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制冷剂汇总超详细
制冷剂汇总超详细制冷剂是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的介质,它们在循环中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温度调节。
制冷剂通常应具有低沸点和高热导率,以便在制冷过程中快速吸收和释放热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冷剂以及对它们的详细说明:1.氯氟烃(CFCs):氯氟烃是一类危险的制冷剂,如R-11,R-12和R-114、它们在过去广泛使用,但是已经在大部分国家被禁止,因为它们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臭氧空洞的形成。
2.羟氟烃(HCFCs):羟氟烃是氯氟烃的替代品,如R-22和R-141b。
它们的臭氧破坏潜力较低,但仍然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由于对大气臭氧层的影响,羟氟烃正在逐渐被其他更环保的制冷剂所取代。
3.氢氟烃(HFCs):氢氟烃是羟氟烃的替代品,如R-410A和R-134a。
它们的臭氧破坏潜力非常低,所以成为了许多制冷和空调系统的首选制冷剂。
然而,氢氟烃是强效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贡献。
4.氨(NH3):氨是一种环保的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高热传导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商业制冷系统中,特别是在冷冻食品和制冷仓储中。
但是,氨具有较高的毒性,需要谨慎操作。
5.二氟甲烷(R-32):二氟甲烷是一种低碳制冷剂,其温室气体排放比其他制冷剂低。
它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热传导性,所以逐渐被用于家用空调系统中。
6.丙烷(R-290):丙烷是一种天然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低环境影响。
它是一种低碳化合物,几乎无温室气体排放。
丙烷被广泛应用于超市商业冷冻和冷藏设备中。
7.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环保的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零臭氧破坏潜力。
它是一种天然气体,在大气中自然循环,并且可被完全回收。
二氧化碳通常应用于商业和工业制冷系统中。
总之,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制冷剂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
环保制冷剂,如氨、二氧化碳、丙烷和二氟甲烷,正在逐渐取代对大气臭氧层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负面影响的化学制冷剂。
这些环保制冷剂在制冷性能和热传导性上也能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制冷剂的分类、编号方法、安全等级
干货 | 一文搞定制冷剂的分类、编号方法、安全等级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系统中的工作物质。
当前,能当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见的制冷剂有氟利昂(包括:R22、R134a 、R407c 、R410a 、R32等)、氨(NH )、水(H O )、二氧化碳(CO )、少数碳氢化合物(如:R290、R600a )。
1、制冷剂的分类根据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力(100kPa )条件下蒸发温度t 的高低,可将其分为:高温制冷剂、中温制冷剂、低温制冷剂。
[1]图:制冷剂的分类注:P 为环境温度为30℃的冷凝压力高温制冷剂(或低压制冷剂),如:R11、R113、R114、R21,常用于离心式制冷机的空调系统。
中温制冷剂(或中压制冷剂),如:R12、R22、R717、R142、R502,常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高温制冷剂(或高压制冷剂),如:R13、R14、R503、烷烃、烯烃,常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级此外,根据化学组成不同,制冷剂还可分为以下几类:1)无机化合物,2)饱和烃的卤化物(氟利昂),3)碳氢化合物,4)共沸制冷剂,5)非共沸制冷剂。
2、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1)无机化合物322s c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代号中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7,其后跟的数字是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2)饱和烃的卤化物(氟利昂)氟利昂的代号是用字母R,和其后跟随的数字(m-1)(n+1)(x)B(z)组成。
m=1时,(m-1)可省略;如果z=0,B(z)可省略。
3)碳氢化合物饱和碳氢化合物也按照氟利昂的编号规则书写,除了丁烷例外写成R600。
此外,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一个字母“a”,如异丁烧为R600a。
非饱和碳氢化合物和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
在R后面先写一个“1”,然后写上按氟利昂编号规则的数字。
4)共沸制冷剂共沸制冷剂在编号标准中规定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的两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如R500,R501等。
常用制冷剂的特性大汇总,快来看看吧!
常用制冷剂的特性大汇总,快来看看吧!常用制冷剂的特性大汇总,快来看看吧!制冷剂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甚至人身安全,作为制冷人,应当了解常用的制冷剂属于及运行管理。
1、R22制冷剂别名二氟一氯甲烷、氟利昂22、F-22、冷媒HCFC-22,氟利昂R22是国内使用最广泛的R22制冷剂品牌之一。
R22制冷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使用于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移动空调、热泵热水器、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冷库、食品冷冻设备、船用制冷设备、工业制冷、商业制冷,冷冻冷凝机组、超市陈列展示柜等制冷设备等;R22也大量用作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原料和气体灭火剂R1211的中间体,以及用于聚合物(塑料)物理发泡剂。
还可用来作杀虫剂和喷漆的气雾喷射剂,是生产各种含氟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料。
R22制冷剂物性参数名称:一氯二氟甲烷;氟利昂R22简称:R22、HCFC-22; 分类:纯净物英文名称:Freon 22;Freon R-22 化学分子式:CHClF2分子量:86.5 摩尔质量:86.5g/mol三相点温度:-157℃标准沸点:-40.82℃临界温度:96 ℃临界压力:5MPa(绝压)临界密度:0.524g/cm3 偏心因子:0.22kJ(kg*℃)液体相对密度:1.177(20/4℃)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4.822、R23制冷剂R23制冷剂,超低温冷媒三氟甲烷,别名:HFC23,HFC-23,F23,F-23。
R23作为广泛使用的超低温制冷剂,主要应用于环境试验箱/设备(冷热冲击试验机)、冻干机/冷冻干燥机、超低温冰箱或冷柜、血库冰箱、生化试验箱等深冷设备中(包括科研制冷、医用制冷等),多见用于这些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低温级。
三氟甲烷同时还可用作气体灭火剂,具有清洁、低毒、灭火效果好等特点。
R23制冷剂参数中文名称:三氟甲烷英文全称:fluoroform 化学分子式:CHF3分子量:70 标准沸点:-82.1℃临界温度:25.9℃临界压力:4.84MPa(绝压)临界体积:133ml/mole CAS编号:75-46-7沸点下蒸发潜能:240kJ/kg 比热(液体,25℃):1.55kJ/kg·℃破坏臭氧潜能ODP:0 全球变暖系数GWP:12003、R32制冷剂R32,HFC-32,二氟甲烷,分子式:CH2F2,是新型环保制冷剂,不含氯元素因而对臭氧无破坏作用,但是可燃可爆,是R22与R410a 制冷剂的代品之一。
制冷剂品种规格(3篇)
第1篇一、引言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传递热量的介质,它通过吸收热量并释放热量,实现制冷循环。
制冷剂品种繁多,规格各异,不同的制冷剂适用于不同的制冷系统。
本文将对制冷剂的品种和规格进行详细介绍。
二、制冷剂品种1. 按照制冷剂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无机制冷剂:如氨(NH3)、二氧化碳(CO2)等。
无机制冷剂具有无毒、不易燃、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但缺点是腐蚀性强,对金属有较强的腐蚀作用。
(2)有机制冷剂:如氟利昂(CFCs)、氢氟烃(HFCs)、全氟烃(PFCs)等。
有机制冷剂具有无毒、低腐蚀性、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但缺点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问题。
(3)混合制冷剂:如R407C、R410A等。
混合制冷剂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具有各自优点,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单一制冷剂的缺点。
2. 按照制冷剂的物理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气态制冷剂:如氨、二氧化碳、R22等。
气态制冷剂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具有较高的蒸发潜热,适用于大型制冷系统。
(2)液态制冷剂:如R134a、R404A等。
液态制冷剂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具有较高的冷凝潜热,适用于小型制冷系统。
(3)液气两相制冷剂:如R410A、R407C等。
液气两相制冷剂在常温常压下既可存在于液态,也可存在于气态,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适用于多种制冷系统。
三、制冷剂规格1. 制冷剂的压力规格:制冷剂的压力规格是指制冷剂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物理性质。
常见的制冷剂压力规格包括:(1)饱和压力:指制冷剂在饱和状态下的压力,单位为MPa。
(2)临界压力:指制冷剂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临界压力,单位为MPa。
(3)蒸发压力:指制冷剂在蒸发温度下的压力,单位为MPa。
(4)冷凝压力:指制冷剂在冷凝温度下的压力,单位为MPa。
2.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规格: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规格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蒸发潜热:指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单位为kJ/kg。
制冷剂的种类及特性
制冷剂的种类及特性制冷剂是一种用于制冷与空调系统中的物质,它通过吸收系统内热量将其排出,从而实现了制冷效果。
不同种类的制冷剂具有不同的特性,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制冷剂及其特性:1.氨(NH3):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具有高效能和环保的特性。
氨的制冷能力非常大,并且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能。
此外,氨还具有较低的危险性,不易燃烧且不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
2.氟利昂(CFCs):氟利昂是一类人造的制冷剂,常见的有氟利昂12(R-12)和氟利昂22(R-22)。
氟利昂制冷剂具有高温下的较低压缩效率和较高的工作能力,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工业领域。
然而,氟利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已经被禁止使用。
3.碳氢化合物(HCFCs):碳氢化合物系列制冷剂是氟利昂的一种改良版本,如R-134a。
它们比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少,因此被广泛使用。
此外,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也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4.羟氟烷(HFCs):羟氟烷系列制冷剂如R-410A和R-134a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冷剂之一、它们是一类无色、无毒和无味的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羟氟烷制冷剂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可以提供更好的制冷效果。
5.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环保的制冷剂选择,它具有零臭氧破坏潜力和较低的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制冷剂也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并且非常适合在商业和工业领域使用。
6. HFO(氢氟烃):HFO制冷剂是一类新型的环保制冷剂,如R-1234yf和R-1234ze。
它们具有非常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且不会对臭氧层产生损害。
HFO制冷剂适用于大多数制冷系统,但需要额外注意其可燃性。
总的来说,制冷剂的选择要考虑其制冷性能、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
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逐渐被淘汰的制冷剂将被更环保的替代品所取代。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绿色、高效的制冷剂的出现。
制冷剂物性
制冷剂物性1. 简介制冷剂是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的工质,用于从低温区域吸收热量并将其传递到高温区域。
制冷剂的物性是指其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热力学和传热性质。
这些物性参数对于设计和优化制冷系统非常重要,因此了解制冷剂的物性是制冷领域的基础知识。
2. 制冷剂分类制冷剂通常根据其化学成分和应用特性进行分类。
常见的制冷剂分类如下:2.1. 按照化学成分•氨(NH3)•二氟二氯甲烷(R22)•四氟乙烷(R134a)•异丙醇(R600a)2.2. 按照应用特性•惰性制冷剂:如氮气(N2)和氦气(He),用于超低温制冷。
•非惰性制冷剂:具有较高的潜热和热导率,如氨和Freon系列。
3. 制冷剂的物性参数制冷剂的物性参数主要包括密度、蒸发潜热、热导率和粘度等。
3.1. 密度制冷剂的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密度是制冷剂在给定条件下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密度的大小影响着制冷系统的换热效果和压缩机的工作条件。
3.2. 蒸发潜热蒸发潜热是指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制冷剂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吸收的热量。
蒸发潜热越大,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吸收的热量越多,故制冷效果也越好。
3.3. 热导率热导率是指制冷剂传导热量的能力。
热导率越高,制冷剂在传递热量时的效率越高。
3.4. 粘度粘度是描述流体内部阻力大小的物性参数。
粘度越大,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越大,流动性越差。
4. 不同制冷剂物性的比较不同制冷剂的物性参数有很大差异,下面以氨、R22、R134a和R600a为例进行比较:物性参数NH3 R22 R134a R600a密度(kg/m³)682 1194 133 2.029蒸发潜热(kJ/kg)1374 228 215 373热导率(W/m·K)0.51 0.022 0.083 0.08粘度(Pa·s) 1.5E-4 0.004 1.46E-5 1.4E-5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制冷剂的物性参数差异较大。
常用制冷剂与载冷体及其具备的安全条件(三篇)
常用制冷剂与载冷体及其具备的安全条件一、常用制冷剂1. 氟利昂(Freon):无色无臭的气体,常用于家用及商业空调系统,也用于工业制冷。
氟利昂属于氟氯烃类制冷剂,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和物理性能,但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2. R22(氟氯二氟甲烷):常用于家用及商业空调系统,具有优异的制冷效果,但亦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3. R134a(1,1,1,2-Tetrafluoroethane):无色无臭的气体,常用于家用及商用冷藏和冷冻设备。
R134a是一种氟利昂替代品,不含氯,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4. R410a(二氟甲烷和低浓度的二氟乙烷混合物):常用于家用及商用空调系统。
R410a是一种氟利昂替代品,不含氯,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同时具有较高的制冷效果。
5. R404a(一氟二氯二甲烷和二氟二氯甲烷和四氟乙烷混合物):常用于商业冷藏和冷冻设备。
R404a是一种氟氯烃类制冷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二、常用载冷体1. 水:水是一种常见的载冷体,具有高比热容和导热系数,使用安全可靠。
但由于其低沸点(100℃),只适用于低温制冷。
2. 酒精:酒精是一种常用的载冷体,常用于低温制冷系统,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
3. 溴化锂:溴化锂是一种具有良好吸湿性的载冷体,常用于空调系统,具有较低的冰点和较高的比热容。
4. 二甲醚: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常用于低温制冷系统,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
5. 液氨:液氨是一种高效的载冷体,常用于工业制冷系统。
液氨具有良好的冷冻效果和热传导性能,但有毒和腐蚀性,需注意安全使用。
三、制冷剂及载冷体的安全条件1. 运输和储存安全:制冷剂和载冷体需要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泄漏和污染环境。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剧烈震动和高温,避免发生瓶内压力升高引发事故。
2. 使用安全:使用制冷剂和载冷体的设备需要具备可靠的密封性能,防止泄漏。
工作环境需要有良好的通风,防止制冷剂或载冷体浓度超标对人体造成伤害。
空调制冷剂R22、R410a、R32、R290的安全性能比较
空调制冷剂R22、R410a、R32、R290的安全性能比较目前在家用空调和热泵中广泛应用的制冷剂是R22,它属于臭氧消耗物质HCFC,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到2030年将淘汰所有制造业HCFC的生产与消费。
R22的替代制冷剂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HFC制冷剂,如R410a(已广泛应用)、R32(潜力制冷剂);第二类为HC碳氢制冷剂,如R290(潜力制冷剂);第三类为天然工质二氧化碳CO2——由于其工作压力高,一般不用于家用空调。
对于目前家用空调使用的R22、R410a、R32、R290制冷剂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毒性和可燃性。
国家标准《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T 7778-2017将制冷剂的毒性分为A类(低慢性毒性)、B类(高慢性毒性);将可燃性分为第1类(无火焰传播)、第2L类(弱可然)、第2类(可然)、第3类(可燃易爆)。
根据GB/T 778-2017,制冷剂安全性细分为8类,分别为:A1、A2L、A2、A3、B1、B2L、B2、B3,其中,A1最安全,B3最危险。
R22:将被淘汰制冷剂R22化学成分为氯二氟甲烷(CHClF2),不燃烧、不爆炸,毒性很小,安全等级属于A1。
R22消耗臭氧层潜值ODP>0,因此不宜长期使用,我国到2030将全面淘汰。
R410a由R32和R125按质量分数各50%的比例组成,其中R32(二氟甲烷CH2F2,A2L),R125(五氟乙烷CF3CHF2,A1),R410a 的安全等级为A1,也属于不燃烧、不爆炸,毒性很小的工质。
与R22相比,R410a属于高压制冷剂,对设备和系统耐压强度要求更高,但有利于减小压缩机排量、减小换热铜管直径、节约原材料;R410a的传热和流动特性优于R22,有利于提高空调的运行效率,节能效果明显,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R410a的ODP=0,不消耗臭氧;但是R410a全球变暖潜值GWP=1730(作为比较,CO2的GWP=1),对全球变暖的促进作用较大,因此R410A并不是最终的环保制冷剂解决方案。
28种常用制冷剂!分类、用途、鉴别及纯度对制冷系统的影响
28种常用制冷剂!分类、用途、鉴别及纯度对制冷系统的影响近年来,制冷剂市场乱象丛生,其中最令人深恶痛绝的就是无良商家以次充好,将劣质冷媒销售给用户,导致劣质冷媒大量的充斥着市场,对消费者以及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有商家明确表示,正品冷媒因成本压力大,很难与劣质冷媒竞争。
使用劣质冷媒不仅会影响系统运行性能及稳定性,更严重的会造成系统部件及压缩机的损坏。
接下来,小编来为大家梳理一下常用制冷剂的分类、用途、鉴别、及纯度对制冷系统的影响。
常用制冷剂的分类一、0HFC系列制冷剂R134a、R410A、R407C、R417A、R404A、R507、R23、R508A、R508B、R152a1、R134a(四氟乙烷)冷媒R134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替代R12的主要制冷工质之一,常用于车用空调,商业和工业用制冷系统,以及作为发泡剂用于硬塑料保温材料生产,也可以用来配置其他混合制冷剂,如R404A和R407C等。
主要用途:主要替代R12用作制冷剂,大量用于汽车空调、冰箱制冷。
13.6kg/30LB一次性钢瓶,1000KG可回收钢瓶,ISO TANK。
2、R410A物化特性:常温常压下,R410A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
其ODP为0,因此R410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10A主要用于替代R22和R50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家用空调、小型商用空调、户式中央空调等。
钢瓶包装,净重11.3kg、500kg、1000kg。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3、R407C常温常压下,R407C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
其ODP为0,因此R407C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07C主要用于替代R2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家用空调、中小型中央空调。
制冷剂的命名分类和特性
制冷剂的命名、分类及特性一、制冷剂的分类按制冷剂的分子结构: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按制冷剂的组成:单一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按制冷剂的物理特性:高温(低压)、中温(中压)、低温(高压)制冷剂二、制冷机的编号命名按我国国家标准GB7778-1987规定了各种通用制冷剂的编号方法,等效采用美国ANSL/ASHRAE34标准。
标准中规定用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及字母作为制冷剂的简写编号。
R字母作为制冷剂的代号,后面的数字或字母则根据制冷剂的种类及分子组成按一定的规则编写。
1、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按序号700表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加上700就得出其制冷剂的编号;2、卤代烃:、卤代烃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和衍生物的总称,目前用作制冷剂的的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和环丁烷和衍生物。
卤代烃的分子式通常为CmHnFpClqBrr;卤代烃制冷剂的编号原则:R后的第1位数以碳原子数量减去1,如果碳原子数目为1,可以不写;第二位数表示氢原子数目n加上1;第三位数表示氟原子数目若化合物中含溴,则在后面增加字母B及溴原子数目,例如:CF3Br,编号为R13B1环状衍生物的编号在R后加一个字母C,例如:八氟环丁烷C4F8,编号为RC318乙烷系制冷剂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编号,但最对称的一种制冷剂的编号后面不带任何字母,而随着周分异构体变得愈来愈不对称时,就附加小写a、b、c等字母。
下表所列部分制冷剂的分子式及编号这类制冷剂主要有饱和碳氢化合物和非饱和碳氢化合物。
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中甲烷、乙烷、丙烷的编号方法与卤代烃相同;丁烷的编号特殊,正丁烷编号R600,异丁烷编号R600a非饱和碳氢化合物编号在字母R后第一位数字定为1,接着的数字编号与卤代烃相同主要碳氢化合物分子式及编号4、混合制冷剂此类制冷剂包括共沸制冷剂和非共沸制冷剂。
己经商品化的共沸制冷剂,依应用先后在R500序号中顺次地规定;己经商品化的非共沸的制冷剂,依应用先后在R400序号中顺次地规定;常见的混合制冷剂如下表:三、选用制冷剂时的性质因素1、制冷剂的热力性质由于制冷剂总在两相区或接近饱和状态,在制冷设备的设计计算中,可查阅相关设计手册;2、制冷剂的化学、安全和环境性质1)制冷剂的热稳定性,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能分解2)制冷剂与水的溶解性,制冷剂当含水量超过水的溶解度,会出现游离水,当低于0℃时,结冰后堵塞节流机构通道;水溶解制冷剂后发生水解现象,生成酸性物质,腐蚀金属材料,降低电气绝缘性能。
制冷剂的分类和适用范围
制冷剂的分类和适用范围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制冷剂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制冷工质,在某些地区又被叫做雪种。
它
是通过在制冷系统中的不断循环和物质本身的
相态的变化来实现制冷的。
制冷剂状态主要是
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从而气化,
然后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并液化。
如此循环;
一、常见的制冷剂种类有哪些?
1、水、氨以及二氧化碳等等无机化合物;
2、氟利昂包括饱和碳氢化合物(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等等。
比如:R22和R134a等等;
3、丙烷和异丁烷等等饱和碳氢化合物;
4、乙烯和丙烯等等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5、R502等等共沸混合制冷剂;
6、R407c和R410等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二、根据标准蒸发温度制冷剂又被分为高、中、低温三个类型。
这里的标准蒸发温度指的是标准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沸点;
1、低压高温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一般都高于0℃,这类制冷剂通常适用于空调系统中的离心式压缩机;
2、中压中温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介于-50℃到0℃之间,这类制冷
剂更多的适用于单级压缩机和双极压缩的活塞式制冷系统;
3、高压低温制冷剂的蒸发温度通常低于-50℃,它主要适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部分或者是-70℃的低温装置中;。
制冷剂的种类及特性
制冷剂的种类及特性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量,既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
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类、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室召开了专门性的国际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书》,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对氟里昂在的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类的生产进行限制。
1990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该议定书缔约国的第二次会议,增加了对全部CFC、四氯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2H3CL3)生产的限制,要求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产以上物质,发展中国家可推迟到2010年。
另外对过渡性物质HCFC提出了2020年后的控制日程表。
HCFC中的R123和R134a是R12和R22的替代品。
制冷剂的要求氨(R717)的特性制冷剂的分类氟哩昂的特性制冷剂的要求热力学的要求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ts要低。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
ts愈低,则不仅可以制取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o下,使其蒸发压力Po高于大气压力。
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发生泄漏时较容易发现。
要求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c应尽量低些,以免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机、冷凝器及排气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
并且,冷凝压力过高也有导致制冷剂向外渗漏的可能和引起消耗功的增大。
对于大型活塞式压缩机来说,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求尽可能大,这样可以缩小压缩机尺寸和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而对于小型或微型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可小一些;对于小型离心式压缩机亦要求制冷剂qv要小,以扩大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并避免小尺寸叶轮制造之困难。
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些、冷凝温度要低些。
临界温度的高低确定了制冷剂在常温或普通低温范围内能否液化。
凝固温度是制冷剂使用范围的下限,冷凝温度越低制冷剂的适用范围和冷凝器内相互溶解,在蒸发器内分解)度3 完全溶解R11、R12、R21、R113、烃类、CH3CI、R500降低润滑油的沾度和凝固点,并使油中石蜡下沉,蒸发温度升高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这样就不致在制冷系统中形成“冰塞”,影响正常运行。
探索汽车空调制冷剂的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
探索汽车空调制冷剂的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汽车空调制冷剂是确保汽车内部环境舒适和驾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汽车空调制冷剂的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以帮助汽车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汽车空调系统。
一、汽车空调制冷剂的种类1. R-12制冷剂:R-12制冷剂是传统的制冷剂,也被称为氟氯烷。
然而,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性,R-12已被禁止使用,并逐渐被替代。
2. R-134a制冷剂:R-134a制冷剂是目前最常用的汽车空调制冷剂。
它是一种氢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性较小,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3. R-1234yf制冷剂:R-1234yf制冷剂是新一代的汽车空调制冷剂,具有更低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潜能。
然而,由于其成本较高,目前仍在逐渐推广使用中。
二、正确使用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制冷剂:根据汽车空调系统的标准要求和制造商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不要随意更换或混合使用不同的制冷剂,避免对空调系统造成损坏。
2. 避免泄漏:定期检查汽车空调系统,确保没有泄漏。
泄漏会导致制冷剂流失,降低空调系统的效能,并对环境造成损害。
3. 注意加注量:根据汽车制造商的建议,严格控制制冷剂的加注量。
过量加注会导致系统压力过高,影响制冷效果,甚至造成系统损坏。
4. 保持系统清洁:定期清洗汽车空调系统中的过滤器和换热器,确保其畅通无阻。
灰尘和污垢的堆积会影响制冷剂的流动和换热效果。
5. 注意维护保养:定期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和更换零部件。
遵循制造商的维护建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6. 注意系统压力:监测汽车空调系统的压力,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过高或过低的压力会影响制冷剂的循环和制冷效果。
7. 避免过度使用: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汽车空调系统,特别是在低速行驶时。
过度使用会增加系统的负荷,导致能耗增加,并可能引发故障。
8. 正确处理废弃物:注意正确处理废弃的制冷剂和相关设备。
遵循环保法规和指南,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制冷剂的分类及特点_secret
制冷剂的分类及特点1、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是氨、氟利昂和烃类。
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根据冷凝压力,制冷剂可分为三类: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剂和低温(高压)制冷剂。
2、无机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使用得比较早,如氨(NH3)、水(H2O)、空气、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
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R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7”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
如水R718...等。
3、氟利昂(卤碳化合物制冷剂):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后衍生物的总称。
国际规定用“R”作为这类制冷剂的代号,如R22...等。
4、饱和碳氢化合物:这类制冷剂中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环状有机化合物等。
代号与氟利昂一样采用“R”,这类制冷剂易燃易爆,安全性很差。
如R50、R170、R290...等。
5、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中主要是乙烯(C2H4)、丙烯(C3H6)和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它们的R后的数字多为“1”,如R113、R1150...等。
6、共沸混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制冷剂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混合物,这类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能保持一定的蒸发温度,其气相或液相始终保持组成比例不变,但它们的热力性质却不同于混合前的物质,利用共沸混合物可以改善制冷剂的特性。
如R500、R502...等。
7、高温、中温及低温制冷剂:是按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和常温下冷凝压力来分的。
制冷剂使用温度范围压缩机类型用途备注R717(氨)中、低温活塞式、离心式冷藏、制冰在普通制冷领域R11高温离心式空调R12高、中、低温活塞式、回转式、离心式冷藏、空调高温为:10-0℃R13超低温活塞式、回转式超低温R22高、中、低温活塞式、回转式、离心式空调、冷藏、低温中温为:0--20℃R114高温活塞式特殊空调低温为:-20--60℃R500高、中温活塞式、回转式、离心式空调、冷藏超低温为:-60--120℃R502高、中、低温活塞式、回转式空调、冷藏、低温。
常用制冷剂与载冷体及其具备的安全条件
常用制冷剂与载冷体及其具备的安全条件制冷剂是用于制冷和空调设备中的工质,具备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蒸气压,能够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
而载冷体则是一种具备一定热容量和导热性能的物质,在制冷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传递和吸收热量。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制冷剂和载冷体,并介绍它们具备的安全条件。
1. 常用制冷剂常用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Freon)、氨气、二氧化碳、氟一氯一碳(FCCC)等。
1.1 氟利昂(Freon)氟利昂是一系列制冷剂,如R22、R134a、R410a等。
它们具有较低的热载体温度(-40°C至-30°C)和较高的蒸汽压力。
氟利昂制冷剂具备的安全条件包括:避免与明火或高温物质接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避免剧烈晃动或剧烈振动。
1.2 氨气氨气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具有较低的沸点和高的蒸气压。
氨气制冷剂具备的安全条件包括:避免与火源接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避免与酸类物质接触。
1.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具有较低的沸点和中等的蒸气压。
二氧化碳制冷剂具备的安全条件包括:避免与明火或高温物质接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避免与碱类物质接触。
1.4 氟一氯一碳(FCCC)氟一氯一碳制冷剂是一种代替氟利昂的环保制冷剂。
它们具备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蒸气压。
FCCC制冷剂具备的安全条件与氟利昂类似。
2. 常用载冷体常用的载冷体包括水、空气、热油等。
2.1 水水是最常用的载冷体之一,具备较大的热容量和传热能力。
水作为载冷体的安全条件包括:避免与明火或高温物质接触,避免过高的水温或压力,避免水质污染。
2.2 空气空气是一种常用的载冷体,具备较大的热容量和传热能力。
作为载冷体的安全条件包括:避免与明火或高温物质接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3 热油热油是一种常用的载冷体,具备较大的热容量和传热能力。
作为载冷体的安全条件包括:避免与明火或高温物质接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避免与酸类或碱类物质接触。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课件
R507A(R125/R143a)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4
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5
安全性分类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6
范围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7
材料
选用原则 许用应力的确定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8
材料选用原则
选用原则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9
材料许用应力的确定
•14
相关标准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15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16
选用原则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10
设计和计算
设计条件的确定 设计准则 管道组成件的选用 管道组成件的耐压强度计算 管道应力分析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11
制造、安装、检验
管道制作 焊接 管道支撑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12
气密试验
检验
安全装置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主要内容
1.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P-H图) 2.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3.安全性分类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1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2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3
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氨, R-717
二氟一氯甲烷R22
三氟甲烷R-23
丙烷,R-290
丙烯,R-1270
制冷剂 参数
制冷剂参数制冷剂是一种用于制冷和空调系统中的介质,它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来实现温度调节。
制冷剂的选择对于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冷剂,并对其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
1. 氟利昂(Freon)氟利昂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优异的制冷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家用空调系统中。
然而,由于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的贡献,国际社会已经开始逐步淘汰氟利昂制冷剂。
2. 羟氟烷(HFC)羟氟烷是一种代替氟利昂的制冷剂,它对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的贡献较小。
羟氟烷制冷剂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商用和家用制冷设备中。
然而,羟氟烷的制冷效果相对较差,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
3. 碳氢化合物(HC)碳氢化合物是一种环保型制冷剂,它不会对臭氧层和温室效应产生负面影响。
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制冷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家用空调系统中。
然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在易燃和爆炸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一种环保型制冷剂,它不会对臭氧层和温室效应产生负面影响。
二氧化碳制冷剂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工业制冷设备中。
然而,二氧化碳制冷剂的高压和高温要求对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氨(NH3)氨是一种环保型制冷剂,它不会对臭氧层和温室效应产生负面影响。
氨制冷剂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商业制冷系统中。
然而,氨制冷剂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易燃性,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较高。
制冷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制冷性能、环保性、能源效率和安全性等因素。
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将更加注重环保型制冷剂的研究和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制冷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常用制冷剂种类及特性
常用制冷剂种类及特性说明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量,既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
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类、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室召开了专门性的国际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书》,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对氟里昂在的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类的生产进行限制。
1990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该议定书缔约国的第二次会议,增加了对全部CFC、四氯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2H3CL3)生产的限制,要求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产以上物质,发展中国家可推迟到2010年。
另外对过渡性物质HCFC 提出了2020年后的控制日程表。
HCFC中的R123和R134a是R12和R22的替代品。
制冷剂的要求氨(R717)的特性制冷剂的分类氟哩昂的特性制冷剂的要求热力学的要求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ts要低。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
ts愈低,则不仅可以制取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o 下,使其蒸发压力Po高于大气压力。
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发生泄漏时较容易发现。
要求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 c应尽量低些,以免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机、冷凝器及排气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
并且,冷凝压力过高也有导致制冷剂向外渗漏的可能和引起消耗功的增大。
对于大型活塞式压缩机来说,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求尽可能大,这样可以缩小压缩机尺寸和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而对于小型或微型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可小一些;对于小型离心式压缩机亦要求制冷剂qv要小,以扩大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并避免小尺寸叶轮制造之困难。
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些、冷凝温度要低些。
临界温度的高低确定了制冷剂在常温或普通低温范围内能否液化。
制冷剂的种类及特性
制冷剂的种类及特性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量,既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
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类、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室召开了专门性的国际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书》,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对氟里昂在的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类的生产进行限制。
1990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该议定书缔约国的第二次会议,增加了对全部CFC、四氯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2H3CL3)生产的限制,要求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产以上物质,发展中国家可推迟到2010年。
另外对过渡性物质HCFC提出了2020年后的控制日程表。
HCFC中的R123和R134a是R12和R22的替代品。
制冷剂的要求氨(R717)的特性制冷剂的分类氟哩昂的特性制冷剂的要求热力学的要求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ts要低。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
ts愈低,则不仅可以制取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o下,使其蒸发压力Po高于大气压力。
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发生泄漏时较容易发现。
要求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c应尽量低些,以免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机、冷凝器及排气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
并且,冷凝压力过高也有导致制冷剂向外渗漏的可能和引起消耗功的增大。
对于大型活塞式压缩机来说,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求尽可能大,这样可以缩小压缩机尺寸和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而对于小型或微型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可小一些;对于小型离心式压缩机亦要求制冷剂qv要小,以扩大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并避免小尺寸叶轮制造之困难。
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些、冷凝温度要低些。
临界温度的高低确定了制冷剂在常温或普通低温范围内能否液化。
凝固温度是制冷剂使用范围的下限,冷凝温度越低制冷剂的适用范围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安全性分类
7
范围
8
材料
选用原则 许用应力的确定
9
材料选用原则
选用原则
10
材料许用应力的确定
选用原则
11
设计和计算
设计条件的确定 设计准则 管道组成件的选用 管道组成件的耐压强度计算 管道应力分析
12
制造、安装、 制造、安装、检验
管道制作 焊接 管道支撑
13
气密试验
检验
14
安全装置
15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标准
16
17
CAS167
常用制冷剂及安全性分类
1
主要内容
1.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P-H图) 2.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3.安全性分类
2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
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氨, R-717
二氟一氯甲烷R22 二氟一氯甲烷
三氟甲烷R-23 三氟甲烷
丙烷, 丙烷,R-290
丙烯,R-1270
R507A(R125/R14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