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路易十四个人读后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路易十四个人读后看
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制造路易十四》评介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对历史的“真实”表达了质疑。其认为历史是可以被“操纵”的,这并非毫无道理。今日一些我们看到的过往记载甚至所谓的“信史”,恰恰是最应该被怀疑的。在历史上,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以“太阳王”自居,其光辉形象深入人心。但英国学者彼得·伯克通过对塑造路易十四形象的研究,逐渐解构了围绕在国王头上的光环。伯克向我们表明,所谓“太阳王”的荣耀,很大程度上是彼时当政者及其支持者有意“制造”的结果,后世所见的“路易十四”并非真实,其研究即体现在《制造路易十四》1一书中。作者以其言简意赅、通俗精炼的写作风格,将路易十四的形象在“后台”加工的过程生动的展示了出来。其目的不在于探求真实的路易十四,而是揭示路易十四及其支持者们有意通过各种方式包装甚至是操纵来为政治服务的历史,至少作者提示我们许多与路易十四相关的记载和描述与国王本人相差较大。在本书中,作者独辟蹊径,从文化对政治的作用、艺术与权力的角度出发,关注国王的形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在艺术与权力的纠缠中,政治权威被神化的过程“润物细无声”却又非常重要。
一
本书最初完成于1991年,正值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流行于西方学界的时候。新文化史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认为简单的将图像或文本视为对于社会现实的模仿感到不满,“因此,将‘表象’视为现实的‘建构’或‘生产’来加以思考和讨论,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2在这种情形下,一些学者“谋求通过语言、图像和象征符号等重建表现为‘接受’、‘发明’和表象斗争上的文化实践”3,而“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也比过去更频繁的谈论起种族的、阶级的、性别的、甚至社会本身的‘发明’与‘建构’”。4这种学术范式的变化影响到了许多史学家。夏蒂埃坦诚,他的研究历程即“表现为从以非常强烈的统计学和社会学为基础的文化社会史转向接受的历史、实践行为的历史和意义重建的历史”。5这种“预流”的做法,多少反映出新文化史研究方法的影响。
在此种研究语境下,本书亦有浓厚的文化史研究趋向。这种“制造”类的选题无不在回应着研究语境;而作者关注看似不重要的“表象”而不是路易十四时期的制度与政策,也有新文化史研究的影子;在200多页的书中,插图有88幅,甚至成为作者分析论述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作者逐步揭开图像背后的隐喻。因此,尽管从书名上看,这似乎是不折不扣的政治研究,但方法论上与文化史关联。同时,作者的研究也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伯克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对统治者的形象制造这一想法广受关注。传媒经常讨论它们自己制造美国总统或英国首相的方式方法问题”,类似的事件多少影响
1 [英]彼得·伯克:《制造路易十四》,郝名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1月版。
2 [英]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蔡玉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3 [法]米歇尔·伏维尔:《历史与表象》,沈坚译,载李宏图选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页。
4 [英]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第90页。
5 [法]罗杰·夏蒂埃:《过去的表象——罗杰·夏蒂埃访谈录》,沈坚译,载李宏图选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第136页。
到作者“从传媒制造形象这一角度审视路易十四”(中文版前言,第3页)。作者开始即明确指出本书的目的,“即力图揭示谁在说道路易十四、在说些什么、在对谁说、通过什么信息渠道和电码系统在说、在什么场合说、说的意图是什么、说的影响是什么、说的影响如何”(第15-16页)。一种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进行路易十四形象的研究呼之欲出。马克·布洛赫特别强调历史“由古知今”“由今知古”的作用,或许作者也期望通过今天的现象去窥探昨日,对昨日的探讨来理解今天。正如作者指出的,“路易十四与20世纪的独裁者们迥然不同,但路易十四时代和20世纪官方描绘统治者时所对应的某些表现方式是相同的”(中文版前言,第6页),而在书的结尾作者进一步强调,“17世纪的领导人与20世纪的领导人之间的对比并不是虚情假意与真心实意之间的对比,而是两种虚情假意的表现之间的对比”(第224页)。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个书写策略即是将古今进行对比,进而找出某种共性。如此不遗余力的将两个时代建立联系,多少能看出伯克对于当下公共政治人物“虚伪”表演的讽刺,一定程度上也有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意味。
具体来看,本书着力于路易十四公众形象的制作、传播与接受的历史。作者通过对当时的油画、雕刻、铜铸、芭蕾舞剧、歌剧、宫廷仪式、诗歌等的分析,力争全面再现路易十四的形象是如何被制造、推销以及它们如何被用隐喻的手法反映国王的观点而生动表现出他那“形象”的,从中窥探政治权威是如何通过包装宣传去搬弄和操纵权力的。在作者看来,艺术作品不再单纯的肩负文学艺术性,也代表着一种政治声音与宣传目的。作者认为,“那个时代的文字使我们毫不怀疑名誉(或曰荣耀)对统治者和贵族的重要性”。重要的是“华丽在17世纪有种政治功能”,这种华丽使得国王光彩照人,令人难以忘怀(第6-7页)。作者正是看到华丽形象对于彼时政治促进的功效,从而选择了国王形象的建构这一题目。格尔兹关于巴厘岛的研究指出,“权力服务于夸示,而非夸示服务于权力”。6而本书则通过大量的事例,强调夸示对于政治权力的作用。
二
那么,作者是如何去阐明观点的呢本书共分十二章,作者主要采取编年的写法,对“太阳王”形象从“日出”到“日落”的每一段过程中的形象塑造做了描述和分析,向读者展示了路易十四一生每一阶段中的形象制造策略、具体表现方式、如何一步步走向神坛的又逐步滑落的,也可将之称为“制造路易十四的编年史”。路易十四从出生开始,其形象就被大肆渲染:全国点燃篝火、教堂颂感恩赞、名人演讲道贺...注定这不是一个平凡生命。其后,他被越来越多的画入画中;加冕仪式上涂油礼,神圣而又必要,接受着外国使节的恭贺;神奇的国王触摸礼更是一种王权神圣的象征。与同龄人相比,他赢在了起跑线上,此后朝“朕即国家”的目标大步前进。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国王需要帮手。于是顾问团出现了,其专门负责策划如何宣传
6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着:《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