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件 第二章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件 第二章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
第二章 梁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导读
INTRODUCTION
本章主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梁平法施工图识图的一般规则以及梁平法的制图 规则,并详细阐述了混凝土结构梁中钢筋的计算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梁平法施工图的两种表示方法,比较梁的平法 施工图与梁的传统施工图之间的区别,掌握梁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具备看懂 梁平法施工图的能力,掌握梁中钢筋量的计算过程。
3.中间支座钢筋
中间支座等截面负筋构造
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3.中间支座钢筋
2)中间支座等截面下部钢筋构造 中间支座等截面下部钢筋构造如下图所示,梁下部钢筋可以每跨一锚固(锚固长度
计算同上部通长筋),也可以通长连接(采用可靠的连接形式),宜遵循“能通则通” 的原则。在通长连接时,需要计算接头数量。
框构件钢筋构造知识体系
框架结构钢筋骨架如右图所示。
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抗震楼层框架梁钢筋骨架如下图所示。
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抗震楼层框架梁钢筋骨架构成如下表所示。
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1.上部通长筋
通长筋是应抗震构造需要,沿梁顶面和底面全长配置的两根通长纵向钢筋。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如下表所示。
直锚时,钢筋伸入柱内不弯折,如下图所示,锚固长度计算公式为
直锚长度 max{laE ,0.5hc 5d}
(2-2)
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1.上部通长筋
端支座直锚构造
抗震楼层框架梁KL钢筋构造及计算原理
1.上部通长筋
弯锚时,钢筋伸入柱外侧纵筋内侧并向下弯折15d,如下图所示,各排钢筋的锚固

钢筋工程梁平法PPT课件

钢筋工程梁平法PPT课件

梁的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01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
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满足要求。
混凝土浇筑
02
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筑到梁的模板内,确保混凝土密实、无蜂
窝麻面等现象。
混凝土养护
03
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确保
混凝土硬化和强度增长符合要求。
钢筋工程梁平法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梁平法概述 • 梁的分类与识别 • 梁平法的计算规则 • 梁平法的构造要求 • 梁平法的施工工艺 • 梁平法的质量控制与验收
梁平法概述
01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梁平法是一种用于表示梁结构中钢筋 排布和构造的方法,通过平面图和表 格的形式,将梁的尺寸、钢筋规格和 位置等信息进行统一表示。
特点
梁平法具有简单、直观、易读易懂的 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表达梁结构的 构造要求,方便施工人员的理解和操 作。
梁平法的应用范围
01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梁结构,包括 框架梁、次梁、悬挑梁等,能够 满足不同建筑结构和跨度的需求 。
02
适用于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 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方便设计 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梁结构进行统 一理解和操作。
梁平法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梁平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 发展而逐渐普及。
发展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梁平法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表示方法 和标准。
未来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梁平法将进一步与BIM技术 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表示和管理,进一步 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梁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PPT课件

梁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PPT课件
其他细节请查阅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2021/7/3
(2)机械锚固 :
当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
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锚
固长度可取为:
×0.7
(3)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其锚固 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锚固长度的0.7倍。
梁跨中部分间距为 200,四肢箍。
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 150,两肢箍。
加密区范围见响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2021/7/3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 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 “/”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 (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 , 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 N6Φ12: 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 ?每侧各配置 ?
2021/7/3
2021/7/3
2、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不同的)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梁支座上部纵筋:
a)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 上而下分开。 例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 6Φ25 4/2,则表示上一排纵 筋为 ?下一排纵筋为?截面配筋情况? b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 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 放在角部,2Φ22 放 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 c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 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 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2021/7/3
例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 6Φ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

梁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ppt课件

梁平法识图及钢筋计算ppt课件

例 2Φ22 + (4Φ12)用于六肢箍.其中 2Φ22 为通长筋,
4Φ12 为架立筋。
3Φ22;3Φ20上部配置3Φ22,下部配置3Φ20。
.
11.04.2020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当梁腹板高度 hW≥450mm 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 母 G 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 对称配置。 例 G4Φ12:
例 Φ10@100/ 200(4):
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 ,加密区间距为 100, 非加密区间距为 200 ,均为四肢箍。
Φ8@100(4) /150(2): 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 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 150,两肢箍。
加密区范围见响应抗震级别的. 标准构造详图。
请画出以下截面配筋情况 (1、2、3、4截面)
.
11.04.2020
请画出以下截面配筋情况
.
11.04.2020
四、钢筋的构造要求(通则)
计算钢筋量还需要另外一个方向的 尺寸。第一,结构是各个构件组合 而成的,必然涉及到以下位置节点 的连接问题: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梁支座上部纵筋:
a)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 而下分开。 例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 6Φ25 4/2,则表示上一排纵 筋为 ?下一排纵筋为?截面配筋情况? b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 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 放在角部,2Φ22 放 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 c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 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 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另一边省去不注。 11.04.2020

钢筋工程量计算(平法梁)PPT课件

钢筋工程量计算(平法梁)PPT课件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同时存在时,原位 标注优先,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包括五项必注及 一项选注值 1)梁编号 2)梁截面尺寸b×h(宽×高) 3)梁箍筋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梁顶面标高高差
三、平法标注下梁钢筋量计算
一)楼层框架梁上部钢筋长度的算法
1、楼层框架梁上部贯通筋长度的算法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表明梁支 座足够宽,上部纵筋可以直锚在支座里,即:
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
=Ln+max[(laE ), (0.5hc+5d )]
其中:Ln ——通跨净长; laE ——锚固长度; hc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 d ——钢筋直径。
2φ20表示上部3跨通长筋为2根直径20mm的 HRB335钢筋,在角部
(2φ12) 表示上部3跨中间位置架立筋2根直径 12mm的HPB300钢筋
上部通长 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④上、下均有通长钢筋,表达为“上部通长筋; 下部通长筋”
例: 2 22;4 20
2φ20;4φ18
2φ20 上部两跨通长筋均为2根直径20mm的 HRB335钢筋
回顾钢筋混凝土梁中配筋(平法)
1、梁上部钢筋:上部贯通筋、支座负筋、 架立筋 2、梁中部钢筋:构造钢筋、 抗扭钢筋、 拉筋 3、梁下部钢筋:下部贯通筋、 下部非贯通筋 4、箍筋 5、吊筋:当主梁为次梁的支座时,会出现吊筋 6、附加箍筋:在次梁两侧配置附加箍筋
【练习:识读下图所画梁】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2φ16表示上部2跨通长筋为2根直径16mm 的HRB335钢筋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ppt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ppt
1.列表注写方式 2.截面注写方式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柱平法的列表注写方式 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 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要选择几个)截 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 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等 具体的数值,并配以各种截面形状及箍 筋类型图。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剪力墙平法列表注写方式
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在表格中绘制截面 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数值。 ★分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剪力墙梁表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剪力墙平法截面注写方式
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 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外皮尺寸和-弯曲调整值。
作90°弯折的弯曲调整值
=1.215d+0.215D
作135°弯折的弯曲调整值
=0.822d-0.178D
钢筋平法识读与计算优秀课件
下料长度
5.箍筋的形式及弯钩计算
箍筋形式:一般情况下,作成“闭式”,即四面都为 封闭,箍筋的末端带有弯钩,并且有半圆弯钩、直弯钩、 斜弯钩三种,河北地区属于抗震设防带所以一般采用斜弯 钩。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 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于一般构件,不宜小于箍筋直径 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框架结构中应用得很普偏,当采用II级钢筋时,取D等于4d,可以根 据以上的公式计算其弯钩增加长度。如果实际工程中受力钢筋直径 大于2.5d(对I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或4d(对于II级钢筋)时,也 可以根据以上的公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及钢筋构造
01.10.2020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及钢筋构造
一、梁的竖向定位尺寸 二、梁的编号 三、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四、钢筋的构造要求(通则) 五、楼层框架梁KL钢筋详解 六、屋面框架梁WKL钢筋详解
01.10.2020
一、梁的竖向定位尺寸
哪一层的梁?
结构的层与建筑的层不同 一般而言,在结施图中会在图名处直接标明层高,如 果注写为具体的XX层,必须给出层高表。
01.10.2020
梁的代号ID?
每种梁都分 清楚了吗? 编号有什么
用???
二、梁的编号
01.10.2020
讲解的思路
先弄清楚截面的配筋情况,再解决长度范围的问题。
两个方向
h
(空间)信息b都弄清来自了才能准确地算量(钢筋)
01.10.2020
三、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搞清截面配筋情况)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1、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重复的)
梁的编号
梁箍筋 梁上部通长筋 或架立筋
梁截面尺寸
标高高差
梁侧面纵向钢筋
五项必注,一项选注(WHY 选注)
01.10.2020
必注项细节: (1)梁编号 (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为 加腋梁时,用b×h YC1×C2 表示,其中 C1 为腋长,C2 为 腋高;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当梁腹板高度 hW≥450mm 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 母 G 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 对称配置。 例 G4Φ12:
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 4Φ12 的纵向构造钢筋, 每侧各配置 2Φ12。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
例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 6Φ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
为 2Φ25,且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 4Φ25,全部伸
入支座。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 2Φ25+3Φ22(-3)/5Φ25,表示?
??
01.10.2020
P87
01.10.2020
01.10.2020
附加箍筋或吊筋
01.10.2020
请画出以下截面配筋情况 (1、2、3、4截面)
01.10.2020
请画出以下截面配筋情况
01.10.2020
四、钢筋的构造要求(通则)
计算钢筋量还需要另外一个方向的 尺寸。第一,结构是各个构件组合 而成的,必然涉及到以下位置节点 的连接问题: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 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 × h 1 / h 2 。
01.10.2020
(3)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 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 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 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 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 Φ10@100/ 200(4):
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 ,加密区间距为 100, 非加密区间距为 200 ,均为四肢箍。
Φ8@100(4) /150(2):
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 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 150,两肢箍。
加密区范围见响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01.10.2020
(2)梁下部纵筋:
a)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 而下分开。
例 梁支座下部纵筋注写为 6Φ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 筋为 ?下一排纵筋为?截面配筋情况?
b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 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c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 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在支座边0.1ln截断)
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 对称配置。
例 N6Φ12: 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 ?每侧各配置 ?
01.10.2020
01.10.2020
2、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不同的)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梁支座上部纵筋:
a)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 而下分开。 例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 6Φ25 4/2,则表示上一排纵 筋为 ?下一排纵筋为?截面配筋情况? b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 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 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 放在角部,2Φ22 放 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 c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 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 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01.10.2020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 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例 2Φ22 + (4Φ12)用于六肢箍.其中 2Φ22 为通长筋, 4Φ12 为架立筋。
3Φ22;3Φ20上部配置3Φ22,下部配置3Φ20。 01.10.2020
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 13 个四 肢箍,间距为 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 200,四肢箍。
例: 18Φ12@150(4)/200(2):
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 18个四 肢箍,间距为 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 200,双肢箍。
01.10.2020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 接或对焊接连接的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 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 “+”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 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 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01.10.2020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 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 “/”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 (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 , 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Φ10@150/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