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溶解度计算

合集下载

化学溶解度计算

化学溶解度计算

化学溶解度计算化学溶解度计算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确定物质在给定溶剂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通过计算溶解度,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溶解过程以及溶解度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化学实验中,溶解度的计算通常涉及到溶质的摩尔质量、溶剂的体积以及溶液的浓度。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溶质的摩尔质量,即单位摩尔的溶质的质量。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溶剂的体积,即用于溶解溶质的溶剂的体积。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溶液的浓度,即溶质在溶剂中的摩尔浓度或质量浓度。

要计算溶解度,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之一:1. 摩尔溶解度(mol/L)= 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 溶剂的体积(L)2. 质量溶解度(g/mL)= 溶质的质量(g)/ 溶剂的体积(mL)这些公式基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物质平衡关系。

通过测量溶质的摩尔质量和溶剂的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溶解度。

需要注意的是,溶解度的计算通常基于理想条件下的溶解过程,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溶解度计算可以用于多种目的。

例如,它可以用于确定给定溶液中物质的溶解程度,从而帮助我们设计合适的溶解条件。

它还可以用于预测溶液中的物质浓度,以及溶液的稀释和浓缩过程中的溶解度变化。

化学溶解度计算还可以用于研究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通过计算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我们可以确定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这对于理解物质的溶解行为以及溶解过程中的热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化学溶解度计算时,我们应该确保使用准确的数据和合适的单位。

摩尔质量应该是准确的,而溶剂的体积应该是精确测量的。

此外,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我们还应该注意溶液的混合过程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化学溶解度计算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确定物质在给定溶剂中的溶解度。

通过计算溶解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溶解过程以及溶解度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可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式中W溶质、W溶剂、W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

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现将有关溶解度计算的常见类型归纳如下,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解题规律,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培养能力。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1 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 已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解:设配制20℃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三、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一定量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例3 已知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要把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从题意可知,在20℃时36g氯化钠溶于l00g水中恰好配制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1、根据在一定温度是某种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可计算这种物质 的溶解度。

要求出100克水中能最多溶解的量,成正比例关系导出公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100饱和溶液中或溶质质量/饱和溶液质量=溶解度/100+溶解度注意:(1)此公式上,下两个量单位必须统一。

(2)"100"指溶解度概念中的100克溶剂。

(3)求出溶解度是以"克"为单位。

溶解度的计算关键是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必须抓住以下四个要点:"一定温度""100克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的单位是克"计算公式为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克计算时应注意,只有溶解了的溶质才是溶液中的溶质,不蓉的物质不能计算在溶液中。

例1、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硝酸钾在20时 的溶解度。

解:溶液的质量为溶剂质量与溶质质量之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有水 的质量是:50-12=38克此题意明确指出在20℃时38克水最多溶解12克KNO3, 设: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x 克100x =克克3812 x =31.6克答: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练习1:在20时50克水中溶解102克蔗糖达到饱和,求(1)蔗糖在20时的溶解是多少?204克(2)配制1000克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需水和蔗糖各多少克?329克,671克2、根据某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计算出在该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里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已知NH 4Cl 在20时的溶解度是37.2克,实验室在20时,配制1000克NH 4Cl饱和溶液,需NH4Cl饱和溶液,需NH4Cl和水各多少克?3、根据某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计算出一定量的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

溶解度计算公式

溶解度计算公式

溶解度计算公式
1.定义: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
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1.1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溶剂)而不是没有单位。

1.2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举例:在20°C的时候,100克水里溶解0.165克氢氧化钙,溶液就饱和了,氢氧化钙在20°C的溶解度就是0.165克,也可以写成
0.165克/100克水。

又如,在20°C的时候,100克水里要溶解36
克食盐或者溶解203.9克蔗糖才能饱和,食盐和蔗糖在20°C的溶解度就分别是36克和203.9克,也可以写成36克/100克水和203.9克/100克水。

1.3扩展: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溶剂里的体积数。

也常用“g/100g溶剂”作单位(自然也可用体积)。

2.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 (必须选取饱和溶液)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克)+溶剂质量(克)
对于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分数w = S/(S+100)
所以溶解度S = 100/(1/w - 1)。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的计算在初中化学中,我们需要计算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

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

如果我们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

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饱和溶液质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W溶质/W溶液 = S/100-SW溶剂/W溶液 = 100-S/100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如,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我们需要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题的方法如下: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如,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我们需要求KNO3和H2O各几克?解题的方法如下:设配制20℃时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W溶质 = S/100-S × W溶液W溶剂 = 100-S/100 × W溶液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W溶质 = S/100 × W溶液W溶剂 = (100-S)/100 × W溶液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其中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是我们常常接触到的重要概念。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关于溶液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溶液的浓度1. 质量分数(w%)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通常使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w%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 100%2. 体积分数(v%)体积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同样使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v% = (溶质体积 / 溶液总体积) × 100%3. 摩尔浓度(C)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单位通常为mol/L。

计算公式:C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4. 常用浓度单位换算常用浓度单位包括mol/L、g/L、g/mL等,需要根据具体计算要求进行单位换算。

例如,将摩尔浓度转化为质量分数时,需要知道溶质的摩尔质量。

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1. 溶解度(S)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在单位体积溶剂中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通常使用单位质量溶剂中的溶质质量表示。

计算公式:S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100%2. 饱和溶解度(S0)饱和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在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质量。

计算方法:将溶质不断溶解于溶剂中,直到无法继续溶解为止。

此时溶液即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即为饱和溶解度。

3. 溶解度曲线某些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绘制溶解度-温度曲线来研究其溶解度规律。

在溶液饱和度较低时,通常可以使用摩尔溶解度代替质量溶解度。

4. 饱和溶液的保存与制备当溶质的溶解度较低时,可以通过加热溶剂或者搅拌提高溶质的溶解度。

对于一些不稳定的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或者蒸发溶剂等方式进行保存。

总结起来,溶液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是初中化学中的基础概念。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解度计算公式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解度计算公式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解度计算公式总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的最大量。

在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及其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人教版初中化学中的溶解度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首先,我们来讨论溶解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一般为溶解度=溶解物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通常用单位质量溶剂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来表示。

在化学课程中,我们通常会涉及到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积(也称为溶解度乘积)的计算。

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判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预测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的数值。

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过饱和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质的质量浓度的平方,通常用Ksp表示。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讨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实例。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溶解度计算公式和实例:1. 溶解度曲线的计算公式:a. 一元盐的溶解度计算: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b. 二元盐的溶解度计算: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实例:某二元盐在80℃下的溶解度为6g/10g溶液质量。

求该二元盐在80℃下的溶解度。

解法:根据计算公式,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代入已知数据,得到溶解度=6g/10g×100%=60%2. 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a. 一元盐的溶解度积计算:Ksp=[A+]^m[An-]^n,其中A+表示盐的阳离子,An-表示盐的阴离子,m和n分别表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摩尔数。

b. 二元盐的溶解度积计算:Ksp=[A]a[B]b,其中A和B分别表示盐的两个离子,a和b分别表示这两个离子在离子式中的系数。

实例:已知某溶液中CaCO3的溶解度积Ksp=3.7×10^-9,CO32-的摩尔浓度为d mol/L,Ca2+的摩尔浓度为2d mol/L。

溶解度计算

溶解度计算

溶解度计算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溶质和溶剂:首先需要明确所要计算溶解度的物质是溶质还是溶剂,以及它们的摩尔质量。

2. 确定温度和压力:溶解度通常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确定计算溶解度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3. 查找溶解度数据:利用实验数据或文献资料,找到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数据。

4. 基于溶解度数据计算溶解度:根据溶质和溶剂的摩尔质量,以及溶解度数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溶解度:
溶解度 = 溶质的摩尔质量 / (溶质的摩尔质量 + 溶剂的摩尔质量) * 溶解度数据
注意:这个公式是在假设溶质和溶剂的摩尔体积相等的情况下使用的,如果不相等,还需要考虑摩尔体积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溶解度的计算结果通常是近似值,因为溶解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溶液中其他物质的存在、温度和压力的涉及等等。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溶解度。

溶解度公式是什么

溶解度公式是什么

溶解度公式是什么溶解度公式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溶解度公式是用来计算溶解度的数值的数学表达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溶解度公式的一般形式、表达方式以及其在化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般形式:溶解度公式的一般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溶液系统而有所不同,取决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溶解度公式:1. 饱和溶解度公式(摩尔溶解度):饱和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的溶质。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溶质在溶剂中单位体积内的摩尔数表示饱和溶解度。

饱和溶解度公式可以表示为:[C] = K其中,[C]表示溶解度(摩尔溶解度),K是溶解度常数,反映了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2. 拉亨缔尔方程:拉亨缔尔方程是描述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的公式,可表示为:p = K[H]其中,p表示气体的分压,K是溶解度常数,[H]表示溶液中的气体浓度。

3. 渗透压公式:渗透压是指溶液相对于纯溶剂而言的扩散能力。

渗透压公式可以表示为:π = nRT/V其中,π表示渗透压,n表示溶质的摩尔浓度,R是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V表示溶液的体积。

表达方式:溶解度公式可以以数学方式表达,通常采用代数式、方程式或者直接用数值表示。

对于一些简单的溶液系统,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溶解度常数,并将其代入溶解度公式中,计算溶解度的数值。

对于复杂的溶液系统,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参数和变量,通常采用数值模拟或者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求解溶解度。

在化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溶解度是化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溶解度,可以深入了解溶质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以及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溶解度的研究对于药物研发、合成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计算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计算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计算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浓度。

溶解度的计算对于化学实验、工业生产以及环境监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表达方式溶解度可以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或体积分数等方式来表示。

质量分数(w)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摩尔分数(x)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总摩尔数之比。

体积分数(v)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溶解度通常用某种单位来表示,如克/升、摩尔/升等。

在计算中,需知道溶质的摩尔质量或分子量,并进行适当的单位转换。

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1. 溶解度的热力学计算溶解度的热力学计算可以利用热力学基本方程进行,其中包括吉布斯自由能、焓和熵等。

这些热力学参数与溶质在溶剂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对配分函数和状态方程的推导和计算,可得到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关系。

热力学计算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基础的热力学知识作为支撑。

2. 溶解度的实验测定溶解度的实验测定是一种常用且直接的方法。

通过向已知量的溶剂中逐渐加入溶质,观察其溶解程度,可以确定溶解度的大致范围。

实验测定的结果可以作为溶解度计算的依据之一。

3. 溶解度的计算模型溶解度的计算模型主要基于溶质和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力、溶剂-溶剂相互作用力以及溶质-溶剂相互作用力等。

常用的计算模型包括经验规则、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方法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溶解度的预测和计算。

三、溶解度影响因素的考虑溶解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溶剂选择、溶剂沸腾点、溶质表面积等。

在计算溶解度时,需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其中,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较为常见,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较低的物质其溶解度会随之增加,而溶解度较高的物质则相反。

四、应用案例溶解度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确定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以评估其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情况。

溶解度与摩尔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溶解度与摩尔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溶解度与摩尔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溶解度是指单位温度下在给定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通常用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单位量来表示。

摩尔溶解度是指单位温度下在单位摩尔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量,通常用摩尔数来表示。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与摩尔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一、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溶液的性质和温度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

1.1 饱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饱和溶解度是指在给定温度下溶剂中可以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通常用质量浓度或体积浓度来表示。

1.1.1 质量浓度表示饱和溶解度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计算公式为饱和溶解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例如,某溶质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为10 g/mL,若取50 mL 的溶液,则其中的溶质质量为500 g。

1.1.2 体积浓度表示饱和溶解度体积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体积。

计算公式为饱和溶解度=溶质的体积/溶液的体积。

例如,某溶质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为20 mL/mL,若取50 mL的溶液,则其中的溶质体积为1000 mL。

1.2 非饱和溶液的溶解度计算方法非饱和溶液中溶质溶解度的计算方法通常使用摩尔浓度来表示。

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可以通过溶剂的密度、溶解度以及溶质的摩尔质量来计算。

1.2.1 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溶质的摩尔数/溶液的体积。

例如,某溶液中含有0.1 mol的溶质,溶液的体积为500 mL,则摩尔浓度为0.1 mol/0.5 L = 0.2 mol/L。

二、摩尔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摩尔溶解度是指单位摩尔溶剂中溶质的量。

计算摩尔溶解度需要知道溶质的摩尔质量以及溶解度。

2.1 摩尔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摩尔溶解度可以通过摩尔质量和饱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计算。

计算公式为摩尔溶解度=饱和溶解度/溶质的摩尔质量。

例如,某溶质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为10 g/m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那么摩尔溶解度为10 g/mL / 20 g/mol = 0.5 mol/L。

高三复习-ksp和溶解度的公式

高三复习-ksp和溶解度的公式

ksp和溶解度的公式
Ksp=[Fe2+][S2-]=[S(溶解度)]^2,S=Ksp^1/2。

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溶解度影响因素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易于溶解,而有些物质则难于溶解,即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把某一物质溶解在另一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例如,糖易溶于水,而油脂不溶于水,就是它们对水的溶解性不同。

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克。

这些数据可以说明20℃时,食盐和氯化钾在100克水里最大的溶解量分别为36克和34克;也说明在此温度下,食盐在水中比氯化钾的溶解能力强。

通常把在室温(20°C)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100g 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
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气体的溶解度还和压强有关。

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

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


• • • • • • • • • • •
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100克水。 (1)60 ℃时,150克水 中最多可以溶解 硝酸钾固体多少 克?得到饱和溶液 多少克? 已知:溶剂质量=150克 S=110克/100克水 求: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S=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110=溶质质量/150×100 溶质质量=165克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0+165=315克
(2)60 ℃时,150克硝酸钾固体能配成多少克硝酸钾饱和溶液? 需要水多少克? (3)60 ℃时,150克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含硝酸钾固体和水各多少 克?
• 回家作业: • 在1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2克/100 克水。若将77克蔗糖放入50克水中,这些 蔗糖能否完全溶解?要使它在10 ℃时成为 饱和溶液,可采取哪些措施?(通过计算 回答)
• •
• • • • • • • • • • •
例2:选择题:
1、30℃时,老师在100克饱和食盐水中加入了10克食盐,然后充分搅 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溶液质量增加了 B、溶质质量增加了 C、溶解度增大了 D、浓度没有变化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饱和溶液降温可能会析出晶体 C、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了D、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3、将100 ℃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到30 ℃,溶液中不变的是( B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解度 4、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逸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解度减小 C、压强减小D、变成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 数。 溶解度符号:S 溶解度单位:克/100克水

溶解度计算

溶解度计算

第八讲 溶解度计算【知识梳理】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m(溶液)=m( )+m( )2、溶质的质量百分数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的溶液的浓度。

溶质的质量百分数(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解度溶解度基本关系式:溶解度S ——100g 溶剂——+溶解度100(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 计算公式:()=()100m S m 溶质(1)溶剂 ()2=()100m S m S 溶质()饱和溶液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 )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 的计算:(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 的计算:【相关考点】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1)计算溶解度:已知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或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能正确计算溶解度。

(2)已知溶解度,计算溶质、溶剂或溶液的质量。

已知溶解度,能正确计算一定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

2、有关溶液中溶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能正确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正确计算溶质(或溶剂)的质量;能正确计算不同温度下,溶质、溶剂的质量及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解度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掌握一定温度下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题型归纳】1、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1】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2、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已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3、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一定量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例3】已知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要把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4、计算不饱和溶液恒温变成饱和溶溶需要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的质量【例4】已知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为31.6g,现有150g20%的硝酸钾溶液,欲想使其恰好饱和,应加入几克硝酸钾或蒸发几克水?5、计算温度升高时变成饱和溶液需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的质量【例5】将20℃时263.2g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至60℃需加入几克硝酸钾或蒸发几克水才能变为饱和溶液?(20℃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60℃为110g)6、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例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求此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及溶液的稀释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及溶液的稀释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及溶液的稀释计算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及溶液的稀释计算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物质量。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出,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一、溶解度的实验测定方法1. 饱和溶解度实验法饱和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与溶剂达到动态平衡时溶质的物质量。

实验中,可以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待溶质不再溶解时,表示达到了饱和溶解度。

通过称量溶质物质的质量与溶剂体积的比值即可得到溶解度。

2. 等温溶解度实验法等温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

实验中,可以将一定体积的溶剂与溶质充分混合,在恒温条件下,记录溶质的质量并计算得到溶解度。

3. 过饱和溶解度实验法过饱和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度大于饱和溶解度的状态。

实验中,可以通过制备饱和溶液后不断加热,再冷却至室温,观察是否发生结晶。

若发生结晶,则表示溶解度已经超过了饱和溶解度。

二、溶液的稀释计算方法溶液的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降低溶液的浓度。

稀释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C1V1 = C2V2其中,C1和V1分别表示初始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2和V2表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稀释计算方法可以应用于溶液的稀释、溶质与溶剂的配比、或是溶质溶解度的计算等多种情况,是化学实验和制备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三、样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实际问题的样例分析,通过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及溶液的稀释计算进行解答。

问题:已知某化合物在25摄氏度下的溶解度为12克/100毫升,现需制备50毫升浓度为4克/100毫升的溶液,该如何操作?解答:首先,根据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可得该化合物在25摄氏度下的溶液浓度为12克/100毫升。

由于需制备50毫升浓度为4克/100毫升的溶液,可以通过稀释计算求得所需的溶剂和溶质的体积比。

设溶液的浓度为C1,体积为V1,初始溶液的浓度为C2,体积为V2,即:C1V1 = C2V2带入数据,得:4克/100毫升 × V1 = 12克/100毫升 × 50毫升化简后可得:V1 = 150毫升因此,制备50毫升浓度为4克/100毫升的溶液,需取150毫升的初始溶液,并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稀释。

稀释和溶解度的计算

稀释和溶解度的计算

稀释和溶解度的计算稀释和溶解度是化学领域中常用的计算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比例。

这些计算方法在实验室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稀释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并给出相关的示例。

一、稀释的计算方法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来减少溶液中的溶质浓度。

在进行稀释计算时,需要了解初始溶液的浓度、体积以及加入的溶剂量。

以下是稀释计算的基本公式:初始溶液的浓度 ×初始溶液的体积 = 最终溶液的浓度 ×最终溶液的体积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初始溶液中的溶质浓度或者最终稀释溶液的体积。

示例1:某溶液的浓度为0.5 mol/L,体积为100 mL,如需将其稀释至0.1 mol/L,请问需要加入多少溶剂?解答:设最终稀释溶液的体积为V mL,根据稀释计算公式:0.5 mol/L × 100 mL = 0.1 mol/L × V mL解得:V = 500 mL因此,需要加入400 mL的溶剂。

示例2:某化学实验中,需要制备0.01 mol/L的硫酸溶液,但实验室中只有0.1 mol/L的硫酸溶液和纯水。

如何进行稀释?解答:根据稀释计算公式:初始溶液的浓度 ×初始溶液的体积 = 最终溶液的浓度 ×最终溶液的体积设最终溶液的体积为V mL,0.1 mol/L × V mL = 0.01 mol/L × V mL解得:V = 10 mL因此,需要取10 mL的0.1 mol/L硫酸溶液加入90 mL的纯水来制备0.01 mol/L的硫酸溶液。

二、溶解度的计算方法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可以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与溶液浓度的计算略有不同,以下是常用的溶解度计算公式:溶解度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 100%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示例3:某化合物在30℃下的溶解度为20 g/100 g水,请问在50 g水中能溶解多少化合物?解答:设溶质的质量为m g,根据溶解度计算公式:20 g/100 g水 = m g/50 g水 × 100%解得:m = 10 g因此,在50 g水中能溶解10 g的化合物。

溶解度和溶液浓度计算

溶解度和溶液浓度计算

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单位: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应用:用于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方便比较不同溶液的浓度
体积分数
定义:体积分数是指溶液中溶剂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计算公式:体积分数 = 溶剂体积 / 溶液总体积 单位:体积分数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应用:体积分数常用于描述溶液的浓度,特别是在处理气体和液体混合物时
实验数据记录: 准确记录实验 过程中的数据
数据处理方法: 选择合适的数 据处理方法, 如平均值、标
准差等
数据分析:根 据实验数据, 分析溶解度和 溶液浓度之间
的关系
结果讨论:讨 论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提
出改进措施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前,确保所有仪器和试剂都准备齐全,并检查其状态是否良好。
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
溶解度和溶液浓度 计算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溶 溶 关溶 应溶 实溶
解 液 系解 用解 验解
度浓
度 度 测度
的度
和 和 定和
概的溶溶溶念计来自算液液液 浓浓浓 度度度
的的的
01
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的定义
溶解度是指在一 定温度下,某物 质在100g溶剂 中达到饱和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通常用 字母S表示,单 位为g/100g溶
剂。
溶解度是衡量 物质溶解能力 的重要参数, 与温度、压力 等因素有关。
溶解度与溶液 浓度的关系: 溶解度是溶液 浓度的上限, 即溶液浓度不 能超过溶解度。
溶解度的单位
溶解度通常用质量 分数(w/w)或摩 尔分数(mol/mol) 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练习:
1、30℃时,200克水中最多溶解92克KNO3,求 S= ?克/100克水
S m质 100 m剂 S 92 100 200
S= 46克/100克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新课:溶解度的计算
注意: (1) 温度改变,物质的溶解度随之改变
(2) 溶解度只适用于饱和溶液
相关计算公式:
m(溶质) m(溶剂) m(溶液)
S 100 100+S
m(溶质) m(溶剂)
S 100
解: 40克溶质
x 克溶质
100克水
50克水
x = 20克
答: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题11: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物质A克溶于
水后所得溶液W克,在此温度下,若再加a克水,
则需加b克此物质才能饱和。求: 此物质在该温
度下的溶解度S
分析:
不一定饱和
解: S
100
1克溶质 2克水
饱和
S = 50克/100克水
答:100℃时物质A 的溶解度是50克/100克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题9:若将1000C时W克食盐不饱和溶液等 分成2份,其中一份蒸发2.5克水后得到0.5克晶体; 另一份蒸发12.5克水后析出4.5克晶体。求: 1000C时食盐的溶解度。
分析:

多余4克水

缺少1克溶质

根据以上图示,可知 4 克水溶解 1 克溶质即可饱和
S = 25克/100克水
答:T0C时物质A 的溶解度是25克/100克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题7:T0C时,物质A 的溶解度为25克/100克 水。现有20克该饱和溶液,加入4克水后溶液不 再饱和。求: 再加入多少克溶质溶液才能再次饱
2、30℃时,460克KNO3溶解在多少克水中,才 能配成饱和溶液?
S m质 100 m剂
46 460 100 m剂
溶质 溶剂 溶液
m剂 =1000(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题3] 把55克50℃时的硼酸饱和溶液蒸干,得 到5克硼酸固体。求硼酸在50℃时的溶解度。
和?
分析: 4克水能溶解多少克溶质饱和,就加入多少。
解: 25克溶质
100克水
x克溶质
4克水
x = 1克
答:加入4克水后,应再加入1克溶质,才能 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题8:1000C时,物质A 的不饱和溶液,蒸 发10克水,析出3克晶体;再蒸发2克水,又析出 1克。求: 1000C时物质A 的溶解度
溶解度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问题: 如何测定30℃时KNO3的溶解度?
30 ℃
KNO3(克) 46
23 11.5 4.6
0.46
H2O(克) 100
50 25 10
1
S=46克/100克水
一定温度下 饱和溶液中
S m质 100 m剂
溶质
m(溶质) m(溶剂)
S 100
m(溶质) + m(溶剂) = m(溶液)
溶剂 溶液
解:m(H2O) = 55-5 = 50 (g)
5
S
50 = 100
S = 10 (g/100g水)
答:50℃时,硼酸的溶解度为10 g/100g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x
2、若蒸发水,蒸发多少克?
x
3、若降温,降温到多少度?
x
相当于求新温度下的溶解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
溶剂
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题5] 已知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31.6g/100g水。24克硝酸钾溶解在多少克水中, 才能配制成20℃时的饱和溶液?
溶质 溶剂 溶液
解: 24 m(溶剂)
31.6 = 100
解:
S
A+b
=
100
W-A+a
S = 100(A+b) 克/100克水 W-A+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题12:600C时硝酸钾溶解度 110克,现有40克水溶 解了32克硝酸钾不饱和,若使溶液饱和有三种方法:
1、若加入溶质,加多少克?
m(溶剂) = 75.9 (g)
答:20℃时,24克硝酸钾溶解 在75.9克水中恰好饱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m(溶质) m(溶剂)
S 100
例题6:T0C时,20克物质A 的不饱和溶液中,再蒸 发4克水或再加1克溶质都能使溶液达到饱和,求: T0C 时物质A的溶解度
[例题4] 已知氯化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34g/100g水。配制20℃时500克氯化钾的饱和 溶液需氯化钾和水各多少克?
解: m(溶质) 500
34 = 100 + 34
m(H2O) = 500-126.9 = 373.1 (g)
m(溶质) = 126.9 (g)
答:20℃时,500克氯化钾饱和溶液需要氯化钾126.9 克,水373.1克。
分析:
水:(12.5-2.5) 氯化钠(4.5-0.5)
解: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0
4.5-0.5 12.5-2.5
S= 40克/100克水
答: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题10:800C时氯酸钾溶解度 40克/100克 水,现有250克氯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50 克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求:有多少晶体 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