舍郑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君为晋赐朝济夕设(其德)[史事可证][恩仇之鉴]东封西肆阙秦利晋(其意)[祸事可测]3.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提示:春秋无义战。
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
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以下分析供参考——(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
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优秀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f860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8.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秘书基础、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倡议书、教案大全、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范本、条据书信、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ecretary basic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roposal letters, lesson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contract templates, policy letter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优秀6篇】作为优秀的教育者,您可能需要教学设计编写工作。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e5540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2.png)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优秀9篇)《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10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c500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a.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10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掌握若、说、辞、鄙、微、之六个文言词的用法。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并体会其写作特点及烛之武说秦的语言艺术。
3.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三段即说秦部分。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及特点。
教学课型:讲读课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和讲读第一、二段。
教学步骤:一、引入课题和释题(5分钟)1.标题重点释“退”和“师”两个词,然后理解标题的含义。
2.简介《左传》。
这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只作扼要的补充。
二、展示并简释教学要求。
(5分钟)三、初读全文,处理生字读音,试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4分钟)原则上计划由教师完成,也可视具体情况抽学生来完成。
四、讲读第一段(10分钟)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译释由学生完成,师只作扼要补纠和简要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伏笔手法和语句深意,全段作用。
3.让学生齐读全段。
4.处理练习一之中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试译回答,然后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五、讲读第二段(15分钟)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① 重点讲析三个文言词“若”、“之”、“辞”的用法和人物对话。
② 字词句的理解仍然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完成为主,师纠补为辅。
对要求掌握的三个文言词的用法要板书列于黑板上,对话部分要让学生试作语气练习。
③ 小结的内容包括情节的曲折性、写法的详略和表达的特点。
3.生齐读本段,然后处理相关练习。
4.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六、指导并检查学生背诵这两段。
(3分钟)七、指导学生预习后面的两段。
(3分钟)方法是读熟和背诵(包括生字词读音的认定)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5分钟)1.检查前两段的背诵情况及对内容的理解。
2.检查三个文言词的用法。
3.检查三、四段的通读情况。
二、讲读第三段(25分钟)1.讲读重点包括“说”、“鄙”、“之”三个文言词的用法和关键语句的语气及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共3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ce703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c.png)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共3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教案主题:《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烛之武退秦师》的阅读,让学生了解秦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历史教育的一部分,目标是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秦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加强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
因此,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文化素质作为参照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秦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特点;2.通过阅读《烛之武退秦师》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含义。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秦朝时期的了解不足,很难从书中理解和领悟;2.书中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细节较多,需要学生严谨认真的阅读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探究法3.练习法4.活动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1).首先,老师简要介绍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可以通过图书、图片、PPT等辅助工具来强化概念。
2).通过问答,让学生提前了解秦朝时期的一些基本信息,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籍中的内容。
2.阅读1).读书前,老师简单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作者、写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2).让学生先阅读整篇文章,然后通过一遍快速阅读获取大致的情节,并标出重点。
3).通过多次反复阅读,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情节,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3.探究1).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设计各种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文化意义、历史背景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2).在探讨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并加强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4.练习1).阅读后,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加强对于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让学生进行写作和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质。
5.总结在本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老师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历史”问题进行总结解答,强化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一【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候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
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设计理念】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选择以上教法的理念: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
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学情分析】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教材目标】A、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B、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C、思想教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标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章虽然作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但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也比较浅显,且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必对艺术特色等作过多的分析。
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文章统一起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烛之武的说解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四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我把此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大意是利用、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这就是俗称的“离间计”,其实,在“三十六计”中称作“借刀杀人”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说退秦军,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那么,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课《烛之武退秦师》。
二)预习指导:借助《高中语文词语手册》,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检测预习,出示练习:完成教学目标A中关于文学常识以及识记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要求,结合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背景。
教师小结,补充。
四)教学新课:1、教师范读全文,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
这是教法一的再落实。
2、自读全文,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词句,批注有疑问的内容。
3、组织讨论找出的疑难词句,这是完成教学目标B的第一步。
教师要顾及全体学生,尤其是文言文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写)、动脑、动口,培养思考分析能力,对学法B进行初步指导。
4、着重根据“思考练一”,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内容,这是完成教学目标B的第二步。
这步程序由中等学生来完成,以此带动两头。
五)教师小结以上内容。
六)布置作业:1、熟读全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堂课内容,归纳要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的结果是烛之武说退了秦师没有?对,说退了秦师。
那么烛之武在国家危急关头,是否是毛遂自荐,挺身而出,主动地担当起这个重任的?在大军压境,敌我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势下,烛之武又是采取什么方法使一心想借此扩张自己势力的秦穆公改变态度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三)学习新课: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个性。
把本篇中所需要积累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加以归纳,再次落实教学目标A。
概括课文情节,根据情节要点分析人物形象。
这是完成教学目标C的第一步。
理清层次: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二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C、情感与态度目标: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课时安排: 3 课时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指导。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第一课时要点:熟读文章,以检查预习的方式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发生背景。
一、教学导入:以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计导入。
引出疑问“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课《烛之武退秦师》。
二、检测预习:1、检查同学诵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共(gōng)其乏困阙(jué)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2、检查部分文句翻译,帮助学生理清层次。
a、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e、(晋文公)亦去之。
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文章脉络:秦晋围郑------- 烛之武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晋师撤离。
3、结合背景,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背景补充: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结果是楚国大败。
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
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
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小结全文: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候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三、听录音,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四、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一、整理文中特殊文言现象。
第二课时要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特殊文言现象,翻译文中重点语句。
一重点词讲解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1余船以次俱进。
2富国以农,拒敌恃卒。
3文以五月五日生。
4扶苏以数谏故,子使外将兵。
5以其无礼于晋。
贰:1且贰于楚也。
2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鄙: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蜀之鄙有二僧。
3肉食者鄙,又何间焉。
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既:1既东封郑2又欲肆其西封3封豕长蛇微: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微斯人,吾谁与归3国事衰微4见微知著与:1失其所与,不知2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3与人刃我,宁自刃4将欲夺之,必先予之5蹇叔之子与师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三一、教学任务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必修1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全是古代记叙文,同时它也是高中语文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更是历史名篇。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它虽然短小但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文中知识点众多,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
因此,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