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3165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4.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药物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药剂学作为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基础学科,对于药物的制备、稳定性、疗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在此,我们将分享一份关于药剂学实验的报告,旨在探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制剂特点。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药剂学实验,深入了解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制剂中的应用。
实验一:药物溶解度的测定在这一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广泛应用的氨咖黄敏片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采用逐步稀释法,测定氨咖黄敏片的溶解度。
结果表明,该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X g/mL。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后续的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
实验二:药物稳定性的研究药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为了研究药物的稳定性,我们选取了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象,进行了灭菌、加速老化和稳定性测试。
结果表明,利巴韦林注射液经过灭菌处理和加速老化测试后,在常温下存储半年,其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实验三:药物制剂的制备药物的制剂是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进行制备和改良的过程。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利巴韦林阴道泡腾片作为制备对象。
通过制备过程,我们成功将利巴韦林注射液转化为阴道泡腾片,并且通过质量控制的方法确保了该制剂的稳定性和疗效。
实验四:药物制剂的评价在制剂研发过程中,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选取了盐酸右美托咪定滴眼液进行了评价实验。
通过测定其pH值、滴定滴数、含量一致性以及外观和稳定性等指标,我们对该制剂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确保了其符合药典标准。
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通过一系列药剂学实验,对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制剂特点进行了深入探究。
通过测定药物的溶解度、研究药物的稳定性、制备药物制剂以及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等步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药物的性质和制剂的特点。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药物研发和制剂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药剂学实训报告
![药剂学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56d7fbf8c75fbfc77db265.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四、实验结果(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表1-1称重记录及各组分百分组成计算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方i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 ii吐温80 iii吐温80与90%乙醇ph 澄清度嗅味(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五、讨论六、思考题篇二:药剂学实验报告一、目的要求(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3)了解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和包装法。
二、本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和药材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2.药材:滑石粉、甘草、朱砂三、实验内容[处方]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制法]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
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1fb4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a.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备复方氨酚糖浆来了解药物配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并加深对于药剂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复方氨酚糖浆是一种多组分的药物配方,主要包含氨酚、苯海拉明和糖浆等成分。
氨酚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苯海拉明具有抗组胺作用,而糖浆则是作为药物的载体。
本实验的目的是调整复方氨酚糖浆的质量和配方,以达到药物稳定性和疗效的要求。
三、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氨酚、苯海拉明、糖浆、测量容器、称量器、搅拌器、溶剂、玻璃容器、药瓶等。
2.按照配方比例将氨酚、苯海拉明和糖浆称量,分别放入玻璃容器中。
3.使用搅拌器将氨酚、苯海拉明和糖浆充分搅拌均匀,直至形成均一的混合溶液。
4.将混合溶液过滤,并收集清澈的液体。
5.取样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溶解度、浓度等指标。
6.清洗器材,封闭药瓶。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经过实验操作,成功制备了复方氨酚糖浆。
所得样品外观清澈透明,无颗粒或沉淀物,满足药物的质量要求。
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氨酚和苯海拉明在糖浆中溶解良好,浓度检测结果也符合药物质量标准。
五、实验讨论与分析:本实验制备的复方氨酚糖浆为常见的治疗感冒和发热症状的药物配方。
氨酚具有较强的镇痛功效,苯海拉明对于鼻塞和过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而糖浆则是作为药物的载体,使其更易于服用。
通过本次实验的制备过程,我们了解到药物配制中质量和配方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药物的质量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制备复方氨酚糖浆,加深了对于药剂学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药剂学的配制过程需要严格控制药物的质量和配方,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
在今后的药物配制实践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操作,并进行质量检测和数据处理,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七、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药剂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我对于药物制剂的配制过程和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药剂学实验报告(精华版).doc
![药剂学实验报告(精华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29fe866fc4ffe473268ab68.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精华版)【处方】甘油8.0g无水碳酸钠0.2g硬脂酸0.8g蒸馏水1.0ml,2、制法:取无水碳酸钠与蒸馏水共置于蒸发皿中搅拌溶解后,加入甘油,在沸水浴上加热,缓缓加入锉细的硬脂酸,随加随搅拌,反应停止后溶液呈澄明状,倾入涂有液体石蜡(润滑剂)的栓模中,冷凝,脱模即得。
作用:缓泻药,治疗便秘。
3、处方与工艺分析(1)2R-COOH+Na2CO3→2R-COONa+CO2↑+H2O(皂化反应)钠肥皂(R-COONa)的刺激性与甘油的较高渗透压增加肠蠕动而呈泻下效果。
,(2)优良的甘油栓应为透明而有适宜的硬度,达到此要求的关键是:a、皂化必须完全,否则留有未皂化的硬脂酸,成品透明度及弹性均差,最好在115℃下进行皂化反应,若在水浴上进行,需时在2h或以上,为保证皂化完全,处方中碱的用量比理论值高;b、水分的含量不宜过多,因钠皂在水中呈胶体溶液,水分过多使成品发生浑浊;c、为保证栓剂的适宜硬度,钠皂的含量为每100g甘油中含9.4—10.4g;d、灌模前先将栓模预热(例如80℃),然后倾入热溶液,使栓剂缓缓冷却,如冷却过快,成品的硬度,弹性和透明度均受影响。
,四、思考题1、常见的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有哪些?2、栓剂制备什么情况下需计算置换价?3、为什么栓剂要测定融变时限?五、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同“软膏剂”中“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三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
2、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片重差异、崩解度、溶出度等)。
3、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与用量。
4、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指导1、片剂的含义: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2、片剂的制备方法片剂的制备方法按制备工艺分类为两大类或四小类:制粒压片法: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
直接压片法:直接粉末(结晶)压片法;半干式颗粒压片法。
,3、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图主药+辅料(填充剂或吸收剂、崩解剂)→粉碎→过筛→混合均匀的粉料→加润湿剂或粘合剂→软材→过筛→湿颗粒→干燥→干颗粒(测定含量,水分)→整粒后加润滑剂(外加崩解剂)→混合→压片。
药剂学实验报告(精华版)
![药剂学实验报告(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84f63bb90d6c85ec3ac6a5.png)
凝胶(如琼脂或明胶)扩散法和微生物法 也可用来比较不同基质中药物的释放性能。 琼脂扩散法是采用琼脂凝胶为扩散介质,将 软膏剂涂在含有指示剂的凝胶表面,放置一 定时间后,测定药物与指示剂产生的色层高 度 来比较 药物自 基质中 释放的 速度 , 运用 Lockie经验式: H2=DT 式中,H—扩散距离(mm),D—扩散系数 (mm2/h),T—扩散时间(h),以H2 对T作图, 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即为D。D 值反映了软膏剂释药能力的大小。
钠肥皂(R-COONa)的刺激性与甘油的较高 渗透压增加肠蠕动而呈泻下效果。
(2)优良的甘油栓应为透明而有适宜的硬度, 达到此要求的关键是:a、皂化必须完全, 否则留有未皂化的硬脂酸,成品透明度及弹 性均差,最好在115℃下进行皂化反应,若 在水浴上进行,需时在2h或以上,为保证皂 化完全,处方中碱的用量比理论值高;b、 水分的含量不宜过多,因钠皂在水中呈胶体 溶液,水分过多使成品发生浑浊;c、为保 证栓剂的适宜硬度,钠皂的含量为每100g甘 油中含9.4—10.4g;d、灌模前先将栓模预热 (例如80℃),然后倾入热溶液,使栓剂缓 缓冷却,如冷却过快,成品的硬度,弹性和 透明度均受影响。
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药物的疗效, 可通过测定软膏中药物穿过无屏障性能的半 透膜(玻璃纸)到达接受介质(如水)的速 度评定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性能。软膏剂中 药物的释放一般遵循Higuch公式,即药物的 累积释放量M与时间t的平方根成正比,即: M=kt1/2 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基质组成会影响k值大小。 k值的大小反映了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的快 慢,k值越大,释放越快。 释放度测定方法:以双氯酚酸钾软膏剂为例。
基质研匀,即得。
四、思考题 1、所制软膏剂基质属何种类型基质? 2、试分析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三乙醇胺是 通过何种方式起作用的?写出反应式。 3、制备O/W型或W/O型乳化剂的最适HLB值 范围分别为多少? 4、试计算本乳剂的分散相浓度,乳化剂的 HLB值(已知胺皂HLB=12.0,单硬脂酸甘油 酯HLB=3.8,月桂醇硫酸钠HLB=4.0)。 5、不同类型软膏剂基质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2662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c.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1. 引言药剂学是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药物的制备、贮藏、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
药剂学实验则是药剂学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介绍并分析我所进行的药剂学实验。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备具有一定功能的药物制剂,加深对药剂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实践操作的能力,并了解药物质量标准及其测试方法。
3.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选择药物和辅料: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药物及辅料。
2.准备药剂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将药物和辅料溶解于溶剂中。
3.药剂制备:将药剂溶液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混合、搅拌、过滤等处理。
4.质量检测:对制备好的药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溶解度、PH值、浓度等指标。
5.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给出实验结论。
4. 实验结果和讨论经过实验操作和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外观:制备好的药剂悬液呈乳白色,无明显颗粒。
•溶解度:药剂在溶剂中溶解良好,无明显析出物。
•PH值:药剂的PH值在6-8之间,符合药物质量标准要求。
•浓度:药剂的浓度符合预期值,并且符合药物质量标准。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实验操作符合要求:本次实验操作标准,在制备药剂过程中控制了相关变量,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2.药剂质量良好:制备的药剂外观良好,溶解度和PH值符合质量标准,浓度与预期一致,说明药物制剂工艺可靠,质量可靠。
5.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药剂学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药剂学的重要性。
合理选择药物和辅料、准确制备药剂溶液、控制制剂工艺等无不对药剂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进行。
药剂学实验不仅增加了我的实践经验,也加深了我对药物制剂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培养了我合理思考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并促使我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检查和判断。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6ffa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5.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药剂学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固体药剂质量水平测定的方法和步骤;2. 掌握固体药剂含量测定的步骤;3. 锻炼实验操作技能。
二.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固体药剂的质量水平测定和含量测定。
以某药物为例进行说明:1. 质量水平测定质量水平是指固体药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
质量水平测定是通过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剂,提取主要成分,然后化学定量分析得出。
2. 含量测定含量是指固体药剂中某一成分的含量,也是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含量测定是从药剂样品中提取该成分,并通过化学分析或计算结果来得出。
三. 实验操作方法1. 质量水平测定(1) 取适量的药剂样品,称量记录质量;(2) 将药剂样品溶解至适量的容器中;(3) 使用适当的试剂与主要成分反应,沉淀或形成复合物;(4) 过滤沉淀或复合物,收集沉淀;(5) 干燥沉淀,称量记录质量;(6) 根据质量差和计算公式,得出质量水平。
2. 含量测定(1) 取适量的药剂样品,称量记录质量;(2) 溶解药剂样品,使用适当的试剂产生反应;(3) 根据反应产物的形成与否,通过仪器测定或比色法得出含量。
四. 实验结果及分析1. 质量水平测定样品质量:10.00g沉淀质量:2.00g则质量水平 = (沉淀质量 / 样品质量) × 100% = (2.00g / 10.00g) × 100% = 20%2. 含量测定样品质量:5.00g测得反应产物质量:3.00g反应产物中药物质量:2.50g则含量 = (反应产物中药物质量 / 样品质量) × 100% = (2.50g / 5.00g) × 100% = 50%五.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定,药剂样品的质量水平为20%,含量为50%。
六.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掌握了固体药剂质量水平测定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和步骤。
在实验中,我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药剂的称量、溶解、反应等步骤,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1466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4.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药剂学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药剂学实验方法,了解常见药品的性质和药效,提高对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1.药品性质检测:使用相应的实验方法检测和确定药品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度、熔点、沸点、pH值等。
2.药品活性检测:通过对细菌或动物进行实验,评估药品的生物学活性和药效。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溶解度测定仪、熔点仪、恒温水浴器、pH计、温度计、显微镜等。
药品:常见的药品样品,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
四、实验步骤1.药品性质检测(1) 溶解度检测:精确称取0.1g药品样品,加入100ml纯净水中,摇动均匀,观察是否溶解。
(2)熔点检测:取少量药品样品,放入熔点仪中,逐渐加热至药品完全熔化,记录熔点。
(3)沸点检测:将一定量的药品样品加入试管中,用温度计插入试管内,加热至观察到药品样品沸腾,记录温度。
2.药品活性检测(1)细菌抑制实验:取一定量的药品样品,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
通过扩散法或稀释法,将药品样品溶液涂抹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的抑制效果。
(2)动物实验:选取一种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小鼠或大鼠,将药品样品按照一定比例制备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分组给予实验动物口服或注射药物,观察药效的变化,包括对疼痛、炎症、反应时间等指标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1.药品性质检测(1)溶解度检测:根据药品样品的溶解情况,可以判断药品的溶解性、水溶性、酸溶性或碱溶性等。
(2)熔点检测:药品样品的熔点可以反映药品的纯度和结晶状态,熔点高表示药品纯度高,熔点范围窄表示药品结晶较好。
(3)沸点检测:药品样品的沸点可以判断药品的挥发性和稳定性。
2.药品活性检测(1)细菌抑制实验:根据细菌在药品涂抹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可以评估药品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进而确定药品的抗菌活性。
(2)动物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在药物给予后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变化,可以初步评估药品的生物学活性和药效。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80bb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f.png)
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中草药的提取、制备、质量控制等实验,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二、实验原理。
1. 中药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水、醇等溶剂进行提取,得到中草药提取物。
2. 药物制剂,将中草药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制备成颗粒、丸剂、散剂等各种剂型。
3. 质量控制,对中草药提取物和制剂进行质量分析,包括外观、含量测定、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
三、实验仪器与药材。
1. 仪器,提取仪、干燥箱、离心机、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2. 药材,黄芪、当归、川芎、桂枝等。
四、实验步骤。
1. 药材提取,取一定量的药材,用水或醇进行提取,得到药材提取物。
2. 药物制剂,将药材提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制备成颗粒、丸剂、散剂等各种剂型。
3. 质量控制,对制备的药物制剂进行外观、含量、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药材提取物的质量分析,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药材提取物进行质量分析,确定其有效成分含量。
2. 药物制剂的质量分析,对制备的药物制剂进行外观、含量、溶出度等指标的测定,分析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对中药的提取、制备、质量控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中药研究和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对中药药剂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不断提升自己,为中药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参考文献。
1.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
2. 《中药学》。
以上为本次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最新药剂学实验报告
![最新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f2885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4.png)
最新药剂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纯化和表征一种新型药物分子,探讨其药理活性及潜在的临床应用。
通过实验过程,加深对药剂学原理的理解,并掌握药物合成的关键技术。
实验材料:1. 起始原料:化合物A和化合物B2. 溶剂:无水乙醇、冰醋酸3. 试剂:氢氧化钠、盐酸4. 纯化材料:柱色谱硅胶、乙醇5. 仪器设备:旋转蒸发仪、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质谱仪(MS)、核磁共振仪(NMR)实验方法:1. 合成:将化合物A和化合物B按照摩尔比1:1混合于无水乙醇中,加入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室温下搅拌反应24小时。
2. 纯化:反应完成后,用冰醋酸中和至pH 4,析出沉淀。
通过过滤分离固体产物,随后使用乙醇进行洗涤,得到目标化合物。
3. 表征:采用HPLC评估化合物的纯度,MS确定分子量,NMR进行结构解析。
实验结果:1. 合成:反应后的目标化合物产率为70%,初步观察到目标化合物的形成。
2. 纯化:HPLC分析显示目标化合物纯度达到95%,满足后续研究的需要。
3. 表征:MS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的分子量与理论计算值相符。
NMR谱图表明化合物具有预期的结构特征。
讨论:本次实验成功合成了目标药物分子,并通过纯化和表征确认了其结构和纯度。
后续研究将集中在该化合物的药理活性测试和毒理学评估上,以确定其作为潜在药物的可行性。
实验过程中,对反应条件的控制、纯化方法的选择以及表征技术的运用均对实验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药剂学实验,我们成功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型药物分子。
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高纯度和预期的结构,为进一步的生物活性研究和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评估其药理活性和安全性上,以推动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药剂学实验——精选推荐
![药剂学实验——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dacd0f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0.png)
实验一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处方】薄荷油0.2ml滑石粉 1.5g(或活性炭)1.5g蒸馏水加至100.0 ml【制备】1、称取1.5g滑石粉置于干燥研钵中,加0.2ml薄荷油,充分研匀。
2、量取蒸馏水95ml,分次加到研钵中,先加少量,研匀后再逐渐加入其余部分的蒸馏水,每次都要研匀,最后留下少量蒸馏水。
3、将混合液移入锥形瓶中,用余下的蒸馏水将研钵中的滑石粉冲洗入锥形瓶,保鲜膜封口,剧烈振摇10分钟。
4、用润湿过的滤纸反复过滤至滤液澄明,再通过滤器添加适量蒸馏水至100 ml,即得。
5、另用活性炭1.5g按上法制备薄荷水剂。
记录不同分散剂制备薄荷水观察到的结果。
【注意】1、本品为薄荷油的饱和水溶液【约0.05%(ml/ml)】,处方用量为溶解量的4倍,配制时不能完全溶解。
2、滑石粉等分散剂,应与薄荷油充分研匀,以利加速溶解过程。
3、蒸馏水应是新沸放冷的蒸馏水。
【实验结果与讨论】用不同分散剂制得薄荷水的性状【思考题】制备薄荷水时加入滑石粉、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还可选用哪些具有类似作用的物质?欲制得澄明液体的操作关键为何?实验二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处方】薄荷油1ml β-环糊精4g 无水乙醇5ml 蒸馏水50ml【制备】1、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的制备:称取β-环糊精4g,置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50 ml,加热溶解,降温至50℃,备用。
2、包合物的制备:缓慢滴入1 ml薄荷油,恒温搅拌2.5h。
3、冷藏24h,待沉淀完全。
4、抽滤,用无水乙醇5 ml洗涤沉淀3次至表面近无油渍。
5、将包合物置干燥器中干燥,称重,计算收率。
【验证】薄层色谱法(TLC)1、硅胶G板的制作:硅胶G:0.3%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1g:3ml,混合调匀,铺板,110℃活化1h,备用。
2、样品的制备:取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0.5g,加95%乙醇2ml溶解,过滤,滤液为样品a;另取薄荷油2滴,加95%乙醇2ml溶解,得样品b。
药剂学实验
![药剂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82dad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4.png)
药剂学实验
药剂学实验是指在药剂学领域进行的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制备技术、稳定性、药效等方面的实验。
药剂学实验是药
物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
物的性质和特点,优化制剂工艺,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在药剂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内容包括:
1. 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包括溶解度、稳定性、药物
与溶剂、药物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2. 药物制剂的制备与优化:包括药物的选择、制剂配方的
设计、制剂工艺的优化等。
3. 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包括药物的纯度、含量测定、溶
出度测试等。
4. 药物的稳定性研究:包括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例如光、温度、湿度等。
5. 药物的活性评价:包括体外和体内药效学实验,用于评
价药物的生物活性和临床疗效。
药剂学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药物的特性,指导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制备工艺的优化,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疗效,从而为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实训报告药剂学
![实训报告药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3d07e6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6.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药剂学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药剂学的基本知识,熟悉药剂制备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药剂剂型的制备过程,并能对药剂的质量进行初步检验。
二、实训内容1. 实验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原理和方法,熟悉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过程。
(2)实验原理: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分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液体制剂。
制备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重结晶法等。
(3)实验内容与操作:①称取药物,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溶解;②调整pH值,过滤;③测定药物浓度,计算所需溶剂体积;④分装、贴标签。
2. 实验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原理和方法,熟悉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过程。
(2)实验原理:胶体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分散于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中形成的均匀液体制剂。
制备胶体型液体制剂的方法有高分子化合物溶解法、高分子化合物溶胀法、高分子化合物乳液法等。
(3)实验内容与操作:①称取药物,加入适量的高分子化合物,搅拌溶解;②调整pH值,过滤;③测定药物浓度,计算所需高分子化合物体积;④分装、贴标签。
3. 实验三:散剂、颗粒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散剂、颗粒剂的制备原理和方法,熟悉散剂、颗粒剂的制备过程。
(2)实验原理:散剂、颗粒剂是指药物以粉末或颗粒状形式分散于辅料中形成的固体制剂。
制备散剂、颗粒剂的方法有直接压片法、混合法、湿法制粒法等。
(3)实验内容与操作:①称取药物,加入适量的辅料,混合均匀;②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③制备散剂、颗粒剂;④分装、贴标签。
4. 实验四:药剂质量检验(1)实验目的:掌握药剂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熟悉药剂质量检验的过程。
(2)实验原理:药剂质量检验是保证药剂安全、有效、稳定的重要手段。
实训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
![实训总结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c25c6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2.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药剂学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技能和药品制备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的科学。
本次实验涉及了溶液型、胶体型、散剂、混悬剂等不同类型的液体制剂和固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的性质、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2)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适用性。
(3)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4)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
(5)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2. 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甘油胶体:将甘油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甘油胶体。
(2)明胶胶体:将明胶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明胶胶体。
3. 散剂的制备(1)益元散剂的制备:将滑石、甘草、朱砂等药材粉碎成细粉,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分包。
(2)散剂的等量递增法: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4. 混悬剂的制备(1)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分别对亲水药物和疏水药物进行实验,观察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2)炉甘石洗剂的制备:将炉甘石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加入适量药物,搅拌均匀,制成炉甘石洗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增溶相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分析各组分的增溶效果。
(2)薄荷水:三种处方制备的薄荷水外观性状、pH、澄清度、嗅味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各自特点与适用性。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0d03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f.png)
药剂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制备、分析和评价不同种类药剂,掌握药剂制备的原则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药剂是将药物与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工制成,以便于患者使用的药品。
常见的药剂形式有固体剂、液体剂和半固体剂等。
药剂制备的原则包括药剂的稳定性、易于制备、易于使用和制剂的效果。
本实验以制备片剂为例,片剂是一种固体剂,由活性成分、辅料和赋形剂组成。
活性成分是药物的主要成分,辅料用于改善药剂性能,赋形剂用于改变药剂的形状和保持稳定性。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药物、辅料和赋形剂,称取相应的质量。
2.制剂配方设计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所需剂型,设计合适的配方。
活性成分的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辅料和赋形剂的种类和质量比例应合理。
3.制备药剂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按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充分溶解。
再将赋形剂加入其中,进行混合、打碎和造粒等操作。
最后,将药剂放入模具中进行压片,压片机的压力和速度应适宜。
4.药剂评价对制得的药剂进行质量评价。
包括外观检查、质量检验和稳定性评价等。
外观检查要求药剂形状完整,无裂纹和杂质。
质量检验包括重量测定、含量测定和释放度等。
稳定性评价是对药剂保存性能的考察,药剂在一定温度下保存一段时间后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检验。
四、实验结果根据所选的药物和配方,制备了一批片剂。
外观呈圆形平均片面凹凸不平,表面颜色均匀。
质量检验结果显示,片剂的重量和含量符合国家药典要求,释放度在80%以上。
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片剂保存1个月后外观无异常,质量无明显变化。
五、实验讨论本实验制备的片剂质量良好,达到了国家药典的要求。
制备过程中,调整了压力和速度,确保了片剂的均一性。
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片剂经过保存后仍保持良好的外观和质量,说明药剂的稳定性较好。
在制剂配方设计时,对不同药物特性进行合理的考虑,选择了合适的辅料和赋形剂,以保证药剂的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掌握了药剂制备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药剂学实验
![药剂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c6e30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2.png)
药剂学实验引言药剂学是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主要研究药物的剂型制备、药物的稳定性评价和药物的给药途径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药剂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流程和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本次药剂学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药物剂型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稳定性。
实验材料•药物原料(例如,乙醇、苯酚等)•辅料(例如,乳化剂、助溶剂等)•药剂学实验设备(例如,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等)实验步骤1. 药物剂型的制备1.1. 准备所需药物原料和辅料。
1.2. 根据药物剂型的要求,如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等,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1.3. 按照药物剂型制备方法,逐步加入药物原料和辅料,并进行搅拌混合。
1.4. 根据需要,进行药物剂型的调整,如调整pH值、粒径等。
2. 药物剂型的稳定性评价2.1. 准备制备的药物剂型样品,制备多个样品以进行不同时间点的评价。
2.2. 对药物剂型样品进行稳定性评价,如pH值测定、溶解度测定、可见光吸收测定等。
2.3. 进行长期稳定性评价,将样品贮存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如恒温恒湿箱中。
2.4. 定期对贮存的样品进行检测,评价其稳定性。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3.1. 将实验得到的数据整理记录,包括制剂制备过程中的药物和辅料用量、稳定性评价结果等。
3.2.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药物剂型制备的条件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制备药物剂型的方法,并评价其稳定性。
通过长期稳定性评价可以了解药物剂型在贮存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剂型的优化。
结论本次药剂学实验通过制备药物剂型和评价稳定性的方法,加深了我们对药物剂型制备和稳定性评价的理解。
同时也为日后药物制剂开发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待补充。
以上是药剂学实验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不足之处,请您批评指正。
谢谢!。
药剂学实验内容
![药剂学实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f43cb1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9.png)
药剂学实验内容药剂学实验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内容涉及药品配方、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药剂学实验的主要内容。
一、药物配方实验药物配方实验是药剂学实验的基础,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药物计量:学习使用药品名、规格,加工数量、测量剂量等方法。
2. 药品溶解度:了解药物在水、酸、碱、醇、酯等溶剂中的溶解性。
3. 药物稳定性:了解药物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包括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等因素。
二、药物制剂实验药物制剂实验是药剂学实验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固体药物制剂:了解固体药品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设备和操作方法。
2. 液体药物制剂:学习液体药品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设备和操作方法。
3. 半固体药物制剂:学习半固体药品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设备和操作方法。
三、药物质量控制实验药物质量控制实验是药剂学实验的重要部分,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药物理化性质分析:测量药品的密度、水含量、黏度、溶解度、旋光度等物理性质。
2. 药物化学成分分析:利用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等技术分析药物化学成分。
3. 药物微生物检验:检测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防止微生物污染。
四、药品安全实验药品安全实验是药剂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毒性试验:测定药品的毒性,评估药品的安全性。
2. 不良反应试验:评估药品的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 代谢试验:了解药物在体内代谢的过程,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药剂学实验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药物配方、制剂、质量控制、安全等多方面。
这些实验对药学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药剂学综合实验设计报告
![药剂学综合实验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f723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9.png)
药剂学综合实验设计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综合实验来探究药剂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并加强学生对药剂学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1. 药物的溶解性测试:通过测定药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来确定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以此推测其适宜储存温度。
2. 药物质量分析:通过药物的物理性质测定和化学分析方法,对药物的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3. 药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通过制备常见的药剂,如溶液、胶囊、散剂等,并通过质量评价指标来评估药剂的质量。
三、实验内容1. 药物的溶解度测定:选择不同药物进行实验,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2. 药物质量定性分析:采用物理性质测定和化学分析方法对不同药物进行质量定性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3. 药物质量定量分析:选择一种药物,采用滴定法或仪器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其含量或纯度。
4. 药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根据具体要求,选择一种药剂,如溶液、胶囊、散剂等进行制备,并对制备的药剂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外观、颗粒度、溶解度等指标的测定。
四、实验步骤1. 药物的溶解度测定1. 准备一系列不同温度的溶解试剂。
2. 将待测药物适量加入试剂中,摇匀并静置一段时间。
3. 使用离心机离心,分离出溶液。
4. 使用荧光分析仪等仪器测定溶液中药物的浓度。
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药物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 药物质量定性分析1. 利用物理性质测定方法,如颜色、溶解性、熔点等,对不同药物进行分类和定性分析。
2. 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如酸碱反应、沉淀反应等,对不同药物进行化学性质的定性分析。
3. 将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定性分析报告。
3. 药物质量定量分析1. 选择滴定法或仪器分析法,根据待测药物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合适的分析方法。
2. 根据实验步骤,制备药物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实验。
3. 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药物的浓度或纯度。
4.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药剂学实验
![药剂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97fcc0d6c85ec3a87c2c54a.png)
药剂学实验目录一、基本知识与技能一)药剂学实验任务二)药物剂型的分类三)药剂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简介二、验证性实验实验一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二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制备及油类所需HLB值的测定实验三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观察实验四氯霉素眼药水的制备实验五双氯酚酸钠缓释片的制备及一般质量评估实验六双氯酚酸钠缓释片主药含量及释放度的测定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及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实验实验八凝胶剂的制备实验九阿司匹林水溶液的稳定性预测实验十栓剂的制备实验十一鱼肝油微型胶囊的制备实验十二脂质体的制备三、设计性实验实验一包合物的制备实验二不同软膏基质的制备及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实验三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四、综合性实验实验一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实验二对乙酰水杨酸肠溶片的制备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的制备基本知识与技能一、药剂学实验任务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处方组成、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随着医学、药学及相邻学科的发展,药剂学的内容有很大的发展。
药剂学实验是一门应用及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药剂学实验是学习药剂学重要的一环。
本着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宗旨,通过典型制剂的处方设计、工艺操作/质量评定等实验内容,使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药学各专业本科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主要剂型的理论知识、处方设计原理、制备方法;掌握主要剂型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考核方法;熟悉不同剂型在体外释药及动物经皮吸收实验方法及其速度常数测定;了解常用制剂机械。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试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参加制剂新品种、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打下坚实基础,为将来从事制剂研究与生产提供一个实践基础二、药物剂型的分类(一)按物质形态分类1.液体剂型通常是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在一定的溶媒中而制成。
如: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洗剂、搽剂等。
2.固体剂型通常将药物和一定的辅料经过粉碎、过筛、混合、成型而制成,一般需要特殊的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 表 3-1 所 列 处 方 用量 配 制 五 种 含 不 同 HLB值混合乳化剂的液体石蜡乳(吐温80 和司盘80的HLB值分别为15和4.3)。 2.制法 按上表中各处方用量,分别将液 体石蜡、吐温80和司盘80加入具塞量筒中, 上下振摇20次,加蒸馏水至30ml,振摇 30次后,静置,经5、10、30、60分钟 后,分别测量其水层高度,记录于表3-2, 并判定哪一处方较稳定。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小量制备乳剂时,可采用在乳钵中研磨或瓶中 振摇等方法;大量生产乳剂时,采用搅拌机、乳 匀机和胶体磨来制得。由于用一种乳化剂时往往 难以达到这种要求,故通常将两种以上的乳化剂 混合使用。Griffin和Davies提出寻找混合乳化 剂的HLB值和测定被乳化的油所需HLB值的方法 来选择乳化剂。HLB值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 水亲油基团对水和油的综合亲和力。每种乳化剂 都有其固定的HLB值,一般8~18为适合制备 O/W型乳剂,3~8为适合制备W/O型乳剂。被 乳化的油所需的HLB值与乳化剂的HLB值越接近 乳剂越稳定。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 型的鉴别。 2. 比较不同乳剂及乳化方法制备乳剂 的分散相粒度及其稳定性。 3.掌握油乳化HLB值的测定方法。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乳剂(也称乳浊液)是指两种互不相溶 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的形式 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 系。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内相或不连 续相,一般直径在0.1-100m;包在液滴 外面的液相称为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
实验一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 剂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药剂。以水为 溶剂时,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又称为 亲水胶体溶液或称胶浆剂。以非水溶剂制 成的称为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亲水性高 分子溶液在药剂中应用较多,如混悬剂中 的助悬剂、乳剂中的乳化剂、片剂的包衣 材料、血浆代用品、微囊、缓释制剂等都 涉及高分子溶液。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二)石灰搽剂 1.处方 氢氧化钙溶液 10ml 花生油 10ml 2.制法(新生皂法) 取氢氧化钙溶液 与花生油置瓶中,加盖振摇至乳剂生成。 3.用途 用于轻度烫伤。具有收敛、保 护、润滑、止痛等作用 。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三)液体石蜡乳化所需HLB值的测定
实验一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三、实验内容 (一) 复方碘溶液(卢戈氏溶液) 1.处方
碘 碘化钾 蒸馏水
1g 2g 加至30ml
实验一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2.制法 取碘化钾置容器内,加适量蒸馏 水,搅拌使溶解,加入碘,搅拌溶解后过 滤,滤液加蒸馏水至全量,即得。 3.用途 调节甲状腺机能,用于缺碘引起 的疾病,如甲状腺肿、甲亢等的辅助治疗。 每次0.1-0.5ml,饭前用水稀释5-10倍后 服用,一日3次。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混悬剂的稳定剂一般分为三类:(1)助悬 剂;(2)润湿剂;(3)絮凝剂与反絮凝 剂。 混悬剂的配制方法有分散法(如研磨粉碎) 和凝聚法(如化学反应和微粒结晶)。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一般配制原则为: (1)粉碎药物或加液研磨 先干研至一定 程度,再加液研磨。亲水性药物加入蒸馏 水或亲水胶体,疏水性药物可加入亲水性 胶体或表面活性剂。加入定量是关键,通 常取药物1份加液体0.4-0.6份研磨,同时 加入适量润湿剂,能产生很好的分散效果。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三、实验内容 (一)液状石蜡乳 1.处方
液体石蜡 西黄蓍胶 1%糖精钠 溶液 蒸馏水 12ml 0.5g 0.003g 加至30ml 阿拉伯胶 5%尼泊金乙酯 醇溶液 香精 4g 0.1ml 适量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2.制法(干胶法) 将阿拉伯胶粉与西蓍黄胶粉 置干燥乳钵中,加入液体石蜡12ml,稍加研磨, 使胶粉分散后,加水8ml,不断研磨至发生噼啪 声,形成浓厚的乳状液,即成初乳。再加水 10ml研磨后,加入尼泊金乙酯醇溶液、糖精钠 和香精,研匀,即得。 3.用途 轻泻剂。用于治疗便秘,特别适用于高 血压、动脉瘤、疝气、痔及手术后便秘的病人, 可以减轻排便的痛苦。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四. 思考题 1.影响乳化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2.石灰搽剂的乳化剂是什么?属何种 类型的乳剂? 3.根据哪些条件来判断乳剂的类型? 4.分析液体石蜡乳的处方并说明各成 分的作用。
药剂学实验
山东农业大学 制药工程专业使用 衣婷婷
实验内容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混悬剂的制备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散剂的制备 颗粒剂的制备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 片剂质量因素考察 注射液的制备 软膏剂的制备
1. 处方组成
表1 液体石蜡乳中乳化剂的不同配比及其HLB值 处方组成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液体石蜡 (ml)
吐温80(g)
司盘80(g) 蒸馏水加 至(ml)
0.3 1.7 30
0.7 1.3 30
1.1 1.4 1.8 0.9 0.6 0.2 30 30 30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7个处方均采用加液研磨制备。先将炉甘石、 氧化锌置乳钵中,加甘油研磨至糊状,再 按处方量加入枸橼酸等其它成分研磨均匀 倒出,研钵用10ml水冲洗,将药液合并后 加水至50ml混匀即得炉甘石洗剂。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3.用途 有轻度收敛止痒作用。局部涂搽 用于急性湿疹、亚急性皮炎。 4.质量评定 测定沉降容积比F(Hu/Ho) 将配制好 的各洗剂置100ml具塞量筒中,密塞,振 摇1分钟,记录初高度Ho,再分别将放置5、 10、20、60分钟的沉降物高度Hu记录。
5%新洁尔灭溶液,ml
三氯化铝,g 羧甲基纤维素钠,g
0.1
聚山梨酯-80,ml
西黄蓍胶,g 枸橼酸钠(柠檬酸钠), g 蒸馏水加至,ml 0.2 5 50 50 0.2 5
1.0
50
50
50
50
50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2.制法 炉甘石、氧化锌过120目筛(颗 粒如果足够细可以不用过筛);羧甲基纤维 素钠0.25g,加水25ml, 溶胀后加热溶解 成胶浆; 聚山梨酯-80 1ml,加水25ml溶解; 西黄蓍胶0.25g, 加乙醇数滴润湿均匀,加 蒸馏水25ml于研钵中,研成胶浆; 枸橼酸 钠0.25g,加水25ml溶解;5%新洁尔灭溶液 0.1ml,加水25ml溶解;三氯化铝0.1g,加 水25ml溶解。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四.思考题 1.以沉降容积比F(Hu/Ho )为纵坐标,时间t为 横坐标,绘制沉降曲线图,得出什么结果? 2. 观察各处方的外观质量、以倾倒性、重新分散 性的难易,全面评价后得出什么结论? 3.根据Stokes定律并结合处方分析影响混悬剂 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措施?
实验一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掌握制备液体药剂常用称量器具的正确 使用方法。
实验一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溶液型液体药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子 小于1nm)分散在分散媒(溶剂)中的真溶液, 供内服或外用。溶液型药剂外观均匀、澄明。常 用溶媒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及脂肪油等。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 甘油剂、醑剂和糖浆剂等。 低分子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 学反应法。一般制备过程为:称量→溶解→混合 →过滤→加溶媒至全量→检查→包装→标签。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测定油乳化所需HLB值的方法,是将两种 以上已知HLB值的乳化剂,按上式以不同 重量比例配成具有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 剂,然后与油制备成一系列乳剂,在室温 条件或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离心法)观 察所制乳剂的乳析速度。稳定性最佳的乳 剂所用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即为该油乳 化所需的HLB值。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表2 不同HLB值乳化剂对液体石蜡乳稳定性的影响
5min 10min 30min 60min
处方号 HLB值 1 2 3 4 5
根据观察结果,液状石蜡所需HLB值为
。
实验三 乳剂的制备及鉴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乳剂类型鉴别
1 稀释法 取试管2支,分别加入液状石蜡乳和石 灰搽剂各1滴,再加入蒸馏水约5ml,振摇、翻 转数次,观察混合情况,并判断乳剂所属类型 (能与水均匀混合者为O/W型乳剂,反之则为 W/O型乳剂)。 2 染色镜检法 将液状石蜡乳和石灰搽剂分别涂 在载玻片上,用苏丹红溶液(油溶性染料)和亚 甲蓝溶液(水溶液性染料)各染色一次,在显微 镜下观察并判断乳剂所属类型(根据内外相染色 判断)。同时观察乳剂液滴的大小是否均一。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三.实验内容 (一)炉甘石洗剂(亲水性药物的混悬液) 1.处方 按表4-1配制炉甘石洗剂
表4-1 不同炉甘石洗剂的处方组成
处方组成 炉甘石(120目),g 氧化锌(120目),g 甘油,ml 1 4 4 5 2 4 4 5 3 4 4 5 4 4 4 5 5 4 4 5 0.1 0.25 6 4 4 5 7 4 4 5
实验二 混悬剂的制备
(2)改变溶媒或浓度 溶剂改变的速度愈剧烈, 析出的沉淀愈细,所以常以含醇制剂为原料时应 用。多将酊剂等含醇制剂以细流状加到水中,并 不断搅拌,防止析出大块沉淀。 (3)采用高分子助悬剂作稳定剂,应先将这些 高分子物质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胶浆使用。 (4)处方中如有盐类,宜先制成稀溶液加入, 防止发生脱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