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化学-2-稳定性规律

合集下载

配合物化学-1-基础知识

配合物化学-1-基础知识

第一章 基础知识
④ 配位数
配位数指中心离子所结合的配位原子的总数。
中心离子最常见的配位数一般是4和6,少数是2和8;更高配 位数的情况少见。
影响配位数的因素:
几何因素(中心离子半径、配体的大小及几何构型) 静电因素(中心离子与配体的电荷) 中心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 外界条件(浓度、温度等)
化学式
第一章 基础知识
(b)配位原子
表1-1 配位原子
C
N P As Sb
O S Se Te
H F Cl Br I
第一章 基础知识
(C)按配位原子分类的常见配体
配位原子
卤素 O
配体举例
F -,Cl - ,Br - , I H2O,OH- ,ONO-,RCOO-,C2O42-
N
C S
NH3,NO,NO2-,NH2-CH2-CH2-NH2(乙二胺)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 配合物的生成与发现 2 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3 配合物的类型 4 配合物的命名
5 配位个体的立体结构
6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 配合物的生成与发现
Tassaert在从事钴的重量分析的研究过程中,偶用氨水代替 氢氧化钠加入CoCl2溶液中,由于加入过量氨水后得不到他预期 的Co(0H)2沉淀,他便将所得溶液放置过夜,以待第二天继续进 行实验,在这放置过程中,有关物质间继续缓慢地反应(空气参 加了反应)。 到第二天,在该体系中出现了一种橙黄色的晶体,后来经化 学分析确定,其组成为上述的CoCl36NH3。随后又陆续制得了 CoCl35NH3(紫红色)和CoCl3· 5NH3· H2O(红色)等。这些物质在当 时被称为复杂化合物。
第一章 基础知识

化学配位化学与配合物的稳定性

化学配位化学与配合物的稳定性

化学配位化学与配合物的稳定性化学配位化学是研究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之间发生配位作用形成配合物的学科。

配位化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配合物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条件下配合物形成的程度和配合物的稳定度。

本文将探讨配位化学与配合物稳定性的关系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配位化学基础配位化学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一个稳定的化合物的过程。

在配位化学中,金属离子称为中心离子,配体则是与中心离子通过均态或非均态(配位键)连接的分子或离子。

配位键通常由配体的孤对电子与中心离子的空位轨道形成。

二、配合物的稳定性配合物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判断配位键的强度来确定。

配位键强度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金属离子的价态、配体的化学性质以及溶剂环境等。

以下是几个主要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1. 金属离子的价态: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对配位键的强度有不同的影响。

通常来说,高价态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2. 配体的化学性质:配体的化学性质也会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

一般而言,含有多个供体原子的配体对配位键的强度贡献更大,因此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3. 配体的立体和电子效应:配体的立体和电子效应也会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

立体效应指的是配体的空间结构对配位键的影响,而电子效应则是指配体的电子供体性质对配位键的影响。

4. 溶剂效应:溶剂环境对配合物的稳定性也具有重要影响。

溶剂分子可以与金属离子或配体形成氢键或其他非共价键,从而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

三、配合物稳定性的应用意义配合物的稳定性对于理解和应用配位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实例:1. 催化剂设计:稳定的配合物常用于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

配体的选择和调整可以使得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2. 药物设计:配合物的稳定性与药物的活性和毒性密切相关。

通过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的研究,可以为药物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3. 金属离子输运:稳定的配合物可以用于金属离子的输运和储存。

第四章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第四章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如:第一胺与Ag+形成配合物,其pKa与logβ 的 数据见下表: 配体名称 pKa logβ 0.8 0.85 1.62 1.59 3.34 3.65 3.84 对硝基苯胺 2.0 间硝基苯胺 2.5 邻硝基苯胺 苯胺 甲胺 乙胺 丙胺 4.28 4.54 10.72 10.81 10.92
以logβ~pKa作图可以看出,Ag+与第一胺形成配 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碱性之间存在直线关系。
例如:丙二酸同金属离子生成无双键的六元 环螯合物,其中除Cu2+ 、Fe2+ 外,大多数不稳定。 但乙酰丙酮却可同大多数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含双 键六元环螯合物。如图所示:
Cu2+ logβ 2=8.16 Fe2+ logβ 2=15.7
Cu2+ logβ 2=15.44 Fe2+logβ 2=26.7
但对Zn(Ⅱ)来说,其稳定性却是F->Cl->Br>I-,说明Zn(Ⅱ)的卤素离子配合物中以静电作 用为主。
④ 、d10构型的Ga(Ⅲ)、In(Ⅲ)、Tl(Ⅲ)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锌副族的情况类似,其中Tl (Ⅲ)的配合物最稳定,Ga(Ⅲ)和In(Ⅲ)的有 些配合物的稳定性顺序是Ga(Ⅲ)>In(Ⅲ),另一 些配合物则是Ga(Ⅲ)<In(Ⅲ)。 ⑤ 、d10构型的Cu(Ⅰ)、Ag(Ⅰ)、Au(Ⅰ)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数据较少,它们与氨形成配合物 稳定性的顺序是Cu(Ⅰ)>Ag(Ⅰ)<Au(Ⅰ)。
第四章
4.1 4.2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中心原子性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配体性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4.3 配位原子性质和中心原子的关系
第四章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高等有机化学第三章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高等有机化学第三章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称为积
累稳定常数。
积累稳定常数的表示
M + L ML
M + 2L ML2
………..
M + nL MLn
ß 1=
[ML] [M][L]
ß 2=
[ML2] [M][L]2
ß n=
[MLn] [ML][L]n
我们可以得出第i级积累稳定常数ß i与逐级稳 定常数之间的关系: ß i=K1K2……Ki
S~C>I>Br>Cl>N>O>F
配离子的中心离子的性质、配体的性质以 Lewis酸碱分成硬的、交界的和软的酸碱。
硬碱中的价电子结合紧密(半径小),软碱中的价电子容易被极化(半径大)。
(4)(9-17)e-构型的金属 离子(d1-9)
(3)(18+2)e-构型的金属离子(d10s2)
及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根据这种反应的实质,可以把路易斯酸称作电子接受体或亲电试剂,而把路易斯碱叫作电子给予体或亲核试剂。
上式中的K 、K ….K 称为配离子的逐级稳定 或者说,软酸、软碱之所以称为软,是形象地表明他们较易变形,硬酸、硬碱之所以称为硬,是形象地表明他们不易变形。
1 2 Lewis酸碱分成硬的、交界的和软的酸碱。
如,卤素离子(碱)对Al3+离子给电子能力为:
n
除去金属离子的性质外,配体的性质也直接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
n-1 n n 决定中心原子作为配合物形成体的能力的因素的主要有金属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
[ML ][L] ②含有价层未充满的原子的化合物,如BX3,AlX3;
n-1
显然,路易斯酸应该有空的价轨道,这种轨道可以是 轨道,也可以是 轨道。
(3)(18+2)e-构型的金属离子(d10s2)

2013-第五章--配合物的稳定性

2013-第五章--配合物的稳定性

解:[NH3] = [Ag(NH3)2+] = 1 mol·L-1时
Ag+ + 2NH3
Ag(NH3)2+
Kf = —[AA—gg+—(]N[N—HH3—)32]+—2 = —[A1—g+]= 1.7×107 [Ag+]= 5.9×10-8 mol·L-1
所以 [Ag(NH3)2+] + e
Ag + 2NH3
冠醚
穴醚
大环效应导致的高稳定性极大地扩展了碱金属配 位化学和配位化合物的研究范围。
§5-3 中心与配体的关系(软硬酸碱原理 )
(Hard and Soft Acids and Bases,HSAB)
1. 酸碱的软硬分类 在路易斯酸碱的基础上,进行酸碱的软硬分类 。
软(酸或碱): 指离子半径大、电荷低、易变形、容易被极化的物种。 硬(酸或碱): 指离子半径小、电荷高、不易变形、不易被极化的物种
第一章 配位化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配合物的结构及异构现象 第三章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四章 配合物的电子光谱 第五章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第六章 配合物反应动力学 第七章 新型配合物
第五章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5-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5-2 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5-3 中心与配体的关系 §5-4 配合物的应用
[Zn(NH3)4]2+ [Cu(NH3)4]2+ [HgCl4]2[Zn(CN)4]2[HgI4]2[Hg(CN)4]2[Co(NH3)6]2+ [Cd(NH3)6]2+ [Ni(NH3)6]2+ [AlF6]3[Fe(CN)6]4[Co(NH3)6]3+ [Fe(CN)6]3-

《配合物稳定性》课件

《配合物稳定性》课件
《配合物稳定性》PPT课 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会探讨什么是配合物稳定性,以及稳定性和不同因素之 间的关系。
配位数和稳定性的关系
八面体配位数
具有最高稳定性的八面体配合物通常有六个配位中 心。
四面体配位数
四面体配位数的配合物通常比八面体配位数的配合 物不稳定。
方形平面配位数
较稳定的配合物通常包含四个平的影响
1
低自旋配合物
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为自旋配对缩小了金属中心的电子空间。
2
高自旋配合物
通常较不稳定,因为它们的电子是分散的。
3
极化配合物
一般比其他种类的配合物更稳定,因为它们的配体不能自由旋转,金属配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更强烈。
配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的关系
线性配合物
最不稳定的结构类型,因为它们通常有高度偏 离理想形状的键角度。
1
铁系催化剂
通常较稳定,能够革取较好的催化成果。
2
铝系催化剂
具有难以分散和不稳定的特点,但也有着催化活性较好的情况。
3
其他催化剂
根据成分和性质有差异。
配合物的分解动力学和稳定性的关系
反应速率
通常,反应速率越慢,配合物 就越稳定。
反应热度
反应热度越高,配合物就越不 稳定。
过渡状态
较为不稳定的配合物可能会在 反应过程中产生过渡态。
八面体配合物
较稳定的结构类型,因为八面体的理想结构是 非常稳定的。
扭转配合物
不如其他类型的结构稳定,因为它们的键角度 往往是无序的。
四面体配合物
较不稳定的结构类型,因为四面体配位中心的 最小能量对比八面体配位中心要高。
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电荷密度的影响
高电荷密度

配合物稳定的原因

配合物稳定的原因

配合物稳定的原因
配合物稳定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配合物的电荷平衡: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
用通常是通过配体的配位键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学键来实现的。


配位键的数量和类型适当时,可以实现电荷的平衡,使得配合物的结
构相对稳定。

2. 配体的空间排列:配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对配合物的稳定性起
到重要作用。

当配体以最佳方式配位到金属离子上时,配合物的能量
最低,从而使其更加稳定。

3. 配体的电子性质:配体的电子性质也会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

一些配体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子密度给金属离子,从而形成较强的配位键,增加配合物的稳定性。

4. 配合物的溶解性和晶体结构:配合物的溶解性和晶体结构也
能影响其稳定性。

在适当的溶剂中,配合物的结构能够保持稳定,而
晶体结构的稳定性也与配合物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配合物稳定的原因是由于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包括电荷平衡、空间排列、电子性质以及溶解性和晶体结构等
方面。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配合物的稳定性2

配合物的稳定性2
14
[例3 ] 在上例溶液中(1)加入 例 在上例溶液中( )加入1.0mol·L-1 NaOH溶液 溶液 10mL,有无 沉淀生成?( ?(2) ,有无Cu(OH)2沉淀生成?( )加入 0.1mol·L-1 Na2S溶液 溶液1.0mL,有无 沉淀生成? 溶液 ,有无CuS沉淀生成? 沉淀生成 已知K 已知 sp( Cu(OH)2 )=2.2×10-20, Ksp( CuS)=6.3 × ) × 10-36 :(1)加入NaOH溶液 溶液10mL,溶液中 溶液中[OH-]为: 解:( )加入 溶液 溶液中 为 Qc=c(Cu2+) ·c2(OH-) =4.9×10-18×(0.01) 2 × =4.9×10-22< Ksp × 沉淀生成。 ∴无Cu(OH)2沉淀生成。
练习: 练习:写出下列配合物的K稳表达式。 表达式。
[Co(NH3)6]3+ [Au(CN)2]- [Fe(C2O4)3]3-
K稳
[Co(NH 3 ) 6 ] = 3+ 6 [Co ][NH 3 ]
3+
K稳
[Au(CN) 2 ] = + - 2 [Au ][CN ] 3− [Fe(C2 O 4 ) 3 ] K稳 = 2- 3 3+ [Fe ][C2 O 4 ]
18
1.2 中心离子的半径及电荷的影响 若中心离子同配体的结合力纯粹为静电引力, 相同构型的中心离子半径越大,配合物稳定性越低;
二苯酰甲烷配合物的lg k1 M+ lgk1 M2+ lgk1 Li+ 5.95 Be2+ 13.62 Na+ 4.18 Mg2+ 8.54 K+ 3.67 Ca2+ 7.17 Rb+ 3.52 Sr2+ 6.40 Cs+ 3.42lgβ1=15.9

高中化学竞赛资料 配合物

高中化学竞赛资料  配合物
对映异构体数目
立体异构体总数
M(AA)(BC)ef
5
5×2
10
M(AB)2ef
6
5×2
11
M(AB)(CD)ef
10
10×2
20
M(AB)3
2
2×2
4
M(ABA)def
6
3×2
9
M(ABC)(ABC)
6
5×2
11
M(ABBA)ef
4
3×2
7
M(ABCBA)f
4
3×2
7
三、羰基化合物举例
Cr(CO)6(OC)5Mn—Mn(CO)5* Fe(CO)5(CO)4Co—Co(CO)4** Ni(CO)4Mo(CO)6[Mn(CO)5]—Rn(CO)5W(CO)6(OC)5Re—Re(CO)5Os(CO)5
例如:[Co(en)2Cl2]
对映异构
旋光异构现象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多数天然物质具有旋光性。例如:烟草中天然尼古丁是左旋的,有很大的毒性,而人工合成的尼古丁毒性很小;二羟基苯基-1-丙氨酸的左旋体可作为药物,是治疗振颤性麻痹症的特效药,而其右旋体则毫无药效。
八面体多齿配体配合物的异构体数目
类型
几何异构体数目
(1)[Ma3def]
(无对称面或中心,有一对对映异构)
面式
经式有一对称面adef,无对映异构
(2)[M(AB)2ef]
有对称面过(efM平分两AB),无对映异构
其它均无对称面或对称中心,有五对对映异构体。
配合物的结构理论
(一)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化学家L.Pauling提出配合物的价键理论(VBT)
1.电价配键:中心离子与阴离子或极性配体靠静电作用。一般不改变中心离子的电子价层结构;

02-11.10 配合物的稳定性

02-11.10 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体的影响
- 通常来说,配体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越小,给电子 能力越强,配合物更稳定。(或者说,强场配体比 弱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Co(NH3)6]3+ > [Co(H2O)6]3+ [Hg(CN)4]2- > [Zn(NH3)4]2[Fe(CN)6]3- > [FeF6]3-
中心离子与配体关系的影响
反位效应实例
Cl
NH3
Pt
Cl
NH3
cis-[Pt(NH3) 2Cl 2] 顺铂
- 顺铂可以氯亚铂酸钾(K2[PtCl4])为原料进行合成。
2-
Cl
Cl
Pt
NH3
Cl
Cl
1
1Cl
3Cl -
Pt
2Cl
NH3
2
NH3
Cl
NH3
Pt
Cl
NH3
3
18电子规则
- 18 电子规则:配合物的过渡金属中心价层
S2O32-,
CN , -
CO,
H-, SCN-, RS-, RSH,
R3P, C2H4 等
交界碱
• 介于硬碱与 软碱之间
如:Br-, NO2-, SO32-, N3-, C6H5NH2, C5H5N, NCS- 等
软硬酸碱规则(HSAB规则)
● 硬酸与硬碱、软酸与软碱形成的加合物最稳定; ● 硬酸与软碱、软酸与硬碱形成的加合物较不稳定; ● 交界酸碱之间,不论对象是软还是硬,所形成的
加合物稳定性差别不大。
利用软硬酸碱规则判断配合物的稳定性
【思考】试利用“软硬酸碱规则”判断 下面两个配离子的稳定性大小。 稳定性: [AgF2]- [AgI2]-

2013-第五章--配合物的稳定性

2013-第五章--配合物的稳定性

与反应对应的形成常数叫逐级稳定常数,分别用
k1、k2、k3和 k4表示。
K稳=k1·k2·k3·k4
lg
K稳=Klgfθ1k1+lgk2+lgk3+lgk4
2. 稳定常数的应用
① 判断配位反应进行的方向
Ag(NH3)2+ +2CN -
Ag(CN)2- + 2NH3
查表求
Kf Ag(NH3)2+ = 1.7×107 Kf Ag(CN)2- = 1.0×1021
5-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
稳定常数:
Cu2++4NH3
Cu(NH3)42+
K稳=
[Cu(NH3)42+] [Cu2+][NH3]4
不稳定常数: Cu(NH3)42+ Cu2++4NH3
1 K不稳 = ——
K稳
K不稳= [Cu2+][NH3]4 [Cu(NH3)42+]
K = 5.8×1013平衡常数很大,说明上述反应很完全。
② 计算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
③ 讨论难溶盐生成或溶解的可能性
④ 计算电极电势
① 判断配位反应进行的方向
Ag(NH3)2+ +2CN -
Ag(CN)2- + 2NH3
可以看作是 下列两个反 应的总和:
Ag(NH3)2+ Ag++2CN-
Ag++2NH3 Kd Ag(NH3)2+ Ag(CN)2- Kf Ag(CN)2-
[Cu(H2O)3NH3]2+ + H2O
[Cu(H2O)3NH3]2+ + NH3
[Cu(H2O)2(NH3)2]2+ + H2O

配合物简介

配合物简介

Principles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配合物的一些重要概念:

配位数:

与中心离子键合的配体总数

配位键的本质: 配位键 M :L
配合物的稳定性:
1、软硬酸碱规则 2、鳌合效应 3、空间位阻 4、p键作用
配位数coordinating number
直接与中心离子配合的配位原子的数目,而不一定是配 体的总数
已知的coordinating number 有2~12,常见的 2、4、6. Depending on the property of central atom and ligands ——size、charge、electron configur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central atom and ligands ,and other factors.(如配合物形成时的条件特别是浓度和温度 )。
单齿monodentate :[Fe(CN)6]4-
6
双齿didentate: [Fe(en)2]2+ 2×2=4
另: Cs3CoCl5 = Cs2[CoCl4]·CsCl 不能以表面观察
从本质上讲,中心离子的 coordinating number 是中心离 子接受孤电子对的数目 or the number of coordinate bonds formed bymetal ion to ligands in complex 。抓住这 个本质就比较容易确定一个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
金属有机配合物
命名
内界与外界之间先阴离子后阳离子,简单酸根加“化”字, 复杂酸根加“酸”字
内界命名原则 按照中国化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制定规则命名

化学原理[5]配合物结构-2

化学原理[5]配合物结构-2

影响 的因素及光谱化学序列
1) 中心离子的影响 (配体相同条件下) 氧化态越高, 越大
金属离子 (M)
M(H2O)6的值 (cm-1)
V
Cr
Fe
二价 12600 14000 10400
Co 9300
三价 17700 17600 13700 13600
2) 配体的影响 (金属离子相同时)
I- < Br- < Cl- < F- < OH- < C2O42- < H2O < NCS-< EDTA < NH3 < en <SO32- < 联吡啶 < NO2- < CN-
没有单电子,磁矩µ=0,表现反磁性
3d
4s
4p
CN- CN- CN- CNdsp2杂化
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 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绝大多数是八面体构型
杂化方式
d2sp3 sp3d2
根据价键理论,可由配合物的磁矩推 测以何种杂化方式成键。
自由Fes
4p
Fe3+
[Fe(CN)6]3-的磁矩为2.4B.M.
E(eg) = 6 Dq E(t2g) = -4 Dq
eg
d
6 Dq 10 Dq
4 Dq
t2g
四面体场中的 d 轨道分裂情况
四面体场中配 体位置与d轨道的空 间伸展方向与在八 面体场中不同,所 以四面体场中的d轨 道分裂情况与八面 体场正好相反。
eg
dxy,dyz,dxz (t2g)

量 t
o
dx2-y2,dz2 (eg )
4s
4p
CN- CN- CN-
CN- CN- CN-

配合物稳定性2

配合物稳定性2

反应前的3个分子生成产物的5个分子。即这种螯合物的成 环作用, 使体系的反应熵加大了, 正是这种成环后体系分子 数增多而引起的熵增加, 增强了螯合物的稳定性。
从热力学角度看,螯合效应是一种熵效应。
空间位阻与配体构型
1) Cu2+倾向于与下列配体形成平面正方形配合物。 8-羟基喹啉 2-甲基-8-羟基喹啉 lgβ2(Cu2+) =13.11 lgβ2(Cu2+) =12.31
(1) (2) (3)
(4) (5) (6)
软硬酸碱规则—配位原子与中心原子的关系
1、软硬酸、碱概念(指Lewis酸碱)
硬酸:其接受电子对的原子(离子)正电荷高,变形性低。 • 如:Li+、Mg2+、Al3+。 软酸:其接受电子对的原子(离子)正电荷低,变形性高。 • 如:Cu+、Ag+、Au+。 硬碱:其给出电子对的原子变形性小,电负性大。 • 如: F-、OH-。
(二甲亚砜)
但Hg2+、Cu2+、Ag+与I-的配合物稳定性:DMSO < H2O。
配合物动力学稳定性
即配合物反应动力学
研究范围:取代、氧化还原(中心离子)及 配体上进行的反应。
配合物动力学稳定性取代的反应
1)取代反应动力学
定义:配离子中一个配体被另一个自由配体 取代的反应。
• 例:L5M-X + Y = L5M-Y + X
(2) –56.3
△S° /J · K-1 · mol-1 – 67.3
+14.3
反应(1)和(2)的焓变相近,反应(2)的熵变却比 (1)大的多。
这可以简单理解为形成螯合物的反应与非螯合反应相比, 反应前后分子数变化较大。

第五章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第五章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第五章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在配位化学的研究应用中,常提及配合物的稳定性问题,配合物的稳定性在化学上有重要意义。

对配合物而言,其稳定性可包括热力学稳定性、动力学稳定性、氧化还原稳定性以及在水溶液、非水溶液或融盐中的稳定性等。

习惯上所说配合物的稳定性并且应用最多的是在水溶液中的热力学稳定性。

本章主要讨论热力学范畴的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数和配位平衡,以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和氧化还原稳定性等问题。

5. 1配合物的几种稳定常数稳定常数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在水溶液中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是一样的,故在讨论时所用平衡常数均为经验平衡常数。

5.1.1.浓度稳定常数(生成常数)和不稳定常数(解离常数)若M 表示金属离子,L 表示配体,则配离子的生成平衡与解离平衡一般可分别以下式表示,为简明起见略去各物种电荷:由此可见, )f K K (或稳越大,表示配离子越难解离,配合物也就越稳定。

故稳定常数是衡量配合物在溶液中稳定的尺度。

5.1.2. 逐级稳定常数与积累稳定常数实际上,配离子在溶液中的生成与解离都是逐级进行的:上式中的n K K K ,.......,21称为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

对以下各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积累稳定常数,以 n βββ,.......,21表示:][]][[)(]][[][)(n nd nn f nML L M K K L M ML K K ML nL M ==+或或不稳稳 ]][[][.......................................................................]][[][]][[][1n 122 21 L ML ML K ML LML L ML ML K ML L ML L M ML K ML LM n n n n --=+=+=+第i 级积累稳定常数与逐级稳定常数之间的关系为:f K K K ......211=β。

5.1.3.混合配体化合物的稳定常数如配合物的形成过程:则:)(,][]][[][ij ji j i ij K N n N n j i B A M B MA ββ==≤=+=稳时,当ij β为混合配体化合物的积累稳定常数,n为配位数,N 为中心原子(离子)的最高配位数.若形成过程为:若形成过程为:这些稳定常数均为多重平衡的总结果,即总的平衡常数,它反映了体系达平衡后各个浓度之间的关系。

配位化学 第四章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配位化学  第四章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此外,螯合物的稳定性还与形成螯合环的数目有 关。一般而言,形成的螯合环的数目越多,螯合物越 稳定。
21 1
3、空间位阻
多齿配体的配位原子附近若存在着体积较大的 基团时,则有可能阻碍配合物的顺利形成,导致 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不 能形成配合物,这种现象称为空间位阻。
N
N
N CH3
Ni2++6NH3 Ni2++ 3en
[Ni(NH3)6]2+ [Ni(en)3]2+
CH2 H3C NH2
lgK稳=8.61 lgK稳=18.28
NH3
H2N NH3 Ni H2N H2C NH2 CH2
NH2 CH2 NH2 CH2
20 1
H3N Ni
H3N NH3
NH3
螯合物比相应的非螯合物稳定,原因是单齿配体 取代水合配离子中的水分子时,溶液中的总质点数不 变,而多齿螯合剂取代水分子时,每个螯合剂分子可 以取代出两个或多个水分子,取代后总质点数增加, 使体系混乱度增加,而使熵增加的原故。
29
1
路易斯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的置换反应: 例如: B: + C:→A = B:→A + :C (碱的置换或 酸的传递) A + B:→C = B:→A+ C (酸的置换或 碱的传递) B:→A + C:→D = B:→D+C:→A (酸碱同时传递)
30 1
研究发现,要判定路易斯碱的强弱,即要对易 斯碱搞一个相对的碱度系统标准是十分困难的。 当用不同的酸作参比时,可以得到不同的碱度 系统标准。 如,卤素离子(碱)对Al3+离子给电子能力为: I-<Br-<Cl-<F- 但卤素离子(碱)对Hg2+离子的给电子能力却有相反 的顺序: F-<Cl-<Br-<I- 类似的颠倒现象很多。

配位化学与配合物稳定性分析

配位化学与配合物稳定性分析

配位化学与配合物稳定性分析配位化学是研究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形成配合物的科学,通过研究配位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配合物的性质和稳定性。

配合物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配合物的稳定性对于相关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配位化学与配合物稳定性的相关主题。

1. 配位化学基础配位化学是研究过渡金属与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的学科。

配位作用是指金属离子通过与配体形成化学键而形成配合物。

在配位化学中,配体的选择和结构对于配合物的性质起到关键的影响。

常见的配体包括氮、氧、硫等原子,它们可以通过女答逆鞠┦退榧列鞘植恢ぶ⒄岣。

2. 配合物的稳定性配合物的稳定性指的是配合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程度。

稳定的配合物在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配合物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金属离子的电荷、配体的性质以及配合物的配位数等。

较低的配位数通常意味着较高的稳定性,因为更少的配位位点降低了配合物发生竞争性反应的可能性。

3. 配合物的形成常数配合物的形成常数是评估配合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形成常数表示配合物形成的平衡常数,即配位反应的倾向性。

形成常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通常用配合物的络合度来表示形成常数,配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类型也对形成常数产生影响。

4.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是指配合物在高温下的稳定性。

热稳定性是一种重要的性质,对于在高温条件下应用配合物的领域尤为关键。

热稳定性通常取决于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化学键的强度。

较强的化学键能够提高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5. 配合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常数配合物的溶解度是指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是一种重要的性质,对于研究配合物在溶液中的行为至关重要。

溶解度受到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例如共存离子可以与配合物竞争配位位点,从而影响配合物的溶解度。

稳定性常数是评估配合物溶液稳定性的指标,稳定性常数越大,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越高。

6. 配合物的光谱性质配合物的光谱性质是研究配合物结构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配体本性的影响
例如: 稳定常数
lgKCuL = 1.5851
加质子常数
lgKH1 — 2.544
lgKCuL2 = 1.6751
lgβCuL2= 3.0311 lgKNiL = 0.8001 lgKZnL= 0.8111
lgKH1 — 3.855
lgKH1 — 5.278 lgKH1 — 0.543 lgKH1 — 0.673
(三)配体本性的影响
如果有对此反常的现象,则往往是由于形成的 螯环中张力太大,即螯环处于严重的扭曲状态而勉 强形成螯环或者事实上根本没有形成螯环。
表6-5 Mn (II) –-OOC(CH3)nCOO-体系的稳定常数(25℃)
n 0 1 2 3 5 7 螯环大小 5原子 6原子 7原子 8原子 10原子 12原子 lgK1 3.2 2.30 1.26 1.13 1.08 1.03 I 0.1 0.16 0.16 0.16 0.16 0.16
Na+
K+ Cs+
-0.6(18℃)
-0.15 0.01(18 ℃ )
0.70
0.85 ——
0.53
0.96 ——
-0.48
-0.26 ——
Be2+
Mg2+ Ca2+ Sr2+ Ba2+
-0.6(I=4.0)
—— 0.7 0.8 0.9
1.95
2.23 2.31 2.55 2.7
——
1.82 1.98 2.04 2.27
配体与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配位个体,在形式上同该 配体与氨离子结合而形成的共轭酸有类似之处。
(三)配体本性的影响
2、光谱化学序列
中心离子相同,配体不同,则由配体的晶体 场分裂能力越强,所产生的晶体场场强越大,分 裂能越大。同一种金属离子分别与不同的配体生 成一系列八面体配合物,用电子光谱法分别测定 它们在八面体场中的分裂能(△o),按由小到大 的次序排列,得如下序列 :
(II) 、Pb (II)的配离子的稳定性大小的顺序在有些体系中为
Sn (II) > Pb (II),在另一些体系中则相反。
(二)中心离子本性的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d1 --d9 型金属离子(9-17)
Ca2+<Sc2+<Ti2+<V2+>Cr2+>Mn2+<Fe2+<Co2+<Ni2+>Cu2+>Zn2+
0 K i0 与 K N (不稳)互为倒数。 i
Kf0与K0(不总)互为倒数。
(一)配离子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3、各级稳定常数之间的关系: 配离子各相邻逐级稳定常数的比值。配离子 的逐级稳定常数一般是依次减小的: 例如:当配离子的最高配位数是6时:
K1/K2 2.4 K2/K3 1.9 K3/K4 1.8
(二)中心离子本性的影响
(5)半径与电荷的影响大小 中心离子电荷的影响大于其半径的影响。 这是因为离子的电荷总是成倍地改变,而离子半 径只在小的范围内变动。
(二)中心离子本性的影响
表6-1 某些惰气原子型金属离子的电荷(Z),半径(r) 与配离子稳定常数(lgK1)的关系
中心 离子
r pm
Z r
KN
(1-3)
(一)配离子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2)积累稳定常数 0
i
M M
+
L
ML ML2 : : : MLN
1
[ ML ] [ M ][ L ]
(1-4) (1-5)
+ 2L : : : M + NL
2
: : :
[ ML2 ] [ M ][ L ]2
N
: : :
[ ML N ] [ M ][ L ]
(三)配体本性的影响
(3)螯环的数目 如果多齿配体的配位原子全部得到利用的话,二 齿配体与同一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配位个体应有一个 螯环,三齿配体体应有两个螯环,余类推。 实验表明,对组成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类似的一 些多齿配体来说,它们分别与同一种金属离子形成的 螯合个体中的螯环越多,从金属离子脱离的几率就愈 小,显然,这个整合个体就愈稳定。
(3)d10S2型金属离子(18+2)
属于这一类型的有Ga (I)、In (I)、Tl (I),Ge (II) 、 Sn (II)、Pb (II),As (III) 、 Sb (III) 、 Bi (III)等。其中只有Tl (I) 、Sn (II) 、Pb (II)的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的数据较多。 Sn
N
(1-6)
β1=K1 ,
β 2=K1· 2 , K
βN= K1· 2·KN K · ·
(一)配离子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3)总稳定常数Kf0 Kf0 = K0(稳总)=

0 N
(一)配离子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2、离解反应:
0 (1)逐级不稳定常数 K i(不稳)
MLN MLN-1 ︰ ︰ ︰ ML
MLN-1 + L MLN-2 + L ︰ ︰ ︰ M + L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CFSE顺序,用晶体场理论解释(见后)
(三)配体本性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本节论述配体的性质和结构与配离子稳定性之间 的某些规律。
(三)配体本性的影响
1、测定方法
对于配位原子相同、结构密切相关的配体,分别与同 一金属离子形成的配离子,它们的稳定常数往往与相应配 体的加质子常数的大小顺序一致,不少实例中它们的对数 值之间还存在着线性关系。
7.80
— 2.79 1.64 —
7.86
7.1 2.79 1.66 0.8
4.80
— — — —
4.82
— 2.51 1.22 —
6.2
— — — —
6.3
— — — —
(二)中心离子本性的影响
3. 非惰气型不同金属离子比较 (1)概述 对于非惰气原子型的金属离子,探讨它们配离 子稳定性规律的原因比较困难,因为这些金属离子 与配体间形成的化学键一般在不同程度上有明显的 共价键性质。 大体上说,这些金属离子的配离子的稳定性一般 比电荷相同、半径相近的惰气原子型金属离子的相 应配离子的稳定性要高。
Al3+ Sc3+ Y3+ La3+ Be2+ Mg2+ Ca2+ Sr2+
50 81 93 115 31 65 99 113
Ba2+
Ra2+ Li+ Na+ K+
135
140 60 95 133
0.015
0.014 0.017 0.011
0.0075
0.030
0.029 0.017 0.011
0.0075
(二)中心离子本性的影响
(2)d10型金属离子(18)
Zn > Cd < Hg Cu (I) > Ag (I) < Au (I)

Zn < Cd < Hg
Ga (III) > In (III) < Tl (III)

Ga (III) < In (III) < Tl (III)
(二)中心离子本性的影响
(一)配离子稳定性的表示方法
1、生成反应:
(1)逐级稳定常数 K i0
M + L ML ML2 : : : MLN
K1
[ ML ] [ M ][ L ]
(1-1) (1-2)
ML + L : : : MLN-1+ L
K2
: : :
[ ML2 ] [ ML ][ L ]
: : :
[ ML N ] [ ML N 1 ][ L ]
K lg K 34
K4/K5 1.9
4 lg K 5 K
K5/K6 2.4
lg
K1 K2
lg K 23 K
0.28
lg
K5 K6
0.38
0.26
0.28
0.38
(二)中心离子本性对配离子稳定性的影响 1.惰气型/非惰气型金属离子比较 大体说来,惰气型金属离子,形成配离子的能 力比非惰气型金属离子为弱;
(二)中心离子本性的影响
(3)电荷相同半径的影响
M-L稳定性比较 (L= β 二酮类的二苯酰甲烷C6H5COCH2COC6H5 )
IA:Li > Na > K > Rb > Cs IIA:Be > Mg > Ca > Sr > Ba
(二)中心离子本性的影响
表6-2 第一、二主族元素的几种配离子的lgK1* ( 250C,I校正到零) 配体 Li+ NO3—— SO420.64 S2O32—— IO3——
配体
6F-
6H2O
18600
6NH3
23000
3en
△o/cm-1
13000
23300
(三)配体本性的影响
2.螯合配位个体的特殊稳定性 (1)螯合效应 同一种金属离子的螯合配位个体的稳定性一般比 组成和结构相近的非螯合配位个体的为高。这种表 现常称为螯合效应。
(三)配体本性的影响
(2)螯环的大小 (a)组成螯环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中时,全部以单 键形成的螯环,一般以五原子环的张力为最小。 (b)而配体属共轭体系时,形成的螯环则以一般以 六原子环的张力为最小。 例如:acac-
(二)中心离子本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