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根系活力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根系活力的测定
一、意义
根系是植物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主要吸收器官,同时又是植物体中重要物质如氨基酸、激素等物质合成、同化、转化的器官,因此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动能力直接影响植物个体的生长情况、营养水平和产量水平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常把根系的呼吸强度、阳离子代还量(CEC)、对有色物质的吸附量和ATP酶的活性等作为作物根系活力的指标。
二、测定原理
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的氧化态是无色的,可被氢还原成不溶性的红色三苯基甲月朁(TTF)。具有活力的组织和细胞在呼吸作用中,脱氢酶催化底物氧化脱氢产生NADH、NADPH 等还原性物质,当TTC渗入组织或细胞时呼吸过程产生的还原物质可将其还原成TTF(红色),组织或细胞被染成红色。死细胞无呼吸,不发生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应用这一原理,可根据组织或细胞染色情况来检测种子、花粉、根系等的活力。
植物根引起的TTC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加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严重抑制。还原强度(即根系活力强弱)可用TTF的生成量来表示。TTF在485 nm 处有吸收峰,用乙酸乙酯提取后测定OD485,通过标准曲线计算TTF的生成量,用单位时间
内单位根重产生的TTF表示根系的活力。
三、仪器设备
1.分光光度计;
2.分析天平(感量0.1mg);
3.托盘天平(感量0.1 g);
4.温箱;
5.研钵:1套;
6.4 cm漏斗:2 个;
7.量筒10 mL:1 个;
8.刻度移液管:0.5 mL、2 mL、5 mL;
9.10 mL容量瓶(或10 mL具塞刻度试管):8个;
10.试管架:1 个;
11.石英砂适量;
12.高型称量瓶(30×60 mm):2 个。
四、试剂
1.乙酸乙酯(分析纯);
2.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分析纯,粉末;
3.1 %TTC溶液:准确称取TTC 1.0000 g,溶于少量水中,定容到100 mL,用时稀释至需要浓度;
4.0.1 mol ·L -1 pH 7.5磷酸缓冲液;
5.1 mol ·L -1 硫酸:用量筒取比重1.84的浓硫酸55 mL,边搅拌边加入盛有5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 mL;
6.0.4 mol ·L -1琥珀酸:称取琥珀酸4.72 g,溶于水中,定容至100 mL。
五、材料
种子萌发后用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采用水培或砂培的方法培养植物材料。生长一定时间后取根系作为实验材料。
六、方法步骤
1.定性测定
(1)配制反应液:把1 %的TTC溶液,0.4%mol ·L -1的琥珀酸和0.1 mol ·L -1 pH 7.5磷酸缓冲液按1∶5∶4的比例混合。
(2)将根仔细洗净,把地上部分从茎基切除。然后将根放入带盖的称量瓶中,倒入反应液,以浸没根为度。置37 ℃暗箱中1 h,以观察着色情况。新根尖端几毫米以及侧根部分明显地变成红色,表明该处具有活跃的脱氢酶存在。
2.定量测定
(1)TTC标准曲线的制作:吸取0.1 mLTTC标准液(含TTC 10 mg ·mL -1)放入10 mL容量瓶,加少许Na2S2O4粉末,摇匀后即产生红色的甲月朁。再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摇匀。然后分别取此液0.25、0.50、1.00、1.50、2.00 mL置10 mL容量瓶中,以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即得到含甲月朁0.025、0.05、0.10、0.15、0.20 mg的标准比色系列。以空白作参比,在485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485),以甲月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取根尖1cm切段0.5 g,放入称量瓶,加入1 % TTC溶液和0.1 mol ·L -1磷酸缓冲液的等量混合液10 mL,把根充分浸没在溶液内,在37 ℃下保温1 h。加入1 mol ·L-1硫酸2 mL,以终止反应。
(3)取出根尖,擦干水分后与3~5 mL乙酸乙酯和少量石英砂一起在研钵内研碎,以提取甲月朁。把红色浸提液滤入试管,并用少量乙酸乙酯把残渣洗涤2~3次,滤入试管,最后
用乙酸乙酯定容10 mL。在波长485 nm下比色,以空白试验(先加入硫酸再加入根样品,其他步骤同上)作参比读取吸光度。
七、结果计算
查标准曲线,即可求出TTC还原量。
TTC还原强度=
TTC还原量(g)根重(g) 时间(h)
八、注意事项
在对材料根系的操作中切忌对根的损伤,以免对实验结果带来影响。
九、思考题
试分析活力测定中根系着色深浅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