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锌起皮是什么原因
电镀脱皮改善方案

电镀脱皮改善方案
电镀脱皮是常见的电镀缺陷,会造成脱皮的因素很多,抛光、前处理、活化、电解、镀液成分、杂质、导电性、操作等有任何一项未做好均有可能造成电镀脱皮;一些脱皮现象在镀后检验时不会发生,但放置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剥落,如已出货就会造成客户投诉。
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造成客户很不满意。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消除电镀脱皮、提高良品率刻不容缓。
一、产生脱皮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镀层与基体或镀层间结合力不好是造成脱皮的根本原因。
1、锌合金底材与镀层间脱皮
2、镀层间脱皮
3、返修品脱皮
二、品质控制
1、加强抛光后的进料、移转检验,抽样水平从原来的AQL2.5提
高到AQL1.0,如有水纹、砂孔等素材问题或镀铜返抛氧化露底
的批号分开电镀,镀后全部做烘烤测试;
2、每班电镀前技术部、生产单位做好溶液更换、槽液测试分析及
加药,并按要求填写记录表单;
3、品保做好首检、巡检、末检、专检等检验工作,除做好原检验
测试项目外,增加磨刷结合力测试;返修品、异常批隔离、标
识;
4、技术部做好原物料检验,资材、车间做好先进先出及批次管理;
三、设备、仪器、工艺管理改进
1、添加剂加药过量是造成电镀脱皮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控制添
加剂加药量对于改善电镀脱皮十分重要。
建议购买安培小时计
或自动加药机,严格按工艺要求加入添加剂。
2、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工艺管理工作,消除操作异常因素。
电镀锌件表面涂层起泡

电镀锌件表面涂层起泡电镀后粉末涂装常出现的问题,主要为钝化工艺及粉末性能及施工过程的几大因素影响:1、与钝化膜的厚薄有关系,通常薄一点出现的几率小2、预烘烤工件也会部分消除气泡3、与粉末本身的脱气性有关4、喷涂层厚度有关,越厚的涂层就会导致脱气困难,造成气泡5、工件表面的划伤导致钝化液残留,有时呈现直线状气泡6、电镀层表面是否有树枝状或粗浪镀层电流可能太大, 清洁不良内部氢析出造成鼓包工件镀锌时,表面有拉痕处在酸洗电镀过程中易吸氢,后期加热时,此处易产生气泡。
金属材料经过酸洗除锈或者电镀,这种都有可能使材料中渗进原子态的氢。
这样的氢原子进入金属的晶格内,造成晶格的外扭,产生很大的内应力,使金属镀层和基体的韧性下降,金属材料的就变脆了,这就是“氢脆”,同时往往还有起泡和针孔等现象。
应该说金属都有此现象,只是程度不同。
一般对氢吸附能力强的金属此现象较明显。
这些金属中最大的是铬,其次是铁及其合金等,其他金属很小或者几乎没有。
这些金属材料做以上加工后都要做“驱氢”处理。
处理方法一般是将金属放到烘箱里烘或者放到热油里加热。
一、氢脆1氢脆现象氢脆是通常表现为应力作用下的延迟断裂现象。
曾经出现过汽车弹簧、垫圈、螺钉、片簧等镀锌件,在装配之后数小时内陆续发生断裂,断裂比例达40%~50%。
某产品镀镉件在使用过程中曾出现过批量裂纹断裂。
另外,有一些氢脆并不表现为延迟断裂现象,例如:电镀挂具(钢丝、铜丝)经多次电镀和酸洗退镀,导致渗氢较严重,本来轫性不错的这些材料,在使用中经常出现轻轻一折便发生脆断的现象;猎枪精锻用的芯棒,经多次镀铬之后,堕地断裂;有些内应力大的淬火零件在酸洗过程是便产生裂纹。
这些零件渗氢严重,无需外加应力就产生裂纹,甚至直接导致断裂,再也无法用去氢来恢复原有的韧性。
2 氢脆机理延迟断裂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零件内部的氢向应力集中的部位扩散聚集,应力集中部位的金属缺陷多(原子点阵错位、空穴等)。
氢扩散到这些缺陷处,氢原子变成氢分子,在金属内部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与材料内部的残留应力及材料受的外加应力,组成一个合力,当这合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就会导致断裂发生。
电镀起泡原因分析

电镀起泡原因汇总锌合金电镀起泡的原因:电镀之前的表面处理是引起锌合金起泡的主要原因,因为锌合金为两性金属,易与酸反应,也易与碱反应,一般电镀之前有去油和酸洗两道工序;去油一般是碱性的常温去油剂,酸洗溶液一般是三酸的混合液(HCL\H2SO4\HNO3)去油是主要引起锌合金电镀起泡的主要原因:去油一般是用加温了的常温去油剂长时间的浸泡和搅拌,化学反应时间较长.一般酸洗时间较短,不易产生此起泡现象.(因酸洗用的是配比的强酸,有很强的浸蚀性,所以一般锌合金在电镀时不去油,用硫酸活化一下即可电镀)锌合金的电镀工艺:由于锌合金金属的电介位的关系,锌合金不能直接在表面镀银\镍\金等等镀层,需要镀一层较厚的中间层铜层(一般铜层为5微米左右)不过,锌合金在压铸后组织的松散也会导致起泡现象,这属于压铸不合格,一般这种现象的不良比率不会太高,这就需要大家分析起泡现象是出现在什么工序的.综上所述,锌合金电镀起泡现象是电镀中常有发生的现象,所以选择好的电镀供应商其实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如果一个电镀商很少或是根本没有加工过锌合金电镀,那么要他给你供稳定质量的电镀产品,我想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去电镀厂家的考查还是有必要的(由于电镀厂家一般都是又差又脏,可能是重污染行业的关系,小作坊从事的较多,优秀的私营电镀厂少之又少,各位如果都能够走出去做品质的话,想是收获一定不少)锌合金压铸件最常见的缺陷是表面起泡产生原因:1.孔洞引起:主要是气孔和收缩机制,气孔往往是圆形,而收缩多数是不规则形。
(1)气孔产生原因:a 金属液在充型、凝固过程中,由于气体侵入,导致铸件表面或内部产生孔洞。
b 涂料挥发出来的气体侵入。
c 合金液含气量过高,凝固时析出。
当型腔中的气体、涂料挥发出的气体、合金凝固析出的气体,在模具排气不良时,最终留在铸件中形成的气孔。
(2)缩孔产生原因:a 金属液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缩小或最后凝固部位得不到金属液补缩,而产生缩孔。
电镀不良之原因与对策

电镀不良之原因与对策镀层品质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药水的异常,及人为疏忽所致。
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电镀後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然而日後与环境中的酸气、氧气、水分等接触,加速氧化腐蚀作用也是必须注意的。
以下对电镀不良的发生原因及改善的对策加以探讨说明。
镀层检验在电镀业界的镀层检验,一般包括外观检查、膜厚测试、附着能力测试、抗腐蚀能力测试、抗老化能力测试等。
1.外观检查:一般厂家在检查外观比较多使用目视法,较严格则会使用4倍或10倍放大镜检查(在许多国际标准规范也是如此,如ASTM)。
建议作业人员先用目视法检查,一旦看到有疑虑的外观时,再使用放大镜观察。
而技术人员则建议必须以50~100倍来检查(倍数越高,外观瑕疵越多),甚至分析原因时还得借助200倍以上的显微镜。
在电镀层的外观判定标准,一般并无一定的规范,都需要由买卖双方协议。
当然表面完全没有瑕疵最好,但这是高难度,不过一般人们对色泽均匀这个定义比较能达成共识,因此汇整以下经常发生的一些外观异常,供参考:(1)色泽不均,深浅色,异色(如变黑,发红,发黄,白雾等)(2)光泽度不均匀,明亮度不一,暗淡粗糙(3)沾附异物(如水分,毛屑,土灰,油污,结晶物,纤维等)(4)不平滑,有凹洞,针孔,颗粒物等(5)压伤,刮伤,磨痕,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情形(6)电镀位置不齐,不足,过多,过宽等(7)裸露底层金属现象(8)有起泡,剥落,掉金属屑等2.膜厚测试:镀层膜厚测试方法有显微镜测试法、电解测试法、X 光萤光测试法、β射线测试法、涡流测试法、滴下测试法等。
其中以显微镜测试法最为正确,不过需要时间、设备、技术等支援,不适合检验用,一般用来做分析研究之用。
现在大部分都使用X光萤光测试法,因为准确度高,速度快(几十秒)。
目前业界使用X-RAY萤光膜厚仪的厂牌有德国的FISCHE R、美国的CM I、日本的SEIKO,其测试原理与方法大同小异,但由於厂牌不同,多少会有少许误差,只要使用标准片作好检量线,作好定位工作,作好底材修正,即可将误差降低到最小。
常用电镀技术的术语

常用电镀技术术语电镀技术常用术语一、电镀层种类1、硬铬在严格控制温度与电流密度(较装饰镀铬高)的条件下,从镀铬液中获得的硬度较高、耐磨性好的硬铬层。
2、乳色铬通过改变镀铬溶液的工作条件,获得的孔隙少、具有较高抗蚀能力、而硬度较低的乳白色铬镀层。
二、氧化及钝化1、阳极氧化通常指铝或铝合金制品或零件,在一定的电解液中和特定的工作条件下作为阳极,通过直流电流的作用,使其表面生成一层抗腐蚀的氧化膜的处理过程。
2、磷化钢铁零件在含有磷酸盐的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的处理过程。
3、发蓝钢铁零件在一定的氧化介质中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蓝黑色的保护性氧化膜的处理过程。
4、化学氧化在没有外电流作用下,金属零件与电解质溶液作用,使其表面上生成一层氧化膜的处理过程。
5、电化学氧化以浸入一定的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零件作为阳极,在直流电作用下,使其表面生成氧化膜的电化学处理过程。
6、化学钝化在没有外电流作用下,金属零件与电解质溶液作用,使其表面上生成一层钝化膜的处理过程。
7、电化学钝化以浸入一定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零件作为阳极,在直流电作用下,使其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的处理过程。
三、电解1、电解在外电流通过电解液时,在阳极和阴极上分别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将电能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2、阳极电解以零件作为阳极的电解过程。
3、阴极电解以零件作为阴极的电解过程。
四、镀前处理1、化学除油在含碱的溶液中,借助皂化和乳化作用,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2、有机溶剂除油利用有机溶剂对油垢的溶解作用,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3、电化学除油(即电解除油)在含有碱的溶液中,以零件作为阳极或阴极,在电流作用下,除去零件或制品表面油垢的过程。
4、化学酸洗在含酸的溶液中,除去金属零件表面的锈蚀物和氧化物的过程。
5、化学抛光金属零件在一定组成的溶液中和特定条件下,进行短时间的浸蚀,从而将零件表面整平,获得比较光亮的表面的过程。
电镀银件的脱皮与起泡及变色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科技论坛|Technology Forum电镀银件的脱皮与起泡及变色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潘彦霖(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贵州黔东南556000)【摘要】文章对需电镀银件的脱皮、起泡、变色的指标进行分析,阐述脱皮、起泡和变色的含义、原因、处理方法等,为产品研发的性能指标(接触电阻、焊接性、电气性、耐腐蚀性)和表面处理技术分析、电镀生产方式方法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起泡;脱皮;变色;原因分析;处理方法中图分类号:TQ1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699(2019)01-0044-01镀银是电镀表面处理的一种方式,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通讯设备、仪器仪表、飞机、装饰、光学仪器以及高频原件和波导等方面。
镀银件起到导热好、导电好、易焊接、反光好、接触电阻低等作用。
镀银件电镀好坏直接关系到开关元件和各种产品的导电性、稳定性、焊接性、气电性、耐盐雾、产品的寿命可靠性等。
1指标概述1.1脱皮、起泡镀银件起泡是表面处理不合格,是基体与所电镀的镀层之间,因结合力不好,鼓起形成气泡或结合力不稳固。
或经烘烤后,因除油不干净,或使基体金属表面置换上铜,使得镀层不牢固或金属表面存在裂纹和微孔,就会聚集一定的吸附氧等,当电镀上镀层后,镀层结合力不牢固,又因镀层结合力不牢固而鼓起形成气泡或当覆盖镀层和因温度升高时,往往因膨胀外溢对镀层产生一种压力,使镀层脱离基体而凸起,起泡。
镀银件的脱皮是镀层与工件基层的脱离,常用重复折弯90度或用小方格,强力贴拉的方式或烘烤起泡的方式进行判断。
1.2变色镀银件变色是镀银层“氧化”变黄、变褐色、变黑,都是接触了硫化物造的,银对硫化物敏感,4Ag+2H2S+02=2Ag2S(黑色产物)+2H20,而且人的汗水中也含有硫,当它与银制品接触时会使银变色;由于空气是由污水与垃圾排放所产生的硫化氢更是惊人,作好镀银件的防护。
2原因分析由于银镀层比较软,它不会像银镀层,起泡、脱皮就可以将皮撕下来,通常讲,起泡就会脱皮,是非镀层很厚可以将皮撕下来。
铜镍铬多层电镀层间脱皮故障原因分析

铜镍铬多层电镀层间脱皮故障原因分析【慧聪表面处理网】有时候,由于多层电镀工艺的复杂,出现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就需要特别注意。
如某厂生产自行车车圈采用氰化镀铜一镀亮镍一镀装饰铬工艺,已有多年的生产历史,生产工艺比较成熟。
但在一次设备大修及槽液处理后试镀,发现车圈经镀铬后大面积爆皮,经过现场了解知道,车圈在镀亮镍后,镀层就有明显凸起的痕迹,经镀铬后由于内应力增大,镀层爆开。
镀层爆皮多在铜层及镍层之间,而且车圈各部位镀层均有爆开现象。
分析检查是在多层电镀工艺(铜/镍/铬)方面进行,对于氰化镀铜工艺,从分析化验得知镀液中游离的NaCN含量过高,大大增加了阴极极化作用,导致阴极上有大量的氢析出,氢析出对铜层有较好的活化作用。
往镀液中加入CuCN,以增加镀液中铜离子含量,降低游离NaCN的含量,使游离NaCN:Cu=1:0.8,但故障仍然存在。
通常镀铜后中途断电可使铜层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但现场没有观察到该膜存在。
为了确认在镀铜配方及工艺条件均正常的条件下,非镀铜引起的爆皮,技术人员把几只车圈在镀铜时不通电,即相当于经前处理后铁圈直接镀镍,试验后故障仍未消除。
从光亮镀镍溶液和工艺检查,通常光亮镀镍出现故障的原因有:光亮剂过量,有机分解产物过多,金属杂质过多,硼酸含量过低等。
因这个厂的电镀生产线刚经过常规维护处理,故镀镍液中光亮剂过量、有机分解产物过多、金属杂质过多等原因都不存在。
从溶液分析报告可知,镀液中硼酸含量为319/L,少于工艺规定的409/L~459/L。
当硼酸不足时,镀液的缓冲性能差,阴极区pH值升高,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碱盐附着在镀层中,易引起脱皮等现象,但是往镀液中补充硼酸含量至409/L,镀层爆皮故障仍存在。
为验证不是镀镍的原因引起的爆皮故障,技术人员把几只在其他生产线上完成镀镍前各工序后的车圈直接放入镍槽进行电镀,结果镀层良好。
进一步分析铜一镍间工序可能出现故障原因,彻底检查除油、活化、水洗等工序。
电镀故障如何排除

电镀故障如何排除电镀过程中,常常由于一些故障造成镀层出现起泡、起皮、针孔、堆积或粗糙等现象。
生产人员应快速、准确并高效地排除故障。
电镀过程产生的化学变化看不见、摸不着,如果缺乏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产生的故障便会束手无策,短时间内找不到问题的症结。
那么,电镀故障如何快速排除呢?以下介绍一些排除规则,供大家参考。
1寻根问底知线索故障出现后一定要仔细地询问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工作在生产一线,对整个操作过程非常清楚,通过详细询问,会从中得到一些排除故障的线索。
某公司曾经发生过这样一起质量事故:材质为带T3冲压零件,镀银后局部出现针眼大小的无镀层现象。
此现象以前存在,但在电镀前处理中增加硫酸浸泡工序后,该弊病就没有出现过。
时隔两年再次出现,询问操作人员知,浸泡工序不但没有省,而且浸泡时间比较长,再次询问操作人员得知,将工艺要求w(H2SO4)为15%~20%的溶液配成了w(H2SO4)为30%的溶液。
当零件浸泡时,表面的冷作硬化层或氧化物不但没有得到松动或去除,反而生成致密的钝化膜。
后将硫酸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配制,并按照工艺要求的时间和温度浸泡零件,故障很快就排除了。
2亲临现场找原因故障出现后,仅仅靠询问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做法是:经过详细的询问后亲临现场。
某公司曾发生过这样一起质量事故:操作人员反应铁制零件在阳极除油时被腐蚀。
除油溶液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磷酸钠。
铁制零件无论是阳极除油还是阴极除油,零件都不会被腐蚀。
接到反馈信息后,立即到现场查看,确实如此。
为保证生产进度,不得不重新配制新溶液,时间不长上述现象再次出现,为查清楚故障的原因,每天到现场去查看,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在铜-镍-铬自动线生产的镀镍零件,因行车速度问题,零件还未甩干,表面就出现黄色斑点。
为消除该弊病,操作人员经盐酸洗、水洗后在除油槽内中和。
由于是碗状零件,盐酸洗后水洗不干净,将酸液带入到除油槽内,除油液中Cl-增多,零件除油时被腐蚀。
电镀锌铁合金故障处理

电镀锌铁合金故障处理1. 前言电镀锌铁合金是一种在钢铁表面镀锌的金属制品。
它具有防腐、耐磨、美观等优点,在建筑、汽车、家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电镀锌铁合金有时会出现各种故障,如生锈、起泡、脱落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它的耐久性和美观度。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电镀锌铁合金故障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电镀锌铁合金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以便工程师、技术员和用户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1 生锈生锈是电镀锌铁合金常见的故障之一。
它的主要原因是金属表面被氧化,与空气和水化合产生铁锈。
生锈的地方会变得粗糙、不平整,缩小金属的厚度和强度。
如果生锈不及时处理,会逐渐蔓延并对整个结构造成严重危害。
处理方法:•清理表面:在生锈处用水或清洁剂清洗表面,用磨砂纸把锈斑磨掉,暴露出干净的金属表面。
•抗氧化涂层:为了防止金属再次氧化,可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防锈漆、浸渍剂或其他抗氧化涂层。
起泡是电镀锌铁合金另一个常见的故障。
在使用过程中,金属表面会出现气泡、鼓起或膨胀等现象,造成表面损坏、起皮、断裂等问题。
处理方法:•清洁表面:彻底清洗表面的杂质和脏物,避免其进入电镀液中。
•降低电流密度:当电流密度过高时,会导致阳极上的氢离子过度聚集,从而形成气泡。
因此,需要适当降低电流密度,使阳极上的离子分散均匀。
•更换电解液:如果电镀液中的化学成分不合适,也会导致起泡。
这时需要更换新的电解液。
2.3 脱落脱落是指电镀锌铁合金表面涂层与基材分离,从而导致表面涂层脱落。
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金属表面没有清洁得足够干净,或者表面涂层厚度过厚而造成的。
处理方法:•清除杂质:在涂层涂抹前,必须认真清除基材表面的杂质和脏物,并确保其表面光洁平整。
•控制涂层厚度:涂层相对于基材可以是太厚或太薄。
过厚的涂层可能会因为粘附过强而拖垮整个涂层,过薄的涂层则无法保护基材。
电镀锌铁合金故障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镀锌中常见的问题

浅议镀锌中常见的问题一.镀层起泡的原因1.在电镀过程中停电,工件仍在镀锌溶液中,遭到化学溶解,来电后继续镀时新镀上的镀层容易起泡,这是因为原镀层溶解过程中表面留有膜的缘故.2.腐蚀时酸的浓度过稀引起镀层起泡,酸的浓度过稀腐蚀速度缓慢,厚的氧化膜尤其是焦糊物难以除尽.遇到这种情况应通过添加浓酸或者适当提高温度予以解决3.镀锌溶液中添加剂含量过高引起镀层起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找块铁板通电处理使其消耗部分之后再镀.4.由于有机物过多引起镀层起泡,这个情况可以用活性炭处理.二.镀层留有指印可能原因有以下两点1.工件未经化学除油,而是采取直接洗刷的工艺方法.多面体大件洗刷时每洗刷一面需用手翻转一次,当手接触工件未洗面时沾上油污,再拿洗刷过的工件表面时会把手上的油污牢牢的印在上面.为此,当洗刷这类工件时,应尽可能避免用脏手直接接触已洗刷过的工件表面.2.装挂时未经洗手,或施镀时用脏手接触工件三.镀锌层表面出现不规则碎冰状花纹这种现象是工件除油不彻底,电镀时表面油膜向周围扩张后形成的。
为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预处理工序中除油必须彻底四.镀层下留有擦刷印痕这是擦刷时遗留下来的,擦刷时一般都用碱液拌以大白粉,煤渣或砖瓦灰作为摩擦剂,这样有利于表面污物的去除,但由于这些磨料黏性大,擦刷完后需将其除去,用干净毛巾在水中均匀揩擦留有擦刷印痕的表面,把磨料完全揩擦去,然后用纯净盐酸漂洗一下,使表面残留的碱性物质得到溶解.五.镀层出现阴阳面这是由于电镀时工件捆绑在一起除油或者除锈,造成贴合部分的油污和氧化物无法除去。
正规的操作应该是将工件一片一片的挂入,即可避免这样的问题。
六.镀层发生黄斑,白斑1)工件没有清洗干净,除油不彻底2)工件清洗后,工人用手直接接触表面,造成2次污染以上是本人对于电镀常见问题的一点浅薄认识,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谢谢Michael/fred/sun2006-9-19。
电镀产生问题原因及对策

塑料制品表面电镀故障之成因及对策完二、电镀故障的排除的方法来检查镀层的热稳定性能。
在试验中选用得高低温度范围和循环次数,是根据制品的使用条件和环境确定的。
如汽车上使用的零件,在进行冷热循环试验时,先将镀件放入85℃的烘箱中保温1h,取出后在室温中放置15min,然后再放入40℃条件下1h,最后再在室温中放置15min。
如此循环4次,如果镀层表面状态和结合力均无变化则为合格所谓剥离试验,是在制品电镀的样片上切取1!2cm宽的镀层,橇起一头,用垂直于基体的力拉镀层,并测定剥离镀层时所需的力,其单位为kg/cm。
一般剥离在0.45kg/cm以上则为合格。
由于制品成型条件对镀层结合力影响的因素相当复杂,处理较为困难,尚未完待续完!完四、光亮硫酸盐铜常见故障的排除五、焦磷酸盐闪镀铜常见故障的排除完八、氰化镀铜合金故障的排除完完十一、ABS制品表面电镀故障的排除一、ABS制品表面酸性镀铜故障的排除复杂形状塑料大件电镀麻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董兴华摘要从工艺试验和实际生产方面找出了复杂形状塑料大件电镀产生麻点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产生麻点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减少麻点产生的办法和消除对策。
关键词塑料件电镀麻点对策新研制的电熨斗,有空心手柄、商标凸耳、大平面面积的侧身、散热窗、大穴内空、螺孔、凹槽、盲孔、通孔、非镀绝缘等部位,上壳为ABS塑料,形状复杂,受镀面积10 dm2。
常规塑料件电镀的工艺弊病很多,分析如下:1 麻点产生之因麻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1)基材缺陷;(2)镀液;(3)工艺;(4)挂勾。
1.1 基材缺陷基材产生的麻点由模具精度和成型工艺及操作等造成,分布无规则。
轻微的缺陷孔,可通过电镀的填平将其减轻。
稍轻的缺陷孔,可机械抛磨后进行电镀。
严重的缺陷孔,视用户要求酌情处理。
1.2 镀液及其相关性(1)镀液性能差。
镀液成分含量改变,如酸铜中CuSO4过低,氯离子过高,光亮剂失调(S类光亮剂),表面活性剂过少。
(2)镀液污染。
塑料电镀出现的起皮或起泡

塑料电镀出现的起皮或起泡塑料电镀出现的起皮或起泡问题描述:(1)产品在经过镀铬后镀铬层和底层的镍封附着力很差,可以随便用手将它剥离开,且镀层在外观上局部已经自动剥离。
(2)产品在经过冷热循环后出现的起泡或开裂的现象代表产品:原因分析及对策:直接在镀铬后的这种起皮的现象通常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面积较大的,一种是产品的某一部位发生,且起皮的面积很小。
a) 第一种面积较大的起皮现象通常是因为挂具的导电不良引起的,主要发生在亮镍槽更为突出,如果有高硫镍的话,高硫镍出来的停留时间更通常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i. 在镍槽出现了中途断电的现象,即出现了两次通电的情况,这样镀层之间的结合力受到了影响,如果断电的时间短的这种产品在镀铬后不会马上出现起皮,而在冷热循环后才会出现;ii. 由于产品在挂具上的导电接点不紧凑,比较松散,导电时出现时有时无的现象,要么干脆出现那种产品在镀槽里,随着空气搅拌的翻滚而在来回的扇动的局面;iii. 由于电流过大,阳极导电棒太脏,导电不良,出现阳极导电不良的情况,使得阴极上的产品出现镀铬后起皮的现象;这种情况的产品在SWELL时1.8米线出现过,在飞靶的两头,由于阳极导电棒发热,造成导电不良出现起泡的现象;iv. 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产品的形状结构(带盲孔,药水不宜清洗干净,或者是装配孔由于阻镀漆的关系,变成的盲孔,使药水无法烘干和流出孔外),或是生产的挂具过于破损,铬酸侵入到了挂具胶里面,不宜清洗干净,随着工序的流动,铬酸一直在往外泄露,或滴到产品表面,使镀层之间的结合力受到影响,而出现起泡的现象。
(这种现象一般都是直接起泡,4月25日生产的A15就是这种现象)b) 第二种面积较小的,近似于点状的起皮。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镍封和光亮镍之间,这种起皮的现象较为少见,现在发生的情况,只有使用日本任原优吉莱特镍系列的药水时出现了这种点状起皮的现象,在厦门建霖,宁波四维而和宁波兴瑞共三条电镀线都出现了这种情况,主要和添加剂有关。
产品电镀层鼓泡脱皮故障详细原因解析与处理方法

产品电镀层鼓泡,脱皮故障,详细原因解析与处理方法近来平台内,有许多朋友发来电镀层鼓泡脱皮故障.这种故障一出现,就代表着大损失客户与我们电镀工厂最怕碰到的返镀也是这种故障,返镀报废的情况最多;前面针对锌合金鼓泡我们已经有专门探讨过,这次就不再复述了,主要针对其它坯件的这种故障产品电镀鼓泡起皮不良故障处理碰到这种现象要沉着冷静,首先要用刀片划开看鼓泡起皮层是从基体脱还是从镀层脱;判断正确很关健一,镀层与工件底基层脱. 主要原因是前处理不良1. 除油不彻底;对于铸铁零件来说,由于铸铁的导电性差,在电镀挂具设计时需要考虑零件与挂具的接触;同时还要考虑由于铸铁的含碳量高,有很多气孔与砂眼,所以铸铁零件只能采用弱酸腐蚀活化,避免采用强酸腐蚀导致零件表面腐蚀挂灰引起镀层结合不良;另外铸铁零件表面的铁锈需要用机械方法去除,活化采用3%~5%的HF酸或草酸等弱有机酸处理;2. 如镀件为优质钢,特别是有含镍、钼合金钢件,在阳极处理过程中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氧的析出,当转为阴极时,其表面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膜按正常工艺就很难获得与基体金属结合力好的镀层;解决方法①降低酸洗液浓度,新配制浓盐酸:水一1;2另加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氟酸3mL/L混合溶液进行酸洗,利用HF去除零件表面含硅化合物;②缩短酸洗时间,从原来的5min缩短为5s~10s,以防止零件基体组织中的磷、硫形成晶界偏析3.普通铁基材有镀锌层未处理干净;可用浓盐酸加双氧水剥去此已钝化镀锌层,许多做五金的朋友就常碰到,锌合金产品有压铁后片,镀后片一折就脱镀层,就是这种原因;4.有时前处理后基本表面没有油污,表面润湿很均匀,但是镀层还是起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现在除油粉中都用硅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特别在冬天,水温低,冷水很难把附着在零件表面的硅酸钠洗净,经酸洗后,硅酸留在表面,进入碱铜槽生成盐膜,以及表面活性剂残留也会引起镀层起泡,这种镀层起泡,泡较小,.5.这边分享个小窍门,铜合金基体出现麻点,在氰化镀铜后看不出,酸性镀铜后就会出现麻点;若不采用氰化镀铜而用镀镍做底层,就没有麻点,因为硅酸在酸性镍液中,不会有盐膜产生,所以没有麻点;6.以上几种现象都是前处理有挂灰有膜引起,所以用LJ-D009脱膜粉脱膜很关健;只要浸泡3-5秒就能彻底除去这些挂灰与膜,有效减少起皮与光面镀后麻点.7 铝合金起泡;不同铝合金,配不同浸锌液,发现起泡,马上调整浸锌液,采用热浸试验检验浸锌液,先试镀几个样品,在 200℃烘烤1 h,取出放入冷水中,用气吹干,观察是否有泡,镀层不起泡再大批生产,并在中间不断取样,发现起泡马上换浸锌液;铝合金铸件本身不会起泡,因为在生产中已经进行控制;另外浸锌受温度影响,浸锌液一般在30℃以下,超过30℃就很容易起泡,浸锌层比较疏松,所以要配备冷冻措施;另外夏天与冬天浸锌液中锌的组分要调整;二,镀层与镀层脱主要原因是:1.在铜与铜层间起泡,先从简到难判断,先看有没活化好,如进入酸性镀铜槽才发生了镀层起泡现象;调整活化液,活化好就不会起泡;工件镀后目测,表面正常,一折弯试验或划格试验就铜与铜层脱,这种现象多是酸铜缸的光剂引起的;现在市场上酸铜光剂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光剂在电镀中产生分解物极多,只要多几天没处理镀缸周边就粘有一层黑状胶质物,其实这时你镀出的产品已经是有隐似脱层故障了一折弯试验或划格试验就铜与铜层脱;马上碳处理后再镀就现象消失;所以大家在选用酸铜光剂时不能只看镀出表面效果,不要注意这些隐匿的因素;2.镍层与铜层脱层;除了镀铜后活化引起,水洗有油等还有因镍缸内光剂失调引起,如镀层是粉状脱落就是开缸剂也就是糖精过量;而呈片状脱则是主光剂也就是丁炔二醇过量,另外镀液中铁杂质过多会使镀层脆性大脱层3.镀枪层与镍层脱,呈粉点状金属微粒脱枪; 碰到这种现象,可以先看下电流密度是不是太大,温度是不是太低,再有阳极面积要足,使用优质的石墨板,面积尽可能最大化;有的厂家生产的阳极面积太小,这也是电流开不大的原因之一;以上问题都排除了还有脱枪掉枪,有个最快的方法,往缸内补充克每升LJ-15防掉枪盐,能立刻解决.。
镀锌板表面翘皮类缺陷产生原因

镀锌板表面翘皮类缺陷产生原因
刘向明;王伟;陈立平;侯永亮;王勇
【期刊名称】《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卷),期】2024(60)2
【摘要】针对某热镀锌产线出现的3种典型翘皮类缺陷,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缺陷的表面形貌和基体组织,用能谱仪分析了缺陷表面及截面的成分,进而对缺陷产生的工序进行鉴别。
结果表明:1号试样表面存在还原状氧化铁,截面存在氧化铁及大量的氧化圆点,部分翘皮区域存在高温焊合,圆点由铸坯表面缺陷遗传到后道工序引起;2号试样表面存在还原状氧化铁,截面存在氧化铁,部分翘皮区域存在高温焊合,圆点由热轧过程引起;3号试样不存在氧化铁及氧化圆点,翘皮缺陷产生于冷态。
【总页数】4页(P47-50)
【作者】刘向明;王伟;陈立平;侯永亮;王勇
【作者单位】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1;TG115.2
【相关文献】
1.汽车用冷轧钢板表面“翘皮”缺陷产生原因探讨
2.首钢迁钢热轧带钢表面翘皮缺陷产生原因探析
3.唐钢搪瓷钢表面翘皮缺陷产生原因分析与控制
4.钢板表面翘皮缺陷产生原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装饰性镀层起皮原因

炭 , 后加 入待 处 理槽 液 中 , 先 搅拌 1 , 置数 小 ~2h 静
时后 进行过 滤 即可 。 ( )钢 件 采用 暗镍 打 底 层 时 , 3 工件 经 碱 液 除 油 后 清洗 不干净 或未 用 酸 液处 理 , 面 附有 微 量 碱进 表
挂 具接 触 良好 , 续通 电 , 种故 障 即可克服 。 持 这
( )塑料件 镀 前粗化 处 理是 为镀 层 与 基体 结 合 1
创造 良好 的条件 。如 果粗化 不 够好 就得 不到最 佳 的 结 合 力 。塑料 经粗 化 后 应 是 表 面 失 去 光泽 、 毛粗 无 感 , 过化 学镀 后 的镀 层 呈 盹 光 为正 常 。粗 化 过 度 经 会 使 塑料 表面 受到破 坏 而影 响镀层 结合 力 。 ( )塑料 件 表 面 镀 前 活 化 也 很 重 要 , 学 镀 层 2 化 能 否很好 地 渗入 到 塑 料 表 面微 孔 中 , 键 在 于 活 化 关 效 果 的好 坏 。如 果 活 化 不 好 , 化 中心 少 , 布 稀 催 分 疏, 随后形 成 的镀层 就起 易 泡 、 皮 。 脱 ( )塑料 的 热 膨 胀 比金 属 镀 层 的大 得 多 , 果 3 如 表 面是 硬质 镀层 , 当周 围介 质 温 度 发 生变 化 时 就 会
O 前 言
以 防护一 饰性 多层 电镀 作为 中间层 套 铬 , 件 装 镀 出现起 泡 、 脱皮 是 常见 故 障。本 文 对 其原 因作 下 述
分析。
时 加强 溶液 的对 流 , 加速 矿物油 的乳化 过程 , 否则 工 件 表 面上油 污就难 以除尽 。 ( )除油液使 用 时间过久 而溶 液老 化 , : 油 2 即 除 液 内油 污严 重 , 然 会影 响 工 件 表 面 的 去 油 效 果 。 必
电镀层脱落原因

电镀层脱落原因
嘿,咱今儿就来唠唠电镀层脱落这档子事儿!你说这电镀层咋就那么容易掉呢?就好比那墙上的油漆,没粘牢就往下掉皮儿。
电镀层脱落啊,就好像你精心搭的积木城堡,突然有一块塌了。
这原因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电镀前的处理不到位,就跟盖房子地基没打好一样,那上面的东西能稳当吗?要是工件表面没清理干净,有油污啊、锈迹啊啥的,电镀层能牢牢粘上去才怪呢!这就好像你要贴张画在墙上,墙面上全是灰尘,那画能贴得结实吗?
还有啊,电镀工艺不合理也不行。
电流密度过大或者过小,就像你走路一会儿快得要命,一会儿又慢得要死,能舒服吗?肯定得出问题呀!温度控制不好,那也白搭。
这就好比炒菜,火候掌握不好,菜能好吃吗?
再说说电镀液的问题。
要是电镀液不干净,有杂质,那电镀层能好吗?这就好像你喝的水里有沙子,你能乐意吗?而且电镀液的成分比例不对,也会影响电镀层的质量。
另外,使用环境也很重要呀!要是把电镀的东西放在恶劣的环境里,又是高温又是高湿,又是酸碱腐蚀的,那电镀层能撑得住才怪呢!这就好像让一个娇弱的小花去沙漠里生长,能活下来吗?
电镀层脱落可真是让人头疼啊!咱可得好好注意这些方面,不然花了那么多功夫电镀出来的东西,没几天就掉皮了,多可惜呀!咱得像爱护宝贝一样爱护那些电镀的物件,给它们创造好的条件,让它们能稳稳地待在那里,发挥它们的作用。
总之,要想电镀层不脱落,就得从各个方面都注意,不能马虎。
这就跟做人一样,得方方面面都做到位,才能过得踏实,过得好,不是吗?。
电镀锌起皮是什么原因

求助电镀锌起皮是什么原因我公司给一纺织机械公司配套一零件表面质量要求很高这产品是个镀锌件我们公司自己没有电镀设备是外协加工的我们有几次从外协厂家把产品拿回来检查发现电镀锌起皮,轻轻一撕就外面一层批拨下来了, 是什么问题?? 外协公司说是我们抛光不好,但抛光我们从以前的 5 道工序现在改进到11 道,质量比原来也好的多了,但我们电镀回来的质量总是不稳定. 材料是Q235A 冷轧刚板2.5 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电镀锌工件的结构和材料是否适用电镀。
2. 电镀时间短。
3.可以考虑采用热浸镀锌工艺。
是不是预处理不到位,镀得不牢电镀前全面清洗材料各个部分,你们零件什么形状轴,板,复杂?镀层为了耐磨还是美观?很可能不是你们原因,外协外协技术不好. 估计是刷镀吧,把你们零件材料说下,我帮忙研究下这是镀层的结合力不良现象,是不是基体金属材料问题啊要不就是外协厂家工艺问题. 金属表面镀层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前处理,比如说油脂什么的,要是前处理不干净,是很难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的,你所说到的现象是整块剥离,估计主要还是出在前处理上。
再则,电镀时的电流大小也会对镀层产生影响,可以让外协厂检查一下他们镀锌池的接地情况,因为Q235 的材质应该是很容易镀锌的抛光太好了镀层结合面就不牢固了,毕竟不是镀铬,应该有一定粗糙度。
再说镀锌厂对材料处理没有?被镀材料表面要处理干净,去除氧化物和污物。
有这东西在肯定镀不好的电镀一般分三个步骤:前处理;电镀;后处理;前处理是关键,主要包括除油,酸洗;除油有化学除油,电化学除油;如果是抛光件还要进行除腊处理;Q235 材料没有理由镀不好;一般电镀厂基本除油工序是有的,但除腊工序未必有,除油不能代替除腊,我认为是没有除腊,重点在电镀前处理是不是去油没处理好?我们配套供应商亦存在同样问题,现知道了前期预处理问题。
镀锌起皮是产品清洗不到位,特别是经过热处理或冷挤压成型的产品,还有就是镀层太厚,导致产品再加工时起皮电镀起皮,原来我们也遇到过,主要是前处理没处理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助电镀锌起皮是什么原因我公司给一纺织机械公司配套一零件表面质量要求很高这产品是个镀锌件我们公司自己没有电镀设备是外协加工的我们有几次从外协厂家把产品拿回来检查发现电镀锌起皮,轻轻一撕就外面一层批拨下来了, 是什么问题?? 外协公司说是我们抛光不好,但抛光我们从以前的 5 道工序现在改进到11 道,质量比原来也好的多了,但我们电镀回来的质量总是不稳定. 材料是Q235A 冷轧刚板2.5 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电镀锌工件的结构和材料是否适用电镀。
2. 电镀时间短。
3.可以考虑采用热浸镀锌工艺。
是不是预处理不到位,镀得不牢电镀前全面清洗材料各个部分,你们零件什么形状轴,板,复杂?镀层为了耐磨还是美观?很可能不是你们原因,外协外协技术不好. 估计是刷镀吧,把你们零件材料说下,我帮忙研究下这是镀层的结合力不良现象,是不是基体金属材料问题啊要不就是外协厂家工艺问题. 金属表面镀层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前处理,比如说油脂什么的,要是前处理不干净,是很难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的,你所说到的现象是整块剥离,估计主要还是出在前处理上。
再则,电镀时的电流大小也会对镀层产生影响,可以让外协厂检查一下他们镀锌池的接地情况,因为Q235 的材质应该是很容易镀锌的抛光太好了镀层结合面就不牢固了,毕竟不是镀铬,应该有一定粗糙度。
再说镀锌厂对材料处理没有?被镀材料表面要处理干净,去除氧化物和污物。
有这东西在肯定镀不好的电镀一般分三个步骤:前处理;电镀;后处理;前处理是关键,主要包括除油,酸洗;除油有化学除油,电化学除油;如果是抛光件还要进行除腊处理;Q235 材料没有理由镀不好;一般电镀厂基本除油工序是有的,但除腊工序未必有,除油不能代替除腊,我认为是没有除腊,重点在电镀前处理是不是去油没处理好?我们配套供应商亦存在同样问题,现知道了前期预处理问题。
镀锌起皮是产品清洗不到位,特别是经过热处理或冷挤压成型的产品,还有就是镀层太厚,导致产品再加工时起皮电镀起皮,原来我们也遇到过,主要是前处理没处理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镀液中的平衡被打破了乐,其中铁离子超过一定浓度,就会出现起皮。
你在这两方面找原因。
跟80/90 年代自行车一样,没用几天,电镀层一层一层剥落,想想七十年代的自行车多好啊,其中的原因不用说也知道. 我们也遇到这个状况,可能是外协的镀锌工艺不好,还有万一不行,建议采用连续热镀锌板,但是外观可能要差些多数是酸洗不合格! 晕,这么次的电镀亚?100%是电镀厂的电镀预处理工艺不过关。
钢板镀锌,那是刚刚的,起皮,那是人家做得次。
电镀锌起皮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前处理阶段除油不彻底。
10 楼讲的很正确,抛光后的产品要进行除腊处理,只有除油是不够的。
2.电镀前未做弱腐蚀处理或弱腐蚀不足。
抛光后的产品表面粗糙度很低(表面很光),这反而使电镀后的镀层附着力降低了,而弱腐蚀可以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请教一下,你们说的除蜡是电解除油吗?现在我们厂的锌镍合金电镀不进行电解除油,因为以前曾经试过,但是电解除完后,发现电镀质量不好,于是就不用了!! 用弱碱除油应该是外协电镀工艺出的问题,前处理不到位的缘故吧是表面处理不干净,导致电镀层粘接不牢固,用手大力搓表面时,镀层就会脱落了一般就是因为表面处理的不干净。
应该用合适的酸液清洗表面应该是镀锌前处理没有做到位现在很多镀锌厂都是偷工减料的,酸洗的时候洗不干净,有的还不给你去油如果你的产品对硬度有要求的话,最好让镀锌厂不要进行酸洗,如果进行酸洗一定要烘干,而现在很大部分镀锌厂不进行烘干这一工艺我们厂都是自己去油污烘干再拿去电镀。
说的材料没有一点问题,LZ 100%是电镀厂的问题了。
如果除油工作做得没有问题会不会是太厚的原因?另外表面太光滑了,也有可能是原因这问题我也遇到!应该是药水的问题!1配方2药水的浓度!没有掌握好把!哦,大家说得很专业啊,我公司现在有一个冲压件外协镀锌,要求符合ROHS 标准,不能含有六价铬。
现在外协厂家镀出来的件竟然起泡,已经影响产品交付进度了。
不知我的这个起泡是不是就是大家说的起皮??这是不是也是外协厂家的问题???求助电镀锌起皮是什么原因我公司给一纺织机械公司配套一零件表面质量要求很高这产品是个镀锌件我们公司自己没有电镀设备是外协加工的我们有几次从外协厂家把产品拿回来检查发现电镀锌起皮,轻轻一撕就外面一层批拨下来了, 是什么问题?? 外协公司说是我们抛光不好,但抛光我们从以前的 5 道工序现在改进到11 道,质量比原来也好的多了,但我们电镀回来的质量总是不稳定. 材料是Q235A 冷轧刚板 2.5 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电镀锌工件的结构和材料是否适用电镀。
2. 电镀时间短。
3.可以考虑采用热浸镀锌工艺。
是不是预处理不到位,镀得不牢。
电镀前全面清洗材料各个部分,你们零件什么形状轴,板,复杂?镀层为了耐磨还是美观?很可能不是你们原因,外协外协技术不好. 估计是刷镀吧,把你们零件材料说下,我帮忙研究下. 这是镀层的结合力不良现象,是不是基体金属材料问题啊要不就是外协厂家工艺问题. 材料是Q235A 冷轧刚板 2.5mm 金属表面镀层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前处理,比如说油脂什么的,要是前处理不干净,是很难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的,你所说到的现象是整块剥离,估计主要还是出在前处理上。
再则,电镀时的电流大小也会对镀层产生影响,可以让外协厂检查一下他们镀锌池的接地情况,因为Q235 的材质应该是很容易镀锌的抛光太好了镀层结合面就不牢固了,毕竟不是镀铬,应该有一定粗糙度。
再说镀锌厂对材料处理没有?被镀材料表面要处理干净,去除氧化物和污物。
有这东西在肯定镀不好的电镀一般分三个步骤:前处理;电镀;后处理;前处理是关键,主要包括除油,酸洗;除油有化学除油,电化学除油;如果是抛光件还要进行除腊处理;Q235 材料没有理由镀不好;一般电镀厂基本除油工序是有的,但除腊工序未必有,除油不能代替除腊,我认为是没有除腊,重点在电镀前处理是不是去油没处理好?镀锌起皮是产品清洗不到位,特别是经过热处理或冷挤压成型的产品,还有就是镀层太厚,导致产品再加工时起皮电镀起皮,原来我们也遇到过,主要是前处理没处理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镀液中的平衡被打破了乐,其中铁离子超过一定浓度,就会出现起皮。
你在这两方面找原因。
跟80/90 年代自行车一样,没用几天,电镀层一层一层剥落,想想七十年代的自行车多好啊,其中的原因不用说也知道. 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工程资格考试网>> 基础知识电镀基础:银镀层抛光时起皮和脱落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电镀基础:银镀层抛光时起皮和脱落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原因:①混汞处理不良;②电解液中银不足;③混汞处理前表面准备不足。
处理方法:①检查混汞槽的成分,增加制品在混汞溶液中的浸渍时间;②向电解液中添加氯化银;③改善混汞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相关链接电镀基础:银镀层抛光时起皮和脱落是什么原因? 电镀基础:银镀层抛光时起皮和脱落是什么原因? 如何处理? 如何处理? 发原因:①混汞处理不良;②电解液中银不足;③混汞处理前表面准备不足。
处理方法:①检查混汞槽的成分,增加制品在混汞溶液中的浸渍时间;②向电解液中添加氯化银;③改善混汞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电镀硬铬为什么棱角起皮? 最佳答案棱角起皮而别处不起多半是电流过大造成的。
镀硬铬多是钢铁件直接电镀,起皮原因多出在前处理不良和起镀工艺不正确。
不能仅靠盐酸或硫酸长时间除锈,锈主要靠机械除去,用酸短时间活化,彻底清洗,迅速入槽,先小电流(正常电流的1/4 左右)活化 5 分钟,再正常电流电镀。
对于大型零件,装吊时间较长,不易及时进槽,可用镁粉擦拭,稀盐酸活化,迅速冲洗进槽,先小电流后正常电流电镀。
当然,镀液成分、温度等因素也不能忽视。
如果是不锈钢镀硬铬,我有不锈钢预镀新工艺,可保证镀层结合力良好。
如果电镀起皮,是属于电镀工艺的问题,比如电镀前表面清理不干净,导致多次电镀,镀层之间托层。
不知对否?电镀工艺我不是很明白,但是我的经验告诉我,如果电镀起皮,是属于电镀工艺的问题,比如电镀前表面清理不干净,导致多次电镀,镀层之间托层。
不知对否?这只是一种现象,也就是电镀中说的前处理:酸洗或碱洗不彻底导致产品镀层的附着力不够。
不知道你们的工艺是先铆合还是先电镀。
如果是先电镀的话看在电镀后是否有这种现象;反之则有可能是你们铆合工艺上带来的缺失我们只是生产振子,上面提到的铆接是指产品化学镀后用冲击力检验镀层是否起皮的一个实验。
现在问题客人进行铆接实验时发现起皮!而我们自己检查是没有起皮的!镀镍层起皮、脱落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如何处理?镀镍层起皮、脱落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原因:①pH 值太高;②镀前处理不良;③有机杂质过多。
处理方法:①调整pH 值;②加强镀前准备;③除去有机杂质。
起皮镀层从基体金属表面或底层(镀层)上脱离或部分脱离的现象。
引起镀层起皮的原因很多,如与基体金属的性制和镀层本身的硬度有关,也与电镀液的性质和操作条件有关。
尤其是镀件脱脂不彻底,表面清洗不干净或镀液中添加剂含量过高都易引起镀层起皮。
产品为汽车格栅,贴标牌的圈周围在喷漆后不久会有起皮,皱纹现象,漆层容易撕开,感觉结合力不好.产品在喷漆前经过电镀工艺,材料为电镀级ABS,以前使用没有问题,请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材料已经检查过,各项性能指标为正常,电镀工艺查过,如选用别的材料,产品OK,注塑工艺确认过,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漆还是电镀呀!如果是喷漆的话注意几个环节: 漆还是电镀呀!如果是喷漆的话注意几个环节: 1.油漆的附着力. 1.油漆的附着力. 油漆的附着力 2.施工的空气是否有水和油, 2.施工的空气是否有水和油, 施工的空气是否有水和油是否喷的太厚. 3 是否喷的太厚. 4.溶剂是否太弱4.溶剂是否太弱如果是电镀后才喷漆的话,建议在喷漆前加喷一层粘合剂. 不锈钢镀镍起皮脱落问题我们是第一次电镀不锈钢镀镍.在电镀过程中镍边镀,不锈钢上面的的镀层就边起皮脱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各位多多指点! (1)工艺流程:先将镀件在强碱性除油液中进行阴极活化,清洗干净后再在硝酸和盐酸活化液中进行处理,清洗干净后立即进行镀镍,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越短越好。
(2)强碱性活化液配方及规范:NaOH40~60g/l;Na2CO3 30~40g/l;Na3PO4·1 2H0 20~30g/l;Na2Si03 5~lOg/l;温度:60~70℃时间:10 分钟左右阳极:不锈钢板或镍板电流密度:0.5~1.2A/dm2(滚镀)、2~4A/dm2(吊镀) (3)硝酸和盐酸混合活化液配方及规范:2HN03:1HCl:1H2O(体积比);温度、室温、时间:1~3 分钟建议镀铬,镀镍容易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