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家庭康复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脑瘫的康复ppt课件
矫形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的应用
心理治疗及教育康复
综合治疗的方式——引导式教育
• 引导式教育是将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 是一个全面的体系。它首先是强调纵向的持续
性,包括从早期诊断、早期预防,过渡到接受 教育。第二是强调了横向的连续性,引导员对 患儿都有整体的认识,把学习和训练的内容融 合在全天的生活中,对患儿的要求也是全天一 致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引导员、全日的程序、 特殊的训练用具以及家长的参与而达到。
血型不合、遗传等等。
•发病率:发达国家大约为2‰左右,我 国约为1.5 ‰ -5 ‰ 左右。
概述
•意义:脑瘫是使小儿致残的主要疾患 之一,它严重地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生活自理和接受正常教育的能力。
小儿脑瘫的主要障碍
• 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
分型
• 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
痉挛型 :
病变在锥体束系统,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
手握拳不会抓握。 • 经常有痉挛发作。
康复的目的和原则
• 目的:
• 原则:
减轻致残后果
早期综合
改善功能
(运动、语言、自理)
接受教育
三项结合 中西兼顾
(训练、教 育、玩耍)
(正常教育或特殊教育)
家长配合
生活自立
康复评定
• 精神、运动发育评定 • 平衡能力评定 • ADL评定 • 智力评定
康复的方法
神经手术:如神经的肌支部分 切断术,选择性脊神经后跟 切断术;
骨性手术:如切骨术、关节融 合术等。
目的:纠正负重力线,矫正畸 形,平衡肌力,以减少肌肉 痉挛和挛缩为基本原则。
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
• Bobath法 :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抑制 异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 运动模式。基本手技有抑制性手技、促进 性手技、掌握关键点及各种叩击性手技。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7
18.药物治疗 1)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脑多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 等;
2)降低或改善肌张力的药物:安坦、肉毒 素;
3)合并癫痫时: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可编辑课件PPT
18
19.手术治疗
肌肉、肌腱切断术,肌腱移植术,选择性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可编辑课件PPT
19
20.特殊教育
可编辑课件PPT
40
谢谢
可编辑课件PPT
4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4
5.Vojta疗法: 1)反射性腹爬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射性翻身
可编辑课件PPT
5
6.引导式教育疗法 1)2岁以上任何年龄组患儿; 2)采用运动和游戏与日常生活训练相结合; 3)小组训练 4)日课
可编辑课件PPT
6
7.上田疗法 1)颈部法 2)肩-骨盆法 3)肩胛带法 4)上肢法 5)下肢法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30
3.吞咽训练:
a.按摩齿龈; b.冰刺激;
可编辑课件PPT
31
(四)睡眠体位
1.痉挛型脑瘫患儿—侧卧位,降低肌张力, 促进动作的对称。
2.痉挛型屈曲患儿—俯卧位,胸下放一枕头 3.身体和四肢伸展的患儿—侧卧位,吊床内卧位。
可编辑课件PPT
32
(五)坐位体位
1.伸腿坐位—最佳体位:进行坐位平衡、 重心移位、体轴回旋训练。
可编辑课件PPT
34
(七)站立体位
1.扶物站立 1)肌张力低下患儿 2)痉挛性双瘫患儿 3)具有抓握能力的患儿 2.靠墙站立 3.独站:数数
儿童脑瘫康复ppt课件
辩证诊断
痰瘀阻络:自出生后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关 节强硬,肌肉软弱,动作不自主,或有癫痫发 作,肌肤甲错,毛发枯槁,口流痰涎,吞咽困 难,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 心脾两虚:语言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伴运动 发育落后,发迟或发稀萎黄,四肢萎软无力, 肌肉松弛,口角流涎,咀嚼无力,弄舌,食欲 不振,大便干,神疲体倦,面色无华,唇甲舌 淡,舌淡胖,苔少。脉细弱,指纹淡。
儿童脑瘫康复
一、脑瘫定义
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1周岁)非进 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2006 年)属于中医“五迟、五软、五硬”范畴。 本病诊疗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 干预,辩证、分期、分型、综合康复治疗” 为原则。
二、脑瘫儿童早期表现
治疗方案
基础推拿 促通推拿
治疗方案
⑶小儿捏脊疗法: 在脊背部督脉、华佗夹脊、膀胱第一、二 侧线,采用推、捏、点、叩、拍等法,对 脑瘫患儿的颈、腰、背肌无力,营养状况 差,免疫力低下等具有刺激经气,调整内 脏,促进大脑的作用。
治疗方案
3、小儿理疗 ⑴中药熏洗 辩证选用中药外治,先熏后洗患儿肌肤表 面,运用熏洗时温热与药物的双重效应, 达到舒经通络,活血柔筋,扩大关节活动 度,改善肌张力,提高肌力的作用,促进 脑瘫患儿运动发育,提高患儿整体康复疗 效。
9、6个月以后在扶起立位上仍然有尖足或 两下肢交叉现象。 10、表情淡漠,对声音、人或物的反应不 灵敏。 如果小儿有以上所说的各种异常因素,加 之存在高危的因素,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第六版王萍芬主 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 ⑴小儿1—2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不会说话。 ⑵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手臂不能握举 或握之不紧,不能立,不能行,或立之不久, 行之不远,皮宽肌肉松软无力。 ⑶肢体强硬不柔,拘急挛缩。 ⑷有孕期调护失宜,药物损害,产伤,窒息, 早产及喂养不当史。
脑瘫儿童的家庭运动康复ppt课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持续的家庭运动康复训练,脑瘫儿童的手部功能得到 显著改善,能够更好地完成抓握和操作物体的动作。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针对孩子手部肌肉力量较弱的问题, 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通过对手指、手腕和前臂的肌 力训练,以及精细动作的练习,孩子的手部功能得到了显 著提升。现在,孩子不仅能够更稳定地抓握物体,还能够 进行更复杂的操作活动,如搭积木、拼图等。这一进步不 仅增强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激发了他的创造力和探 索欲望。
适应孩子成长变化
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家庭康复计划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以适应孩子的发展需求。
建议:制定家庭康复计划并坚持执行
制定详细的家庭康复计划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制定详细的家庭康复计划,包 括训练项目、时间安排、目标设定等。
坚持执行并调整计划
在执行家庭康复计划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调整 和优化计划,以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症状
脑瘫儿童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僵 硬、不协调,以及语言、认知和 行为方面的障碍。
脑瘫的成因与影响
成因
脑瘫通常是由于围产期窒息、早产、 低出生体重、颅内出血等原因导致的 脑损伤。
影响
脑瘫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方 面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如行走困难、 语言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
脑瘫儿童的运动康复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这个案例中的孩子在接受家庭运动康复之 前,一直无法稳定地坐立。经过家长在专 业指导下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如核心肌群训练、平衡感训练等,孩子 逐渐掌握了坐立的技巧,并最终能够尝试 站立。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肌肉力 量,也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和生活自理能力 。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课件
414患儿仰卧位双手把双膝抱入怀中前后摇10次然后松开一只手让一条腿伸直另一只手由膝关节外侧面移向内侧面用力向下拉到达最大限度时停留23分钟415照此方法做另一条腿在轮换做过3次后让患儿主动屈曲一侧膝关节416尽可能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家长让患儿伸腿并在小腿胫骨处施阻以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每侧轮换约做30脑瘫儿童家庭康复爬高及爬行训练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 ⑥主动伸展训练(适合年龄稍大,且理解能力较强的患儿):患 儿呈俯卧位,双肘支撑起上半身,膝关节伸直轮换向上踢腿。注 意,每次踢到最高时,应维持10-15s后再放下。这一动作也可在 立位进行。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 休息时的最佳体位:对于这类脑瘫患儿,无论休息还是平时玩耍 时,其最佳的体位就是俯卧位。这是因为,髋关节的伸展困难, 患儿在俯卧位时,身体自身重力便成为一种外力,促使髋关节伸 展,起到长时间的牵拉作用。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④提高大腿后群肌肌力的训练:患儿呈俯卧位,家长用一只手固定 住其大腿,用另一只手握住患儿脚踝,帮助患儿做屈伸膝的动作 (4.27),当患儿能自我完成时,家长可用双手固定住患儿的臀部, 以防止在用力屈膝时臀部翘起(4.28),同样,此训练家长也可用 手或其他中午如沙袋绑在脚踝处,作为阻力。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②主动屈膝训练:(4.14)患儿仰卧位,双手把双膝抱入怀中,前 后摇10次,然后松开一只手,让一条腿伸直,另一只手由膝关节外 侧面移向内侧面,用力向下拉,到达最大限度时,停留2-3分钟 (4.15),照此方法做另一条腿,在轮换做过3次后,让患儿主动 屈曲一侧膝关节(4.16),尽可能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家长让患儿 伸腿并在小腿胫骨处施阻,以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每侧轮换约做30 次。
•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是防止关节活动受限的预防措施。关节活动受限有时 并不是关节本身的损伤,而是继发于关节周围组织的损害,如长期卧床、肢 体长期固定在一种体位等。因此,利用关节活动度的维持技术防止关节挛缩 要比发生挛缩后的治疗省时省力,是保障运动功能的重要措施。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 ⑥主动伸展训练(适合年龄稍大,且理解能力较强的患儿):患 儿呈俯卧位,双肘支撑起上半身,膝关节伸直轮换向上踢腿。注 意,每次踢到最高时,应维持10-15s后再放下。这一动作也可在 立位进行。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 休息时的最佳体位:对于这类脑瘫患儿,无论休息还是平时玩耍 时,其最佳的体位就是俯卧位。这是因为,髋关节的伸展困难, 患儿在俯卧位时,身体自身重力便成为一种外力,促使髋关节伸 展,起到长时间的牵拉作用。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④提高大腿后群肌肌力的训练:患儿呈俯卧位,家长用一只手固定 住其大腿,用另一只手握住患儿脚踝,帮助患儿做屈伸膝的动作 (4.27),当患儿能自我完成时,家长可用双手固定住患儿的臀部, 以防止在用力屈膝时臀部翘起(4.28),同样,此训练家长也可用 手或其他中午如沙袋绑在脚踝处,作为阻力。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②主动屈膝训练:(4.14)患儿仰卧位,双手把双膝抱入怀中,前 后摇10次,然后松开一只手,让一条腿伸直,另一只手由膝关节外 侧面移向内侧面,用力向下拉,到达最大限度时,停留2-3分钟 (4.15),照此方法做另一条腿,在轮换做过3次后,让患儿主动 屈曲一侧膝关节(4.16),尽可能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家长让患儿 伸腿并在小腿胫骨处施阻,以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每侧轮换约做30 次。
•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是防止关节活动受限的预防措施。关节活动受限有时 并不是关节本身的损伤,而是继发于关节周围组织的损害,如长期卧床、肢 体长期固定在一种体位等。因此,利用关节活动度的维持技术防止关节挛缩 要比发生挛缩后的治疗省时省力,是保障运动功能的重要措施。
脑瘫家庭康复训练培训课件
2/2/202计划训练 家长应将对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作为每天必
须完成的常规工作,天天去做。
2.持之以恒的训练 家庭教育训练是一个艰苦过程,长期坚持才
会有效。坚持训练是家庭康复成功的保证。
3.不断重复的训练 对残疾儿童的训练需要不断地重复,家长不
2/2/2021
2/2/2021
脑瘫家庭康复训练
12
• 碍为主,,同时经常合并智残、癫痫,严 重的更甚至有咀嚼吞咽等障碍,是一种综 合征,所以治疗要采取综合手段。脑瘫治 疗中,方法虽然非常多,可是康复治疗是 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药物等治疗是次 要的,只起辅助作用。专家认为,脑瘫治 疗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功能改善比较困 难,可是只要坚持康复训练,患儿的功能 是会有所改善的。
2/2/2021
脑瘫家庭康复训练
2
• 一旦确诊为脑性瘫痪时,家长往往最先 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盼望“神 针”、“神药”出现,一夜之间解除孩子 的痛苦。在医生向家长指出脑瘫患儿有肌 肉、肌腱的挛缩或骨骼的畸形,建议手术 治疗时,家长又将“治愈”的希望寄托于 手术治疗上,而忽视了术后的康复训练, 造成一部分患儿的功能改善不明显或“复 发”。
•也有的家长完全将希望寄托在医院康复师身 上,完全忽略了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2/2/2021
脑瘫家庭康复训练
5
• 脑瘫康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过程,由简单 到复杂,部分家长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治疗 效果,就对康复训练持怀疑态度,开始四 处打听有无治疗的捷径可寻。
• 脑瘫患儿轻重程度不一,康复训练效果也 不一样,有的见效快,有的见效慢,甚至 个别重度患儿长时间看不出有明显的进步。
• 康复训练是所有的脑瘫患者如果想痊愈就 必须经历的一个历程,当然康复训练也不
儿童脑瘫康复ppt课件
病变主要在基底核部位,主要表现是在肌张力增高的 基础上四肢和头部出现不自主的无意识动作,一般上 肢重于下肢。主动用力和紧张时症状加重。
共济失 调型
病变主要在小脑,以四肢肌肉无力、不能保持身体平 衡、步态不稳、不能完成用手指指鼻等精细动作为特 征。
痉挛型
手足徐动型
共济失调型
四、脑瘫的早期诊断
下列症状有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
1、小儿出生后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 惹、易惊吓或反复出现肌肉颤动。 2、出生后哺乳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不适、口腔闭合不佳。 3、动作不协调、不对称。 4、经常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和动作异常。 5、发育迟滞。
五、脑瘫的康复治疗
(一)、康复的目的和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治疗。 2、康复训练要长期坚持。 3、康复训练内容要个体化,综合手段,全面康复。 4、康复治疗要与有效药物和必要手术相结合。 5、康复训练患儿与培训家长相结合。
有很多患儿在康复中心的治疗很有效,可是回家后 症状又加重了,从而导致了孩子的病情反复无常。 这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家庭康复训练不够重视,觉 得治疗孩子主要靠康复中心的治疗师; 还有的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家庭康复训练该怎么进行, 或者是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的。
而在患儿康复的过程中,家人才是唯一的后盾, 患儿不能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他们的康复也 有赖于日常合理的家庭护理。所以,良好的家 庭护理能对患儿的康复治疗起到良好的推动作 用。
1、患儿在抱姿方面的护理 患儿面向家长,把患儿的 双腿先分开再弯起来,双手 分开,头略下垂或枕在护理 者肩上,亦可让患儿的双手 伸过护理者肩膀围住颈部, 如果患儿身体较重,可将患 儿移向髋骨一侧,这种位置 不仅省力而且可以纠正患儿 的双腿僵直,并强化患儿对 头部的控制能力。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PPT课件
详细描述
轻度脑瘫儿童通常仅表现出轻微的运动障碍,如肌肉张力低下或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康复训练重点在于加强肌肉 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促进平衡和协调能力。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多种手段,轻度脑瘫儿童 在日常生活技能、学习和社交能力方面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案例二:中度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
总结词
中度脑瘫儿童在康复训练中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综合性的康复手段,可以改善 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特点
个性化、综合性、长期性、渐进 性。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1 2
3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训练,脑瘫儿童可以改善身体功能,增强生活自理 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生长发育
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助于脑瘫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预防继发 性残疾。
增强自信心
通过康复训练,脑瘫儿童可以逐渐掌握一些技能,增强自信 心,提高社交能力。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等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
按摩与体位管理
通过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正确的体位摆放预防和纠正畸形。
作业疗法
手功能训练
认知与感知训练
针对脑瘫儿童的手部功能进行训练,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提高脑瘫儿童的认知能力、注意力、 记忆力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
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训练儿童完 成各种生活任务。
理。
03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内容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自我照顾能力
教导脑瘫儿童独立完成日 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如穿 衣、洗漱、进食等。
家务参与能力
鼓励脑瘫儿童参与家务活 动,培养其责任感和独立 性。
社交技能
教导脑瘫儿童基本的社交 礼仪和交流技巧,提高其 社会适应能力。
轻度脑瘫儿童通常仅表现出轻微的运动障碍,如肌肉张力低下或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康复训练重点在于加强肌肉 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度、促进平衡和协调能力。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多种手段,轻度脑瘫儿童 在日常生活技能、学习和社交能力方面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案例二:中度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
总结词
中度脑瘫儿童在康复训练中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综合性的康复手段,可以改善 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特点
个性化、综合性、长期性、渐进 性。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1 2
3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训练,脑瘫儿童可以改善身体功能,增强生活自理 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生长发育
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助于脑瘫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预防继发 性残疾。
增强自信心
通过康复训练,脑瘫儿童可以逐渐掌握一些技能,增强自信 心,提高社交能力。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等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
按摩与体位管理
通过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正确的体位摆放预防和纠正畸形。
作业疗法
手功能训练
认知与感知训练
针对脑瘫儿童的手部功能进行训练,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提高脑瘫儿童的认知能力、注意力、 记忆力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
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训练儿童完 成各种生活任务。
理。
03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内容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自我照顾能力
教导脑瘫儿童独立完成日 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如穿 衣、洗漱、进食等。
家务参与能力
鼓励脑瘫儿童参与家务活 动,培养其责任感和独立 性。
社交技能
教导脑瘫儿童基本的社交 礼仪和交流技巧,提高其 社会适应能力。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PPT
作业疗法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提高患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言语疗法
针对语言障碍的患儿进行 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
家庭护理与教育支持
家庭护理
家长需要学习正确的护理技巧,如姿势调整、日常生活照顾等。
教育支持
为患儿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包括特殊学校、辅导班等,促进智力发展。
社会支持与心理辅导
社会支持
脑瘫患儿的康复周期长,需要多次往返康复机构, 家庭需承担高昂的康复费用和生活成本。
家庭收入水平较低
许多家庭因长期照顾患儿而无法正常工作,导致 家庭收入水平降低,加重经济负担。
3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对脑瘫患儿家庭的支持力度有 限,许多家庭无法获得足够的经济援助。
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
社会认知度低
心理支持
脑瘫患儿及其家庭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 支持同样重要,有助于增强患儿的治疗信心和家庭的支持 度。
对未来的展望
创新治疗手段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创新治疗 手段出现,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为脑瘫患儿带来更 好的治疗机会。
提高康复护理质量
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康复护理流程,提高康复护理质量,为 脑瘫患儿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护理服务。
促进感知和认知发展
康复护理不仅关注运动能力的恢复,也注重 感知和认知能力的训练。通过刺激和游戏等 方法,患儿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
减轻家庭负担
01
提高家庭照顾能力
通过康复护理,家长可以学习到正确的照顾技巧和方法,更好地支持患
儿的成长和发展。
02 03
减少医疗开支
长期康复治疗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和费用。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患 儿的身体功能可以得到改善,降低对医疗机构的需求,从而减轻家庭的 经济负担。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PPT课件
二 手足徐动型:以不自主运动为主要特征。 三 共济失调型:小脑受损,肌张力低下,平衡
性差。 四 肌张力低下型:处于软瘫状态。 五 混合型:2种或2种以上病型混合的脑瘫。
++
++ +
+
+ ++++
1
2
3
4
+
+ +++
++
1.单瘫; 瘫;
2.偏
3.三肢瘫; 4.四肢
瘫;
+ + ++ ++ ++ + 5.截瘫;
脑瘫康复的目的和原则
• 目的: 减轻致残后果 改善功能
接受教育
生活自立
原则
• 原则: 早期综合
三项结合:(训练、教育、玩耍) 中西兼顾 家长配合
要求“三早”的原因
• 早期易于控制 • 病变还未发展或形成严重后果 • 婴儿期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可塑性强,异
常姿势较易纠正。 一旦诊断确立,马上开始康复治疗。
• 3、合并癫痫----给予鲁米那、丙戊酸钠。 • 4、促进脑细胞代谢----脑活素、赖氨酸、VitB等
脑瘫药物治疗
• 脑性瘫痪的药物治疗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 1. 促进脑损伤修复和发育的药物
• 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需脂肪酸、氨基酸、肽类、蛋白质等。
•
2.脑细胞活化剂
• 目前在国内应用的此类药物较多,包括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神经生长因 子、神经节苷脂等。我院对于小龄患儿采用康复治疗手段配合药物治疗的 方式。
力,以减少肌肉痉挛和挛缩为基本原则。
性差。 四 肌张力低下型:处于软瘫状态。 五 混合型:2种或2种以上病型混合的脑瘫。
++
++ +
+
+ ++++
1
2
3
4
+
+ +++
++
1.单瘫; 瘫;
2.偏
3.三肢瘫; 4.四肢
瘫;
+ + ++ ++ ++ + 5.截瘫;
脑瘫康复的目的和原则
• 目的: 减轻致残后果 改善功能
接受教育
生活自立
原则
• 原则: 早期综合
三项结合:(训练、教育、玩耍) 中西兼顾 家长配合
要求“三早”的原因
• 早期易于控制 • 病变还未发展或形成严重后果 • 婴儿期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可塑性强,异
常姿势较易纠正。 一旦诊断确立,马上开始康复治疗。
• 3、合并癫痫----给予鲁米那、丙戊酸钠。 • 4、促进脑细胞代谢----脑活素、赖氨酸、VitB等
脑瘫药物治疗
• 脑性瘫痪的药物治疗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 1. 促进脑损伤修复和发育的药物
• 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需脂肪酸、氨基酸、肽类、蛋白质等。
•
2.脑细胞活化剂
• 目前在国内应用的此类药物较多,包括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神经生长因 子、神经节苷脂等。我院对于小龄患儿采用康复治疗手段配合药物治疗的 方式。
力,以减少肌肉痉挛和挛缩为基本原则。
儿童康复家庭指导ppt课件
每次20分钟。每天1-2次。 脑瘫儿注意异常姿势,如出现紧张者不宜做。
1作用
2方法:大球 锅底 床单 秋千 超市游乐场 等 (搓手脚)
家庭可借助优秀节目《巧虎》 根据孩子实际智力水平选择:宝宝版,幼幼版,快乐版,成长版。 播放技巧 推荐鲍秀兰0-3岁《早期科学教育法》 每天都接触正常的孩子,让他们一起玩一会儿,对孩子刺激很大
*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C:家庭康复怎么做?
01
科室选择(康复科,神经科) 问好问题(诊断,分型,预后,训练计划,康复阶段,短期目标(训练重点),肌张力,智力,异常姿势)
脑瘫 (双,偏瘫) 0-7岁:康复训练 5-13岁:正常幼儿园,小学(如合并智障参考右图) 脑瘫(三肢,四肢) 0-15岁 康复训练 8-20岁 特殊学校
*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儿童家庭康复指导一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一:小儿脑瘫
*
虽然当前临床医学飞速发展,但是并未使 脑瘫发病率降低.每1000个新生儿中脑性瘫痪 发生率基本维持在1-4个.男女比例无差异, 发病无流行趋势.
康复无用论
反正先天性毛病,治不好 浪费钱 不开刀,不吃药怎么治病? 医师说了我们走不了路了,有什么好治? 。。。 L
*
家长应该了解的: 最最基本的动作模式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汇报人姓名
”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说话。。。
口周(头)按摩见视频文件夹
父母训练孩子时心情比较急迫,恨不得孩子一下子会走,会说。如果发现孩子不用心,进步慢,常常会不耐烦发脾气甚至打孩子。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必须有耐性。
让孩子有足够时间去反应,当他完成一件事情后要及时给以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ppt
8
• ④家长把患儿俯卧于一滚筒(或被筒、枕头等)
上(胸部为支点),使患儿上肢尽量前伸,下肢 伸展,家长双手慢慢向下用力压患儿的臀部,保 持1-3分钟,以促进髋关节和全身的伸展。当然也 可以把患儿仰卧于滚筒或大球上(臀部为支点), 以促进髋关节和全身的伸展。
精品ppt
9
• ⑤“搭桥”训练:患儿仰卧,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腿屈曲,家长用
双手来固定患儿的双脚,之后,让患儿努力抬高臀部,并维持10-15s, 再慢慢放下。注意,一定不要让患儿出现代偿动作,头和肩部都不能 离床,必要时固定其肩部。如果患儿完成此动作的水平有所提高或很 容易,可以适当增加难度。
精品ppt
10
• ⑥主动伸展训练(适合年龄稍大,且理解能力较强的患儿):患儿呈
俯卧位,双肘支撑起上半身,膝关节伸直轮换向上踢腿。注意,每次 踢到最高时,应维持10-15s后再放下。这一动作也可在立位进行。
①臀大肌牵张训练:患儿平躺,家长给患儿做被动屈髋动作,注意家长 的手应放在患儿屈曲大腿的后部或者握住患儿的小腿,另一只手固定患 儿另一条大腿,然后慢慢向下压,如图 当双手感觉所遇阻力逐渐减少, 15-30s后,再慢慢把患儿屈曲 的腿放平,按照上述方法做3-5 次,然后换做另一条腿,也可交 替进行
精品ppt
精品ppt
11
• 休息时的最佳体位:对于这类脑瘫患儿,无论休息还是平时玩耍时,
其最佳的体位就是俯卧位。这是因为,髋关节的伸展困难,患儿在俯 卧位时,身体自身重力便成为一种外力,促使髋关节伸展,起到长时 间的牵拉作用。
精品ppt
12
双下肢处于内收,内旋位怎么训练?
• 这种训练也主要是采用牵拉手法
精品ppt
• 主动和主动助力活动:自己或借助他人一定的帮助来完成肢体的运动。
由于患儿肢体运动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必须通过训练来发 展运动的协调性和提高功能活动的技能。主动助力活动可提供足够的 帮助,以产生应有的关节活动度。
• 牵张活动:通过对关节持续牵引来增加关节活动,主要用于挛缩的关
节。
精品ppt
4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禁忌
•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关节活动,均不应妨碍受损组织的愈合和使疼痛增
加
• 根据患儿的耐受能力进行运动量的调整 • 被动活动有别于牵张活动,但牵张活动更有利于活动度的改善 • 无论哪种关节活动均应注意动作柔和、平稳,且具有节律性。
精品ppt
5
髋关节
•髋关节屈曲(称翘屁股)怎么训练(主要用牵拉手法)
精品ppt
14
②主动屈膝训练:(4.14)患儿仰卧位,双手把双膝抱入怀中,前后摇 10次,然后松开一只手,让一条腿伸直,另一只手由膝关节外侧面移向 内侧面,用力向下拉,到达最大限度时,停留2-3分钟(4.15),照此方 法做另一条腿,在轮换做过3次后,让患儿主动屈曲一侧膝关节(4.16), 尽可能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家长让患儿伸腿并在小腿胫骨处施阻,以提 高股四头肌肌力,每侧轮换约做30次。
精品ppt
15
③“爬高”及“爬行”训练:让患儿站在小椅子、沙发或床前,轮换用 脚下去够物件的边沿(4.17),每一侧可做约30次。还可以让患儿在地 毯或床上练习爬行,注意此时的姿势采用“蛙”式(4.18),也就是说 双腿尽量外展。
精品ppt
16
• ④“骑马”运动:让患儿骑在小摇马、滚筒、小椅子和被褥卷上玩耍
13
• ①髋关节的外展、外旋训练:让患儿平躺,将其双腿被动地屈曲,尽
量靠近胸脯(4.11),使他的整个背部呈一弧形,慢慢向前摇几下, 直至感觉到患儿双腿的肌张力有所缓解。把患儿双膝左右慢慢分开, 使之贴近床面(4.12),持续2-3分钟,同时可按摩两侧大腿内侧, 以放松紧张的内收肌。也可把患儿双腿慢慢外展,双手按住两侧膝关 节内侧面(4.13),保持一段时间,直到患儿自己能维持这一姿势时, 家长双手才能慢慢放开。适当的每天坚持,被动后再主动,在活动的 末期给与帮助,使其尽可能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指导 (一)
交大二附院小儿内科 邵云锋
精品ppt
1
一、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与改善 三、平衡功能训练 五、手部训练 七、翻身训练 九、站立位训练
二、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 四、协调功能训练 六、头部控制训练 八、爬行训练 十、行走训练
精品ppt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与改善训练的作用
•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是防止关节活动受限的预防措施。
因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治 疗师的矫正手法,利用设备的机械矫正,利用患儿自身体 重、肢体位置和前置运动等的矫正训练。
精品ppt
3
恢复关节活动最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 被动活动:完全由外力进行,无任何主动肌肉收缩。外力可由重力、
机械、他人或自己的另一肢体作用所产生。常用于患儿不能完全活动 自己的患肢时。
或练习行走,(4.19),这样既增加了训练项目的趣味,又达到了训 练髋关节外展的目的。
精品ppt
17
• ⑤步行训练,患儿步行训练时,应在两脚之间摆放一隔板,以此来诱
导患儿在步行中双脚分开,位置摆放正确,从而纠正双下肢的交叉剪 刀步。
• ⑥休息时最佳体位:患儿仰卧位,双腿之间摆放一枕头或其他质地柔
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转向外侧(4.20),坐时,应鼓励患儿双腿分 开(4.21)。
关节活动受限有时并不是关节本身的损伤,而是继发于关 节周围组织的损害,如长期卧床、肢体长期固定在一种体 位等。因此,利用关节活动度的维持技术防止关节挛缩要 比发生挛缩后的治疗省时省力,是保障运动功能的重要措 施。
• 常用的方法有体位的设计(良肢位、功能位)、体位变换
和徒手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 关节活动度改善训练是为了改善肌肉、几件短缩等各种原
6
②髋关节伸展训练:让患儿呈俯卧位,双手尽量前伸,患儿的臀部可能 略微翘起,家长可用一只手按住其一侧臀部,另一只手放在同侧膝关节 上部,然后慢慢往上抬,不超过15°,持续15-30s,做3-5次,如图, (对侧腿要固定)做法同对侧。
精品ppt
7
③髋关节主动伸展训练:家长把患儿抱入怀中,双腿分开放于家长身体 两侧,双手固定患儿骨盆,然后让患儿仰面弯腰触摸地上的玩具,之后 再坐起来。这样既自我牵拉了髋关节肌张力刚的屈肌肌群,又提高了其 肌力。训练量依患儿体力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