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中的奥秘
A31214018
周融
2013/5/19
数学的逻辑结构的一个特殊的和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数学思想,整个数学科学就是建立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并按照这些思想发展起来的(例如,数学公理体系的思想,集合论思想等等).……数学的各种方法是数学最重要的部
分.——弗利德曼
数学中充满着各种矛盾,如繁和简、难和易、一般和特殊、未知和已知等。通过转化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一般为特殊,化未知为已知,使矛盾得到解决。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是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过程,由条件先得出过渡的结论、然后一步一步转化,得到最后的结论。因此转化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具体地分析,有加法和减法的转化、乘法和除法的转化、乘方和开方的转化、指数和对数的转化,高次向低次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三维向二维转化等。一,英语中的正值数
1947年,悉尼.克拉伊兹发表了一篇奇妙论文《幸运的语言》中发现一种独特的映射,揭露了英语单词的极限问题,他的发现如下:
用英语写出任意一个数词,数一下它的字母个数,得到一个自然数,称为原先的数词在这种特殊映射下的像。然后再把该数换为与之等价的英语数词,再重新数一下其字母个数,从而又能得到一个新的数词……反复执行这两类操作(英语单词变为自然数,自然数变为英语单词)的结果,最后一定会收敛于4,因此,4是数列的“极限”。
我们可以用一个映射来表示
映射f:A→B:英语单词变为自然数;
g:B→A:自然数变为英语单词;
例如,先任意写出一个英语单词Twenty-three,数一下它的字母有
11个,以表示此映射f,于是我们得到
(Twenty-three)=11
与11等价的英语单词是eleven,用表示此种映射g,则
(11)= eleven
显然,eleven不是(11)的逆映射。
反复执行这两类操作的情况如下:
eleven→6→six→3→three→5→five→4→four→4
读者不妨写个数字,自己尝试一下,定会感到其味无穷。
(以上摘自baidu论坛网)
自己论证:由于刚刚学了C语言,这让我想起了用数组求字符串长度的方法。
假设这个数在20以内吧!
//因为无论一个英文数字有多长,就算是几千上万亿,其字母的长度也不会很长。如two-thousand and one hundred seventy- five billion, 其字母的长度也不超过二十。所以设这个数在20以内,可以看成是经过几次英语单词和数字之间的转换后的数字。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k;
char str1[8],str2[8],str3[8],str4[8],str5[8],str6[8],str7[8];
printf("input\n");
gets(str1);
k=strlen(str1);
printf("%d\n",k);//设此数在20以内,个数最多的是seventeen,eighteen有8位,且最少有3位,如:one,two.
for(k=3;k<8;k++)
{
if(k=3)
{
printf("%s\n","three");
k=5;
}
else if(k=4)
{
printf("%s\n","four");
k=4;
}
break;
if(k=5)
{
printf("%s\n","five");
k=4;
}
break;
if(k=6)
{
printf("%s\n" ,"six");
k=3;
}
else
{
printf("%s\n","seven");
k=5;
}
}
printf("这个数字是收敛于4的\n");
//只有循环可以break程序才可以执行到这一步啊,故此时已经收敛于4了
}
//由于编程能力较差,这只是较浅显的证明,可能只是必要条件。而且在输入twenty-four等数时,请输入twenty four;但不影响其收敛于4的最终结果。
找不到答案就自己做了,不知道对不对,希望老师可以给出宝贵意见。
二、数学中的黑洞(西西弗斯串)
美国宾夕法尼大学数学教授米歇尔.埃克写了不少“数学黑洞”的文章,其中最简单的一个是123黑洞。
在古希腊神话中,科林斯国王西西佛斯受到天谴,天神罚他把一块巨石推倒一座山上,但无论他怎样努力,这块石头总是在
快要到达山顶之前不可避免地滚下来,于是他只能重新在推,就这样没完没了,永无休止。
在数学中,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开始我们可以取任何一数字串,位数不限,例如948856371
接着是数一数其中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以及总数的数字个数,把它们写成一个三数组。对上例来说,便是4,5,9,并略去其中的逗号,浓缩地记为459
对上述三数组重复上述步骤,就得到123。一旦得到了123,以后永远都是它,再也摆脱不掉了,所以对数字“宇宙”来说,123就是一个真正的黑洞。不管什么样的数字,是否最后都会跌到123呢?让我们再拿一个庞大的数字串来试试,例如,122333444455555666666777777788888888999999999
这个数字串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以及全部数字个数分别是20,25,45。写成202545,在重复上述过程得到426,在重复得到303,在重复最后就得到123。
(摘自百度文库)
这一现象若采取具体的数学证明,演绎推理步骤还相当繁琐和不易。直到2010年5月18日,关于“西西弗斯串”现象才由中国回族学者秋屏先生于作出严格的数学证明,并推广到六个类似的数学黑洞,请看他的论文:《“西西弗斯串(数学黑洞)”现象与其证明》自此,这一令人百思不解的数学之谜已被彻底破解。此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教授米歇尔·埃克先生仅仅对这一现象作过描述介绍,却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和证明。
我的领悟:
对于一个整数而言,其中各个数字必由奇数或偶数组成,设由m 个偶数和n个奇数组成,则其共有c=m+n个数字,拼成的新数字为m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