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它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唯物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它包括矛盾、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基本范畴。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质量转化为另一种质量,否定之否定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标准,惟独通过实践才干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实践分为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基础1. 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
价值是劳动的凝结物,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占有的部份。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剥削的根源。
2.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还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是由于剩余价值过度扩大和市场需求不足造成的。
3.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发展生产力和改革开放,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科学社会主义基础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无产阶级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
自考专升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绪论的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生着重大影响,焕发着青春活力。
学习绪论,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是它的根本理论特征,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实现共产主义是它的最高社会理想;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要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要了解现今时代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的研究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PS:粗体字和下划线内容不等于必考内容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意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科学性(2)革命性最鲜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5、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7、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实事求是8、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第一章1、根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2、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4、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他的物质主体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6、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7、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8、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0、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1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原因是: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1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14、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1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结的关系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15、辩证否定论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第二章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4、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5、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6、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7、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2)它的本性在于主管和客观相符合(3)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9、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10、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11、价值的特性(1)客观性(2)主体性(3)社会历史性(4)多维性第三章1、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生活资料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的重要意义:(1)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7、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出来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8、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9、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10、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1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3、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14、“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大学考试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继承了哪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P8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大道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4-19(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纲
绪论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
德国古典啊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2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4综合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识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2.领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3.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 领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2. 简单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3. 综合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物质时间及其发展规律考核要求:一、物质世界和实践1.识记:世界观。
哲学。
一元论。
二元论。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运动和静止。
时间和空间。
实践的本质。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领会: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承认事物是相对静止的意义。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实践的基本特点。
实践的基本形式。
我们所把握的物质时间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3.简单应用: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二、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识记:联系。
新事物和旧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内因和外因。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质。
量。
度。
量变和质变。
肯定和否定。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
内容和形式。
本质和现象。
2.领会: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必备 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什么是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3、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4、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发展为条件。
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竞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5、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说明和谐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6、矛盾特殊性的三个表现及其启示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标准
课程编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试标准总学时:54(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课外实践学时22)学分:3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是全国普通高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系统讲授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
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闭卷笔试三、试题类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题型四、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本章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考试范围: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考核要求: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和发展阶段理解、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本章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考试范围: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二、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考核要求:理解、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重大意义理解社会的物质性理解、领会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考试范围: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考核要求:理解和识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理解、领会和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和掌握质量互变规律、理解和掌握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考试范围: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核要求:理解、领会和掌握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理解、领会和掌握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本章重点:1.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4.真理的检验标准;5.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考试大纲(2024年)一、考试的总体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综合》科目,旨在考查考生是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基础理论,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6个研究方向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查的主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二)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六)邓小平理论(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科学发展观(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十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十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十五)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十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理论、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十八)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十九)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地位和功能、过程和规律(二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二十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二十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二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二十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十五)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二十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二十七)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和建设(二十八)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二十九)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十)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十一)2023年1月以来中共中央重要会议文件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完整版)03709马克思主(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03709 考试大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课程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它的科学性表现为正确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大纲和考试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五、当代青年如何努力学好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章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与实践第二节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主主观能动性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真理和价值第三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第三章社会结构第一节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第四节社会的文化结构第四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第一节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七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考试基本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基本内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基本要求:识记:马克思主义(狭义、广义)、理解:不同角度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应用: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3.分值:占卷面成绩的5-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核大纲一、考核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
该课程的考试是由湖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部统一组织的课程结业考试,考试对象为各本科专业一年级学生。
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侧重于考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浯、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
合乎逻辑地表述。
考核内容第一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考核重点知识: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及三个组成部分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第二讲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考核重点知识:1、世界观、方法论与哲学2、哲学基本问题、内容及意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第三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和时空观考核重点知识:1、运动的含义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3、相对静止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4、时间、空间的含义和特点第四讲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考核重点知识:1、意识的起源2、意识的本质3、意识的能动作用含义及其主要表现4、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第五讲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上)考核重点知识: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2、发展的实质3、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4、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大范畴)第六讲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考核重点知识: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矛盾统一性斗争性及其在事物中的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第七讲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下)考核重点知识: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第八讲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考核重点知识:1、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和特征2、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第九讲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上)考核重点知识: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2、认识的本质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第十讲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下)考核重点知识:1、真理的客观性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十一讲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考核重点知识:1、价值及其特性2、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第十二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上)考核重点知识: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第十三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中)考核重点知识:1、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十四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下)考核重点知识:1、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第十五讲资本主义本质及其规律考核重点知识:1、商品及其二因素2、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及其关系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第十六讲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趋势考核重点知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第十七讲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考核重点知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第十八讲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考核重点知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考核说明(一)考试性质本课程是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是大学本(专)科公共必修课,本大纲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适用于我校全体在读本(专)科学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XXXXXX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XXX(辩证法)、XXX (唯物主义)。
3.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和XXX,英国的XXX。
19世纪40-60年代,XXXXXX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以及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9.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特点包括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0.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被定义为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1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识记: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二、领会: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三、简单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综合运用: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识记:1、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2、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3、辩证法的历史发展4、世界的普遍联系5、事物的永恒发展6、意识及其能动作用二、领会:1、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4、质变与量变、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三、简单运用: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原理四、综合运用:1、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2、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识记:1、科学的实践概念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及其认识的能动反作用二、领会: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从实践到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三、简单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四、综合运用:1、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领会: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简单运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四、综合运用:1、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与曲折性2、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的原则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识记: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2、资本的本质与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4、剩余价值的分配5、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二、领会: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三、简单运用:1、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四、综合运用: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识记:1、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3、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二、领会: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实质2、垄断资本的国际统治三、简单运用: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四、综合运用:1、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识记:1、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2、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和概括二、领会:1、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发生”论2、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三、简单运用: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四、综合运用: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识记: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1、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3、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4、阶级、国家消亡,社会实现高度和谐二、领会: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2、当代资本主义是衰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3、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三、简单运用:1、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2、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四、综合运用: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考核方法与要求(一)考核方法1、考核类型:开卷考试2、考核方式:笔试3、考核时间:120分钟(二)考试题型:单项选择、材料分析、简答题、论述题、时政论文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内容范围
8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内容范围
一、考试总体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考试内容
主要考查考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商品、货币、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题型及试题比重
1 、名词解释,占20% ;
2 、辨析题,占20% ;
3 、简答题,占33% ;
4 、论述题,占27% ;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1 、考试形式:笔试
2 、考试时间:
3 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版),张雷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8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肖前主编,黄楠森,陈晏清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3.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5.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6.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离性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7.客观事物联系的普遍性(1)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8.意识及其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总结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绪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注意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的构成:马克思主义是有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吸收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选择)●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是同世界观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必考)●唯心主义的定义: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的第一性,物质的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物质和意识的定义:物质是标致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索腹泻、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考试目标熟练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分及考试时间1.总分:150分2.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五、主要内容(一)导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5.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1.实践与认识2.真理与价值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3.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1.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进程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3.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624》考试大纲
本科目考试是一种测试考生专业基础知、理论运用能力的考试。主要范围即全国统编适用于大学本科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即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的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
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理论、体系、目标。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
简答辨析题(7题,共70分);论述题(2个,共50分);综合分析题(1题,共30分)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6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学科方向的必考科目,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概念体系、现实应对等方面的了解,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专业型的人才。
六、考试题型
简答辨析题(7题,共70分);论述题(2个,共50分);综合分析题(1题,共30分)
七、选读书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修订版
2、其他相关书目
备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624)》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初试
满分
150
考试性质
本科目考试是一种测试考生专业基础知识、理论运用能力的考试。主要范围即全国统编适用于大学本科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所涉及到的内容,即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的内容。
2、物质世界和实践,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很好的-考试都考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1、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乔·威·弗·黑格尔和路·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质,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的形式: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唯心主义的形式: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
2、列宁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字体:大中小】【打印】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学习目的与要求绪论的核心是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生着重大影响,焕发着青春活力。
学习绪论,要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它的根本理论特征,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实现共产主义是它的最高社会理想,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要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是学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要了解现今时代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的研究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课程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它的科学性表现为它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并提供了不少回答这些问题的实践经验。
马克思主义既面临着严重挑战,又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2)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4)综合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识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2)领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3)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3.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领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2)简单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3)综合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车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学习目的与要求这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学习这一章,要了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统一的物质世界;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以及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要明确规律的特点,以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要掌握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世界观和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2.在实践中把握的物质世界。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人化自然。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基表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规律及其特点,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2.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考核知识和考核要求1.物质世界和实践(1)识记:世界观。
哲学。
一元论。
二元论。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运动和静止。
时间和空间。
实践的本质。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领会: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马克思王义基本原理概论意义。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实践的基本特点。
实践的基本形式。
我们所把握的物质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3)简单应用: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
2.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识记:联系。
新事物和旧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内因和外因。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质。
量。
度。
量变和质变。
肯定和否定。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
内容和形式。
本质和现象。
(2)领会: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
(3)简单应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4)综合应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矛盾盼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识记:规律。
意识。
意识的能动性。
(2)领会:规律的特点。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本质。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简单应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4)综合应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阐述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学习这一章,要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理解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明确认识的本质;深刻理解认识的辩证过程,以及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弄清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深入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真理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弄清真理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明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关系。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关系,认识和认识论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本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及其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及其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3.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节真理和价值1.真理及其属性。
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实践标准的唯一性,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真理的价值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1.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内在本质和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